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教育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分类;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9.22,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4)01―0099―06
在当今众多的医学人才培养方式中,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惟一一种通过本科教育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培养方式。八年制医学教育曾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医学界的精英,备受学校和学生的青睐,学校争相试办,学生竞相报考,学生入学分数居所有医学专业之首。但从历届八年制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以及各校相关人员的访谈和调查的情况上看,现存八年制医学教育受研究生培养制度、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七年制医学教育等的影响,培养模式过多,评价不一,缺乏应有的共识,引发了人们对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质量的质疑,严重影响了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对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本文通过文献和访谈调查,对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进行分类比较,并具体分析各类培养模式的特点、优劣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为试办院校未来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两个部分。(1)文本资料,包括公开出版的文献和非公开出版的内部资料,例如,一些学校校史和相关人员回忆录,有关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期刊论文(文献较多,仅列出部分),政府文件,八年制实施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会议记录以及他们的培养方案,等等。(2)访谈调查资料,以访谈资料为主,调查资料为辅。访谈调查从2009年8月开始至2012年6月结束,历时近3年;共访谈71人,调查5人,涉及15所实施八年制的院校,其中12所为2011年前教育部正式批准的院校;访谈调查人员的选择采取目的抽样和滚雪球的方式。
目前我国的八年制医学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1)八年一贯制,试办院校较多,除获得教育部批准的12所院校外,还有不少院校也通过变通的方式在办,年招生超过千人,是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主流。(2)4年的本科教育加4年的医学教育,类似美国的4+4,开办的院校较少,招生人数不足百人。由于各校的培养模式一直处于调整中,本研究主要是对2010-2012年问各校八年一贯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分类比较。此外,为了使阐释更为客观、公正,分类比较中将略去学校名称。
二、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始于1917年开始招生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它是当时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结合中国的国情,按照美国一流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标准建立的,采取医学精英培养模式。毕业生人数虽少,但业绩斐然,可以说我国近一半的医学学科的创建和发展都离不开协和八年制毕业生。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协和1所院校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进入21世纪,随着“985工程”的实施和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合并,多所院校开始申办八年制并陆续获得教育部的批准。截至2011年年底,共有12所大学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些院校占有国内顶级的医学教育资源,八年制是他们利用其优质资源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方式。
12所院校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年招生1000余人(从2010年开始基本稳定在1030人),从目前不高的淘汰率来看,97%的人将获得MD学位。2010年和2011年每年全国授予MD学位2000余人,按此推断,八年制毕业生合计占MD学位获得者的40%-50%。从各校招生情况看,八年制生源均很好,学生入学分数居所有医学专业之首,甚至与国内顶级综合性大学其他专业的入学分数持平,招生分数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可以说想学医的优秀学生几乎都进入了八年制。而八年制毕业生几乎都在直辖市或省会级城市代表我国最高医疗水准的三级甲等医院就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八年制医学教育也寄予厚望,201 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将“开展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试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列为医学教育六方面改革试点与建设项目的内容之一。但截至2012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没有出台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这无疑在给学校更多发挥空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
三、培养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从访谈调查结果来看,各校培养模式差异的核心是培养理念,突出地表现为培养过程安排的差异。在时间上,医预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各校间差异最大,时间差最大达到2年;在内容上,差异也比较明显。根据培养过程的安排,结合学校培养目标核心关注的内容――知识基础、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及其主要实现途径――医预教育、临床培养、科研训练,可以将12所院校的培养模式分为5类,分别是传统演进模式、传统改革模式、专业学位制度嫁接模式、科学学位制度嫁接模式和研究生培养制度嫁接模式。
(一)传统演进模式
传统演进模式与早年协和的八年制培养模式有诸多相似之处,都采取本科教育的方式,关注学生自然科学基础教育,关注临床基本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但具体实现方式上有所不同。采取该模式的院校有1所,年招生90人,占12所院校招生数的8.7%,已有多届毕业生。培养过程的安排为2.5年的医预教育,1.5年的基础医学教育,4年的临床医学教育。该模式虽然没有受到多少质疑,但也没有什么院校表示要采用此模式,因为其被认为是“学不来”的或“无法学”的。
