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综合管理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农村;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优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基层群众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乡镇面貌的改变日新月异,乡镇规划建设资料的数量及种类也随之大幅增加,乡镇管理对规划建设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因此,怎样收集和管理好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直接形成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字、图纸、声像等文件材料是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内容
乡镇规划建设档案源自乡镇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参与单位,直接形成于规划和建设乡镇的各个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乡镇规划中产生的大量规划建设文件,即为编修对乡镇建设独具指导性作用的具体控制性规划与总体规划,需广泛开展必要的调查与勘测工作,并申请、审批,以此所形成的反映乡镇地名、经济、水文、人口、气象、资源、测绘、地质勘测等情况的乡镇基本资料;利用乡镇土地的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规划、整治土地的文本及图表等档案。二是乡镇设计与建设中产生的工程项目档案,主要有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乡镇规划选址、用地及规划许可、设计勘测、征地动迁、申请审批等各种各样的前期材料;定位测量资料、鉴定、验收隐蔽工程的材料、复验试验报告、变更设计的通知、验收现场质量的记录、竣工图及验收资料、结算审计报告等乡镇规划建设项目的施工、竣工档案。三是形成于市政管理的大量档案材料,涵盖乡镇排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电讯等地上与地下管线工程的材料;道路、桥梁、防洪设施、涵闸、相关配套工程等档案;小型车站、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档案;公共厕所、广场、环卫设施等乡镇公共建筑物档案。
二、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优化乡镇档案管理体现时展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大国推动农业甚至广泛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意义之深、规模之大、道路之艰难让人无法想象,这就对如何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传承文明、记录历史、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等特殊作用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每一位建设者都要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喜迎挑战的乡镇规划建设意识,跟随时展步伐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更适应社会全面进步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适应时展需要。
(二)更好地满足乡镇规划建设提出的高要求。乡镇规划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无法一蹴而就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在乡镇的规划与建设中务必要真实记录实践活动的点点滴滴,它是纵深推进乡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参数和参考依据,对创新、传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乡镇规划建设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需要通过档案的形式把一些工作经验及成就永久保存下来,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务必要把践行乡镇规划建设的瞬间变成永恒,以便为后人观察、研究乡镇规划建设的历史、探索规划和建设乡镇的规律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实现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为综合改革农村提供真实的记录及参考。乡镇规划建设不仅能推进对农村的综合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还能促进发展农业农村的档案事业,使档案管理变成乡镇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综合改革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基层政权建设、组织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山林土地经营、社会保障等真实的历史记录。这些全面的、活生生的第一手资料对综合改革农村具有很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所以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不但能促使农村综合改革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迈进,还能使后人充分享受发展农业农村档案事业的成果,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三、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乡镇规划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主要的工作任务,而作为乡镇规划建设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的档案管理工作,在编制乡镇发展规划时就应占据一席之地,做到档案管理工作与乡镇规划建设各项工作的协调同步发展。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应成为乡镇整体规划的一项主要内容,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整体要求及建设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干部队伍等作出明确部署,从而为推动实施乡镇规划建设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在规划建设之初就要更好地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促使每一项工作、每一阶段任务、每一个具体措施都紧跟乡镇规划建设步伐,使档案管理工作贯穿于乡镇规划建设的整个过程,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和乡镇规划建设的同步发展。
(二)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完善化。乡镇政府要建立科学的经费保障制度,为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用于建设档案室、购置档案管理装备、落实奖励措施等,其中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至关重要,以此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成功调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具体可按照乡镇实际建立档案基地,包括集中统一管理各种载体的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保管中心、收集档案和提供服务的档案利用中心等,并加快建设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及时配备高性能计算机硬件设施、实用性软件、安全防护措施等,通过完善和升级档案管理系统来提高软件兼容性、系统安全性以及数据共享性,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如某村就成立了档案室,并成立村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用铁皮档案柜、温度湿度测定仪等设施,完善村档案室基础设施,落实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防盗、防火、防潮等工作,提高村档案管理水平。乡镇政府可建设包括保管室、展览区、查阅区以及开放区在内的档案中心,并配备大批刻录机、复印机、密集架、计算机等基础设施,把建设乡镇档案馆变成现实。
