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叙事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叙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叙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叙事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叙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设计;数字化叙述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在初中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应用,数字化故事叙述作为全新的学习方式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概念和功能

(1)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概念。数字化故事叙述起源于1990年,美国人达纳·温斯洛·阿奇利被认为是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发起者,他用老照片配合口述制作成了一部自传体电影,并公开放映,得到了大家的好评。阿奇利和他的朋友伯特开始替其他人叙述自己的故事,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数字化故事的创作中。在这之后,成立了旧金山数字媒体中心,即数字化故事叙述中心。从此,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数字化故事叙述指的是将讲故事与图文并茂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运用视频、音频、图片、动画和多媒体,将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

(2)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功能。数字化故事叙述作为全新的学习方式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对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多媒体素养和促进信息技术的整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设计原则

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是通过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渐累积英语技能,强化口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初中英语数字化故事叙述应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结合并贴近实际原则、多感官有效参与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在初中英语课程中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应用主体是学生,在课程设计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2)结合并贴近实际原则。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具体的、生活化的题材,结合实际,和学生共同探讨和思考。

(3)多感官有效参与原则。英语课程的自身特点要求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多感官共同参与的过程,数字化故事作品创作的过程是充分调动学生口、眼、耳、手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动手搜集资料,制作数字故事板,这样才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应用能力。

三、数字化叙述的应用过程

(1)选择主题。主题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联系学校活动或社会事件,找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题材作为活动的主题。

(2)制订计划。一个出色的活动的背后必然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共同参与完成,制订计划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活动,共同完成制订的任务。在时间安排方面,必须要顾及每个环节所要利用的时间;在人员分工方面,必须要每个人都有任务,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

(3)开展活动。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可以单独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通过阅读资料等形式来展开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其中起的是引导、督促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有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辅助。

(4)形成作品。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作品是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前期准备工作是最终完成作品的基础,学生可以根据搜集而来的资料编写数字化故事叙述脚本,与此同时配以适当的音频文件,一个小组的数字故事作品基本形成。实际上,数字化故事叙述作品是学生知识和情感的集中体现。

(5)汇报成果。汇报展示小组作品是整个创作过程的最后阶段,在完成后期制作后,每个小组交流经验和心得,如此一来,每个小组彼此之间就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具体形式是可以在班级内展览、开展比赛,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扩展到别的班级或校外的任何地方。

四、具体教学案例

(1)实验背景介绍。随机抽取6名学生作为英语口语教学项目研究学员,这些学生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且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对数字化故事叙述这一概念较为陌生。教师先通过相关概念解释,让学生了解数字化故事叙述的相关概念基础及制作流程。

(2)实验要求介绍。教师要求学生用图片和照片将自己成长经历和同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图片和照片附以同时期历史事件的名称,与之进行对比,并配以背景音效。学生完成作品大约用时半个月,教师布置的任务如下:①学生询问父母或其他长辈自己的成长过程,收集成长照片;②3人为一组,共两组,其中一组负责收集同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另一组负责相关问卷的制作及调查,调研数据主要包含被研究对象数字化叙事的得分以及问卷参与者的观察记录等;③教师详解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④学生收集到资料后导入软件,剪辑制作成数字化小片;⑤学生展示作品。

(3)实验目的。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故事叙述,主要研究目标:①描述学生对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观点及作品完成的质量。②描述数字化故事叙述运用后对学生产生的各方面影响。

(4)实验结果。通过学生的自制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这种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形式“非常喜欢”。

数字化故事叙述是全新的英语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动手和团队协调的能力。在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整个制作过程中,语言表达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合和处理能力。同时,数字化叙述在开发多元智能、培养多媒体素养、促进课程整合具有明显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以及结合到具体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明建.数字化讲故事——创新教学方式[J].中国信息技术教

育,2009(9).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叙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教育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84-0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对于教育的研究改革在不断深入中,教育叙事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断有人参与到对它的研究当中。但是,现在多数的关于教育叙事的研究方向都是集中于学生,而忽视了“教学”中的“教”的方面。教育叙事对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什么是教育叙事

