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垃圾分类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第1篇

2、通过分类收集垃圾,容易分类处理不同种类的垃圾。既能提高垃圾资源的利用水平,又能减少垃圾处理量。

3、垃圾分类有以下优点:

(1)减少占地面积:分类垃圾,去除可回收的难以分解的物质,将垃圾量减少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等含有金属水银等有毒物质,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3)废为宝:我国每年塑料快餐盒30亿个,方便面碗5亿~6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 一吨废塑料可以回收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就不需要砍伐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 因此,垃圾回收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4、怎么分类垃圾?可以分类如下。

(1)可回收的垃圾。主要由五种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组成。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书籍、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板盒等,但纸巾和卫生纸太强,不能再利用。 因为有水溶性。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牙膏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镜子、灯泡、热水器等。金属:主要包括罐头、罐头等。布:主要包括废衣服、桌布、毛巾、书包、鞋子等。

(2)生活垃圾。含有剩菜、骨头、蔬菜根、果皮等食物残渣。 根据生物技术可以现场加工,每吨可以生产0.3吨有机肥料。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废弃物需要特殊的安全处理。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垃圾处理;源头分类;资源配置;垃圾围城

文/高青松 胡佳慧 彭丹 唐飞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消费方式的变化,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目前全国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其中1/4的城市出现场地选址困难,由垃圾而引起的“垃圾围城”、“垃圾转移污染”和“垃圾扩散污染”、“垃圾焚烧项目邻避运动”等问题不断凸现。

垃圾源头分类非常重要且迫在眉睫

“源头混合收集、中间混合收运、末端集中处理处置”(图1)的运行模式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处置的主流模式。其主要弊端是,混合投放导致交叉污染,给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带来诸多困难,同时交叉污染的垃圾控制不好,还会引发转移污染和扩散污染的环境污染事件。交叉污染后的垃圾不仅会显著增加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难度及处理成本,而且在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衍生污染物,如果控制不好就变成地理空间转移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

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干湿不分,相互交叉污染,不仅会显著增加处理成本和技术难度,而且在处理过程中会显著增加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风险。建筑垃圾,如果其中混有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如果其中混有锅碗瓢盆等金属、陶瓷、玻璃物质;生活垃圾,如果其中混入重金属等危险废物,则不仅会显著增加资源化成本,而且会降低再生产品的品质,影响再生产品的销售。

过往这些年,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工作,持续加大财政对垃圾处理处置的直接投入,同时采取BOT/TOT/PPP等方式引入大量的民间资本,县及县以上的城市基本上完成了垃圾末端处置无害化设施的建设并先后投入运行,对缓解垃圾围城、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延续多年的城市垃圾收运机制、资源配置结构并未有实际性的改善,垃圾源头分类工作未见明显实效。北京、上海、南京等8个城市实施垃圾源头分类试点14年,至今未实现模块化可复制和可以大规模推广的预期目的。

垃圾源头分类难以实施的“障碍”

障碍之一:制度安排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垃圾投放、收运、处理处置方式存在明显的制度安排缺陷,没有与垃圾源头分类配套的法律法规,垃圾生产者的应尽责任与义务、混合投放应该付出的代价、垃圾计量收费标准、垃圾源头分类配套物流设施建设规划等均缺乏法律依据;即使部分居民进行源头分类,但垃圾收运环节缺乏同步配套的物流系统,分类后的垃圾在收运环节又混合到一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垃圾分类历程实践证明,垃圾源头分类的成功,是靠制度和严格的执法管出来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地区在没有制度安排的前提下,光靠民众的自觉就实现了垃圾源头分类。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包括法律规制、城市规划等,是垃圾源头分类管理得以实施的基础条件。

障碍之二:资源配置结构不妥当

各级政府对垃圾处理的资源配置结构存在严重问题,“轻源头分类、重末端处置”,资源配置主要集中在收运和末端处置环节,源头分类的投入几乎为零。在源头分类投放、中间收运、末端处置整个产业链条上,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末端处置环节;在源头分类环节,除了在一些社区街道摆放一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外,几乎没有投瓜。目前,末端处理一吨生活垃圾,焚烧的直接运行成本在150~300元/吨,卫生填埋的直接运行成本在50~100元/吨。这还不包括项目的征地拆迁、项目设施建设、设备的采购费用及污染转移扩散带来的环境治理费用;不计算对局部环境的破坏和因为转移污染及扩散污染带来的环境污染隐性成本、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成本。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垃圾产量越来越多,“减量化”没有效果,相反,为了“无害化”,对末端的处置投入越来越大,但矛盾却越来越多。

