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歌颂祖国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庆节系列主题活动方案1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在国庆61周年到来之际,我校将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以“迎国庆颂祖国”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活动一:组织各年级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活动二:“祖国在我心中”。为了提高我校学生了解、使用地图的能力,自觉维护国家版图的尊严,要求每个班张贴标准的中国地图,老师上好一堂关于国家版图知识的主题班会教育课。
活动三:低年级国歌班班唱。本周利用音乐课和综合实践课时间各班统一唱国歌,以宏壮的歌声迎接国庆。
活动四:中年级书画赛。本周请美术老师举行看祖国变化书画赛,优秀作品在橱窗展览。
活动五:高年级颂祖国征文。国庆期间走亲访友,了解祖国的日新月异,举行颂祖国征文比赛,获奖的文章将被“红领巾广播站”录用。
希望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亲身参与,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深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国庆节系列主题活动方案2
一、活动主题
金秋十月礼惠全城
二、活动时间
20__年9月20日——10月10日
三、活动目的
1、以国庆节为契机,通过策划一系列活动,提高知名度;
2、挖掘潜在客户,尽力留住浏览过__店的客户,提高店铺知名度。
3、利用国庆节流量大优势进行促销,留住大客户,实现老顾客营销。
四、活动内容
1、全场耗材5折疯抢
新风机高效过滤器、粗效滤芯、净化机耗材活性碳片、初效滤芯(SC125、SC250、SC500)
2、满200元包邮
单笔订单满200元,即可享受包邮优惠
3、每日前5名
每单赠送远大鼠标垫一个,3M防霾口罩一只
4.购机五重豪礼:
礼包1:购机有惊喜,凡购买远大空气净化机、远大新风机任一型号,都有惊喜大礼包,请详询客服。
礼包2:凡购买远大任何型号净化机,每台赠送1年相应型号的活性碳片;
礼包3:凡购买远大任何型号净化机,赠送会员卡一张
国庆节系列主题活动方案3
一、活动目的:
为隆重、热烈、活泼的庆祝67周年,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我校特开展“庆国庆,心向党”系列活动。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举办以“祖国,我爱你”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推荐:祖国我爱你手抄报图片大全)
请各年级各班根据活动主题要求,出一期高质量的主题黑板报。
比赛时间:9月22日至9月28日
评比时间:9月29日中午1:30
评委:学校少先队大队部、
三、五年级各班检查员
(一)评比细则:
1、评分表:
(1)评比项目:字体内容色彩排版图案
(2)评比内容:字迹工整、美观大方;切合主题、联系实际;鲜艳、引人注目;有创意、切题;美观。
(3)各项分值:各占20分,总分100分
2、评分统计:学生评委自己班不打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取平均分。
(二)各中队开展“祖国妈妈,我爱您”活动。
时间:9月26日周一的班会活动课
各班主任于国庆节前上交相关活动方案。
(三)3—5年级设计一份“国庆专刊”手抄报。(每班至少上交5份作品)
上交作品截止时间:9月27日
要求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活动,积极开展工作,10月9日大队部将组织学生会对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国庆节系列主题活动方案4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在国庆节到来之际,组织全体初二学生开展以“怀感恩之心,唱祖国颂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亲身体验等方式,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心情。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诗、画画、手抄报等)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3、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节的由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4、学习收集有关资料。
三、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人们欢度国庆的图文资料,如阅兵式、文艺演出等。
2、教师准备有关国庆节来历和庆祝活动的相关资料。
3、教师准备祖国风光录像(包括长城、故宫、长江、黄河、天安门等祖国风光及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录像)。
4、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国庆节来临之际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如街上布置的花坛,建筑物上或学校、单位门前庆国庆的标语、灯饰,电视里呈现的天安门广场上的花坛等。
四、活动设想
对于如何过国庆节,学生都比较熟悉,一般是家长利用长假带着外出游览或走亲访友,国庆节的由来及对祖国的理解,因此,我们在设计时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制作手抄报入手,以“我为祖国过生日”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说对国庆节的了解弄清学生的未知,针对学生的未知开展下面的教学,并播放相关录像使问题得以解决;通过观看祖国风光录像知道祖国是指全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并在收集资料、观看十一庆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祖国庆祝生日等活动中体验人们庆祝国庆节时的喜悦与自豪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国庆节系列主题活动方案5
