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第1篇

读名著如同与伟人对话,与智者谈心,与大师交流。读名著可以使你志存高远,有“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感;读名著可以使你智慧无穷,有醍醐灌顶之感;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有如沐春风之感。时时享受名著大餐,可以使心情愉悦,还能够让你灵活应对高考,在高考中提高考试成绩。

面对众多的名著,我们高中生该如何选择和阅读呢?语文专家们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时,向我们推荐了20种读物:《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我们要在三年内读完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作者、不同体裁的名著,看起来很难,但其实比较容易。时间犹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我们要发扬钉子精神,一天挤出十多分钟读3000-5000字,一年下来就将读近两百万字的名著。三年一过,六百万字完成(20本名著约三十万字一本,共计六百万字)。如果寒暑假多挤点时间多读一点,速度会更快,也不会影响学习。关键是要制订好计划,树立信心,持之以恒,坚持就会读完。

一位名人曾说过:“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读名著也要掌握方法,不是所有的名著都要一字一句去品读,而是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对于《论语》《孟子》《庄子》之类的名著要逐字逐句阅读理解,乃至背诵。对于《子夜》《家》《围城》《老人与海》《哈姆莱特》之类的作品,我们就可以采取速读的方式阅读。而像古代四大名著中最难读的《红楼梦》则可以用概要式方式阅读。因为《红楼梦》是章回体小说,这种体裁的特点就是章章既可独立成篇又是整部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回的题目就是对本章内容的简要概括,所以说章回体小说只要读了题目就能基本掌握整章的故事情节。同时,章回体小说的题目一般都对仗工整,语言优美,这是我们学习修辞的极好范例。因此,读这一类名著都可以采取概要式方法阅读。

阅读名著时,我们要把动眼与动脑结合起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鲁迅先生提倡阅读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在阅读名著时,我们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思考作品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雨果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而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19世纪上半叶,由于法国大革命激荡起来的情感热流在冷酷的现实面前碰得粉碎,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惊愕地发现,大革命所许诺的“自由、博爱、平等”的理想在转化为社会现实时竟然是一幅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讽刺画。这种社会状态表现在文学上就出现了以描写、质疑当代社会生活和以人为主题的文流。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通过阅读与思考,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还能够促进历史、政治、地理等科目的学习。阅读名著后的思考,我们可以用评点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文顶端和旁边及其他空隙处,对文中某一部分用简短的文字作一简明扼要的评价。评点式阅读对提高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大有好处。评点有三种方式:一是旁批,即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出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提示。二是行批,即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文章的某一点和某一部分进行简单的评价。三是眉批,即在书页的天头或地脚处写上简单的心得、体会、评语或提问等。有时还可以将某个片段作为高考的阅读材料,自己试着在此设个问题进行考试,这样就做到阅读、思考与高考试题模拟结合起来,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第2篇

