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思维与技术

创新思维与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思维与技术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思维;创造力;创造性思维

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发现新关系,形成新组合,是大脑内部信息加工活动产生的新关系引起的质变。研究表明,通过创造性思维策略的训练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师自身。对于教育教学而言,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必须从教师入手,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这门特殊的课程而言,教师的作用更为突出。

那么,教师要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首先必须从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出发。如何提高呢?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考虑。

一、增强教学设计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每次授课就是一个设计。如何把内容巧妙地融入课程设计中,如何创意性地设计好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把教学内容高效地传递给学生,这些都是教学设计所要考虑的内容,好的教学设计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提高自身的课程设计能力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勤于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兴趣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金钥匙。新颖巧妙、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作为新生的一代,想法很新奇,他们的兴趣并不一定和我们想像中的一样;如果不和学生深入交流是无法得到的,但这也恰恰是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需要关注的。甚至学生对某些名星的喜爱也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学生的兴趣点。例如,把制作一张既逼真又漂亮的自己与喜爱的明星合影作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图像处理,自然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勤于动笔,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随身带着个笔记本,当看到非常棒的设计时(不管是生活中的设计如巧妙的杯子、花瓶,还是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就顺手把它记下来。养成随时随地记录的习惯,当记录身边的设计成为自然,自身的课堂设计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了。

3.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在情境中创造的兴趣。我们说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策略就是还原。先分析取出非本质的东西,找出系统的核心或关键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构造新系统或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创设情境就是重构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寻求多种多样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例如,在教Word时,教师可以先制作一份电子小报,然后告诉学生,这份小报里还存在一些不足,让学生充当一下老师,把小报改得更加完整和完美。这其实就是一个创设情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要根据情境对老师讲过的内容进行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通过类比,还原和联想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增强知识传播能力

创造源于渊博的知识。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必须以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为前提的。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有很大部分是事实性的知识,需要学生了解、记忆,如计算机发展历史等。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不在升学考试科目之列,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和学生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这些知识更加难以进入学生的长时记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增强教师的知识传播能力。可从两方面入手:

1.广泛阅读,培养讲故事的能力

故事感并不是天生的,可以通过阅读、练习来培养和提高。即使是读迷你故事也有帮助。多阅读并试着自己编故事,再将其延伸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如介绍图灵在计算机发明上的贡献时,不以“计算机科学之父”一句话了之,而编成一个关于图灵的科学故事,一个“神童”、“怪才”的故事。这样学生肯定不会把计算机科学之父与其他人混淆在一起。

2.善用比喻,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比喻往往能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使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也要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和形象比喻。例如,学生在学习使用flash制作引导层动画时,总会犯下面两种错误:一是将引导线画在了被引导层,二是终止帧没有吸附在引导线上。这时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我去圆明园玩,特别急切地想到大水法前留张影,可遗憾的是找了一大圈也没找到,我想要是有个导游就好了。现在我就是舞台上那只小精灵,引导层是什么?是导游。引导线是什么?是行走路线。引导线是导游走的路线,所以应该放在引导层,并且只有我们跟着导游走才能找到大水法,所以起始帧和终止帧都必须吸附在引导线上。

三、增强综合能力

创造源于良好的知识组织与链接。所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自身尤其教师的综合能力。因为拥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的教师更能在课程内容与各个学科之间找到更好的契合点,更能融会贯通,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创造性条件。且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课程本身各内容之间,本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都相互联系。所以,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尤其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用“知识爆炸”、“信息风暴”已经不能形容现代社会知识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领域,新的知识和软件层出不穷,不断翻新。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不能仅仅只“就事论事”,而要对知识进行相互的比较分析,实时归纳总结,举一反三。例如Word的许多操作与PPT、Frontpage的许多操作是类似的,而各种计算机程序语言也有许多的共性,这些知识往往能够迁移、类推的。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给学生树立独立归纳总结、融会贯通的典范。

