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成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国际汉语教育;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开放大学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4—0052—06
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催生了全球“汉语热”频频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已有109个国家的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已有96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600多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1]仅在2011年一年之中,全球新增36所孔子学院、新建131个孔子课堂,学习汉语的人数以39%的速度创造新的增长;我国有8000多名教师和志愿者奔赴100多个国家教授汉语,有118个国家的5000多名学习者接受奖学金来华学习。[2]仅以美国为例,美国投入巨资开展的“关键语言(Critical Languages)”的教学,汉语已经成为六种关键语言之一。据来自中国驻美使馆的消息,现在中文在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外国语。
伴随“汉语热”的快速升温,国际汉语教育中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汉语教师缺口巨大。据统计,全球学习汉语人数4000多万,汉语教师的缺口140万。尽管国家汉办和各高校派出的各类汉语教师数量不断增多,但比起各国的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3]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尽管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总量巨大,但每年实际来华留学,专门学习汉语的人数大约只有5万人左右。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由于学习需求和动机的多样,加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语言系统的不同,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手段的落后,很难引起国外学习者持久的兴趣和文化认同。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少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利用远程教育发展汉语国际推广的前景,包括国家汉办在内的很多机构、高校、教育类公司利用现有资源或重新开发网上教学资源,搭建各种对外汉语教学网站。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孔子学院院长赵勇博士,发现国际汉语教育存在三个“瓶颈”——教师缺乏、学习者相对分散、汉语教材和教学内容比较传统和落后, 因而不能适应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据此,他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正可以解决以上三个瓶颈问题。” [4]也就是说,对外汉语教学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正好为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带来契机,而网络国际汉语教育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概念的厘清
如上所述,仅靠传统的面授教学服务难以满足世界各国汉语学习者的紧迫需求,利用远程教育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与困难已渐成业内共识,但在具体的课程规划与开发阶段,有些核心概念亟须厘清,才能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偏离方向。涉及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有三个,分别是:教学资源、课程、网络课程。
1.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及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的教学资源还涉及教育政策及社会生活提供的学习环境及条件等。可见,教学资源是开展远程汉语国际教育的基础,而非教学中的全部。
2. 课程
按照通常的理解,课程即针对一定主题的学习内容及学习进程。其中既有为学习者创设的学习规划和资源,更注重学习者自身的努力及其学习进展。对此,国外不少教育大家曾有很多经典性研究:emius认为课程即教材,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课程内容就是学习者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J.Dewey认为课程即活动,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在R.W.Tyler看来,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而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大教育家们从不同的侧面指出了“课程”概念的内涵。可见,课程强调互动,强调学习的过程。
3. 网络课程
尽管对网络课程的定义很多,比较得到认同的有两个,一是教育部2002 年2月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中给出的:“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一是武法提在对文献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以异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 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5]可见,网络课程充分利用了技术手段,对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有支持的自主学习;对教师而言,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务。
二、对外汉语教学网站的现状分析
目前存在的对外汉语教学网站林林总总。从举办者看,有政府举办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如国家汉办的“网络孔子学院” http://),有私人公司举办的教学网站(如才盛科技公司建立的“中文在家” http://),但为数众多的网站是各大学或孔子学院,或者海外培训机构所建立的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如北京语言大学的“网上北语” http://.;美国太平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全球汉语教学网” http;// );从技术手段上看,有利用播客技术(podcast)支撑最火爆的汉语教学网站(http://)。根据以前研究者的分析,这些网站还可以按照综合类、速成类、辅助类、文化类、工具类进行分类。客观地说,无论从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支持投入上看,还是从汉语学习存在潜在市场,国内外营利性教育机构大量投资上看,这些网站上的资源非常丰富,理念新颖,而且技术手段先进,音视频制作精良。但毋庸讳言,这些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师生互动性差,管理与评价缺失,最终造成教学有效性不高。本研究主要关注了101个对外汉语教学网站,从中获得以下信息(见表1):
