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同签订与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存在的问题
1、合同立项阶段的问题
(1)未与科研项目预算有机结合。部分项目在立项前未审核科研项目的预算,存在超预算或无预算的情况。(2)存在分解采购、规避招标等行为。为加快执行进度,或简化采购流程,同一个外协项目被拆解成若干金额较小的项目。(3)采购论证调研工作不充分。部分医院科研外协合同缺少询价比较过程,同时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监督,采购价格无法控制。
2、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合同无专业人员审核,内容不严谨。科研外协合同无统一模板,多数医院使用对方公司提供的合同,部分合同漏洞百出,内容不完整。(2)授权审批程序不完善,职责分工不明确。(3)倒签合同现象普遍存在。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经常出现先履行合同,在需要付款时才签订合同或付款之后补签合同的情况。(4)合同会签流程繁琐,周期过长。(5)合同签订范围不明确,合同用章不规范。
3、合同执行阶段的问题
(1)未严格按照合同规定付款。部分项目由于临近结题,课题负责人为避免资金结余,不按实际执行情况申请付款,资金安全存在隐患。(2)成果验收缺乏有效监控。大多科研外协合同的成果验收仅由课题负责人把关,医院科研处无相关专业人员。(3)合同变更和解除程序不规范。(4)未对合同执行进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4、合同评价阶段的问题
(1)缺乏对合同管理情况的分析总结。大部分医院未定期总结经验,查找合同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2)未开展合同管理评价工作。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等未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不利于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主要原因
(1)医院领导对科研合同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多数医院领导更加重视医疗工作,没有意识到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2)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医院比较重视合同签订和执行环节的制度,而常常忽视对合同变更、解除尤其是对合同监督和控制的相关制度;部分医院合同管理制度过于笼统,无具体细则,缺乏可操作性。(3)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大多医院的合同管理系统比较简单,合同管理还是采取纸质和人工方式。
二、对医院科研外协合同管理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医院要对现行的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修订,合同管理制度要涵盖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合同的签订、执行、变更、解除和结束,以及纠纷处理等。明确合同签订的范围和审批流程,以及各审核部门的职责权限。同时合同管理制度要尽可能细化,充分征求各相关部门的意见,使之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二)完善合同管理组织机构,提高人员素质
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合同管理的水平,医院可以吸收既懂科研业务又懂合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完善培训制度,不定期地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和相关审批部门参加培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讲座。同时还可以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到合同管理水平较高的医院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三)加大对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
建立完善的预算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合同信息化管理,实现合同网上审批流程,提高合同会签效率,实现合同信息共享。此外,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要与设备处物质系统、财务核算系统、成本核算系统和人事系统等集成起来,建立人、财、物统一的HRP系统。
论文关键词 企业合同 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
合同是市场经济下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从事民事行为的媒介,是现代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载体,对于企业交易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企业通过交易获得盈利,并利用合同确定交易活动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达到顺利完成交易,获得利益的目的。而由于在合同签订、履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如签订流程不规范、管理不善等问题,使得合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企业面临着合同法律风险。
一、企业合同法律风险
风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常发生和客观存在的现象,人们认识风险时,通常是将其与损失联系在一起。对于风险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综合起来可以归纳出风险的基本要素,即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预测的、与不确定存在着差异。在风险管理学中,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按承担风险的主体来划分,风险有个人风险、家庭风险、企业风险和国家风险。企业风险是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企业内部、外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风险以不同的分类方法也有不同的种类,从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的角度来看,企业风险可以简单划分为自然风险、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企业合同法律风险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是企业法律风险中的一部分,它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合同签订、履行中存在的不规范的因素而引起的合同约定中企业权利和义务的失衡,导致企业需承担实际法律责任、遭受损害的现实可能性。一般来说,企业所承担的法律风险与当前社会中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社会中法律、法规越健全、完善,企业不依法经营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也就越大。
(二)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特征
作为风险的一种,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同样有着客观存在性、损失性和可预测性,在具体的实践中,则表现为分布广泛和不可避免性、损失严重性和可防范控制性,同时由于法律就有专业性,合同法律风险也有着专业性。
在社会活动中,只要有合同存在,使用合同的主体就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因此,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有着分布广泛和不可避免性。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一旦形成,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化解风险,是可能性的风险成为现实就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清算。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但由于风险的可预测性,在实际工作中,风险是可以管理的,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保证企业依法经营,就能有效地实现对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将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从而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
