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的税务管理

企业的税务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的税务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的税务管理

企业的税务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税务管理 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税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政府2009年《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导》的颁布,各企业也给予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越来越多的重视。要想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税务风险管理的落实很有必要。因此,本文就税务管理流程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其不仅符合企业管理的需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

所谓税务管理,其是以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为基础,结合有效信息,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益,管理包括税务策划、控制、效益度量、业绩评价等内容,且在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层次上均有涉及。税务管理需要明确其作用,其中运营控制使得税务成本效益不断提高,日常管理是实现税务成本的降低,信息管理是针对税务管理信息的实时提供。

(二)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一、税务战略管理层次,也就是筹资、投资以及收益支配决策,而收益支配决策包括税务的策划、控制、效益度量以及业绩评价等内容。二、税务运营控制层次,也就是生产、供应以及销售经营中税务的各项管理工作;三、税务日常管理层次,也就是会计核算、税企关系以及纳税申报管理中的税务管理工作;四、税务信息管理层次,也就是涉税信息的收集、处理及输出过程中税务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企业税务风险及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税务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是企业税务风险,其在税务管理中客观存在。然而,管理人员缺乏对企业税务管理的了解,在实际的税务管理中存在缺陷。税务风险是指税务目标管理、日常管理、运营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等过程中,因涉税事项的不确定影响,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收益或者损失。税务风险带来收益或者损失取决于税务管理者的风险认识及管理,如果其能有效进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那么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税收成本效益,否则,企业将蒙受亏损的打击。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指税务管理人员在税务管理过程中,识别并评价企业的税务风险,通过有效风险控制机制的制定,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要点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要点包括内部环境、事项判断、目标建立、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监督控制以及信息传送等。

(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税务风险的战略管理、运营控制、日常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以上内容都是在相应的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判断与评价,并且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有效降低税务风险,减小企业损失。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的整体结构:

(一)系统构建的整体目标

按照企业税务管理流程标准,依据企业各项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参与性,从而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判断与评价,完成风险控制机制的制定,达成税务风险的降低以及企业收益的提高。

(二)系统构建的整体结构

运营控制、战略管理、信息管理和日常管理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四个方面,其中,这些方面的内容包括目标设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事项识别、监管控制以及风险应对等要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对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企业税务管理流程标准,依据企业各项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参与性,落实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业税务风险降到最大,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结合实际,设计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广大企业在今后的税务风险管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

企业的税务管理范文第2篇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概念及原则概述

企业的税务风险就是指企业在对自身涉税行为的处理上,在客观或者主观上由于税收筹划措施采取不当或者是税收政策理解不到位,造成了企业出现税收违规行为,并造成企业面临税务管理部门处罚,出现财务以及声誉损失。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则是要求企业财务或者是税务处理等企业涉税行为处理部门,根据企业的自身经营状况,在国家税务法律政策的基准框架内,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对企业的税务风险所进行的识别分析与评估,将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内。在企业内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遵从法律法规的原则

税务风险管理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税收法律以及国家的税务规章制度等,按照国家承认的纳税计算方法确定企业应当缴纳的各项税收,并严格服从税务机关以及税务执法人员的合法管理。遵从法律法规原则就要求企业必须及时收集并学习相关税务信息,尤其是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等,针对政策方面的风险强化管理以确保整个税务管理行为在法律框架内。

2.系统性的原则

在税务风险管理的规划上,应该站在企业经营发展的整体角度进行税务工作的管理,因此在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上,不能仅仅将降低税负作为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经营。同时,税务风险管理的系统性还要求企业必须确保税务风险管理中各种税务筹划方案的有效执行,形成对整个纳税管理体系的系统控制。

3.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要求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各项措施的制定必须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尤其是企业内部的各项涉税事务的管理方面,必须确保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二、我国企业税务风险出现的具体原因分析

