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医改的推行实施将公立医院的改革推向了“深水区”。而医院经济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效力将直接影响着医院是否能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近两年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进行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新医改;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研究
一、引言
新医改将工作重点安排在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深化编制人事绩效制度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等各项配套改革。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要变革优化经济管理,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合理控制成本和支出,完善预算机制,以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医改对医院经济管理提出的挑战
(一)新医改下,相关补偿机制对医院经济管理的影响
随着以药养医机制的废除,公立医院改革的探索关键因素演变成经济补偿机制是否科学建立。从现今发展来看,公立医院的融资渠道单一是限制公立医院长远发展的主要碍脚石。多数公立医院的资金运营来源是以医院服务收费为主导,对于社会资本引入和政府拨款只是辅助,这造成了公立医院既要创收又要保持公益性的矛盾。随着以往以药养医的传统机制废除,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有所变化,由财政补助收费形式、药品加成收费形式、医疗服务收费形式演变为现今的财政补助方面、医疗服务方面收费形式。基于补偿机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市场面临严峻挑战,公立医院需要在保持自有的公益性质的基础上,适应经济市场的需求,也因此,公立医院的相关经济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尤为的重要。
(二)经济市场竞争中药品和相关医用材料的招标
在经济市场中,药品的药价和相关医用材料价格方面,采用的是采购两套体系,分别是零售最高限价、集中采购体系。这两套体系的运用会呈现药价加大、医用材料价虚低的现象,长远来说不利于医药产业、医用材料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集中采购体系中,我国政府在药品及医用材料公开招标过程中进行价格直接干预,不利于经济市场竞争力发展。除此之外,公立医院机构自行采购药品能体现法人对财产的独立使用权,但是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的集中采购招标形式,不利于落实医院法人独立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来说集中采购使得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后付费的结算模式很难实现经济市场的量价挂钩,使得市场准入程序变得流程繁琐,违背经济市场的竞争规律。
(三)成本管理不全面,监管制度不统一
全面的成本管理,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指成本计划、核算、分析评价、控制等内容。作为社会公益机构,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公立医院在经济市场中提升竞争力、达成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路径,可以为医院的节约化、可持续化长远发展打好地基建设。截止目前,公立医院多少存在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一是医院对成本管理认识度不足。对成本管理的不够重视或认识片面是常见的问题。只重视收入,忽视成本管理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医院对成本控制的教育度不足。大多公立医院没有建立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控制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甚至缺乏对医院全体员工的宣传教育;三是成本核算仅局限于以科室为单位的成本核算,发生的科室管理费用很少计入成本属于不完全成本核算;四是未及时开展医疗成本分析预算,导致盲目投资,造成经济风险;五是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使用传统核算方法管理固定资产,已经无法适应新医改的要求。也由于大多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方面管理不够严谨,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体系,比如新采购的医疗专业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没有及时入账;比如已报废的医用设备仍在账面显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处理等等情况,使得医院的真正资产无法准确的进行成本核算。浪费医院资源、资源分配不合理必然导致医疗设备无法达到最大化利用率,造成公立医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缺乏完善绩效管理机制
由于对绩效管理方面的认识不足或片面,部分医院管理层在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变得流于形式。很多医务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认同度不高,一旦管理环节沟通交流力度不够,必会影响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绩效管理制度的机械化、非人性化必会长期影响着医院运作经营情况。因此推行有效的激励绩效制度是必要的措施。一方面完善管理体系可以使得本管理制度符合新医改趋势,完成与实际接轨,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薪酬收入与绩效考核挂钩,对收入提高方面、人际关系方面、职业发展方面和自尊情感方面都有促进及提升作用。
三、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对策
(一)拓展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寻找公立医院公益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
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需要先满足社会的公益性质,才能考虑经济效益的长远发展。对于社会的公益性质,可以满足广大社会受众的医疗公共服务需求,对于经济效益,需要公立医院的融资渠道多元化、投入回报机制建立的合理性来决定的。引入社会资本的良性引入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不发生冲突,因此,公立医院改革可以适当考虑社会资本的吸纳。医院的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只是服务对象的不同,都是以治病救人为最高宗旨。资金的引入关系到医院的正常运作。资金的充足情况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仅靠政府的补偿并不能满足公立医院的长远运营及发展需要。在引入社会资本前,公立医院需要做好降低成本的准备,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医院营利性组织及非营利性组织的监管力度,使得医院实现规范化制度管理。
(二)药价管理机制的明确建立和体系完善
