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同管理条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尽管许多人口头上都知道知识管理不仅仅是一套软件和系统,但在实践中,许多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其知识管理的实施都是从购买了或价格低廉或昂贵的知识管理软件、系统开始的。
由于知识管理理念在国内传播的时间还较短,许多企业的人员对知识管理并没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这样就造成需求方和知识管理软件、系统的厂商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知识管理软件和系统厂商的“忽悠”将许多企业的知识管理负责人弄“晕”:每家软件厂商说的听起来都很有道理,都没错,都仿佛很高深,都许诺他们的软件和系统能够解决企业的问题,让人无所适从。
有一些机构已经购买了知识管理软件、系统才发现问题:这些软件跟自己的需求不搭界,或者虽然满足了部分需求,但关键的需求和关注点却没有满足,造成项目的失败。
本文试图对知识管理软件、系统的五个主要问题进行辨析,使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文了解关于知识管理软件、系统的一些知识,降低选择的盲目性。
什么是知识管理系统?
所谓知识管理系统(KMS),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支撑组织知识管理实施的IT系统。
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名词,知识管理领域的专家、软件厂商、不同用户等心目中的知识管理系统概念并不统一。
知识管理领域的专家们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认识上分为两个流派,一是技术与工具观,一是系统观。T.H.Davenport and L.Prusak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经设计和开发的为组织的决策者、用户提供决策和完成各种任务所需知识的一种系统。Peter H.Gray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集中于创造、聚集、组织和传播一个组织知识的信息系统。知识库和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系统的两种常见类型。”
而IT系统和软件厂商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定义就更是五花八门,从IBM、微软、甲骨文这样的国际厂商到国内三五个人搭成的草台班子,都在“制造和开发”自己心目中的知识管理系统:做OA的说自己的是知识管理系统、文档管理系统厂商、内容管理系统厂商、数字图书馆、远程电子学习(E―Learning)等厂商都在宣扬自己的系统是知识管理系统。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说,制造型企业与研发型的企业眼中的知识管理系统一定不同,而一个初创型的公司需要的知识管理系统与一家具有一定规模和信息化基础的公司的需求差别也一定很大。
在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定义上,专家们冗长拗口的定义让人看不清楚,TT系统广商在自说自话,自卖自夸,每家都有多少成功案例和成功应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各异,每家企业所需要的或者已经在使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差异很大,这就是当前知识管理系统面对的问题。
笔者认为,所谓知识管理系统(KMS),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支撑组织知识管理实施的IT系统,其本质是一种经由网络通信技术、知识仓库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等等技术上建立的组织应用平台、工具、软件等。根据组织规模、类型、发展阶段的不同所需要的系统也不同。
系统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管理实施中的保健因素,虽然不能够推动知识管理实施的深化,但却很容易成为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
知识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管理的活动和实践,所以知识管理系统的作用不能被无限的高估,这也是国际知识管理界的共识。我们认为知识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显性知识的有效管理(获取、评估、存储、分享、利用和创造)和创造一个方便隐性知识显性化、共享的氛围。
有据可查的记载,最早的知识管理项目是一个美国Chaparral Steel的公司实施的,那时候有关互联网的技术还不存在,局域网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知识管理相关的技术还没有充分的研究,因而当时的知识管理实施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IT系统支撑,他们依靠内部管理和公司战略,明确知识管理活动内容等来实施组织KM。通过知识管理实施,现在该公司仍然是钢铁行业内质量与效率的领先者,同时他们一直保持了不太注重技术和平台的知识管理实施方式。
Chaparral Steel公司的案例不能作为知识管理实施可以不依靠系统的证明,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Chaparral Steel公司的知识管理实施不可能拥有比较完备、功能强大的IT系统来支撑。他们良好的管理基础和在知识管理实施上的努力和管理投入来弥补这个缺陷。
很少一部分人认为当前知识管理实施不需要知识管理系统一样能够实现,这是一种很狭隘和“傻瓜”的想法,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软硬件价格水平的下降,通过IT系统来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成熟经验和管理方法的固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在对待知识管理系统上最大的错误观念就是将知识管理等同于知识管理系统,认为有一套系统就实现了知识管理,就成就了知识型企业,这是很有害和错误的观念: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使用者都是知识工作者,所以知识管理的根本还在于人,知识管理系统本身不能带来知识管理的实现。
进一步说,知识管理需要发挥每个知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即便你强制每个人每天都必须用知识管理系统,但如果员工没有对知识管理的正确认知和主动参与,那么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就成为员工的应付,那么知识库就将成为垃圾库,知识管理永远无法实现。
对于知识管理系统的认识,我们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管理实施中的保健因素,知识管理系统本身虽然不能够推动知识管理实施的深化,但却很容易的成为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系统只是打下了一个知识管理实施的基础,但如果知识管理系统不适合组织的业务、不能够满足知识工作者的应用需求,那很容易成为知识管理无法实施下去的原因。
应该具备什么功能
完整的知识管理系统功能包括知识利用和创造、知识存储与查询、知识表达。知识管理系统最起码应该能够帮助员工做到在需要知识的时候知道去哪里查找,并简单方便的找到(知识库、知识地图);而在工作中产生的知识能够自动的沉淀、保存(员工协作工具、知识库),方便利用。
更进一步说,在对组织的核心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每个流程节点的知识需求和产出,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将员工工作中需要的知识自动推送到员工面前。