仔细浏览这些网站会发现,尽管不少网站设置的栏目版块名目众多,并且绝大多数配有中英双语,甚至个别综合性网站还有多语言设置,但仍有下列的“三多”与“三少”现象:资源堆砌的多,能够用于教学的少;教材网络化的多,网络课程开发的少;课程推送的多,交互活动的少。尽管各个对外汉语教学网站的功能和性质不同,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这些网站提供的主要是教学资源,而不是课程。而这一点恰恰又暴露出了远程国际汉语教育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笔者在对众多对外汉语教学网站的分析中还发现,尽管在这些网站上有的版块冠以“网络课程”的名称,但按照上述概念的界定,仍然属于教学资源的范畴,还称不上实质意义上的“课程。” 事实上,网络课程并不是纸介教材或实体课堂的搬家,不是教材的网络化或者课堂教学的虚拟化。笔者认为,能够带给学习者有学习成就体验的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不仅要利用网络优势,精心选择并提供学习内容,更要注重教师在引导学习者借助混合式学习带来的多重交互体验,从中获得对于汉语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文化有价值的知识习得、技能训练和国际理解。
三、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的规划与教学
李津等指出了网络对外汉语课程的“交互形式多样性、教与学的自主性、资源利用的便利性、支持服务的实时性,注定会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一把‘金钥匙’”。[6]同时,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必须是在语言学习、远程教育等理论指导下的,把课程要素和网络环境合理结合的产物。它大致应涵括以下核心要素:教学设计、资源整合、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学习评价与反馈、技术强化。
1. 教学设计
在课程与教学规划上,坚持专题特色和课程模块思路,采取混合式学习模式。正如有研究者所总结的那样:“特色是一个教育网站能否脱颖而出、吸引学习者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网站的创办理念和受众不同,对外汉语教育网站的风格不应雷同。对外汉语教育网站的创建应着眼于创办机构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科背景以及学习者的层次和特点,网站的资源和服务要体现出创新性、差异性和趣味性。” [7]北京开放大学远程国际汉语教育网站拟将课程模块分为语言类、文化类、社会生活类、专题类。首先充分利用北京作为历史名城的资源优势,将北京区域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自然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主线,在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相结合上进行教学设计。其次,从“普通话”的定义上看,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8]所以,北京语音对于汉语教学有着先天优势。再者,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所具有的文化教育和社会传播媒体资源优势等特点,构成了对外汉语课程开发、资源利用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此,北京开放大学未来的国际汉语课程与教学模式将会兼容基于网络的知识性讲授、基于专题文化、自然及社会生活的考察体验式学习(因为北京开放大学拥有对外汉语办学实体机构)、基于特定作业与实践应用专题的个体学习,以及基于网络互动分享的在线交流学习等,使世界各国的汉语学习者从中获得汉语知识与应用技能的习得和对于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
在语言能力的设定上,北京开放大学拟参考《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2001) 和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2007)、《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2008)以及《加拿大语言能力标准》(CLB,2000)等国际语言能力标准的研制成果,开展对外汉语课程规划与教学实施的设计。此外,通过国际交流借鉴国际已有的汉语课程,依据国际标准和课程建设框架进行课程开发。例如英国开放大学的汉语教材《第一步》就以《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为基础,对英国一、二年级大学公共汉语教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做了尝试性的建议和假设性规定,首次尝试将教学目标和欧洲语言框架挂钩。” [9]该教材明确该级别的教学目标在于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A2级所描述的语言能力。
在国外汉语学习者中,学习汉语的目的除了兴趣以外,很多人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用《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作为汉语能力水平的评估将会加快与国际接轨,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单科课程结业的描述更加便于理解,有利于今后开展“学分的转换”或“学分的转移”,无论是转到中国的普通高校留学还是在欧洲国家读大学时作为选修外语课程学分,都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项工作的前瞻性,将会对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非学历向学历教育转换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2. 资源整合
在教学资源上,以整合利用为主,自建新建为辅。在对外汉语教育政策和资讯方面,有国家汉办网(http:///),在中国文化传播方面有中文教育网 (http:///index.htm),在对外汉语教学上有“Chinesehour”(http://),甚至还有专门学习汉语听力、口语、阅读、汉字的网站,加之有对外宣传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宣传片,有介绍各地旅游资源的风光片,有介绍人物和普通人生活的纪录片,各种视频资源蔚为大观。把这些海量资源加以整合,按照不同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习级别、不同的学习目标,并针对汉语学习特点和规律加以优化和设计,甚至可以把电影或电视中反映语言与文化的专题视频节目作为“微资源”课程模块,设计基于已有资源的教与学过程。这样做既可以增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高品质,又能够减少课程开发成本。(当然,如果利用这些资源作为正式出版物时,需要考虑版权问题。)
3. 学习活动
网上学习及交互活动的设计。著名的远程教育专家Michael G. Moore(2005)曾言,学习的本质是交互,那么为使学习真正的发生,就一定要加强交互。[10]国际学者新近发表的对于网络互动学习的研究表明,网络教学应该能够预设和维持学习者开展“投入性学习,并藉助网络提供的交互影响,帮助学习者获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有效承担学习责任的能力。” [11]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交互又是信息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网络教学的灵魂,所以二者的结合具有天然的适配性。北京开放大学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交互活动设计,主要体现在网络环境中人机、人际以及学习者与语言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人机互动体现在基于电脑的各种练习活动和反馈,以及语言识别系统帮助学习者对语音的操练;人际互动基于网上直播课堂师生间的活动,师生、生生间借助学习论坛、学习社区和利用各种社交软件进行的实时或非实时交互。许多学者认为,没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没有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所以,北京开放大学在设计交互活动时,学习者与语言文化环境的互动一定要基于某个文化主题,如“北京的四合院”一课,学习者在收看完网络视频后,要求完成在“文化在线”论坛上的主题讨论。同时,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课程实施过程中,学习者还可以有对于中国社会的浸入式体验,即游学活动。网上交互活动的设计可参照以下流程(见图1)。