二、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形成原因
由于合同的种类多种多样,合同的签订、履行、管理也是一个较为系统复杂的过程,企业合同法律风险也有着不同的分类标准。
(一)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种类
按照企业合同法律所涉及到的法律部门,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分为刑事、民事和行政法律风险三种;引发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来源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种,因此,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又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合同法律风险和内部合同法律风险;而按照合同具体的实施流程,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有合同签订法律风险、合同程序法律风险、合同内容法律风险、合同履行法律风险和合同救济法律风险。
(二)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形成原因
在企业的合同管理中,由于企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完善、合同审查缺乏规范化管理、合同执行缺乏严肃性等原因,都会形成企业的合同法律风险,并导致企业合同的法律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企业的权益造成损害,使企业蒙受损失。
1.法律意识淡薄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合法的合同中,合同签订双方的关系是受法律保护和制约的,如果企业对这一点认识不足,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做一些违法违规或是违约侵权的事情,就会引发企业的法律风险。
2.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企业合同制定管理的过程中,不少企业都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格式合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但由于格式合同不具有针对性,也就使得合同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合同过于概括,有时还存在着合同内容、条款与企业实际不适应的问题,合同的种类、性质界定不明确,结构体系不合理、不清晰,不能满足合同内容条款的要求和企业实际的需求。
3.合同审查不规范
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法律的严谨性要求合同在制定的过程中,其所使用的专业术语、法律语言等必须规范,因此,合同条款、内容中的专业术语、文字及关键字的措施都要十分准确、严谨,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合同制定后的审查不力,相关的专业术语、关键字使用不规范,就会造成“一字之差,谬之千里”的现象,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4.合同执行缺乏严肃性
另外,由于对合同的法律效力认识不足,有些企业只将合同当做是双方之间的一个普通约定,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对合同中的具体内容、条款的要求不重视,合同执行缺乏严肃性,十分容易造成违约侵权的现象,引起纠纷,给企业带来损失。
由于我国风险理论的研究发展较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一些理论工作者将风险问题和如贝叶斯法、决策树法等风险决策的方法介绍多国内,之后,风险管理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而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对风险认识不足、不全面的现象,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或者是认识不到风险的重要性,或者是将风险与损失划等号,对风险采取一味的回避态度。这就使得企业对包括合同法律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管理不力,缺乏对合同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在风险形成时,不能对风险进行较好的化解,进一步扩大了风险的影响范围,增加了风险的破坏力,使企业面临更加严重的困境。
三、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大的影响,风险一旦形成,不仅合同的原目标无法实现,还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而针对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形成的原因,在对企业合同法律风险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加强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合同签订流程,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示范性的文本,构建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合同的规范化管理,进而实现对合同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
(一)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全员法律意识
从以上对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形成原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引发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原因中,最基本的原因是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在对企业合同法律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对企业全员法律意识的培养力度,提高企业全员的法律意识,通过举办合同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合同法学习资料等方式开展各种法律教育活动,对合同的种类、主体、合同法条款等进行讲解,使企业全员能够更为全面对认识到合同和合同法,树立其正确的法律观念,从基础上对企业合同法律风险进行防范,提高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将合同法律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管理
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企业在对合同进行管理时,应当根据企业的自身的特点,结合企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实际,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外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立起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专门性文件三个层次组成的较为完备的合同管理制度,以基本制度为基础,建立专项的管理制度,对合同制定中各个程序进行具体的规范,并根据合同管理部门实践中遇到的不同情况对专项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具体化合同的管理工作,确保合同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从而使合同的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促进企业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三)优化合同签订流程,确保合同合理合法
由于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由合同签订带来的法律风险,企业应当优化合同的签订流程,在合同签订前,首先应当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对市场、产品、客户的调查,以调查的实际资料作为分析的参考资料,遴选和确定出合同签订的对象,从而再做出最终的决策,确定合同签订的方式、内容和签订对象。
在合同草拟、制定时,合同中一些专业性强的条款、内容要参考相关专业人员的意见,对制定好的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合同中的专业术语等严格遵循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等的要求,确保合同中的文字使用准确,尤其是关键字的使用要严谨、规范。
(四)加大合同执行力度,正确处理纠纷
