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8-0001-02

科技、生产、商业和组织等一系列活动都包含在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对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而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林业的建设发展,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先破坏后弥补保护的措施,这条先破坏后治理的“剧幕”不能重复上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唯有通过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来改变这一社会现状,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顺利进行。

1 科学认识林业和生态创新

林业为我国社会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首先,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继而林产品被广泛应用,满足了社会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上的需求。除了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还能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因此对林业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在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所有社会成员都会从中获益,所以,对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往,政府片面追求技术的创新,却没有重视林业均衡发展的问题,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现在的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具备两种特性,一种是必须具备技术的创新性,要打破传统技术创新,在创新的同时将生态平衡考虑在内;另一种是林业生态环保性,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坚持减少对能源的耗费、对环境的破坏的原则。以创新技术达到提高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与资源合理配置的统一。

2 影响林业发展的原因

2.1 环境恶劣

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总体面积随着植树造林活动的不断深入而减少,但是林业面积的增长速度仍旧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森林的自身繁衍在原本已经贫瘠的土地上可能性不大,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土地荒漠化进行植树造林的活动能够有效改善林地分布不均、绿地面积小的状况,不过,通常在需要植树造林的地方种植林木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树木成活率会因为没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而降低。

2.2 人为破坏

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人们在没有计划的前提下,由于一时的利益等方面的需求而一次性砍伐大量的树木且没有及时补植,造成林地大面积消失。林业的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建设过程,投入成本高且见效慢是其发展特点。目前只有以木料等为主的林产品市场,没有建立起林业生态市场,生产者的生态产品并没有改善他们的经济收益,所以林农就会大量砍伐林木,只图眼前利益,不顾生态平衡,对森林资源产生了极大威胁。

2.3 体制落后

林业的管理体制始终没有改革,致使人们缺乏建设林业的积极性,对于体制的改革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没有受到高度重视,很多林场的植被破坏也没有引起关注,没有明确的管理思路和目标,也没有贯彻落实相关的奖惩制度,管理的低下水平给林业发展带来严重阻碍。

3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的措施

通过对林业发展的相关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以促进林业健康、科学地发展。

3.1 建立林业生态技术创新体系

在当下,只有建立健全的创新体系才能让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取得成效。要把林业企业作为主要对象,辅以林业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机构对人才的培养,再将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力量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具备学习、研究、改革和创造等功能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体系。因为林业生态技术创新需要经历整体构想、研发、工程化和进入市场的商业化这一过程,所以这些过程中涉及到的机构必须相辅相成,保证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的顺利进行,将先进技术广泛推广从而提高整个林业的科技水平。

3.2 营造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环境

环境的创新对生态技术的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前者包含政策、科技、生态环境等因素,后者包括林业内部的生产目标、自身的研究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所以林业企业应该积极向国家申请帮助,以财政、金融和税收等为主要方式让林业企业良好发展,在林业生态创新技术的创新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林业企业要以生态技术创新为发展目标,从根本上改善落后的管理方式,积极培养和招纳技术人才,并且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为自身创新发展提供具备显著优势的内部环境。而政府除了要在技术的研发上为林业企业提供帮助,还要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为整个市场营造透明、公正且有序的环境,促进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林业企业更要注重树立法治观念,建立全面的制度并贯彻落实,有利于让林业形成良好的生态法制环境。

3.3 创新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机制

我国相关规定中指出,要为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等领域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基金,这些基金要用在各种生态防护林和林木的种植、栽培、养育、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上。这一法律政策的颁布能够作为建立生态资源林的有偿制度的法律依据,也是保障建立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机制的法律制度。

3.4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以当下的基础为起点,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辅助管理手段,通过调整林业的管理结构,保证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建立新型的以社会发展为核心,以网络为辅助管理方式、以与国际相联通为创新机制的林业生态技术的管理模式。增强以大中型林业企业的生态技术的创新能力,革新技术,将引进和吸收的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学习并创新,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另外,除了依靠外部先进技术的改革和创新,还要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利用林业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好技术研究开发的工作,避免研发上不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物力上的资源浪费,将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到新的高度。