作为教学实验,英国开放大学的汉语学习者和北京开放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共60人,在2012年秋季学期,结成30对语伴,进行了有主题的交互活动。首先,双方的设计者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现实需求出发,按照双方的语言基础,确定交互活动类型,明确了活动主题和方式,采用Email、MSN、Skype等社交软件进行双语交互,既可以实时视频交流,又考虑到时差的问题;也可以部分采用非实时的文字交流,要求双方学习者每次对每个主题要写下一段文字,英方学习者要用汉语写,中方学习者要用英语写,并且相互批改。在方案制订后,召开了中英教师、技术人员、学习者代表参加的双向视频会议,开展交互活动。目前该活动正在进行当中,参与交流学习的中英两国学习者都体会到跨文化语言学习的益处,学习积极性与成就感得到显著增强。
4. 学习支持服务
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中途掉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了使学习者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并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学习支持服务至关重要。研究远程教育学习者辍学的专家O. Simpson(2012)认为,学习支持服务包含学术支持(Academic Support)和非学术支持(Non-Academic Support)。[13]学习支持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学习者选择课程之初,有一个学习级别定位测试(placement assessment),根据测评结果帮助选定合适的课程;还可以有一个学习风格量表,帮助学习者明确自己的学习风格。另外,在网站上还要尽量多一些实用工具,如网络电子汉语字典;网络教材中始终有“导师伴随”;练习解析细致,详尽,好像导师的声音就在耳边;在讨论区中,答疑解惑及时到位。非学术支持常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指导教师可以经常发一些鼓励性、表扬性的邮件给学习者,在情感上帮助学习者克服远程教育带来的疏离感。当然,学习支持服务还应包括技术上的支持,平台上的一些新功能要配有Flash讲解的使用说明,使学习者尤其是上了岁数的学习者消除对新技术的畏惧感。
5. 学习评价与反馈
没有学习过程的管理、测评与反馈,就谈不上是真正的网络课程。即使学习者不是为了获取证书,纯粹是为了兴趣或者挑战自己而学习汉语,也应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网络汉语教学要体现“自定步调、及时反馈、明确成果”,才能真正体现出课程的价值。评价方式可以多元,反馈方法可以多样。在远程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要高于终结性评价。利用电脑的技术追踪、储存学习者动态行为信息的能力,方便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形成性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学习者和教师,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状况有一个动态、客观的了解,从而不断调整学习方向和重点;而教师则可以针对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对学习者的学习指导和支持。终结性评价也可以采用Skype、Phonepass等远程口试方式进行。
在网络课程中,对学习者活动或作业的反馈,对学习者的帮助很大,甚至完全能够取代面授时的反馈,但这要求辅导教师有较强的双语能力。如英国开放大学“学汉语”课程中,教师采用word批注修改的格式对学习者作业的反馈(见图2)。[①]
按照二语习得的理论,语言的学习从输入到输出,初学者错误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对待这些错误,在写作练习上尤为如此。双语能力均很强的教师对学习者的习作,能够给出详细的反馈,指出写作中的错误并告知如何改正,将会极大促进学习者汉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6. 技术强化
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实施远程国际汉语教育的有力武器,而且随着因特网从原来的web1.0升级到web2.0,技术的优势更加凸显。web1.0和web2.0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资源获取式网络,而后者是信息参与式网络。从该理念出发,远程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该从资源提供式提升到课程参与式,即开始设计和开发新一代的远程汉语网络教学。
在具体的技术支撑环境的搭建上,采用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法为设计理论基础的Moodle平台,支持师生或学习者彼此间开展共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从与他人互动,或与教师互动过程中,学习者很自然就能建立概念,因为他们在交谈时,共同创造出一个可论述的世界和一个共同架构,在其中可以产生沟通,最终实现“集体智慧”和“集体认知”。课程管理、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论坛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调查模块、互动评价能够给教师施展自己教学设计和能力的舞台,更是学习者之间互动交流、协作学习的平台。在教师与学习者模拟课堂交互方面,还可以采用Elluminate等软件,实现与传统课堂一样的教学。由于汉语语言本身的特点,针对西方学习者学习四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还可以采用类似Newpepper等软件进行反复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外国汉语学习者对于汉字的书写笔顺也十分头痛,所以在有些互动教学网站上专门设计了“写字板”功能。鉴于现在学习者的流动性很强,可用于学习的时间零散,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要把移动学习用于汉语教学,把训练笔顺的软件和课程中的听说读写放入手机的APP Store中,供学习者随时下载用10-20分钟进行学习,并通过游戏过关的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14]
四、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
建设的发展趋势
远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按照专家的看法,“第一代网络课程相当于电子化的纸制教材,与电视的功能相似,它的作用是传递信息。第二代网络课程是多媒体化的网络课程,增加了声音、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第三代网络课程增加了练习、考试等互动性内容。而新一代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是走向社区化和个体化的网络课程。” [15]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包括:
1.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每个学习者的需求不同,有的课程在设置上可采用“先语后文”的策略,即先学语言后学文字,早期学习以拼音为主。充分利用拼音与字母文字间的相近处,用拼音来帮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然后,在学习者有需求的情况下,再逐步帮助他们掌握文字。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考虑。有的课程可尝试以中英文词汇夹杂的“三明治”教学法来吸引学习者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2.“国别化”网络课程的设计
