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氏教育概念

蒙氏教育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蒙氏教育概念

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第1篇

蒙氏数学学习心得范文1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同时也广泛地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幼儿数学教育,是帮助幼儿建立与发展初步的数概念。理解初步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一项工作。

20xx年3月24日,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到我园进行了一次《蒙氏数学》的培训。本次参与培训的人员有我园数学教研组的全部成员。

本次的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由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朱老师上一节《蒙氏数学》示范活动;2、我园数学教研组成员与教研员朱老师共同探讨数的概念,共同解决平时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本次的培训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首先,是让自己对《蒙氏数学》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深一层的理解。其次,也让自己对数的概念得到了系统的梳理。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我向教研员提出了自己在平时进行《蒙氏数学》的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还与教研员、我园数学教研组成员共同探讨了教学中的方式和方法。

本次的数学教研培训活动为我们教师很好地解答疑难问题之余,还为我们系统地梳理了对数的理念。非常感谢园领导的重视并给予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蒙氏数学学习心得范文2蒙氏教育是一个很前卫又很普级的幼儿教育新理念,通过学习使我对蒙氏教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让我懂得了0—6岁的孩子在接受知识时是通过表象思维慢慢转变为抽象思维的。在珠心算教学别在计算教学方面,及应用题教学中,应借用具体实物来操作教学。这样学生易理解又能快速掌握运算方法。在数学的图形认识,及分类教学中,提醒老师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具准备工作。例:做不同颜色的几种图形,这样学生既能直观清楚的认识图形又能区分颜色。一节课不仅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同时更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我懂得不论你教什么课,最好让孩子自己亲手去操作,这样不但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也便于孩子接受掌握,同时记得更牢固。可能应了这样一句古话“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吧!更让我懂得无论你教什么,我们不要去死教,而是用自己的身心去教。这样孩子不但非常喜欢你,更喜欢你的每节课,自然孩子学习兴趣也很浓,学的就好,也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蒙台梭利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提出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她强调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她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蒙氏的教育内容与现行幼儿教育内容虽然在内容的划分上略有不同,但其内容却是紧紧围绕体、智、德、美、劳这几个方面的。蒙氏教育活动的内容很生活化,能更深入地考虑到儿童的需要。蒙氏最有特点的是生活和感官区域。生活区的材料全部取之于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也全部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抓、舀、插、倒、吸、捞、夹、剪、切、开锁、筛、穿孔、编织等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手的动作,都在蒙氏生活区找到相应的教具。生活、感官是学习的基础,是进入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手段。蒙氏还有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就是混龄教学,孩子的兴趣第一。我想,任何活动,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不管以什么活动形式出现,都应该是可以的。 蒙氏教育思想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和延伸。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蒙氏教育的老师来说,我们的观察能力就好像医生的触觉一样。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捕捉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个合格的老师的细心观察是多么的不容忽视。 教师应该是一个观察者,更应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只有他具备了这个先决条件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蒙氏教师!

蒙氏数学学习心得范文3庆童蒙氏幼儿园是大庆庆童早期教育服务中心的一所幼儿教育实践基地,本中心于20xx年1月份开始进行亿童《蒙氏数学》的课题研究及大庆地区幼儿园教育服务工作,并于20xx年3月成立庆童幼儿园。对于如何在幼儿园中班开展蒙氏数学,使幼儿得到更大的发展成为本园所的研究主要目标。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渐渐总结出了一些心得,在这里与各位同仁及家长共同分享。

一、《蒙氏数学》是孩子的好伙伴

我国数学家陈身生说过:传统的数学教育,幼儿学到的只是计算能力的培养。而《蒙氏数学》以激发兴趣和培养思维为精华的数学教育思想和独特的纸面操作教具为主的教学形式弥补了传统数学教育的不足,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推理、判断、主动思考、与人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欣赏、互相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线上活动时,一听到班德瑞音乐,孩子们便会安静自觉地进行走线活动;在集体活动时,幼儿通过教具的操作,不但在大小肌肉、手眼协调方面得到训练,而且领会了感官、数学教育中的内涵,为学习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自主操作中,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友谊和情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越来越强,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智慧就在指尖上”。在不断的研究、反思,分析个案,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的过程中,我体味着变化的欣喜和收获的充实。