知识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的简单分类(见表1):
表1分类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不同需求的组织侧重点不同,而三个分类下的应用是互相交织的。对于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组 织,可能已经拥有了不同业务部门的协作工具,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可能是知识存储和表达的工具(例如统一的知识库和整个组织的知识地图)。
而对于起点比较低的企业,需求可能就是以员工协作工具为主,基于流程的管理系统,在这个基础上加强知识存储和表达功能。
知识库、知识地图、知识社区通常被称为知识管理系统的“三宝”,是知识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但知识管理系统在组织的IT系统中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必须跟其他已经存在的业务系统、其他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必须要能够跟桌面软件例如wo rd、excel紧密集成。必须能够处理PDF、txt、htllll、xml以及一般的动态网页,对于有需求的还要考虑支持多种语言。知识管理系统与其余系统的结合在我国当前的现状下更加必要。
如何选择
如何选择?第一位的是你的需求明确。另一方面要考虑变化、人(使用习惯、简单易用等)、业务流程。
组织选择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也是组织的知识管理需求明确的过程。只有明确了对支持知识管理的IT系统的功能需求、技术平台需求,加之对现有信息系统现状的分析,才能够制定出一个详细的知识管理系统需求说明,才能够去选择系统。对于系统,不少大型企业选择了自行开发,对于外购系统也要考虑是购买成型的产品还是购买可以二次开发的系统平台。
知识管理系统的选择必须考虑组织架构和业务类型的变化。当前,组织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比较大,组织架构和业务类型变动的几率也较高。所以知识管理系统的选择中必须考虑到系统的“柔性”,如果组织架构变动了,系统如何做到“虽需应变”。例如原来某几个人属于某个部门,某部门属于某事业部,如果将这个部门调入另一个事业部,其知识存量怎么办?如果部门撤销了,属于这个部门的知识该怎么处理,系统是否支持自动、快速的具体到岗位、部门的变动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知识管理系统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以后使用的员工的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人是知识的最重要载体,是知识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所以在选择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除了功能的需求外,必须考虑系统的可用性、易用性。不论这些系统功能有多么强大,但如果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有较陡的学习曲线,这样的系统很难在组织内真正发挥作用。
知识管理系统必须为所有使用的员工创造一个自然、简便的操作环境,结合每位员工完整的日常工作,做到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自然的进行文件管理、知识分享、知识利用和创造,从而让企业自然而然地建立知识管理基础架构,成功迈向知识管理之路。
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是融于员工的日常工作的,而知识工作者对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应该就是工作的本身而非额外的工作。让使用者在日常工作中自然而然地保留经验与知识,是收集知识最有效而快速的方法。让员工在工作的每一步都能获得以前的知识积累是提高知识利用率的法宝。
如果将知识堆积起来等待员工去发掘,这样的“知识库”很难让员工有兴趣去使用。提供员工一个更有效率、更方便的工作环境,让所有人在最方便的环境中,以有效率的方式沟通,创造全新的优质工作团队。
知识管理系统选择同时也是对知识管理系统、软件、工具厂商的选择。由于知识管理系统涉及组织的各个而且不同组织的需求差别较大,所以必须选择那些能够真正理解用户需求,真正能够从用户角度考虑问题的厂商,只有这样的厂商才能够真正的下功夫去满足组织的需要。
另一方面,国内的知识管理系统厂商大都不能够完全满足干组织的全部知识管理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明确自身的需求外,必须能够与厂商紧密合作,共同成长。
什么是好的知识管理系统
所谓好的知识管理软件和系统,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当前对知识管理实施的需求,并能够支撑将来需求的变化。而且要员工乐于使用、简单、快捷。对于不同的需求,没有一家厂商能够提供全部的系统和满足所有的功能,不同厂商拥有不同模块和功能。
好的知识管理系统起码能够满足:
功能需求既满足当前显性的功能需求,也能够发现隐性和将来的需求;
系统的技术架构需求技术架构具备先进性,能够与已有技术架构整合;
业务流程融入流程并支持流程。知识的产生、存储能够在流程中自动实现,知识的创造与共享能够有推送机制和环境;
【关键词】EPC;总承包;合同管理;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目前,国内虽然较多使用了EPC项目管理的办法,但是在合同管理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运行,因此,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及风险的概况
1、EPC项目合同的概况
由于EPC项目是由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EPC合同是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的简称。这种合同格式主要适用于那些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结构、工艺较为复杂、一次性投资较大的建设项目。
2、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的风险管理
在项目管理当中,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EPC项目。EPC指业主选择一家总承包商或者总承包联营体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施工以及试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总承包任务。由于这类项目建设规模大、系统繁杂、涉及的专业技术面广,导致EPC项目的合同风险更为重要。
合同风险包括合同条款风险和合同管理风险。合同条款应本着平等、公平、诚实信用、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原则。每一条款都应仔细斟酌,避免出现不平合同类型选择不当。合同管理是承包商获利的关键手段,不善于管理合同的承包商是绝对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的。
三、EPC总承包合同的特点
EPC总承包合同模式下,业主仅对工程进行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总承包商则需组织工程实施,并进行全过程控制。通常情况下,EPC总承包合同的合同模式采取固定总价的合同模式(除非合同范围发生变化或发生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响,否则不予调整合同价格和工期)。因此,EPC合同模式下,从项目业主的角度来说,经济风险和不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的风险都转嫁给了总承包商。工程总承包商在经济和工期方面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同时承包商也拥有更多获利的机会。对于原以工程设计为主业的EPC总承包商来说,承担EPC合同模式下工程项目是对自身管理水平的一项挑战,充满了高风险,同时也带来获得高收益的机遇。如果1个EPC总承包商善于控制和处理这些风险,就能最大限度地将投标报价中的风险费转化为利润。
