首页 > 文章中心 >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一、税收管理绩效评价概述

税收管理绩效评价是税务机关运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对税收管理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概括性的评价。评价时应本着系统的、战略的、权变的眼光,注重对指标的相互关系及其权重的确定,采取客观、公正、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快捷准确地将信息反馈给管理层,以供实施控制决策之用。税收管理绩效评价可以从效果和效率两方面进行。

(一)税收管理绩效评价的目标

税收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税收管理绩效目标服从和服务于税收管理目标,通过实施绩效评价,引导和促进税务机关实现税收管理目标。因此,税收管理绩效评价的目标应当是在税收遵从的前提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从而达到税收收益最大化和纳税满意度最大化。

(二)税收管理绩效评价的实施前提

一是要有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实施有效的税收管理绩效评价要求高度的税收信息化程度,管理数据资源高度集中,至少要到省一级,有专业的数据处理中心,对产生的数据资源实时进行校验、统计、筛选、分类、分析,有相应的保障数据质量和安全的制度和措施。二是对税收管理过程及结果进行标准化管理。要最终做出绩效评价的判断结果,除了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还必须有可行的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评判。评价标准是评价结果产生的基准和前提。

(三)税收管理绩效评价的主体

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税收管理主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管理层面主要指省级以上税务机关和单纯具有内部管理职能、不直接面对纳税人的地市级税务机关,操作层面即为直接面向纳税人的地市级以下税务机关。在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下,税收管理主体就是税收管理绩效评价的主体。

(四)税收管理绩效评价的范围

现代税收管理理论中的税收管理.主要是指税收的征收管理,只包括税收执法权的管理。税务机关绩效评价包括对税务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行使绩效的评价。本文主要是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税收执法权的过程及其结果产生的绩效,即税收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分析。

二、构建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注意事项

(一)合理设定评价指标

指标设计在以“目标管理”为手段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指标既是税务人员工作行为的导向,又是评价税务人员工作业绩的标准。好的指标可以起到事前积极诱导和事后公正评价的作用,差的指标会使整个绩效评价体系失效甚至对整个税务系统造成危害。我们对税务人员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价的全部内容,必须涵盖税务人员7O~8O以上的工作,根据岗位职责确定指标。指标的设计要体现多元化,不仅要能综合反映税务人员的工作业绩,还要考核其工作态度、创新精神、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是否能与他人交流与共享信息。各级税务机关也可以结合实际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指标体系。这就意味着指标的设计要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于两类指标组合权重的选择取决于被评价税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不同的部门工作侧重点不同,有的是在于提高纳税人的满意程度,树立税务机关的良好形象,有的是在于实现税款的应收尽收、减少纳税人的税款漏征率。对量化指标要求高的税务部门,则量化指标的权重大些,对定性指标要求高的税务部门,则定性指标的权重大些。

(二)注意事中沟通

若把税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比做一台机器,沟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剂,它能保证整个绩效评价体系良性运转。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也就没有税务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沟通存在于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三个阶段。在绩效评价实施前的指标设计阶段,税务部门的领导或评价者应把被评价人员纳入到指标的设计过程中。沟通一方面可以使绩效指标和标准成为每一个部门和税务人员均能理解的共同语言,从而对其行为产生事前诱导作用,消除排斥心理、引导接受并指导行为;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指标的设计与实际相脱离,增强了指标的可操作性。对于绩效评价后的沟通,评价人员根据被评价税务人员的绩效评价结果,鼓励与组织目标一致的行为,同时对于不符合或偏离组织目标的行为予以引导,帮助找到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使其接受进一步的培训或改变工作态度。人们最常忽视的是评价过程中的沟通,然而在评价过程中及时进行沟通引导被评价税务人员的行为,可以防微杜渐,大大改善评价结果。在实际工作中,事中沟通也通常最有效。

(三)根据个体需要选择激励手段

绩效评价与绩效付酬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传统行为学理论分析,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所引起的。因此了解和把握人的需要特点,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的基础。需要的层次性决定了激励手段的多样性,即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于物质激励,可以通过对薪酬体制的设计而完成,在绩效评价体系中,税务人员的工资一公务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x工作难易系数。对于非物质激励,可以通过“情感激励”对税务人员个体工作给予认同、尊重、表扬,对其职位的提升、赋予信任和责任来实现。评价人员必须确定被评价税务人员目前所处的需求层次和特点,并依据其特点选择适合不同个体的激励结合方式。