3.5 健全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万事开头难,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在前期会遇到诸如观念落后、资金不足、管理不善、实行力低等问题,经济效益也不大乐观,但是林业企业一定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放弃向前进一大步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活动的开展。利用技术来推动其在市场上的发展速度会很慢,因此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首先,要方便人们咨询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情况;其次,要将技术的创新服务落实到位,让人们真正获益,并且还要将中介机构的连接功能进行利用,拉近与市场的距离;最后,对风险的投资也不能忽视,要有始有终,为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提供根本保障。总之,这一社会服务体系可以大大降低林业企业的后顾之忧,达到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上的效益共赢。

3.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要对国有林的占有权进行改革,以集体林权为立足点,逐渐过渡到家庭个人承包制,最后渐渐改革为林权大户承包和股份制承包的制度以实现林业现代化。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还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效益的问题,既是林业发展的一大步,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

2)要加强对林地、林木的评估,可以通过建立林业银行来实现。建立林业银行可以达到林业抵押制发放贷款的目的,能够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林业进行投资的积极性,掀起全民参与林业投资、保护和建设林业的热潮。把林地、林权作为抵押资产,让林业和林地的资产评估面向全社会,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向资产所有者发放贷款资金,可以快速提升林业收获效益的时长,更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源。

4 总结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其作为我国基础性建设产业之一,如果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生态技术创新来解决问题,引领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总之,林业生态技术作为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能够帮助我国林业实现现代化的转变,要正确认识林业的重要性,从改善外部条件做起,在内部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加强自身研发实力,有效地解决我国林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效益的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师维克.浅谈如何发展现代林业[J].吉林农业,2010(08).

[2]张美云.我国生态技术创新问题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4).

[3]孔密.生态技术创新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沈阳大学学报,2007(05).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市场经济;问题;创新点

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林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社会的稳步前进提供动力。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林业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实现科技型林业,这也是林业发展转型的突破口。因此,林业单位开始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并在引进先进林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林业技术。不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和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经验的欠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林业技术创新很难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士的思考。

1当前林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问题

1.1创新意识欠缺,资金投入不足

自从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林业实现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外部发展环境的需求,林业单位必须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但是由于我国林业都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使得创新意识比较缺乏,而且林业工作人员已经适应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所以没有兴趣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始终还是沿袭着过去的林业发展模式。虽然有些林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而且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技术创新,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的帮助,使得相关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1.2体制建设滞后,主体地位不明确

当前我国林业基础创新主要依靠林业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而在具体的工作中林业单位参与度不高,而且只投入比较少的科研经费,这就导致整个创新过程比较混乱,使得科研成果和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不一致,这不仅不会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必须确定林业技术创新在整个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才能够帮助林业产业快速地实现经济转型,实现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

1.3科研成果过少,成果转化率过低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林业的科技成果比较少,而且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比较低。这已经成为林业技术创新的限制因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林业对创新意识的提升并不重视,而且国家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少,缺乏相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林业技术创新队伍,以及提高林业单位人员的素质,已经成为林业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课题。

2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2.1转变观念,加大资金投入

思想观念决定着行动。培养林业工作者们的创新意识,转变传统工作模式理念是落实林业创新工作的首要问题。为此,各地区的林业工作站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发放林业技术宣传单等方式加大林业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也可以建立林业示范园,将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技术应用其中,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帮助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为了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的质量,政府要加大相关的财务支持,并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

2.2完善机制,确立主体地位

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经营效果不佳、林业人员收入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林业单位应该建立并完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进而解决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林业的市场竞争力。林业企业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林业企业的相关需求和林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相连,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融入林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2.3加强培训,建设创新队伍

针对我国林业技术科研成果较少、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人员欠缺的现状,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先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并且技术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队伍。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例如以林业工作站或林业企业的名义邀请林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讲授林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社会和网络上的培训课程,加深对林业技术创新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和奖惩机制等提高林业企业和林业工作站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挽留力度,使更多的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到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中来。