1.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当前我国企业在自身内部的风险管理上,主要是把精力集中于企业的资金、经营、财务以及市场风险的控制管理上,对于税务风险的管理认识还相对较为淡薄,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的危害与影响。一些企业对于税务风险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将税务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的融资、物资采购、生产研发以及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在管理层面上就缺少了税务风险管理的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与事后预防,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造成了较大的税务风险隐患。

2.税务筹划管理不当

税务筹划管理不当对企业造成的税务风险是非常直接的,也是造成企业出现税务风险的直接原因之一。一方面,如果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不合理,没有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很容易造成企业出现多缴纳税款的风险;另一方面,税务筹划行为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特性,如果税务筹划行为不适当,被税务主管部门认定为违背了税收立法宗旨或者是经营目的不合理,很有可能承受反避税制裁,进而出现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

3.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管理也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备的税务审计制度,没有根据企业税务风险的实际特点对涉税行为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不利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进而导致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上处于被动状态。

4.企业经营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更是加剧了税务风险

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经营范围逐步扩大,各种跨区域、跨行业的经营业务越来越多,在经营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税制以及税种也越来越多,企业日常所要处理的涉税事务也越来越多,企业纳税主体出现的这些变化都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

三、强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措施

1.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设置

在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上,首先应该明确企业的税务管理目标,税务管理目标并不是零税务风险,而是通过对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识别与税务风险的评估,最大程度的控制企业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在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的设置上,企业应该在内部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或者部门专职从事税务工作的处理,如果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则可以采取聘请税务顾问的模式,对企业的涉税业务进行风险评估,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2.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分析与应对水平

税务风险的识别重点是对企业税务风险事故、税务风险因素等方面信息的收集,并通过采取风险损失清单、财务报表分析、风险因素预先分析或者是因果分析等,对企业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进行识别,并对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与登记划分。在税务风险的应对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税务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等手段及时进行化解。

3.强化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

在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制定上,应该严格遵循国家的税务法律规定,准确的把握国家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既要确保企业税后利润、纳税义务、办税成本、办税效率以及纳税人合法权益,同时也必须避免违反国家的税法规定。在具体的税收筹划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的税务针对性的采取风险控制管理措施,对于增值税税务风险,重点是认真核实好企业的进项税抵扣增值税发票的真实合法性,并准确地计算销售收入核算销项税金;对于企业的消费税应该根据企业的增值税税务风险防范中计算销售收入的内容进行计算;对于企业的所得税,则主要是应该确保及时的计算收入,并列支成本,确保企业的收入、成本以及费用之间的配比、一致性。

4.强化企业的税务风险内控制度

强化税务风险内控制度是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对于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重点是规范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流程,并健全完善企业的税务风险监控制度。在制度的设置上,应该确保企业具有健全的税务登记、变更管理、税务核算、申报管理、发票管理、税务文件管理以及税务信息系统管理等一系列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其次,应该定期对企业的所有涉税事项进行风险内部审计,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的发现企业税务管理中的风险问题,消除税务风险隐患。此外,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管理结构、经营规模、行业市场以及国家税法政策的变化,及时的对企业的税务风险事项进行梳理,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企业的税务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税务管理 内部控制 完善对策 对策探讨

在国际会计制度不断改革的进程中,国内企业的会计体系也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即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管理会计之间在不断地交融。税务管理具体是指应用与会计学相关的知识理论与方式,对企业运转过程中与税务相关的各项事件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1]。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对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这一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也是完善相关对策实施以及发挥实效性的依托。

一、企业税负管理内部控制的重难点解析

(一)税务部门征管要求提高导致企业增加日常税收管理难度

在企业管理体制与国家税收政策日益健全的局势中,国内税务征收管理工作专业性、团结性、规整性特点逐渐明显,同时企业税务登记、发票保管、纳税申报等与税收管理相关的常规业务也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企业税务管理者业务技能水平与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二)税务部门稽查力度加强增加企业涉税风险