首先来说,由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明确药价集体招投标机制。一般情况下由卫生、医保、物价、药监等政府部门,协同生产经营药品及医用材料的企业、病患者以及医院医生等相关方的利益代表组成,通过对药品和相关医用材料的定价规则讨论、协商,来保证患者和企业的最终申诉权、质询权。其次再说,药价的提升、医用材料价格的管理方面决策需要秉持透明、可预见管理原则,在制定相关价格政策时,需要对社会公开化研讨,比如对差率管制方面、零售最高限价方面、医保支付价方面政策研讨等等。为加强社会公众对药价政策的解读,必要时行业标准医药成本应当承受社会公众的质询。最后,医院应优化收入结构,控制药占比,实行药品零库存,鼓励使用低价药,降低药品资金周转成本;降低耗材比,提高高值耗材准入门槛;切实提升自身医疗水平和职业操守,完善考评制度,严禁出现“大处方”。
(三)加强经费管理,完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
传统医院资金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医改形势下长远发展需求。因此,应当将成本管理、核算管理两手抓,作为医院经营的重要管理手段。对于医院经费的使用,应当严格贯彻经费制度,确保医院经费费用达到规定范围,避免超出不可控现象。加强医院资金使用的最大化。加强医院设备等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制,使固定资产责任由科室落实到人,减少医院资产的不必要流失。加强对医院各科室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情况的审查并做好记录,做到资源合理分布,提升资源利用率。
(四)完善自身薪酬激励制度
目前,多数医院的绩效考核方案,基本以收支结余为主,受到改革的冲击会较大。所以绩效考核要尽快减少收支结余考核所占比例,若想调动医务工作员工的热情与积极性,绩效考核应当将综合考量和岗位绩效结合考虑,使得工作量、服务质量可以全面体现。因此加强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绩效薪酬体系管理,推行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制度,可以实现绩效机制的公平、公正原则。
四、结束语
针对新医改形势所带来的挑战,公立医院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面对。在保有自身公益服务性质的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的长远发展,使得公立医院的建立具有现实性重要意义。
作者:王东 单位:连云港市中医院
参考文献:
[1]谢光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讨论[J].《大家健康》,2014年8月第8卷第16期323页
(一)有助于对医院各专科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在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医院各专科的投入成本与收入效益进行核算,医院的有关管理者能够对医院各专科运行的各种数据指标进行全面了解,以掌握各专科的具体运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做出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管理措施,以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改善医院管理现状,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二)有助于医疗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中,其主要的管理活动包括对医院财务进行管理,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价,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与资源利用信息等,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断加强其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管理水平。在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管理工作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并促进医院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提高医院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对医疗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医疗患者为维持健康所支出的费用成本,减少其经济负担。
二、在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做好医疗成本的控制工作
将成本效益分析法运用到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中,主要就是为了对医疗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发挥其最大效应,以实现对医疗成本的有效控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于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不断建设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要求各医疗机构对医疗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价值,满足我国广大群众的实际需要。另外,作为公立医院,要充分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医院在经济活动中的成本投入进行有效管理,对医院的成本投入与收入效益进行分析、核算,对各科室的投入成本进行控制,促进收益对成本投入的补偿,以实现公立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对成本投入与社会收益进行全面考虑,促进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的客观性
在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医院的成本投入与社会收益进行全面考虑,在此分析标准的指导作用下,医院的社会收益将作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点考虑因素,有效促进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一方面,在成本投入上的经济要素。医院在运行中,医疗人力投入成本,对医院内部员工的专业培训支出,大量的医疗资源的费用支出,水电资源的消耗以及医疗设备的应用等,体现出分析效果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在社会收益上的经济要素。在医院的科研工作中,对原有操作程序的合理简化,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并保证了医疗效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使患者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都有所减轻。再加上一些在医院科研工作中,产生的无形的收益以及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收益,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这类收益进行评估,体现了分析效果的全面性。
(三)保持医院公益性,实现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公立医院要以公益性经营为主,作为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与建设力度,强化其责任感,促进国民健康策略的改进与完善,有效减轻我国广大群众的就医负担,使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得以有效缓解。同时,要完善医疗卫生制度,使其覆盖城乡广大居民,为我国居民提供质优价廉、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三、总结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医院的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管理方面;(2)业务管理方面。经济管理是业务管理的主要保障,将经济管理和业务管理互为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经济管理与业务管理互为结合组成公立医院的有机整体,公司的管理绩效在上述两者结合中产生。公立医院本身的服务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与此同时,公立医院本身的服务效率是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服务质量的重要表现。从上述角度来看,公立医院的核心标志是:(1)公益性;(2)可持续性;(3)服务效率。