3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3.1帮助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为了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国家提出了林业应该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这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是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病虫害的威胁以及林业产品不符合市场等现象。在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后,林业的发展从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并逐步实现了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对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光照、温度等的合理化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而且林业技术创新还包含很多培育技术、林木恢复基础以及荒漠化防治技术等,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帮助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2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传统林业模式下林业种植的品种都是传统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成活率低、生长时间长、易发生病虫害等缺点,很难满足当前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林业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创新林业技术,培养新型林业品种,进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林业技术创新,可以实现新型林业品种代替传统林业品种,提高了林木成活率,进而有效地优化林业的发展结构,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3.3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

人员是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的主体,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应该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中人员主要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开展相关的工作。自从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来,不仅减轻了林业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林业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得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当前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人员素质的提升,还体现在人员结构的优化,帮助当地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林业的绿色化和规范化。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林业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了现代林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出了当前林业单位的指导地位。尽管在林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足,影响到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林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林业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团结意识,共同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工作,进一步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促进现代林业的稳定发展,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付景玉 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吉兴林场

参考文献:

[1]辛晓梅.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科学与技术,2014(10).

[2]李家琳.林业技术创新的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第3篇

摘 要 当前安徽省正处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省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作用。

关键词 区域 技术创新 现状

关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奥地利经济学家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2年的专著《经济发展理论》。他提出:技术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体系,这个体系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利润。技术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区域技术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技术创新理论由英国学者cook(1996)提出并定义的,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我国学者也对区域创新理论展开了相关研究。王核成、宁熙(2001)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的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技术创新利制度创新为导向,在地理位置相互靠近的经济主体间通过某种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集合。在此背景下,关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课题,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一、区域技术创新的涵义

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最早由英国学者cook(1996)提出并定义的,他指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瑞典的 Asheim 和 Isaksen(2002)指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

我国学者也非常关注这一问题的研究。王文瑞(2002)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源源不断的研究开发拥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使之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王核成、宁熙(2001)提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技术创新利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横向联络为主的开放系统,它是在地理位置相互靠近的经济主体之间通过某种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集合。

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职能研究

英国学者Jennifer(2005)认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应当大力开发科技园,加紧科技园建设,它包括科技公司,中介机构,互联网,政府支持几个方面。英国卡迪夫大学的菲尔库克(2006)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中开支的最高水平之一的关键投入,创新,即研发应当由政府出面组织相关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DOLOREUX(2002)认为首先技术创新必须是在一个社会体制中的,是由政府做主导的。其次创新是可以被看做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的。最后创新容易出现在政治氛围较宽松的环境中。

受国外学者的研究启发,李敬等(2006)认为,政府首先应当总体规划,制定技术创新的中长期总体规划。其次政策指导,政府应适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再次是公共服务,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创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最后的是公共服务,为建设和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安林丽等(2005)认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创新战略及规划的制订者,具有制定政策、制度和规划,提供共性技术和设施的功能。

三、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评价研究

荷兰的EdwardSaid(2005)认为可以用两种方法对技术创新进行评估。其一根据不同的实例比较区域创新系统适宜的标准,分析新的发展趋势和由此产生的政策影响。其二是首先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估报告,以此来确定在何种程度上它们与真正的区域创体系之间的差距。比利时的Stefan博士(2006)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价应当有以下3个部分组成:领先的创新部门是否促进企业提高集群;创新活动是否具有国际化;是否创造一个有力于创新的环境。

我国学者也早已注意到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评价的研究。李晓丽(2007)运用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钻石理论建立了对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谷国峰等(2005)根据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商品化――产业化过程,经历研究与开发、设计与试制、生产、销售等阶段,对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起关键作用的五类指标进行分值评价。即政策法规(数量)指标、科技投入(资源)指标、科技产出(效率)指标、科技实现(效益)指标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张逾坤等(2007)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评价标准可分为: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创新效益、创新环境四大类。

参考文献:

[1]Asheim,B.& Isaksen,A.Location,Agglomeration and Innovation.Towa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Norway.2005(6).