障碍之三:利益主体驱动力错位

在垃圾处理利益链条当中,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其中有两个关键的利益主体,一是垃圾生产者,一是垃圾收运及垃圾处置者。现有垃圾收运处置运行模式,垃圾生产者产生的垃圾由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来进行收运和处置。垃圾生产者不付费,而垃圾收运和处置者却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收益,并且是垃圾越多收入越高。这就产生了一系列怪像:垃圾生产者没有源头分类减量的外在约束力与内在动力;垃圾收运和处置者则希望垃圾越多越好,越多就可以从政府那里申请更多的收运和处置服务费;纳税人为垃圾支付的费用越来越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强制实施垃圾源头分类的社会基础与政治基础

邻避运动方兴未艾,民众环境保护意识日渐提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公众舆论影响瞬间扩散,社会公众在排斥垃圾处理处置相关设施“建在我家后院”的同时,对垃圾源头分类的重要性已有充分的理解。越来越突出的垃圾围城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促使社会公众对解决垃圾问题进行换位思考,目前垃圾源头分类已经获得社会舆论的高度认同,要求政府立法强制执行垃圾源头分类的呼声已日渐高涨。这种日渐高涨的呼声代表了民众的觉醒,是强制实施垃圾源头分类的社会基础。

治理理念创新是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工作的催化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作出了新的部署,要求各级立法机关不断完善法制法规体系,要求司法机关严格公正执法,要求各级执法机关依法行政,要求全体公民遵法守法,这种法治理念为解决垃圾问题指明了创新方向。依法治理垃圾是“法治中国”、“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乎百姓福祉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因此,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指导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工作,是一种治理理念的创新,这种创新必将成为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工作的催化剂。

强制推进垃圾源头分类的思路

目前来看,强制实施城市垃圾源头分类管理的时机已经成熟,其中,民众对源头分类意识的觉醒和依法治理垃圾的治理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垃圾源头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毕其功于一役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可以通过顶层设计、制定线路图、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分步实施战略等方式渐进式推进。

增加法律规制供给

建议国家制定垃圾源头分类法律法规,将垃圾源头分类界定为公民的法定责任,同时按照“谁生产垃圾谁负责付费”的原则进行计量收费,谁生产多就付费多,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阶梯计费方式,鼓励源头减量。对在一定的过渡时限内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源头分类的垃圾生产者进行奖励,对超过规定的过渡时限仍不按照要求分类的混合投放垃圾行为实行倍量计费。对现行的城市规划要求进行优化调整,对现行的混合投放、混合收运、混合处置的基础设施进行规范化改造;对扩建的城市新区,要求按照新的规划增加垃圾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及分类处置的基础设施。

在产业政策方面,对资源再生利用企业在城市用地规划方面优先安排;政府采购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再生资源产品;根据再生资源企业对资源再生利用的数量以及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节约的隐性成本给予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对采用先进技术及先进工艺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给予设备购置补贴;对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和减少环境转移污染的研发企业在纵向科研立项时实行倾斜政策。

市场化运作并按照服务效果付费

建议改革现行的垃圾收运、垃圾处置运行模式,破解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各级政府可按照环保部出台的《关于做好政府购买环保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有计划、分步骤面向社会公开采购“垃圾源头分类指导、中间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置”服务,政府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效果付费。为避免一哄而上造成混乱,先期应分片区、社区或者居民小区进行环境服务采购试点,为企业与居民配合创造条件,理顺垃圾源头分类指导、分类投放、垃圾计量、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清运等工作环节的关系,待总结经验后再逐步扩大。

