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管理工作

教育管理工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管理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管理工作

教育管理工作范文第1篇

 

因此,作为一名校长,管理学校时要从全局出发,要切实担负起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任。

 

时代在发展,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调整,如何让小学教育也能够在改革的浪潮中取得相应的教育成果呢?这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首要任务。笔者在管理中总结如下几点,希望给其他的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办学基础

 

强化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把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管理好学校的基础。在每一个新的学期开学之际,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进行分工,把学校的整体工作有机进行分解、细化,要使得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要管理到位、责任到人。

 

学校也需要定期召开会议,要及时的讨论、研究并且部署各项工作,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争取在会议上得到解决,把领导班子的应有价值发挥出来。

 

比如说,学校的规章制度需要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积极遵守,给其他的老师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一个学校的领导班子也需要做到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深入到教学的第一线去,这对于教育学生、教育教师都是很有说服力的。再者,学校也要有一支业务素质强的师资队伍,这样也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比如,要加强师资的培训工作。

 

学校可以经常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及时有效地更新教师们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和培训,让每一位教师的专业都能够得到有效突破。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以及教研水平。每学期学校领导也要深入到各组和所有的教师共同参与学校的教学研讨课活动,把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争取做到人人参与教研,人人参与教学改革,对于学校的整体管理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建立和谐的校际关系

 

1.构建和谐的师师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师师关系和谐,可以使学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教师之间协调工作,团结一心,增强凝聚力,可以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时候,必须加强师师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进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师生关系的研究并没有成形的理论。这也就使得在学校实际管理工作当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的,这主要受限于传统教育意识以及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造成的。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紧随新课改的要求的。因此,在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当中,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教师的传统意识,要鼓励教师多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好基础。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紧张感;另一方面,还能使得学生更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再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学生都能够无忧无虑地进行学习,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3.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人与人的交往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也有正常的交际圈子,小学管理中必须正确引导生生关系。很多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紧张脱不了干系,所以,要采用科学方法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生生关系的管理。鼓励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健康的交际关系,既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小学和谐校园的构建,对提高小学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教学理论的引入,教学方法的革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学校存在的根本任务。评估一个学校最基本的指标就是看这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如何。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是教育的灵魂所在。一个学校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先进,这些都是和领导层面的教学引导工作有着很大的关系的。作为校方的管理者,要有敏锐的时代嗅觉,要有对新潮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力。

 

学校可以建立教学方法的评估部门,就是说模仿课堂的教学方式,把教学方法合理高效地带入其中,最快最科学的评估出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或者说是否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方法。学校要注重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及时反馈,要定期采取听课以及考核的办法,对教师们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估和反馈。此外,学校还要积极地牵线搭桥,积极的寻找一些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要力保本校的教师能够及时学习、掌握一些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和多个学校加强交流和沟通,切实地把其他学校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引入到本学校,为本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四、让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小学生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怎样才能让全校的学生都能够在一个健康的学校里成长,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到面向全体,教育公平也是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提出来的基本要求,因此,一所学校要想健康发展,首先要关注每一位在校学生,不能只关注一部分所谓的尖子生,放弃了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二是要全面发展,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也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重视培养学生们的能力。再者,要最大限度地把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这就需要学校为他们创设条件,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可以为学生制定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要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要教育教师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加强学校的养成教育,为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做坚强的后盾。

 

五、学校的管理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管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独有的创造性与自主性,也是推动世界发展和前进的主角。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互助的,因此,作为教育集中地,学校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坚持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尽量让学生做他们自己愿意的事,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才能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小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学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重视他们的利益,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

 

学校管理也需要注重细节,要加强和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根据辩证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比较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策略。主要是因为小学学校教育管理的重点是对人的管理,学校也应该注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参与十规范”式的管理思路,把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出来,促使他们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保证学校的各项活动都能够正常运转。

 

六、结语

 

总之,小学学校的管理则是一项系统、漫长且复杂的程序,如果单纯的从一方面进行的话肯定是达不到管理设定的目的的,需要多管齐下,齐头并进,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探索一系列的科学管理的新经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着全局,要切实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管理工作范文第2篇

