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教育课题研究

安全教育课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教育课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教育课题研究

安全教育课题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 校园网络 安全现状 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情况

1.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三通两平台的不断建设,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更是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细致深化。而校园网络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进展及效果。随着互联网的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在教育信息化中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各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校园网络。教育部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也指出“实现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5%,中10M以上宽带接入比例达到60%以上为学校”。可见在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基础教育阶段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还较低,甚至根本无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因此,本课题通过研究J市基础教育网络安全现状,希望发现基础教育网络安全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2.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基本情况,进而了解当前基础教育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数据分析,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本地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掌握基础教育校园网络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并针对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为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提供参考,并期能为本地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建设提供参考数据。

3.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掌握当前J市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基本状况和网络应用现状;

(2)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安全风险;

(3)影响区域内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状况的成因分析;

(4)针对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的状态提出相关建议及意见;

(5)总结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现状,提出在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环境下可行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二、课题研究已取得成果

1.完成网络安全相关理论学习

通过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相关书籍学习,学习网络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学习,从理论层面上引导课题成员对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加深课题成员对于网络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了解基础教育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结合前期理论学习,参考大量文献资料,课题组完成了《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的编制。整个调查问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校园网络整体情况的了解,主要研究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及硬件构成;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校园网络安全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实体安全、软件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调查校园网络应用情况,对于校园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其中,第二部分是问卷的核心,通过实体与环境安全、组织管理与安全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网络与通信安全、软件与信息安全、无线网络安全几个维度展开调查,对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三、课题创造性成果说明

结合实际情况,本研究创新之处是预期能够发现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校园网络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发现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困难,能够针对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校园网络安全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引起大家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

1.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常见安全隐患

(1)无专业网络管理人员

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学校无专门的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由非专业人员担任。

(2)无专用的网络机房

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网络中心。校园网络核心设备摆放环境随意,无任何安全措施。同时设备之间的链接也比较混乱。

(3)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基础校园网络由于起步迟、发展慢等原因,目前在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环境中,校园网络安全意识还较淡薄,整体上对于校园网络安全并无相关概念。

2.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常见措施

(1)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完善网络管理制度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需要合理的应用。因此首先要从意识上重视校园网络安全,只有具备了校园网络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制度,才能合理应用相关的设备、技术。

(2)设置合理的访问策略

安全教育课题研究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为牵引,推进学校安全工作标准化建设,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安全工作日常监管,为推进全区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重点

(一)务求实效,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建设

1.继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流程化管理机制。落实“一岗双责”,明确学校各岗位安全职责,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根据岗位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涉及安全的事项有检查发现、有信息反馈、有整改落实、有事后监督、有总结验收、有责任追究。

2.开展学校安全工作标准化建设。一是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制度;二是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学校校长与全体教职工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三是加强镇办学校安全设施建设。优先配备镇办学校安全设施,所有镇办学校按标准配备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红外线报警等技防设施,配齐配全橡胶棍、强力手电筒等物防器械,尽快实现城乡学校安全设施建设的均衡发展。四是加强安全保卫,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按规定配齐专职保安,做到持证上岗,配齐校园安保器械,按照《济南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报警控联网系统建设标准》,实施技防设施建设达标工程。

3.加强安全档案建设。按照《学校安全档案管理基本要求》,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痕迹化管理,根据要求做好电子档案及纸质档案的管理。通过规范学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促进学校安全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二)提高认识,加大安全教育和宣传力度

4.加强学校师生安全教育。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一是开齐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课列入学期课程教学计划,每两周1课时,做到课程落实;二是加强安全教育校本培训。每学期校长要给全体教职工做一次校园安全形势报告,分管校长要给全体教职工做一次《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讲座,安全干部要开展班主任安全培训不少于2次;班主任负责落实好“每天放学前1分钟、周末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的安全警示教育。

5.加强师生心理监护机制建设。一是请市课题组的专家为全区心理健康教师辅导,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业务能力;二是组织课题学校去课题开展好的单位参观学习,开拓视野;三是继续开展《加强学生心理监护,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课题研究,积极参加课题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及课题研究、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6.积极开展安全避险和自救演练。进一步拓宽安全演练的种类和项目,提高安全演练的覆盖面,增强提高安全演练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会危险情况下自救避险的办法。学校要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高演练质量。