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个别地方要求财政收入不断提高,税务管理部门税收管理水平不断加强的形势影响下,各级税收部门税务征收的稽查力度不断加强,特别是对于与国家经济发展直接挂钩的企业,如电力、金融、公路等行业更是大多作为重点税源企业重点加强稽查检查力度。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在重视税务稽查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提前做好税收筹划,对税务风险进行事前评估。

(三)企业经营的外界环境劣势增加企业税收管理的阻力

主要体现在某些地区为了推动当地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进程,对后期建设的外来型企业在税务管理环节设置了层层屏障,例如规定它们在某一期限内上交完整版的与税务相关的材料与证明,这在很大程度上给这种类型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深度发展制造了阻力。

二、探究完善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明确内部岗位分工与职责

企业在对内部环境实施内部控制措施时,应该结合业务性质与内部控制标准建立内部机构,使职责权利界限清晰化,此时职责与权利充分在每个责任单位上体现出来。为了落实上述管理目标,企业在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之时,应该设立税务管理专门岗位,从而切实发挥专业税务管理人员实效性[2]。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责任体制,使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专业税务管理人员必须积极有效的做好国家最新税收政策的采集与分析工作,合理的推测其运行的趋势;同时采取合法的措施强化企业与各级税务部门业务之间的紧凑性,从而获得税务部门在税务政策上的相关指导,以及在纳税服务方面的相关帮扶,落实更深层次优化企业税务管理内部环境的目标。

(二)落实企业税务筹划工作

鉴于不同企业经营项目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企业之间在纳税行为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类型的企业缴纳的税种也不尽相同。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分税体制推行以来,国内税务方面的政策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企业税务管理人员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借助强化税务筹划能力的方式为企业赢取最大的税务利益。例如对税务政策法规的学习、借助参加与税务相关的讲座、培训或者是实时跟踪新闻信息等途径,了解税务政策法规制定的前提条件、目标以及预期要取得的成效。企业也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或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使其走进企业内部,与税务管理人员携手做好税收筹划,将企业从税务困局中解救出来。

现阶段,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适用于电力建设和生产企业的也有很多,如研究开发经费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高端技术企业所得税率优惠政策;小微企业减免税政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公共基础设施三免三减半政策;环保专用设备抵税政策;安置残疾人员及其他人员所得税优惠政策;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等。在企业税收管理中,有效掌握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提前做好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节约资金,降低成本,为经营发展带来活动。另外,一些企业所在地方税务机关推行代征代扣手续费、财政返还与政府奖励等激励政策,也是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顺利开展与有效运转的保障。

(三)做好内外信息与沟通工作

企业如果能够建立健全信息和沟通体制,与企业税务内部控制有关的工作环节就能够彰显出透明化的特征,这些工作环节通常包括税务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传输。如果税务信息在沟通方面如果能够体现出时效性的特点,就会大幅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与企业任何经济活动如影随形,在很多层面上均有所体现。那么可以推测的是企业税务部分汇总的信息量是庞大的、种类也是繁杂化的,这间接的反映出信息快捷沟通的重要性,否则一旦有税务信息丢失问题的出现,就会使税务内部控制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此时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进程也受到一定的阻碍。

为了强化企业内外信息沟通的效果,实现有效规避税务风险的目标,企业建立并推行税务信息与沟通体制是前提。对于那些借助财务资讯、办公网络途径获得的内部控制信息资源的企业,应该与那些在业务上有联系的单位、中介机构、各类媒体搜集到的外部信息进行对比,通过科学的挑选、审核、统合、交流与反馈环节,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上报至企业上级部门,与企业领导凝聚智慧共同解析风险的成因,并对其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与估测,最终编制出行之有效的税务风险防控对策,以使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良性运行,为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顺利、高效运行奠定基础。

三、概述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对税收风险起到了防范作用

通常来讲,企业税务风险都是由于各个部门信息沟通不畅而衍生出来的,这种风险难以遏制。但是在企业税务的内部控制体制完善的情况下,税务风险的成因与类型便会明确化,例如核算风险、交易风险与税收筹划风险等,在此基础上,编制可行性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案就不再是难题。

