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大W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37

Abstract Experience based teaching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student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omprehension.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philosophy,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choic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which need further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in practice.

Keywords experiential teaching;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1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就是在实践中亲身经历,在亲历中获得体会和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使人感到真实可信,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体验式教学”就是创设某种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引发他们的思考,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去探索、发现、领悟课程所要传递的核心内容和情感要素。“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从课堂的听众变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通过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地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内在的素质。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2.1 心理健康课课程性质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性课程,重点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关注的是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掌握,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概念和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自我发现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实际应用上来。心理健康课堂应该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完成一个自我发现之旅。只有借助于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和领悟,重视对学生个体内在心理历程的影响,才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外在的心理知识内化为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人的心理过程的要求

人的心理是知、情、意的统一,如果教学内容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没有唤醒学生的情绪,没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就不能保证他们有相应的意志行动。很多心理健康知识其实是很大众化的,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就是人们在现实中能不能真正意识到,真正付诸行动。如果心理没有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是很难做到知、情、意的统一的。“体验是心理健康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连接认知和行为的媒介”,所以,必须借助于学生的切身体验,在体验中激活他们的心理,让切身的体验把他们的知、情、意贯穿为一个整体。

2.3 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意义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助人自助”,激发个体内在的心理能量和心理潜力。每个人的心理归根结底都是属于自己的,如果课堂中学生不能敞开心扉,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无论教师如何强调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如何从外在施加压力,对于心门紧锁的学生来说,这堂课也是毫无意义的。“体验式教学“的优越性就在于引导学生打开心门,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主动地关注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身的正向资源,最终达到“自助”的目的。

3 “体验式教学“的课程设计

重视学生内在的情绪体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投入,重视课堂间的全方位沟通,这是“体验式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基于这一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环节一般为:“引入话题(主题)创设情境――自我体验(联系自我、自我分析)――和他人一起体验(交流、讨论、分享)――科学策略――总结深化”。主题的引入可以是一个案例、一种现象、一个故事、一个问题等等,主要是创设一种思维情境或心理氛围。“引入话题――创设情境――自我体验”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自我体验――和他人一起体验”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而“科学策略――总结深化”是解决“怎么样”的问题。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是合理的、有价值的、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有些内容可能并不能得出一个具有共识的结论,但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对于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仍是其效果之一。

以专题“适应与心理健康”为例,说明体验式教学具体的课程设计:以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引入话题(主题)――生活不是一陈不变的,当变化来临时,你会怎么办?你会是匆匆、嗅嗅还是哼哼、唧唧?学生做出选择后,立即引导学生进入现实情境: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生活环境、学业、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你是如何应对这种变化的呢?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上了大学,你好吗?”请学生描述自己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学生进入自我体验阶段。接着进入交流和分享的环节,请学生坦诚交流进入大学后的感受以及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紧接着又提出新的问题:“当环境改变时,我们该怎么办?改造环境?改造他人?还是改造自己?怎么做是合理的、现实的?”当学生回答“只有改变自己才是可行的”,此时,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改变自己?怎样改变才是积极的适应?(科学策略)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最后使学生认识到(总结深化):只有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地适应环境,才能获得成长和发展。

不同的主题在话题的引入和情境的创设方面略有不同,但是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不变的。

4 “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方法

(1)在案例中体验――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思考分析。案例能够充分反映某种心理现象或社会现实,当它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考和探讨的兴趣。在教学中,案例即可以作为某一授课内容的切入点,也可以作为说明某一问题的载体。选好案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探讨,最终使学生有所感悟。

(2)在讨论中体验――针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互动方式,通过各种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而热点问题又是学生普遍关注、争论激烈且困惑较多的兴趣点所在,讨论时大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脑力激荡式的探讨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对某一问题的体验和领悟。

(3)在活动中体验――引入各种游戏活动或互动活动,获得切身体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有快乐感,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营造快乐的氛围,愉快的氛围又可以使学生放松地、投入地参与到课堂中,为他们进行体验做好心理准备。心理活动、心理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快乐,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欢笑中获得切身体验和心灵的感悟。

(4)在自我剖析中体验――根据心理规律,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分析是与自己心灵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客体进行观察、审视、解析,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逐渐发现问题所在,最终获得心灵成长。

(5)在角色扮演中体验――通过编排心理剧或拍摄微电影,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某一情境编排心理剧或拍摄微电影,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绎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感受和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此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