(四)建立硬性约束机制

激励和约束是税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只有二者之间实现整体协调,才能发挥绩效评价的功能。绩效评价体系内的约束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税务人员的评价结果较差或与整个系统的目标相悖,将遭受批评和惩罚,为此付出代价;另一方面对评价结果差的税务人员的处罚就是对其他税务人员的约束,或者说是反面激励,从反面达到激励约束相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绩效评价体系中,激励和约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协同在一起发挥最优作用。

三、不同层面设计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一)税收管理绩效评价技术的运用及其分析

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综合绩效管理体系。它将组织经营任务的决策转化为四大部分的指标: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将组织战略分为这四个方面的考察目标,每一考察目标分别设置几个独立的指标,多种指标组成了相互联系的一个系列指标体系。这些目标和指标既保持一致又相互加强,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从而达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平衡。因此,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管理决策,能明确地看出它对整个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组织战略目标所带来的影响。在平衡计分卡中,财务方面是平衡计分卡的最终结果,财务指标的实现是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的结果。只有实现内部流程的效率性和一致性,即在时间、质量和价格方面满足客户,才能达

到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而内部流程的优化与否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的能力。

2.基于关键指标的绩效评价。

关键绩效指标的类型主要有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限。在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时,指标的设定要具体,切中目标、适度细化、能够权变;指标是可度量的,是数量化和行为化的,数据或信息要具有可获性;要具可实现性,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在适度的时限内可以实现;要有现实性,是可证明和观察的,不是假设或主观猜测;指标的设定要考虑时间,关注效率。

3.基于目标的绩效评价。

目标管理下的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是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理论基础,把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激励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工作任务量化,层层分解。目标管理法是为了改善组织在竞争中软弱无力所实施的一项措施,通过权力下放和自我控制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它建立在充分信任和信息透明的基础上,更强调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基于目标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四个操作步骤:设定绩效目标、确定目标达到的时间框架、实际绩效水平与绩效目标相比较、设定新的绩效目标。

(二)管理层面基于目标的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1.基于目标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要求。

管理层面的工作要强调纳税人导向、结果导向。它需要为操作层面提供政策咨询、宣传培训、协调审批等服务,而这些工作始终要围绕顾客的需求进行。管理层面许多工作的最终结果要靠操作层面的执行来实现,为体现它的导向思想,有必要将其工作绩效与操作层面的主要执行结果挂起钩来。管理层面要通过对关键绩效指标的筛选来突出工作重点,调整衡量标准,要加大对主体业务和主要职能的评价力度。对过程的控制主要通过正确执行管理体系文件来实现,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将需要关注的重要过程筛选出来,每次只从其中抽取部分进行检查。

2.基于目标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管理层面的绩效评价根据“目标引导,面向流程”的指导思想,按照“质量方针一总体目标一具体质量指标”的思路,结合管理层面的主要职能,建立起基于目标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绩效评价体系。

(1)政策和制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税收政策能够有效地保证税收职能的实现,有利于保证税收“应收尽收”的收人组织原则,有利于收人水平的调节和收人公平分配,有利于营造公平有序、诚信纳税、和谐的税收环境,有利于促进依法治税目标的顺利实现。评价该绩效目标的指标可以使用税收征收率这一指标进行评价。

(2)税收分析预测的准确性。受指令性税收计划的影响,政府部门一度强调用税收完成数来评价税收管理工作。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是要树立制定科学税收计划的观念,实事求是地测算和上报建议计划以及影响收人的主要增减因素;二是运用科学的手段做好收人预测工作,对税收预测的效果主要引人税收收人预测准确率指标来评价,同时把查补税款总额作为税款预计水平的一个修正指标。

(3)税收数据质量和安全性。有效的税收监控是税收管理的基础,而它又是建立在有效的数据管理基础上。管理软件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检验、审核、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避免异常数据,清理垃圾数据、冗余数据,纠正错误信息,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实用。数据高度集中,对管理层面而言,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垃圾数据量、冗余数据量、数据利用程度、应急预案启动的次数、数据灾难发生的次数以及解决效果等方面设定评价指标。

(4)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果。纳税评估的有效性评价应当包括评估对象确定的准确性、评估发现的问题户数、补缴税款、移交稽查户数以及纳税人真实申报率的提高等方面。