(二)提高企业运营的安全系数

企业税收内部控制在落实税务风险防范方面上发挥了巨大的辅作用,也是企业税务内控体制得以完善的依托。之所以认为其发挥了提高企业运营安全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企业领导者、财务人员对税收法规政策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大大压缩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随意性,自觉的处理税收风险,为其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三)增强企业运营的价值

鉴于企业税务风险有效防控的实际情况,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进行避税,从而降低企业税务压力,从而达到创造价值的目标。当然,有效性税收管理在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的落实,可以协助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四、结束语

综合全文论述的内容,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可以有效规避税收风险、提高运营的稳定性、促进企业经营价值的提升。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应该提高对内部控制重难点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好收筹划工作,建立健全税务信息采集、处理与传输体制,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税务管理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孙鹏.发电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

企业的税务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发票;税务风险;税务管理;发票管理

企业税务管理是指企业对其涉税业务和纳税事务所实施的分析和研究、筹划和计划、监控和处理协调和淘通、预测和报告等全过程管理的行为。面对错综复杂的管理工作,以发票作为企业税务管理的着手点,开具和取得的发票合法合规,可以提高企业纳税工作的准确性、防范和控制企业税务风险、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发票是税务管理的重要工具。

一、发票的基本特征

(一)合法性

新《发票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的发票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发票的票面格式、内在构成要素和印制要求都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只有依法印制并具备法定格式和内容的发票才是有效的合法票据,才能作为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合法凭证。因此,财务人员在受理票据时要注意识别假发票,以防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真实性

发票所记载的内容必须是对商品交换等经济活动的真实反映,财务人员对外来的发票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去伪存真,确保取得发票的真实性。

(三)统一性

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同一时期、同一经济性质(或同一行业)所使用的发票是统一的,且发票监制章、印色、用纸、防伪标识等均有统一的规定。

(四)时效性

即要求填写单位和个人在商品交换活动发生后及时开具传递发票,以确保发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时效性。同时也要求用票单位和个人不能超前或滞后开具发票。发票的四个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缺少了合法性,发票管理就失去了法律依据;缺少了统一性,发票就失去了发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失去了真实性,发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了时效性,发票就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商品交换的全貌。

二、发票的作用

发票是财政、税收、审计等部门进行财务税收检查的重要依据,在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发票是最基本的会计原始凭证之一。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发票广泛使用,并且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即时性等特征,会计核算主体将发票作为原始凭证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2.发票是记录经济活动内容的载体,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发票记录了该经济活动的各项内容,包括经济活动的形式、时间、金额等,为个人、企业在财务上的查询、管理提供了依据。

3.发票是税务机关控制税源、征收税款的重要依据。税务机关能够利用发票信息了解企业商品、劳务的交易状况、税款发生情况从而能够控制税源,为税款的征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发票是监督国家经济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利用发票承载的信息发现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维护市场环境的稳定,保护国家和人们的财产不受侵犯。

三、发票在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在我国税收征管体系中,发票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征管、税款的确定和征收以及税收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发票和税收相挂钩,是中国税收征管的一大特色,“以票控税”已经成为税务机关开展工作的根本点和普遍共识,发票在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准确纳税