2.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整合其他学科知识,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渗透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意义远不在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综合素质培养也可发挥重要作用。应该追求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的共享。信息技术课的内容、素材可以而且应该在其他学科中寻找,同时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也同样可以和其他学科共享。

四、增强共情能力(Empathy)融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感基础。因此,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融洽师生关系。尤其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与学生见面交流的机会相对更少,融洽师生关系更为重要。

具有共情能力的人,能够理解身边的人们行为的动机,善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照顾别人的感受,因而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功。信息技术教师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作一个感性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用“心”去体会学生

要做一为感性的、具有良好共情能力的教师仅仅只是坚持“民主平等”还不够,得用“心”去体会学生。把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记在心间,而且付诸于行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体贴和关爱。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地为学生减轻负担。

2.要用 “情”去关心学生

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内心活动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也很难成为良师益友。”感受学生的喜乐做一名情绪富足的教师,这种富足的情绪不是敷衍、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

五、寓教于乐

大量的证据显示,大笑、心情愉快和幽默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殊性,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相对于其它课程有更大的弹性,教师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信息技术课堂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一个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课堂。从而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开展趣味性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各种趣味性学习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最有效的方式。例如,在节日的时候,自己制作精美的贺卡;利用VB等简单语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写简单容易实现的小游戏;在学习了网络信息搜索后,让学生登陆因特网进行某一主题的信息查询,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比赛,看谁的速度最快,找到的信息最多最好等等。这些都能给学习带来无穷乐趣,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2.成立兴趣学习小组

成立兴趣学习小组,开展小组研究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课题任务。学生可以和要好的朋友组成一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如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等),一起学习,建立小组的作品“百宝箱”。教师只是实时的提供知识、技术指导。

3.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创新思维训练的平台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课程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差不多人手一台计算机或者两三个人一台,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运用计算机创造自己的东西。因此,科学的使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营造创新思维的平台与环境,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

六、小结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管是对学生自身发展还是对社会未来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老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与能力,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各个方面的条件,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梅,李龙.关于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267):91-94.

2 靳瑞霞,徐久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发展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6):36-37.

3 郑珠,侯友.浅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要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6):153~157.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 技术创新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6-02

一、引 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使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与发展,就需要人不断地创新;在现代,创新成为了社会的典型的必须性的活动。一种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就离不开人的思维的突破。技术创新作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脱离不了人的思维。从本质上看,技术创新是思维创新活动过程,它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产生过程与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的内在统一,是创新观念具体物化的过程。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没有思维的创新突破就不会有创新演进,可以讲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人类思维的整合和创造过程。[1]所以,只有把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才能产生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创新成果。事实上,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去研究技术创新,无论对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还是进行技术创新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创造性思维理论的论述开始入手,引出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用具体的案例说明创造性思维方法如何在技术创新中得以运用。

二、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概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作为生产力的内涵性因素已经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了。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有的现象,与人的思维发展密切相关,它以知识、经验技巧等形式存在发展着,其中人类的思维对它起了重要的作用,是思维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创新观念的具体物化的过程,更离不开思维对其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思维的角度去探究。我们人类大脑产生出来的思维可以认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作为人脑的机能,是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新颖的思维形式,它重新组织已有的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2]同时,它在认识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时,自己独立地创造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概念,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典型特征,[3]创新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创新主体运用自身的创造性的思维必须独自开辟出一条道路,创造出新概念、新方法;创造性思维必须去开拓人类尚未认识和开发的领域才算是真正的进行创造。创造性思维方法以想象、直觉和灵感为主要形式,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方法,也是特殊的思维方法,以特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思考。想像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加工原有意象创造出新意象的思维活动,具有很大的幻想成分,常常成为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先驱。[4]而直觉不受固定习惯和规则所限制,直接领悟到事物的本质,人的一种奇妙的心理活动。灵感作为更特殊的思维方式,是人的大脑对问题长期思考的集中突破,达到豁然开朗的状态。它们作为创造性思维,在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技术创新成功与否跟人的思维密切相关。人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否产生成果。技术创新活动,实质上就是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应用。有人认为技术创新过程不仅包含了物化的成果创新,它更是人类智力和创造性思维成果的体现过程,是不同阶段主要创新主体对客观世界思考的结果。[1]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思路正确和方法得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和令人满意的效果,否则可能得出较坏的结果,可见思维在技术创新实践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根据不同的创新对象,运用针对性很强的思维方法去探索和研究。同时,创新主体还根据创新客体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创新思维方法,使创新的成功概率大大提高。