(三)加强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加强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是当下优化档案管理的重要一环,它是开展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建馆档案质量。在指导业务的过程中要将传统业务指导模式打破,确保业务指导更主动、更超前、更灵活。一是前移开展业务指导工作的时间,按照乡镇规划建设工程的特点主动上门了解各规划建设单位每一年的规划建设计划,提前上门服务,及时指导和纠正档案收集环节存在的问题,保证竣工档案的质量。二是前移开展业务指导工作的内容,及时把档案案卷内容、排列顺序、编制要求以及整理组卷要求等告知建设部门,使施工单位在开工后及时收到相关资料,落实收集和整理档案资料的工作。三是前移开展业务指导工作的地点,将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业务指导工作从办公室向工地现场前移,主动深入施工现场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
(四)促进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规范化。促进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把控材料形成关。乡镇规划建设工作相当繁杂,不能开展了很多工作却没有形成材料、文件,所以要将用脑子想、用嘴说、用本子记录的工作思路、办法等变成会议记录、计划、总结等文字材料,并做好归档保存工作。二是严格把控材料收集大关。在收集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据有关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要求,落实档案归集管理工作,保证乡镇规划建设档案完整、齐全。三是严格把控档案立卷大关。如某村档案室在成立之后及时健全村档案管理制度及安全防护措施,制定规划建设档案分类大纲,编制档案室简介、档案数量统计台账、档案检索工具、档案利用以及档案安全及温湿度登记表册,为规范管理规划建设档案奠定基础。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收集齐全与否、案卷规范与否都会对档案的利用产生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及立卷要求全面落实乡镇规划建设项目各阶段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保证档案立卷准确、系统。
(五)提高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乡镇档案部门要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培训平台,坚持进行乡镇档案员的集中培训,要求参训人员带上档案资料,通过倾听理论讲解、观看实战演示、亲自动手操作等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参训档案员的业务工作水平,培训出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能手。对于新的档案员应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一对一培训手段,让业务人员下到基层单位或新档案员带着资料到档案局培训,使大多数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得到轮训,基本掌握收集、整理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业务素质,确保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做到科学分类、合理组卷、整齐装订、准确编目、规范排列,让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优化。另一方面,要按照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实际确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思路,把部分乡镇列为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示范乡镇,有针对性地指导示范乡镇优化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培植示范典型,并组织档案员到示范乡镇参观学习,提高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四、结语
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高的要求,需要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重新定位,明确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内容及优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断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水平,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孔冰冰.做好乡镇档案工作应采取的几项措施[J].档案天地,2016(06):48-49+42.
[2]吴宝龙.对乡镇基本建设档案规范管理的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4(11):34-36.
一、工作目标
创建“政府主导、部门监督、公司管理、财政补贴”的校车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区政府决定成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区教育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部署、协调检查和指导落实。各乡镇要相应成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工作职责
区直各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省、市有关规定,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
1.区教育局:负责全区校车安全管理日常工作的联络、情况综合。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鼓励支持学生寄宿,减少乘车风险,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合交警部门对车辆、驾驶员资格进行审核。
2.区交警大队:负责监管车辆、审查驾驶员资格,办理注册登记,核发校车专用标识,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指定车辆接送学生现象,配合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3.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会同乡镇政府落实提供校车服务的客运公司,负责对提供校车服务的客运公司进行监督管理,查处未取得资质而从事非法运送学生的车辆,做好申报国家燃油补贴的前期工作。
4.区财政局:负责研究制定全区校车补贴办法,落实必要的经费保障,并加大争取车辆燃油补贴的力度,确保按期到位。
5.区发展改革物价局:负责对校车营运价格和学生乘车收费标准的审查。
6.区安监局:负责综合协调、指导、检查和督促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7.保险公司:负责对校车提供高效优质的保险服务。
8.各乡镇政府、农林场:按“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场)是本辖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学生上下学道路交通安全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负责对辖区内车辆及驾驶人排查登记、组织对驾驶人进行宣传教育及安全培训。
四、实施步骤
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用车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区政府决定推行“政府主导、部门监督、公司管理、财政补贴”的校车安全管理模式,具体推行分为四个阶段。