合同签署之后,企业还应当做好合同履行的工作,按约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有时可能会出现合同履行达不到预期目标,或是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企业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而在出现合同内容需要变化或者解除等情况的时候,企业应当确保合同变化或解除的过程合法,尽量减少纠纷。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隐藏的问题也逐浮出水面。如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出现生命周期短的状况。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是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思考可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措施,其中强化企业合同管理措施更是重中之重。
企业合同的合理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企业较一般企业有巨大的优势,依靠其技术先进,产品高端等特性,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较好地适应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形势。但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却差强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一个企业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中企业合同管理更是起到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几条重要意义:
(一)企业合同的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安全的影响
企业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一旦签署将会产生法律效力,对签约双方都有着很强的约束作用,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条约都将承担相当的经济损失。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签约时要特别注意,对合同方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对方拥有与己方合作的能力,也要求对方拥有较高的信誉,重视合同商谈、拟定、签约、履行等各环节的控制,降低合同签订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投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等重要经营活动时必须要注意谨慎签约,如果对合同的条约内容不十分重视,就可能使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运作,甚至使企业上当受骗,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甚至失败。
(二)企业合同的管理对企业效益和信誉有直接影响
企业的信誉是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而产品的质量更是企业的生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效益。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优质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如果在引进重要的生产设备时,若对合同标的物的品种规格价格等内容的约规定存在漏洞和瑕疵;若在履行合同中,没有合同的事中控制;甚至在引进设备工作结束后才发现对方违约,那么在企业生产经营初期,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和到货期限就得不到保证,从而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也会有很大影响。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符合规定质量的产品,就无法向购买本企业产品的另一合同相对方履行合同,必然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同时,在销售环节,如果没有在合同方面规定有利于本企业的诸如付款、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完善条款,没有对合同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必然在售后纷争不断,企业往往经济和声誉同时受损。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的管理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体系和制度的问题。要建立合理的合同管理体系,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职能机构,明确其在合同的商谈、草拟、签署和履行等环节的分工,对相关权利进行合理分配和制约。同时引导各职能部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合作的良好工作关系。
在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的同时,也要确定一套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这一套制度应当包含合同前期审查制度、合同的批准制度、重要印章的使用制度、合同信息管理制度等组成部分,保证其科学性和完善性。通过对合同前期的严格审查能够得到签约方详细的资料,包括其履行合同的能力以及信誉等重要信息。同时,也能对合同的可行性进行详细判定,避免签订对公司发展不利的合同。合同的批准和印章的使用制度可以给合同签订的安全性再增加一道防线,对商业欺诈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而合同的信息管理制度要求对合同进行信息化管理,很好地适应了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种类繁多,合同变更较为频繁的特点,避免人为管理时由于合同信息量巨大,内容繁琐等问题出现纰漏,给高新技术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合同管理的这一环节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合同管理不仅可能影响企业的安全、产品质量,更会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和信誉。所以,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是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攻克的难题。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情况下,合同管理仍有可能出现问题,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但是,工作人员的因素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都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些工作人员态度不够严谨,导致在合同签订前不能很好地调查合同方的具体情况,没有获取有效的信息;在合同签订时又可能出现不认真审阅合同条款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有可能对高新技术企业造成损失。
所以,必须加强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相关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并进行定期的考核工作,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其对合同法的了解,从而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避免在合同签订时出现由于员工专业素质不足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情况。同时,要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形成对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员工的有效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并起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
加强对合同签约的跟踪管理