技术创新作为人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外在体现,必然也会推动人的思维的变革与进步。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或手段,改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式,大大开阔了人的视野,使创新主体的思维形式发生了变化。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受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促进了主体的创造力的开发,最终产生人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由于技术创新创造了不同的工具和手段,扩大了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区域。在思维变革与对象区域扩大的共同作用下,创新主体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变化,推动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技术创新推动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发挥,从而促进了技术创新自身不断取得成功,使技术不断的进步,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创造性思维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从经济管理学角度来看,是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5]在这里,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起点在于技术的新构想,没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技术创新也难以实现。而新思维与新观念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在技术创新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思考模式,追求独创性、新颖性。技术创新来源于人的新构想,而由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独创性与新颖性的思想观念,正是技术创新新构想的来源,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创造性思维超越了普通的思维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那么就有可能产生新思想、新方法,而正是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

新思想和新方法,才有了进行技术创新的需要。同时,创造性思维为技术创新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实现途径。[6]首先,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需要创新主体对事物的敏锐意识和长期的眼光,而创造性思维从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突破惯例,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其次,创造性思维为技术创新开创了广阔的空间。[6]创造性思维是非逻辑思维,思路不固定在某一点、某一区域范围内,没有一条逻辑主线,多因素的考虑问题,使技术创新的涉及面扩大,从而实现途径保证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

五、结束语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相应的应用性研究。用创造性思维方法研究技术创新不仅是研究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论问题,而且还是研究技术创新的实践问题。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人们对它的关注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从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领域进行了研究。但人类技术发展到现在表明,技术从它产生开始,就和人的思维相互联系,所以需要我们从思维的层面去研究技术创新,发掘未开发的领域,拓展技术的创新空间。本文最后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思维创新,创新主体的思维没有取得突破,技术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认为是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链”整体上来看,在技术创新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思维存在互动的关系,思维内含于技术创新之中。认识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希望通过此文浅显的研究能够给予企业、大学、政府等社会组织机构一定的指导与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柏永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探究[D].东北大学,2005

2 麦培立.浅谈自动控制系统中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运用[J].科技传播(理论研究),2010(23):117~118

3 韩文延、韩迎光.浅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理论研究),2004(3):61~62

4 娄玉芹.从科学思维方法看知识创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44~46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 创新思维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则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和开创性的工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环境艺术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利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突出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强化岗位技术教育为抓手,努力打造以环境艺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提高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一、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中开设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是近十年来新成立的,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显得起步晚。同时基础课与专业课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能够开设环境艺术“专业理论”课程的学校很少,其原因是是对专业教学管理不够重视,其次是师资力量缺乏,种种原因造成了没有对“专业理论”指导的设计。教学实力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缺乏、学术水平亟待提高。

2.有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彻底改变,培养出的是知识型人才,缺乏创造性。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的教学还是让学生听讲、记忆、练习等。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趋于程式化特点,它轻过程;重技巧,轻思维;重表现,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改变以课堂授课方式,仍然是教师模拟课题,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等各个环节都缺乏新意,缺少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科学、人文、经济等领域的融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没有充分的被调动。