1.试点阶段
5月,召开全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会议,确定4家客运公司分别在周家店镇、大龙站镇、黄土店镇、许家桥回维乡等4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试点乡镇的校车运营方案由客运公司和当地政府、学校共同拟定。其它乡镇(场)要结合当地情况制定本乡镇(场)的实施方案,并报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办公室审批。
2.摸底阶段
5月至6月,各乡镇(场)组织辖区内的学校做好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工作,提高学生寄宿率,减少乘车学生人数,并在此基础上摸清学生乘车底子,同时,对2012年秋季学生乘车情况进行摸底,合理调配,并确定学生乘车路线。
3.准备阶段
6月至7月,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与客运公司根据摸底情况,整合现有学生用车,选择性挂靠开展试点工作的4家客运公司中的一家,规范管理,并由客运公司与车主签定安全运营合同。目前,运力不够的乡镇(场)由相应的客运公司自行调剂,确保能满足学生用车需要。
4.运行阶段
9月为全面推广阶段。各乡镇(场)、客运公司、学校在8月20日前制定好运营方案,并于9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及时沟通信息,确保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提高乡镇医院的调节、控制能力
乡镇医院在日常的经营范围内以及相关活动中,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是根据乡镇医院的经营目标以及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差异等,来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控制,及时的纠正一系列的错误,保障乡镇医院的基本预算以及其他项目的顺利实施。而管理会计主要利用的原理是以下两个:其一,效益中心的原理;其二,成本控制的原理。对于乡镇医院的相关科室的成本的控制,管理会计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强大的。管理会计依据乡镇医院的各个科室之间的业务量的相关收益来进行确定目标的成本、利润,从而为乡镇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的预算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调节。此项行为可以不定期的核实乡镇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的预算实施情况,从而能够更加科学的发现其中的漏洞,使得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能够掌握更加确切的数据,完善乡镇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的预算情况。
(二)提高乡镇医院的评价以及考核的能力
现阶段,我国实施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因此,相关企业以及乡镇医院对内部工作人员的评价与考核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以及乡镇医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另外,合理的考核以及评价体系还能够提高乡镇医院的工作效率,让管理会计在各个环节之内能够清楚的落到实处去,在整体上提高了乡镇医院的管理水平。把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合理的运用到管理会计的业务当中可以利用效益中心的原理以及成本控制的原理来对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功罪进行正确的考核、评价。发挥出管理会计的具体优势,促进乡镇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综合的竞争力。
(三)提高乡镇医院的财务预算能力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在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大部分人对于管理会计的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乡镇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仅仅只属于财务这一个部门的事情。因此,上述所说的额这种认识会让财务预算中的主要工作环节脱节,在进行财务运算的过程中不能够起到预算的主要功能。相反,管理会计就非常的注重整体的角度以及个体的角度进行乡镇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预算,另外,管理会计还会集中到一个比较小的部分来对其进行综合、科学的评价,在更高的程度上保障了乡镇医院与财务预算管理之间的有机和谐统一。管理会计在对乡镇医院进行财务管理的工作过程中,综合的考虑到了乡镇医院的整体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的目标以及其他的一些经营活动,在整体上提高了乡镇医院的财务预算的水平。
二、管理会计在乡镇医院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乡镇医院的管理体制不够合理
目前来看,我国的各大乡镇医院都是由政府投资建成的,因此就不存在有激烈的竞争问题,与此同时也就不存在能够激活乡镇医院内部工作动力的相关机制;另外,乡镇医院主要是以药物来养乡镇医院的模式发展,让各大乡镇医院主要集中的点是如何更加的注重药物和设备器材的管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医疗的成本;医疗的卫生资源分布的也不够合理,主要好的设备器材以及药物等都集中在城市地区,在乡镇医院这些比较小的地方没有先进的基础设施,人才也不够多,因此,对于医院的成本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大多数的乡镇医院大部分都是出于入不敷出的情况。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乡镇医院更好的面对市场的挑战,更深层次的发挥出乡镇医院的潜能,节约乡镇医院不需要使用的成本,提高乡镇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乡镇医院的管理体制不够合理的情况下,对管理会计的发挥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水平还不够高
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决定了对乡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在日综错杂的乡镇医院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由于乡镇医院的管理工作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管理内容也比较多,举例来说,涉及到财务方面,计算机方面以及管理方面等专业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所以,有诸多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力不从心,无法完全掌握好乡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乡镇医院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清楚
现阶段的形式来看,乡镇医院的没有确切的把管理会计的共作运用到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中来,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乡镇医院的管理者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只是在比较片面的地方理解了管理会计的工作。因此,一旦对管理会计的工作认识的不够深刻,就不会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最终将会导致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不够明确。让乡镇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责任也不够明确,对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了解的不是特别清楚。另外,乡镇医院的工作人员参与管理会计的工作中也只是走马观花,大部分都是形式主义的形态,发挥不出乡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功能。