中秋佳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国庆节更是万象更新普天同庆,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能让全校师生充分感受到节日的气氛,感受到泰安小学这个大家庭里的温暖,值“中秋、国庆”佳节来临之际,学校大队部将举办“庆中秋迎国庆”灯谜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庆中秋。迎国庆”灯谜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5日(周二)下午
三、活动内容及地点:
1、猜灯谜
活动地点:篮球场
四、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五、具体分工:
1、秩序维持:学校值日生
2、灯谜准备:大队部大队委
3、场景布置:教导处、大队部
六、活动规则:
采取自由猜谜方式,参与者将心中的谜底及相对应的谜语序号写在自带纸上(要求写清班级、姓名)交给猜谜语活动(兑谜处)的负责人,如果谜底正确,兑迷处负责人做好登记并给猜谜者发放奖品。
国庆节系列主题活动方案6
一、活动目的:
1.为庆祝60周年,喜迎国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继承发扬诗歌文化;
2.配合全国第十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美化校园语言环境
3配合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活动规则:
1.各年级以年级组为单位参赛设奖,年级组长负责组织,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
2.朗诵要求:(1)所选诗歌,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2)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3)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4)表达感情准确、自然;(5)服装统一。(6)时间根据所选内容在5-10分钟以内。
3.内容以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颂家乡的诗歌、散文及古今诗词均可;形式以朗诵为主,可配表演,尽量多样化。
4、所需音乐自备,9月27日交政教处。诗歌内容于9月20日前,诗歌串词24日前交教务处。
三、活动时间、地点:
9月29日上午8:30-11:00,活动地点在天宝一中教学楼前。
四、奖项设置:
一、政治诗
凡是反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叙写民生疾苦的诗歌属于这一类。这当中有代广大人民群众发抒不平,抨击统治阶级的讽刺诗,如杜甫《石壕吏》、白居易《卖炭翁》等,也有借叙事抒情反映当时政治、社会情况而加以批判的叙事诗或抒情诗。如杜甫《羌村》、李白《行路难》等,特别珍贵的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那些反抗剥削和压迫的诗歌谣谚, 如《诗经》中的《伐檀》、《硕鼠》等。这一类诗歌教学,应当鼓励学生确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爱国诗
凡是诗中所反映的内容与国家兴亡密切相关的,我们称之为爱国诗。其中有歌颂民族英雄的,如屈原《国殇》,乐府民歌《木兰诗》,有歌唱国运强盛的,如岑参的《走马川行》,有抒发亡国之痛的,南宋的遗民诗大多属此,如谢翱《过杭州故宫》等。这类诗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教学这类诗歌可以让学生到网上查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对时代背景的了解,从而更有效地领会作者的爱国情操。
三、山水诗
魏晋时期社会的动乱,造成封建文人中隐逸之风大盛,这样,山水诗也就应运而生了。南朝谢灵运的诗作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风景名胜,文学史上把他看成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继他之后,谢、何逊、王维、孟浩然等许多山水诗人相继出现,山水诗的创作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教学此类诗篇,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田园诗
在山水诗开始形成的同时,陶渊明创作了许多田园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反映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节操。陶渊明之后的一些田园诗作者,有的讴歌田园生活的“静穆”、“平和”,掩盖了农村的矛盾斗争,有的则幻想回到单纯简朴的古代生活中去,表现出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当然,也有不少田园诗的作者写出了一些内容健康,语言清新的好作品,如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田园四时杂兴》等。
五、边塞诗
边塞诗盛行于唐,它是唐代边塞生活的反映。它的主题包括民族矛盾和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社会问题与生活问题,也包含有对边塞风光的描绘。成就最高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文学史上称为“高岑”。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一般选本的必选之作。王维的《使至塞上》也是课标规定必背的篇目,这类课文的教学,必须讲清写作背景,说明守卫边疆的正义性。