其主要特征是:(1)关注学生自然科学基础教育。医预教育在综合性大学进行,课程设置偏重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必修课26门,共1968学时,占医预教育学时的95.35%(1968/2064),占总学时的37.06%(1968/5310);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共96学时,占医预教育学时的4.65%f96/20641,占总学时的1.81%(96/5310)。(2)关注学生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临床培养阶段后期主要进行通科轮转见习和实习,时间均为12个月,内容几乎相同,分别是内科4个月、外科4个月、妇产科2个月、儿科1个月、神经科1个月,学生相当于进行了2年、2轮的通科轮转。在内科,学生需要完成8个三级学科的轮转,在外科,学生需要完成5个三级学科和急诊外科的轮转,在妇产科将轮转附属医院的所有专业组,儿科见习在儿童医院进行,实习在附属医院进行。学生见实习的范围相对较广,实习要求严格,强调学生通科能力的培养和临床基本能力(问诊、体格检查、临床思维等)的训练。(3)注重学生科研训练。将临毕业前8个月单列作为学生的科研训练和论文撰写时间,保障了学生的科研训练时间。学生既可以选择临床方面的研究,也可以选择基础方面的研究。科研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思维,了解科研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但没有的要求。不过其受访者认为临近毕业前的科研训练受到就业较大的冲击,所以目前正在考虑将科研训练调整在学程中进行。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较强,临床基本能力训练强,临床基本功较扎实,科研训练时间有保障。不足之处是医预教育主要关注自然科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关注不足;科研训练受就业冲击,效果有待提高。
(二)传统改革模式
该模式对早年协和的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采取该模式的有1所院校,年招生100人,占12所院校招生数的9.7%,2012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培养过程的安排为2年的医预教育,2年的基础医学教育,4年的临床医学教育。该模式既没有被质疑,也没有学校表示要模仿。受访者称从2013年开始其医预教育将调整为1年。
主要特征是:(1)医预教育关注通识教育。该校是惟一一所在八年制培养方案中明确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院校。医预通识教育课程最具特色的是两个部分,一是六大模块选修课,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要求学生每个模块修2学分,共12学分;二是拓展性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心理学课程组、管理科学课程组、健康与公共卫生课程组、生命科学课程组,学生分别需要修满2、2、6、4学分。如果将六大模块的12学分视作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话,其占医预教育学分的12.9%(12/93),占总学分的4.2%(12/287)。该校领导认为,前期的通识教育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其他的学科相互交叉,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倡导学生的创新思维。(2)关注学生临床基本能力的训练,通科轮转涵盖科室较多,二级学科培养的时间较短。该校首先进行1年的通科实习,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科、精神科、传染科、预防医学、肿瘤外科或肿瘤化疗科、眼科或耳鼻喉科、皮肤科或放射科;然后是6个月的大内科或大外科实习,实习轮转科室、时间等由教育处拟定,学生自选;再接下来是3个月的三级学科实习,由导师安排。该校领导认为,“学校教育阶段的临床能力培养,应该掌握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常规性技能操作,通过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毕业后临床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奠定坚实基础。”(3)注重学生科研训练,单列两个时段进行科研训练。一次是在五年级结束时,为期2个月,一次是在临毕业前,为期8个月,但后者也受到就业的冲击。该校领导认为,科研训练绝不意味着要把这些八年制的学生按照科学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科研训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对科研工作的兴趣,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学生的通识教育做得相对较好;临床能力培养中“通专结合”,学生具有一定的通科能力,同时有一定的专科训练,如果学生就业“对口”,将较快适应工作;科研训练时间有保障,有助于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足之处是科研训练受到就业冲击,效果有待提高。
(三)专业学位制度嫁接模式
该模式参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在培养过程的后期安排了1年及以上的二级学科培养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用此模式的有7所院校,年招生610人,占12所院校招生数的59.2%,截至2012年年底,除1所院校没有毕业生外,5所学校已有1届毕业生,1所学校已有4届毕业生。培养过程的安排为1-2年的医预教育,1.5-2年的基础医学教育,4-5.5年的临床医学教育。该模式的争议和质疑最多,尤其是安排了两年以上二级学科培养的院校,被指责为过早让学生专科化,是在培养“成熟的执业者”。
主要特征包括:(1)培养过程的后期都安排了二级学科培养,每个学校二级学科培养的时间长短不一,每个学校自身也都经历过调整,一般时间都是逐渐延长。延长二级学科培养的时间,可以加强学生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二级学科培养可以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部分内容。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没有统一和规范的今天,一些学校可以通过与所在地区卫生局(厅)沟通,争取将学生的二级学科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进行“等量代换”,以缩短学生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进而缩短后期升职所需的时间,有利于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这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因为不仅毕业生就业后外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将缩短,服务于用人单位的时间将延长,而且毕业生临床专业技能较强,满足了用人单位“来就能干活”的要求。有一些受访者认同这样的安排,他(她)们认为为了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不让八年制学生“吃亏”,二级学科培养安排很有必要。但还有不少受访者并不认同这样的安排,他们认为这是过早地让学生专科化,有违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宽厚基础医学人才的初衷,达不到为学生打下宽厚基础的目的。