二、《蒙氏数学》是教师的好帮手

开课初期,我园针对各班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在《蒙氏数学》的线上活动,还是在集体活动、到分组活动上,操作起来较难。孩子们在分组活动时,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初期,一到这个环节就头痛,到现在可以很轻松地驾驭这个环节,使我感觉到《蒙氏数学》不仅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也使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能力有所提高。经过半学期的时间,我发现孩子们虽然已经知道了蒙氏常规的要求是什么,而且在专注力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进步,但对于《蒙氏数学》中不同教具操作要求及其展示方式等,真正能按要求去做的还是不多。另外,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这些情况的出现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和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以强带弱,以弱促强”的这一教育理念,我把教学的目标重新进行了调整。我班接受能力强的幼儿占多数,因此,我以这部分幼儿为主,然后再根据其余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在《蒙氏数学》活动中增加接受能力强的幼儿进行展示的机会。这样不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激励弱势幼儿的学习,于是就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

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上,除了进行分组教学以外,我还运用《蒙氏数学》的作业纸,增强了家园共育这一环节,请家长们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来,进行家庭辅导。对于孩子们遇到的困难,由家长反馈给我,我再根据孩子们作业情况及家长的意见进行课堂指导或个别指导,然后再利用作业进行巩固和练习。

总之学习了《蒙氏数学》后,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专注力和秩序感越来越好,自我探究意识也增强了,现在孩子们在做《操作册》时,多数题不用老师讲解,就能独立审题并完成。

三、《蒙氏数学》促进了整合教育的发展

作为《蒙氏数学》的老师,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健康发展,我考虑如何把《蒙氏数学》与日常教育更好地进行结合,使孩子们得到更大的发展。对于这一点,从一开始我们班便开始了相应的实践。

1. 利用《蒙氏数学》中的日常生活教育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我利用《蒙氏数学》的活动,让幼儿学习如何搬椅子、拿勺子、擦桌子、叠衣服、站队等,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断重复这些工作,幼儿的生活常规有了很大的提高。运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管理教育环境,引导幼儿参与环境管理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注意“环境育人”这一教育功能,孩子们就会更好的成长。

2. 把蒙氏活动中的一些技能学习与五大领域活动进行穿插教育。

3月初时,我准备带孩子们上一堂剪纸课《美丽的小雪花》之前,我就利用做蒙氏数学《操作册》的时间不断让幼儿进行“剪”的活动,以提高幼儿“剪”的技能。孩子们在学习蒙氏数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方方面面的指示,使自己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和提高。

3. 五大领域教学可弥补《蒙氏数学》教学中音乐、绘画方面的不足。

通过五大领域与《蒙氏数学》教学相结合,孩子们学到的内容大大增加,知识涉及更为广泛。《蒙氏数学》为幼儿准备了充分的学具和操作材料,他们每天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这里自由选择、自由操作,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给予适时地引导和帮助,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从而实现主动发展的目标。

四、《蒙氏数学》促进了家长工作

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蒙氏教育;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科,就目前的学习状况来

说,数学已成为一门令多数幼儿头疼的学科之一,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幼儿在今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越来越吃力,所以,如何在蒙氏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显得很关键,以下就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几点关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一、营造轻松健康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重要,因此,幼儿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所处的环境与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蒙氏教育中也强调,主张幼儿的学习环境不仅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还需教师们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有趣的课堂游戏等等。将现实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实物拿到课堂,例如将颜色相同和形状相近的水果归集到一起,然后数数有多少相同,有多少不同,或者找出与幼儿兴趣有关的游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比如“小木棒”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行将小木棒组拼成不同形状,然后让其他幼儿猜,拼小木棒的时候,幼儿就已经用到了数学概念,增强了思维的灵