六、咏史诗
歌咏历史人物的咏史诗始作于西晋诗人左思。原来晋自武帝即位以来,边患不绝,左思就借咏史表达了他要为国立功,“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的宏伟抱负。咏史诗或借史事以抒发自己的怀抱,或借过去人物的活动来表示自己的行藏,或对史事进行评价阐明自己的政治社会观点,往往起着以古代人物或事件为借鉴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历史题材,不少作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写,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技巧,这就给后人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作,杜甫有《咏怀古迹(其三)》,白居易有《王昭君》,王安石有《明妃曲》,欧阳修有《明妃曲和王介甫》等。
七、怀古诗
这是一类特殊的咏史诗,往往是先从地理引出史事,然后再抒发作者的感情。就题目而论,属于地理的范畴,就内容而言,与咏史诗相类,属于这一类的作品,有李白《越中览古》、杜甫《蜀相》,刘禹锡《金陵五题》等。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则属于“怀古词”和“怀古散曲”。这类诗篇或借古讽今,或托古言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诗作的深邃的内涵。
八、爱情诗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收有大量的爱情诗作,我们认为,广义的爱情诗除了包括男女互相倾慕的情歌外,还应该包括夫妻离别后互相赠答的“怀内”、“寄内”诗与“闺思”、“闺怨”诗,也应该包括刻画宫廷妇女受压迫生活,反映她们爱情上的悲剧的“宫怨”诗。需要指出的是,有不少诗人往往明写爱情生活,暗写政治遭遇,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不少《无题》诗就是这样。于是,对于具体的一首爱情诗究竟有寄托无寄托往往引起注家无休止的争论。教学这类诗歌,应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美好的情操,但同时也应提醒同学们:“不要硬充其中的角色”。
九、咏物诗
吟咏描绘某些具体物件的诗歌称为咏物诗。咏物诗反映的内容相当广泛,大至日月山川,小至书画花鸟。清代俞琰选编的《咏物诗选》将咏物诗按天、地、人、物为纲分为三十个部类。从写作上看咏物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地,精雕细镂地去描绘某一物件,如唐代骆宾王的《鹅》;另一类是即物起兴,借咏物寄托自己的感慨抱负,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六朝的庾信、沈约,唐朝的杜甫,宋朝的王安石、黄庭坚都写了不少咏物的佳作。另外,唐代以来,有一些咏物诗题写在图画之上,它又有一个特定的名称――“题画诗”。对于这一类诗歌,要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并领会诗人常用的托物寓意的手法。
十、赠答诗
古人亲友临别之时或离别之后,往往吟诗赠答。诗中或叙惜别之情,或抒怀念之意,表现出对亲友的深厚情谊。古典诗歌中,这一类题材所占的比重相当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的《送友人》都被选为中学教材。此外,有一种怀念逝去的亲友的诗作,称为“悼亡诗”,也可附属于这一类。这类诗往往写得情真意切,必须指导学生反复吟咏,以体味作者的感情脉络。
十一、咏怀诗
这是一类自述身世遭际和怀抱的诗歌。三国时期曹魏的诗人阮籍是写作咏怀诗最有成就的作家,他作有《咏怀》八十余首,反映了他不愿与新起的司马氏政权合作的政治态度,感慨深刻,格调很高,为后代诗人所效法。当然,咏怀诗的思想内容相当繁杂,既有吟咏个人升沉、叹老嗟卑的,又有抒发关心民生、济世报国怀抱的。宋代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将个人遭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词,算得上是咏怀诗中的上乘之作。教学这类诗歌,应当引导学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人格美,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作者人格的陶冶。
十二、生活诗
古人往往喜欢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入诗中,就像记日记一样。这些诗有些可以归入上面的十―类中,有些难以归属,姑称之为“生活诗”。这些诗当中,有的能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感情与生活的情趣。它们虽与重大主题无涉,却能牵动千百万读者的心灵。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孟郊的《游子吟》等,都是人们所传诵的佳作。教学这类诗歌,不必求之过深,硬要挖出深刻的人文内涵,只要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就可以了。
离开始讲课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会议室里早已挤满了来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他们中有大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对于我这个读着舒婷的诗歌走过来的人,无疑更是一种期盼。大学8寸代,也正因为有她的诗歌,才使得生活变得充实、美好、有意义。
身着粉色簿衫的舒婷老师在潞潞老师的陪同下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竟引起明星般的轰动效应。这位习惯在公众场合保持沉默姿态的诗人,用柔和低缓的声音开始了她的讲述。“我来自厦门一个小岛,叫作鼓浪屿,现在那里的天气还很热,而且每天都能听到海浪的声音,今天上午刚去太原晋祠游玩了一番,感受到了北方的另一种风光。”她的话音柔和悦耳,恰如其名――“舒婷”。在她的讲诨结束之后,我代表新作文同她进行了短暂的对话。
新作文:能谈谈您成长的经历吗?