(2)医预教育时间较短,最多也就两年。从医预课程设置看,只有1所院校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进行了规定,其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2.4%,总的来看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关注不足。而且一些学校的改革已经或试图压缩医预教育至1年,目的是为了延长后期二级学科培养的时间。当前MD的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的缺失,使这些院校几乎都参照此设计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相比,八年制学生的临床培养时间相对较短。为了使八年制毕业生更像MD,增加学生的临床轮转时间十分必要,但在有限的8年中,从哪里挤出时间呢,基础医学教育时间相对固定,很难挤出时间,显然只能从医预教育“挤”时间,因此压缩医预教育以延长后期的二级学科培养被一些院校采用。(3)科研训练一般都通过课余时间完成。虽然各校都认为应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除了1所院校为学生安排了一个学期的科研训练外,其他院校学生的科研训练基本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学科的分化、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使重视二级学科培养的院校很难在8年的学程中再挤出时间进行科研训练了,于是很多学校采取了学生课余时间参与导师课题的方法进行科研训练。不少受访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太人性化的做法,参与科研的学生几乎是没有假期的。有些院校的学位授予标准中,对八年制学生还有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压力不小。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对学生的临床专业能力培训相对较好,如果专业对口,就业后一般能很快进入角色,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而且缩短了学生完成住院医师培训的时间和后期升职所需的时间,短期来看对学生是有利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生的临床通科能力和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影响,科研训练的时间和效果较难保障,从长远看,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未必有利。
(四)科学学位制度嫁接模式
该模式参照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在培养过程的后期安排了较长时间的科研训练。有1所院校采用此模式,年招生30人,占12所院校招生数的2.9%,2012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培养过程的安排为3年的医预教育,1.5年的基础医学教育,1.5年的临床医学教育,2年的科研训练。该模式备受质疑,被认为是培养“临床科学家”。
主要特征包括:(1)医预教育的时间长,课程以理工科为主,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工科基础,以利于学生后期的科研训练。人文社会科学系列选修课4学分,占医预教育总学分的约3.1%(因学生所在的学院不同存在差异)。受访者称,“当时与××大学(该校进行医预教育的大学)有过座谈,与相关的理工科专家有过共同研究,认为只有学习3年才能达到理工科相当于‘小本科’的水平……我们是希望他们有一个小本科的理工科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医预教育)定为3年。”“回过头来我们发现,学生医学科研方法学的掌握和科研思维是比较好的,通过训练……学生在科研的逻辑思维、统计学方法等的应用确实比五年制(学生)好,科研的思维是有的。”(2)临毕业前2年为科研训练,时间较长。2年的科研训练在所有的八年制院校中独树一帜,该校也是唯一授予八年制毕业生PhD学位的院校。该校认为其“培养定位为研究型的临床医生,将来做临床,科研很有必要,会科研才有竞争力……我们感到八年制学生毕业后,没有机会再进行科研训练了,没有哪个轨道能让学生进入科研训练。一些学校侧重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确实可以,但学生到工作岗位上后,缺了科研训练这一块,将来基金拿不到,课题无法申请,会面临很多困难。像我们这样的附属医院,都是三级甲等医院,没有科研,没有基金,在这个医院是挺难立足的,包括职称的评定,都是很难的。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后,我们才采取了这样的培养(方式)。”(3)临床培养的后期没有进行二级学科培养或住院医师培训,只是在第六年安排了1年的通科轮转实习。该校决定在学生毕业后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临床能力,留校工作的一年都不会少,分配到别的单位的将通过随函、跟踪等方式要求接受单位给予安排。该校认为这样有点变相地把学制延长了。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对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较好,科研能力训练很强,学生具有较强的医学科学研究能力。不足之处是医预教育偏重理工科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关注不足,科研训练时间相对过长,临床能力训练有些不足。
(五)研究生培养制度嫁接模式
该模式在培养过程的后期采取两种方式,一些学生参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仅安排了二级学科培养,另一些学生参照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安排了科研训练。采用此模式的有2所院校,年招生200人,占12所院校招生数的19.4%,截至2012年年底都有1届毕业生。培养过程的安排为2年的医预教育,2年的基础医学教育,4年的临床医学教育。2所院校未来的改革取向是专业学位制度嫁接模式。
主要特征包括:(1)培养过程的后期安排采取两种方式,即科研加强型(传统型)和临床加强型,学生的临床和科研训练有强有弱。科研加强型后期进行0.5-1年的科研训练,剩下的时间进行二级学科培养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加强型进行2年的二级学科培养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样的安排主要是由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负责人与部分导师对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理解不一致。教学管理负责人倾向于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来设计和实施八年制医学教育,在学程的后期为学生安排二级学科培养。但一些导师倾向于采取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也就是对学生的培养以科研训练为主,学生迫于就业等压力也会认同导师的一些安排。学校的教学管理负责人称,“最麻烦的是导师对八年制的认定,导师的理解出现两种极端,有的认为应加强临床技能,有的却(认为应该)与其他博士等同培养。……我们倾向于临床加强型,对传统型,留校需要从头轮转,而对临床加强型,毕业后认他们2年(承认学生完成了2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希望促进学生和导师采取临床加强型培养。导师的阻力比较大。学生有两方面的意见。他们认为采取临床加强型可以节约时间,因为在我们省,学生只有拿到(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合格证书才能晋升主治医师,那么与同一个年级学生相比,临床加强型虽然苦一些,不过至少可以比别人节约1年的时间。但另一方面学生也有顾虑,因为(二级学科培养时)学生需要在外面转,与导师所在科室不熟悉,留校时要与其他博士竞争,不一定占优势,而且在发文章等的时间投入上会受影响。从就业来看学生也是很矛盾的。这几届,我们是让学生与导师自己商量采用何种模式,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型。”(2)医预教育时间不长,仅有2年时间,而且2年中还安排了一些医学课程。其特点与专业学位制度嫁接模式相同,在此不赘述。两校的受访者都称其未来改革会将医学课程提前,实际上压缩了医预教育的时间。
