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就业问题论文

就业问题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就业问题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就业问题论文

就业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医学生招生人数以每年10%~50%的速度增加,这必将极大地增加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人员数量趋于饱和。然而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赁形式,为办出特色,尽快显出效益,愿意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对培养大学生不感兴趣。

二、对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

1.自傲与自卑

随着国有医疗机构的扩编增岗、民营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迅速增长,对高校医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学生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自我感觉良好;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导至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好高骛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2.焦虑与恐慌

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轻重不一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利于自己工作的单位等,一些专业性强或内向或成绩不佳,能力一般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调查显示,34.7%的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86%的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89.8%的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

2.嫉妒与攀比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同时,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比,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

3.积极与消极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医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无形中给家庭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贫困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参加“双向选择”,为争取到就业的机会,与不同学校的毕业生激烈竞争。同时,他们的择业心理从整体上讲也趋于理性,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树立自主创业的美好愿望。然而,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从就业指导入手,改变就业观念,正视现实

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区别医学生与其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差别,形成医学院校独特的就业教育体系,切实研究出适合医学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就送到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去,专业课教学在临床一线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

2.从积极的心理调适入手,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调整心理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3.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及时排除不良心理情绪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激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把就业教育融入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得以启发,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转移不良的心理情绪,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客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以有利于就业顺利进行。完善防御机制,及时调控,合理宣泄,辩证分析,适当转移。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参加心理咨询,预防因就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3]陈烈.医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调适[J].南华大学学报,2005,(3):107-109.

就业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调适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其跨出校门融入社会的标志,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处于较低水平,属于心理疾病高发群体。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负、自卑两极心理

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能力的不完善和缺乏自我评价的客观反馈 ,导致自我评价不准确。就业取向脱离现实。

(二)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

(三)沮丧失望心理

大学生容易出现沮丧、失望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毕业生面对就业时,不少毕业生对于能够接收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满意,认为环境差、待遇低,产生沮丧失望的情绪,导致就业不积极,甚至消极等待。

(四)嫉妒心理

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往往都存在很强的竞争意识,但同时由于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五)依赖心理

在面对就业问题上,不能主动争取就业机会,依赖学校、依赖家庭的心理突出。

(六) 功利心理重

急功近利,渴望高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就业时往往希望自己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不现实地期望自己获得此类工作。

(七) 就业期望与失落心理

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大学生整体就业压力的增大是直接原因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方向普及,大规模的扩招,从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数量上导致了向供给过剩的方向发展。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高是重要原因

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层次较低,缺乏有针对性地专业心理健康辅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还处在很低的水平。

(三)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是内在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家庭和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期望值较高,导致大学生自我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

(四) 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是外在原因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停留在“产品推销”阶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还是比较薄弱,专业心理辅导能力不足,长期的就业指导能力不足,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不足。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正视就业现状,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曾经消息说,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因此,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重大的抉择;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观念,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冷静和坦然的对待挫折,客观地分析失败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

(四)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不应单纯等待安排就业被动地寻求就业岗位,还要立志创业,主动走向社会,去开辟新领域、拓展新市场、创造新岗位。

通过以上综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新的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和实施,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困难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方成智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 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2、杨小琼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3、张尚兵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河海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4、杨英法 康建林 领导决策失误的自我预防略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45-47;

就业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解决;高职生就业难;整体设计

高职生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重要顾客和消费者。促进高职生顺利就业,既是关系到学生及其家庭生活幸福的民生议题,也是伴随着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永恒课题。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相比于本科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大专层次的高职生就业困难,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因此,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然而,要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不只是高职院校的事情,而是一项关涉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学生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学生等共同的责任。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要各安其位,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通力合作,共同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推动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本文中,笔者试对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整体设计。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营造高职生就业的良好环境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营造高职生就业的良好环境。这是解决高职生就业难的重要条件。这里,政府既可以通过发展经济,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出台一些有利于就业创业的政策。相对于前者,后者更为直接,效果更为明显。

其一,制定并落实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目前,国家已制定并实施了《就业促进法》,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促进就业和创业的政策。但是就业歧视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些就业创业促进政策并未真正落实。因此,国家和各地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完善并贯彻落实相关就业政策法规。一是要明确就业歧视概念,制定有关反就业歧视的具体规定,建立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加大就业歧视处罚力度,同时规定救济措施和救济机制。二是要全面梳理并完善现有就业创业有关政策,坚持扩大就业与鼓励创业相结合,要降低创业门槛,加大税收优惠,提供创业信贷支持。三是要加强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要与项目推荐、技术支持、人才服务、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创业指导等相结合,组织企业家和自主创业成功者开展“创业一对一”活动。政府要鼓励多方投资,建立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将有关科研院所研发的市场前景好、投资见效快、适合创业者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推介给自主创业的学生。