对业主来说,绝大多数的项目业主投资某一项目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其投资该项目的一个固定投资金额和项目开始投产的确定时间,只要在预计的投资金额和投产时间的范围内,就可盈利。因此,项目业主愿意在建设工程的发包承包中采用EPC模式,将项目的风险大部分转嫁给承包商。特别是那些缺乏工程建设的专门技术力量方面,难以对建设项目实施具体的组织管理的业主,EPC合同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四、合同管理内容
1、合同履行管理
合同履行管理指的是总承包项目部在合同正常履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包括:合同主要内容整理、承发包范围及责任划分管理、合同工期管理、合同费用管理等工作。
合同签订后,双方负责执行合同的项目人员需要全面熟悉合同要求。从全员参与管理合同的角度,要求项目部所有人员熟悉合同,并掌握合同中自身岗位所负责的工作。项目部根据合同的约定建立了合同管理流程,并将合同目标分解,分阶段、分项目落实。项目部整理合同的重点如下:
(一)分析、统计合同工作范围,包括合同双方从合同生效到终止的责任划分及其对应工作内容。将范围内的工作汇总成清单,明确界限划分,便于过程中管理。
(二)分析、理解工期要求。将所有工期要求汇总成清单,然后分解到每个单位工程,建立工程进度控制计划。
(三)熟悉合同工作目标及检验标准,包括质量优良率等质量控制目标、消防设施器材完好率等安全控制目标。
(四)统计、汇总合同中所有的罚则条款。
(五)合同金额、结算规则、付款条件及付款方式。
由合同管理人员将上述收集的主要合同条件进行汇总,并填入统一格式的表格内,如内容较多,可以附件的形式附在主表后面。每份合同都建立了一份上述主要条件台账,由合同管理人员保管,用作项目计划制订和结果检查的依据,便于查阅和过程管理。
2、合同承发包范围、责任划分管理
由于合同内容不一定详尽,合同执行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双方对具体范围理解的分歧,需要双方进一步明确。可以说合同范围管理及责任划分贯穿合同管理的整个过程,对最终合同结算额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有重要影响,必须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一)总承包合同。总承包合同属于固定总价合同,合同额对应着固定的工作内容,即总承包范围,所以总承包合同的工作范围必须明确,并应附有分项价格表。项目实施前,项目部与业主代表沟通明确合同范围,有助于双方正确理解合同约定。由于初步设计的详尽程度不高,所以部分外部接口位置可能分界不明确,为此在施工图设计时与业主依据合同责任划分原则对具体范围进行了明确,并以会议纪要等书面形式予以确定。
(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业主经常提出增加一些工作,项目部依据明确的总承包范围立即确定变更的工作量,并以书面形式由双方进行了确认。对于业主提出的工作量增加应反应迅速,及时与业主沟通达成书面一致。增加的工作量完成后,立即以书面方式报业主,形成业主验收意见。对于大的范围变更应以补充协议的形式确定,如某自备电厂的输煤总承包补充协议、化水系统变更协议。
3、合同违约索赔管理
工程建设过程较长、较复杂,容易产生违约现象,所以违约索赔及争议处理是合同管理中处理最多的工作。
(一)违约定义依据
一方是否违约是依据合同对该方的工作要求定义的,所以项目部应首先组织研究、理解合同中对双方的要求。
(二)违约证据收集
在发生违约事件时,应立即收集所有相关证据,尤其是书面证据。根据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6第十条的规定,违约证据应遵循/优先提供原件或者物证的原则。应尽量为书面、图片等直观形式的证据,应保存好原件,并应尽量保证是有监理等第三方予以见证违约事实的资料,如签审意见,提高违约证据的有效性。总承包项目部在与业主的联系文件中加入了监理审核栏,通过监理见证事实。
总承包单位面对的违约事件较多,应注意全面收集证据。收集完后应分析证据的有效性,对证据进行分类,对重要的证据应加强保管,尽量采用存档的形式保管,有利于保证索赔和反索赔工作的效果。违约证据应全面反映违约行为,包括违约的时间、数量、费用等,提高违约证据的有效性。
五、合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
工程总承包商合同管理的复杂性,要求为保证合同管理效果的各种制度是严密的,涉及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岗位,需要项目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综合协调才能顺利的完成合同目标。进行合同风险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组织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合同交底,对分析出的风险按管理部门进行交底,明确各部门管理重点,督促部门指导现场进行风险控制;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以合同条件为依据,按照合同要求办事,按合同要求完善管理手续,避免与合同冲突的事件发生。
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按期组织合同执行情况对接会,各部门对照合同检查执行情况,对产生的偏差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纠正措施,防止有大的偏差。
六、结束语
在今后EPC总承包条件下进行合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强化管理的方法,严格按照规定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避免因为合同管理不当而出现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FIDIC 职责 界面 风险 合同管理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0,中国经济正日益深刻地融入国际市场,我国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利用外资数额每年都在几百亿美元,还有很多工程项目通过国际招标、采购、咨询和BOT方式运作,上海太浦河泵站就是2000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工程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国际模式。
1 工程合同概述
太浦河泵站工程规模为Ⅰ等大(1)型,建筑物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校核为300年一遇洪水。泵站枢纽工程由抽水泵站、拦污栅闸、公路桥、上下游河道、变电站等组成。泵站装有单泵流量为50m3/s、叶轮直径4.1米、斜150轴伸泵6台,配套1600千瓦电机6台,设计总流量为300 m3/s,工程静态总投资2.766亿元(其中52%为中央投资,48%为上海市财政支出)。根据文献检索,本工程规模在世界同类型项目中为最大。
在工程建设中采用了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编制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和《电气与机械工程合同条件》。由于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电气与机械工程合同条件》编制者分属不同的两个合同委员会,这两个版本在语言风格、结构安排上都不太一致,《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适用于土木工程施工,《电气与机械工程合同条件》适用于机电工程的供货和安装。两个合同条件适用的工作范围见表1:
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
电气与机械工程合同条件