舒婷:我出生在厦门的一个小岛,叫作鼓浪屿。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总问外婆,为什么我会生长在鼓浪屿这么一个地方?外婆回答得很明确简练:上帝的旨意。最近出版的新作《真水无香》,书中所有的文字就是围绕着故乡小岛鼓浪屿而作,鼓浪屿已经把我牢牢系在她的衣角上。她甩我不掉,我离她不行。不可否认,我的家族,我的认知,我的生存方式,我的写作源泉,我的最微小的奉献和不可企及的遗憾,都和这个小小岛屿息息相关。
我来自美丽的小岛鼓浪屿,但却经历了一段艰辛的青春时光。我在填履历表时,只能填到初中,上初二时“”就开始了。到山区插队时,诗歌成为了我最宝贵的精神支柱。之后我开始写诗。当“”刚刚结束,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文坛还存在“假大空”的风气,诗歌还停留在歌颂式、口号式的审美水准上,有很多人写文章甚至画漫画批评、抵触“朦胧诗”,1980年,在福建省的一次诗歌讨论会上,我当场就痛哭着跑了出去,我没法和他们说诗。我只想关在家里写自己的东西,任何重量级的桂冠对我来说都太沉重了。
新作文:一个作家的写作和他(她)的成长或者成长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舒婷:每一个作家的成长和成长环境和他(她)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关系,成长对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作文:今天回过头来,您又如何看待曾经的那一段历史呢?有什么感想呢?
舒婷:那段时间只会成为一段历史,我想,那个时代永远不会回来了。
新作文:您现在对于自己的诗歌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比如说《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现在让我阅读这些诗歌,我当然不会喜欢了。我并不觉得它们有多好,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非常排斥它们,也不愿意在公众场合朗诵它们,可它们后来还是进入了大学课本、高中课本,也许有一天它们会进入小学课本。我遇到的深刻的评论家太晚了,当时能读到的书也太有限,写诗是靠自己的直觉,在有限的营养上种出来的植物肯定不是最漂亮的。
新作文:您说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的《致橡树》,但大多数读者是从这首诗开始喜欢上您的,您如何看待这中间的差异?
舒婷:这个问题我早就预料到了。我想这是因为年轻时比较理想主义,写的东西也比较幼稚。对我而言,写出一首诗就像嫁出一个女儿,谁喜欢?作为母亲没有办法,但如果有人说女儿漂亮,做母亲的还是很高兴的。
尹川:您觉得写诗歌和写散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舒婷:诗歌是青春期的流感,来势迅不可防,热度一下蹿得很高,然后很可能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散文是一种太真实的文体。写诗是一种高炉炼钢,要将自己的情感化为血水表现出来,语言要追求字词通俗唯美。每次写诗就像被“凌迟”一样,要是诗歌中实在找不下合适的词,我宁愿空着。我在写诗歌时语言要求很高,以至一年也不过10首,写《会唱歌的鸢尾花》那个月瘦了5公斤。但写散文语言上就放松多了,就像平和的散步,让人从容地表达生活的感受,让人写起来很舒服。我是一个没有计划的人,想什么就写什么,随心所欲。新作《真水无香》就这样写了5年。至今出了10本散文书,但大家都说我是诗人,没人认为我是散文家。
新作文:对于诗歌来说,它在您的心目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舒婷:年轻时,诗是我的全部,但时间改变了我,诗没那么重要了,但文学依然是我的最爱。
新作文:您认为诗歌的现状如何?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舒婷:现在诗歌已经回到了它们自己最初应该具有的那种状态。假使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间,利用诗歌成名的机会去上大学,找一份文化馆的工作,去谈恋爱成功或者获得其它什么好处,这是可能的。那么现在写诗,回到一个非常本真的状态,纯粹是个人的体验,不能把诗歌作为一块敲门砖,得到诗歌以外任何一种东西了。那么现在的诗人写诗,是诗人为了他自己的需要,也许这样的诗歌才是最真正的诗歌。其实在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诗人是可以靠写诗谋生的。用写诗来获得他的啤酒,他的面包,或其他什么,因此说,诗歌已成为更为民间的东西了。
新作文:您不再写诗,是因为现在的诗坛不景气的缘故吗?对于“梨花体”诗,您是如何看待的?