构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指导、中间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置”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理论模型(图2)。为解决已经与政府签订BOT/TOT/PPP合同的企业因减量化而带来的处理量及收入相应减少的问题,政府可以在源头分类特许经营项目招标时,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合同企业优先权;为解决该模式运行后现有大量的拾荒人员的就业问题,建议获得该区域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收编这些人员,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后成为企业聘任的工作人员,统一安排在垃圾源头分类指导和中间分类收运环节就业。垃圾计量收费或者奖惩资金,经过统计审核后可以捆绑水费或者电费进行收取,以降低收费成本。

现有城管、环卫等职能部门逐渐由城市保洁、清运的实操者过渡转型为城市环境的服务监督、服务效果审计和评价者,富余人员可以分流至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专业企业继续从事环卫保洁工作。环卫部门现有的相关清运设备可以向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公开租赁或者拍卖,相关设施则转交特许经营企业使用。

资源配置向源头倾斜

建议政府调整城市垃圾处理处置资源配置结构,资源配置向源头倾斜。通过增加“减量化和资源化”环节的投入来增加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资源配置比重,相应减少“无害化”处置的资源配置比重。根据台湾的实践经验,城市生活垃圾前端源头分类工作做好后,末端无害化处置的量可以减少近2/3,换句话说,末端处置的量减少,可以省下2/3的处理处置资金。这笔资金可以用来支付购买前端“源头分类指导、中间分类收运”的服务费用。

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意味着政府在垃圾处理处置总成本支出不增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降低“无害化”处理环节的总量,从而拉动整个产业链的活力,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实施源头分类“十年教育工程”

从三个方面着手实施:一是将垃圾源头分类的相关宣传内容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程教育当中;二是由城市社区居委会组织环保志愿者对社区保洁员、社区居民、单位员工等人员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三是通过电视、互联网、广播等媒体及发放分类指导手册等方式进行垃圾分类普及公益教育。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源头分类责任意识,养成源头分类的习惯。

主要

参考文献

[1]王靖楠.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第3篇

 

一、概述

 

我国现有的大多分类垃圾箱只能起到最基本的提醒作用、宣传作用。究竟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几乎没有人会告诉你答案。所以,这种模糊、抽象、概念化的“标识”实际意义不大。

 

本文通过基于嵌入式开发技术的应用和多种接近开关传感器的配合使用,设计了可自主移动功能的智能分类垃圾车,具有分拣金属垃圾、自主智能导航、储满度智能检测、短信通知、智能避障等功能,主要适合应用在各式各样的办公楼宇里,可起到代替多个固定式传统垃圾桶的作用,更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成本。

 

对于生活中人们所产生的各种金属类垃圾,分拣准确度现已达到96%以上。智能垃圾车内部也带有储满度检测功能,通过多个红外传感器的相互配合,内部垃圾储满度当达到90%以上时将会自动联系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非常灵活、方便,而又实用。不仅如此,本文设计的智能垃圾车还具有自主导航和智能避障的创新功能,

 

这样的一辆可移动式的智能分类垃圾车便可起到代替多个固定式传统垃圾桶的作用,更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成本。

 

二、可移动式智能分类垃圾车系统

 

本文所设计提出的可移动式智能分类垃圾车可分拣生活中最常见金属垃圾,例如:可乐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等等。

 

智能垃圾车所使用的主控是飞思卡尔公司的MC9S12XS128MAL 16位单片机芯片,总线主频最高可达40M Hz,配有5v电源供电,工作高速并且稳定。该智能垃圾车所涉及到的单片机硬件模块包括:ADC模数转换模块、跳边沿检测模块、PWM输出模块以及串口通信等模块。

 

可移动式智能分类垃圾车主要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金属垃圾智能识别系统、用户交互系统、垃圾处理系统、自主导航系统。

 

(一)金属垃圾智能识别系统

 

1、功能介绍

 

金属垃圾智能识别系统是本文设计的智能分类垃圾车的最核心功能,首先通过红外传感器的数字高低电平信号进行分析有无物体或者垃圾靠近,如有靠近时,红外传感器便会检测到并在信号线上产生持续的低电平,否则,常态保持5v高电平。从而可以区分并判断有无投入垃圾的具体动作的发生。如有垃圾投入,红外传感器信号线便会持续产生低电平,单片机进而通过电磁感应型金属接近开关区分并分析投入垃圾是否是金属垃圾。具体实现方法与红外传感器类似,常态无金属靠近时,信号线保持5v高电平,反之检测到有金属物体靠近时,信号线输出低电平信号。