其二,提供教育信息服务,建立健全高职生顶岗实习制度。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时做好并人才需求报告,及时公布招生计划、招生规模和就业信息,促使高职院校及时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以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顶岗实习作为提高高职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政府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高职生顶岗实习制度,促进顶岗实习的制度化、规范化。《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各地要进一步制订实施细则,加强区域内校企合作工作统筹,遴选并稳定一批区域内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工作岗位的企业,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高职院校依据学校的主体专业、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兴办相关产业,把校办产业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场地。

其三,改革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管得过死、户口附带巨大社会利益的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低水平、窄覆盖、差异大”的社会保障制度,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流动就业能力。为此,一是要改革户籍档案管理制度,扫清当前户籍档案管理上的制度性障碍,清除附在户口上的附加社会福利,实施一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切实解决毕业生的户口档案落实问题,比如河南新一轮户籍改革的内容就包括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可自愿选择就业居住地,先落户再就业。二是要尽快建立“高水平、广覆盖、一体化、公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消除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所有制之间的社会保障差异,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为高职生到西部、农村、基层、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二、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要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阵地作用,高职院校要切实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大力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某种程度上说,紧扣劳动力市场需求,深入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核心。

其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专业好坏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的最主要因素。高职院校要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设置和建设新专业,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扩大专业外延,整合专业内容,拓展专业方向,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的高技能人才。要建立专业信息预警机制,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对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很低的专业应中断或暂停招生,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或改造,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尽量压低“废品率”。

其二,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彻底摆脱传统“三段式”学科体系对课程体系的约束与影响,在先进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一是课程目标突出岗位就业目标,即课程设置要有清晰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要以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来确定课程目标。二是课程内容要以职业能力为本,即要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形成能力标准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把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三是课程结构要实行模块化,即将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基本性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四是课程实施要具有开放性,即课程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课程考核方式更要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核主体包括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等。

其三,加强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进一步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同时,针对工学结合中出现的“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高职院校要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主动让企业从中获得利益和好处。如学校根据企业实际培养所需人才,为企业开展在职员工的培养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服务,解决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上的难题,积极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其四,实施全面就业教育。全面就业教育包括就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一是要实现“五化”,真正发挥就业指导教育的功效。全员化:高职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要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专业化: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促进就业指导部门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个性化:要根据学生个体特点,结合工作岗位要求开展“一对一”的指导;信息化:要建立学生信息库、用人单位信息库、人才市场信息库、就业信息往来库“四位一体”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二是要实施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选择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如《创业学》、《科技创业》、《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创业管理》等;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设计竞赛、企业家讲座等活动;通过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实验中心和创业基地,加强创业实践训练。三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关键是要体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层次性与动态性,对学生进行全程性的职业生涯教育:要从近期着手,引导学生寻找适合的职业;要立足于发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要从人生着眼,注重对学生的“成人”教育。

三、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结合最为紧密。行业企业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企业深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促进高职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

其一,向高职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高职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一方面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增加专业技能的熟练度;另一方面让学生获得工作经历,感受企业文化,提早进入社会,了解社会,促进高职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企业要安排操作技能强、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担任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并切实担负起指导、管理学生的责任,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教育。

其二,参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实践。只有在企业的参与下,高职院校才能构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一是参与课程开发与设计。企业的参与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要求,反映技术领域的新变化、新要求、新特点,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态度、职业意识和社会技能的培养。二是参与课程教学活动。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到高职院校开展讲座或直接授课,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和需求,给予学生实际的帮助和指导。三是参与课程质量评价。企业专家要结合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用工需求,以第三方的身份对职业教育课程质量进行评价,对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和质量进行公正地审视。

其三,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提供支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企业通过向高职院校免费或低价提供实验设备,提供资金援助,提供专业技术或人才支持,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企业以获得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的冠名权,或职工免费或优惠培训得到回报。二是企业作为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可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直接体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则可以通过这种基地尽快地物色到合适的员工,减少人力资源搜索成本。

四、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促进高职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学生自身是就业能力的载体,无疑是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责任主体。高职生要准确分析就业现状,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苦练专业技能,强化综合素质,掌握应聘技巧等。当前存在的“有业不就”现象说明,不少高职毕业生不能就业不是因为缺乏能力和素质,而是就业观念问题。“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中在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的认识上,企业界认为首要的是“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提高学生技能”反倒退居其次。因此,从高职生自身来讲,必须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促进高职生树立起科学的就业观。