如何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正确的解读?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今天,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情况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以后,要向学生介绍当年的文学,单纯分析文本更是行不通的,学生会产生诸多的疑问。例如,魏晋隐逸山林的诗人们为什么要去谈“玄而又玄”[2]的玄言诗?词为什么鼎盛于宋而非唐?宋代士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牢骚,使得一代诗风出现“以议论为诗”的鲜明特色?这些问题,如果只是就文学论文学,很难解释得清楚,必须把文学作品还原到其产生的历史年代当中,引领学生把思维回退到当时的情境之中,去体会作家在独特的政治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准则、人生经历之下,创作出独特文学作品的必然性,以及作品因此在当时具有的难能可贵的开创性或代表性的文学价值,即其文学史价值。这样文史结合的古代文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并在头脑中真正形成文学“史”的脉络,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的古代文学史教学效果。而这一效果的实现,仅仅依靠教师口述或文字课件来评说,效果往往不佳,制作精良、融汇心血的多媒体课件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画家范曾的《竹林七贤》图,让学生直观感受魏晋隐逸山林的诗人们的放荡不羁,在学生惊讶于诗人们的衣冠如此不整时,解释其原因在于他们服用了很多的“五石散”,需要解衣“发散”[3],而这种类似吸毒的行为背后,是他们对黑暗政治的惧怕与失望。那么,同样由于对黑暗政治的惧怕,本来用于“言志”的诗到此时便不敢再做,于是,只能做“玄而又玄”的玄言诗聊以排遣。这是玄言诗产生的根源。一幅《竹林七贤》仿佛带学生回到了那个貌似纵情洒脱实则苦闷难言的时代,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和接受了即使在当时也是晦涩难懂的玄言诗[4]。讲到宋代词体的兴盛原因,我们必然会提及宋代城市经济的大繁荣,酒楼妓馆的遍布使得当时用来佐酒的宋词吟唱这样一种表演形式兴盛起来,因而使得“词”这一文学样式随之兴盛了。此时学生的疑问是,我们历来所熟知的大唐盛世,经济空前繁荣,为什么唐人就不需要在工作之余的午夜聚会中唱“词”助兴呢?我们可以在课件中用《唐代都市城坊图》与《清明上河图》两幅图的对比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白这一点。唐朝的城市“坊市封闭”,即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封闭式的,不准沿街设立商铺,首都长安、洛阳商业活动只限于东市和西市两个规模不大的市场里,且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受到限制,夜色中的长安城坊市关门,人声绝迹。宋朝的城市“坊市合一”,宋朝的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开放式的,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不受限制,酒楼妓馆通宵达旦。唐朝最盛之时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过10万人以上的城市竟发展到52座。这样的清晰对比之下,差别立见,而“词”这种文学样式,依靠着城市繁荣的需要在宋代应运而兴,并因此具有诸多区别于传统诗歌的当行本色。文史结合的讲解,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这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带给学生的学术享受。再如宋人的牢骚议论,固然因为宋代的宽待文人,允许其发言,也更因为宋代政治的积弱,使得宋文人多愿深思,故其诗多议论。到底大宋朝羸弱的程度如何,口说无凭,北宋版图回缩与南宋偏安一隅的地图可以带给学生震撼的感受。学生在课件中观看这两幅地图后,往往恍然大悟,进而表示,若是自己生而为当时文人,版图零落,朝廷退让,自己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向内自省,故发而为诗者,多为议论,表现出与唐诗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这样直观地感受历史,品味文学,进而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是精致的多媒体课件带来的优质教学效果。

二、添加有效音视频,为古代文学融入审美体验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在当时的年代就是艺术表演的底本,如上文所述的宋词,如消失得只剩文本的元杂剧。音视频欣赏的有效加入,图、文、音、像四位一体的古代文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全貌,并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带给学生美的熏陶与享受。这里强调音视频添加的“有效性”,绝不单单为了使课堂有趣起来,而是要精选音视频材料,使每一分钟的播出都对学生理解作家作品具有切实的效果。讲到《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古筝配乐朗诵,以古筝悲凉凄楚的音色衬托李煜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讲到岳飞《满江红》的时候,为学生播放1983年港版《射雕英雄传》中罗文的歌唱演绎。学生每每联想剧情,心潮澎湃,与文学作品深度共鸣,久久不忘。讲到元代杂剧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总会觉得对这种文学样式雾里看花,不甚了了。在课堂上引入京剧《窦娥冤》《西厢记》选段播放欣赏,配合杂剧内容行当特点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不同剧种之间的差异更多在于唱腔,著名剧目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多数已经较完整地传承下来,因此,虽然元杂剧的唱腔已经失传了,如果仅从文学的角度考量戏剧底本的人物塑造与情节冲突,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欣赏当代其他剧种的同题故事来增进对元杂剧的理解。同时,这种剧种间的文学传承关系反而带给学生更多的启示,也让我们的青年学生直观地走近传统文化,接受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这些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简单的文字课件所无法比拟的。

三、绘制结构性图表,使古代文学呈现发展轨迹

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会带给学生文学艺术美的体验,但作为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课堂教学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此,同样重要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文学历史的传承和发展的轨迹,把握其演变的脉络和规律,进而清晰地认识文学的发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相互作用。在这方面,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往往不是见诸教材,而是来源于教师自身教学及科研经验的积累,清晰地显现于教师自己的头脑之中,文字和语言难以诉清,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绘制结构性图表,清晰直观地将其展示给学生。讲到谢灵运与谢朓,其重要的氏族背景极具时代特色,对其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影响深远[5]。在讲授中,可以为学生绘制谢氏宗亲文学图谱(如图1所示),帮助学生理解那个独特的时代背景对作家及作品风格产生的影响。讲到元杂剧的时候,为了突出其作为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的重要地位,以线路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俳优→汉代百戏→唐代参军戏→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昆曲)→京剧这些结构性图表,展示直观,清晰易懂,课上效果明显,其优势为简单的文字课件所无法企及,而课前资料积累分析和绘制准备工作也相当繁重,往往耗时甚多,需要教师精心准备。#p#分页标题#e#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第3篇