所谓“国别化”是指针对不同国家的语言状况、文化背景而编写的适应不同国家人群学习汉语的网络课程,而绝非语言版本的不同。
3.“本土化”网络课程的设计
《过程控制基础》是将自动控制理论,工艺知识,计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等理论和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一门应用科学,是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国内大多数理工院校的自动化专业都开设了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术,掌握根据系统的工艺原理和系统流程图去分析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和技术,测控技术等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过程控制基础这一门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分支也在飞速发展,在电力、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尤其是为了适应我校自动化专业教育特色,《过程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为了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并付诸日常的实际教学环节当中,真正实现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 《过程控制基础》教学现状
目前的《过程控制基础》课程总共32个学时,其中包括4个学时的课内实验。教材为《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二版,潘永湘等编著。全书总共为十章,因为教学课时有限,只讲授其中的五章,分别为:第一章,绪论;第五章,简单控制系统设计;第六章,常用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第七章,实现特殊工艺要求的过程控制;第十章,典型生产过程控制与工程设计。课内实验四个学时,其中包括两个实验内容,分别为:实验一,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参数整定;实验二,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参数整定。
目前的理论教学过程以传统的多媒体授课为主,板书为辅,讲完相应内容都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在习题课进行讲解,教师和学生课上或者课下都很少互动,基本是填鸭式教育,加之课程内容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部分内容枯燥难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较差,旷课情况严重,总的教学质量一般。
课内实验由专门的实验老师负责,实验内容多年不变,缺少灵活性和自主性,任课教师很少参与实验,无法获悉实验内容的完成情况,很难把实验环节如实的体现到最后课程成绩的总评中去。
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和做法:
1.1教学内容的改革
《过程控制基础》的实质是基于控制理论实现流程工业的控制系统,其教学内容应包括:过程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键技术,如检测仪表、控制仪表、执行器、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常用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特殊工艺要求的过程控制、复杂过程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为了解决学生对过程控制缺少全局性认识的现状,在课程的概述部分适当引用了一些案例,一般是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接触到或者是经常听说的案例,这样学生在该课程的初始阶段就可以对该学科有一个深刻的感性认识,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过程。
考虑到过程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学完该课程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学内容应密切跟踪科技前沿,为此,适当剔除了一些老旧内容,在讲授复杂过程控制系统时,重点介绍了推理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控制方式。
1.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传统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代之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驱动式教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自己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任何学生都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讲授新内容之前,事先布置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每次授课结束前,采取以提问所布置问题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此外,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也可以获悉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普遍理解不清的知识点,可以进一步加以强调。此外,把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工具引入到了教学过程当中来,通过借助这一软件工具使得某些内容抽象、枯燥、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变得更为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在讲解过程特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时,利用SIMULINK软件对一个自衡非振荡过程进行仿真,通过把过程的三个参数[K、T、τ]由小到大做调整,观察系统在阶跃信号下的输出,通过观察输出,使学生更加生动的了解三个参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情况。
1.3 教学手段的改革
采用“四位一体”式教学手段,“四位”指服务课程教学的四种方式:多媒体教学、问题驱动教学、专家或优秀教师进课堂教学和学生下实验室实验教学;“一体”是指本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
对于多媒体教学,课前认真制作课件,适当设置了一些声音和动画,以增加课件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对于问题驱动教学,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是紧扣本讲重点内容,做到了问题尽量全面,避免了大而偏;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邀请了相关的专家和具有优秀教学经验的教师来给跟学生座谈,以提高课程教学的灵活性;