二、切实改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

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大对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特别是有关环境美学课程。环境美学主要针对城市空间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研究,这对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们还要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因为它横涉及到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法学、艺术学、美学、材料学、和消防环保等;纵涉及到包括居住、办公、商业、文化娱乐、公共事业设施环境等人类一切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艺术设计。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内容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优化知识结构,精简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加的科学化。

2.不断的优化教学环节

在专业课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单位的合作,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在实践中提高设计水平,达到优化教学环节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或与学生共同完成,在设计的过程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可以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现教师教的过程中,同时留出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自己讨论来对完成的课程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归纳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3.不断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

改革必须有充足的经费投入作为物质基础的保障,专业教学中必须使用多媒体现代化科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成果,以不断获得新的信息来开阔眼界和。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使用电教化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方法改进的必要条件。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把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教学目的应该由知识型转变为培养创新思维型,授课时注重设计方法和创新思维方向。

在训练中强调多种思维方法,对学生同等规模的设计评价,鼓励其尽可能的多提构思方案,以优化认知机制策略,达到解决问题时能运用不同策略;还要加强对学生解题过程的认知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过程的调控能力。

其次,除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理念外,还要积极引导和提高其实践的能力。不亲自参与到环境艺术设计实践中去,就无法深刻理解创新意义的内涵。

所以,我们的授课内容应多结合专业实际,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创造性都很强的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科相比较而言,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通过推出教学改革新举措,来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传授书本知识,同时也能结合自己设计的实践,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课题设计。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来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人才,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运用兴趣教学,激发创新思维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能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之中,变“苦学”为“乐学”。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去了解学生的喜好,英语课堂中的游戏、竞赛、绘画、表演、唱歌chant等是学生喜爱的,采用信息技术资源、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chant,在教学中集知识和趣味为一体,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动物”时,我先复习pig、dog、cat 、 duck, 再跟着音乐学唱“monkey and tiger”这首歌,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学会monkey 和tiger,再用这首歌教学elephant和 panda ,接着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不断出现所学的小动物,来巩固所学的英语单词,再以竞赛的形式开展看图猜动物的游戏。有趣的游戏 ,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培养了观察力和表演能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开发了智力。如:教到 seasons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画下来,比一比看谁的春天最美丽。我的话音刚一落,同学们就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拿起彩色笔,认真画了起来,一会儿,孩子们手中的一张张百纸就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春天,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多彩的“春天”博得学生的阵阵掌声,在掌声中,学生的兴趣更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二、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发展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新的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教师英语课堂中的活动为小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学生寻找物品的游戏活动,若只有在教室内进行,学生能藏物品的地方有限,所能练习的英语表达也是有限的,若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空间,就能练习到更多的方位介词和名词,有些同学甚至会到别人难以找到的地方。又如:学了sports: football、basketball table tennis cycling swimming 等后,我自制了一个调查表: w hat sport do you like ?分发给每一个学生, 让孩子们自己进行调查哪一种运动最受人们的喜爱,这种调查可以在教室里进行,也可以走向社会进行。要求把调查的结果告诉同学们。通过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他们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创设情景,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创新交流能力

语言是同学门进行思维交流的工具。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迅速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难度高,跨度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英语课中的活动是以口语为中心,能够营造民主的、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比较容易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创新交流的能力。如:教师先呈现I have a rabbit/ cat/ dog…,再组成对话进行有意义操练A:I have a rabbit . B: Really ? May I have a look? C: How nice ! 然后出示图片或者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性练习,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充分发挥,最后,再进行综合性的交流,又如:当学了food以后,就要有一个go shopping的综合表演,我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创办自己的专柜,当一切就绪的时候,呵,还真是个热闹的百货商场,有玩具专柜、学习用品专柜、食品专柜,甚至还有水果专柜。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购买物品,营业员的服务态度也是很细致到家。还不时听到组员提醒着“营业员”和“顾客”要使用专业用语,我也被感动了,加入其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孩子们语感的生成。他们不仅能够掌握本课的语言知识和学习技能,还能把以往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对话中,对话内容丰富多彩。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意识,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成功为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这正如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