(5)执法监督的有效性和法律救济的处理能力。依法治税是衡量税收管理工作绩效的核心标准和实现税收各项职能的核心途径。管理层面通过执法监督和法律救济,可以通过执法检查、纳税人投诉、案件复查等方式进行,主要通过税务案件应诉维持率、复议案件维护率、税务案件审理准确率等指标来评价。

(6)提供服务的质量。无论纳税人将需求直接传递还是由操作层面传递给管理层面,管理层面都应当等同于与纳税人直接传递,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因此,顾客需求的有效处理率、处理及时性和准确性都应当成为关注的内容。

(三)操作层面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税收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1.财务的税收征收率指标选择。

税收管理战略目标主要是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程度,在财务角度主要体现为实现税收收益最大化,其“核心结果”指标主要体现为税收征收率的高低。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既定的税制模式下,税收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法定税收收人的实际征收量。因此,财务方面的指标主要体现为对税收管理水平的衡量和评价,具体包括纳税人户籍管理水平、核定征收户管理质量、纳税申报质量以及税负水平四个方面的相应指标。核心结果指标则依据税收经济观,在征管能力一定的情况下,税收规模随经济的波动而波动。从理论上说,只要税务机关依法治税,对无知性税收不遵从的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对自私性不遵从的纳税人加强管理监控,就能够实现应收尽收。在评价是否实现有效地组织税收收人方面,用税收征收率进行评价。

2.征管过程驱动性指标选择。

(1)纳税人户籍管理水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户籍管理水平主要反映评价期该辖区内纳税人获得的全面性,以及纳税人各项基础信息是否真实、准确。主要由税务登记率、发票使用率、户均发票使用量、税控装置数据采集率等指标来评价。

(2)核定征收户管理质量。在日常税收征管中,加强对核定征收户的管理和评价,可以有效监控操作层面行使推定课税权的情况,降低风险,实现核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进而提高税收征收率。主要由查账征收率、定额调整率、定额户转查账户比率、个体户平均税负、未达起征点率、停业复业率等指标来评价。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范文第2篇

一、行政事业性资产绩效取决于资产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质量

我国目前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评价参照企业资产的评价模式,主要考虑资产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等指标,由于偏离行政事业性资产的性质和目标,资产评价管理不科学,无法反映真正的资产绩效,无法发挥提高行政事业性资产效率的作用。

1.资产绩效是使用资产提供服务的结果表现

绩效实际是某种行为实现的结果表现程度,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实践行为的结果度量,是产生了真实效用的实践活动成果,具备实效性。绩效评价是一种对于实践活动结果的价值评判,有正负大小之分,体现出一种时序或阶段上的比较。行政事业性资产绩效是行政事业单位这个主体管理与使用资产动态的过程与利用资产提供服务后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决定其必须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和手段。因此,行政事业性资产绩效须以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资产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行为结果进行度量。

2.行政事业性资产绩效决定于使用资产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质量高低

资产绩效与社会服务呈正相关关系,资产绩效高,资产能够得到有效使用,则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服务。无论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无形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并不依靠其产生的净现金流入,而是取决于其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一旦行政事业性资产丧失了提供公共服务的潜力,也就偏离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特质,就需退出行政事业性资产的行列,所以保证和延长行政事业性资产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发挥资产的服务潜力正是资产绩效的标志和目的。资产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服务绩效,社会服务绩效是本,资产绩效是末,做好资产绩效管理,以资产为载体的社会服务绩效自然能体现出来。资产绩效管理本质上是一项管理制度,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将责任内化的制度。强调资产绩效也是为了推动资产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满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从财政的角度看,资产绩效是公共财政的一部分,与资金绩效、资源绩效紧密联系,共同推动财政绩效的提升。

二、推行资产绩效管理是推动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

推行资产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一项管理技术的运用,更是一项管理制度的创新,这项新的管理制度对于推动政府转型、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意义重大。

1.有利于提高社会服务效率,推动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财政支出中,一部分以流量资金形式直接用于社会领域的建设支出,还有一部分以存量形式化为了行政事业性资产,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过去,由于缺乏资产绩效管理,资产占有多少与提供公共服务质量之间缺乏约束性的考核,各单位极力争取和持有更多资产。对事业单位来说,尤其是医疗卫生和学校,配置资产的多寡和先进水平是影响公共教育均等化和医疗卫生均等化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提升资产绩效,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如广东省佛山市某区一个镇级医院,2010年度申请250万元,用于购置DR、全自动血凝仪、血细胞和数字胃肠机等设备,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技术能力。但购入高标准设备后,使用新设备的检查费标准大幅提高。从经济收益看,资产效益确实明显增长,但该镇居民并没有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公共医疗服务,反而加剧了看病贵问题。如推行资产绩效管理,将资产绩效与公共医疗服务质量相联系,该镇医院就会充分考虑设备价格、性能与居民公共医疗服务需求满足之间的关系,在不显著增加居民看病费用基础上提供更好的公共医疗服务。