敏性。

二、给幼儿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自由

这里所说的自由,并非放纵,而是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为前提。当代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每天沉浸在各种题海中,为了应试,他们不得不逼迫自己在各种题库中煎熬,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日渐减弱。所以,蒙氏教育中培养幼儿数学能力,并非以题为主,而是更多地让幼儿自己主动探索知识,例如,一张长方形的纸,你会将其变为哪些形状,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固定的答案,让幼儿自己操作实现,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面对思维缜密的数学学科,怎样减轻幼儿和教育工作者的压

力,需要我们共同研讨和总结,通过蒙氏教育理论,我们不难发现,逻辑思维能力要从幼儿抓起,教师要多以儿童为中心,摒弃不良的教育模式,给幼儿自主发挥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爆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美丽的火花。

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第3篇

在进行蒙氏课程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教学载体的开发以及与本土教学体系融合。前者更集中体现在技术层面,后者较多表现在理念层面,两者既是蒙氏课程精神的核心,更是实现其中国化的突破口。

一、课程实施中的载体开发策略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精髓是“做中学”,即强调儿童的学习必须经由实际的操作以达到内化而完成。因为,幼儿的学习是具体的,这种具体表现在学习物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很难想象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能让幼儿去获得内心共鸣。只有在看、听基础上去做、想,才能保证幼儿阶段的教育学习效果。而这一切,必然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这里所谓的载体,我们把它定位为能让孩子操作,且包含一定知识、能力和人格承载力的教学用具。

在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们都深深地被其丰富实用的工作材料所吸引。在蒙氏教育理论指导下,我们从盲目地学习工作材料的操作、应用其操作逐步过渡到思考这些工作材料的操作实质,不但要知道怎么操作,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原理和出发点是什么,更要知道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再过渡到对每一份工作材料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进行审核,知道其上位材料和下位材料,进而过渡到对整个工作材料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完善其中位连接材料和下位补充材料,让工作材料真正适合于不同的幼儿需要(如材料“红棒变数棒”图1,就是为一些幼儿在从红棒操作顺利过渡到数棒操作之间搭起一座“中位”桥梁,很显然,这是一份非常个性化的学习载体),最后过渡到开发制作新的工作材料(如材料“声母凹槽板”图2,“拼读转盘”图3,“汉字形体演变箭”图4,“蒙氏练习册”全套图5等,都是极具开创性和实用性的学习载体)。这一路走来,我们收获的是艰辛和成功。可以说,没有这一递进式的过渡飞跃,我们就不可能对蒙氏教育了解那么深,就更不可能将蒙氏教育中国化、园本化探索之路走的那么远。

在课程实施中的载体开发策略中,我们始终将“承载”思想贯穿始终。这种“承载”决定了载体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载体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更决定了载体的操作适宜性。如果没有这些承载,那我们的载体就不具备教育和学习功能。在策略实施中,我们将“承载”分为知识承载、能力承载和人格承载三种类型,使得开发出来的载体能不同程度地指向幼儿发展的知识、能力和人格层面,做到“物有所指,做有所用”。比如我们开发的极具珠海地方特色的文化小书系列《十大名菜》《十大名人》《十大名胜》《十大海岛》《渔女的传说》等,在知识承载方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扩大了视野;在能力承载方面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在人格承载方面则增进了对家乡珠海的了解,增强了身为珠海人的自豪感,激发了爱家乡的情感,并从优美的神话故事中获得了情感、态度、气质方面的熏陶。我们认为,一份成功的学习载体必然是从多方位教育元素出发,为着培养完整儿童的目的而出现的。

二、课程实施中的体系融合策略

蒙台梭利教育尽管广为流行,但也并不是说没有瑕疵,存在着诸如重个性轻社会性、重接受轻创造、重文化轻艺术、重智力轻体能等等问题,必须吸收其他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必须与本土的优秀教育思想相“融合”。于是,大家积极投身于将蒙氏教育、探索性主题活动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进行融合。另外,强调走“融合”之路还有两个更具体的原因:蒙氏教育乃舶来品,其最初的施与对象是特殊儿童,在引入国内幼儿园后,最初接受蒙氏教育的人实际上只是接受的教具操作培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真正领会其思想精髓,从而导致被误用,很多教育方式或者原则(如混龄教学、奖惩无用、纪律换自由等)在操作上也有些现实的困难。这种蒙氏教育本身的缺陷需要进行弥补。这是其一。其二,是其他教育模式的出现,带来了不同于蒙氏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而且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正好能弥补蒙氏的不足,比如探索性主题活动教育,注重孩子和老师的共同发现,注重孩子的自发兴趣,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思维相当活跃,充满了创造意识,而且群体交往机会很多,与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联系非常紧密。于是,大家都想,如果把不同的教育模式合理的、可取的部分进行融合,组织一支教育模式领域里的“全明星队伍”,那岂不是很好?这就是一方面自己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别人的很不错,所以“融合”便显得顺理成章。