四、组织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模式创新 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41-02

与其它的常规教育学科不同,艺术设计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紧随其后的才是技能培养与专业知识教学。我国艺术设计行业水平跟俄、美、德等国家比起来还比较落后,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育问题。本文的主要探究的内容就是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观察力、广泛的兴趣爱好、文化底蕴、思维模式是一个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应该具备的基础条件。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创新思维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水平。

(一)观察力培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对艺术境界的普遍认识。事实也是如此,艺术设计的一切形式、主题、内容都是来自于生活,改编于生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开展不同性质的观察力培养的具体实践形式,并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事物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培养他们的艺术转化力。

(二)兴趣爱好培养

艺术设计对学生的知识面有很高的要求,在实际的生活中,艺术设计已经渗透到了建筑、绿化、服装,甚至小到一双筷子的设计中,只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渊博的知识不能依靠老师被动式的灌输来实现,而是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主动地去了解其它领域的行业知识,将自己的艺术创想融入到他所爱好的事物当中。

(三)文化底蕴的培养

成就一位艺术家,百分之一是依靠自身的天分,剩下的百分之99是依靠个人后天的努力。这百分之99的后天努力就包括对文化知识的汲取。了解人类生活的历史、民间的艺术风气、风俗习惯都是汲取文化知识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地汲取文化知识,提升文化底蕴才能够让自己的艺术作品更加符合风土人情,更能够被大众所接受。

(四)思维模式培养

创新思维要求学生拥有独特的思维模式,能够对艺术二字有不同的见地,并以此展开艺术设计,自成一派。但这并不代表排斥他人的思维。独特的思维模式是能够吸收他人思维中的优势,将他人思维中的缺点转化为优点。同样思维放在不同的地方就会发出不同的光芒,关键在于个人如何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二、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式创新

艺术设计是文化的沉淀,是用自己的思维将具体事物用一种或抽象、或变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艺术设计是一门用任何语言就无法概括和规范的艺术表现方式,艺术设计教学也应该与众不同。

(一)综合学科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涉及到多学科的教学。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为艺术设计教学的综合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基础。如果说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像其它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一样,进行专业学习,并安排相应的教学课程,那么无论是在学习时间还是在学生学习强度方面都存在困难,是不现实的。借助于现代网络科技,利用慕课教学与微课教学,对不同学科的重要知识进行培训,并配合对应的艺术设计知识,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创新精神教学模式

创新精神跟单纯的艺术设计比起来更加艰难,需要学生抛开现有的艺术类型,或者在现有艺术类型上有所提升,进行艺术设计。创新精神是指学生要勇于在艺术高度上别树一帜。这需要老师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在思想上开放、在空间上开放、在内容上开放,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加快个性发展,将教学课堂延伸到教室以外的地方,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本以外的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现代学院教学非常推崇的教学模式,而它对于艺术设计教学更具意义。在教学中,老师要开拓教学资源,根据讲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实践设计,稳固他们的艺术设计基础。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站在岸上学不会有用”,单靠记忆是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和记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强的基础知识,只有通过反反复复实践、创作,才能将这些知识和技巧烂熟于心。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教育资源,充分地开发社会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去参加各种艺术设计比赛。

(四)数字信息化教学模式

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味采用传统的口述讲学已经不能不顺应时代的发展形势了,并且也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现代信息网络中透露着一种的新的艺术设计气息,同时,网页艺术设计也是目前艺术设计中里比较活跃的行业,采用数字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学效率提高,无形当中还向学生传播了关于网络信息中的艺术形式。

三、结束语

艺术设计教育于我国的艺术人才培养、艺术水平提升、艺术文化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教学应该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大力开展有特色、有目的的教学。教学中应该主动寻求教学模式的突破与创新,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满瑜琳.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2(05):119-120.

[2]陈立萍.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33):119-120.

[3]包格日乐吐,张春梅.论艺术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基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