5 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较高的适应性,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积极作用,还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过大,人数过多,限制了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由于连年扩招,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人数也日益上涨,一个班动辄五六十人。如此之大的班级不利于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人数太多,一方面致使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一些非团体性的活动中,总是会有一部分旁观的学生受到冷落而丧失兴趣;另一方面,狭小的教室空间使有些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如何在大班中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人人思考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2)如何激活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敞开心扉投入到课堂中来?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经历不同、在课堂上的表现差异很大,心理开放的程度不同,有些很积极,有些比较冷漠,有些总是游离于课堂之外。这需要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消除他们的疏离感和戒备之心。

(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而非消极的体验?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在面对同一情境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果话题恰好触及到某些学生的心理敏感点,就有可能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或对教师产生不满,或对课堂产生不安全感,不仅会影响到课堂的参与,也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全面考虑教学设计,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反应。这对教师的素质是一大考验。

总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既是教与学的必然要求,也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资源,积极尝试,主动创新,克服难点,探索出路,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验式教学所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参考文I

[1] 刘吉发,刘强,段联合.教学方法论:10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136-137.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身教;环境;学科教材;实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即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心理教育学,来培育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曾指出:“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智力因素,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人格、讲话艺术和处世本领。”那么身为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给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带来影响,据有关研究表明,教师不健康心理会让学生滋生对教师质疑的心理问题,所以,教师必须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让学生信服,达到“信其道”的目的。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的知识,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还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接受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关心来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同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管齐下

1.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1)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给孩子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呼吸;为孩子提供一面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如,在校园进行户外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为学生创设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教室整洁优美,这样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比如,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心态,由原来的居高临下态度,转变为以亲切、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要用全部的爱心、真心去关心学生,促进感情内化。

2.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材中”

小学教材包含心理健康因素的课文很多。例如,有的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有的是与他人和睦相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目前教材课文不但是思想性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而且课后都有“感情朗读”的要求。教师为了落实感情朗读,可以使用“精讲多读、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让每节课的朗读时间不能少于时间总量的二分之一。

3.寓“情感教育”于“实践”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可以利用课堂外结合语文教材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例如,北师大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是主题为“特产”的开放单元。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内外读物或者网络来搜集全国各地的特产,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世界观,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物产丰富,使学生产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师还可以辅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入手搜集各个镇的特产,把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展现在眼前,迁移到自己的身边。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课本知识,而且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分工合作、小组交流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明白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寓“快乐”于“节日”

众所周知,孩子们最快乐的是过节。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含有不同的节日。如,端午节、儿童节、母亲节等。在这些节日文化中蕴含了教育的源泉,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具有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特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这节日的氛围中变得更加懂事。比如,在“母亲节”的活动中,让学生搜集一些赞美、歌颂伟大母亲的诗句,说一句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帮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不仅增进了母子、母女间的感情,更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节日活动中来,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第3篇

一、体育锻炼对增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喜欢锻炼的人都知道,经常进行合理的运动能改善情绪状态,促进智力开发,增强意志力,提高抗挫折的能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日常的体育课一般都是以基本素质、技能学习和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的内容,但很多体育教师只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枯燥、漫不经心的教学,常常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分析,很多学生渐渐产生了厌倦体育活动的心理问题。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一直强调,体育训练是身体技能和心理技能相结合的一项内容,只有同时具备这两项技能的并重发展,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锻炼。身体技能的形式和心理建设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缺一不可。

二、如何在体育课程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课堂的活动和全肢体的释放可以发挥其让人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班级群体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让每个个体可以在情感中相糅,认可上相近,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的活跃,教与学的兴趣提高,会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行动力、操作力、协调力得到最优化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体育课堂气氛优化呢?