三、结束语
关键词: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23-02
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改革,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实施,教育改革的重心也逐渐转向了乡镇等农村学校,由城市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政策也在不断深入,促使着乡镇地区学校的改革和创新。而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学校管理改革必然会成为乡镇校园改革的重点。如何建立起既能够适应农村发展管理体系又符合教育需求的乡镇学校教学管理体系等教育课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对于乡镇小学教学工作管理者而言,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工作艰难,抓好小学学校管理工作,配合新课改步伐进行改革教育发展,既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一、合理分配管理任务
目前乡镇小学的师资力量仍旧处于薄弱状态,大部分教师都不是师范专业出身,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非常有限。由于乡镇小学教师常年在落后的地区教书,其思想和认知水平也难以适应新教育形式的发展,就算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培训和学习,但也会由于乡镇经济条件的不足而导致学习中断,继而脱离新课改教育的轨道。除此之外,乡镇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也十分突出,经济水平落后的乡镇地区,其学校规模小,教师人数不足,很容易造成教师老龄化。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在对学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创新,导致人才管理的欠缺,并且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在校园管理工作中出现困难后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而缺乏正确教育认知的教师在对校园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偏差,给校园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想做好校园管理,首先就要合理分配管理任务,让在校教师明确学校当前的师资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校园管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尽量提出宽松的管理要求,使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对于年轻的教师则要加强管理培养力度,打造活力型校园,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合理规范,在校园倡导文明之风,让教师带动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学习,改善学校风貌。对于优秀骨干教师则要发挥其典范作用,让其作为教师团队的领头人,带领在校教师努力为校园管理以及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让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动员学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带动学校进步。
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不少教师常年生活在乡镇,其生活圈也是自身生活的各个乡村,而一些教师的家中可能不止一位教师在乡镇小学教书,有的甚至父辈、亲戚都在同一所学校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分配教学教育管理任务时的混乱。除此之外,乡镇学校的学生自小生长的环境较为贴近大自然,其综合素质水平具有差异化特征,不少学生由于天性使然,在学习方面可能缺乏信心和兴趣,而在校园管理中对于校园综合素质水平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每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在校园内的所有师生都必须平等接受制度的约束,才能让管理有章可循,得以顺利的开展。所以,要想管理好乡镇小学校园,除了要做好教师管理能力水平提高工作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合理分配教师管理,在管理校园时做到全方面考虑,既要将教师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还要重视起乡镇教师关系中的乡情和亲情,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来配合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做好自身职责工作,调动教师教育的积极性进行校园管理,配合学校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重视校园管理工作,抓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师基础教学工作中,制定相关教育责任制,激发教师教育责任心,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
三、加强校内外管理教育
在学生步入学校进行学习之前,对其成长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往往来自于家庭。特别是对于生活在乡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家庭环境往往较为复杂,有的家庭因为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孩子也未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进入学校后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其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校园管理工作的进行。一般来说,学生所接触的层面越广,其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一旦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规范,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人生之路出现偏差。因此,在进行校园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引导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意识,从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时,学校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做好孩子行为规范工作,注重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带动孩子养成一个健康开朗、积极生活的品质。学校通过家庭的影响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由抗拒学习变为热爱学习,配合教师完成工作,从而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状态,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总之,要做好乡镇小学管理工作是一项漫长而巨大的工程,特别是对于乡镇教学管理工作者而言,要想改善乡镇小学教学管理现状,除了要贯彻实施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和和路线,还要抓好乡镇小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让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真正为校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龙启.探索完全小学与初级小学均衡发展的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4):75-76.