准确纳税是指严格遵从税收法律、法规,确保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同时又使企业享受应该享受的政策。发票的开具时间是企业纳税义务产生时间,发票是企业进行税金核算、纳税申报的依据,取得和开具的发票是否合法合规,直接关系到企业税款的确定,影响纳税申报工作的准确性,正确使用发票能使企业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政策。例如:未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使用发票,造成当期多交增值税,并且进项税金长期无法抵扣。有家供电设备安装公司,成立当月,就承接一项154万元设备安装业务,设备由安装公司提供,由于公司刚成立,垫付购买设备的资金不足,于是要委托方预付购货款,委托方要求其开具发票才付款。该公司开具了11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税金159829元,银行收到把款项后,公司按940171元作预收款入账,159829元做“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入账。因发票开出,纳税义务成立,当月在没有1分钱进项税额的情况下,按159829元缴纳了税款。该公司财务认为,进项税额终能扣除的。等定制设备到货已隔4个月,没想到设备到货的当月没有销项,这15.98万元进行税额无法抵扣,只能转入“待抵扣进项税额”账户挂账。以后几个月由于销售收入较少,累计销项税金小于15.98万元,挂账在“待抵扣进项税额”的进项税额一直没有全部抵扣。从该案例的直接原因看,业务部门对开票时限不甚了解,开票和纳税之间关系不明白,误认为只要是预收款,就不用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发票管理办法细则》第33条规定:“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从政策层面来说,发票仅当发生经营活动时,才会开具,也就是说,发票的开具时间代替了政策层面的纳税义务产生时间。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当月多缴纳增值税16万元,缴纳税金之后产生的可抵扣的采购设备进项税额15.98万元,一直没有全部抵扣。对上述案例分析看出,表面上是没有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开具发票应当使用中文”规定而造成的后果,实质上是企业内部的销售、财务、技术等部门,没有全面认识和把握该项税收优惠政策,因为在该政策解读中对企业基础工作提出要求,企业对执行税收政策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对基础工作缺乏严细的工作作风。如果企业重视发票填写规定,内部有研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运行机制和活动,那么这73万元利益也就不会白白失去,应该享受的政策就能享受到了。

(二)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

发票不仅是企业进行纳税申报的依据,也是政府、税务部门进行检查的重要依据。近三年,国家税务总局在税务稽查工作中要求各地做到“查账必查票”、“查案必查票”、“查税必查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在2011年2月1日已经施行,相比旧的《发票管理办法》由财政部颁布,新《发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颁布,法律地位得到提升。《发票管理办法》采取“抓住开票方,从源头上控制”的管理方式,加大对开票方的管理和违规处罚力度;同时把作为受票方或买方在交易中应该承担责任升级;将专业人员,尤其是会计的职业判断作为处理发票事项的应知原则,将司法上的过错推定原则和原罪理论引入发票管理,让举证责任倒置,完全推到纳税人一方。企业各级管理层人员和各部门业务人员都应该对发票重视起来,加强再学习和再认识,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发生。现在有很多公司都涉及到一些与集团企业的业务往来,如:合同是与子公司所签订,业务也是由子公司来具体提供,而开发票与收款方却为母公司,再如有些企业可能涉及到一些核算上的问题,付款方可能与发票填开方也不全一致。这种做法,将会给企业的业务实质的认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子公司真实提供了业务却未开发票亦未申报纳税,母公司未提供业务却开票收了钱。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第二十一条“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时,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收款方和开票方应该一致,付款方和发票取得方应该一致。接受第三方发票,无论是接受方还是代开发票的第三方都属于违反《发票管理办法》的行为,子公司涉嫌逃税,母公司涉嫌虚开发票。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除给予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等外,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四、强化发票管理,防范和控制企业税收风险

企业收取和开具的发票不合规、不合法,必然会产生企业的税务风险,强化企业发票管理,提高发票管理质量,能够防范和控制企业的税收风险,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发票管理工作:

(一)制定企业内部发票管理制度

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行业特点和经营活动情况制定相应的适合本企业的发票管理制度,对发票的领购、开具、取得和保管等做出具体规定,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收支管理。