在我园,课程实施中的体系融合实际上采取的是“自补”和“他补”相结合、同步发展的策略:一方面努力发展完善蒙氏教育,练好内功,实行“自补”;另一方面则充分发挥其他教育模式的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与蒙氏教育进行交织应用,实行“他补”。比如,在我园更多地是将蒙氏教育和主题教育进行融合,将参照珠海市自行编写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套材》开展主题探索活动和结合我园开展蒙氏教育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我园园情的园本化课程建设和实施之路。在融合之初,我们面临很多困惑:到底该融合什么?如何才能有机融合而不是拼凑?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新的困惑又接踵而来:蒙氏教育的系统性和主题教育的随机性如何融合?尤其是数学领域,始终觉得两者是磁铁的同极而相互排斥。后来,我们又对“蒙氏主题活动”和“主题蒙氏活动”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实质上的探索和论证。这一进程见证了我园实施课程体系融合策略的实践道路。

通过一系列的摸索尝试,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经验可供参考:(1)蒙氏教育自身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遵循蒙氏基本理念,另一方面要紧跟时展步伐,结合中国、本园实际,因地制宜。特别是在语文和文化教育领域。(2)蒙氏与其他教育体系的融合,在目标、内容、方法、资源(时间、空间、物、人)方面都有很强的操作性。在我园,每进行一个主题教育活动,首先会参照《幼儿园主题活动套材》里的关于该主题的统整目标,明确要达到的目的,再选取现阶段幼儿感兴趣且适合本年龄阶段的内容,置于主题和蒙氏的教学方法中去进行审视,做到用最适合的方法去作用于学习的内容,并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适宜的资源,保证孩子“学的有其乐,学的有其获”。(3)在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把握幼儿的“需要”和幼儿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两者同属心理驱动力范畴,对幼儿的行为都具有直接的影响,需要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需要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外力施与的;而兴趣在幼儿阶段则是很不稳定的,它决定着幼儿行为的指向和持久力。因此必须将“需要”和“兴趣”统一起来,才能保证幼儿学习的真正效果。(4)在“融合”的时候,既要充分展示蒙氏教育在知识的系统教学、能力的系统培养、基本人格特质(专注、独立、协调、秩序)的持续提高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又要充分发挥探索性主题教育等在知识和能力的应用、与社会及周围世界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充分展现幼儿教育独特魅力等方面的突出作用,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以致用”。

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师学生;立体几何模型;技能;蒙氏教育

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我们也探索和学习了这么多年,数学新课程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何为“有用”的数学?笔者认为幼师学生今后将承担着幼儿教育的工作,和这份职业相关的数学才是对我们幼师生有用的数学.

对五年制高职类幼儿师范学校(或幼教专业)而言,不论是从数学学习基础、专业发展,还是继续深造等方面来看,学生们感到学习数学不重要或困难是不难理解的,而教师在执教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背景.以下以立体几何教学活动为例,给出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背景的探索与思考.

为此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设计并进行了组合几何体活动教学,在培养数学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同时,推进幼师生的专业发展,对于这个现象笔者从四个阶段来进行阐述.

一、在课堂中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过程

1.活动内容

用所学立体几何简单几何体知识设计制作组合几何体模型,用模型沙盘来展现“幼儿农村生活体验主题活动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场景.

2.活动过程

(1)参观与记录

每个班级均分成若干活动小组,课外参观城乡小区住宅建筑、景观建设,收集记录有关数据、图片等信息资料,为下一步设计做准备.