2013年的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组数据很值得我们反思。以色列人均年读书64本,日本人均年读书40本,而我们拥有五千年文化、悠久历史的国人年平均阅读量仅为4.3本,还包括教材。我们的课外阅读量已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好读书不如读好书,多读书不如会读书。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可见,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品位应引起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孩子的课外阅读总爱选择这些时尚、流行、图多的电视、游戏的相关产品内容,进行快餐式浅阅读,三五下就翻完一本书,谈及阅读感受,仅仅停留在“好玩”,局限于模仿一些语言动作,严重缺少反刍性思考。

这就要求我们光注重量的积累是不够的,还要重视阅读的品位。

《课标》(2011版)特别指出阅读教学中要“提高阅读品位”。

阅读品位,就是指阅读主体在阅读活动中从期待视野到审美体验的层次和等级。它是与阅读主体(阅读者)选择的阅读对象(期待阅读的作品)、阅读意义(期待得到的结果)、阅读感受等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的差异导致阅读者呈现不同的选择取向。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品味,引领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是我们老师要努力去做的。

1 兴趣培养是起点

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学生“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阅读兴趣是服务于终身发展的,更不能冒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取向会有所不同。笔者花了大量的时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1精心布置教室环境

充分利用墙壁的空白空间,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说好话,在教室的窗口处设书柜图书角,在几个窗台处放上几本绘本,在后面开阔的地方放故事书或其他文字较多的书。设立多个板块:“好书荐读”、“书海采撷”、“读写绘”、“爱上阅读”等。缤纷的学生天地,独具匠心的设计,为学生找到通向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藏的小径。

1.2温馨诵读引入故事

“我们对文学的品味,就深深根植于这些曾经听过的故事、我们对故事的需求,以及我们对故事的诠释与理解中。孩子们彼此交换着听到的童谣、童话、传说,以及幻想故事,这一切都驱使他们日后成为一位读者。”孩子刚入学,识的字很少,笔者就在课堂上、晨会或者下午课前五分钟读简短的儿歌给全班听,如一些习惯养成、纪律教育内容等的。后来笔者就读各种故事。在班级里经常讲讲有趣的童话故事,诵读一些美文,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做一片爱读书的树叶》等等。一年级的学生最早的阅读绝大部分就是以听老师读、听家长读为主,慢慢地识字量多了,才有了自己的阅读。在老师娓娓的故事诵读中,孩子闻到了墙那边的书香。

1.3家校联手推荐阅读

在听读了一段时间后,笔者专门开了一次家长会,跟家长朋友聊聊阅读,告诉家长阅读的作用,向家长推荐一些绘本和拼音读物,如《我爸爸》、《我喜欢书》等,引领家长支持孩子阅读。笔者还建议家长一个星期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城,即使不买书也没关系,至少孩子经常到书城熏陶读书氛围也是好的。

1.4关注成长因时推荐

孩子们不断成长,推荐阅读自然不能一成不变。知识的海洋对于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地球的形成,海底世界的奇幻,森林王国的趣闻,历史人物故事,未来的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然而一般情况下,孩子难以在没有任何人的指引下恰当选择课外读物,所以我们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2 适“度”选择是导向

课外读物的阅读,必然会涉及到“度”的概念。

2.1结合所学课文,选择拓展阅读

比如学了课文《司马光》后,笔者推荐了《动脑筋爷爷》、《阿凡提的故事》等。笔者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笔者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笔者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笔者讲,笔者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样孩子们再读起书来津津有味的,可起劲了。三年级《海底世界》学后,可以推荐《海底两万里》等《海底世界的奥秘》书,高年级的孩子对学校活动参与热情越来越高,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可以根据成长需要推荐《今天我是升旗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2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选择拓展阅读的内容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发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一面,孩子们有的喜欢军事科技,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动物;有的对海洋感兴趣,有的对宇宙感兴趣,我们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兴之所至,金石为开。每一位杰出的人物,不论在哪方面有所成就都是兴趣和努力的结果。只要是健康的,我们要积极鼓励阅读,为学生的兴趣阅读提供方便。

3 品位选择是关键

对小学生来说,阅读课外读物的目的就是拓宽知识面,培养兴趣爱好。对学生所读的书籍要有所了解,最好能自己读过。这样能有助于帮助学生选择性吸收。我们要发掘培养学生的拥有:

3.1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儿童阅读的书籍中正确指引孩子认识事物的方向,让孩子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很重要。《喜羊羊与灰太狼》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我们是严防死守杜绝孩子看,还是善意引导去粗取精地看;是去看红太狼的暴力,灰太狼的愚笨和弄巧成拙,还是去看喜羊羊和羊村羊羊们的团结、勤思;是漫骂或学习懒洋洋的好吃懒惰,还是指导孩子们认识懒羊羊的憨厚可爱,是告诉孩子一切太荒谬不切实际,还是引导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勤到脑思考,认识比困难更多的是办法?相信不需笔者赘述了。

因此,帮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至关重要。孩子的阅读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陪伴和引领

3.2拥有一颗纯净的阳光的心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第4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怎样实现?“诵读”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而诵读又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因此抓好文言文诵读教学,便是较大程度保障了语文审美教育功能的实现。那么,这一基本方法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实施的状况如何呢?许多材料显示,诵读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且诵读过程缺失灵魂性的过程――“涵泳”,从而导致诵读教学收效甚微,那么什么是“涵泳”呢?它有什么作用呢?

一、“涵泳”的含义和作用

《辞海・词语分册》将“涵”解释为“沉浸”,而“泳”是“游于水中”的意思。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其中“缓视微吟”应是吟唱时的神情专注和自我陶醉,而“切己省察”则是结合自身的玩味和赏鉴。朱熹告诫读书者勿“贪多务广”,“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也就是说,读书要获得一种“涵泳”的快乐,“终日勤劳”、“意绪匆匆”不是读书的正确方法。他还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也。”“从容咀嚼”就是阅读时的涵泳。可见早在宋代“涵泳”已被视作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受推崇。

我们学习古诗文要求做到“口诵心惟”,“口诵心惟”有点类似于古人所说的读书要求做到三到:口到、眼到、心到。而“涵泳”应是“口诵心惟”的更高层次,因为涵泳能让读书者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将之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古代除了朱熹、,还有其他许多文学大家读书喜涵泳,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留下“韦编三绝”的佳话;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也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二、“涵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涵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时隔数千年,涵泳是否依然有着耀眼的光芒?答案是肯定的,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运用它,特别是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文提出这样的要求:“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的确,针对当今机械诵读有余而涵泳不足的教学实际,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涵泳”,争取早日让学生领略涵泳的艺术魅力,并尽快使学生脱离诵读无用功的苦海,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古人为文往往简洁含蓄,文中语句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熟读精思、不咀嚼涵泳无以晓其味、尽其义、品其美。因此现代教学仍需要重视文言文诵读涵泳,我们要向古人学习读书的经验,熟读成诵,涵泳咀嚼,努力追求“文若己出”的境界,把个人感受同作品情感结合起来,在审美享受中陶冶情操。

三、实施“涵泳”的方法和途径

虽然涵泳是古已有之的方法,但我们对它并不熟悉,因为我们离开它已经很久了,如今我们要主动地亲近它,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欣喜和收获。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一)教师要端正诵读态度来引领涵泳

有些教师上课的时候只要求学生读,自己并不读,更不用说范读。虽然教师的诵读很难达到朗读录音带那样语音标准和声情并茂,但至少可以通过范读告诉学生怎样的语句该用怎样的语调、语气和口吻,哪些地方需要停顿等等。教师的诵读示范还对学生起到一种激励作用,受激励的学生会更投入、更自信。通过诵读涵泳可以创造性地再现历史,拉近与古人的距离,实现与古人气息相通、心灵相融的教学理想。可以说,涵泳是直抵作者情感彼岸的航船,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端正诵读态度,积极参与涵泳。诵读水平高的老师要告诉学生怎样通过涵泳来提高诵读能力;诵读水平不佳的教师,只要肯学习,和学生一起进步,同样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空白以促进涵泳

教师要懂得“布白”艺术,即不可将教材讲全说透,要留出空白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本无生命的文字符号变得有声有色、可触可感,允许“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使学生尽享创造的快乐。当然,联想和想象要合理、恰当,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促进涵泳。例如,讲解完《鸿门宴》后,可放开学生的思维:若刘邦被项羽杀死,历史将怎样改写?项羽会成就霸业吗?这样的问题有很强的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多数学生会积极参与、大胆想象,小组之间交流之后,又可分出较佳观点,这样的交流过程可大大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例如,同学们对“刘邦死后项羽能否成就千古帝业”展开讨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项羽难成霸业,因为他刚愎自用、轻信寡谋又有点妇人之仁,这样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讨论过程中的推敲、咀嚼就是涵泳,通过涵泳,同学们对项羽的悲剧性格有了进一步了解,也能渐渐领悟到司马迁笔下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而这种领悟又非教师的讲解所能授予的,因此教师要懂得“布白”,并让“布白”成为一种艺术。