舒婷:对于“梨花体”,我所认识的赵丽华是个很真诚的人,而且我认为一种文本的尝试并不能代表一个诗人全部的创作,也不能就此断言诗歌的沦落。我并不认为现在诗坛不景气,也许看到的这种不景气,只是我们的读看看到好的诗歌发表的太少而不满意。诗歌永远是年轻人的事业,只要有年轻人在,诗歌就永远有它的作者和读者。当然它不可能和上世纪80年代来比,不会再有那么多人读诗写诗了,那个时代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永远不要担心,有很多年轻人的诗让我感到望尘莫及。如果你们写得不比我好,那我们还有什么意义?超越是诗歌传承的重要原因。
新作文:您认为校园诗歌将走向何方?
舒婷:校园诗歌它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和整个的诗坛将融为一起。至于它走向何方,也许校园诗人更具有说服力。
新作文:您经常被邀请在外国作一些讲座,在外国的学习和生活对您的文学创作有影响吗?
舒婷:我写作的风格是不会改变的。站在异国他乡,使我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和自己的民族。并开始关心更多的问题,比如环保之类,这使我写作有了更为广泛的内容和领域。与此同时,西方对我而言也不再只是个橱窗、电影或者小说,也使我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西方。
中国人在国外和外国人在中国,他们的感受是相通的。
新作文:您的诗被许多德国人翻译成德语,当中势必有
风格语言之类的问题,您对这是怎么看的?
舒婷:德国人非常地礼貌,我在听他们读诗的时候也认为很好。但是我不懂德语,不知道他们到底翻译得如何,看听众的反应应该还不错吧。
中国有一句话,叫“有总比没有好”,而德国也有一句话,说“做得不好还不如不做”。
新作文:请问对您影响较大的作家有哪些呢?
舒婷:青年时期,我比较喜欢普希金、何其芳,后来比较喜欢海明威。我还很喜欢写《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还有《追忆似水流年》的普鲁斯特。影响只能融化在血液里,而不能显示在作品里。
新作文:一直有观点说诗人只有保持孤独的个性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但是今天看到您,感到您非常的随和亲切,请问您认为作家的个性与其作品有无直接关系?
舒婷:正是因为我太正常,所以至今没有写出好的作品。我在鼓浪屿也不太合群,很自闭,但我想,如果今天在这里我还是这样的话:我们今晚还能做什么。
我觉得作家的个性和作品关系不能太紧密,曾经和北岛谈到过这个问题:作品所表现的常常是自己缺乏的。
新作文:上个世纪80年代,北岛和您的诗被称为“朦胧诗”,您是如何界定自己的诗和朦胧诗之间的概念的?
舒婷:“朦胧诗”就像一个绰号一样,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标准尚未扭转,《致橡树》当时有很多人说看不懂,而现在,高中生就能看懂。那时我们的诗算是比较前卫的,而现在我的儿子都说我“老土老土”。
新作文:您喜欢外国文学吗?喜欢的外国诗人有哪些?
舒婷:我比较喜欢海涅和歌德。当代一些外国诗人翻译过来的作品能让我感动的不多。也许这是翻译的缘故。
新作文:您能谈谈有关顾城的一些情况吗?这也是好多人一直在关注的话题。
舒婷:我和顾城是在北京和北戴河两地举行的第一届“青春诗会”上相识的。当时,一个眼睛很大、个子不高的男孩走过来并伸出手来说:“舒婷,我是顾城。”这是初次相识,之后我们一直保持着很好的交往。
对于顾城的死,他是那种连花都舍不得去踩的人,我不知道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会做出那样的事来,很多人都在谴责他,但我没有,虽然我憎恨暴力,但我觉得很伤心。如果他当时没自杀,他的余生也会如同在地狱。可他不在了,我无法问他。我没有像别的诗人一样出国定居,也许“对我个人来讲是一种拯救,我不能生活在一个没有自己家乡语言,甚至不能吃到中国饭的地方。”
新作文:能否对广大爱好诗歌的中学生提供一些写诗的经验呢?