(二)发票取得环节的管理

只有加强发票取得环节的管理,才能有效杜绝不合规发票流入企业,从而避免涉税风险。企业应通过各种形式向相关业务人员普及发票基本常识,使其掌握合法有效的发票应具备的要素,并养成取得发票、自觉验票的习惯。企业业务经办人员要对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只有真实的业务才能提出相应的报销要求,确定了业务的真实性之后,出纳人员还要加强对发票的形式审查。第一,要检查各负责人员是否签批到位;第二,要查看发票本身是否有效,是否是正确的版本,辨别票据真伪;第三,要查看相应联次是否齐全,栏目填写是否规范、全面等;第四,要审查业务性质、摘要、金额、付款时间是否与合同保持一致。然后再经复核人员审核,可以杜绝发生不合规发票、虚假发票等现象。

(三)发票开具环节的管理

企业对外开具发票时,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营业务为前提,不得为他人或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活动情况不符的发票。开具发票时必须做到按照号码顺序全部联次一次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并在发票联加盖发票专用章。同时,坚持先填开、后盖章和一人填开、一人复核的原则。

五、税务筹划

企业的税务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税务会计;企业;财务管理

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理念和措施全面普及的带动下,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动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使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种类多元和内容丰富的税务政策。在此过程中,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具备充分顺应时展的能力,不仅要加强对各项税务政策的积极贯彻与落实,而且还要在开展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税务会计的灵活应用,确保企业成本管控目标得到有效实现,提高企业各项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然而根据实际调查研究能够知道,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税务会计具有的各项措施无法有效落实到相关工作中,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对税务会计在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方面具有的重要性给予正确认知和高度重视,而且还要将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多元化管理措施不断结合到税务会计相关工作中,使税务计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对税务会计具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给予重点关注,加强对会计理论的不断优化与完善,确保税务会计机制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使企业运营始终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为我国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税务会计的内涵以及价值体现

(一)税务会计的内涵

对于税务会计而言,通常被划分到会计科学范畴,是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对税务工作中会计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的专项措施,通过对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以及财务运营现状的充分了解,帮助企业对运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不仅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延伸,而且也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具体措施。在我国税务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不断完善以及体系不断健全的背景下,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对税务会计问题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审视,针对财务风险建立全过程管控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经验的充分应用,帮助企业开展规范、有效的税务筹划,使企业具有的竞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税务会计的价值体现

第一,企业应该加强对税务筹划水平的不断提升,能够使企业对各个环节的财务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税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相关措施和目标高度统一,在企业稳定发展过程中,将税务筹划具有的作用充分呈现出来。第二,企业要加强对综合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通过会计和管理,能够将税务会计的作用充分呈现出来。因此,以财务管理为基础制定企业发展目标,确保各项管理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开展方向清晰、明确,有效开展税费缴纳工作。第三,企业要提高各项管理措施的合规性与合法性,严格按照税法相关规定要求履行纳税义务和责任,对政府部门的征税工作给予积极配合,确保企业实现稳定经营目标的同时,从根源杜绝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一)财务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

对于企业财务会计而言,相关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具体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为后续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工作提供依据。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构建具有较高全面性的财务会计系统,实现大范围获取信息和深度挖掘信息的目标。不仅能够使企业财务会计对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而且还能使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通过对核算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不断提升,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制定财务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确保制定的决策内容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而且还能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实现健康发展目标[1]。

(二)税务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保障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与经验总结,使我国税务法规的内容得到了不断优化与完善,对企业税务会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要求企业会计要对税务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与管理,从而确保税务活动在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中,有序、规范开展。同时,对全过程监督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及时弥补,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升,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逐渐朝着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采取多元化有效措施将税务会计具有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到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中,不仅能够使企业现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而且还能促进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2]。

(三)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在管理目标层面,财务会计以会计准则相关内容为标准开展财务核算工作,为保障员工和企业利益提供帮助;税务会计则根据税收法律相关内容核算税率,为国家税收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核算要求层面,财务会计以权责分配原则为主,最终结果能够为衡量企业阶段性经营现状提供依据;税务会计以税收保障为原则,促进税收工作合法、合规开展。在目标表达层面,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通过制定税收申报表和会计报表反映具体目标,并结合具体反映目标对各类报表的类型和内容进行详细划分。在数据处理层面,财务会计通常对预计损失以及费用支出进行确定,税务会计则对已有开支进行确定,保证财务报表具有较高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同时,将企业阶段性的财务状况真实呈现出来[3]。