所谓的教育叙事,就是教育工作者叙述在工作过程中的事件、故事、感受等的一种行为。通过教师的叙述和回忆,教师自己或者他人可以从回忆的过程中仔细的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从而自我总结,不断修改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他人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2.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1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专注于教学工作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教育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许多英语教师只针对于教学工作埋头苦干,对于教学研究,研究的方法不感兴趣,甚至一知半解。但是,英语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通过教育帮助研究,通过研究促进教育,教育和研究相结合。这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教育叙事研究相对复杂,需要选定一些样本,通过实验,采集准确的数据,接着对数据所呈现出的规律与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分析数据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用到一些专业的统计软件,这一复杂的过程让许多英语教师对教育叙事研究畏惧不已。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导致许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在教育研究上贡献甚少,浪费了推进教育进步的许多机会。教育叙事研究特别注重培养优秀生,提高差等生,在这两个方向寻找问题,并且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这也是英语教学中十分注重的。教育叙事研究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找到解决英语教育教学的方法,而且实验表明,结果往往是令人喜悦的。通过叙述故事,讲述经验来总结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2教育叙事对教师生活的影响

前文已经提过,教育叙述就是让教师把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件讲述出来,供别人总结参考,让自己不断反思进步。中小学教师可以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不愉快、不顺心、疑惑、烦恼通通讲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渠道,有利于教师自身情绪的调节,也有利于教师在回忆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和总结经验,既可以改善心情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除了口头的表述,文字的书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叙事的方法,微信、微博、QQ都是很好的平台。这种网络平台也给老师和学生架起了很好的沟通桥梁。老师可以通过教育叙事来传达自己对学生的一些建议,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老师的想法以及教师工作的艰辛,很好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让学生和老师成为无话不谈的亦师亦友关系。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了解别的教师的教育叙事作品,以自身为参照,对比学习,更好的评价自身的工作,同时吸收一些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2.3教育叙事对教师英语教学的影响

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课堂上的交流与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课堂游戏来提升教学氛围,活动的设计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英语教学中的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教育叙事作为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的总结来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反省,反省过后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在这样的教育叙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来吸收其他教师的教育叙事成果,通过评价与建议帮助其他老师进步,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教育叙事不仅仅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写作水平,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也大大提高。通过互联网,增长了教师的知识,扩大了教师的思维观念,频繁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更是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3.小结

虽然教育叙事研究在国外已经十分成熟,但是,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教育叙事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教育研究中备受关注,对于提高英语教学,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教育叙事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叙事研究中十分重要。英语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架起一个多方交流的模式,通过平台以教育叙事的方式与其他老师、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加深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使其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英语教师在讲述自己教学过程中,对教育叙事进行探究,推广教育经验,提升教育质量,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改善教育生活使教育叙事研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孙艳玲.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途径[J].基础英语教育,2010,(6):81.

[2]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40-41.

[3]孙启民.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叙事研究[J].教育导刊,2004,(9)/上:60.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叙事范文第3篇

的教学”。一方面,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上就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而且,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的载体恰恰也是数学语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才能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数学的有效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在实践教学中常发现,数学语言欠缺对数学课堂教学造成很大障碍。首先,学生对某些词汇的意义理解模糊,对某种表述方式陌生,会阻塞教与学信息的通道。如课中教师口头上说着负数,而在板书却写出“b

驶……”而学生却无法明确“同向”与“相向”的意义,这样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无法正常进行。其次,语言的欠缺,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时听不懂,说不出,做不出的经历多了,就会挫伤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淡化他们的学习数学兴趣,影响有效教学。那么如何培养数学语言能力呢?

一、强化语言互译教学,促进知识有效构建

数学语言有三种形式,叙述性语言、符号性语言和图形语言。它们在思维表达中各具优缺点,相互补充,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叙述性语言通俗、生动但繁冗;符号语言简练、可操作性强但抽象;图形语言直观、明了但欠全面。要掌握好数学语言,就必须同时熟练掌握这三种语言,根据需要交互使用。因此提高数学三种语言的互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叙述性语言是学生的自然语言,它密切联系着学生的身边事物,使学生倍感亲切,容易理解。它是其他任何一种语言学习的解释系统。随着用字母表示数的引进,几何教学的开始,函数图象知识的强化,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以它的优越性,在数学教学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就出现了三种语言的并行,相互印证,交互使用的现象。如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几何推理论证的表达方式、统计中数据特征的描述形式、数学建模的三种表现方法,无不是这三种语言形式的有机结合。