由于课程内容较多,授课学时又有限,对于一些简单但又重要的内容课下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学习理解,例如第八章中的预测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最后,通过让学生写读书报告或者读书心得的形式进行考察,了解了其知识掌握情况。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诸多问题,而任课老师又不可能随时当面解答,因此,一个好的任课教师必须又是一个头脑灵活的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利用网络论坛、聊天室、QQ群等交流工具,实现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且互动的结果所有同学可见,从而解决了问题具有普遍性而当面答疑难的问题。
1.4 实践教学的改革
过程控制实验是该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环节,旨在通过实验过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创造力。但目前的实验的主导作用仅仅表现为介绍实验内容、示范操作、强调注意事项和纠正错误等,其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和时间少,对新仪器、新设备和新技术缺乏必要的训练和反复使用的机会。第二,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不够。从实验方法、内容、步骤到考核,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事先确定,学生没有太多选择和发挥的机会,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状态有所改变,但仍跟不上整体的教育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第三,实验课堂容量小,实验时间过于集中,实验室利用率低,实验安排比较刻板,学生没有补做、重做或者选作的机会,学生在实验课外很少有接触实验设备的机会。由于上述原因,大部分学生被动模仿或滥竽充数,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所以影响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创新欲的潜能释放。
目前的实验教学环节总共是四个学时,总共两个实验,分别为分别为:实验一,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参数整定;实验二,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参数整定。 实验一和实验二为传统实验项目,当然是必须要做的实验,因为两个实验在该课程当中起到基础作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实,与课程理论内容相关其他实验还有许多,例如,在简单控制系统设计中还可以有的实验有:一、利用SIMULINK对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二、单回路液位控制系统实验等。对于高性能过程控制系统,还可以有的实验有:一、前-反馈控制系统的实验;二、比值控制系统的实验等,对于其他章节,也有不少的相关实验内容。为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建议敞开实验室,实现空间和时间上的开放,也就是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逐渐实现全天候开放,将封闭的实验室转型为开放的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根据实验室设备情况,建立相关的实验名录,学生在完成必修实验内容外,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名录内的实验项目。
1.5 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于考察课来说,考核方式更为灵活,可以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也可以通过考核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单纯开卷考试形式,采取课堂测试、大作业、开卷考试、课内实验相结合的形式,各部分内容以及所占比重同以往的考核方式相比,有了较大变化,课程成绩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完成作业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课堂测试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大作业:在课程教学中期布置,阶段性考察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10%。
开卷考试:考试内容重点放在了第五、六、七章,例如第五章的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第六章的串级控制调节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以及第七章的比值控制系统和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等相关内容都作为了重点考察内容,占总成绩的40%。
实验环节:考察了学生完成课内实验质量,包括实验过程检验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为了鼓励学生重视实验实践环节,对于平时成绩低的学生,通过选作实验名录里的其他实验,来获得适当加分,但最高分不能超过实验和平时成绩相加到一起的总分50分。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051-02
一、引 言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机械能力、动作和使用一般机械的能力。它不但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基础知识较差,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弱,实践能力弱,并且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从教材内容看,现有教材部分知识理论性较强,并且理论知识偏深、偏难,这与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背道而驰,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抓住课程核心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主要是把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直接面向社会各种职业岗位(群)的教学系统,即以学生为行动主体,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的合作为行动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换。
首先,我们要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在进行充分的行业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由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提出与岗位对应的能力要求和从业的基本素质,确定职业岗位模块。其次,针对职业岗位模块的特点,构建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各个学习领域,建立相应的仿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学生参加真实项目的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顶岗实习。《机械基础》就是机械类专业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学习领域。
三、机械基础学习领域的构建思路
1.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机械专业从业人员职业岗位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机械基础》学习领域的培养目标,即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机械能力、动作和使用一般机械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决策、正确进行自我定位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结、协作、共赢的精神。
