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教育教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理念;中学英语;教育教学

一、跨文化理念对中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对语言功能和使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映射,若脱离文化去理解某种语言,既不现实也不合理。目前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语言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交流媒介,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知识、文化背景,在交流中很可能会产生语言分歧,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加强跨文化理念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化,在掌握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话题、语境、文化恰当地运用语言。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有效实现了跨文化交流,更加注重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表达形式,将英语学习立足于文化教学之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2.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科技日益发达,社会结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往日趋频繁。在社会经济、网络技术、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社交对象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多样性。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育,加强学生跨国界、跨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其认识到不同文化、不同群体对文化交流的需求。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积极发挥学生才智和潜能,充分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增强学生知识能力和交流技能,进而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3.实现文化融合,发展本土文化

语言是交际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因而交际能力成为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了解所学文化背景,根据话题、情境、文化背景恰当地表达语言。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语言材料的文化背景及内涵,感受中外文化差异,加强多元文化学习。此外,基于跨文化理念的英语教育,有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肯定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自身特色,突出良好文化素养和独特文化人格。

4.满足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融合外国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正确认识我国英语教学的不足和问题,实现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将我国教育经验与国际教育经验相融合,不断探索适合我国英语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全球化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社会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国际型人才供不应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跨文化理念的应用。随着各国、各地区合作的发展和深化,跨文化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跨文化教育意识淡薄,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尽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有所提高,但跨文化视野明显不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教学,强调英语语法、句式等知识,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元素。随着交际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对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有所考虑,注意到跨文化理念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将语言文化导入其中,作为跨文化教育的重点。教师对英语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母语意识的培养,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介绍和传播。即使英语教育早已纳入我国学校教育中,但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普遍较为淡薄,不具有跨文化知识,难以准确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2.教学内容不明确,教学方法简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把文化教学目标和文化教学成果混为一谈。没有针对跨文化教育的专业书籍,相关资料缺乏系统性,大多以介绍英语文化背景为主,对于跨文化知识介绍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没有充足的教学参考资料,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把握不明的现象。教学中没有合适的跨文化教育方法,或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教学中不以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效率,忽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方法简单、实效性差。

3.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中学英语教学偏离了语言文化环境,加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不能认真对待外来文化。我国以汉语教学为主,对欧洲体系的语言学习较少,不同语言其传统文化、语言特征也不同。从目前的英语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除了考试成绩没有其他可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进而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我国国情和社会结构对传统文化影响深刻,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不正确,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教学中教师一味灌输知识,英语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教育条件来看,教学经费与教育发展需求矛盾突出,教师数量短缺,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师没法顾及到每个学生,进而出现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

三、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跨文化教育意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尤其是听说能力,保证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英语有效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增强自身文化素养,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主,加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兴趣,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增加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不断增强跨文化教育意识,认真学习跨文化理念,将跨文化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开拓文化视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及效率。

2.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心理

加强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理性地对待文化差异。首先,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将学习活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情境、情景、情节反映文化差异,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借助生动具体、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其次,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英语书刊、杂志,拓宽了解语言文化差异的渠道。教学中教师根据跨文化理论和教学需要,把教学重点转向“学”,教师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对跨文化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合理选择英语教材,明确英语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学习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反映,是教学活动方案的体现,是传输知识、价值观、教学意识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选择英语教材时要从社会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出发,协调好知识、学生、社会间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要保证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覆盖范围广。将教学内容设计与语言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把握语言规则,进而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语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近年来颇受教育界关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跨文化教育,有利于英语教师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不断增强跨文化理念,提高跨文化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唐一鸣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格教学 中职语文 运用研究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17—02

1、“微格教学”在中职语文教研实践中的研究背景

“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同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微格教学”通常采用以下程序:①明确选定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着重分析的问题。②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指导者说明这种教学行为具有的特征,使教师理解和掌握要点。③教师制定教学计划,以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实际进行“微格教学”,并录音或录像。④和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考虑改进行为的方法。⑤在以上分析和评论的基础上,再次设计“微格教学”,并对教学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⑥进行以另外的学生为对象的“微格教学”,并录音录像。⑦和指导教师一起分析第二次“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和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及实际教学能力具有较大的作用,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条能迅速地提高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关于“微格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当前国内外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并已取得十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成为我们月益关注的话题,特别是江苏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格教学”在中职语文教研中的运用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具有借鉴意义。江苏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目的是将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提升到教学研究层面,进一步深化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强职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整体推进彰显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