[2]Steiner,petence clusters.Workshop report.Graz and A1-Ring Austria.1996(11).

[3]Carlos Scheel.Knowledge cluster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s.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2(6):356-367.

[4]胡筱舟.国家创新体系:渊源,内容和政府的使命.科学管理研究.2000.18(4):12-13.

[5]李敬,陈德顺,李朝开.云南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职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4).

[6]李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激励机制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8(8).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发展瓶颈 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新常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其发展环境的变化尤为强烈,如何能够响应国家号召,让钢铁行业顺应时展,成为重要课题。自2003年以来,我国钢铁消费与产量同步上升,近几年达到最高点并呈缓慢下降态势,钢铁产业从获取微薄利润阶段已经转为整体亏损,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严冬期。本文将以莱钢的衰落和寻求发展的改革路径为典型案例,着重讨论技术水平进步在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冶金行业首批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IS014001环境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国家认证企业,是莱芜市经济发展的主动脉。但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进步遭遇瓶颈,仍旧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并没有顺利升级固有的产业结构,严重落后于世界钢铁市场。在钢铁行业整体产量过剩的形势下,莱钢钢材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销量持续下滑,导致企业连续亏损。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莱钢产品销路不畅的原因是传统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影响了莱钢的布局结构和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造成了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同业水平、劳动力成本过高等问题。技术创新的缺失还导致了莱钢资本运营效能未充分展现,不少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因缺乏培育没有上市,市场狭窄,直接制约了莱钢的发展。

莱钢若能在技术水平的进步上找到突破口,将对企业和当地经济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对企业自身来说,第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与劳动力成本,增强钢材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销售量,扭转亏损现状;第二,可以使产业链更加完善,形成自己在价格和技术标准上的竞争优势;第三,可以缓解管理层与职工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管理与发展。对于全市经济而言,技术水平进步带动了莱钢发展,从而带动莱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于山东省整体经济发展而言,莱钢的技术进步可以对山东钢铁产业的技术进步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山东省钢铁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市场中扩大产业优势。

一、莱钢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就国际市场而言,全球粗钢(钢铁行业可以向社会提供的最终钢材加工原料)产能在2015年较2001年翻了一番,世界钢协的数据也显示其已达到23亿吨/年。我国粗钢产能在世界粗钢市场中占优势,约为世界总产值的一半。但莱钢作为国内钢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粗钢产能近几年持续下降,2016年大幅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左右。这种情况暴露出莱钢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钢材加工精细水平不足、钢材加工产业链短。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将严重影响莱钢的粗钢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可能对其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提高钢材加工精细水平、延长产业链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加快技术创新,以技术水平作为硬实力,莱钢的粗钢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的青睐,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对于提高钢铁生产质量的作用不可小觑。

其次,就国内钢铁市场而言,二十一世纪初,国内钢铁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进口与出口差值减少,钢材的表观消费量(指当年产量加上净进口量,钢材的表观消费量上升,钢材市场的需求量增加,反之降低)在钢铁总产量中的比值日益降低。而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在2015年的首次降低,意味着我国钢材消费已经进入萎缩状态。市场缩小,下游需求力下降成为莱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了扩大国内市场,要想在钢铁行业整体进入严冬期时保证莱钢的市场占有率稳定或提升,就必须用技术武装自己的钢材产品,降低生产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依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证莱钢钢材质量在全国钢材产品中的竞争优势,努力扩大市场,赢得更多的需求。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对于莱钢开拓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具有积极意义。

另外,就莱钢本身发展来说,在国际与国内钢铁产业萎缩的压力下,钢铁价格大幅下降。以H型钢为例,自2012年起,其年平均价格整体下降,反映出市场需求量持续减少的现状。在市场行情不尽人意时,我们应当以钢铁质量为根本保证,通过技术与科技进步,使莱钢H型钢在市场中凸显竞争优势,从而在钢铁行业严冬期渡过难关。