2.确定课程的建构思路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本要求,完成《机械基础》课程相应知识和技能模块即课程内容的建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关键。首先要根据生产中的各个工作过程进行相应的行动领域分析,即工作过程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该知识和技能模块,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最后形成教学任务。
3.学习情境的制定
学习情境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学习情境可以表现为具体教学项目,在《机械基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中,教学任务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实际需求和所学理论结合起来。
学习情境的划分以机械传动原理和机械零件设计为载体,以零件承载能力分析、零件和传动装置设计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及从传动原理到为实现这一传动所需零件进行设置。具体学习情境的设计如表1所示。
4.确定课程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是讲授的机械内部结构复杂;运动装置种类多;技术先进、精密。鉴于以上特点,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
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讲解使学生达到职业能力要求。
问题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验证――归纳总结――实践应用等环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学会学习,掌握技能。
例如,在讲解联轴器和离合器时,可提出:离合器和联轴器有区别吗?什么时候用离合器?什么时候用联轴器?通过设置思考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扣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讲授轴系零部件时,就可以以设计单级减速器轴的设计为任务展开,针对任务开展课程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锻炼,有目的地开展培养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项目的相关知识的技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通过自己设计解决方案、工作计划,绘制轴的结构简图、对轴的受力及强度进行分析,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5.进行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在能力本位的课程考核中,依据课程性质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提供具体的成绩评定办法,在考虑考核方式时,要做好几个结合:实践与理论结合,既要有以考核技能为主的操作考核,又要有以测试认知水平的知识考核;结果与过程结合,既要重视最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又要重视学生能力形成的整个学习过程。
本学习领域可采用学习情境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学习情境考核的重要性,学习情境考核占60分,期末考核占40分。学习情境考核成绩由每个学习情境由任课教师根据平时学习表现及实际操作评价情况进行评定。
课程综合成绩: ×60%+z×40%
其中:x――课程综合成绩,满分100分;
yi――每一个学习情境平时考核成绩,满分100分;
z――期末考核成绩,满分100分。
6.教学模式应用举例
以学习情境5单级减速器轴的设计为例,整个学习情境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教学模式应用举例
四、小 结
机械基础课程作为实践性较强而又传统的课程,如果还按照旧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将课程与社会需求、企业生产过程密切结合。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证明,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强化。但是该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实际问题,例如,对教师素质要求更高,教师工作评估、教学考核需要有新的标准,教师与学生要建立新型的互动关系,教师的思维方式、知识范围、科研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机械领域,学校教学支撑平台要建设成“仿工厂”式环境等等。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2 卢利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的理论浅析[J].论坛,2007(3):100~101
[关键词] 过程教学;初中数学;勾股定理
过程教学法最开始的发展是针对写作过程,过程教学法认为写作的过程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作者的单独行动,因此过程教学法通过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 在新课标对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需求下,我们将过程教学引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可行的. 过程教学法更加尊重被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切合教学目的和任务,创造合适的问题场景,通过教学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这是过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
过程教学的内涵
过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教学过程,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过程,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过程教学都要求学生能在过程中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过程教学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充分认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生成过程. 什么是知识生成过程,拿我们要说的勾股定理来说,勾股定理的应用能够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巴比伦,并且他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勾股数组(3,4,5即为一个勾股数组). 在中国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时候,周朝就有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只是勾股定理知识产生过程中的其中一环. 对于过程教学,我们更加要理解知识的发生以及应用发展的整个过程――从定理的猜想到假设,再到定理的证明等阶段,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生成的逻辑顺序.