舒婷:对于中学生来说,现阶段重要的就是积累,要学会阅读大量的书,涉及要广。当然从书本中积累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学会累积生活,积淀生活。生活始终是创作的源泉。只有这样方能厚积薄发。
新作文:谢谢舒婷老师。
链接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对她的作品展开近一年讨论,讨论涉及到新诗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981年进入福建省文联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1985年,应邀访问西德、法国。1986年,应邀去美国举行个人作品朗诵会。1987年,应邀出访意大利。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致橡树
舒 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目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唐宋诗词的审美价值
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新诗人艾青说过,诗就是文学中的文学。我们可以模仿艾青的话来说,唐宋诗词,就是诗歌中的诗歌。它简洁、优美,把汉语汉字所蕴含的审美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多读唐宋诗词,对于我们的写作,对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在座诸位不一定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但汉语汉字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在座的都是年轻人,大家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写作任务,就是写情书。我们怎样才能把情书写得更好呢?我想有两个基本要求,其实也是我们汉字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一,要简洁,不能唆;第二,要优美,不能写得太粗俗。假如我们希望把情书写得很优美,又缺乏写作才能,怎么办呢?借鉴唐诗宋词啊!我们可以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警句摘录下来,镶嵌在情书中间。你的朋友看到情书中有这样的语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多么感人啊!
唐宋诗词的“言志”与“抒情”
说到第二重意义,首先要明白唐宋诗词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儒家说的“诗言志”,这在《尚书・尧典》当中就提到了。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的理论。有人认为“言志”偏向严肃、正大的主题,“缘情”则是偏向抒发那些个性化、私人化的情感,把二者对立起来了。但我想,从唐宋诗词来看,“言志”和“抒情”并不是对立的。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间就已说清楚了:“情志一也”。情与志在唐宋人看来是一个东西。比较笼统地解释,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这都是古典诗词所包含的内容。既然如此,那么唐宋诗词的内容就跟现代人没有什么距离了,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的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就可以毫无阻碍地传递到今天。这些作品仿佛就是现代的才华横溢的诗人为我们而写的,仿佛就是代替我们来抒写内心情思的。唐宋诗词中的好作品,就是帮我们抒情的。它们能帮助我们纾解内心郁结的苦闷,能让我们获得安慰和共鸣,这是唐宋诗词对现代人的第二重意义。
唐宋诗词来源于生活
唐宋诗词巨细无遗、真切生动地展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情景,它们告诉我们祖先曾经是怎样生活的。而古人很会生活,唐宋的诗人词人真会生活。那些作品对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比如说,唐宋诗词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他们热爱自然,而今人往往与自然渐行渐远。亲朋好友聚餐小酌,进了饭店包厢里往往先把窗帘拉上,无视窗外的一轮明月――这真是自绝于自然。我们看李白怎样喝酒。有一次他独自喝闷酒,但是他携着一壶酒来到月下,来到花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多么优美的生活鼍埃多么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与自然的关系多么亲密啊!
更重要的是唐宋诗词中蕴含着美好的人际情感,比如天伦之情,就得到极为广泛、极为生动的描写,那些作品直到今天还让我们深受感动。像孟郊的《游子吟》对母爱的歌颂,像杜甫诗中对儿女的款款深情,都是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又如歌颂友谊,这是唐宋诗词中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类主题。由于唐宋的诗人词人在抒写情感时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来进行的,所以会给现代读者留下极为真切的感受,比如离愁别恨,都是通过环境烘托、情景描述来抒写的,作品中会展现出具体的场景,使现代读者身临其境。我一向认为,唐宋诗词里所展现的离别场景,离别行为,用现代的话说,简直就是优美的行为艺术。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送别的呢?他们在离城五里处修一座亭子,叫短亭。离城十里处修一座亭子,叫长亭。短亭、长亭一般是供人休息的地方,十里长亭也是送别的地方。来到这里。送行的人往往会携带一些酒菜,在长亭里摆好,大家喝几杯酒,写几首诗,唱一曲离歌。王维的《渭城曲》,后来被称为《阳关三叠》,就是经常在这种场合唱的离歌。这样的离别过程是悠长的、从容不迫的,所抒发的离别之情也是深厚的,绵长不绝的。我一直认为,唐宋诗词中描写得非常充分的古人生活中的细节、片段,都是非常有意味的。而这些在现代生活中是缺乏的,现代人的生活粗鄙化了,值得回味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当然,我不是主张我们都回到唐宋去生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怎么办?我们可以阅读唐宋诗词,从古人的生活情景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可以把生活的节奏稍微放得缓慢一些,生活得从容一些,尽量细致地品味生活的滋味,感受人生的意义和美感。总之,唐宋诗词会教我们如何生活,会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唐宋诗词的教育意义
唐宋诗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是在于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我们的人格,对我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古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人品一流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的确,凡是历代公认的大诗人、大词人,他们一定是一流人物。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坡、辛稼轩,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作品写得好,他们的人格境界也是一流的。在这一重意义上,我认为,读诗最后也是读人。读古代诗词的最高境界,就是最后透过文字来读人。所以唐宋诗词中境界最高的名家名作,对现代人具有人格熏陶和境界提升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 知识 整合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推广,其目的就是要突出课标的人文性,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和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重视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音乐与诗歌