1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
通过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最终可以达成以下几种目的:(1)摸清楚底细;(2)起到引导作用;(3)提高医院运行绩效。建立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基本了解好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基本观念、基本能力和发展现状等,尤其是能够在医院的经济管理方面累积经验,继而取得相应的成绩和解决已经存在的基本问题。因此,能够摸清楚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基本底细。另外,建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引导好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方向,通过引导能够调动医院各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保证其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通过经济管理考评体系,能够使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意识不断提升,最终实现经济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最终提高医院的运行绩效。一般而言,行政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组织开展绩效考评,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能够促进现代医院的管理制度建设。在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进行考核时,上主管部门不仅仅可以做到监督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为公立医院的相关建设起到完善作用。
2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开发以及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是绩效考核工作中的基础,对于考核指标的选择非常关键,考核指标是否科学合理对实际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的经济管理考核指标直接关系着医院员工的绩效,也关系着是否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和公立医院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等。在上述工作中,选择经济管理考
信息管理和物流配送是创新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企业要参考互联网经营模式的先进经验,利用互联网技术,避免时空限制对物流企业发展带来的弊端,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会带来显著的实效。物流企业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合作伙伴的利益着想,重视自身的服务质量,及时对客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一,进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在互联网+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中有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传递方式从阶层型转变为水平型,物流企业要将内部的组织机构向扁平化、柔性化和网络化转变。
第二,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互联网+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中起支撑作用,也是物流企业适应现代化发展和智能发展的内在要求,物流其可用将先进的GPS、EDI、仓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物流行业的互联网系统。
第三,进行服务创新。物流企业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顾客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全面考虑顾客的个性需求,组合不同形式的物流服务方式。
第四,进行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对互联网加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存在于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企业要加强对网络品牌的推广,让顾客对企业文化有清楚的了解。
4结束语
物流企业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思维模式,这才是互联网+创新物流行业经营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企业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对物流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增加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服务。核指标标准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抓住重点,进行正确引导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积极反映出公立医院在公共服务的业绩、经营状况和整体社会效益,从而体现出公立医院的基本工作职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该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来进行有效选择,以期能够得到各方支持。
2.2易于操作,灵活运用
操作简单是医院经济考核绩效工作中最为相关的指标参考原则,使得相关指标能够在医院经济管理中进行合理运用。公立医院可以通过较为灵敏性的指标,得出经营上的绩效考核结果,再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方便使用,便于获取
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体系中,尽量选取医疗行业中最为普遍使用的评级指标体系。绩效考评是经济管理工作中最为常规的工作内容,积极努力做到不增加公立医院的工作量,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采集到常规报表和日常管理业务工作,从而降低工作整体运行成本,继而保证能够积极反映出实际发展情况。
3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
