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中需明确的几个关系
《古代文学与人生》涵盖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是我国文化长河中遗留下的重要的文化财富。在进行《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时,应注重明确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应放在为当代文学及当代文化的服务上。教学改革中应结合当代文化发展状况及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来作为改革总体方向,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对古代文学中涉及的积极思想及人生体验的感悟,提高学生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思想内涵,以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升。其次,《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应以古代文学背后隐藏的历史及哲学作为改革的聚焦点。文学作品渗透了作者的意识形态,并反映出了当时的历史及哲学面貌,同时还兼具了较强的艺术审美属性,古代文学也不例外,其背后彰显出了浓烈的时代风貌及意识形态。例如,《孟子》,《论语》中带有较强的时代政治及哲学韵味;唐代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宋代诗词中渗透着众多哲理等。因此,《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应聚焦于古代历史及哲学演变,探究古代文学与历史、社会文化、哲学思潮的关联,从而使学生的视角能够从文学作品本身拓展到更多文化层面,使其真正领悟古代文学的内涵价值。第三,《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应紧密围绕文学作品这一元素,深挖作品内涵。《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应合理确定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教学比重,将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的核心和重点,通过让学生感悟阅读众多的古代文学素材,帮助其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而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积极的干涉影响,以达到教学改革的最终效果。
2《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究
2.1转变教学理念,找准教学重点
《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中,作为教师来讲,应首先转变传统的古代文学的教学理念,明确《古代文学与人生》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消化吸收古代文学作品,达到自身文学素养及整体人文素质能力提升的效果[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以下两方面深化教学质量:首先,以古代文学作品为主线,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古代文学作品虽然在语言表述,情感表达上较为隐晦艰涩,但其背后蕴藏的文化传承基因能够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情绪,教师应为学生开列相应的古代文学阅读书目,并做好相应的阅读辅导,通过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逐步提高其古代文学阅读鉴赏能力。其次,应围绕古代文学名篇,要求学生进行熟读及背诵。古代文学名篇中,往往涉及到较为深层次的人生感悟,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古代文学精髓,因此,教师应通过布置相关的名篇阅读及背诵任务,使学生能够将古代文学精华与自身审美感知及人生领悟相印证。
2.2丰富《古代文学与人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2.1采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习效果,《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其在讨论交流中交换彼此的感悟理解。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教师可以向学生设问:此诗具有哪种独特的艺术特征?诗人的心境如何?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可以得出诗歌带有的视听综合性及动静相衬的艺术特点,有助于学生由此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和人生感悟。2.2.2借助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带有视听综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的效果。《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有效消减学生与文学作品间的距离,增大教学信息量,通过视频、图片及动画展示等形式,还可以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情境,从而使学生对古代文学内容理解更加深入透彻[3]。例如,张若虚所作《春江花月夜》,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借助视频及音频,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理解其作品内涵和审美意蕴。2.3完善《古代文学与人生》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在《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效果考核上,应注重通过以下方式对其加以完善:第一,将试卷考核及平时课堂考核相结合。可参考古代文学课程试卷成绩60%+平时成绩40%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课堂表现、古代文学阅读量、古代文学作品背诵及写作情况等多个方面。第二,转变考核的侧重点。《古代文学与人生》考核应摆脱传统的名字解释、简答等题型设置,转而侧重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悟及审美享受,加大主观题型的比重。第三,将书面测试与口头表述相结合。其中,书面测试既包括试卷考核,又应适度拔高,如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理解,针对某一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小型论文的撰写。口头表述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逻辑思考能力,以求达到《古代文学与人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3结语
哲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以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阐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哲学的观点而言,一切来源于实践,一切作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哲学原理的真理性的标准。那么,从实践出发而上升到原理高度的哲学,成为了人生选择正确与否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哲学与人生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要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开始事物,让学生明白,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实际出发。对于人生的选择只有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人生道路。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生的选择,主观意识上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做出力所能及的选择;客观上要不断地塑造自己,以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人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还要承认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因此要不断地完善自己,以使自己可以抓住机遇,主动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人的发展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人生方向,并不懈地努力,以使自己的特长充分地发挥出来。