其一,转变片面追求“高、大、全”(高工资、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观念,树立立足基层、从底层干起的观念。不少高职生择业时仍然过份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高工资和高福利,偏好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忽略自身条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高职生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主动到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去工作,到西部、农村、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去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就业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一)高校扩招导致供过于求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相辅相成。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学习。数据表明,1998-2009年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7.22%,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幅。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从供需的角度而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用人岗位需求量远低于高校扩招后所输送的人才数量,这将会导致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相对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产生。自2008年至今,国内外经济受金融风暴影响,一些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用工数量减少,加重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状况,就业难题愈加突出。同时,由于扩招之后,大部分的高校将面临硬件设施不足,科研经费、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教师授课任务加重,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等,进而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教育体制弊端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严格地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为更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农村青年提供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还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式继续沿用旧的培养模式,继续以高层次、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工作还很欠缺,导致学生较难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采用的依旧是“一学定终身”的培养方式,学士、硕士、博士不出校门一气贯通,毫无社会实践经验。一旦找不到工作,不仅给社会压力,还会给学生本身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学生就业能力欠缺《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差。据调查,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离职的人群中98%是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离职率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主动离职率偏高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职场发展。个人离职原因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职场认识和适应性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职场成熟度和适应性欠缺,也反映了学生在校教育期间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当前用人单位主要注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存在着职业目标不明、学习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低下、专业能力不足、品格养成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会阻碍其求职就业。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之策

(一)国家政策层面1.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就业质量问题,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将能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就业。研究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比重与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这三大效率变量的正向关联性表明,保证经济增长路径沿着效率提升的方向延伸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着力点。为此,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效率增长路径上来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如果经济增长的路径与大学生就业增长路径相互背离,那么其他的政策举措有可能是徒劳的。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当前政府部门已出台多项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许多还只是权宜之策,只能解决当前的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改革教育体制,降低高校招生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3.资助特殊专业领域的人才高校招生、专业培养设置要依据经济市场要求来调整,但是不能忽视了特殊领域的人才培养。有的高校因为某些专业学生就业率低,而取缔该专业的招生。高校如此“治标不治本”的举措也是“无奈之举”,学生就业难不是就业能力差,而是专业的就业面太窄。因此,特殊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资助其成才就业,在市场不认可或市场需求量少的情形下,保持对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

(二)高校层面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市场变化从供需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供需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扩招的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我国高校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各专业的招生,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一致、进度一致,而应有差别地对待。在专业设置和各个专业的招生上应考虑市场需求情况。人才需求预测,主要还是市场统计,学校自身也有预测。此外,扩招还要理性看待专业冷热的问题,进行适当调整。2.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就业工作的建设,加大就业硬件设施的投入,壮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首先,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行动指南,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政策内容。其次,就业指导部门应将就业政策贯穿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深入、全面地了解本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因地适宜地做出相应的就业指导策略,分门别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再次,还要及时研究改进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方式与内容,组织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大学生就业。3.注重职业生涯教育高校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工部门做出科学的评估,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使学生准确地定位自我,更好地规划求学和生活的方向,为将来走向职场或继续求学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应当设立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由就业指导教师或者学生辅导员做好该方面的工作。如一年级,加强学生自我适应的引导;二年级,加强学生自我定位的思考;三年级,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四年级,加强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

(三)毕业生层面1.注重个人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就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更容易。在学习期间,应当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培养科研学习能力。同时大学生应当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个人素养,如诚信、道德、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2.提高毕业生职业适应力毕业生要明确自身定位,注意调整心态。一般来讲,刚入职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的设想存在落差。因此,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当前的工作岗位做出正确定位。这不仅需要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还需要学习以恰当的心态来应对新环境的挑战。

(四)用人单位层面1.增强校企合作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实就是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与高校信息畅通,使双方能及时地做出反应,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学校长期合作,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平台和就业机会。2.承担培养企业精英的社会责任用人单位要承认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能因为应届毕业生能力稍微欠缺就拒招。企事业单位要主动承担培养人才精英的社会责任,学校是理论基石,而企事业单位是实践的基地,人才的培养都是经过经验能力的日积月累方长成参天大树。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不拘一格,方能为自身、为社会输送精英。

就业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日益增多。由于土地所具有的复合承载功能,失地农民不仅被迫改变了低成本的生活发展方式,更失去了基本的生产资料与生活保障,成为了新的弱势群体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失地农民身份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里,就业问题因涉及到个人及家庭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稳定的维持,显得尤为重要。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

失地农民是指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农民。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扩大,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达1亿人以上;到2030年,将有近5000万以上的失地农民处于失业状态。目前虽然大多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促进就业的措施,但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并不理想。