合同的商谈、拟定、签订和履行等各个环节都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合同的质量,致使高新技术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往往缺乏对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的跟踪管理,导致合同签订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纰漏。要改善和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予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相当的重视。在合同签订前,需要详细调查合同方的具体信息,包括其经营能力、信誉评价、履行合同的能力等,做到在签约前对合同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防止上当受骗。在合同的商谈和审核期间,要对商谈过程进行充分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为公司争取利益。同时,也要对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专业的鉴定,确保其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同质量,避免出现法律纠纷。在合同签订之后,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对合同方的监督,确保其能够认真履行合同内容,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对合同文件进行妥善保管并进行相关记录,以供日后调用查阅。
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方式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其在企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的合同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已经逐渐意识到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及科学生产经营的重要性。
一、简述企业合同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与诸多企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合作发展的关系,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相关决策上的分歧与不可确定的问题,为使其合作更进一步的发展,则需建立相应的文件对其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合同具有多方性效应,同时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建立避免了企业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导致生产活动受阻或者终止现象,从而为企业相关经济活动正常实施提供有力保障。鉴于以上所述,合同的重要性就在于对相互联系的企业之间对其权利进行规定,同样对违反规定所需的具体赔偿措施也会做出规定。总而言之,合同的建立有利于多方利益的保障,进而对企业合同进行科学的管理,得以对企业相关活动进行有效控制,还可以保证相关单位的履行有效性,很大程度上避免相关合同纠纷问题的发生。
二、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企业管理人员虽然已经逐渐意识到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及科学生产经营的重要性,然而在具体的企业合同管理中,相关人员管理意识与相关管理知识严重不足,致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经常出现合同纠纷及违约等合同问题,就合同管理所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能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签约人资质不具备签约条件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合同相对人的资质审查工作特别重要,其企业规模,单位资质,信誉等级等方面的调查对于合同主办部门及其主要,然而在实际签约过程中,由于合同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足、专业素养不够,导致与具备签约条件的主体进行签约有可能致使合同无效,对合同主办部门造成一定的损失。
2.合同内容不完整
在合同管理人员编制合同的过程中,由于其专业素养不够,内容上存在诸多问题,对相关内容表达不具体,致使相关企业对该内容造成误解,从而产生不利于合同实施的后果。另一方面,合同内容表述过于简单,过于宏观,不详细、不科学,很容易造成双方出现合同纠纷。
3.审核阶段流于形式
合同的签订离不开合同的审核阶段,通常在合同签订前,需进行经济,技术及法律的三方审核,从而确定合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合同主办部门根据合同内容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相关领域等客观因素确定合同的审核部门相关人员或部门。然而审核部门在审核同时,通常对合同所涉及到重要内容未提出相关审核意见,致使合同正常履行受阻,出现合同纠纷,无法及时解决。
4.签订合同当事人未取得合同授权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一般由合同法人进行签订工作,然而一些企业往往未取得法人授权就进行合同签订,致使合同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出现合同纠纷就会出现处理困难。
5.企业在合同履行中未行使自己应当行使的权利
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当事人具有抗辩权,不可抗辩权与后履行抗辩权等,然而诸多企业并不会及时履行。
三、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合同管理意识的培养
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各级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不够,因此应加强合同管理意识的教育与培养,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合同纠纷索赔案例的讲述,使其明白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一旦发生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相关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来增强其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做到更加专业与谨慎,确保合同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2.建立专业的合同订立机构
建立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鉴于合同本身特征的特殊性,订立合同与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建立职业的合同订立机构。在其构建组成上,可以由企业法律顾问及法律部门共同制定,使其更具有专业性及法律性。
3.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合同管理制度
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规划与生产经营管理模式都存在差异,因此应建立不同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共同协作,法律部门作为合同签订检查的统一管理部门,其他部门则需配合该部门的合同签订及备案工作,并定期进行汇报工作,形成良好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4.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作在合同管理的每个阶段,合同管理部门应切实做好控制工作,对合同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避免较大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认真审查双方单位的资质,在签订合同人上,对除法人外的授权书进行仔细审查;在合同内容编制上,应做到事无巨细,内容表达清楚无误。最终由相关法律部门对合同进行审批,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可行性及完整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稳定发展及正常经营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只有内容严密完整的合同,才能具备科学的管理手段,降低违约现象的发生率。科学的合同管理对企业与市场顺利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的自身利益得到了有力保障。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才会使得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作者:罗娅萍 孙慰 单位: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宁夏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艳玲.试析工程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43.
[2]吴彩云.浅析企业合同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外资,2012,No.26813:41+43.