2.有利于发挥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由要我绩效到我要绩效的转变

在现有资产配置和管理制度下,一个单位能够配置的资产取决于其能够争取到的预算指标,资产持有与资产使用的结果没有必然联系,资产的效率效益考核也是就资产论资产,通过资产的财务指标、创造的收益等进行衡量。因此,多配置资产、多占有资产并不会带来任何责任和压力。于是各单位在资产配置时极力多争取指标,配置后加强管理和提升利用率不存在丝毫压力和动力,造成资产闲置、浪费严重。甚至一些事业单位多配资产或高标准配置资产,不仅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反而成为单位谋取不当利益的渠道和工具。

3.有利于倒逼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破解财力切割固化难题

在预算分配和管理中,正因为多占用财政资金资源没有额外的付出和成本,反倒是能够带来更多的部门利益。因此,一些部门单位通过对资产的多配置多占用来切割和固化本已有限的财政资金。通过推行资产绩效管理,使资产绩效与资产运行目标一致,就能打破财政分配过程中固化的利益链条,强化行政事业单位持有资产的责任,打破既有通过资产配置获取部门利益的格局,改变传统资产监管碎片化、软弱化的状况。如珠三角某市城区环卫局申请预算1146万元,用于购买垃圾运输车辆及垃圾箱、垃圾房等,从设备购置看,性能先进,价格不菲,但预算粗糙,没有对垃圾箱、垃圾房的配置进行规划,投入虽大,但垃圾处理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如推行资产绩效管理,将垃圾设备投入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相挂钩,就能强化环卫部门的工作职责,该区大量的财政投入就能让辖区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

三、资产绩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资产规模扩张迅速,增值收益数量不清,管理较弱

截至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总资产已超过12万亿元,因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等活动,每年资产增值收益不菲。但因缺乏规范行政事业性资产增值收益的制度机制,资产存量和增值收益并没有带来社会服务的提升。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缺乏管理意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不足,资产长期挂账、账实不符等现象较为普遍,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绩效较低。

2.资产配置苦乐不均,产生的马太效应影响社会服务均等化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地区、级次、部门、单位之间的差异,资产配置水平差距较大,人均资产相差悬殊,单位之间苦乐不均。例如某市政府的一个单位共7人,人均占用办公用房面积达324平方米;除办公用房外,还有闲置房产227平方米,经营出租房产面积185平方米,每年经营收益达几十万元。行政事业性资产配置不均,资产缺乏约束,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互相攀比,盲目扩大资产规模,重复购置或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性能,超编、超标配置使用资产。既耗费大量财政资金,又降低了资产的实际利用率,影响社会服务质量。以体育场馆资产管理为例,很多地方都新建不少大型体育场馆,但大赛过后,基本闲置,虽然有些地方也利用场馆举办商业性活动,但收入归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且收支缺乏透明性,容易形成资产流失。反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各地老百姓的健身需求很大,但运动场地却极为短缺。从资产绩效角度看,公共体育场馆严重浪费,资产绩效不高,影响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3.资产监管碎片化、软弱化,事后监管为主

在资产监管方面,由于行政事业性资产是一种委托关系,对其监督管理实际上是由财政部门监管各单位,各个单位监管其下属机构资产的格局,这种资产监管格局往往呈现软弱化、运动化特征,财政部门监管不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情况,而上级主管部门与下属单位利益共占的思维,也使得对下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监管乏力。由于主管部门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对资产的监管较为粗放。资产使用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无偿取得资产使用权,成为资产寻租的最大受益者,由于资产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加上资产使用与资产评估不科学,无法对资产的使用、收益、分配给出准确界定,更无法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资产收益实现合理分配。

4.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间接导致资产流失

由于我国对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采取的是分级管理制度,无法实现资产跨地区、跨部门和跨单位共享,资产利用率不高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对某中央行政单位房产使用状况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06个在京行政单位拥有的2056.6万平方米产权房产中,有0.4%的房产处于闲置状态,面积达9.1万平方米。资产利用率低,使得部门资产处于闲置状态。在资产使用环节,一些单位管理不善,损坏和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在资产处置环节,资产流失的渠道更为复杂,存在低价出售、无偿出借、无偿担保等问题,资产流失屡见不鲜。

