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范文第1篇

一、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这块主阵地

思想品德课是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并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学校要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并坚持贯彻落实主席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理论联系实际,用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及优秀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认真抓好五爱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大讲主席倡导的“八荣八耻”,使广大青少年能够明辨是非,树立远大的理想。

二、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各项工作之首

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要塑造好青少年一代美好的心灵,使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观念的情感行为教育,从整体出发,点滴做起,把思想品德教育真真正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遵纪守法教育不可少

法律是由国家行使立法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受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没有严密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就不能实现。所以,加强法制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同样,在一个学校里,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学生必须学会遵纪守法。纪律是在集体中以规章制度、守则、条例等形式明确规定出来的行为规范。没有纪律,集体就不能从事有秩序、有效率的活动。没有纪律的保证,学校就不可能取得教育和教学的实际效果。

由于初中生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常认为法律是对成年人的要求,很少把自己的行为和法律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进行知法、守法、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是学校在任何时候也不能忽视的事情。

纪律和法律虽然在要求、范围、年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对个体在道德行为方面强制性的约束。因此,学校在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时,应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

四、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系列化

我们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需要学校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系列化,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此外,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怕挫折、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特别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增强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礼仪修养,加强五自教育,即自我、自理、自信、自立、自强,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生活、劳动、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五、整合力量,更新手段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品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往往给人以务虚之感。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要想避免思想品德教育空泛,光靠我们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另外,目前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空泛,教学方法陈旧,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感、认同感,要想将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提高到一个新阶段,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比如,校园网络、电脑室、多媒体室等,还可利用第二课堂、专题教研、社会调查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我们要将课堂教育社会化,使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六、运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要充分运用广播、影视、板报、宣传橱窗等方式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先进集体,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献爱心、助人为乐等活动,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华北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请老革命、军烈属、校外优秀辅导员作专题报告,讲革命传统,介绍亲身经历等活动,使学生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范文第2篇

1.教学方法不合适

许多初中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采用的依然还是朗诵式教学的方法,教师只是单纯地将课本内容进行复读,停留在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水平上,缺乏相应的引申和趣味性,整个教学过程平淡乏味,缺乏应有的激情,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这个教学过程依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作用,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压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自然会降低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2.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学内容大多还是局限于教学课本,内容多为纯粹的理论性内容,而且许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缺少与实际生活、流行元素的联系与统一,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很难从这些语句中真正体会到相应的概念,对教育的内容缺乏相应的认知或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这也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同时,许多教师仅把品德教育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对于教学内容仅限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忽略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情况,导致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出现偏离。

3.教学手段不正确

首先,大多思想品德教育教师依然还是习惯于传统的说教、批评式教育,而没有考虑初中学生心理敏感、易变等特点,容易使学生出现反感和不满等问题,使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与目的背道而驰;其次,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以自我为主体,根本不重视学生兴趣、学习欲望等,既不与学生进行沟通,也不和学生互动,也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方式探究

1.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也是学生对各种问题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教育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在原有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衡量学习情况的指标是考试成绩,这明显无法代表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真正掌握情况,因此,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教育方式,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教导学生,才能够有效将教学内容切实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2.通过社会实践进行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的很多内容都是理论性、概念化的,单纯依赖课本难以使学生充分认知这些内容,所以,需要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会这些品德教育内容,通过他人的评价、自身的思考和反省,进一步加深对思想品德内容的理解,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不断改进。同时,社会实践的方式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主动进行学习,并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思想品德德知识。

3.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新颖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情境教学的方法就是利用设计的情境来给学生一个模拟的环境,使其对教学内容形成直观、深刻的认知,达到启迪学生的目的。这些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性,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思维模式的培养等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需要教师充分结合这些教学方法,综合各种方法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最大程度的保证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4.加大对新媒体的重视