在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中,通过“微格运用与研究”,能培养一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践的创造型教师队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2、“微格教学”在中职语文教研中运用研究的实践意义

2.1 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业务素质

“微格教学”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了所学的教学技能,使教师熟练地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并用这些技能和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微格研究”,教师能够按照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互动与相互建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展开与动态生成,追求教学特色和风格。教学过程中,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相结合、知情意行合一的研究;注重做中教、做中学。以及教学做合一的研究。

2.2 改进了教师的传授行为,获得了反馈信息

“微格教学”在中职语文教研中的实践运用,使教师知道了怎样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改变了过去那种只是教师传授、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观看自己的授课录像,并与同行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获得宝贵的评价反馈信息,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2.3 实现观摩示范和模仿创新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在“微格教学”实践中,为了增强教师对教学技能的感性认识,对每一项教学技能除进行理论学习外,还会提供一些优秀范例文字或声像,让教师观摩学习。这样,教师在观摩、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并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教学活动更具灵活性、创造性,增强了语文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的信心。

3、“微格教学”在中职语文教研中运用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3.1 “微格教学”在中职语文教研运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教学流程等主题,我们把以下几方面作为微格研究的内容:教学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学生学习投入状态情况如何;各类提问行为类别频率的统计,全体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时间及有效度调查;“微格教学”个案研究;教师课堂语言评价等。具体体现为:课堂观察;案例研究;教学反思;多元化研究。

3.2 “微格教学”在中职语文教研中运用研究的目标

(1)通过“微格研究”,培养一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践的创造型教师。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特别是江苏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格教学”在中职语文教研运用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具有借鉴意义。

(2)探索“微格研究”在中职语文教研中的有效方法。“微格教学”在中职语文教研中的运用研究,对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发展作一探讨,并尝试提出中职语文教研的新内容和新方式,为今后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4、“微格教学”在中职语文教研中运用研究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42-02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情感表达的一种工具。虽然它不是人们进行日常沟通的唯一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整个社会结构都是通过语言来调节的。语言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生活能力,需要听懂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人们说话的内容,能够清晰表述自己的思维内容,也要能够流利写下自己的思想言谈。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英语教学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语言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养成了良好的语言交际习惯,便会成为一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学生从小就要开始学习语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英语的地方很多,这就要他们自己能准确地表达自己。能够直接、自然地运用这种语言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够运用这门语言与人进行日常的沟通和交流。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喜欢具有新鲜感的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足以激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喜爱表现、善于模仿,十分渴望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喜欢听老师和同学们赞美、表扬的话,特别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例如角色扮演等。这是培养他们英语交际能力的良好的契机。在英语课堂上,小学生尤其喜欢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朗读课文,喜欢小组表演、角色扮演等口语交际活动,这些都是培养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好方法。英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来培养他们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二、英语教学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1. 英语教学的应试性

现在大多数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被过多地看重,大量增多了应对笔试的各种练习,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育则是“0”,这直接导致了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与教学目标的分离;课堂形式上也依旧是教师专心地进行课文的讲解,学生们跟着老师读课文,满堂灌式的学习。在课堂上,单词学习热火朝天,句型练习推陈出新,但如果来个“实兵演练”,则犹如赶鸭子上架――难为人。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根本就没有受到听说的训练,更谈不上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了。我们知道,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运用它进行交际和交流,如果说只是来学些单词、懂些语法,会判断一句话有没有语病,而几乎不怎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样的语言学习,是没有必要的。

2. 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的离散性

语言能力是语言规则内化的体系,即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体系。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即语言的体系和结构,它要求语言在规则的形式下进行表述。不过有些辅导机构的教师,只是把交际技能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仅仅强调口语的练习,大量地说,追求语句表达的“流利”等,而将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对立开来。这种学习方法,直接导致了教师忽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3.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匮乏性