在开发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过程中,需要考虑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1)财政补助;(2)行政主管部门;(3)医保管理等。上述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梳理了政府、患者和医院在经济运行中的权责利关系。在设置相应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目标进行创新性改变。设置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立足于医院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以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为基本切入点,分别设置了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如下:
3.1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1)全面预算管理,权重为25;(2)医院费用控制,权重为20;(3)内部绩效管理,权重为15;(4)节能降耗,权重为10;(5)财务风险控制,权重为20;(6)综合满意度,权重为10。
3.2二级指标
全面预算管理:①预算全额管理,权重为3.75;②预算全程管理,权重为5.00;③预算全员管理,权重为2.50;④预算执行率,权重为3.75;⑤财政项目预算绩效,权重为3.75;⑥指令公益任务管理,权重为6.25;医药费用控制:①医药费用管控目标,权重为2.00;②药品和卫生材料管控,权重为2.00;③医保洁付管理,权重为2.00;④门急诊次均费用,权重为4.00;⑤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权重为5.00;⑥药占比和卫生材料占比,权重为4.00;⑦医保病人医保目录外药品,权重为1.00;内部绩效管理:①内部绩效管理制度,权重为3.00;②人员岗位设置以及相关职责,权重为4.50;③人员支出占业务比重支出,权重为2.25;④管理费用率,权重为1.50;⑤医院服务质量,权重为1.50;⑥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权重为2.25;节能降耗:①节能降耗工作制度,权重为1.50;②重点用能单元节能措施,权重为2.50;③节能降耗业绩结果运用,权重为2.50;④每业务密度能耗,权重为3.00;财务风U控制:①年度经济管理重点,权重为3.00;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权重为2.00;③全成本核算,权重为5.00;④经济合同管理程序,权重为1.00;⑤闲置设备管理,权重为2.00;⑥内部审计监管制度,权重为3.00;⑦医院经济运行制度分析,权重为2.00;⑧百元医疗收入成本,权重为3.00;综合满意度:①门诊患者满意度,权重为3.00;②住院患者满意度,权重为3.00;③医院全体职工满意度,权重为4.00。
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分,最终根据得分情况将公立医院的管理成绩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优秀;(2)良好;(3)一般;(4)较差等。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提供的相关支持等反映了公立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状况,对于评价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再加上诸多各种不可比的因素,将上述指标作为监测指标且不进行评分,能够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深度分析。
在考虑到预算管理区域分布状况和业务基本特点等,需要采用纵向比较为主的基本原则。确定指标标准值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综合医院和私立医院之间的差别,部分指标标准通过对专科医院的摸底以进行调查来确定。本次建立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从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角度出发的,具有以下几种特点:其一,具有开创性;其二,导向比较明确;其三,站位比较高。
关键词:财务会计制度 医院经济管理 探索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已于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对医院收支管理及成本计算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给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玉溪市人民医院本着敢于探索、勤于实践的思想,在解决会计实务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对医院资源合理配置、经济管理、投资决策等重要经济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探索公立医院分配机制改革,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1.1探索内部经济分配改革,调动职工积极性
建立干部与职工之间、院内各系统之间合理的奖金分配关系等建议,起草《内部经济分配改革方案》及相应的实施办法,并建立“特殊人才培养奖励金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医护人员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医院两个效益提升。内部分配关系逐步得到理顺,这项敏感性极强、利益关系复杂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并为人才引进培养提供了资金保证。
1.2推行预算管理,引导资金合理配置
制定了《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合理划分各职能部门的预算管理任务,推行预算管理,变过去的被动应付、盲目管理为主动的、有计划、有秩序的科学管理,通过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医院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制定并实施了《预算管理考核办法》,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力。医院预算编织的准确率和预算执行率逐年增高,近三年预算编制准确率达98%以上,执行率在98.5%至102%之间。
1.3建立质量效益型医院分配模式,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一改以往“收减支乘提比”的绩效考核模式,在全国较早引入DRGs(疾病分组),探索基于医疗产品产出的绩效考核模式,制定《玉溪市人民医院以产品产出和岗位评价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框架方案》及其相应的实施方案,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试行。医务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与其产品产出的业绩(CMI、总权重值等)直接挂钩,不与业务收入挂钩,努力扭转公立医院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促进医院处理好数量、质量、安全、效益、效率的多重关系,主动细化服务、制定良好的治疗规范和诊疗流程,获得最好的诊疗结果。
经过三年的运行,建立了有效的分配体制和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医院各项指标升降有序,呈现良性循环。2012年,病床周转加快,平均住院日比上年缩短1.19天,多收治住院患者2000多人次,患者费用消耗指数降低0.08,时间消耗指数降低0.1,医院服务能力、技术水平均得到提升,实现医院、患者、政府、社会的多赢;2013年,云南省卫生厅对全省十一家三级医院的评审中,我院DRGs相关六项核心指标综合排名位列第一。
2.探索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机制,维护公益性
2.1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
开展科室全成本核算,实施成本管理。先后制订《玉溪市人民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制度》、《成本定额管理制度》等。把全院一本大账深化、细化核算到全院140多个核算单元,把收支盈亏数据细化到每个核算点,使医院成本不再是一笔“糊涂账”。干部职工成本意识增强,为控制医疗费用奠定了制度基础。