一、分析高校经济合同的差异
高校作为民事主体参与市场行为,在法律方面与其它任何主体都担任着同样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从其自身性质、合同内容以及签订程序上来看,与其它主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合同主体差异分析
高校经济合同的主体自然是参与校方。学校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从事教育、教研工作,与其它主体相比,高校参与社会市场行为,主要是为了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开展,其参与目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它并不需要得到实质性的经济收入,只要存在于学校教育、教研工作有利的因素,高校都会去参与,如建立校企科研项目等。
(二)经济合同内容上的差异
社会团体,如企业,他们参与市场行为一定是带有盈利目的的,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高校参与市场活动,则需要能够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教学发展、公共服务发展。因此,在合同内容上,其它社会团体几乎会涵盖一些资金注入与利益分配项目,而在高校经济合同当中,有时是不包含这些内容的。
(三)经济合同签订程序的差异
高校与合作方签订经济合同,会派遣校方的法人代表与对方进行签约,签约名义则使用学校的名义进行,这就区别于社会上某些以个人名义参与市场活动、签订经济合同的程序。
二、法治视域下高校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上文所讲述的高校经济合同差异及其自身的管理行为,造成了其在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下文,笔者举例其中的三项问题进行说明。
(一)合同管理机构的缺失
我国高校所设立的所有部门几乎都是与教育有关的部门,从高校开始参与市场行为以来,就很少有学校设立专业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众多的经济工作、合作管理等工作几乎都是交由学校具备经济管理和公关管理能力的人才进行,这些人往往又担任着学校其它教育工作,多年未从事此类工作,生疏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造成高校经济合同缺少专业人士管理,尤其缺少具备法律知识人才的管理。
(二)合同订立不规范
高校经济合同订立不规范,不仅仅表现在内容上,最终为突出的问题是其在法律条款方面的不规范与缺失。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签订合同个人或团体独享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如果高校经济合同要作用于高校,就必须以学校的名义,派遣法人或法人授权代表进行合同签订,而在实际的操作当中,高校所派遣的合同签订人并非法人代表或授权人。除此之外,高校经济合同的很多内容都存在法律漏洞,未经专业法律人士查看认准。
(三)对于合同条约履行监督的缺失
高校日常教育工作纷繁复杂,在与合作对象签订合同以后,几乎是没有时间监督自身以及合作方对合同的履行。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拆分出专业监督合同履行的机构,校方对合同履行也并不重视,由于很多的合同并不具有经济的迫切性,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合同履行的早晚。
三、法治视域下高校经济合同的管理策略
根据高校经济合同的特点及其合同管理漏洞分析,笔者在法治视域背景下,提出了以下几点经济合同管理策略:
(一)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高校在参与市场行为时,虽然承担了复杂繁重的教育工作,但是既然决定借助外力推动学校教育发展,就应当好好的利用起这样的资源。所以,高校出击的第一步就是要完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建立应当根据高校发展需求和运行特点,从法律人才的引进入手,建立经济合同签约前准备工作规范、合同签约标准以及合同履行监督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得以完善,才能够进一步减少高校经济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漏洞,切实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专业管理机构,并协同学校其它各单位共同管理
专业管理机构专职管理经济合同签订的一切事宜,并协商洽谈对外合作工作,承担经济合同管理的法律顾问与公关管理,它是完善高校经济合同法制管理的必要手段。专业管理机构的建立需要学校对外引进人才,或者是与社会法律机构进行合作,解决合同签订的法律问题,另外,还应从校园内部抽调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才参与经济合同的法律管理工作。使经济合同管理部门与在校其它单位共同进行经济合同管理的目的就在于让经济合同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适应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最大程度的发挥经济合同管理对教育工作的推动和辅助作用,这同时也是学校参与市场行为的根本目的。
(三)开展内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高校经济合同管理需要了解校方教育工作,同时具备合同管理素质的人才。培养这类管理人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高校内部挑选人才进行培养。校方管理人员应当挑选有意向并适合于这项工作的在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可以使用进修、留学、讲座、上培训班的方式进行培养,还可以将培养对象输送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践培养,提升其法律意识,稳固其法律基础。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