(2)设计

每个活动小组制定一个设计方案,学生根据参观中得到的启发,以及幼儿园常识、科学等课程内容创造设计.

(3)制作与计算

运用简单几何体知识并结合手工、美术等技能制作成“基地”场景沙盘,调查收集成本预算数据,利用有关数据和立体几何有关公式计算各项面积、体积,并推算出基地建设中有关建筑物的相关成本造价.

(4)作品展评

幼师学生多以女生为主,她们的特点是动手能力较强,通过做中学强化她们的观察事物能力,锻炼她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下面展示的是在开展主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些作品.

二、参加技能大赛展现综合能力

立体几何的主题教学活动最早是在我校2007级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展开, 2007级学前双语(1)班和2007级学前双语(3)班为实验班教学,这两个班级中报名参加省技能大赛的学生数量是其余班级的5倍.我们在这两个班级中选了10名同学的手工制作分数作为样本和非实验班级的学生成绩做了横向比较,通过统计后我们发现实验班同学的手工制作均分为6.8分,而非实验班的学生此项的均分为5.4分,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立体几何主题教学的班级在手工制作这一项的得分就已经比其他同学高出了25.9%.因此学校优化教学方法继续在2008级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开展立体几何主题教学活动.在2012年,2008级的学生也参加了省幼师技能大赛,实验班学生的手工制作成绩均分为7.2分,非实验班级的均分为5.5分.通过纵向比较我们发现,2007级的所有参赛学生的综合均分为15.29分,而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研究2008级的所有参赛学生的综合均分达到了18.09分,提高了将近18.3%.以上事实说明了我校在开展立体几何主题教学的活动中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学到了对自己“有用”的数学.

三、开设手工制作课,服务于专业

为了围绕专业,服务于专业,我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开设了手工制作课.这门课主要就是为学前教育专业服务,让学生更多的去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动手动脑和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在动手能力方面参与过立体几何主题教学活动的学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这说明让学生在二年级开展在“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在她们今后的工作中会经常接触到立体几何包括自己动手做立体几何体,而让学生在校阶段就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学生在手工制作课上的杰作:

四、注重和围绕专业建设,着眼于未来

本次立体几何主题教学的对象是五年一贯制高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选取的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这些学生将来基本上都要成为幼儿教师.笔者作为高师学校的老师自然也应当对当前的幼儿教育现状有所了解,随着信息沟通和传达的日益简单和国民的素质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尝试接触并开办蒙台梭利(即蒙氏教育)教学班,而且愈演愈烈大有成为主流教学的趋势.

“蒙氏教育”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的名字命名的.蒙氏数学教育中有大量的蒙氏数学教具呈现给孩子,通过蒙氏教具让孩子去认识理解数的概念,通过科学教学方式帮助孩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逻辑思考能力和抽象思考的能力、想象力、判断力、分析能力等,让孩子触及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的构成等数学知识,通过我们的环境、教具和老师的引导把深奥的东西简单化、图形化、实物化,由难变易,由繁变简,真正提高孩子的兴趣,帮助培养孩子渡过数学领域的难关,而几何图形是“蒙氏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具与学具.我们可以来看一个“蒙氏教育”中利用几何体教学的经典案例.

“粉红塔”教学

教学准备:边长为1厘米~10厘米的10个大小不同的粉红色立方体.

教学步骤:

1.引导小朋友,介绍粉红塔.

2.示范立方体的拿法.

3.示范立方体的积高方法.先选出最大的立方体,放在老师和小朋友之间.再请小朋友去比较其他立方体,选出次大的,将它放到最大的立方体上.

4.按照顺序依次积高一直到最小的立方体为止.

5.从最大的立方体开始,依顺序放回教具台上.

通过这个案例,让小朋友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感知立方体外形特征和区分立方体的大小).同时,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顺序性).可见,幼师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立体几何知识以及动手做立体几何模型的能力在今后的幼儿教学工作中也会得以展示和利用,并且其能力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通过开展立体几何的主题教学活动使得五年一贯制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弱化了对她们并无太多用处的大量的计算和繁琐的推理证明,而是立足于现在,展望未来,让她们学习到了对自己“有用”的数学.将数学学习与专业发展相融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主题活动方案设计能力等多元能力并对推进幼师生的专业发展起到职前训练的作用.