[2]田俊友,刘子平.强化管理 推进乡镇小学教育均衡发展[J].新教育(吉林),2007,(1):14-1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努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渔村和企业履行责任、社会单位全面负责、广大群众共同防范”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全县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工作目标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就是将我县渔村和企业按照区域和行业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个单元网格,通过强化对单元网格的检查和管理,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实现责任到人,健全县级、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部门、渔村和企业的三级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简明、高效、实用的网格化安全生产监管平台,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精细化、业务的信息化和管理的规范化,有效预防和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任务
(一)成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全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网格化监管工作的领导,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
(二)全面动员部署。召开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下发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针对我县实际,建立三级监管网格。一级是县委县政府层面;二级是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层面;三级为村(社区)、企事业各单位层面。
(三)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定岗定责工作。一是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根据监管对象及监管内容,由上一级网格对下一级网格进行信息采集工作。信息采集要对各行业和辖区内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将规模企业、高危行业企业、10人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先纳入采集范围。针对我县海上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将所有船舶作为小型生产经营单位也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二是按照采集的信息,全面落实“九定”措施。即:①领导定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分别到下一级网格挂点,全面落实领导责任;②全员定责。各级各类人员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属地范畴和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岗位和个人,层层签订责任书,明晰责任主体,分解责任指标。③监管定位。对每个区域、每个场所、每个部位、甚至每个工艺流程,逐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明确所负责的行业领域及对象,实施有效监管。④排查定级。根据隐患和风险的辩识标准,确认等级,确定治理方案;⑤应急定制。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体制、机制和编制,落实队伍、装备、物资器材,强化演练,及时处置事故;⑥配置定量。明确网格化监管工作人员,落实保障措施;⑦培训定岗。对网格负责人和网格内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⑧信息定时。将执法监察、巡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汇总上报,发生事故时按规定时限逐级如实报告;⑨奖惩定格。通过督查、检查、考核等形式,奖优罚劣,对发生安全事故和完不成控制指标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和追究制度。
(四)编制《县网格化安全管理地图》。通过运用网络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编制网格化安全管理地图,合理划分监管网格,确定各级网格、各个责任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措施。将采集信息输入到单元网格中。通过该地图可以明确看出三级网络监管体系中,各级各个层面安全生产责任单位、监管对象的所处位置、数量等信息。
(五)建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台账。县一级、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部门一级、村和企业一级分别建立网格化管理台帐。①建立县级领导安全检查台帐。县级领导每月对分包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部门的安全生产检查1次,并进行台帐登记。②建立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部门检查台帐。县直职能部门和单位以及乡镇(街道、办事处)领导每月对分管的企业检查1次,并进行台帐登记。③建立渔村和企业检查台帐。各渔村和企业要按照网格化要求,每月至少对村和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并进行台帐登记。
(六)建立定期督查和通报制度。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定期调度全县网格化管理工作,以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内容为依据,定期组织对各级各部门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于每月底,由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全县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汇总通报。
四、工作进度
(一)发动准备阶段(2012年4月28日-5月10日)
县政府下发文件部署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分别制定各自推进措施,将工作要求传达到渔村和企业,并安排专人负责,组成领导班子,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学习培训阶段(2012年5月11日-5月31日)
由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具体从事网格化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实质了解网格化管理内容、推进措施以及各阶段工作重点,熟悉和掌握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信息采集、台帐建立、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工作办法。
(三)信息采集阶段(2012年6月1日-6月30日)
依据“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对二级和三级网格信息进行采集,信息采集完成后上报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审核,并逐级建立台帐。
(四)网格化运转阶段(2012年7月1日开始)
自2012年7月1日开始,全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始正常运转。
五、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