 

2、安装位置及实现方法

 

经过多次的样本测试和统计总结后,最终将智能分类垃圾车上的红外传感器和金属接近开关传感器固定在投入口的正上方2cm出,2个传感器并排集中于中间位置,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金属垃圾的分类功能。而在实现算法上,为了避免偶然产生的电平信号而带来的误判结果,采用50ms定时,间隔扫描的检测方法。

 

(二)用户交互系统

 

1.用户交互系统则是完成与路人及相关管理人员的交互功能。基于垃圾投入口正上方的红外传感器,当有路人靠近并投放垃圾时,红外传感器信号线产生低电平,用户交互系统检测并分析此信号,之后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当得到信号后会发出语音提醒信号,礼貌提醒用户:“谢谢您的使用,请投入垃圾!”。

 

2.安全行驶检测系统:垃圾车的多个方向都装有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这样即使在行驶过程有行人迎面走来时,它也会自动停下并等待行人离开。因此可以很好保证其不会与行人相碰撞,即保护了行人也保护了智能垃圾车本身。

 

(三)垃圾处理系统

 

1、功能介绍

 

垃圾投入检测系统是当投入垃圾时,垃圾车正前上方的红外传感器就会感应到物体靠近,信号线产生低电平,单片机检测到之后发出相应动作信号。

 

在箱体的内部装有红外传感器,箱内的红外传感器当检测到垃圾车内部达到一定的储满度后,会自动呼叫工作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垃圾,

 

2、机械方案

 

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电机使投放箱盖绕轴打开,同时金属式接近开关辨别所投放垃圾是否为金属,若为金属则对分类格栅发出信号使分类格栅绕轴朝对应方向翻转,从而达到金属垃圾或非金属垃圾都能够投放到对应的内筒中。箱内的红外传感器当检测到垃圾内部达到一定的储满度后,会自动呼叫工作管理人员处理垃圾,这样就解决了普通垃圾箱因存储垃圾过多而导致的使用年限降低,箱体脏乱等问题,并大大减小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四)自主导航系统

 

1、功能介绍

 

自主导航系统:可实现垃圾车按预设轨迹自主行驶,这样一辆可移动式的智能分类垃圾车便可起到代替多个固定式垃圾桶的作用,更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成本。

 

2、控制原理

 

自主导航驱动系统包括行走轮、电感传感器、电机驱动等。我们在智能垃圾车正下方位置安装了3个横放的电感线圈。并且在预定的轨道上,有铺设载有50Hz不断变化的交流电铜线,其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在穿过智能垃圾车正下方的电感线圈后会感应产生不同的感应电动势,随着距离中心导线的距离不同,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也不同。

 

将磁场强度大小转换为电压大小送往单片机进行ADC转换。转换后的数字量经过运算得出小车与中心线的位置,从而通过PWM波脉宽的控制不同的差速比。这样就可以完成预定的自主行驶功能了。

 

三、结束语

 

可移动式智能分类垃圾车旨在促进城市办公楼宇的金属垃圾的分类和回收,解决大量的传统垃圾桶混合收集的问题。本文的设计对于常见的各种金属类垃圾,分拣准确度现已达到96%以上。

 

智能垃圾车内部也带有储满度检测功能,通过多个红外传感器的相互配合,内部垃圾储满度当达到90%以上时将会自动联系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非常灵活、方便,而又实用。不仅如此,本文设计的智能垃圾车还具有自主导航和智能避障的创新功能,通过进一步对嵌入式开发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多种智能传感器的功能扩展,可以进一步的扩展相应的垃圾识别功能,如玻璃类制品、纸张类制品等等。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雷贝拉唑;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 R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a)-0083-02