同时,技术水平创新有助于解决管理层与职工之间的矛盾。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定期对一线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对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员工与管理层的理解与信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在莱钢与济钢重组过程中,工人转岗的科学调整,工人与对应科技水平工作的匹配,对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企业安全长期运行的作用尤为关键。

技术创新不仅对于莱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更关系着莱芜市的经济发展整体态势以及当地人民生活的稳定。钢铁作为莱芜市的支柱产业,它的萎缩将直接影响数量庞大的基层工人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另一方面,支柱产业的萎缩将严重影响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公平、医疗公平也将缺乏重要的经济支持,发展陷入僵局。这将形成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的恶性循环,影响社会治安和人民生活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大力推动技术与科技创新,努力保证莱钢在钢铁市场中的地位与活力,将对实现莱芜市经济不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定当地社会治安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就环境保护方面来说,为了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在钢铁产业等重工业领域推进技术与科技创新是必须要走的道路。过去,莱钢因只关注钢铁工业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导致20世纪90年代环境一度恶化、空气污染严重、河流长期污染。如今,随着技术进步,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项目的引进,气体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大幅降低。但不可否认的是,焦化厂所在区域范围内的空气污染状况依旧严重,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以及环保意识,用科技推动莱芜向蓝天白云城市大步前进。

二、推进技术创新的途径分析

首先,企业方面应当率先进行技术改革与创新,用实际行动让莱钢在技术进步中受益。第一,莱钢应该正确、客观分析现有的技术与生产水平,认真分析当前粗钢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选择性、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器械,以弥补自身缺陷,同时对自己已有的优势进行进一步完善,使粗钢产品加工工艺更精细化,以此来占领更大的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第二,莱钢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发展钢材加工与配送服务,增长产业链,形成“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多项服务中争取更大利润。

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莱钢应着重进行员工培训并努力吸纳创新型人才,组织职工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同时对于在生产、加工、销售等领域有独特创新思维的员工给予奖励,营造技术创新氛围,形成全员支持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国企市场化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与开放的环境,技术与科技进步的速度也会提升,莱钢也会在市场竞争中受益。

最后,政府方面应当提供支持与帮助。第一,政府需要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技术进步的前提是思想的重视,政府在此时应当承担起思想宣传的工作,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使科技发展引领美好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第二,政府应该出台有利于莱钢科技进步的政策。比如为了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可以加大财政对钢铁项目的投入,也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基金会,呼吁人们关注科技进步、支持莱钢的长远发展。第三,在税收方面,政府应给予钢铁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实行增值税,使企业购进新型装备时,更好地使用购买固定资产从而抵扣的政策;在企业所得税的收取上,购置节能节水、保护环境、生产安全等专业设备的企业投资额可以抵免所得税。税收上给予莱钢更多的优惠,以此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

技术创新发展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发区域;技术创新;地方文化;区域发展政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160-03)

从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其中区域文化和政策共同构成了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环境因素。分析我国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文化和政策环境,研究其对后发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构建更有利于我国后发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文化和政策环境。

一、影响我国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区域文化因素

一般来说,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生长的人在意识形态诸方面都有一些共性特征。这些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征,是该区域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长期积淀,反映着该区域的民众性格、生活方式、乃至行为方式,等等[1]。它们造成了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影响了当地技术创新相关要素的发展,也构成了影响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环境。消极的区域文化是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障碍,而积极的区域文化则会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一)影响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消极文化因素

1.小农意识。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业经济至今在后发区域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以至于后发区域的区域文化中大多存在着浓重的小农意识。小农意识是指对生活没有更高要求,小富即安的思想。表现在事业上即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反映到工业生产和科技开发中,就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满足于小改进和小革新。