 

一、校长如何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已成为人们认识社会、发展社会、依靠教育、发展教育的共识,同时也说明教师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教师成为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尤其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认识事物的视野逐渐清晰,事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明朗。今天教师的发展必须有别于其它行业的人员,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个内容提及多年,但真正能把握其内涵还是没有完全实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它有三个关键词,即“专业”、“化”、“发展”。“专业”好理解,就是有别于其它行业的一种行为方式。“化”就是要求教师的专业必须达到一定的境界并使经常地行为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过程。

 

将这个内容的含义基本理清之后,作为一个校长就应该实施如何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究竟包括哪些是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首先应该明白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我认为应该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的师德修养。

 

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识知识,也就是作为一个社会的行为人或作为一个国家的机关干部所应该掌握的基本的公共知识。如再说得具体点,就是应该对基础教育里所学的知识最起码应该达到合格以上。二是专业知识,就是对教育学中的一般教育的规律、教育的原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历史、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

 

同时要了解儿童心理学,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三是对多学科的教材教法应该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与掌握。四是社会边缘知识的掌握。所谓边缘知识,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一个教书匠,既要对国际国内的时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要对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把握,只有掌握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才能称得上具备了教师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技能一般来说,应该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的作业设计与批改能力、教师辅导学生的能力、教师测查学生学业的能力、教师评价课堂和评价学生的能力、课题研究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教师必须清楚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并能够将课程目标校本化,明确课程标准在每个单元、每个章节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二是教师必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白每篇教材、每节教材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明确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三是掌握学情、搞好学情分析,现代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标识就是能否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育。专家们指出,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而要想创设适合的教育,就必须了解学情、把握学情,当然教学设计所具备的条件还有很多。

 

教师的专业师德修养主要是依据国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所进行的师德修炼,那就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师的爱国守法,我理解为:爱国是一个大概念,具体到一个教师就应该首先有爱校之心,应该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成学校之所成。有了这份情感,何谈教师不爱国。谈到守法,我认为教师只要爱国了,就肯定会遵守国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其实是对所有工作人员的普遍要求,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应该感恩自己的这份职业。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职业,才使你的收入稳定,从而有了养家糊口的资本;正因为有了这份职业,才能使你在社会上“耀武扬威”;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职业,才能使你不因为了生活而东奔西跑;也正因为有了这份职业,才是你有了展示自我、成就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能够亲身体验有成功而带来的快乐,从而实现自身在社会上的价值。如果有了这份感恩,就是在爱岗,就是在敬业。

 

二、校长要积极投身于课改的洪流中

 

教育部颁布的校长发展专业标准共有六条,其中课程领导力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也是诸多能力当中的核心。诚然,学校的建设、发展都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作为一校之长就应该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洪流之中。

 

关于课程建设,国家对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早已明确。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应该理清两个概念。

 

一是关于课程和教材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搞不清楚,进行课程改革势必会误入歧途。什么是课程?所谓课程就是让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要达到既定目标的高度概括。而教材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设立的路径或方法。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教材是课程具体化的东西,教材是课程的例本;

 

二是要明确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好多人误以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就是校本课程,其实不然,校本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家长的需求,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展示学生才华而独立创设的一门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就是对国家课程拓展、延伸、选编而形成的一类课程,搞清楚这两个概念,才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之,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这既需要校长的不懈努力,还需要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作为小学校长要认清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角色、把握好基本原则,掌握相关的管理方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做好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

教育管理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地域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日新月异、异彩丰呈,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一、幼儿心理分析