1.各类大型复杂工程
1.机电设备项目
2.业主负责大部分设计工作也可承担部分设计工作
2.业主只负责编制项目纲要和提出对设备要求,承包人负责设计部分工作和全部施工安装工作
3.承包商主要施工,可承担部分设计工作
3.工程师来监督设备的制造、安装和工程施工并签发支付证书
4.工程师监理施工和签发支付证书
4.包干价格,按进度支付,也可对小部分分项工程采用单价合同
5.采用单价与子项包干合同按工程量表中的单价及包干的子项来支付完成的工程量
5.风险分担均衡
6.风险分担较均衡
两个合同条件文本共同的一个基本原则为受雇于业主的“工程师”,作为独立的一方,代表业主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监理承包商工作,要求工程师采取决定时应持公正的态度。两个合同条件各条款中的风险分担方法能满足当前国际承包市场的要求。
太浦河泵站中最主要的两份合同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承担的《太浦河泵施工及安装合同》和由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承包的《水泵、电动机、齿轮减速箱、电力变压器合同》,合同主目录如表2:
表2
太浦河泵站施工安装、机电设备合同内容对比表
施工安装合同
水泵、同步电动机、齿轮减速箱、电动变压器合同
1.中标通知书
1.中标通知书
2.合同补充协议
2.合同补充协议
3.投标书和投标书附录
3.投标书和报价表
4.合同条款
A . 项目专用条款
B. 标准专用条款
C 通用合同条款
4.合同条款
A.特别应用条款
B.专用合同条款及资料表
C.通用合同条款
5.技术文件
5.技术规范及补遗
6.工程量清单
6.货物需求一览表
7.技术响应及澄清文件
合同文件均对FIDIC的合同条件文本进行了修编,从目录中可以看出土建合同与机电合同在内容上的区别:现场工程师在近三年内执行这两个主合同的过程中认为有如下特点:
1. 合同文件基本反映了本工程建设中的特点,条款覆盖范围全面;
2. 合同文件分为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两部分应用十分方便,有补益和强调作用;
3.风险分担方法能满足现场施工管理情况,能使用相应条款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
4.通过合同补充协议,技术响应和澄清文件对承包商进行了进一步的要求限制,使业主在风险分担上更居有利地位,同时加强了对承包商的约束。
5. 特别应用条款,项目专用条款是对通用合同条款的补充,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以特别应用和专用条款约定为准。
多个独立的合同在一个工程项目中覆行,而且由合同中指定的工程师(业主代表)进行监理施工和监督制造安装,工程师在合同管理中,对诸多项合同之间的相互衔接和相互补充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实际条件的变化,不同标项施工界面之间的干扰,合同目标实际过程中发生偏离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主要的是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进展和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通过工程师的协调作用不断推进工程施工进展。
2 工程师的职责确定
工程师的的任务是监督承包商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工程,在工程质量、工期、费用以及其他各方面满足合同要求,工程师执行职责的依据是全部合同文件及合同文件引用全部规范标准、法规及相关的施工图纸、技术要求,这职责是通过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合同来规定的,FIDIC合同条件通用条款的绝大多数条款都涉及工程师的职责、规定的非常细致,合同条款中给予工程师的权力是很大的,合同对各种权力的使用确定了严格的条件界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行使权力,如批准进度计划、施工方案、核对承包商完成的工程量等,另一种是先与业主(有时包括承包商)商量后再作决定,如工程变更,批准或拒绝承包商的索赔要求等权力。
太浦河泵站土建、安装合同由项目专用条款,标准合同专用条款和通用合同条款三部分组成:标准合同专用条款是合同通用条款的补充,如果与通用条款有矛盾则专用条款优先,合同中标准合同专用条款共44条108款占合同通用条款的61%和55%。
项目专用条款是对合同通用条款和标准合同专用相同编号的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如果与合同通用条款及标准合同专用条款有矛盾,则以项目专用条款为准,合同文本中,其中补充及修改合同通用条款10条10款,其中补充及修改标准合同专用条款10条12款,新增补条款8条8款。
太浦河泵站工程业主通过专用条款对通用条件中工程师的权力进行修改,并在业主委托工程监理进行工程管理的合同中进一步明确,其内容基本上是增加业主代表的内容,规定工程师更多地同业主协商,在施工过程中取消工程师批准工程变更等方面的权力,以示业主在工程管理的严谨,待更好地进行总体成本的控制和工程总目标的控制。
3
工程师履行职责的几个方面
太浦河泵站工程具有规模大、工期长、施工强度高、技术问题复杂等特点,在太浦河泵站工程招标时就要求工程师具有高起点,工程师是为工程服务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多专业、多条件的综合系统,要求工程建设管理者更多地以定量而不是定性,科学分析而不仅是依靠经验的,过程追踪而不仅是事后评价的工作方法来进行。
泵站工程建设过程工期长、施工环境和外部条件复杂,工程承建合同履行过程中各承建单位之间发生争端是不可避免的,其涉及的内容主要为地方外部环境的干扰,业主提供条件的变化,工程控制性进度调整,施工程序、施工手段变化等,由于工程师单位对工程施工和合同履行过程有更直接、更全面了解的优势,又由于工程项目法人、工程承建单位和工程师单位,具有较高的合同意识和履约能力,为工程顺利进展创造了良好合同环境。
太浦河泵站工程师机构的工作质量是由现场工程师的质量所决定的,工程师机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目标控制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现场工程师的品德素质,业务能力和责任能力则是决定其工作,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现场实践表明,不具备必须的业务技术能力的现场工程师,通常不能发现现场合同履行和现场工作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良好技术能力与工作技能但责任能力差的现场工程师,同样难以履行其工程师职责,现场管理主要是围绕着施工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为主线进行。
3.1合同目标控制
工程施工是消耗物资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时间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工程产品的过程,合格工程资源的投入是合同目标实质的保证,工程师的控制水平则决定工程资源的优化,和合同目标成本的水平,施工过程中合同目标实现与计划之间的偏离总是存在的,工程师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建立了一套以动态控制为主的过程控制方法,使工程师现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始终与合同目标相一致。
3.2工程质量的检验
施工质量是工程顺利进展的保证,向项目业主交付合格的工程是工程师的最基本职责,采用科学管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现场工程师采用“以基础工程为先导,以施工工序为重点,关键管理点旁站,全过程跟踪的现场施工管理办法”,为提高工程承建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在施工作业的准备阶段实行施工工艺与施工组织设计的报审制度,太浦河泵站到目前共审核87项施工组织设计,对重大的施工组织方案,如《大型深基坑开挖方案》、《大体积砼的施工方案》、《砼的温控方案》及《大型斜轴泵的安装方案》等都在现场反复审查的基础上,再请有关专家进行评审,这些方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创造了项目业主、工程师单位、施工承建单位,共同进行合同目标控制的先例。