(三)加强调度,抓好学校日常安全管理

7.坚持每月一次的安全工作调度会议,及时调控部署全区学校安全工作;开展安全事件分析,查找原因,开展有效预防;继续编写《安全简报》,分析安全形势,应对相应措施。

8.认真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加强日常安全检查,认真落实安全日志制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加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学校要定期对门卫、师生宿舍、教室、实验室、食堂、锅炉房等重点部位和各类电器、消毒设备、消防、电路、照明、监控和体育教学设施进行检查。要建立隐患排查电子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教育局将加大监督力度,每周督查学校不少于2所,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通过督查举一反三,对安全事件进行定期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加大督办复查的力度。

9.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配合交警部门加大对违规接送学生车辆的整治力度。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坚决不乘坐超员、超速和安全性能不达标的车辆。

10.建立学校、学生、家长、社区四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每学期开学初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学生身体状况摸底,建立学生患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家长报告制度,并通报体育教师和学校医务人员,建立学生重大疾病档案,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适当关注;班主任要关注学生思想状况,并及时将学校的安全规定和安全警示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身心健康状况告知家长,有重点地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家长收到通知后的回执、《安全责任书》和反馈信息予以存档;要在团委、学生会和班委中设立安全处和安全委员,掌握学生的安全动态,及时反馈安全信息;要加强与学校所在社区治安等部门的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建立联动机制。

(四)提升素质,加强安全工作管理队伍建设

11、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干部业务培训。一是举办全区安全管理干部培训班一至两次,指导各学校搞好中层干部及教职工安全培训;二是协调保安公司对学校保安定期培训,拓宽安保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履行职责。

12、督促学校建立专门的安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的安全干部。

(五)积极协调,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13、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排查学校周边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各级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时加以解决。

(六)预防为主,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应急管理

安全教育课题研究范文第3篇

研究对象: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300人和体育教师24人。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查阅和收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应急安全课程设置的书籍、网站、期刊和报纸文章等大量资料,为写作过程的开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专家访谈法询问6名相关的专家,一是对发放的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把关、检验;二是对普通高校设置应急安全教育课程的可行性,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实效性进行分析。

2.3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根据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调查问卷2套,第一套调查问卷,设置50道选择题,发放6所高校大学生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93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收回2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调查大学生对应急安全教育的了解程度和对高校开展应急安全教育教学的认可程度。发放对象为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300人。第二套调查问卷发放6所高校教师24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24份,剔除无效问卷1份,有效收回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8%,调查教师对普通高校开展应急安全教育课程的影响因素。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接受生存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学校教育占45.6%,家庭教育占18.0%,18.8%是来自网络。可见学校是学生获得生存知识的主要场所,从家庭教育和网络媒体途径获得的生存知识也占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当中度过的,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可以教授学生如何生存各方面的知识。虽然某些学生也通过网络、电视、阅读书籍等途径获得应急安全知识,但在学校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更具有方向性和真实性。因此,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应急安全教育具有相当重要地位。

3.2大多数学生都接受过水电煤气安全使用常识、自我防卫能力和火灾的防范知识教育,部分学生了解一些地震的逃避、简单的医疗救护常识和基本的伤口的处理与包扎。而对于掌握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伤、游泳时对溺水者的施救和心肺复苏术的学生相对比较少。可见,学生接受到多是生存知识、安全常识、灾难逃生的基本知识等理论性的方面,对于实践经验、基本技能的运用比较缺乏,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往往会不知所措。因此,应急安全教育不能只是理论性的教育,更多的应该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学到的知识,增加学生求生能力、紧急避险能力的教育。

3.3普通高校对学生进行应急安全教育的方式和频率比较少,特别是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应急教育还不够很重视,大部分高校进行应急安全教育的方式主要为宣传讲座、校园广播和发放学习材料,很少部分学生接受模拟生存演练。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应急安全相关的基本运动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对应急安全教育理论知识讲不到的地方,运用实践教学特别给学生亲身的体验,积累动作经验,从而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能够临危不乱,顺利求生。