研究表明3-6岁,又是幼儿园心理活动整体或系统迅速形成的年龄,关于幼儿形成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例如:列昂节夫的幼儿个性形成理论;包若维奇的个性形成阶段理论;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等,除此而外,幼儿期的儿童在气质,性格和能力方面都有所发展,表现出不同特点,鉴于幼儿特殊的心理特征,幼儿管理在这一阶段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有方,合理引导,孩子身心就会朝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管理方法欠妥,不能及时有效引导,就可能会贻误一个孩子的终生。因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观念,研究总结工作失败,以便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更新工作方法和理念,更好地给孩子的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教育工作,没有良好,只有更好,只有完成自己对前辈们一次次的超越,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所收获,为家长和孩子们所信赖,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称谓。幼儿期教育作为一个人教育的启蒙阶段,就如同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基石,扎根不深,立足不稳,很可能会让整座宏伟的工程溃于一个小小的蚁穴。因而,我们的工作,注定了艰难重重,必定要一丝不苟,及时地查缺补漏,防患于未然,纠错于事前。

二、地域特色

其实,就笔者有限的教学经验认为,幼儿管理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值得注意,那就是特殊的地域环境。这种山大沟深,地广人稀,干旱贫穷的地域特点对地方教育状况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这里的幼儿教育多依托于各县教育局管辖下的学区所建,多为中心城镇地区,其行政机构依赖县教育局。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教育的发展,在一些人口集聚的村庄出现了一些私人开办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在行政管理上统辖于所在地的学区,但采取私人收费经营的方式,既是这样,对于山大沟深地广人稀的定西地区,幼儿教育资源依旧奇缺,许多偏远的山区的人们,为了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得不拖家带口,从遥远的山区来到城镇租房,照顾小孩上幼儿园。

笔者所在地渭源县连峰镇,近年来房租猛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偏远山区的家庭为了孩子从小接受正规、良好的教育,由家中的老人,通常奶奶辈们领着孙子来到镇上,租房供孩子上幼儿园,还有镇子附近几个村社的农民,也骑着摩托车、自行车接送孩子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正所谓是暮接晨送,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事实上,本地的幼儿教育还呈现出这么一个特点,值得注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定西这块封闭,荒凉的农村也逐渐被经济大潮淹没。觉醒的人们越来越多开始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外出务工成为潮流,这就给幼儿教育出了一道极其现实的难题,大量留守儿童出现在学校。其父母都外出的,或父母其中一人外出的。无论哪种情况,家庭中孩子的管理都出现了一个监护人不到位的空缺。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带着,在生活上,爷爷奶奶们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尽职尽责,恪敬职守,但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爷爷奶奶们大多由于对孙子的溺爱而致使孩子们在教育方面唯我独尊,娇气十足并且在花钱上手脚大方,不知珍惜。

三、应对措施

鉴于以上幼儿心理特点,以及特殊的地域特点,笔者认为幼儿管理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首先,在行政管理方面,各县教育局应加强对各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实行统一管理,从收费到教育以及安全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几起耸人听闻的暴力幼儿伤害事件中,我们应吸取教训,未雨绸缪,加强对各幼儿园的行政管理,有效实施一定的安全保卫措施,防患于未然,不给罪犯以任何的可乘之机。努力营造群防、群抓的幼儿育人环境。力争给孩子们创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其次,在幼儿园整体管理方面。园里领导们应该时刻关注教育动态,更新观念,对园里管理工作做出适时的调整,建立健全家长接送制、落实责任、靠实工作,不忽视每一个细节,需知细节决定工作成败,态度决定高度。从宏观把握,整体领导的同时,注重细节管理,做到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管理有章可循,工作有纪可守。并且做好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作到不死板,灵活有度。

教育管理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状;学生;管理创新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这既有利,也有弊。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大规模扩招,势必造成高职学生质量的下滑。学生质量的下滑不仅表现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还表现在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人际价值取向等方面。有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有的问题具有特殊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总体特征

(一)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较强,思想比较活跃。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平等性,增强了高职学生的成才欲望。而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无情的“优胜劣汰”制,高职学生们普遍感到肩上的压力大,从而普遍能够自觉地认识到只有在高职院校刻苦学习、有了一技之长,将来才能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高职学生一般乐于交往,富于情感。从课堂活动的情况来看,他们大多数在文娱活动中都有较好的表现。