实现由施工技术标准向质量验收标准的转换,强化验收,完善过程控制手段,适应技术发展和变化的要求,比如为控制水化热的上升采用砼运输车直接入仓方式,避免了在高温季节砼浇筑产生裂缝。对各工序的检验,检查体现过程控制的原则,通过逐批验收,防止质量缺陷进入下一道工序。
砼结构是整个泵站结构中关健项目,其分为模板、钢筋、砼拌制及砼浇筑等子项,这些子项属于施工工艺控制类型,根据施工过程的进展,各子项的验收则分成批类检验,这些层次的检验形成了较严密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体系。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的自检、互检,交接班检验及施工单位专业人员的检查评定为基础,由工程师组织检验,分子项的逐步检查、验收,对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项目,对结构外型影响的关健项目穿插在施工过程中抽检和跟踪,并由各方参加见证,检测,以提高一般项目检查合格率的办法,提高砼结构外观质量。建立拆模后全部观察检查,并及时修整的检查方式较有效地保证了砼结构的成型质量。
对影响施工安全和砼结构承载力为重点检查项目,施工期的模板安全和质量问题:如砼早期开裂等相当大的比例都发生在与模板有关的施工期内。由于施工时段内砼尚处于强度增长期,结构承载能力尚未形成,现场施工荷载的不确定性均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甚至诱发安全事故,因此在模板及其支撑的设计、安装、保护及拆除的时间和顺序上必须严格地要求承包单位按照规程规范及以批准的施工方案执行。
旁站是在关健工序,关健部位全过程现场跟踪监督活动,确保关健工序的质量,是现场工程师工作的基础,也是国际贯例。旁站采集第一手资料是事中控制的手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将影响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施工企业而言,进度完成工程量就是效益,部分施工队伍在工程承建中有偷工减料的机会往往是不会放过的,有些错误的施工行为,不是不懂,而是明知故犯,无论实力多强的施工企业,无论其自检如何健全,施工企业能主动改错误的实例并不多见,而且施工队伍在现场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往往随现场工程师的态度而变化,现场工程师要求严格,他则做的好些。所以现场工程师的监督制度,强化工程师的责任,建立科学、严格的旁站管理制度,做好旁站记录,严肃认真按照规程规范和合同约定履行职责,规范行为就可完全扭转社会上流传的工程师的“作用不明显,工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的指责。
由于执行了上述检验及跟踪程序,太浦河泵站工程的砼结构工程及外观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并且获得了上海市优质结构工程的荣誉。
3.3施工进度的评价方法
工程进度是施工质量的载体,工程中每项施工进度的延误都可能为项目法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确保工程项目按预定计划进展是工程师的职责和合同目标。在工程施工初期针对工程移民动迁的影响,一方面工程师加强对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分解、细化,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年度计划、月计划的审查,及时进行量化评价,另一方面加强对比关健路线与工程形象的协调一致性,有针对性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措施。工程师在向业主单位提出动态控制分析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调动参建单位的积极性,并在设备制造及设备验收的环节上保持总进度的节点目标一致,通过合同管理的手段,强化各承建单位的合同意识,在多工种,多专业交叉的施工中的关健工序,关健路线节点为控制点,强调相互配合,相互创造条件,并建立以主水泵安装关健路线为主线,其他工作为辅线的施工指导思想,随着工程进度管理的逐年提高,促使泵站工程施工及各设备协作单位有序进行,满足了合同要求的工期目标。
3.4工程投资控制方式
太浦河泵工程为世行贷款项目,是采用国际招标项目,整个招投过程严格地按国际贯例运作,在评标过程一直坚持以合理低价中标指导思想,泵站工程中的土建和设备制造等中标单位均以较低的价格中标,与工程概算均有一定的距离,工程刚开始由于工程预付款的运作,工程中索赔事件还不多,随着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施工条件影响承包商的索赔事件增多起来,在工程上施工承包企业把“中标靠低价,盈利靠签证”作为一种经营策略,现场工程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预先印发了有关工程中承包方提出索赔的设计变更、图纸缺陷,业主提出变更要求,动迁影响,现场条件与招标文件不符,及投标文件中故意遗漏等几类情况,针对合同条款及承包商的投标承诺对其取费标准,采用定额种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形成文件下发,这些文件在后期工程的运作中起到了指导作用,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对待索赔的过程中工程师坚持现场签证的作法,并且现场签证必须有两名现场工程师才能有效的作法,签证的内容理由一定符合合同文件或相关文件规定,使现场工程师的签证避免了随意性,也使现场工程师的权力得到发挥。工程师在指导现场工程师签字时,强调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把签字环节当作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用好签字权,不仅仅是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现场工程师签字要有依据是工作程序的需要也是权威信誉的标志,应当签字的工程师义不容辞,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能签的理当拒绝但必须有充分理由,依据相应的合同文件、设计文件、会议纪要文件等行使工程师的权力。
工程师的工作是以文字为凭证的,签字就意味着责任,有时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且也要求工程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就是对事后报来的文字资料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签字的文件属于较大事件都能备存或记录在工程师日记中。
在太浦河泵站中标的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是大型国企,是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在投标书、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工程付款资料、汇报文件等文件资料,从内容到形式以及外包装都达到相当水准,当然他们的索赔申请单价分析、工程量计算也是正正规规,表面看无可挑剔,这些文件的签字就要求工程师不仅有过硬的技术,而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廉洁自律的思想品质,才能应对自如,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能在文字上说明的尽量用文字说明,决不能拖延。
工程师的这些做法,在工程中起到了推进工程顺利进展的作用,也使承包单位体会到FIDIC合同条件的风险分担公平合理的原则,这一明晰的条款有助于工程师成功的管理合同。
3.5工程师确定单价的权力(第52.2款)的认识