3.4学生对学校进行应急安全教育的态度表示积极的占35%,表示一般的占30.3%,比较消极的占19.4%,感觉无所谓的占15.3%。学生普遍认为意外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不太可能或不可能,认为很有可能的只有少数。导致学生误以为自己生活的很安全,生存威胁不大,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生存知识的消极态度,从思想上放松警惕,因此高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纠正,让多数学生认识到应急安全教育带给他们的益处,通过应急安全的学习使他们掌握躲避危险的技能,面临生存威胁的时候能恰当保护自己与他人。

3.5通过调查问卷,影响大学生对应急安全教育学习的因素分析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业太重,平时上课作业已经很多,晚上还要继续上课或晚自习,他们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再进行学习应急安全教育。也有认为学了没有用的学生占11.2%,在与他们交谈过程中感觉到他们对应急安全教育不够理解和重视;有些学校开设应急安全教育的课程,但是教学内容不够新颖,应急安全教育应该是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教学;另外缺乏专业教师是目前高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存在的最主要困难。

4.结论与建议

4.1在普通高校教育教学中设置应急安全教育课程,在教学中应与其他部门如校医院、校保卫处、校团委、体育部等紧密联系和紧密配合,科学地构建学校应急安全教育一体化体系。

安全教育课题研究范文第4篇

1.机制创新。突出“责任关怀”,推动职校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关口前移,纳入课程体系,细化技能安全操作规程,形成融企业安全文化的6S教学管理模式,改进评价体系,将行业安全标准融入课程,推进职业安全资格证书准入制度。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被省教育厅纳入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五课”教研、“两课”评比范围,为全省职校大面积普及与应用提供了保障;《关于制定江苏省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条例的建议书》被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为“地方立法方面的提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架构创新。系统构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体系”,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授课计划、教学组织到考核评价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了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教育全覆盖,即覆盖全体学生、覆盖教学全过程、覆盖职前职后。绘制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教育“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目标全图,从科学性和教育性双维度构建内容体系。

3.内容创新。成果汇聚19所职校群体智慧,组建跨校际、跨专业教科研团队,主持完成了5项省级课题研究,发表了88篇专题论文。构建“防―控―治―护”“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研发首本“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精品课程,建立全国首个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资源网站学习平台。

2008年6月,项目组结合江苏省公民教育项目课题“学生在工学结合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问题实践研究“,率先开展职业伤害研究,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学生在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调研。2010年8月,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教职成司函〔2010〕130号文件)。同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方案》,省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教科研中心组(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牵头学校)组织19所职业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一、二年级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教学实践,每周1~2课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通过情景体验、互动对话,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基于工作情境的实践训练实现安全操作无缝对接,完成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知、情、意、行”的完整学习过程。近4年来的职校毕业生、安全培训学员、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反馈表明,学生在企业安全意识强,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企业认可满意度超过90%。培训基地依托国家安全二级培训资质,每年为企业、社区开展安全技术培训8000余人次,累计培训5万余人次,近三年连续获“江苏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称号。

项目组围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通识意义、行业意义、岗位意义,紧扣岗位特性和职校实际,根据2012年最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知识、技能、思维、习惯、文化”五要素内涵,构建岗前“预防”、岗位“控制”、事后“应急”、权益“维护”的“防控应护”“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研发教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涵盖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安全、个人防护4个模块29个话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和岗位实际,还开发了补充教材《珍惜安全,远离危险》、专业教材《矿井通风技术》《矿井瓦斯防治》等。开发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精品课程资源。搭建了全国首个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目前,全国有16所职校正使用该资源,发挥了课程示范辐射作用。

该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和实训基地为阵地,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依托“人人通”“云课堂”等现代教学手段,突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的“前知识”“前概念”,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将“事故案例”“情景导入”贯穿“探究与实践―知识拓展―综合演练―综合评价”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预判、分析职业岗位存在的潜在风险,形成自觉遵守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强化职业健康安全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推进校企紧密合作,成立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完善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制度、细化实习实训安全规范与规程,开发符合行业、专业岗位特点的安全实习手册。引进企业安全文化,在实训教学中形成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的6S管理模式。建立安全体验馆、自救器训练室、创伤急救训练室、电气安全实验室等9大安全实习实训基地,每学期为3000多名学生提供安全技能体验。还将行业安全标准融入课程,推进职业安全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安全上岗证年通过率达98.8%,提高实习生的安全修养,让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融入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该项成果着力破解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难题。