本文探讨雷贝拉唑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2年11月胃镜确诊的十二指肠溃疡(DU)并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在达到62例时,因有中断或间断完成治疗的12例除外统计,保留50例进行统计,50例患者全程都能够按照医嘱要求完成治疗,未见其他合并症如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药物性溃疡等,其中,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22~50岁,平均32.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4周后复查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溃疡愈合情况以及Hp根除率。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雷贝拉唑20 mg每晚口服1次,连续4周。对照组:奥美拉唑组20 mg,每晚口服1次,连续4周。两组均口服阿莫西林0.5 g、每天3次,甲硝唑0.4 g口服、每天3次,共1周,并嘱规律饮食,忌烟酒、辛辣食物,规律起居,避免劳累、熬夜等。

1.3 疗效标准

溃疡消失为治愈,溃疡缩小为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χ2检验处理数据。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统计见表1。

两组十二指肠溃疡治愈率经计算卡方校正值 = 4.5,查卡方界值表P1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经计算卡方校正值 = 2.45,查卡方界值表P2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全程完成治疗的患者未见头痛、头昏、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期对照组2例患者大便较平时变软,有时每天增加1次,未作特别处理,治疗结束3 d后恢复。1例患者感觉服药期间排气有增加,亦未作特别处理。

3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中年最为常见[1],从我国地理分布上看,从北向南逐渐升多,冬春季发病率升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及精神紧张有关。DU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一般认为与Hp感染、胃酸分泌异常、非甾体抗炎药、神经内分泌失调等有关,其症状具有长期性、周期性特点。有时表现为胆汁反流和胃排空延缓,与遗传因素、胃肠肽的作用和环境因素有关[2]。电子胃镜的普及为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提供了有效方法,对于部分害怕胃镜检查的患者也可以使用无痛胃镜的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更是为检验幽门螺杆菌提供了简单快速的方法。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上较多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其作用于H+-K+-ATP酶,抑制H+的分泌,作用持久,同时胃蛋白酶分泌也减少。奥美拉唑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增加有抑制作用,适用于胃溃疡、十二脂溃疡、应激性溃疡等,以往作为PPI首选药物,取得了不错的疗效[3],雷贝拉唑是PPI升级产品,抑酸作用更强、更持久,对胃溃疡(GU)也有较好疗效[4],而且较奥美拉唑有更好的抑制夜间胃酸突破[5]。DU患者普遍存在Hp感染,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预防溃疡复发,阿莫西林是治疗Hp感染最常用的抗生素,甲硝唑也较多使用。一种PPI用于抑制胃酸、两种抗生素用于清除Hp的三联疗法成为治疗合并Hp感染的DU的主要方案,具体不同药物的三联组方对DU的疗效有所不同[6]。也有医生发现,使用相同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发现十二指肠溃疡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7]。

本组对照观察显示,雷贝拉唑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相对于奥美拉唑组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两组并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没有明显差异。但有同仁进行过相似对照观察,发现雷贝拉唑三联组方较奥美拉唑三联组方有更好的Hp清除率[8]。还有基层医院同仁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胃黏膜保护剂铋剂,成为四联治疗方案,并且使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高于没有使用铋剂的对照组[9]。还有学者使用中药三七粉和白芨粉作为中药辅助联合用药,相对于未使用中药的对照组也显示了明显较好的疗效[10]。或辨证施治将患者不同类型如肝胃不和型、中焦湿热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分别组方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增加中药,相对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显示有着明显更好的疗效[11]。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

[2] 谢荣迪,陈林莉.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探讨及治疗效果分析[J]. 河北医学,2011,17(2):177-179.

[3] 朴志勇,宋维良.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7):3966.

[4] 粱晋魁. 雷贝拉唑对90例胃溃疡愈合状况疗效分析[J]. 药物与临床,2011,18(15):37.

[5] 张亚梅.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夜间酸突破现象疗效比较[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105.

[6] 吴汉周.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6):1457-158.

[7] 蒋志坚. 2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临床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2010,11(6):20-23.

[8] 赵光丽,蒋凡真. 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8):676-678.

[9] 高恩良.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十二指肠溃疡[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12):31.