二、注重互译教学的契机,促成语言质的飞跃

初中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掌握是有阶段性的。初中数学教学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即代数知识的引进(符号语言的强化)、几何课程的开设和函数知识的初步学习(图形语言强化)。这也是数学语言教学的三个重要切入点。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三个契机,以求学生语言能力质的飞跃,最终达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用语准确、书写规范的层面。

1.利用“寻找数量关系”游戏进行符号语言与叙述性语言的互译教学

互译含有两方面的意思:(1)将叙述性语言译成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字化”,例如方程是把叙述性语言改用数学符号表达,这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2)将符号语言译为叙述性语言,也就是用叙述性语言复述的概念、公式、法则或解释概念、公式、法则所揭示的本质属性。符号语言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才便于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多进行列方程、归纳公式、法则等练习,另一方面多进行些编应用题、口头叙述公式法则的涵义等练习。由于初中学生深受小学算术思维定势影响,在进行数学思维时很难摆脱题目设置的数据背景、时间等因素的束缚。而用字母符号代替数字却要求忽略这些背景因素,只抽象出数量关系。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不妨有意识地多进行寻找些忽略背景的数量关系游戏。

2.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图形语言与其他形式语言的互译教学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叙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教电视;创作;艺术;数字技术;策略;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5―0150―04

一 科教电视的分类说明及收视比重变化析因

众所周知,“科教电视”属于我国“新闻、娱乐、教育、服务”四大类电视节目中教育类电视节目的范畴。而2007年出版的《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一书,根据“对象”维度,又将教育类电视节目具体分为社会教育节目、少儿•青年节目、国际教育节目和大型教育节目;其中,社会教育节目,根据“内容”维度,又被进一步细化为人文专题节目、科技专题节目、社教谈话节目、社教竞赛节目、讲座节目、教学专题节目、法制专题•谈话节目、军事专题•谈话节目和农业专题•谈话节目。[1]文中所探讨的科教电视的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即指向社会教育节目中的人文和科技专题节目。

以CSM媒介研究的数据为主的相关数据报告为依据,对2004-2007年的电视节目的收视比重进行统计计算和比较分析,数据如图1所示。从四类节目收视比重的横向比较中可以发现:从2005年起,教育类电视节目的收视比重,由原本至2004年时仍是收视比重最小的节目类型,一跃成为收视比重第二的节目类型。而从教育类节目的收视比重的纵向比较中可以发现,教育类节目的收视比重有了较明显的而稳定的增长,且这一变化在近几年仍呈继续保持的趋势。由此可以推断,受众对科教电视的关注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对此的关注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而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在于:首先,科教电视的叙事方式的改变。比如,采用了讲故事、设置悬念等多种表现手法,使节目内容或更贴近生活而易于接受,或更激发好奇心而乐于接受。科教电视其表现风格正着眼于轻松活泼、智慧幽默。从受众的心理特点看,这类表现风格有助于降低受众对科教电视内容的接受难度;从现代教育的发展看,这类表现风格契合了“寓教于乐”的理念诉求。因此,科教电视一改以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枯燥印象,恰到好处地展示轻松活泼、智慧幽默的表现风格,增强了受众的观看动机和兴趣。其次,数字技术对科教电视创作手法的影响。其制作特点包括:利用数字技术控制电视制作设备;利用数字技术对电视节目进行艺术加工;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后期编辑;利用虚拟演播室制作教育电视节目。[2]这使创作出的科教电视作品的画面质量得到提高,因此,优化了受众的视觉感受,而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进而提高了收视比重。由此可见,这类数字时代的新技术与科教电视创作者艺术性、创造性的创意思维的融合,尤其对科教电视作品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受众日益提高的文化品位和对节目质量的要求,呼唤科教电视的高质量创作。

二 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高质量创作的理论依据

1 对节目内容、表现形式的策划、组织,符合受众的认知经验

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作为社会教育节目的一个分支,面向的受众群的年龄层和社会身份层是相当广泛的,基本包含了从事各种职业的18岁以上的大多数成年群体,以及部分18岁以下达到某种程度认知水平的学生群体。这类受众群所选择观看的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多是非自身专攻的领域,但对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认识。因而,这类受众与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内容的认知关系为:“初始知识”―“高级知识”―“专家知识”三个知识获得阶段中的第二阶段,即,在结构不完整的领域,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级知识的获得。情境认知很适合于这一阶段的学习,它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情境化、人物化和生活化等特征,非常有利于故事型电视节目的构建”[3]。在高级知识获得阶段中,最初产生的“兴趣”正激发了最初的观看动机。而要使这种最初的观看动机不至于减弱,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节目内容、表现形式的策划、组织中,应注意情境认知理论的应用,创新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将有助于保持受众的观看动机。