2哲学与人生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2.1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的教育中,生命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生命作为教育之本,对于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不但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健全人格公民的重要途径。所谓的生命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以活动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可见,生命教育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要让学生首先建立起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并主动地承担起生命责任。运用哲学原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感受生活的美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实施生存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2.2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压力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学生进行人生教育,不但可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会在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注入生命健康的元素。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包括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等,都在无形中给学生的心理上施加了压力,导致很多的学生都陷入到生命的困惑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学校需要开展生命教育,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2.3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在哲学和人生教学中,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人身安全,心理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而且能够明白,自己虽然属于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生命属于方式社会性的范畴,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社会的角度审视生命的重要性,并更加珍惜生命。在教学内容中,学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地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以自己的方式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确立人生崇高理想
人生的成功,就要促进人生发展能力,以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要建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教育学生积极地投身与实践活动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判断是非,对人生发展能力不断地创新。对于事物的判断,要求学生对于人生发展的问题不断地探索,进行理性地思考,并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经验性总结,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透过事物表象渗入到本质当中。引导学生鉴定自己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3.1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对于理想与现实以正确的认识
让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规律以重视,并以此为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学生的人生目标要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合,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社会与人生之间关系,让学生能够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建立在人生理想基础上,定位于现实社会当中。在人生规划中,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在规划个人理想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宏观的人生理想,并充分认识到理想是获得自由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要实现理想,既要坚定信念,以自己坚强的信念完成历史使命,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人生的理想也在实现的进程当中。
3.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苦乐观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普遍生长在安逸的环境中,对于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经历过,更不会充分地理解。于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就会产生怨天尤人的情绪,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哲学与人生教学当中,首先要建立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兴衰,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志士推动着国家向实现伟大复兴梦逐渐推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观,就要让学生明白,要将有限的生命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建设当中,以实现生命的价值。
4结论
论文摘 要: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于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又是体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禅宗美学也因其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则体现着禅宗美学的一种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将禅视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灵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宇宙万物的法性,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根源,是天地万物之美的最高体现。它既是禅宗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又是禅宗所讴歌的最高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加深了对于人生、宇宙的诗性领悟,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美学增添了于现世人生中使人生诗性化的内容与理论。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现实人生包含了生命与生活,人的生命世界与人的存在状态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之中孕育出来。无论汉字“美”的最始初的文字,还是许慎“羊大为美”之说,都与中国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这一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观念,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气”是生命的本质。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只有具有生命的特征,生气灌注,气韵流转,才有了文学艺术之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范畴,也都是由生命的生气之美衍生而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从而又体现出鲜明的体验美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美学特征,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在审美体验活动中,中国传统美学又十分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内缘已羽,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最终趋于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即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超越而获得一种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与高蹈。而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对人生美与艺术美的研究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特色的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人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宇宙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把对人与人生的探索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而展开的。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