四、以资产绩效管理制度实现资产绩效内化,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绩效的关注度上升,在已经深入开展的财政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基础上,推动资产绩效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通过推进资产绩效管理,使资产绩效内化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行为,从而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既是推动政府转型,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

1.建立和健全资产绩效管理与使用规章制度,从制度上完善与规范资产的使用效率

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与使用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约束资产管理与使用绩效。一是细分资产类别,并对不同类别资产管理与使用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可以参照英国审计委员会行政事业性资产分类标准:一类是直接服务资产。主要是直接提供特定服务的资产,如学校、火葬场等。第二类是出租资产,有关机构可以作为投资进入公开市场交易并获得商业回报,包括支持经济、社会活动的资产,如就业市场、社区服务站等。第三类是闲置资产,包括各类与公共服务发展及满足公共需求无关的资产。基于上述分类,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与使用资产过程中,对未列入行政办公之用的公建物业实行社会管理;对公益性物业实行部门管理;对纯粹行政办公用的物业授权各行政部门使用和管理;对空置物业通过拍卖、租赁、抵押等方式进行运营,实行资本化管理,从而实现资产的高效再配置。二是建立财政资金、资产和资源的联动机制,设定综合的绩效要求。行政事业性单位有时是资金、资产和资源同时使用,完成某项任务,如果单一考核资产绩效并不全面,要对资产、资金和资源共同运行产生的结果进行综合考察,加权三者的使用效率。因此,需建立资金、资源和资产三者联动机制的绩效考核规定,更好地反映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有效服务的情况。三是对政府采购的无形资产要单列制度。如购买软件的管理与使用,由于无形资产很容易出现复制行为,保护无形资产所有人权利就成为资产管理和使用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2.构建资产绩效的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由资产使用者公开评价资产绩效

一是资产安全性评价指标。行政事业性资产公共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和社会服务性,使得其安全性、完整性更为重要。资产安全包括公共资金投入使用的安全和最终形成资产的安全,资产完整则包括投入资产不被挪用不被流失。资产只有安全使用,才能保证资产完整和不被流失。资产完整也就产生安全,二者相辅相成。资产的安全性指标是反映资产是否流失、资产绩效大小的基础指标,通过这类指标可以评价资产占有使用单位是否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二是资产采购质量评价指标。资产采购质量状况是指公共资产的可用性、资产结构布局的科学性以及不同资产的配套性。高质量的资产是公共部门高效率的前提,也是资产优化配置与使用的保证。优质的资产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具有完整的使用价值,能独立发挥其使用功能,这是优质资产的基础;实物资产的新旧程度;各类资产结构优化,科学配置。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之间的结构优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的结构优化,直接用于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的资产和间接由公共部门占用的辅助、福利等资产之间的优化等。三是资产使用效率评价指标。行政事业部门资产运行效率是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重点考核资产在管理和公共事业发展中的利用是否有效率。包括:资产在用与闲置情况。重占有轻使用的情况在公共部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形成后长期闲置,或基本处于闲置不用的状况,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非常普遍。单项资产利用率。单项资产利用率是最能详尽说明公共部门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通过抽样抽查的方式予以考核。资产共享情况。为了消除不同公共部门资产购置上的重复,应该鼓励公共部门之间共享资源,特别是大型设备的使用。

3.实行资产使用与管理者责任追究机制

通过资产绩效管理制度引入专家智能对资产使用绩效进行科学评价,专家在资产绩效管理中不是评价资产本身情况,而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占有资产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之间的配比关系,并查找这些单位在资产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以及改进措施有没有到位,从管理的改进态度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综合评价资产绩效,通过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同时,建立资产绩效问责制度,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对资产绩效差、社会服务水平低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问责制度规定进行责任评价,并执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将资产绩效评价结果与资产配置和调剂有机结合,通过资产绩效管理制度,落实行政事业性资产使用责任,从源头上减少其多配多占资产的利益冲动,从而提升资产绩效和社会公共服务质量。

4.全面建立资产管理与使用的信息化记录,全程监控部分行政事业资产的收入上缴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单位 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研究