2 对数字技术的使用,避免知识误导和审美缺陷

数字技术的出现虽然丰富了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但往往未经精心策划而一味地盲目使用技术,导致节目内容的思想内涵和技术表现间的本末倒置,使技术反而成为节目内容表现的累赘。其主要问题常表现在动画和数字特效这两个科教电视创作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中。

动画,不管是二维还是三维的,其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关键多是模拟演示一种过程,或者构造一种模型,或者两者结合。因此,若动画制作的技术不过硬,或者对实际说明的对象的认识、理解不深刻、透彻,将导致本该是用作更好地解释、说明和简化问题的动画,并不能准确、到位地说清问题,甚至于将问题更加复杂化;更甚者,由于动画创作的错误,导致传递给受众的是错误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在创作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过程中,制作动画时应细致分析作为动画原型的实物的原理和结构,斟酌动画进行的脚本和转场的设计。

数字特效,被广泛应用到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片头、片尾和中间段落过渡环节的创作中。影片的片头、片尾和中间段落过渡环节好比书籍的封面装帧和章节扉页,它们决定和影响了影片的第一印象和整体风格定位。出色的片头、片尾有助于吸引受众注意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增强人们兴趣;而中间段落过渡环节的艺术性,则在分割内容的同时,有助于统一影片的艺术风格,并延续片中情节的情感基调。因此,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时,常会在设计片头、片尾和中间段落过渡环节时给影片添加字幕、光影等数字特效,以此提高影片的艺术表现力。但如果过多地添加数字特效会使影片显得过于花哨华丽,或可能与影片的整体风格、基调相左,甚至反而破坏了作品的艺术审美性。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要准确定位作品的整体风格、基调。以此为依据,设计既与影片风格、基调相统一,能增添作品美感,又能吸引受众眼球的精彩数字特效。

3 对节目内容、表现形式和数字技术的合理整合,控制节目的信息冗余失当

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也同其他形式科教电视一样,必然存在冗余信息。信息冗余失当,指冗余信息过多或者过少;冗余的过多,将使节目显得冗长、拖沓;而过少,又将导致节目中一些重要的信息重复不足,而得不到必要的放大和强化,这样的结果是,节目将显得平淡、没有节奏起伏。科教电视所依附于的电视媒体自身存在着顺时连续播放、声画转瞬即逝、传播内容的保留和选择性较差,受众观看节目时的强制性和不可逆性等缺陷;同时,其受众观看电视节目的重要场所主要是家庭,有着明亮、开放、自由、多干扰的特征;并且,科教电视节目内容本身因专业性和知识性过强,较其他三类电视节目相比,不易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控制节目的信息冗余失当将对受众收看科教电视的效果产生巨大影响。作为科教电视子类的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自然也不例外。而冗余传播是指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与信息冗余有关的传播手段和传播策略。[4]由此可见,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创作中很有必要注意设计节目中的细节:在前期的策划、组织过程中,注意设计节目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叙事方式,恰到好处地设置趣味点;在进行后期处理时,利用适当的数字技术手段,通过设计语言-字幕设置、画面剪辑衔接、电视特效等细节,以促进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冗余传播的实现。

总而言之,在进行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时,以数字技术的适当应用为支撑,从前期节目策划到后期的编辑处理,要切实从“整体风格、表现形式和情感调动”[5]三方面处理其中教育性、艺术性与技术性间的关系。力争做到:既充分利用电视的表现手段,又避免过分的艺术渲染;同时,增强趣味性,营造气氛,提升节目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艺术审美力。

三 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策略

1 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的艺术策略

通过艺术策略,实现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高质量创作,主要是创新节目的组织、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可以体现在将故事化叙事形式引入到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创作中。这一引入的可行性源于:首先,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内容题材本身就具有故事元素和叙事特性;其次,从受众审美的角度,欣赏故事中悬念被揭开的过程会给审美主体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6]并且,广大受众更容易被故事而非说教布道所说服,而故事化叙事形式正遵守了这一法则。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中,对影片整体设计、建构运用故事化叙事理念应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