(2)教学过程更加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过程教学也要再现人类研究问题的特征,即知识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 教学过程更加要结合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 学生走入误区不是坏事,这是人类思考问题的共性,符合人类思维过程的特点. 过程教学不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手段,更为体贴的描述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思考整个过程的指导,忽视结果,重视过程,重视对知识的探索过程.
定理教学的特点
就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定理教学而言,难的不是在于定理的证明过程,而是在没有定理出现的时候,面对问题的发生和解决,人类是怎样思考并找出这个定理的,因此对于定理教学,就更加需要过程教学的辅助,结合过程教学的主要思想,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定理的发现、探索,以及最后获取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通过过程教学开展定理教学的主要方式有:
(1)数学定理的导入环节当作过程教学的开始,其主要目的在于解释知识背景,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拿出具体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渴望. 例如,现在有一个直角三角形,我们知道了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根据三角形的特点,第三条边能否通过计算得出来?下面我们开始教学活动.
(2)定理的重构环节是教学难点. 由于大家对这个定理已经非常熟悉,当然这都是很多科学家总结出来的,重构勾股定理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具备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模拟并且重构勾股定理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定理的运用环节. 运用也是过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能检验学生对定理的掌握程度. 过程教学虽然更加注重过程,但如果学生不能学到知识,不能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失败的. 定理运用的环节能够强化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过程教学视域下的教学案例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了过程教学在定理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和注意事项,那么,如何根据实际开展勾股定理的教学工作呢?具体的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1. 定理的导入环节
其中一种方式是从数学史的角度,即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中国邮政的一枚标有中国古代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图来开展定理的导入环节;也可以这样进入引入环节:拿一根长1.2米的白绳子,通过测量30,40,50厘米长的绳子组成一个三角形,让部分同学在黑板上测量角度.
2. 定理的重建过程
我们都知道,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具体的表述为:
c2=a2+b2 (a,b分别为直角边,c为斜边)
定理针对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定理的建立过程一定是从特殊到普遍,因此在勾股定理的重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演示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展开勾股定理的重建.
例如,在一个格点图形中(如图1),每个小方格都是均等的,而且假设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即面积也是1,于是可任意找一个定点都在格点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分别以这个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作正方形,然后计算斜边作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通过割补等不同的方法,能让学生自己探索正方形Ⅲ的面积. 既然在单位是1的格点图形中,直角边和斜边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那么是不是其他比例下也同样满足呢?如果单位是1.1呢?具体的实现过程是不是也满足呢?可根据等式两边同时乘1.1,等式依然成立,来引出定理的一般性.
或者,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演示加菲尔德证法的实现过程来完成定理的重构. 比较有趣的是,加菲尔德在证明这个结论以后的几年,成为美国总统,因此又叫总统定理,这样的趣味性也能够增强过程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 加菲尔德证法也是通过面积求和的思想实现的,如图2所示.
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但不能直接提醒面积求和的思想,应让学生在对定理的探索过程中,主动发现和思考,教师还应创造一定的情景,引出面积总和的思想. 总之,学生对定理的探索过程非常重要,能加深其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而且对于以后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有非常大的帮助.