太浦河泵站工程土建及安装合同中在项目专用条款、标准专用条款及通用条款均列出工程师有“确定单价的权力”,在工程实践中承包商多次索赔文件中提出要求动用第52.2条款,对其认为的合理的工程单价进行调整,以补偿承包商在低价竞标中因降低价格所造成的损失。承包商在投标书中,工程项目表填入单价和合价后的工程量清单为“标价的工程量清单”成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承包商为了在投标中取得价格的竞争优势,则在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表中单价的确定性依据工程的特点和承包商的承受能力及可在其中有变化的部分进行探索,填入的价格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工程项目表中的数量是一个估计值,尤其在技施设计没有完成的工程中其数量值代表初步设计时估算数量,并且在工程技施设计中或增或减为不确定因素。FIDIC合同条件的特点是以“工程量清单”为结算依据的。这种工程量的变化给合同管理带来了不确定性,所以第52.2条款工程师确定单价应用是必然的。
太浦河泵站工程投标在2000年7月开始,工程至2003年初完成,时跨四个年度。对2000年中期所报的单价在工程完工时修正调整也成为工程师管理合同的一个重点。难以预测且不容忽视的通货膨胀,使得市场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是客观事实。在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WTO , 国内采取有效拉动内需的政策,使得国内钢材价格逐步上扬。由于强调环境治理,大批小型的石场被勒令关闭,水泥、黄砂、石料及玻璃等常规材料价格都超过了原来投标的价格。承包商若以最低价中标,若合同价明显低于成本,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当然在单价合同中,各种单价中有余量互相补充,但能否达到补充到位的程度,还需做更细致的分析工作。
作为合同管理的工程师,认为对于工期较长的工程,单价调整应该有所考虑,但需要界定限度,这也符合建筑市场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起到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计价行为监督的精神,有利于调动和发挥承包商对待通货膨胀的积极性。
3.6工程师的服务
在FIDIC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师,代表业主管理合同,应该做到不偏向任何一方。但工程师受业主委托进行工程管理,同时工程师的报酬由业主支付,工程师显然会维护业主利益。即在合同条款规定内,在兼顾所有条件的情况下,监督承包商执行,也就是维护业主利益。但当某些事项由工程师决定时,工程师必须公正行事,若不能公正,承包商将可通过诉讼或仲裁取得合理解决,这种情况下工程师是很被动的。工程师处理日常工作中,处于合同管理者的地位,应当替工程替项目法人着想以业主满意为准绳,使业主省心、省时、省力、省钱,在处理事件要让业主感觉到这件事交给工程师去做比自己做要好,使之产生一种安全感。
工程师在工程中的合同管理,从表面上看是实现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实际上他包括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及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工程师欲全面完成合同授予的职责,在人员素质上要求是高的,职责是繁重的。
Manager’s responsibilities under FIDIC contract term
【关键词】暖通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前言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因其施工工艺非常复杂,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实用性。因此,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真抓实干,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进度,进行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暖通空调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材料问题。在采购过程中对材料的质量审查不严格,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工程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价格低廉、质量差的暖通材料,从而导致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第二,施工技术问题。首先,在暖通空调工程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例如,制冷风管没有事先进行调直,设置支架位置时,支架之间的距离以及标高出现较大的偏差,或者在堵穿墙洞的时候对风管的设置把握不准确,导致风管局部拱起或者下陷,甚至形成局部的反坡现象,造成水汽聚积,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其次,固定、活动的支架混用现象。有时由于管道灵活度低,不能随着方向的转换实现伸缩作用,容易导致管道和支架受损。如果用立管的卡子来取代横管的支架,也很容易使管道下坠。最后,填充保温材料时,由于填充较疏松,导致了空调末端设备的不美观,同时也影响了其保温效果。
第三,冷凝水管道安装坡度测量计算问题。表现为对空调制冷系统冷凝水管的坡度计算不准确,没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的坡度,导致空调末端制冷设备冷凝水排放不畅,更严重的甚至出现冷凝水倒灌现象。
第四,施工图会审问题。设计出图时,一般只会标明暖通空调设备安装的平面位置,没有标明各种水管以及风管的标高尺寸和走向定位,在此前提下,施工单位往往对图纸会审不够重视,会审前没有认真翻阅消化图纸,也没有对管道的综合布置进行深化,导致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管道发生冲突。
二、加强施工的管理
1. 强化施工图会审工作
现实中,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深度不足导致设计图纸往往会出现遗漏或者矛盾问题,所以施工前要先对图纸进行会审。项目建设单位、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共同参与会审,对于会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只有按照会审合格之后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工期的延误,减少施工中的浪费,节约成本。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完整的施工技术档案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运用在档案上面都有记录,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整改都有详细的记录;这些内容详细、完整的技术档案资料是暖通空调工程竣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加强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配置相关的管理人员,以方便将来的资料查找。
2.加强暖通空调施工中材料的质量管理
暖通空调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进度进行采购材料。首先,在采购材料时必须注意严格检查三证以及规格、性能、材质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对于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设计图纸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准投入工程中使用。其次,暖通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需依靠电动阀门的稳定工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保证电动阀门等关键部位的材料质量,并且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同时还必须保证阀门强度与密闭性,保证阀门在检查合格之后,再投入工程使用。再次,在对镀锌钢板的施工应用上,要保证钢板本身平整,没有缺陷,并且厚度均匀。总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并且加强施工环节的验收工作。