2.2药品“数量金额管理”
制定《玉溪市人民医院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账实管理的实施意见》,迈出药品实库存管理第一步,实现从“金额管理”到“数量金额管理”的突破。药品盘点盈亏比例从原来的1%降为0.02%,基本达到了“账实相符”的目标和要求。
2.3开展价格诚信医院建设,维护公益性
建设价格诚信医院,建立健全“三级审核制度”、“价格管理量化考评评比方案”,签订院科两级规范收费责任书,以一系列措施规范行为,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在危重病人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与省内同级医院比较,医院的医疗费用一直处在三甲医院最低水平,2007年及2009年,连续被云南省物价局评为两届“价格诚信单位”。
3.探索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机制,优化医院内部治理
3.1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医院规范运营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财务开支审批制度、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53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设立了预算会计等20多个会计岗位并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轮换管理办法》,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岗位进行轮换,培养会计人才、规避风险;并将相关财务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加强执行力。
3.2加强内部审计,保障医院健康发展
在不断加强内审工作的同时,坚持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内控制度的实施评价,被国家审计署评为“全国内审工作先进集体”。进一步规范采购管理流程,组织制定了《货物、工程、服务类项目采购管理办法》,并设计了并设计了工作流程图,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制定了《经济合同审计规定》、《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办法》等规章,切实加强对药品、医疗设备、卫生耗材、工程建设项目、外包服务等招标采购的监管工作。
3.3实行财务统管,维护医院整理利益
根据“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要求,提出实行“财务统管”的思路,制定实施计划和《玉溪市人民医院派出会计人员管理办法》。经过五年的精心组织及艰苦努力,把基建会计、药品会计、奖金分配核算等六个会计岗位纳入财务科统一管理,彻底理顺医院财务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加强了内部控制和管理,维护了医院整体利益。
3.4规范分配管理,杜绝“小金库”、“账外账”
规范职工收入管理,并制定《玉溪市人民医院科主任基金和科室活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设立专户、安排专人管理,彻底铲除滋生“小金库”、“账外账”的土壤。
3.5规范经济合同管理,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制定《玉溪市人民医院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管理规定》,实行合同会签管理制度;2005年,建立财务开支会审制度;建立重大经济业务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责任追究制,切实维护医院经济利益。为每年约5亿元的采购合同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
4.探索公立医院经济应用机制,促进医院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4.1开展财务分析制度
坚持开展财务分析活动,全面深入的向医院全体党政领导班子及工会领导以及医疗专家代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等分析汇报医院经济经营情况;修订了《医院财务分析制度》,带领财务人员摸清“家底”,揭示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研究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先后提出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益”,“控制药占比、优化收入结构”等针对性、可行性较强的合理化建议数十条,形成了“共同理财当家、共谋医院发展”的共识;每月向全院中层干部通报财务指标完成情况,鼓励干部职工努力完成预算任务,收到良好的效果。开展财务分析活动,使财务人员有机会走上讲台,既宣传了财经方针政策,又培养锻炼了总结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财务人员的管理地位。
4.2建设医院理财文化
一是把“医院是我家,让我们共同理财当家”作为引导职工关心医院发展、参与医院管理的理念;把“熟悉法规、遵守制度,严谨求实、谦和待人”作为会计人员的服务理念,努力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氛围,鼓励会计人员钻研专业法律法规,多渠道学习和研究会计、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始终坚持职业操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是以实践创新带动科研创新。成立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管理课题组,开展《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机制建设》研究;成立改进预算管理工作课题组,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成立《HIS系统支持下医保年终结算优化方案研究》课题组,着力研究、探索解决医保年终结算的困难及给患者带来的不便。通过科研活动,引领会计人员广泛深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医院实际,不断总结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是以实践经验带动会计学科人才建设。制定《关于提高会计队伍素质的实施意见》,实行会计人员“凡进必考”、“岗位轮换”以及“职称和学历双提高”、“内强外引”等措施提高队伍素质,坚持进修提高。通过培训班、集体讲课(案例分析)、汇报演讲、业务考核等,提高财会人员的表达能力、业务水平和技能。修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起草《会计人才培养五年规划》等,引导会计人才成长,适应医院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医院现有高级会计师4人,会计师7人,其中硕士3人;3名取得云南省高级会计管理人才证书,8名先后获省、市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有力地促进了卫生会计学科的人才建设与学科体系化建设。
四是以教学相长带动卫生会计人才培养。秉持着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理念,通过财务管理专业课的讲授、工作经验体会的交流汇报,培训指导财务人员学习,多角度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鼓励会计人员系统地掌握经济、财务会计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向同行汇报,讲解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的经验,在帮助指导同行学习的同时,医院会计人员在专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好锻炼。
参考文献:
[1]朱红媛.玉溪市人民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3(9).