一、破解为何教:明确方向,列入方案

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应涵盖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职业病预防、生理性伤害防控、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等层面。亟须将其作为一门课程列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关口前移,进入课堂,融入活动,渗透专业,引入岗位。

二、回答教什么:研发教材,开发资源

根据国家最新《职业病防治法》和教学实际研发教材,内容包括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安全及个人防护4部分29个模块,既有通用模块,又有结合专业大类的专业模块。建立全国职业健康与安全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知识点积件数162个,PPT162张,测试习题205道,及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精品视频、主题教育活动创新设计等原创性资源,服务教学。

三、落实如何教:全面覆盖,校企合作

安全教育课题研究范文第5篇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师资队伍。进一步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丰富和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打造××小学的新形象。

二、整体目标:

1.教育教学高质量。以课堂为载体,全面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以特色学校建设为契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网高教学质量。

2.学校管理高品味。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施行各项工作层级管理,真正实现学校管理的“和谐、精细、高效”。坚守“五严”底线,即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禁止乱收费,严防教师参与有偿家教等不良行为,树立郭小新形象。3.教师队伍高素质。加强学校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科研水平,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常规管理高水平。政教处、教导处、少先大队部等各部门密切配合,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网教育为重点,积极把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诚信教育等纳入日常教育体系。

5.特色建设高层次。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继续开展读书、器乐演奏、舞蹈、象棋、乒乓球等丰富多样的体艺特色活动,为全校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的平台。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1.坚持制度管理。

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落实好“五严”规定。

认真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开全开齐所有课程,努力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坚持上好两操,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艺术“2+1”工程,力争在达到体育上运动队进入市乙级队、艺术节目能在市艺术节活动中演出的目标。

认真落实“两纲”(《中小学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搞好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规范岗位职责,各部门和所有岗位人员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工作责任感,规范工作流程。

继续推行分层管理制度,在行政管理上,从学校领导、各部门、年级教研组长、教师和班主任四个层面上分别加强领导。要为一线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使每个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层面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进一步推行考核奖惩制度,期初根据教职工不同的岗位从管理育人工作、教书育人工作、教育科研工作、服务育人工作等方面提出岗位目标要求,坚持"多劳多酬,优劳多酬",对岗位考核中"爱事业、满负荷、高效益、多成果"的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奖励。

2.坚持民主管理。把“郭小是我家”作为联系学校行政、教师、学生的精神纽带。全校师生共同确立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进步靠大家,提升靠大家,管理靠大家。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发挥民主管理学校的作用,发动全体老师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对学校的办学规划进行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共同 制定关系学校发展的重要的规章制度和各类决议决定。其次,学校坚持校务公开,通过宣传橱窗、会议座谈、通知文件、及时地将学校发展变化中的最新信息作及时的报道与公布,增加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透明度,虚心接受来自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的主人,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3.坚持人本管理。学校要努力关注、关心、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活与发展、成长,要为每一位教师营造自身发展的空间,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充分相信教师的潜能,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坚持在政治上引导人,在思想上教育人,在业务上锤炼人,在体制上激活人,在生活上关心人,使学校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将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继续深入学习、解读并实践“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坚持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下大力气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围绕“活动单导学模式”,通过教师自学、讨论、写心得体会、外出培训教师回校作专题汇报、骨干教师轮流作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吸收、消化新的信息和教育理论,在当前已有的成果上进一步强化“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推进与发展,力争做出郭小自己的成绩,在周边乃至全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加强“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要精心组织观摩活动以及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优秀论文和优秀课题的评选活动,不断总结涌现出来的先进的教改经验。

开展“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教学达标课活动,做到教师人人“三达标”---活动教学方法达标,课堂教学达标,教学效果达标。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德育工作求创新。