(1)故事化叙事方式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纪录片都适用

历史、法律等题材本身就有故事,这类人文科学题材的纪录片更容易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并不只是它们的专利,那些医学、生物、机械等自然科学纪录片也同样适用。例如,我们所熟知的《Discovery探索》节目就是最好的例子,它的节目常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这些节目都是对具体的知识系统本身进行深入挖掘、层层解剖,将关键的知识元素(如,某个细胞组织或是某个工艺流程等)拟人化或情节化,巧妙设计其中的矛盾、冲突使其故事化。

(2)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具体的事物或人物作为知识和故事元素的载体,组织合适的叙事结构和层次

故事化叙事方式体现为悬念、细节、铺垫、重复、冲突、高潮等;而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中的知识是现象的抽象、总结和本质概括,它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逻辑引导受众认识自然和社会,它本身是理性的、逻辑的,并没有故事性元素。因此,如何把一个系统的、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个完整的、具体的事件,并把枯燥的知识以生动的故事形式表现出来是非常需要精心设计的。因此,要在进行文字稿本创作阶段就选择好叙述的核心对象,全面分析核心问题的所有相关细节,并精心设置整个叙述过程。将知识获取、科学发现这一艰难、乏味的过程,转化为充满了好奇、探索、反复、曲折等诸多情节要素,充分地表现事物的矛盾冲突,形成引人入胜的故事。

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中采用的一种常见的故事化叙事的结构和层次安排是“反刍式”叙事。“反刍式”叙事,是指以悬念为骨架、故事为肌体、回环式前进、剥笋式揭秘的方式传递信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节目样式。[7]“反刍式”叙事以“主线单一,紧扣主题”的原则提出悬疑。它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出发,试图寻找一些普适性规律,形成叙事结构与节奏。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中进行“反刍”的过程中,运用图表、图片、文字、动画式“反刍”和蒙太奇式“反刍”两类电视技巧,使影片形成强烈节奏感,富有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例如,《走进科学》节目中一集名为“心脏里的‘虫子’”的纪录片,片中就采用了蒙太奇式“反刍”。片中通过对关键镜头画面的重复,将故事主线的情节展开顺序进行了巧妙的编排,讲述主人公始于一次突然的晕倒,之后通过光学诊疗在心脏中发现多个异常的肿瘤,然后术后确诊居然是寄生虫的病变体作怪,最后层层刨根溯源探究寄生虫的由来,再展开这种寄生虫的生活习性。通过这样“反刍”式的手法,讲述一个“猎奇”故事,实际上是向受众渗透了一种本应乏味的关于某种寄生虫的知识。由于“反刍”把一个节目划分为若干个小段落,把中间不易记忆的部分变成新的开头和结尾,形成起伏,增强对听觉的变化刺激,吸引注意力,使受众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前面的节目内容,同时,引起他们对后面内容的注意与好奇。

但需要注意的是,故事化叙事方式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中的应用不能因追求故事情节而损害知识的真实性,要处理好电视特性与教育性、知识本性的关系。要在故事中融入要传播的知识,挖掘相关的知识链接,延伸、升华故事情节,提升知识内涵。否则会导致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故事性有余而知识含量不足,哗众取宠,流于肤浅。

(3)悬念和冲突的设置是故事化叙事形式的关键

采用了故事化叙事方式的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同样需要设置悬念和冲突来激发受众的好奇心,以及对一切未知事物的关注、了解的欲望。而且,叙事过程的设计,还要注意延伸悬念,不断地提出新问题,不断引发新悬念,使情节环环相扣、问题步步加深。通常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中,先把内容的全部、局部或某种问题与征兆作为初期悬念向受众作预先展示,然后,人文科学纪录片通过情节去加剧人物冲突,增强故事的曲折性,使受众的眼球紧紧跟随节目的进程;而自然科学纪录片用专家的探索过程为线索组织结构,逐步揭开科学奥秘,以满足受众的期待。另外,故事化叙事形式中细节的刻画和处理尤其重要。对于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来说,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捕捉具有表现力的细节,然后用适当的视角、镜头和后期处理手法将它们表现和强调出来,正是节目的精华和亮点所在。但是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是随机的、具有偶然性的和不可预测的,因此,细节的获得需要等待、捕捉和诱发;而适当的后期处理才能使细节更加到位地服务于影片,这需要成熟的技术水平以及到位的技术体验才能完成。