1. 建立愉悦的师生关系。

学习和工作环境对人们的行为动机和目标有着长期的影响。研究者称,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欢快的活动气氛会抑制个体的竞争情绪,满足内心的成就感,即便短时间内再回到充满竞争的环境中,这种成就感也不会消失。所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良好的教学气氛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前提的。所以,客观上说,教学的心理环境就在于建立愉快的师生关系。教师关怀、爱护、理解学生当下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成长,就会在最有效的范围内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距离感一旦消失,就可以更快地营建轻松的课堂环境。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主体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2. 创设快乐课堂。

教师的情感导向影响整个课堂,体育教师如果能用新颖的教学模式,真诚的心,幽默的语言,鼓励的目光,点金的赞语带动整体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就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我们把棕垫摆成圆圈形,学生在做前滚翻练习时就如同葵花向阳,激发了学生练习前滚翻的兴趣;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青蛙在荷叶上跳跃的录像,然后结合“青蛙过河”的游戏,让学生模仿青蛙的姿势练习,诙谐的动作一下子就能激发学生练习跳远的兴趣。

3. 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借鉴国外的人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体重、肺活量、个性特征、活动最高值来采取独特的多元化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世界,发展健康的心理。在瑞士,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份事业来经营、来管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在这种成功模式的借鉴下,我们可以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自主控制学习的过程,从而也能更好地控制个人的自制力。也可以提倡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理解、分享,获得更加全面真实的情感升级。在情感升级的同时,应积极安排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 坚持定期的普测评估。

不管我们的实施方案多么的完善、全面,最后的实施才是主要的。学生很多心理问题的引发都是因为问题发现的不及时,教师应尽量通过快乐的体育课堂氛围,及时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定期的普测评估就显得十分的必要。我们不妨仿效国外的方法,定期给学生做一些趣味的心理题目,或者体育户外游戏,通过游戏,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心理,提前介入干预,防患于未然。

5. 采取小组轮换管理。

中小学生在这个年龄,自我体验价值的情感十分强烈,对领导力有着较强烈的欲望。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心理上的这点小虚荣,让他们的欲望得到满足。可以实行班级组长一周换一个,每个小组轮换管理,轮换交流。我们知道,即使教师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终归会有年龄上的差距和代沟。同龄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时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解决一些问题,也能给自己留下深刻的记忆,避免自己出现相同的心理问题。

6. 组织亲子体育课堂。

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是父母,成功的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我们可以邀请父母来体育课堂,和孩子进行游戏,完成和父母的亲密互动,这将有利于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推车》游戏:孩子双手着地,由家长抬着孩子的双腿,向前行走,先到者获胜。《乒乓平衡赛》游戏:家长手拿球拍,球放在球拍上,从起点跑向终点;到终点后,交给孩子,再由孩子跑回起点,先到者为胜。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学 心理 素质 培养 创新 快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部分,初中数学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灵活的思维方式和灵敏的感观能力,更应重视对学生心理的培养。若能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取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那么现在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成绩的波动,造成心理上的悲观,失望。

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有各种大小型考试,有些学生存在着一种考试焦虑,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考试前的复习和备考,也会形成应试中的紧张、焦急、恐惧的心理,影响考试中的正常发挥。特别是一次考试成绩下滑,达不到理想的要求,从而消极学习,下滑速度更快。

其次: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

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往往使现在的初中学生喘不过气来,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教诲,在对其形成动力的同时,也形成无形的压力,学生在和我交流时强调:谁不想上重点大学成为人才,谁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谁不想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有时看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与别人的差距,就会缺乏信心。

最后:缺乏恒心

有的同学在现在学习生活中时常会被一些事感动着,也很容易下决心,尽管知道数学学习应当勤奋,但无法持之以恒,容易原谅自己,不喜欢听老师空洞的说教,如刻苦学习等。喜欢听一些催人奋进的、真实的故事,但也只有三分钟热度。

一、数学教育应对学生进行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素质培养

勿庸置疑,愉悦积极的情感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它不仅能活跃思想,增强内能,整合智慧,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会把数学学习视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再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就会感到越学越好学,越学越想学,“知之深,爱之切”,于是数学教与学自然就呈“良性循环”之势。尤其是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通过对他们亲切的关怀、爱护、帮助和期待,默默地传递给学生,时常让他们感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可以激发学生在数学中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数学教师对数学的热爱、追求以及对数学教学工作的精益求精,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处处让他们受到感化。只有当学生在情感上受老师感染,进而转化为他们对老师的敬佩和对数学学习的热心,才会成为一种推动数学学习与提高的强大动力。所以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师生间的知识与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

二、以适当的机会,加强对学生挫折教育的磨炼。

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要遇到各种困难和疑问,需要学习者知难而进,迎接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能否经受住种种磨练和打击显得十分重要。许多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大都不是脑子笨、基础差,而是数学意志薄弱,畏难、怕苦、贪玩和自控能力差,没有顽强的毅力造成的。