我国水利单位包括的不但有具有公益性质的行政事业单位,同时还有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单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单位通过供水、供电、防洪以及水土资源治理、利用等措施不断进行了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目前,水利单位已经把“以水养水”、“以电养电”来作为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为了能够促进水利单位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加强其制度管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一、水利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单位财务管理中,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没有理顺基础关系。可能水利单位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比较大,其公益性导致水利单位的服务收费以及利润分配制度等比较落后,从而也就引起水利行政、单位基础关系没有被理顺,经济关系也没有被搞清,再加上单位机构庞大,人员冗杂等问题,对其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任何一个单位想要对财务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依靠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我国水利单位虽然大部分也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办法,但是主要针对的都是单位的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一些会计基础工作,并没有对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等制定明确的规定。预算工作执行不力。大部分水利单位预算管理,基本上都是在资金紧张影响的时候,被动的接受财政部所制定的目标,但是其预算根本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另外在其执行过程中,各部门也不重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敷衍了事。内部控制薄弱。在单位中进行的一些会计管理工作,其凭证的编制、审核以及总账的编制等均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各项工作相互制约、牵制,非常容易出现舞弊现象,更不能对其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从而导致其内部控制薄弱。

二、水利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

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必须按照《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要求,根据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制定出详尽的、具体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财务管理体制。另外,随着单位的不断发展,会不断的出现各种新的问题,那么就要根据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修改,以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财务管理体制制定中,要特别对预算管理、财务分析、资产管理以及收入管理等制定进行完善,确保财务管理制度可以真正的对实际财务工作正确反映,并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执行力

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对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单位资金使用的有效率。那么为了促进水利单位的稳定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就要有效的加强预算管理。首先单位的各级领导可以亲自参与到单位的预算管理编制工作中去,各部门也要派出一些专业人员进行预算管理编制工作,财务部门就要对单位各部门的资料进行广泛收集,详细分析,吸取不同人员提出的意见,制定预算预案,最后和他部门的参与人员共同讨论,认真分析,最后对预算方案进行确认。一旦确认过的预算方案,不能轻易进行修改,如果必须进行修改,就要经过领导的批准。建立一个预算监督小组,以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监督,提高预算执行力。

(三)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

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首先就要对职责划分、岗位设置以及相关工作程序之间的牵连等都要进行综合考虑,确保不能出现一个人来对两项不相容的工作负责,更要对一些重要资产、记录的人员接触进行限制。有一些单位的会计人员比较少,因此只设置了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这样非常不利于进行内部控制,需要适当的增加工作职责,对其工作量进行减少,实现各岗位之间的制约作用。特别是一些支票收据保存、凭证编制以及审核、印鉴保存以及总账、明细账的编制等工作,避免由一人担任之中两项工作,以降低错误以及舞弊现象出现的风险。

(四)加强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加强,首先就要加强单位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特别是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就是对货币收支、还贷以及盈利能力进行一定的考察,对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工程建设实际支付费用、效益等进行计算,对其财务工作可行性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提高单位各项投资的安全性,提高其经济效益。在水利单位中,不管是水力发电、农田灌溉,还是城市建设等水利工程项目,都需要进行财务分析,以确保其投资安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保证单位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水利单位想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首先就要对各项财务制度进行完善,并加强其管理效果,并对企业的改革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以使财务管理能够为单位的不断发展提高更好的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青.浅谈企业如何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商场现代化,2012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理论;体系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而相关企业想要保证这一工作的较好展开,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了解市场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有效性运营的较好实现,而这些都需要得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绩效的评估理论与体系支持。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理论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是指涉税过程中企业经营活动出现的一种不确定性,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这就使得尽可能降低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税务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的最根本追求,而这一追求出现主要是由于企业利润与成本是相对的,在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税收越少,盈利数额就越多。对于企业的税收风险来说,管理者的决策直接关系着这一税收风险的高低,企业的经济也很容易受到其影响。而结合我国当下企业税务风险实际与相关文献资料,我们就可以将企业税务风险的内涵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一些企业对税务的缴纳日期不是很明确,或出现了因资金周转问题而发生的拖欠情况,影响了税款的纳入;我国相关税务政策有着一定的变动性,一些企业没有及时了解这种情况,从而出现多缴纳税金现象,没有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活动,这些对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都能够带来较为负面的影响。[1]。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