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由于各自思想的差异性及其宗旨、目标的不同,儒、道、释三家美学各自在对于人生的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儒家美学发展出了“和”的审美思想。强调美与善、情感与理智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道家美学发展出关于“妙”的审美理想。强调审美体验并不仅仅在于对自然万物形式美的把握,而且在于体悟其中所蕴籍的作为美的生命的本体的“道”与“妙”。体现了禅宗美学重视对人的内在生命意义的体验,推崇对人生的一种随缘在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而又圆满自足的自由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还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追求因其超越利害关系的束缚而使心灵返朴归真,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而升华为一种审美人格。
四、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美
如果说人生美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根与干,那么,艺术美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绚烂的鲜花与丰硕的果实。这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向诗性栖居的生成的关注与追求,现实地展开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方面,将个人不幸与家国忧思汇融一体,以诗发愤抒情;或者以诗排解内在心灵焦灼,安顿生命。从而诗(艺术)成为趋向诗性自下而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养育与建构历程中,艺术又成为人生现实地超拔为诗性栖居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兴于诗”、“成于乐”(《论语·泰伯》)、“游于艺”(《论语·述而》)。这种诗意栖居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性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群体共同的心声,从晋代的兰亭之会到宋代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等的西园雅集,都十分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美学将艺术也看成同人一样的有机生命体,对于艺术美的看法具有明显的人化特征。刘勰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文心雕龙·附会》)。基于人化的、以人拟艺的美学观念,中国传统美学形成、发展出了十分丰富、重要的并且具有独特特性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美学理论。如“形”“神”“气”“韵”“风”“骨”“筋”“血”等等。这些范畴与思想之间相互关联而发展出了关于“形神”、“风骨”、“气韵”等等,而这些丰富、繁多的理论范畴,又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形成一个十分宏大的美学理论体系与美学范畴体系,共同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一个突出方面。
中国传统美学不仅将艺术看成是一个犹如人一样的有机生命整体,从而以人拟艺,而且也将艺术生命的特征与艺术创造主体的特征相联系,因此,文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一类的美学命题与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从而中国传统美学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家的气质、才识、志趣、学养,乃至于情感、心理、生理、艺术创造力等等诸多因素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而言,是为解决、思考诗化人生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并且,艺术也成为超越死亡,走向不朽的途径,如曹丕所言:“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才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不托良史之辞,不假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通过艺术,人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五、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体现出鲜明的生命美学与体验美学的特征,强调、肯定美总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基于对人的自下而上意义、向度、价值、方式以及人生境界等诸多问题的探索、体验、追求、领悟而建构起来的,突出体现为人生的审美化、诗化,同时将艺术生命化、人化。因而,中国传统美学在其理论意义上,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一个丰富、珍贵的重要方面,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独特的思想意义与价值。同时,对于当代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步入后冷战时代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在西方美学话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美学处于边缘性话语地位,甚至有“失语”之忧的现代语境下,如何重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与现代美学话语,都具有不容否认的重要理论意义。
毋庸讳言,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思想成果的吸收、借鉴,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参照系。然而,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同样也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要不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即我们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不要提出和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原则。”如果我们的现代美学建构从自由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而避免停留于对西方美学思想的追逐与模仿,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的丰富养料,在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深入透彻的研究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民族的美学问题,并建构出特有的现代美学范畴、逻辑结构与思想体系。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的认识与看法,对于审美主体建构的高度重视,对于理想人格建构与审美人生境界的追寻,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维方式、特征,丰富的范畴体系等等,都将具有不可否认的理论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正如葛兆光所谈到的:“人文思想所指向的,常常是人自身的存在问题,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焦虑、紧张、恐惧、困惑,始终缠绕着人心。人怎么样自下而上是自古至今人们思考的老话题,古代人的思考并不一定比现代人的思考浅陋或简单。”美学思想同样如此,人生与审美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并不随时代、环境的转移而消逝。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思想对于今日而言,并未失去有效性,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和强调人生理想境界的审美追求,在强调人的现世生命的同时,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超越性。它在对人的高度重视与肯定上,也决非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强调的生物性、本能性的人,而是道德性、文化性的人,强调理想人格的建构,这些传统美学资源,在经创造性现代转化后,当对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精神世界的构筑起到诮有的作用。与现代文明相伴而来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危机、灵魂苍白与心灵焦灼。而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的审美心胸的建构与陶养,强调澄心、虚静、澡雪精神,这对于“溺于物”(庄子语)、物欲无限膨胀的现代人,无疑具有解毒、清热、醒脑的功效。
总之,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富、宝贵而独特的思想内容,从现代解释学观点而言,中国传统美学不是已然成为过去的陈物,而是在对其不断的解释与理解中生成与常新,在对其不断的追问与运思之中,呈现出永恒的生命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特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金克木.东方艺术美学序[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刘小枫.人类美学的含义[m].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盛 宁.人文困惑与反思[m].三联书店,1997.