(三)教师要结合人物分析来促进涵泳

人物形象分析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可是能让课文中的人物鲜活起来的教学环节――“涵泳”却被忽视了,学生往往对文中人物性格特点了如指掌,可是一旦让他们扮演文中的角色,就会惊慌失措,因此所谓的分角色朗读常常也是流于形式而已,学生根本体味不到分角色朗读的快乐和人物语言的艺术魅力。所以人物形象分析之后还要作进一步涵泳,让人物语言符合它本有的口吻和语气。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性格各异,不一样的性格又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出来,所以诵读的时候,既要充分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又要加强涵泳,准确把握人物说话的语调和口吻,从而成功再现历史人物。如《鸿门宴》中,刘邦和樊哙说了内容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的一番话。通过涵泳我们会有所顿悟:刘邦的话主要是替自己辩解,说起话来带着谨慎陪着小心;樊哙是一员忠于刘邦的虎将,坦率直爽,又有“不避死”的大勇,因心中替刘邦抱屈,所以讲起话来慷慨激昂,但他又不是蠢笨之人,他说的话得符合他主子的要求,所以他称项羽为“大王”,为刘邦喊屈也是站在臣子请赏的角度。所以在诵读刘邦刚见到项羽的一番话时,要表现出刘邦的能言善辩、以屈求伸,要抓住刘邦为迎合项羽的妄自尊大、沽名钓誉而不惜贬低自己的心理,要读出刘邦的小心谨慎;朗读樊哙闯帐时说的那段话,要表现出樊哙的理直气壮和义正词严,要把握好樊哙替刘邦抱屈和劝诫项羽的口吻,要读得激昂。涵泳不是件容易的事,须用心体验,不断揣摩,直至和角色融为一体。通过涵泳才能读出人物的喜怒哀乐,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这样才是取得诵读的大成功,才能彰显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

(四)教师要结合故事发展的情势来涵泳

《左传》经常通过简短的描述来表现当时情势发展的状况,诵读的时候要分清形势,正确处理语句的抑扬顿挫和读音的轻重缓急。情势危急的地方,要语速加快甚至连读;情势缓和的地方,则要读得缓慢一点,仿佛为之松了一口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的那句“国危矣”,要读出忧心如焚、心情沉重之感;“晋军函陵”、“秦军南”语速则要加快,以此表现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夜,缒而出”读的时候,要表现出当时形势的紧张和烛之武临危受命的从容。

(五)教师可以根据句末的语气词来涵泳

句末语气词往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语句的含义,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郑伯的那句“是寡人之过也”,它是个判断句,“也”就是一个表判断的语气词,从这个“也”字,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郑伯的真心悔过和对自己的深深责备。再如烛之武说的那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句末连用两个语气词以加强语气,从这两个语气词我们也可以体味出烛之武内心的无限伤感和满腹牢骚。类似的句子还有“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末语气词“也”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在陈述一种事实,更显露出烛之武真心替秦伯着想的真诚,因为唯有真诚的话语才有打动秦伯的力量,也唯有正确的把握才能表现出烛之武的卓越才能。

(六)教师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来涵泳

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区分,区分“主谓宾,定状补”,只有确定了句子的成分,我们才能准确找出语句的停顿。如“晋军函陵”、“秦军南”都是主谓宾关系,在主语“晋”、“秦”之后停顿,因为它们后面的“军”皆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驻军”,在句中作谓语。又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在“微”的后面要停顿,因为“微”是连词,是“假如没有”的意思,“夫人之力”是偏正短语,中间一般不停顿。当然,对句子结构的正确分解是建立在对句子意思的完全理解上,不然,难免会出现肢解语句的情况。

总之,教师要具有认真研读的精神并以此来引领诵读教学。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好榜样,在教学上,我们要精益求精,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闯劲。对诵读不可浅尝辄止,要反复研读,养成“涵泳”的好习惯。仔细想想古人的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就会发现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一种读书的方法,更是一种“铁杵磨成针”的学习态度。是啊,如果没有那种百炼成钢的刻苦精神,古人又怎会写出一部部鸿篇巨制,《史记》、《资治通鉴》、《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皆为“十年辛苦非寻常”之作。历史上好学苦学的例子更是不甚枚举,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等等,况且古人读书大多一读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势,如果我们现代人在学习上也能有这般高昂的气势和坚毅精神,那我们的教学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第5篇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相关期刊更多

糖尿病天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小学语文教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教育报刊社

阅读与写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语言文学学会;广西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