音乐与诗歌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音乐与诗歌不仅都有悠久的历史,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如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作为人类情感表现的声乐艺术,是最善于表现人的喜怒哀乐,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已经深刻而准确地表达了人类丰富的情感,音乐可以再让这些情感的表达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渲染;反之亦然,优美动听的音乐已经将情绪刻画到了沁人心脾的地步,诗歌又使这种音乐描绘的生动形象更加深刻和真切。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歌曲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形式的发展阶段。然而诗和音乐之间,不管经历了多少流变,当回归感情时,它们是同一的,是互补的。
在声乐作品中,很多歌曲的歌词,直接采用了原诗,大家非常熟悉的古曲《阳关三叠》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该诗词句优美、意境深远,用一句深情的劝酒词作为点睛之笔,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跃然纸上。琴歌音乐更准确的刻画出缠绵、伤感的情绪,词曲结合相得益彰。艺术歌曲《叫我如何不想他》是我国“五四”的先驱、新诗人刘半农于1920年在伦敦创作的,1926年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赵元任将其谱成乐曲,发表在他的《新诗歌集》中,词曲完美结合,在知识分子阶层中广为传唱,后来成为音乐教科书中的经典曲目。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是德国诗人海涅最流行的《诗歌集》中的第二组诗歌(称作“抒情的插曲”)中的一首,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作曲。歌曲中大量美丽动人的词句描绘出美好、幸福,犹如一幅温馨而浪漫的画卷,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二、音乐与文学
音乐除了与诗歌“联姻”,还常常与文学“牵手”。在充分发挥各自艺术表现特性的同时,共同构建包括歌剧、舞剧、影视音乐在内的美轮美奂的艺术大厦。
根据文学题材创作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有很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经典剧目,如: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创作的歌剧《江姐》,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创作的歌剧《茶花女》,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博马舍的同名话剧改编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根据梁信的同名剧本创作的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根据俄罗斯神话故事《天鹅公主》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根据尼古拉·罗里奇的剧本创作的芭蕾舞剧《春之祭》、根据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创作的芭蕾舞剧《仲夏夜之梦》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大都以主要人物的故事为主线,结合其情感的变化,进行音乐的整体布局,从而使戏剧与音乐达到完美统一。
三、音乐与美术
音乐与美术是姊妹艺术,它们有许多的共同点。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裴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能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这足以说明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创作的小提琴协奏套曲《四季》;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法国作曲家、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德彪西创作的交响音画《大海》;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组曲《动物狂欢节》;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的组曲《图画展览会》、交响音画《荒山之夜》;俄国作曲家鲍罗廷创作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意大利作曲家雷斯芘基创作的交响诗《罗马的喷泉》等。乐曲展现出的一个个画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有对人物和动物的塑造,从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受到音乐旋律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四、音乐与历史
音乐与历史不仅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还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十面埋伏》和《霸王别姬》是两首旋律不同的琵琶曲,但都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我国古代的楚汉战争;丁善德的《交响曲》和组歌《不怕远征难》是两部旋律不同的作品,然而都再现了中国工农两万五千里的历史;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表现了战败后的奥地利人民重新振奋的精神;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表现了俄罗斯人民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战争场面,同时也歌颂了俄罗斯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而存在。随着音乐历史的年轮增长,伴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革,音乐艺术在继往开来中变迁。
五、音乐与地理
音乐与地理也有着很多的联系。《茉莉花》是流行在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由于受到地域的影响,各地的《茉莉花》虽然歌词基本相同,但旋律却千差万别。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委婉、细腻,体现出柔美的音乐风格;河北民歌《茉莉花》曲调明快刚毅,体现了豪放的音乐风格。两首茉莉花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等因素的不同,从而体现了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音乐离不开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因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