该模式的优缺点与专业学位制度嫁接模式比较相似,主要优势是学生的临床专业能力培训相对较好,学生至少有1年的二级学科培养,如果专业对口,就业后一般能很快进人角色,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欠佳,学生的临床通科能力和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不够强,学生所受的科研训练差异大。
四、结语
综上,5种模式各有特点。要是培养普通临床医生,5种模式都达到了要求,都给了学生必要的、基本的教育和训练,但要达到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要求,尚有差距。2012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两个文件,即教高[2012]6号和教高[2012]7号,其中均对长学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明确意见:要求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为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导师制,强化临床能力培养,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医教研结合,培养医学生临床诊疗和科研创新的潜质,推动培养过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现行八年制培养模式至少在3个方面有欠缺。(1)学生全面发展的宽厚基础较难奠定。各校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基本都以医预教育为主,但医预教育要么时间偏短,要么以自然科学教育为主,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足。这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虽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弱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是普遍的,在长学制医学教育中也是存在的,但作为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弱化就会显得更严重。(2)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面临困难。各校都很重视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但对临床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方式并没有达成一致看法。笔者认为临床能力包括临床基本能力和临床专业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临床基本能力是学生无论从事何种专业都需要的能力,是学校教育重点培养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检查项目选择和判读、医疗文书书写、临床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临床基本操作等能力。临床专业能力更多的是一些临床专业技能,比如某类疾病的治疗能力、某类手术的操作能力,这些能力更多的是通过毕业后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培养。目前多数院校和学生更关注的是临床专业能力,设置并延长类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二级学科培养就是明证,对临床基本能力尤其是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有研究对某校八年制学生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就发现,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相对较差,客观地反映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欠缺。(3)学生科研创新潜质的形成困难重重。一些学校没有安排科研训练或者安排了科研训练但效果难保障,学生课余参加科研训练的目的更多的是增加就业的砝码,对成果的关注胜于对过程的关注,这些较难使学生养成科研的意识、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备基本的科研思维和能力,也就很难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潜质。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培养;视觉思维;能力探究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提出了视觉思维这一概念,他认为视觉思维具有思维中的一切本领,对于这种本领而言,并不是人们在观看外物时所获得的理性参与,而是说明视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维功能,在整个思维运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因此,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其创造性的思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视觉思维是一种源于视觉感知的探索性内容,其次,视觉思维具有语用意向操作的灵活性,最后,视觉思维在产生的过程中会出现诱导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主体的“无意识心理”。因此,在临床医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视觉思维的能力的探究,可以为医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临床医学中视觉意向的分类
(一)临床医学中的时空意象
时空意象主要是指生理现象、病理现象以及基本过程在一定时空内所发生的现象,在其分析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人体结构以及不同生理器官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变化,而对于这种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时空性形象的现象被称之为时空医学意象。
(二)临床医学中的情景意象
情景意象主要是指生理器官、病理现象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呈现出客观的、具体的以及生动的特点,通过对不同临床医学情境的意向分析,实现情景意象的构建。
(三)临床医学中的模型意象