二、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征地安置责任主体不明确,安置方式单一,难以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在征地安置的责任主体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只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从事开发经营,兴办企业。”此类规定过于简化,并没有明确指出安置失地农民的责任主体,随意性大,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安置方法:一是工作安置。这种方法所占比例较小,它虽然比较为失地农民所接受,但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例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最先淘汰的就是文化、技能水平低下的农民,他们又将重新面临失业。二是货币安置。这种方式最为常见,因其简便性也较为政府所接受,但却给农民今后的生活与就业埋下了诸多隐患。由于多数农民不具备投资意识与理财能力,征地补偿费很容易在短期内被用完。而他们又缺乏职业技能,难以找到新的生活来源,一旦花光征地赔偿费,他们又将成为就业无路、收入无源的贫困群体。

(二)征地补偿标准过低,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规定不清晰,不足以支持农民再就业。现行征地补偿标准是与市场无关的政策性价格,没有与被征收土地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基础设施条件等紧密联系,也没有考虑土地增值因素和农民的经济预期。征地补偿范围仅包括了直接损失,没有包括间接损失,尤其是没有包括农民的择业成本和从事新职业的风险金。这是对失地农民利益的侵害。目前多数地区对土地补偿费的分配、管理、使用缺乏规范。一是乡镇参与补偿费分配不合法。乡镇政府并非农村土地所有者,却截留了5%~8%的征地补偿费。二是村集体留存的补偿费比例过大,在使用和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监督,存在滥用、挪用的现象。这导致了农民的所得进一步减少。而征地补偿费往往是一部分农民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创业的基础,补偿标准过低与分配管理不善使得许多有创业精神的失地农民难以实现创业理想。

(三)职业技能的缺乏与培训制度的不健全是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由于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不高,失地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缺乏非农产业的从业技能,在市场就业中处于劣势。不少青壮年劳动力从事一些低报酬、临时性的工作,这并不能为其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对于那些年龄偏大、体力较弱,又无一技之长的农民来说,寻找工作就更为困难。而失地农民的就业又未纳入我国现行就业体系,培训制度不健全,影响了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国家对此也没有同一的政策和措施,使得失地农民的就业更加困难。

(四)失地农民缺乏社会保障配套措施,就业存在后顾之忧。失地农民成为市民后,面临的不仅是身份和居住地的改变,他们的意识,生活、生产方式也要相应转变,在享受城市便利的同时,也要面对城市所带来的压力与风险。然而失去了土地保障后,城镇社会保障又没有马上跟进,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更加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特别是在有限的征地补偿用完之后,这大大减弱了失地农民的寻职能力。

三、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积极扶持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1、实行集体可留用地制度,并给予经营自。根据征地总面积的大小,保留一定比例的村级留用地,以满足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村级组织可以利用征地补偿费自主经营和开发留用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服务行业,实现土地补偿费的保值和增值,从而吸纳更多的失地农民就近就业。

2、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对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的, 税务、工商部门应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并对营业税、所得税等给予减免;开办资金有困难的,银行应提供专项小额贷款;经营所需场地、设施等有困难的,各有关方面应积极提供帮助、做好服务工作。

(二)改革征地补偿制度,确保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有能力再创业

1、增加征地补偿内容,提高补偿标准。建议在征地补偿内容上,除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面附着物外,还要增加农民在30年内土地正常收益权损失、土地的潜在收益损失、土地增值的价格损失以及农民失去土地的各项间接损失等项目。

2、出台征地补偿分配条例,规范分配行为。各级政府应尽快出台土地征用补偿分配条例或细则: 严禁乡(镇) 政府截留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明确规定只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具有处置补偿费的权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分配补偿费。

(三)完善再就业培训机制,增强失地农民再就业竞争力

1、调查失地农民培训意向。成立工作小组,深入农村调查,采取召开村民组长会议、走访家庭等形式,了解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和培训意向。以此作为选择培训结构和制度培训项目的依据。

2、确认培训机构,提高再就业培训实效。当地社保局通过实地考察和资质,按培训要求,确认委托培训机构。各培训机构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针对不同行业、工种、岗位,进行对口培训。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培训机构也可先与用人单位联系岗位,推行“先找岗、后培训、再就业”的模式。

(四)建立并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就业压力

应逐步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1、养老保险方面,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政府承担部分可通过财政或从土地出让金中按比例列支,村集体承担部分可从土地补偿费中开支,共同纳入统筹账户。个人承担部分可从安置补助费中列支,建立个人账户。实行统账结合的模式。

2、医疗保险方面,建立包括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商业医疗保险在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

3、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把低于最低生活水平的失地农民列入到最低生活保障之内。保障费用由各级财政和镇、村集体经济等共同负担,鼓励社会捐助,多渠道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栾量海,张强.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状况、问题与对策――山东省威海市抽样调查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