3. 定理的运用过程
通过我们对于定理的导入和重构过程,学生对于勾股定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对于定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难易结合,循序渐进. 例如,可首先用一道比较简单的习题考查学生对定理的基本掌握情况:在RtABC中,∠C=90°,其中AC=5,AB=13,求BC的长. 然后,我们可以适当增加题目的难度,难题的解决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有助于过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下题:如图3所示,EF是正方形ABCD的中线,将∠A沿DK折叠,让点A与EF上的点G重合,求∠DKG的大小.
这样的题目稍难一点,是勾股定理运用中需要一定思考量的题目,这类题目往往与别的知识相关联,是多知识综合运用的题目. 多场景、多知识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于提高过程教学视域下“勾
股定理”的教学质量问题
1. 勾股定理的导入过程
勾股定理的导入过程一定要具备吸引力,除了上述描述的创造问题场景和勾股定理发展史,还有很多的方法,但导入的过程一定要把握勾股定理的内涵,创造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对勾股定理进行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过程教学提高良好的铺垫.
2. 关于勾股定理的重构过程
勾股定理的重构过程必须把握如下几点:(1)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运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定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规律;(2)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等清晰的逻辑思维过程;(3)允许学生发出疑问,并且鼓励学生发言,例如,当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时,会发生什么,及时地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提高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4)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切合实际,在丰富的数学教学经验下,预估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的理解能力,结合数学教学特点,培养数学逻辑能力. 勾股定理的重构过程是勾股定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3. 关于勾股定理的运用过程
勾股定理的运用过程其实也需要过程教学思想的指导,可通过得知直角以后求边长的数值,也可以运用现有的工具获取一个直角,多角度地运用勾股定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在勾股定理的运用阶段,我们也可以适当引入一部分关于勾股定理的奥数题目,这类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相对来说,对勾股定理的运用更加透彻,需要大量的创新思维,这不仅能让学生主动思考,还能借此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优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认为,从历史课程学科的特点出发,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历史课程学习体验,提高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优化能够产生如下效果:(1)激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历史。(3)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活学、善思、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课堂教学导入做到“激趣”,吸引注意力
学生对历史的课程认知需要一定的引导,围绕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点来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和潜能。运用好课程教学导入,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还为其理解课程知识点奠定基础,满足他们的学习认知需要。
在课程教学导入中,可依据课程知识结构和历史事件发生的一些有趣背景知识来予以整合优化。结合趣闻轶事进行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和音响等效果来展示历史相关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好奇心。鼓励学生从历史导入的趣闻中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深化理解感悟。
这样的教学导入,更能够吸引学生的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中第3课左宗棠和教学中,针对学生对左宗棠了解不深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历史功过,历史评价等,了解其人。同时,通过新疆的版图,要求学生对其发展历史进行搜集整理,以加深印象。
二、倡导任务合作做到“阔思”,增强探究性
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引导中能够更为深入感悟课程知识内容。教师不妨运用任务合作教学模式来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任务式合作探究,能够深化理解感悟,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合作探究中,教师可根据课程知识重点和难点,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学生能够通过同桌、小组等学习力量来深入探究课程教学难点。首先,教师要优化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带着学习目标和要求探究课程知识结构。其次,引导学生集思广议和畅所欲言,让合作探究过程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重要助推剂。第三,鼓励学生能够发表有独到见解的看法和主张,以此来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发展创新精神。
通过任务合作探究,能够在激活学生学习认知视野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中“”教学中,笔者就通过布置一定的思考探究题目来引导学生深入认知感悟:(1)和给带来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2)我们从的结果中得到了哪些启发?(3)给近代中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上述任务合作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同桌讨论和小组探究形式来思考交流,以此帮助学生深化对产生的原因、过程以及意义等方面的理解感悟,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三、运用综合实践做到“致用”,增强发展性
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针对课程教学要求,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来强化认知感悟,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技能运用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优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发展创新水平。
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活动安排,设计一定的活动,让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够真正延伸至课外。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发展创新能力。这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形式也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学生能够创造性设计一些历史实践活动,以深化技能运用。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表现予以总结概括,指导学习策略。
总而言之,历史课程教学是基于学生认知感悟和技能发展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学习探究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发展性。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探寻多元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丰宪.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
程研究(上旬刊),2011(9).
[3]李春艳.论优化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复习中的运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5).
[4]钟召辉.浅谈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J].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