[10] 陈思芸.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8):532.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第5篇

甘肃省金昌市中医医院 甘肃省金昌市 737100

【摘 要】目的:分类和集中处理措施在医疗垃圾中的应用。方法: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我院的医疗垃圾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对象包括医生,护士,后勤,护工,院内管理人员以及实习人员,医疗垃圾运送人员。按照每人一份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10 份,收回有效调查问题卷98 份。结果:从调查结果可发现,98% 的医生十分熟悉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知识,以及医疗垃圾的危害;85% 的护士按照相关的规定认真执行医疗垃圾的处理规范,90% 的护理人员可以按照规定执行,护工的认识水平较差仅有70% 的护工了解医疗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知识。 结论:将医疗垃圾分类以及集中处理的措施有效实施,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才能避免医疗垃圾的错放,以及处理不当,为医院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提供保证。

关键词 分类处理;集中处理;医疗垃圾;应用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营造卫生舒适的医疗环境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医疗垃圾是指接触过病人的肉体以及血液之后的具有污染性质的垃圾。例如酒精棉球、一次性针头、过期的药品、胶带、手术废弃品等。这些垃圾不仅具有空间上的危害,还具有急性传染性,潜伏期长的污染特征,产生的病毒和病菌危害性是一般生活垃圾的几百上千倍。如果没有对医疗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那么造成的污染是无法想象的,也会成为流行疾病的起源。因此,为了了解我国医疗垃圾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医院人员的相关法规处理情况,笔者对医院的医生,护士,后勤,护工,院内管理人员以及实习人员,医疗垃圾运送人员进行问卷调查[1]。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我院的医疗垃圾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对象包括医生,护士,后勤,护工,院内管理人员以及实习人员,医疗垃圾运送人员[2]。调查对象中,医生人数为45 名,护士人数30 名,后勤10 名,护工15 名,管理人员12 名,实习人员8 名,按照每人一份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20 份,收回有效调查问题卷105 份。

2 结果和分析

2.1 结果

从调查结果可发现,98% 的医生十分熟悉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知识,以及医疗垃圾的危害;85% 的护士按照相关的规定认真执行医疗垃圾的处理规范,90% 的护理人员可以按照规定执行,护工的认识水平较差仅有70% 的护工了解医疗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知识[3]。

2.2 分析存在的问题

2.2.1 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不规范

问卷调查中,对于医疗垃圾的分类和及时的消毒并不是做的很好,没有按照相关的处理规范进行,在进行垃圾分类时,多数是让兼职人员处理,分类的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垃圾袋的颜色来对垃圾分类,以至于垃圾的分类不明晰。而对于一次性的医疗垃圾要使用先消毒后处理的方式进行,但由于医院并没有重视垃圾消毒,不能及时供应消毒用品,部分工作人员无法对垃圾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消毒的效果不佳。如果这些垃圾被其他人或是动物接触,很有可能会引起传染病的爆发,造成极大的健康威胁。

2.2.2 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在医院的工作人员自身的环保意识不强,包括医务人员,后勤人员,护工,护士等,没有充分认识到医疗垃圾带来的危害,对于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知识掌握不够熟练,或是已经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实际的操作中却并不注重按照操作规范处理。大多数的医疗工作者认为这只是保洁,后勤人员的工作,在思想上麻痹大意,不能正确的对待医疗垃圾的处理的重要程度。其次,对于相关的管理条例和相关的知识学习和理解不够,没有明确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比如化学性垃圾放入生活垃圾中,感染性的医疗垃圾没有进行消毒处理就放入垃圾桶,医疗垃圾盖没有及时合上等问题。

3 讨论

医院管理部门在创造卫生健康的医疗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预防疾病的传播过程中有重大的责任。因此,要结合医院自身的医疗垃圾产生状况,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在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中的责任,要求医院的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知识,遵守相关的规范[4]。通过以上的调查可以了解医疗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可以做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相关知识教育。

二是严格执行相关管理条例。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

综上所述,将医疗垃圾分类以及集中处理的措施有效实施,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才能避免医疗垃圾的错放,以及处理不当,为医院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提供保证[5]。

参考文献

[1] 王海青. 基层医院医疗垃圾管理的现状调查[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01).

[2] 艾德梅, 鞠建新, 王颖. 医院医疗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04).

[3] 刘阳. 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01).

[4] 余结根, 李荣, 刘少锋. 医疗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现状及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1):142-143.

[5] 齐世彩. 对医疗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探讨[J]. 科技风,2015(0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