教育要关注人们对幸福的追求,高中政治哲学教育也要关注学生对幸福的追求,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幸福感的人,是教育的终极使命。哲学教育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幸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幸福,获得心智的全面提高。
一、通过哲学教学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关于幸福,不同的场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定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政治哲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懒惰而是不断的追求与探索,在追求与探索中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虚伪,虚伪可能使人们在现实现世获得一些利益,但却永远难以获得内心真正的幸福体验,只有真诚与真情,只有不断地追求真善美,才能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与幸福。在哲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通过哲学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样,才能不断地使学生体验幸福,创造幸福。
二、兴趣引领促进学生感受幸福
政治哲学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同时,只有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学习,学生才能体验到创造中成长的快乐,学生才能真正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反之,如果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师只是枯燥地讲解一些哲学原理,学生在理解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何谈兴趣;没有兴趣,何谈成功;没有成功,何谈幸福。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幸福感。
例如,在教学哲学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形式,使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体验到认知发展的幸福。教师可以引入“三个和尚有水吃”,使学生认识到部分只有服从整体才能获得成功,取得成果。这样,可以变晦涩、枯燥、乏味的哲学问题为生动的故事,学生在聆听故事、分析故事的过程中,轻松掌握这一哲学命题,同时,学生也更懂得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可贵,学生的认知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获得智慧的幸福。
三、哲学教学促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幸福
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被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烦恼不断,停滞不前。哲学是一种智慧,在哲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有关哲学内容,更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智慧的光芒,使学生利用哲学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断体验到成长的幸福。
例如,在教学矛盾统一的有关哲学内容时,学生对这种哲学概念,很难真正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更难以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引用一个故事,使学生思考,领悟哲学概念,体验成功的幸福。如教师可以引用雕塑家的故事:一位雕塑家用石头雕了一只鹰,鹰雕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哲学家见了,问:“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得飞起来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只高飞的鹰本来就在那里,我只不过把石头中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关键词: 情感 政治课堂 教学佳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师之德,在仁爱。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高中政治新课标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凸显了政治教学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更关注学生内心品性的完善,注重提高学生作为完整生命个体的整体生存质量。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让情感栖居其中,既可使师生之间情感产生共鸣,又可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感悟和教学质量。
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寻找师生的情感切入点,让情感真正栖居于政治课堂,可完成师生间的真正“对话”,有效创设教学佳境。
一、情感导入触动学生心灵
个体体验是情感认知的基础,如何加深学生的个体体验,触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是教师的教W重点突破之处。在教学实践中,富有情感的课堂导入能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块中的“爱国主义”导入环节,我设计了两张PPT:一为缉毒警犬的墓碑图片,配上文字:为何给牺牲的警犬立碑,却没有给为公牺牲的缉毒警察立碑?二则选取了大热电影《湄公河行动》的宣传照及其标语:“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问题设计:请围绕“爱国主义”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图片的理解与感受。
这一导入与主流电影的主题不谋而合,因此激发了学生热烈讨论的兴趣,学生纷纷总结:“不为缉毒警察立碑,目的是严密保护逝者的信息,防止毒贩追踪调查,对其亲人朋友进行报复。”我引导点拨,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就如《湄公河行动》中的每一位守家卫国的缉毒警察,他们以实际行动真正践行了爱国主义,甚至为国牺牲也在所不惜。这一导入设计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投影图片中所蕴含的爱国大义使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有了形象深刻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抽象虚无的层面,学生的个体体验得到启发与升华。由于导入时进行了情感引导与铺垫,因此在接下来的新课讲授环节,不但做到了学生的知识教育与爱国教育并驾齐驱,而且效果显著。