2.投机心态。改革开放初期经济领域存在着很多投机机会,于是一批头脑灵活的人很快富了起来。由于致富快,其中一些人滋生了一种不健康的暴发户心态,表现为虚荣心膨胀。反映在行政工作中就是喜欢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即为不讲科学,盲目做大。这种心态貌似积极向上,实际是不讲科学,对于真正科学的创新思想的传播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有很大危害。我国后发区域人口素质差、受教育程度低,很容易受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3.保守心理。我国有古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冒尖、不要率先变革,以免遭他人攻击。于是,有些人以和大家一样为满足,不做出头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不敢创新。这种保守心理压制着创新思想的产生,阻碍着技术创新的发展。在信息相对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后发区域影响尤其深刻。

(二)影响后发区域创新模式发展的积极文化因素

伴随着后发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区域文化环境已有所改善,一些有利于创新模式发展的人文因素,逐渐构成了促进技术创新的文化潜力。

1.敬业精神的增强。随着后发区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体制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部分人群的就业困难使人们的敬业精神有所加强。过去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开小差、干私活等现象越来越少,企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

2.都市文化的影响。随着后发区域交通、通讯、文化传播设施的建设完善,信息交流越来越便利。人们受到现代大都市文化的影响,逐渐走出小农意识的文化氛围,开始向往高品质的生活,讲究生活质量,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有所提高,区域技术创新动力有所增强。

3.移民精神。随着发达地区市场趋于饱和,后发区域以其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相对空虚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打工者。区域内移民的增加,使地方文化多元化发展。最重要的是,移民带来了更多的开拓精神,表现在工作中,就是敢于创新。这种移民精神使美国的技术创新从最初的使用技术创新模式逐渐发展成为自主创新模式,并最终成为世界上诞生突破性创新成果最多的国家[2]。而我国的深圳能在全国区域技术创新发展中独占鳌头,也是得益于这种富含创新因素的移民精神。

4.游子效应。近年来,后发区域游子返乡发展或以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形式支持家乡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游子成为后发区域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加快了后发区域与发达国家或地区间信息、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流动。利用好区域内“游子”资源,挖掘地方人文潜力,对改善后发区域技术创新基础条件、实现后发区域创新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我国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政策因素

影响我国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政策因素包括宏观区域发展政策和地方政府行为。宏观区域发展政策是指国家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任务所采取的特殊政策,其总体目标是追求经济增长效率和社会经济公平最大化。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政策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地方政府行为则决定了区域技术创新的中观政策环境。

(一)影响我国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宏观区域发展政策

我国历届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都推行了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这些政策造成了我国后发区域与发达地区在技术创新基础条件上的差异,影响了我国后发区域的技术创新。本文着重分析计划经济时期的内陆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后的东倾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后发区域的影响。

1.计划经济时期的内陆发展政策

近代以来到解放前为止,我国70%以上的工业偏集于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面积占国土68%的西南、西北和内蒙古,其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9%[3]。解放以后,中央政府出于平衡生产力布局以及政治、军事上的考虑,大举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建设。其中“二五”和“四五”时期,为了备战,国家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从1953年的36.5%进一步提高到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64.7%。在1949―1979年的30年内,沿海和内地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7∶3转变为6∶4[4]。

这段政策的实施,使我国重工业及其相关科技水平有了很大发展,在一些重点发展的老工业基地集中了一批工业科技力量,为当地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科技与工业基础。这段时期,区域差距有所减小,但由于我国在西部建设的多为技术层次不高的资源型工业,对当地科技文化的发展带动不大,使西部在经济文化方面的落后局面并没有根本扭转。还有一些地区受到这一特定时期发展政策的负面影响而导致科技与经济发展滞后,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就因战略位置不佳,重要的科研机构和工业设施都不予设立,只发展了一些日用轻工业,致使当地科技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沿海地区。