有些教师仅仅将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片面地理解为流利的口语表达,或者只是对交际技巧和策略的训练注重些,却忽视了交际能力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社会文化能力。学习一门外语,是要很好地运用它与人进行交流,自然应多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等等。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修养,努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才能更准确地进行社会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4. 学生自身情感的消极性

知识输入的缺少导致知识面的狭窄、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口语输出。学生自身基础知识薄弱,怯于表达,不敢张口讲话,尤其在多人的班集体中,更加不愿与同学交流,这极大地影响了英语表达的积极性。

三、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

1. 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沿袭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而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使学生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具有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为学生打好一定的英语基础。英语教学应该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的梳理向现代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方向变革,特别应该强调的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开口讲话,不是仅仅会做英语题,从而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2. 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情境

把真实的生活带进课堂,使语言自然地融入到学习背景之中,为学生更直观地接触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人的表达方式和举止行为创造条件,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这是一种真实、自然地感知语言的手段。课堂中英语教师要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使其能够多听、多看,多接触英语国家的人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视野。教师更要善于营造气氛,使学生可以在较好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最大程度地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去,加之他们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特征,此时学习英语极为有效,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也是最为有效的。在将来的生活中,如果学生遇到了类似的情景,要达到能够准确地将英语脱口而出的目标,就必须要背诵一些生活常用语,也可背诵课文原文,小学英语教材都以生活为背景,容易背诵。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所学过的相关内容,按其类型创设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再次表演。例如,英语商场,英语剧院等。当学生已经有了这些语言积累,再做表演时,就会增加一些特别的想法或者自己的创意,这为学生灵活运用英语搭建了一个平台。

3. 重视文化渗透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之处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异国文化来调整对本国文字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程度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教师还应该多向学生渗透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例如,英国、美国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还应大力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一些简单的英语刊物或杂志(小学生可以看懂的刊物),或者推荐小学生多看些有文化背景的故事和动画片等等,尽可能多地向他们渗透英语文化,从而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来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

4. 积极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有些学生在说英语语句或运用英语自我表达时,可能会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相应的情感教育方法,来及时地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焦虑感,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英语这门课程,不要有心理负担。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目标。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如果此时没有处理好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日后可能很难再使学生学好英语了。对于学生简单的英语表述,教师应及时地给出恰当且积极的评价,来鼓励他们多说英语。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减轻焦虑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四、结语

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的观念,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情境,重视培养跨文化意识以及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去进一步感知、分析、理解英语这门语言,培养学生具有基础扎实、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傲.浅谈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2014(01).

[2]刘志强.英语教学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02).

[3]张东兰.谈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语数外学习,2012(10).

[4]李晓琴.刍议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3(03).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范文第4篇

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自新世纪开始以来教育教学各领域一切改革举措的灵魂,而这一次将这种精神最大程度地进行了发挥。实施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树立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各项听、说、读、写的活动。他们需要学会运用认知、调控、交际和资源策略构建知识、提高技能,在交际性、互动性较强的“任务型”活动和项目活动中,积极思考,善于表达,努力实践和创新;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兴趣、磨练意志、加强信心、与人合作,并认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了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就不在话下了。

对于教师来讲,新的形势既令人高兴又使人惶恐。没有教师不会被新的教育理念所鼓舞,多年来我们一直习惯于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端,现在是改变的时候了。但是,如何去做才能达到新课标所期盼我们应达到的学习局面又非常令人困惑。多年来教师们所习惯了的教学方法,学生们所习惯了的学习方式,以及广泛存在于教师、学生及家长头脑中的“分数至上”的观念,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冰消雪融。不仅如此,这些固有的一切可能还会从中作梗,妨碍教学新方法的实施。