当下初中生道德理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的影响,为避免这些影响中不良成分的进一步深化,需要学校加大对这些新媒体的重视。首先,通过视频、动画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使其变为更容易被广大初中学生接受的表达形式,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转变成更为直接、形象的内容,使其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所理解,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和活跃,从而使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得到提升。其次,给学生推荐具有正能量的网站、微博,让学生接触更多积极的、正面的信息,使他们在接触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逐步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意义,从而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学习中。

三、总结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范文第3篇

教育一些低素质的学生用各种办法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对低素质学生的转化,激励同样是一种好办法。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在任教时期,有一天他碰到两个学生打架,陶先生在制止事件的继续发展后,让打架的其中一位学生到他办公室去谈心,在他处理这件学生打架之事上出现了传颂至今的四块水果糖的教育转化学生的典例。这其中的教育转化的妙处除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真诚、亲切相待之外,更多的就是激励。当陶先生发现这个打架的学生比自己先到办公室时,确实惊喜,这确是一个难得的优点。为此陶先生马上奖励了第一块水果糖给这位打架的学生(在办公室交谈中发现了该生类似的优点,结果共奖励四块水果糖)。这块水果糖虽小,其份量却大,这是对一个曾犯了错误而又在其他方面表现好的学生的一个激励,这种激励将会挽救一个低素质学生。

孔子说得好:“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其实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取得优秀成绩的能力,如何去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我认为学习兴趣的产生不仅仅是自发的,更多的是在某种客观环境和主观意识上被激发出来,如文中上述之例则说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的2岁丧母、9岁丧父的托尔斯泰,7岁时母亲死后父亲把他送去牧师家寄养的司汤达等就是在逆境中受到别人的激励而发奋成名的伟人,这些均可说明激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激励成为教育转化学生成才的行之有效的做法。

然而,如何使约束、激励这样的办法发挥得更有实效,我认为师生必须要零距离接触,甚至双方融为一体。因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若受阻,学生与教师关系就疏远,甚至出现逆反心理。这肯定会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瓶颈,在这种前提下去实施约束与激励的教育方法,谈何容易。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应努力做到:表扬、批评适度,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对学生的期望不能太高,保持平常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师生之间力求零距离接触。只有真正走进学生中去,与他们融为一体,才能建立起一种互爱互信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 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 主动性

一、引言

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这种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充分关注和认可,尤其是在农村的思想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甚至也认为这本来就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必须要开设的课程,而且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

二、农村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策略分析

(一)明确师生双方的地位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在课堂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关键问题。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学生主动性下的教育教学活动,首先要明确师生双方的地位和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品德有效教学。

对于广大一线的思想品德教师而言,首要任务是积极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行以学定教,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在学生主动性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研讨交流,总结教育模式,实现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程度的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应该是这样的:

(1)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相反,教师应该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与合作者,积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潜能。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方。学生主动性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学习要点的控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激发学生潜能;根据学生的情感需要,进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述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间,学生很少有自己思考和讨论的时间,那么学生主动性的贯彻实施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尽快实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1)小组讨论式教学。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总是围绕着老师备课本来进行教学,有时候为了赶进度而只给同学们讲解知识点,所以就忽视了学生中不明白的地方,即使同学间互相讨论也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认为,现在的教学模式应该摆脱那种只依靠老师的备课本的束缚,进而运用一些针对性、可学性的教学模式,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多讲述学生实用的知识,不要束缚于课本本身的知识,课堂教学应以分组讨论的方式为主要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课程。

分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自主的积极和能动性,就可以使不同的授学阶段,学生成为整节课的策划者、发起者、指导者、组织者、询问者、参与者或评论者。例如当学生每学习一项知识点时,通过全班同学的一起齐声朗读之后,小组内部或者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先口述,后笔试。练习活动后,在组内或组间进行评判,有争论的共同问题给老师统一解答;或者全体共同评判,找某个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启示学生。多进行小组的练习时间,减少单组或者单人在全班范围内的评判检查时间,以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指导以便巩固知识点。