在临床医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明确临床医学中的基本概念,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抓住主要的内容,建立相关的教学模型,从而实现简洁性、理想化模型的构建[1]。
(四)临床医学中的图形意象
在医学概念以及医学规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的结果分析以及临床问题的解决,学生会通过示意图以及列表格的形式进行问题的分析,在这些图形概念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观察及思考形成图形意象,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二、临床医学视觉思维的主要类型
(一)网络型视觉思维
网络型视觉思维在构建的过程中主要是从整体出发,全方位、多角度以及多层次的看待医研对象,其具体的思维方式包括以下几种特点:首先,系统性,主要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医学生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并构建成网络形式。其次,交错性,主要是系统与系统之间,通过网点的相互联系,呈现出交错复杂的网络结构。最后,互动性,主要是网点之间呈现出的交互性的制约因素,通过医学研究的分析从其主体出发,实现网络视觉思维的协调性处理。
(二)前导型医学视觉思维
对于前导型视觉思维方式而言,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研究医研对象的发展以及动态的变化。在这种视觉思维方式的应用,可以在对象发生变化之前采取有效的医学策略,从而为临床医学研究方式的构建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三)创新性医学视觉思维
在创新性视觉思维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首先,具有一定的思维发散性,主要是在视觉思维形成的过程中将思维作为基本原点,通过正向、反向、平面以及立体化的分析,实现问题的多方位思考,从而为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提供科学化的依据。其次,实现思维的辩证整合。对于这种事物形式而言,主要是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医学生可以在原有限制的基础上,通过多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及分析,从而为其临床实践提供充分性的保证[2]。
三、临床医学中视觉思维探究方法探究
(一)一体化视觉思维方法的构建
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构建眼、手、脑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而且在临床思维培养以及训练的过程中,通过眼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辨别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实现学生视觉思维的提升;手的训练可以逐渐提升学生对视觉信息的传达能力,为学生操作技术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脑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实现其创造思维的创新。其中的视觉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视觉以及感知能力,使学生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促进眼、手以及思维的有效结合,为其视觉思维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3]。
(二)实现视觉思维与语言思维的综合发展
在临床医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将较为擅长的思维语言运用在视觉思维之中,从而使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视觉性思维。与此同时,在视觉思维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笔记、绘画教学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进行课程内容的表达,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在肺的概念图分析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清晰的教学思路,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强化学生对中心知识点概念的认识,并绘制出与主题有关的图形,可以围绕食管癌切除这一主题构建思维导图,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一种相对有效的手术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探究的同时,提高问题的思考能力,并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现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的结合
静态思维主要是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将静态作为主要的思维形式,从而使学生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稳定性的思维。而且静态思维中要求通过对固有概念的分析,从而使医学生对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形式以及基本结构都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动态思维主要是将动作为基本的思维形式,通过不断的运动、调整实现思维的优化。在人体认知的过程中,由于其是一种完整性的有机体,人体在发展的同时,体内的物质呈现出不断运动、变化的更新状态,因此,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构建动态化的思维培养模式,使医学生养成良好性的运动思维。在临床医学视觉思维营造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动、静思维模式有效结合,实现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其在临床医学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同时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临床医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视觉思维的培养,可以逐渐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通过动、静思维的充分结合,使学生呈现出动态化的思维形式,使其在医学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更全面发现问题所在,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全面的展现系统性、生动性的教学模式,强化医学生对人体身体结构、病理结构以及诊疗流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为其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宗武.临床医学教育培养视觉思维能力的策略与方法[J].复旦教育论坛,2011,06:93-96.