2 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的数字技术策略

(1)高清视频采集技术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

高清节目视频图像源的采集是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高质量创作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影响来自于,高清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性能的优化、提高。高清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性能的优化、提高主要是:核心功能器件光电转换器件CCD的技术进化。当前高清时代下的CCD,不仅改善了图像的水平和垂直拖尾问题,但由于高清CCD的像素密度高,而影响了其原本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因此,各设备制造商都在CCD中都融合了如HAD、片上透镜、像素偏置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以提高其灵敏度、增大信噪比、降低干扰、提高动态范围和调制深度,使画面还原出来的颜色更加逼真、更加自然,保证了所拍摄画面的高画质。

(2)数字视频处理技术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

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中,运用的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后期视频非线性编辑软件和后期视频数字特效软件,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来组织、加工节目素材,并进一步美化画面。

非线性编辑软件除了对视频进行非线性剪辑和加工,以及进行画面组接、画面转场、蒙太奇等效果处理外,还可以通过活用常规技巧来弥补部分在前期拍摄时产生的画面缺陷,如静止画面的抖动等问题。另外,非线性编辑软件对字幕的处理,除了添加常规字幕以外,还可以适当地通过加强部分字幕的醒目程度,并配合适度的数字特效,达到对节目中一些重要信息进行放大、强化,促进冗余传播的目的。

数字特效软件除了对影片进行数字特效处理以外,适当的数字特效也助于提升作品的艺术风格。例如,在需要一段体现往事的视频映像资料的画面,但却无法获得时,可以对现已拍摄的相似画面加以适当偏色、颗粒化和抖动特效。并在配合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编辑时,略加快片段画面的持续时间,再在稍减弱主体音频的基础上,添加如旧式放映机式的音效,这样的处理可以表现出仿佛怀旧过往岁月般的意境。类似的处理,不仅到位地表现影片中的阶段情感韵味,而且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审美性。

(3)虚拟演播室技术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

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中,运用虚拟演播室特技,能够有效提高节目的表现力。虚拟演播室在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正迎合了情境认知理论和冗余传播的要求。虚拟演播室能够为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提供完善、细致的画面,可以代替真实的场景物体,具有很强的特技功能,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它能虚拟环境。虚拟演播室通过蓝室设计、色键合成和距离键抠像一系列技术,使拍摄物或演示者同虚拟环境相互逼真融合,让受众切身体验亦真亦幻的画面带来的震撼与激动,激发受众的情境认知,增强认知效果。

其次,它能虚拟物体。虚拟演播室能表现自然科学类纪录片中各种大小、远近、宏微观的对象,能根据表现需要来放大、缩小和透视,尽可能弥补现有各种特殊摄像手段的局限和表现手法的缺陷,完全实现所要表达的节目内容的要求。例如,《Discovery探索》节目中一集名为“科技新未来”的纪录片,片中采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模拟一款技术保密的新型概念车的底盘构造,以说明这款概念车的动力和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

再次,它能虚拟实验。虚拟演播室的虚拟重建系统利用事先存储的实验三维模型和摄像机的参数,利用多个摄像机拍摄到的视频图像,重建要分析的视频图像的三维场景。将其应用于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中,就可以获得这一瞬间任意角度所观看的实验实况。并且,它的虚拟重放系统通过使用先进的视频跟踪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可自动追踪物体,在视频图像上直接描绘、突出显示它们的运动轨迹,并予以慢速重叠式重放。将其应用于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创作中,就可以放大、强化节目中的重点、细节信息,提高表现力。

四 结束语

近年来,科教电视的收视比重的增加、新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受众文化品位的提升,对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高质量创作提出要求。提出以情境认知、数字技术合理应用和冗余传播等方面理论为指导,对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进行高质量创作。并且,在创作过程中,艺术策略和数字技术策略两者并不是相互脱离开来的,艺术策略的确定是实施数字技术策略的指导和依据,而数字技术策略又是艺术策略得以实现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应注意艺术和数字技术策略的互相协调整合,做到体现情境认知,促进冗余传播,达到数字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实现人文/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高质量创作。

参考文献

[1] 张海潮.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57.

[2] 徐福荫,黄慕雄,任光杰.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65-69.

[3] 张勇.基于情境认知的学龄儿童教育电视节目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3):53-55.

[4] 卢锋.科教电视节目的冗余传播[J].电视研究,2000,(11):73-74.