针对考试成绩的波动,老师一方面帮助学生客观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另外我们要重视考试之前的心理辅导,教给学生良好的应试策略,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在平常的小考中,有时通过一些话语,故意给学生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紧张之后又营造一种宽松的范围,一松一驰的训练,可以促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面对一些大型考试,考前的辅导与放松教育也必少不了,例如,面对数学中考模式的试卷,考试前先科学分析自己答卷的可能情况,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在考试中,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善于抛弃一些难题,12道选择题,遇到1~2个不会做是一种正常情况,6个解答大题,后3题的第二问可能被卡住,也要不慌张。只有正确认识,消除一些思想顾虑,增强自信,在考场上才会提高记忆和思维的效率,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针对解答难题造成的心理挫折,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予学习上的帮助,指导遇挫学生解决一些数学方面的难题,让学生领略成功者的快乐,推动心理健康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通过解题经受一下挫折的磨练。所谓“难度适中”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跳”需要勇气和毅力,“能摘到桃子”则是让学生经过磨炼体验到成功和愉悦。事实证明,经过自己奋斗战胜挫折取得的成功才是最能激励人。

三、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健康自信的心理素质

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即对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如何解决问题等。

对学生学习环节的方法指导,即对学习过程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原则,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听课、记课堂笔记、复习和做作业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外自学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工具书,查找、积累资料的方法等。

加强课程学习的方法指导,即将一般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具体学科上去的指导,也就是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实现五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努力实现“四带进”――把爱心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认真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讲学生无法学或者学习有困难的内容,讲问题的延伸和拓展;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学生能学会的内容,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能看懂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看;学生能自己探究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能自己能总结出来的结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归纳……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141-01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成长需要

中学时代是人类走向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一个关键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一是随着中学生的身体在快速地发育,外在表现有身体长高、嗓音变粗、变细、开始长喉结、生理期的到来等,这些都能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而另一方面不爱说话、上课精神不集中、无法沟通等问题也普遍表现出来,学校和家长仅仅简单归结为长大了、心事重了、学习压力太大了等原因,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就学校教育而言,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符合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是家长和老师们严重忽视的地方,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与同性、异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家长、老师的认识,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等表现出强烈的认知需求。在互联网没有出现的时代,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更愿意接受家长、老师的建议,尊重他们的指导,而如今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代际之间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学生更愿意从网络上了解他们想知道的知识,更容易对家长、老师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的完整性、现代性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本人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归纳出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困惑:

1.对学习产生恐惧,精神紧绷,往往花费很大精力,甚至是以身体为代价的努力学习,而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学习效率低下。焦虑的心态在中学生中很普遍,引起焦虑的原因有很多,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是由学习压力引起的,表现为紧张不安、失眠、食欲不振、思维不敏捷,导致学习水平不能正常发挥。

2.人际交往障碍。很多中学生觉得父母、老师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学习方面,所做的沟通也都是围绕着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常常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困惑,寻求指导和帮助。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寻求所谓的“知音”,甚至发展成沉迷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恶性循环下去,更是使得他们不愿意面对、躲避现实世界的正常人际交往。他们不敢向别人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和看法;也不敢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甚至出现了对社交生活的深深恐惧,产生强烈的自卑、沮丧、孤独的心理,严重的甚至发展到了抑郁症的倾向。

3.适应不良行为。中学生的世界观还在形成过程中,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社会阅历几乎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在班级学习氛围差的环境里不思学习、打架、吸烟甚至是逃学、离家出走等。

4.早恋。青少年情感丰富,体验强烈,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没有控制情感的尺度和分寸,特别容易冲动,不计后果,轻则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重则由于恋爱受阻、失败等而产生轻生的心理,非常危险。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身体的健康并不代表心理的健康,但心理健康却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现代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一个事物的两面,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交互影响着的。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中学生健康人格。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外在表象。每个人的人格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卵双胞胎的两个人,成长环境、教育环境都是一样的,虽然大多表象都是一样的还是会有差异。人格的健康才能促进自身潜能的发挥,才能更好地在社会生存,良好的人格促使自己战胜自己,功成名就;良好的人格把挫折当成基石,愈挫愈勇;良好的人格促使你身强体壮,延年益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智慧、意志、性格、气质、道德等方面着手,引导这些因素形成良好的、协调的、统一的整体,以达到健康的人格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