一是在德育的工作要求上,要求做到务实、求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形成良好的育人机制。

二是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要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本文来源:文秘站 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习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将以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内容,形成选题小、切口小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通过组织班级活动与校级活动,一般活动与重点活动,专题活动与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是在保证措施上,一方面要积推进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三结合”,校内建立班主任、任课教师、少先队、年级组为骨干的德育队伍,班主任例会要有研究德育工作的内容;校外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优化校外活动环境,充分利用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发挥以热心于教育的家长为主体的校外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做好家访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必要的积极指导,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在方法上要改变空洞的说教,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使之成为学校德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广泛开展集知识性、娱乐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2)教学工作求实效

本学期要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的道路、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的重大举措,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本学期重点做好以下三块工作:

一是要提高智育工作的水平。全校教师要牢固树立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教导处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以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为契机,深入开展研讨活动,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质量管理,通过质量检测、质量分析和质量监控,科学管理教学工作。

二是加强英语、科学、艺术、体育和等综合学科的教学与研究。除了在课堂上完成学科课程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要在各个学科的特色建设上用心思,花精力。

三是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社区中去寻找、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进行交流和筛选,确立若干个“主题”,然后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观察、上网、实验、咨询等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学期末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

四是严抓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学校将对德育工作、教学“六认真”、学生常规管理、教科研、安全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出台一系列常规要求及考核办法,并将对照要求加强检查、监督及考核,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五是强化学生的健康教育。

要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教导处要对健康教育课及相关老师的备课、上课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健康情况进行了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处理,有必要的情况下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三)切实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1.抓好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牢记“奉献、团结、高效、开拓”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求实创新。具体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思想上要有活力。要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唱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追求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把学校办学理想作为每一位成员的工作目标,帮助教师物化教育思想,使学 校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是工作上要有创新力。要勇于思考,善于思考,形成创新的意识。要善于虚心学他人之长,总结自身,勤反思,求创新,努力形成自已的教育思想和工作特色,具备创新力。要理清思路,求真务实,大胆探索,不断进行创新实践,取得创造性的业绩。

三是管理上要有凝聚力。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战斗集体,既要有自身崇高的人格魅力,又要有自已的学术权威,还要善于挖掘教师的潜能,扬起教师理想的风帆,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校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要讲究科学管理,实行目标管理与层次管理的结合,各部门、各位领导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责职,提高工作达成度。要给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发展的舞台,通过每一位教师的成功,实现学校教育的成功。

2.培养科研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推进专题校本培训,深化校本教研。继续完善教研组织和教研机制,切实组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促进全体教师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推行中提高自身素质。

深入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研究规范化、系统化,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引导教师注重资料积累,不断总结经验,撰写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鼓励教师向教育刊物投稿,并做好校级研究成果的编辑工作。

镇级教研组长选定2—3名新教师跟进指导,发挥引领作用,培植学科典型。

3.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全力构筑学校发展新优势。

建立 “名师、骨干、新秀”阶梯式的校本培训模式,通过多渠道、深层次的结对帮教活动,结对子、架梯子、搭台子、压担子,有效促进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4.继续完善《教师业务考核量化方案》。

(四)确立科研先导地位,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确立科研先导意识。

要以课程改革为切入口,以发展和创新为动力,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2.加强教科研的日常管理。

学校教育科研中心要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的理论。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坚持开展以教研活动为形式,以课题研究为内容的科研活动。

要继续建立好教师的教科研档案,作为考核教师工作,评选教科研先进的重要依据。

继续落实好集体备课和“推门听课”制度,校行政组听课不少于25节,一学期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8次。

(五)强化总务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

1.加强经费的管理使用。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加大对财务收支、基建维修、大宗教育用品采购等方面的科学管理,提倡艰苦创业,厉行节约。规范食堂财务管理,保证学生每天的餐食足量、卫生、营养、可口。

2.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3.加强学校档案管理,增强档案意识。

4.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积极创建平安校园。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防火、防盗等各项预防措施。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校舍安全事故、饮食饮水安全事故、校内及学校组织活动中重大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

5.继续严格财务管理,认真执行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有关规定,完善帐务工作。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工作,严格禁止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