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潜在性。由于税务风险存在着一定的延伸期,如果企业出现了税法的违反情况,但没有及时的发现,则会使得风险扩大;第二,多变性。我国的相关税务条款会随着形势的不同而变化、依照不同类型的企业划分出相应界限,为此相关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第三,损害性。企业的经济收益越高,税收也会越大,相对产生的风险也会增加,而这种税务风险的增加很可能造成相关企业生产经营链条断裂,最终影响企业的稳定经营;第四,可测性。虽然税务风险是不确定的,但企业可以从原有的经验或者其他公司的矛盾中吸取经验,在整体情况真实判断的基础上体现灵活变通性,并以此对税务风险进行防控。第五,可控性。企业可以根据风险的成因进行预防和控制,并根据情况的发展做出风险数据的严格估算[2]。

二、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原则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应该遵守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经济效益评估原则。简单来讲就是在绩效评估的初期,管理人员应该将成本与效益进行对比,确保风险的预估范围小于效益成本;第二,综合性与全面性原则。税务风险的整体目标要在企业发展战略调控的基础上,它不仅能够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现状,还应该为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做铺垫。第三,始终性原则,税辗缦展芾砑ㄐё魑企业评估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其本身能够体现成本的花费与收益的获取,所以建立的评价系统也要贯穿到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第四,动态性原则。绩效评估系统之所以有效,体现在它能够根据当前的形势而变化、促进效益的增收的功能,这就使得其本身用于处于动态之中[3]。

三、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建立综合性的纳税评估体系

综合性纳税评估体系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所得税进行整体把控与基本评价。企业应该明确应缴纳的所得税费变动率为同期所累积的税费总额除以本期所制定的税费数额乘以百分之百,如果企业的税费出现了变动名情况,则可以将其看做是所得税负担变动率,企业将同期的税务负担基数与所得税负担率进行对比,就能够建立成本预算、收入以及费用的联系报表,并根据报表展开具体的过程管理;第二,绩效的全方面评价。对于综合性的纳税评估体系来说,其本身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税收,为此相关企业应该对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增值税费统计表以及原始纳税数据进行核对,按照企业中的库存量与能够得到的实际收益进行查询,在销售量预估指标的基础上进行进项税额的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够为综合性的纳税评估体系顺利建立提供支持;第三,建立特殊的纳税评价指标。由于企业的类型不同,税务的申报以及核算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管理者应该在库存与产出数量对比的情况下,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根据税额的配比方法进行税率的科学估算,这样才能较好避免申报数量与总体销售指标不符的现象发生,综合性的纳税评估体系才能够真正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4]。

(二)完善税务风险控制的基础环境

对于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来说,税务风险基础环境的完善有着较强的必要性,而想要真正实现这一税务风险基础环境的完善,我们就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要建立相关的税务风险控制部门,以此完善自身税务相关的基础组织结构。从整体的运营情况来讲,企业必须与管理部门实现较好的对接,才能够实现税务风险分辨的较好展开,而在财务部中划分出税务部门就是这一税务风险控制部门建立的必然举措,而这一部门的建立就能够较好实现税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较好协作,风险控制预案的制定、涉税管理过程的流通等工作都将实现更好的展开;第二,财务部部长为税务部的核心成员,这样企业的事务部就能够较好实现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对接,涉税管理过程的流通、涉税管理过程的流通准备等功能都将实现更好的展开;第三,基层工作人员要按照一定的期限缴纳税金,并获取相关的税务凭证,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综合化,真正实现税务风险控制基础环境的完善[5]。

(三)加强税务风险防控

加强税务风险防控是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为此我们需要对其予以高度重视,笔者建议通过两个方面实现税务风险防控的加强。第一,企业应较好掌握国家税务相关政策,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税务风险的较好防控,而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实现较好的提升。例如,在新的税收法律中,我国政府规定企业如果能够达到节能节水等要求,税收方面就可以“三免三减半”,而结合这一规定,相关企业就可以鼓励员工开展节能活动,并可以规定哪一部门节约效果明显便o予其适当的经济奖励,这样相关企业就能较好迎合我国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其自身的税务风险防控水平自然能够实现较好的提升;第二,聘请专业的税务机关转移风险。除了建立相关的税务风险防控部门外,企业还可以聘请中介进行实体调研,根据实际情况签订税务责任承担合同。如果出现了税务风险等状况,则由中介来替代企业承担,这同样属于较为有效的税务风险防控加强措施[6]。