三、在新经济形势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会计的有效应用途径

(一)提高对税务会计功能作用的正确认知

在新经济形势背景下,企业必须对财务会计进行客观审视,创造良好环境确保税务会计具有的作用能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全面呈现,积极配合国家税收工作的有效开展。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应尽的基本义务,当企业或个人存在逃税想法并付诸实践时,必然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亲手葬送自身的发展路径、缩小自身的发展空间。在对税务会计各项措施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应该将相关措施与企业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优化管理效率。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税务会计部门,对岗位人才聘用渠道进行不断拓宽,为企业税务会计团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从而有效实现财务管理目标[4]。

(二)加强对税务会计专业人才的积极培养

第一,企业要加强对税务会计专业人才的积极引进,提高对内部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税务会计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为各项财务管理决策的制定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二,加强对税务会计工作人员思想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不断提升,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以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先,高度重视员工的利益诉求,通过对薪酬待遇的不断优化调整以及对激励措施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第三,企业要定期组织税务会计工作人员学习专业技能和接受理论培训,使工作人员的税务会计专业知识储备量更加丰富。在此基础上,合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设置合理的税务会计岗位,提高企业税务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5]。

(三)加强对税务会计系统的建立健全

在新经济形势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使企业税务会计的应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必须对传统税务会计思想进行全面改革,对税务会计的应用措施进行不断优化。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税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将税务会计与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确各项保财务信息处理措施得到真正落实,而且还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当税务会计系统建立健全之后,企业还要加强对税务风险因素有效管控,通过有效布设相关检查点以及采取信息化检查措施,使企业的税收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应用,将风险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税务会计工作人员,确保各项风险管理策略及时启动[6]。

(四)加强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有效分离

第一,加强对会计核算目标的有效分离。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税务会计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条件,是将会计核算目标进行有效分离,这样才能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的掌控。会计人员要对企业财务报表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做好相关记录,将变化内容及时向上级部门或领导汇报,为企业管理者制定投资方案以及发展决策提供依据;税务会计人员则要加强对企业已有财务信息的有效应用,通过对纳税金额的全面统计,向纳税主体直观展现纳税信息,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税务会计人员不仅要对工作目标明确了解,而且还要对会计核算内容充分掌握,确保市场经济稳定发展[7]。第二,加强对会计核算对象的有效分离。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以企业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为主,而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以税收活动为主,因此,财务会计的核算范围比税收会计更大,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之一包括税收。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责任意识的不断强化,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中始终遵循严谨性原则,确保最终得到的核算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精准性。由于二者在核算对象层面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的核算依据各不相同,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各自依据有效落实各项措施。另外,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日渐提高的带动下,企业财务管理要求能够与国际会计准则高度契合,为国家税收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8]。

(五)加强对税收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合理协调

第一,加强对财务报告质量的不断提升。企业想要确保税务会计具有的作用能够真正作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确保财务报告的质量具有较高精准性和可靠性,而且还要结合相关数据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税务会计工作决策,使税务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得到保障。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内容主要涉及财务流水、资金动向、负债数额等,工作人员应该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定,开展有效的沟通,将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存在的信息不等问题有效解决,尽可能降低会计核算存在的误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税务会计的工作质量,而且还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具有较高稳定性[9]。第二,加强对协调机制的积极完善。企业执行的会计政策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制定,而税收法规是由政府税务总局制定,不同部门之间相关工作和职能存在一定差异。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在运用税收会计各项措施时存在一定矛盾。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主要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因此,政府财务部门和税务总局之间应该建立积极的沟通和联系,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会计准则和税务法规相关内容制定具有较高建设性的意见、措施,尽可能减少彼此之间的差异,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10]。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