事实上,我们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采用分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一方面,要突出对小组整体的评价,因为合作学习的成功不仅在于学生个人,更在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整体目标的实现促进个人的成长。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能容忍某个学生的错误,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和歧视现象。让每个小组分别汇报,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小组和其它小组的情况,这实际上也是检验学生参与程度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还要体现出对个人的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性、积极度和创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避免让学生产生以来倾向,促进每个学生不同层次的提升。

(2)创设情景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还要通过其它的教学方式方法作为补充点。例如当今流行的情景设计交际教学的方法来教授课堂知识,就可以充分发挥情景交际学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真正从情中去学到一些东西,进而将其加以应用。

例如,在进行《让我们选择坚强》这一模块的知识点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实际教学条件允许,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去将当年的这一幕重现在学生们面前;如果尚且不具备多媒体教学的条件,教师的讲述一定是要饱含感情的。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那个执着的坦桑尼亚青年运动员―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在距离终点还有19公里处,阿赫瓦里却因为晕眩摔伤了右腿。简单包扎后,他拖着受伤的右腿费力地迈开了脚步,鲜血渗出来,染红了绷带。晚上19时,阿赫瓦里跌跌撞撞地跑进了主会场。此时,比赛已经结束了一个小时,偌大的体育场里,只剩下场地工作人员和最后一批即将散去的观众。短暂的沉默后,在场所有的观众和工作人员面向阿赫瓦里举起了双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他说出了奥运史上最朴实也最震撼人心的语言―“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当故事进展到这里的时候,教师不要接着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因为学生在听完教师的讲述时,往往会陷入思考与感概中去,因此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接着,向学生们抛出问题:

问题一:故事是不是打动了你?

问题二:这个青年的什么精神让你为之动容?

问题三:为何全场会为一个本应该是失败者的选手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呢?

学生们有的回答:这个青年的坚持让我觉得很感动;有的说,这个青年在受伤的情况下,独自一人跑完漫长的距离,他顽强的意志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由于有了前面的故事情境做基础,学生们的回答很真挚,也富有浓厚的感彩。

在这一环节之后,教师可以根绝学生们的实际回答情况,进行简单总结,并对“坚强”的概念、重要性等等进行分析,以便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坚强究竟有多么重要。

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仅能够有效达成课前的既定目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通过一次或者几次考试的成绩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这也是为什么在老师的眼中会有“优等生”和“后进生”区别的主要原因。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尽快改变对学生的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大胆尝试过程性评价,以此来达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目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首先,教师要公平、客观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同样的关注,而不是只将目光集中在某几个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身上。以课堂提问为例,多给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机会。但是,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一定要对学生的作答给予及时的、必要的和客观的点评;

其次,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成绩为基础,对其进行评价。如果学生现在的思想品德基础较为薄弱,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仅课堂表现积极了,成绩较以前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这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表扬,即便他的成绩依然够不到优秀的标准。

最后,对于农村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师而言,一定要在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逐渐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辐射模式,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来。

(四)大胆尝试人机互动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网络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对信息技术十分热爱,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设备进行数字化教学。虽然说,多媒体、计算机等相关设备进入农村课堂的时间相对滞后,但是我们也要大胆尝试人机互动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大胆应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之中。

如果我们能够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就可以通过优美的图画或是动态的图片将一些原本无法通过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出来,摒弃语言和文字解说的局限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思想品德学习的热情,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另外,利用PP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创设情境教学,可以改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参与欲望,强化思想品德课堂学习的成果。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

一、引言

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影响着中学生的政治、情感和价值观的倾向,其教学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实际上,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质量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很多地方的教学多是流于形式,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认为这门课程考核要求低,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工作。实际上,这门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看作是今后学习政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也对中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思想和健全人格体系有比较大的帮助。新课改之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跟其他学科几无差别,都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老师不断输出自身和思想品德书本上的知识,学生被动低效率的接受老师输出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体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教学效率非常的低,也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获取思想品德的知识,学习形式比较机械,这种教学模式显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越来越引人关注,当今社会环境下,很多单亲家庭存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比较严重。众所周知,学校的教育是在家庭教育之后,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要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才能厘清二者的关系,供思想品德老师制定教学方案时借鉴。