关键词:成本效益分析法 公立医院 经济管理 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101-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在公立医院的运行管理中,存在资源浪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的现象,因此,影响了公立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应注重医院的经济管理,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 成本效益分析法概述
1.1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概念
成本效益法是经济工作中决策性的方法,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对项目的投入成本和可获得收益进行比对,从而可以对项目的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来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可以投入最小的成本,从中获取最大的效益。通过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将项目成本和效益进行量化,得出直观的数据。
1.2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其具体的步骤是:首先,确定项目的成本,然后再确定项目中能够获得的额外收益,还有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节省的成本;其次,将预期投入成本和预期的可获得收益制作成表格;最后,对成本和收益进行量化处理,并进行评估。
2 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价值
2.1 有利于公立医院全面掌握各个科室的运行状况
在公立医院中,各个科室的成本和效益可以通过成本效益法进行计算,从而可以使其作为重要的参考。有利于医院的管理层增进对各个科室的数据和指标的了解,并对每个科室的运行状况进行掌握。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运行的治疗,医院的管理层可以针对每个科室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医院的总体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合理有效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
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包含众多的内容,比如财务管理、资源利用信息等。要想更好地实现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就要强化医院的经济运行管理水平。在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管理中,采用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可以对医院的各项经济成本进行合理控制,而且有利于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节约资源。所以,在公立医院中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合理有效地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并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负担。
3 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中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策略
3.1 综合考虑公立医院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
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项目不仅可以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包含一些难以通过量化的隐形效益。在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隐形效益对某个权重进行评估,并通过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医院的指标设计以病人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工作质量、病人的满意度等。医院将这些标准作为工作的目标,因此,将会重点考虑社会效益,从而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分析医院各项经营的结果。公立医院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可见的经济效益,还要关注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同时,政府等部门也要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并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机制。
3.2 强化对医疗成本控制的关注,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公立医院中,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工作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合理控制医疗成本,从而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市场体制的深化,我国医疗机构市场化也得到了发展。在医疗改革上,一直以来分歧较大,尤其是在扩大医院的服务和推动医疗私营竞争上,产生了强烈的竞争,影响了医院的管理和发展。针对我国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应该重点扩大公共医疗服务。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医疗事业发展的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所以,医疗机构要控制好医疗的成本,充分利用有限的Y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众多的资料得知,世界卫生组织也倡导中国强化对成本的控制,使人们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获得医疗帮助。所以,我国的医疗机构,尤其是众多的公立医院,要加强成本控制工作,对成本效益进行科学有效的核算,并针对医院各个科室的发展情况,控制好成本的投入,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并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的平稳运行。
3.3 实时监控医院进行经营数据,及时反馈给医院的管理层
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一些管理部门需要对医院的收支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并且要分析收支的影响因素,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医院的实际经营状况,及时反馈给医院的管理层,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使医院的各项支出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要根据医院每个科室不同的情况,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并考核人员的综合绩效,实行奖惩责任制,鼓励员工提高工作的效率,并在工作中保持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保证公立医院的良好运行。
另外,可以采用不同的指标,如经济成本、社会效益等,对员工、医院的整体绩效进行全面检测,使员工可以在工作中反省自己,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
3.4 重视社会效益,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在新的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中,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它的工作基础是公益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其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制度,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政府也逐渐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所以,要完善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并修订公立医院运行的规范,使其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公立医院需要承担的任务有提供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社会医疗,因此,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要坚持自身的公益性。
在秉持公益性的同时,公立医院不能仅仅依赖于经营性的收入,否则将难以实现自身的公益性,并逐渐转向会响应经营性资产的要求,走上营利性的道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政府对其的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资金投入,使公立医院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医院的服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在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中,采用成本效益法进行分析,可以对医院的医疗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也可以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可以有利于公立医院全面掌握各个科室的运行状况,还可以合理有效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而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具体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公立医院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强化对医疗成本控制的关注,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实时监控医院进行经营数据,及时反馈给医院的管理层;重视社会效益,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从而保证公立医院的平稳运行,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谢小芳.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0(1):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