(二)自卑、脆弱和心理素质较低,耐挫折能力较弱。

在充分肯定高职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积极因素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其主要的表现是:部分高职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思想认识水平较低,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心理较脆弱,公德意识较低下,耐挫折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或挫折,大都不知所措,个别甚至走向极端,在校园内时常出现斗殴现象;还有的学生对老师的教导和职能部门的管理,持一种厌烦、甚至逆反的心理。

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与前几年专科学校相比,学生的基本素质出现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也有学校对高职教育导向存在片面理解的问题。

(三)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教学、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高职教育的特色还不十分明显,还未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高职毕业生尚未被广大用人单位认可;政府、学校和相关部门在典型宣传、推广经验、纠正偏差等方面的引导工作做得还不够深入、扎实。因此,考生及其家长对高职教育缺乏全名系统的了解。特别是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了解更少,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大都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于是多数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动力不强。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学生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化。

在校、系、班学生管理工作的每个层面,都要涉及十余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全校凡涉及到学生的各个部门的工作,最后的落脚点又都在学生工作上,工作内容千头万绪;加之高职教育方兴未艾,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的对象是学习习惯和自控意识较差的高职生。由于缺乏可供借鉴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和办法,上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复杂情况势必导致管理者每日陷于大量事务性工作,疲于应付,既难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探索欲、判断力、创新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等重要问题一抓到底,也很难有精力认真研究学生工作规律、经验、教训以及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思想动态等问题,从而使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化,对高职学生的行为疏于高效规范的管理,从而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管理模式比较单一。

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与学年制相适应,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学生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学习和生活,学生工作按班级配备辅导员或班主任,院系有直接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总支副书记,学校有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学工部(处)、分管社团工作的校团委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基层组织成员相对稳定,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层次清楚,但管理和教育对象都固定在相应的年级、班级和院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因而更多地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经验,缺少与管理系统外的信息交流,难免会出现管理松散、覆盖面不全的现象。

(三)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协调性不强。

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基本处于“缺漏补漏”的状况,未能根本摆脱“消防救火”式的工作局面,被动性较大,而且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其中形式主义的作法较多。如学生宿舍等场所检查过关后很快就出现许多“脏、乱、差”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真实反映。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未能真正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去认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致使学生管理工作往往停留于解决局部问题、完成单项任务、应付工作检查的状态,无法与高素质教育相适应。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都是新建立或是从中专院校升级而来,因此各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工作过程中既不能因循守旧,承袭以往中专的管理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而应当不断摸索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建立有效测评机制和激励体系,建立起德育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和学生工作考核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也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绝对不能成为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桎梏。换句话说,建立学生管理制度的立足点不应是控制、约束,而是对学生的引导和尊重。

其次,“三自”即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高职学生是战斗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有更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三自”意识就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建立以“三自”为主线的项目体系是开展“三自”活动的关键,以育为主,以管为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公寓管理、自律自查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参与社会实践等“三自”项目,师生共创“三自”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最后,针对学生进入高校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很容易松懈下来,有点抱着“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消极思想;有的甚至沉溺于整天上网游戏、逛街、谈恋爱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可以采取目标激励的方法,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目标,引导他们主动地抓住来之不易地大好时机。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建立一套有效的测评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激励体系,在内容上是全方位,方法上是定性和定量的结合,指标体系可量化,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性,使评价体系具有更好的效度、信度、区分度以及代表性和可行性,激励体系不断创新,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二)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合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之所以仍处在“缺漏补漏”的状况,关键在于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协调性。学生管理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理顺各部门关系,形成合力,以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要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个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权、利相统一。二是要适当放权,发挥基层的积极主动作用。三是要进一步推行校系一级学生工作体制的党政融洽,协调统一。四是要实行年级辅导员制,与学分制相适应。强化以学院(系)为单位的年级管理,进一步增强班级管理、专业教学之间的融合力度。