3. 加强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主要是控制暖通作业的施工工序,是保证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相应零部件、各分项与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的具体工作。第一,施工中务必要结合已经复审后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图纸以及相应技术文件,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去开展施工。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图纸与实际施工中出现矛盾时,未经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批准同意,不得擅自变更图纸设计。另外,要及时收集与整理技术资料,尤其是关键工序的验收记录等,每道关键工序未经过相应检验人员验收签字,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避免监督职能仅流于形式。同时施工过程的施工日志要记录详细,为将来出现问题复查提供依据。
三、暖通空调工程的成本控制
暖通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暖通工程项目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是暖通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该阶段成本支出占项目总支出的90%以上。所以在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核心和重中之重。要在实施阶段做好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对物资采购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
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材料及设备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且材料和设备的投入资金大,成本开支大,所以要对物资采购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首先,对材料的选购要选择物美价廉的,尽可能的在当地进行材料选购,降低运输费用。其次,要对设备进行养护,保证能正常运行。最后,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时,要进行严格的验收。
2.严把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关
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订必然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因此要严格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关。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能随意更改方案,施工中如果出现意外情况需要更改设计图纸等,要经多方协商后方可进行调整,并做好相关记录。再者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随意更改设计方案,若必须进行更改,须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后,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最后,加强现场签证审查。对变更内容进行现场抽查,根据合同等相关文件对定额或相关综合单价进行计算,避免出现重复计价现象。
3.严格控制设计环节
设计图纸是建设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所以要严格控制设计环节,尽量减少设计变更,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由于建暖通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涉及的管道系统较多,造成设计变更的因素多种多样,故要加强对设计的审核。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对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核,减少施工中设计变更次数。
关键词: 市场经济企业合同管理 特点
中图分类号: F715.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们的合同意识越来越强,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合同经济。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合同及合同管理工作。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自己不利的变化,及时应对合同修改、变更、补充、中止和终止。加强合同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造成不必要的效益损失是施工企业各级管理者应关注的。
一、当前企业合同管理的特点
1 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信誉的经济,市场主客体是构成整个市场的基本要素,合同则是确保市场主客体权益、维系主客体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而合同法对合同起着规范和保护的作用。就中钢集团马矿院来说,我院与技术服务方、工程承包方、外委项目供应商方等合作方均存在合同关系,如果在合同管理上不够严谨,一种情况是我院利益受损,另一种情况是使信誉受损,从而失去市场,这两种结果,都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
2 合同管理是确保企业利益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客体的关系就是合同关系,而且在企业内部,合同管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客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必须通过合同来明确,合同也是界定市场主客体利益的准则和依据。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所以合同所界定的利益受法律保护,违规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不论是技术合同、购销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还是劳动合同等,合同的制定、对双方的监督、自身的合同履行等都是确保企业利益的需要。
3 合同管理是企业发展市场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经济体制,它的本质特征是竞争。市场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自由而有序的竞争,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市场经济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市场经营主客体的自由性;二是无中央和地方之分,无部门之别的统一性;三是所有市场经营主体可以平等进入的公平性;四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竞争性。这些特点,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合同则作为统一、严谨的市场规则,确保了这些特点的存在,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果视合同为儿戏,对合同管理持粗放的态度,破坏市场的自由性、统一性、公平性和竞争性,影响市场的规范运作,损害市场主客体的合作关系,最终必将遭到市场的淘汰。