教学模式是实施教学的一般理论,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它具体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实施教学的程序,应遵循的原则及运用的注意事项,成为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指南。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它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把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的操作性策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运用。中学英语学科适用的教学方式的建立,应体现以下特征:1. 教学目标综合化;2.教学过程民主化;3. 教学方法多样化;4. 教学技术信息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真正落实,必须以相应的教学方式变革为前提。近几年,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寻找有效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方法,多次组织玉溪市部分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到省外考察,其中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给他们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回来后选择了市内几所学校作为试点来进行体验式教学研究,其目标是:提出中学英语教学基本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具有选择性、实践性、社会性、创造性,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完善其综合素质。经过实验学校的英语老师们几年来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认真实践,根据山东省杜郎口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归纳总结出了一套现正在各实验学校使用的简单、明了的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即“导学稿”学习应用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i骤,课堂上由每组的小组长做小老师,主持课堂,带领学生展示和点评。

1. 预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展示自学提纲,让学生明确本堂课要学什么,学生结合提纲自学教材,并把重点及典型题目整理在教材及笔记上,解答问题,作好批注。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互动完成学习任务,设疑合究。各小组找代表或个人发言,在全班谈自学的过程与收获,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各组代表说到的成果与困惑进行总结,形成主干问题,确定为展示的内容提出,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互动交流,合作学习,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深入到各小组内进行指导。

2. 展示: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后,就要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中,主角是学生,以学生做主持人,根据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结合预习中的主干问题组织教学,提出问题,举手抢答,板演点评,提问时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以学困生讲解,中等生点评,优等生补充小结为展示原则。教师在其中根据学生就问题的解答的情况,知识的讲解的准确和深度,给予及时的点评和补充。教师更多地体现了导演的特点,教师既是课堂中平等的一员,又有着特殊使命,他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学生展示的机会,尊重、鼓励每个学生,及时根据课堂展现与互动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确保课堂展示的正确方向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3. 反馈:对前面的课堂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范文第5篇

 

一、创设情感情境,在氛围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首先,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可见情绪与情感是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目的.其次以情激情、以情设境也是情境教学的主要方法.情境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正如世界着名学者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在各自的教学理论中所说一样.他们提出的情境教学虽各有特点,但都把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放在了教学的首要位置,且都十分重视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他们或是让学生触"境"生"情",或是让学生随"情"入"境",但都是围绕情感创造学习环境.我在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第十五册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时,就采用了以境激情的教学方法,讲述在海啸、飓风、地震、干旱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的地震等灾难面前,我们该如何去做?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分组讨论,创设表演受难情境,通过亲身体会,让学生明白了渴望得到爱的同时,也应该把我们的爱传递给别人,传到每个角落,让世界充满爱.在这种音乐氛围中,学生感受到了情感的启迪、情感的教育,不用过多的语言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创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内容的深浅主动设置一些问题给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单向发问、多向发问以及全面发问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设计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或是加入一些形体动作,这种情境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认识发生改变, 更好地去表现歌曲的情绪,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三、创设激情情境,师生产生情感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的心灵接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每一次心灵碰撞都有利于建立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目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达到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境界,从而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鼓乐》教学中,我为非洲音乐的学习找出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即巧妙地运用教学情境将音乐生活化,以自己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带动学生亲身体会非洲人的原始与狂野,同时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我的动作、声音的启发引导下,用投入、紧张而又恰当的鼓乐(用桌子拍打节奏)和我一起进行一次非洲之旅.从早上人们的劳动、捕猎到下午的满载而归,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非洲的原始森林之中",我们时而"机警地搜寻目标""时而狂追猎物""时而欢庆胜利", 这种激情的表演打动了学生,他们无一不为之感染,无一不投入表演.结果表明,虽然学生对非洲音乐很陌生,对非洲的生活很陌生,但通过我的带动和帮助,学生对非洲的节奏和音乐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由此看来,把音乐形象化、生活化,通过聆听与实践,可为学生营造一种释放表现欲的氛围,让他们感到满足,受到鼓励.

 

总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作为音乐教师,我们需要用心去探索、挖掘,设定出独特的教学情境,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活力、更有魅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里体会音乐,享受快乐,并在快乐中培养爱好,在爱好中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许玉红.音乐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

 

[2]陈萍.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3).

 

[3]匡远昕.寓教于乐--论小学音乐的情境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4).

 

[4]彭金堂.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