二、家庭教育的内涵、地位、特征与开展原则

家庭教育本质上就是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成长过程产生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非常的广泛,包括家庭的收入水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所居住的环境、父母的处事方式以及个性特征还包括家庭是否健全等,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情感等方面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价值观等会对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中学生在心理上开始对父母尽孝模仿。在入学前,中学生已经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可以说从中学生出生直到初中阶段,家庭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中学生的成长,很明显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要早于学校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接受的所有教育形式里面,地位之高,重要程度之深不言而喻[1]。父母对中学生的教育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印象最为深刻,影响最大的教育。从中学生丫丫学步时,父母已经开始言传身教,教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时的“中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可谓言听计从,家庭教育开始对中学生产生影响。相比于学校的正规教育,家庭教育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家庭教育的持久性更强,对中学生的成长来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里与父母相处,受父母的影响,即使在读初中时,父母也依然对中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换句话说,即使中学生离开校园,父母健在,家庭教育就永远不会缺失。其次,家庭教育的基础性更好。中学生长期与父母接触,父母对中学生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于中学生需要什么,缺失什么,父母了解的一清二楚,可见家庭教育的基础性更好,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更有针对性,也知道从哪方面锻炼中学生,以弥补其生长过程中的不足与缺憾。并且对中学生来说,如果离开学校可能与老师的练习日渐减少,但与父母的联系是不会中断的,父母对中学生的教育也不会发生中断。最后,家庭教育更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可能无法顾及到每一位中学生,对老师和班主任来说,需要考虑几十名学生,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唯一的或者为数不多的,关注程度更高。父母也更加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由于学习压力、社会压力以及青春期的情感压力,父母也会及时的与孩子交流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反观学校教育,受教育资源的限制,无法做到这么细致,并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无法准确衡量,也很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在对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既能对中学生的成长起到帮助作用,又不至于导致中学生叛逆心理的产生。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中学生,不能以成人的观点去衡量中学生的思想,更不能采用嘲讽的方式伤害中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过于溺爱,要多沟通多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其次,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不允许孩子犯的错误,自己也坚决不能犯,否则对孩子的教育就严重缺乏说服力[2]。最后,在教育时既要保持理性也要顾及对孩子的情感。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及时予以指正,教会其如何改正,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

三、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家庭教育和思想品德教学在目的上高度一致,都是为了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成长中的观念。引导中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努力,少走弯路,少做错事,最终成为对国家对社会都非常有用的大写的人。第一,家庭教育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做铺垫。家庭教育从中学生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中学生从幼年到小学再到中学期间,接受了大量的家庭教育,对思想、思维和认知能力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年的家庭教育已经让中学生树立了与父母比较类似的观点,包括行为方式、政治倾向、情感的处理等,这些都为中学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学做好了铺垫。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工作时也会更加的顺利,因为中学生对书中的一些思想早已形成和接受,比如在思想品德课本中的关于一些传统的道德和优秀价值观的教育,像赡养老人、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这些内容,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做了无数次的教育,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些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不管思想品德课程有没有这部分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也都养成了这些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家庭教育为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学习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促进了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不会遇到中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质疑,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思想品德课本上的知识点,这对于整个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明显的帮助。第二,家庭教育与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家庭教育的范围和一些新观念。但是对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来说,书上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不会轻易的发生变化,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式。但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使得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完全的适应中学生成长的需求。比如遇到老人摔倒时扶不扶的问题,不管是家庭教学还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扶都是必然的,但是思想品德教育可能就认为不用考虑那么多直接去扶就行,这在当前社会风气下,很容易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并且进一步恶化了社会风气。但是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可以很好的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就会教会学生如何扶,在扶老人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因此,家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相比学校教育都更加的灵活多样,更加能够与时俱进,比较能够满足中学生成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