二、基于风险的现阶段企业合同管理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获得的经营自愈发的全面,与此同时企业面对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企业只有在遵守市场竞争的规则下,才能顺利的参与市场交易和竞争,也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和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竞争规则中,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商品交易和竞争的组织,合同是实现企业商品交换的重要的手段,也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营的关键。然而,在合同的管理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包括合同签订中的风险,合同履行的风险以及合同变更的风险等等。为了规避合同管理中的一些风险,增强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合同管理开始逐渐被企业所重视。
1合同管理是企业风险的管理
合同风险包括合同诈骗、无效、权利残缺、主体不合格、条款有瑕疵等风险。企业如果不能控制合同风险, 就不能避免经营风险和由此带来的利益损害,如引发法律纠纷, 轻则债权难以实现, 重则威胁企业生存。合同风险管理要从机制人手,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明确责任归口管理部门、岗位, 建立合同承办人、授权委托、审核会签、台帐、归档、专用章管理制度,使每份合同都处在受控状态之下, 工作流程有章可循, 实现合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 有效地防范、化解风险。但完善、规范的规章还须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 严格按制度操作, 防止当事人制造合同陷阱, 人为挑起事端, 阻碍合同正常履行, 谋取非法权益。
2企业合同管理风险
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正常运行和企业利益的实现。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以实现企业对合同签订、履行、监督、审查等一系列的管理为目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以及自我完善。在企业合同管理中,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是重中之重。
合同管理风险主要分为客观风险和主管风险,由于客观风险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合同风险管理主要是实现对主观风险的管理。合同管理风险中主要包括自然风险、商业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在这三种风险中,而法律风险是以势必承担法律责任为主要特征。
三、规避风险的企业合同管理建议
1培养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的根本目标。强化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意识,是有效的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最终化解风险的前提。这就要求企业合同管理人员要加强培养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是比较容易培养的,这也是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2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审查制度
合同关系,自始至终都是以一种法律关系呈现出来,这就要求企业要制定一定的制度或是管理机制来确保合同关系由决策变为现实,在合同管理中,全方位、全过程、法律化和科学化的对企业合同进行管理,才能有效的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在这些管理制度中主要以建立企业合同授权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为目标。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
在企业合同管理中,除了要逐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还要建立比较健全的合同审查制度。合同的合法性是合同能够生效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在合同审查中首先要对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在合同合法性的前提之下,再对合同的条款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审查,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审查制度,有利于企业合同由决策变为现实,能更好更全面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实现企业的效益。
3对企业合同实施规范化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独立的承担着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合同既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和获得经济效益的纽带,同时也是产生纠纷的根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企业合同规范化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合同管理对企业能否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和经营性风险的基础性工作。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将在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规范化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使企业合同管理活动定型化、条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能够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结束语
合同管理就是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行为的审查、监督、控制的总称。合同管理的目的是依法维护企业在履约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履行对市场的承诺, 提升品牌形象, 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雪平.浅谈如何运用合同为企业保驾护航[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4)
[2] 于建华.加强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J]. 内蒙古水利.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