(四)构建税务风险评估模型

税务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税务信息系统的建立。在税务信息系统的建立中,相关企业需要将税务风险评估的宣传贯彻到企业内部操作当中,这样就能够保证企业的每个部门都能够实现较好的税务风险评估;第二,采用集成化的数据基础进行库存资源的规划,通过统一性考核标准的建立、以税务的监督数据为目标,就能够制定相对科学的管理报告与数据模型,税务信息的流动与沟通工作也将实现更好的展开;第三,建立重大风险事项的备案机制。在这一机制的建立中,各企业要根据所得税的汇算比例进行资产损失的预估,并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这样才能够保证税务相关重大风险的较好消除。

四、结论

在本文就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绩效的评估理论与体系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理论、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原则、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措施,希望这一内容能够为相关企业税务风险降低带来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邓茜. 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张昊. 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李红玲. 啤酒制造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黄雅丽. 海外并购整合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

[5]马啸. 基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的纳税遵从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范文第5篇

美国图书馆界有这样的说法,在图书馆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的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由此可见,图书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办馆水平和为读者服务的质量[2]。图书馆员扮演着信息管理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了解各种信息来源以及获取方式,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控制,促进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同时还是知识的导航员和信息的咨询专家,将有用的信息交给需要的人。图书馆员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检索方法和服务手段,解决读者在查找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帮助读者更加高效地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队伍的信息素养[3]。

1 加强高校图书馆员信息技术素养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对图书馆员这个职业还缺乏系统性、职业性的认识,没有设立明确的职业门槛,这就使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构成复杂,整体学历较低,非图书馆专业的人员多,专业人才缺乏,在有些高校甚至成了老、弱、病、照顾对象等人员的安置所。人员构成复杂,整体队伍的外语水平、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素质相差悬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图书馆员在高校中的地位不高,图书馆一般定性为教辅机构,工资收入相对偏低,使馆员产生一种屈尊感和失落感,工作热情降低,缺乏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的内在动力。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结构与信息化时展的需要极不匹配。他们在思想上虽然也认识到信息化社会给图书馆带来的冲击,但对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图书馆与教学及科研活动之间的联系及相应作用的认识还不够。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使高校图书馆逐步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向自动化管理。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要求管理者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和素质[4]。

2 图书馆员应加强的几种信息技术能力

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员被誉为“知识最渊博的人”,图书馆员是一个对职业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据报道,2007年,图书馆员入选美国25个热门职业之一,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在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员应拥有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拥有、信息传导、信息教授[4]等方面的素养,才能适应其发展需要。要拥有这些方面的素养,高校图书馆员应加强以下方面的信息技术能力。

(1)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要想驾驭信息,必须能使用媒体工具,即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这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最基本的能力: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功能和作用,会进行图形、文字、图像、数据库等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会利用网络进行数据的检索、传输、讨论等。

(2)选择资源,评价资源的能力

信息爆炸时代,资源缺乏问题已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资源选择和评价。计算机网络带来的是信息的易获取和丰富。对个人来说,在网络上研究某领域的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因此,图书馆员要有根据师生需求进行有效资源选择的能力。同时,信息资源的丰富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问题,由于师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分辨这些信息的价值,这就需要图书馆员能有效地对资源进行评价,便于使用者更好地选择、利用信息。

(3)利用媒体技术对资源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

目前,各高校不仅有专业公司提供的数据资源,也有自己学校整理、加工的校内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展现给使用者,需要图书馆员对资源进行整理、加工,进行资源系统设计,方便使用者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资源。

(4)利用媒体技术进行信息传授的能力

图书馆员要把获得的信息资源提供给使用者,同时也需要把获得资源和评价资源的方法教授给使用者,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鱼。只有把方法教授给使用者,才能使高校师生自身的信息能力得到提高,也充分体现出图书馆新的价值和新的服务模式。

(5)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图书馆员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自觉地获取新的知识、技术,促进自我职业能力的提高,获得职业价值感和认同感,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图书馆员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信息技术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图书馆要以自身优势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以新的服务模式,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1)加强岗前培训,建立图书馆员准入制度。目前,国内图书馆员这个领域职业性不强,也没有职业门槛要求。大量非专业的人员进入这个工作领域中,队伍水平相差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图书馆员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提高职业技能,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2)实行分级制管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对图书馆员实行分级管理。按照一定要求,对信息技术实行模块化分级考核,只有考核合格,才能取得一定级别的任职资格,从而调动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馆员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

(3)进行轮岗交流,促进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一般承担着信息咨询、资源建设、流通采编、技术支持等任务,每个部门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促进图书馆员工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可采用定期轮岗交流的方式,使大家对不同部门的工作有所也解,进一步促进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