【参考文献】

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第5篇

陈丁鸿简介

美国Indiana大学教育学院硕士,两个孩子的母亲。著有畅销书《带着孩子去旅行》《在美国上小学》。近年来,致力于家长心理,亲子关系,以及儿童教育和发展相关领域的咨询研究和投资。为多家杂志、网站、电台、电视台的特邀教育专家和撰稿人。

“蒙氏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是多感官、有顺序的,并且具有自我纠正功能,有助于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和概念。例如,实际生活领域里使用钳子这一项活动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有趣的,这项活动让孩子的手变得更灵活,对以后书写有帮助。通过形象化的实物来理解是蒙台梭利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通过实际的物体和珠子来学习数数。他们可以看到,随着数字增大,珠子变得越来越长,也可以看到乘法、减法等运算原理。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可以很容易地过渡到抽象推理。

陈丁鸿

育儿经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所谓自然人,就是绝对平等、自由和善良的人。在他看来,培养自然的人,就是要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为基础,让儿童自然地成长为懂得如何做人的自然人。

他认为不应为儿童确立不可及的目的,不能迫使儿童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应当让儿童自由自在地生活,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想他喜欢做的事,因为自由是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

蒙氏善以教具来引起孩子们自由活动和自动学习的精神,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们的内在潜能。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由与独立,蒙氏强调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照顾自己,照顾周围环境,待人接物的能力。

蒙台梭利幼儿园的课程表

陈丁鸿

育儿经

这些日子,我一直注意观察蒙台梭利学校,我的蒙氏的自由学习理念也是建立在指导的基础上,有益的诱导才能达到自由学习的初衷。

我曾经听人说过“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所取的就是“平等相待”,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那么孩子会以同样的爱回馈给父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与人为善的品格。

国内蒙台梭利幼儿园与

美国私立蒙台梭利幼儿园的区别

1.混龄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较突出的一个模式,这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由于采取混龄式,使得蒙氏教室中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存在于一个较真实的小社会中,值得提倡和借鉴。但在国内,混龄教育的阻力来自于无法与小学衔接,因此无法取得家长的认可。

2.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重心在孩子的工作上,生活方面照料少,如孩子们在家吃早餐,中餐也是自带,午睡的被袋自带,没有晚餐。国内幼儿园在生活方面照顾得细致些,家长不用为孩子的饮食费时费力。

3.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少。没有国内的晨间体育活动、早操、幼儿自由游戏活动时间等。

4.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音乐活动开展较少,一般就是“走线”、音感训练和音乐欣赏,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国内的音乐活动有较完整的体系,如歌唱训练、韵律活动、节奏感的培养、音感的训练、乐器的认识和使用、视谱、创编等。

值得学习的地方

1.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从幼儿阶段向更高年龄段延伸,开办有蒙台梭利小学。

2.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不提倡奖惩。蒙台梭利幼儿园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聪明的、优秀的,从不评好孩子或给孩子贴红花、插小红旗之类的活动。

3.蒙台梭利幼儿园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的责任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帮助孩子去完成孩子应该完成的有益活动。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收拾自己的物品等。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孩子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混班的好处

以前对不同年龄段的混班还有些顾虑,现在越来越发现混班有挺多好处。不仅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模仿年长的孩子,而且年长的孩子在帮助年幼的孩子时,也可以增强自尊和自信。

蒙台梭利博士观察发现,总体上,孩子在社会需求和认知能力上表现出阶梯式跳跃性的发展,而且是每3年实现一次大跳跃。孩子可划分为18个月至3岁,3岁至6岁,和6岁以上。

这种3年分龄方式让每个班级都像一个家庭式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可以自然而然地发生。有更多的有经验的孩子可以分享自己所学,在分享中巩固自己的知识。在不断重复分享中,孩子会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方面。当孩子掌握了一门知识,就有机会在自己的小组中传授。

陈丁鸿

育儿经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

内蒙古文物考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