[5] 徐伟.电视教材的教育性与艺术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27.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叙事范文第5篇

初中作文课堂的学习意义建构主张:一是“夯根基,筑生活”;二是“讲规矩,采人文”;三是“急就章,走熟路”;遵照初中不同学习阶段的作文教学要求,以寻求校本研究与训练的作文教学规律。

【关键词】意义建构;夯实根基;体验生活;寻求规律

不知其它区域初中学校的作文课堂是何种教学现状,就其本校语文习作双主互动体验,理性反思作文教学实践,仍是教师指导犯难,学生习作无趣;表情没有思想,达意缺失实感;语言东拼西凑,交际无的放矢;行文不成体统,更难掷地有声。鉴于此,深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校本研究,悉心揣摩作文课堂学习意义建构对策,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校本研究获悉,初中作文教学,严重缺失作文课堂的学习意义建构理念,严重缺失作文学习科学辅导方法,严重缺失作文学习自主实践兴趣,严重缺失作文学习规律探究智慧。作文教学造成花花课堂,以应付教育“差事”;习作训练虚伪不实,以大轰大嗡敷衍了事;作文教学失去原生态的根本原因,是语文教师缺失生活作文课堂的学习意义建构意识。予以概括反思,一表现在作文教学(辅导)备课环节,不去理性思考习作训练的情境设置环境要素(生活素材与兴趣投入);二表现在习作训练方略的主导作用环节,不去揣摩作文指导智慧挖掘的协助要素(协助方案与笔耕实践);三表现在习作成果激励评价环节,不去搭建习作评价互动平台的交流要素(共同提高与分享喜悦)。交流得知,当下初中作文教学普遍仍囿于传统的经验型和总结型应试图式,仅围绕完成作文教学量化任务要求和中考作文导向,来锁定作文教学研究视角,来划定习作训练研究论域。这实属还是早被摈弃的传统填鸭式作文应试教育模式,这与作文学习意义建构的校本性(作文教学特色)和前瞻性(写作自主发展)背道而驰。如果深刻挖掘一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发展式内涵,就不难萌生作文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拓宽初中作文教学校本研究的特色途径,理智处治无利于学生习作发展的实践顽疾,应用建构主义的教育眼光,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实践纾难解困。

初中各阶段作文学习意义建构目标是有评价梯度的。要么关注基础填补、不失体验生活;要么关注行文规范、不失采撷人文;要么关注习文常规,不失笔耕指导。

七年级作文课堂,学习意义建构的目标是,关注“夯根基,筑生活”。阐明初中生习作基础无根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失生活体验,缺失生活感悟,缺失生活灵感,缺失交际语言日积月累的学习习惯,以导致没有写作思想。近年来积极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就成人考试及高考中考的作文命题,也曾多次均以此作为立意,来评价考生的作文成绩。乍一看,这样的材料作文,并不是习作难题。可是评卷发现,多数考生立意浮浅,表达语言干瘪,腹中没有蓄积的情感素材,对所给“作文材料”没有多元的思维联想和丰富的认识见地。考生为了达到作文写作规定字数的要求,只好大呼小嚎,拼足成篇。结果内容假大空,卷面低分数。举个最简明易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意―《从母爱谈感恩》。初中学生体验母爱的生活已有十余年,妈妈从形影不离的襁褓,盼望孩子与日长大,到节衣缩食冷暖呵护,最后渴望少年强健,快乐发展有成。如此优越的体验经历素材,为何就轻易失去了呢?究其教育根源,主要还是教师的责任,尤其语文教师更是主要责任承担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论)强调教师应具有创造性主观能动的诱导作用,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征,不易主动去体验家庭生活和父母亲情,亟需教师的引导启发(如布置亲情体验作业等,学校班团会和家长会也是最好的引领活动方式)。除此,更亟需有效的常态化生活体验反馈手段:语文教师每天都要利用语文课堂前5分钟,轮流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轮流训练复述家庭亲人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劳动代价;轮流交流父母为自己读书所付出的关爱与艰辛;轮流复述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的小案例等。要求学生积极善于反思回顾身边曾发生的社会生活现象,并天天撰写反思日记,将口语表达向书面语训练自然过渡。如此日复一日,就会自然养成悉心观察身边生活与事物的良好习作习惯,同时也利于培养对生活有鉴别是非曲直的体悟能力。作文口语训练实践,语文老师应积极发挥主导能动作用,促进语文课堂常态化和口语表达规范化,为语文学习驾驭书面语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