(三)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学生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与辅导员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面对新形势,要想开创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促进高校发展,就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辅导员是学校专职的学生工作管理者,指导和解决大学生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和生活方面等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是辅导员的基本工作任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是在辅导员的具体教育管理下渡过的,辅导员工作纷繁复杂,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学习管理,纪律管理,生活管理,校园活动管理和行政上的组织领导等方面。辅导员是与大学生联系最密切的老师,是对学生具有特殊影响的教育管理者。

高职院校要为辅导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辅导员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学生工作效果好与差,在某种程度上讲,辅导员的素质决定了学生工作的基本状态,只有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素质,才能从组织上保证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定期召开辅导员培训班、学生工作研讨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鼓励辅导员再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使辅导员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包括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较丰富的教育管理和较宽泛的科学文化知识面;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包括对学生工作的综合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指挥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包括良好的政治修养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等。

总之,高职院校可以形成教育引领管理,教育融于管理,管理促进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与管理互动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形势,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贵任感,同时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真正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勤华.浅析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几点问题[J].管理实践,2008:139-140.

[2]郑东红.高职高专学生管理模式探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雷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浅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4]朱萍.关于加强高职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5).

教育管理工作范文第5篇

(1)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大集体,那么每个班级就是一个小集体,大集体需要有各项完善的制度来帮助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小集体也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班级的日常稳定,班委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想要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班级内部工作,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从而圆满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班委会的存在意义重大。例如在进行学校的一些班级评比活动时,班委会可以组织同学进行磋商,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畅所欲言的氛围中不单单开放了学生们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共同协作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及荣誉感,一举多得。

(2)学生干部毕竟由于年龄,经验等诸多问题存在着不足,校方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当给予学生以正确的,积极的帮助,开展日常培训工作,在肯定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成绩进行鼓励与表扬,必要时可以进行物质奖励,而对于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应当及时进行指点与帮助,这样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教师在工作中的负担能够有更多精力应对其他问题。

(3)在班委会的基础上,学校方面还可以组织学生会,将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小整体融合凝聚成一个大整体,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举方法,由每个班级的拔尖学生进行竞聘,校领导在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述职发言后,合理的讨论与协商来任命学生会相关主席、副主席和下属各个部门的人选及人数,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同时,放手大胆的让学生们自行开展相应的日常工作。学生们也应当定期的将相关活动及内部管理情况向上级领导反映,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相关素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工作开展中一些不足之处老师及学校领导应及时的提出意见进行正确引导,避免学生犯错。

二、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及相关决策重要性

(1)技工学校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从办学起应该就是存在着的,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工作的不断进步,很多规章制度已然不再使用与现在的环境与形式了,在相应规章制度方面应当及时更新,以适应当下环境,更好的为校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而面对一些已有的规章制度应该坚决贯彻执行,通过开展相关规章制度讲授的课程,开展一些利于规章制度推动的活动,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掌握,理解规章制度的内容及重要性。

(2)学管领导应该做出正确、客观的决策。首先要正确的领会上级领导的意图,切合学校工作与上级指示的侧重点,找准机遇;其次要正确的领会校级领导的意图,掌控全局,在工作上达成统一、共识;最后需要正确的领会老师和学生的意图,以人为本,结合实情,推动发展。科研、创新、人本三种意识也是在决策时不可缺少的。所谓科研意识,就是学管领导需要在教育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广泛收集相关信息,通过科研的方法推进工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领导科研素质的高低。所谓创新意识,指的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管理者对于自己的管理方法要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思维的开阔与创新可以更好的提升学校整体教育管理的水平。所谓的人本意识是学校管理之重,在强调情感交流,积极性调动的同时注重目标管理,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激励,信任上的激励和榜样方面的激励来保证学生工作的效率最大化。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将心比心的对学生进行疏导,传统的对于犯错学生严惩不贷的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犯了错不可怕,我们应当用正确的方式告诉学生为什么会犯错,今后如何避免犯错,安抚学生内心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同时也极大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

与此同时,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将评价结果公开公正,增强可比性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定位,在评价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突出教育的主题,在评价上实行多元化、全方位的管理,注重结果的同时不忽视过程,不断在评价过程中提高、完善。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