[2]刘冬岩.视觉思维对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0(2):67-69.
[3]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一、前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重大改变,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护人员的人文修养,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因此,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蕴含着极其丰富厚重的人文精神,是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切实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受到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淡化,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医学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为主导,而对人文社会知识的教育培养涉及甚少,大学语文成“非主流”学科,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技能”通常是关注的焦点,导致医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知识结构单一,这种现象与医疗改革、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加上大学语文只是选修课程,而且大多只有32学时,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正常有序工作的开展,使大学语文处于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医学院校不仅要教会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医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教会医学生关注时代、关心百姓、关爱生命。
三、积极探索《大学语文》教育新途径
1.精选教学内容,提高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自我净化能力
医学院校开设大学语文,首先要有针对性,兼顾专业,积极与专业相结合,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特点,选择历代医家的医学典章篇目,主动地贴近医学生、贴近社会,贴近专业,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仁爱精神和医学道德修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李中梓《医家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论述医生应具备的素养,使从医着明了应怎么做,不应怎么做,意味深长,发人深思,让医学生净化心灵,受到熏陶、感染、激励,对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现实意义。其次,选取一定数量大家名篇,让医学生感悟经典,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冯友兰《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境界》,培养医学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精神。还应注意医学生“内省”、“慎独”的养成,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荀子的“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等名言警句,对培养医学生“慎独”的道德情操,加强自律自省,恪守人生道德防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提高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将来面对的是情感丰富的患者,与患者语言交流是最基本的一项任务。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询问症状、告知病情、交代治疗方法、鼓励配合治疗,还肩负着心理疏?А?安定情绪、普及医学知识、介绍医护情况、建立信任医患关系等等,这些都依赖于医生的语言沟通技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医护人员的语言沟通与交流能力会直接影响治疗及愈后效果。恰当得体的语言表达,会成为紧密医患关系,抚慰患者心灵,激起患者信心,调动患者良药。大学语文对提高和完善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医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广博地阅读优秀大家文学作品,朗读精美的古典诗词,去品味、去感受语言文字的规范及魅力所在,使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修养得以提高和完善。
3.书面表达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素质修养、知识结构,医学生作为未来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书面表达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
大学语文应责无旁贷,主动地承担起培养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任务。《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为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医疗文书已经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成为诉讼时的有效证据。强化医学生对医疗文书的重视,注重书写及字句的规范性、逻辑性、准确性。不能因为字句不规范的书写,引起医疗纠纷,给自身和单位造成麻烦。因此,规范、准确地书写医疗文书,不仅是医护人员应尽的义务,而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合法证据。另外,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应具备医学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但目前大部分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较弱,导致医学知识的普及、医学信息的交流、临床实践、实验研究成果等的推广受限,所以,大学语文应注重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练习,为医学生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塑造健全人格,叶嘉莹说过:“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最好的一面,是保存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之中”
一、合理的课程设置
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物质基础,是进行正确的逻辑思维的前提保证。同时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也有利于直觉、灵感等的产生。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医学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占比重较大,对人文、美学、史地等缺乏重视,势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在保证完成医学基础课程授课的同时,增加人文等课程安排(课时不够,也可利用选修课的形式,或开办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由资深的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多学科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在医学基础课程设置时,也应该打破过去一贯的理论讲授为主,实践为辅的课程安排,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如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通过大量的试验可以验证其理论的来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多元性的课堂教学
前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学习是通过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而进行的,教师应该是学习的支援者而不是指导者。”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主要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造成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学生兴趣低下,教学效率低下。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替代以往单纯的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更多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运用生动逼真的动画及具有说服力的试验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独创性的精神空间,为学生创设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氛围,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接受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不同看法及见解,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够宽松的课堂气氛或对学生所持不同见解进行驳斥,引导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此外,还应该开展生动的课堂讨论,对一些尚未定论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及本学科前沿的理论进行讨论。教师不应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地位,而应树立“学生为主”的思想,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设立一些答案不唯