2.改革开放后的东倾政策

1978年,我国地区发展战略由地区平衡发展转变为地区不平衡发展,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迅速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然后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技术合作,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时期主要采取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大规模向沿海地区倾斜;对沿海地区在外资准入和税收、金融方面给予优惠,使其更加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实施放权让利的财政政策,给予沿海地区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20世纪70年代实施东倾政策以来,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迅速提高了工业技术水平。据统计,1980―1994年,全国累计外商投资1 300多亿美元的88%投资在东部沿海地区,仅1993年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就占全国的2/3以上[5]。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发展缓慢,先后成为工业品的净输入地区。与此同时,大量资金和人才流入沿海地区,与沿海地区从国外引进的资金一起推动了沿海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因此,东倾政策实施的结果一方面是积极的,既加速了沿海地区的发展,又迅速提高了全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快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急剧拉大,中西部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份额由1980年的49.4%下降到1994年的41.4%。

东西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两大地区技术创新基础的差距,如前页表1所示,东西部技术创新基础数据比较显示,西部技术创新基础明显落后于东部,这势必造成西部技术创新发展的滞后。

3.西部大开发战略

新千年以后,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2002年的3年间?熏国家在西部仅国债投入就达1 600亿元,占同期国债发行总额的35%[6]。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9―2004年?熏西部12省、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3943亿元增加到13 749亿元?熏增长2.49倍,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14 394.63亿元增加到22 920.87亿元,增长59.2%,这是西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增长速度。由此,西部成为了东南沿海、上海浦东之后的又一个主导发展区域。

现在国家各部委都已颁布了许多优惠政策配合西部开发,许多国内外企业抢滩西部,各种促进西部资金、人才、技术流动的交易会、会、论坛相继在西部举办。经过五年的努力,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基础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以广西、贵州、四川三省为例,在1998至2001五年间,R&D/GDP年均增长率已明显超过北京和上海(如表2所示)。

以上分析显示,区域发展政策对后发区域技术创新各相关要素有非常大的影响,后发区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政策,也就是说,后发区域技术创新发展对区域发展政策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要有前瞻性和全局性,要考虑到各区域的均衡发展。

(二)影响我国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地方政府行为

我国后发区域地方政府行为对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引导技术创新发展、规范技术创新活动、营造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三个方面。

1.引导技术创新发展

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现状显示,地方政府对区域技术创新发展引导得当的地区大多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很快、创新模式已实现了向更高层次的转变,而技术创新发展缓慢、创新模式滞后的地区地方政府大多疏于引导,或是引导不当。

以区域创新发展迅速的深圳为例,对于深圳区域技术创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市政府都有过前瞻性描述:“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八五)“深圳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九五)“科技域”(十五)。这一过程正是深圳区域技术创新逐步走向高级化的形象概括,与此同时,深圳市政府还先后编制了《1990至2000深圳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深圳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深圳市年度科技开发项目指南》等等关于区域技术创新的中长期计划。

相比之下,我国后发区域的技术创新发展导向政策大多不够细致、缺乏前瞻性,在技术创新中长期计划的制订上盲目跟风。“九五”计划显示,许多不具备条件的省市都集中选择汽车、电子、冶金、石化和机械作为各自重点发展的产业,以至于西部和中部工业结构相似率已达97.9%,足以说明许多后发区域在导向政策制定上的盲目性。

2.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地方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的总体过程中应发挥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职能与政策的作用,鼓励技术创新活动、营造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以及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高效的服务。按照这一职能定位,后发区域政府都积极地颁布了一些鼓励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旨在建立区域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这些激励政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为区域技术创新提供税收优惠、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区域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新技术人才,等等。

总的来说,目前大多数后发区域的优惠政策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地区政府工作流于表面,“重制定,轻兑现”,使区域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后发区域地方政府的职能转换应该首先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各级政府人员的服务意识,否则所有旨在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地方政策都将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傅正华.试论民族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J].科学管理研究,1999(6).

[2] 贾蕾.美日企业创新的启示[J].上海经济,2000(2).

[3] 姜绍华.我国地区差距的现状及其走势分析[J].齐鲁学刊,1999(2).

[4] 李戈.区域差距的制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1999(5).

[5] 孔德涌,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