一、解题思路不唯一的问题,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的空间,以激发创新意识。如在每节课后给学生布置一到两道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下次课再给予解答,在培养思维训练上收效很好。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开展形式灵活的“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欲望的重要手段。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当今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创新欲望,在学习中被动接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味模仿,不求甚解,甚至在一些研究生中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必须予以彻底纠正。我们可以经常性地邀请资深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报告会等,介绍他们的成长历程、学术观点;经常性地开展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竞赛,如教师科技成果报告会、大学生优秀论文大赛、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等,给学生充分的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广泛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创新性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引导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或参与教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现象,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便于今后更好地进行创新性实践活动。
2、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医疗服务,深入病区用已学的知识解释和分析问题,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不足,弥补现有知识体系中的缺陷,勇于正视不足,不断创新。
3、改革传统的实验课教学,调动学生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实验室设备、仪器和环境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当前基础医学教学中实验课比重相对较少,且大多数都停留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水平,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实验教师的师资力量。现有实验教师队伍的师资相对比较弱,有待提高,也可以由任课教师来担负一部分实验教学工作,改变现有状况。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完成实验,动手整理分析实验结果,不惟书,不惟师,只尊重实验结果,充分发挥创造性。
(3)改革实验内容。选择一些有争议、有新意的实验让学生去做,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分析其结果。
(4)加强实验课管理,改变以往“重教学,轻实践”的观念,增加实验课在教学中的比重。
一、设置体育比赛培养意志品质
体育比赛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很好的增进作用。在体育竞赛中,个人的竞争意识,来源于集体的荣誉感。中学生的性格特征是争强好胜,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性格特点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比赛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意识和纪律性,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体育教学集体性强,所以在体育比赛中,学生都有为集体争光的潜意识。教学中体育竞赛的设置不但使学生具有集体荣誉感而且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品质,比如:拔河比赛。比赛中队员在集体呐喊的时候,受气氛影响会为集体荣誉全力以赴。不论结果如何,每个参赛队员都能在比赛中找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游戏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育游戏内容相当广泛,具有一定的竞赛因素。正确的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虽说是游戏但有明确的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受到游戏规则的约束,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集体感和相互团结帮助的优良品质。
二、激发体育动机培养意志品质
体育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所谓内部体育动机是指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并由其活动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内部体育动机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是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大动力。对于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的内部体育动机还需要提供一定的学习诱因。在体育教学中,最好的学习诱因就是选择丰富和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讲究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内部体育动机。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以新的知识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教法要生动、多变。采用组织游戏、竞赛、合作等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采用提??、设疑,或让学生自编体育游戏,或自制运动器材等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有关体育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可以有效增强他们的内部体育动机。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合理激发和利用内部体育动机的策略,引导学生对体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调整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持久从事体育活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益达到培养意志力的目的。
三、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时,要 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教师要创设“困难情境”,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应。在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时,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去听教师讲解,认真仔细观看并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在练习阶段,也会一丝不苟,意志顽强地完成。这就充分说明了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驱力,也是磨练学生意志品质的强大内驱力。体育课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而且也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运动参与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体育教学中能否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以及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着深远的响。
四、教师自身要做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