二、情感创境达成师生共鸣
成功的课堂应当促成师生主体间的“对话”,而情感则是师生间有效“对话”的桥梁。哲学家弗洛姆于《爱的艺术》中指出①,真正的给予,会不可避免地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的同时包括使接受者也成了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生命力而充满快乐[1]。而情感,则具备了这种把人连接起来的力量,是建设性的力量。因此,如何巧用情感创设教学场景,达成师生共鸣,是形成教学佳境的重要一环。哲学是高中政治教学中颇有挑战性的模块,学生看着觉得神秘富有趣味,学起来却晦涩难懂。在教学实践中,举步维艰,我尝试将“情感创境”引入哲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共同的情感经历中感受哲学、体会哲学、理解哲学。
例如,在处理第四单元“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未来的你我:生命的追求与坚守。
告别陈经纶中学,怀揣着沉甸甸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坐上了通往深圳的高铁。坐在高铁里,望向窗外同样飞驰的汽车,不一会,我就从新会到达深圳这个与国际融合的大都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想起曾经的一次哲学课,罗老师让我们构想生命的轨迹,不想到今天已经长大。感悟社会变化,感慨深圳新面貌,感怀国家新景象。心绪飞扬,憧憬入心,新的人生目标在沸腾。
就要到站了,想起临行前父母的嘱咐:“孩子,无论身在何方,都记住,不忘初心。”我坚信,若干年后,不管世界如何改变,我还是我,初心不变。
问题设计之一:谈谈你对材料中涉及“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理解。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代入材料中的“我”畅想未来,共同理解所蕴含的哲学知识,并分别谈谈个人感悟。学生纷纷表达观点后,我也道出了感悟:将来高考结束后,同学们都会呈现情景中的这一幕,坐着高铁、火车、汽车或飞机,去往你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你们新的人生旅程。你们会涉足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风景、不断茁壮成长,但不管将来你们如何变化,你们依然是我的好学生,时光虽逝,师生情谊不变。这便是我们生活长河中的“运动”与“静止”。学生听着我发自内心的一番独白,融入我所创设的情境当中,感动洋溢于心,师生间仿佛共同进行了一场独特的时空之旅。以情感创景,作为接受者的学生打破了常规,转化为给予者,师生双方都做到以情感唤醒了对方身上具有生命力的东西,促成了师生主体间的“对话”,深化了彼此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师生共鸣。此外,情感创景,还道出了“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真理,使哲学生活化,达到了深化知识的效果,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探究激发课堂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情感探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知识自我生成能力成了一种可能。
《经济生活》这一模块中存在大量政治理论,这些基础理论难免枯燥晦涩,甚至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同“海市蜃楼”般触不可及,往往难以激发课堂活力。因此,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我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联系实际加以亲身体验,试图将学生喜爱的形式应用于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找出学生情感的突破口,让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课堂学习感受融为一体,力求激发课堂活力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在教学《经济生活》“生产决定消费”时,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形式设计了一个场景,试图帮助学生对自我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进行探究,场景主题为《班长穿越了》,并以电影惯用的蒙太奇形式分成了四个探究活动:
探究一:班长是个唐朝迷。一天醒来,她发现自己穿越回到了唐朝的长安城!班长惊讶过后非常兴奋,想立刻发一条朋友圈告诉所有人,但她知道,即使找遍整个长安城,她也无法找到能发朋友圈的手机。
探究二:班长认为既来之则安之,想一睹古长安的风采,但她只能以马车或牛车作为交通工具,她不禁怀念起现代的公交、汽车和高铁。
探究三:班长想一睹杨贵妃倾国倾城之美,但她只能通过古人的口述笔写来感受,而不能像现代般可以欣赏身临其境般的实况直播。
探究四:班长准备在长安谋生计,她发现长安城只卖布匹,没人卖衣服,于是她开了卖衣服的商铺,没想到衣服推出后极大地激发了古人的购买欲望。
由于探究活动的内容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以他们追捧的“穿越剧”形式与知识内容高度结合,因此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与强烈关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效果良好,气氛活跃。学生在设定剧情的推动下,迅速结合课本分析与总结出所需掌握的知识要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不但高效,一夂浅桑而且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充分发挥了自主性。此外,由于在探究活动问题设计方面,我选择了封闭式提问,指向性明确,防止了学生思考方向的漫无目的性,因此在答案生成与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学生尝到了知识自我生成的乐趣,并得到了思维方式与逻辑判断上的训练。可见在设计探究活动时,以学生现实生活为素材,关注学生的日常兴趣爱好,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知识自我生成能力,既活化了经济知识,极大地激发了课堂活力,又强化了教学效果。
四、情感点评升华教学主题
作为对学生教学成果的一种反馈,点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情感点评则是不同评价主体间“对话”的过程。马丁・布伯在著作《人与人》中指出,真正的对话是“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当下和特殊的存在,并带着在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的动机而转向他们,对话的基本运动是转向他人,理解他人”[2]。由于成长经历、心路历程、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学生的个体性鲜明突出,渴望被外界认可与关注,简单的优良中差,肤浅而单一的评定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内在的情感需求。因此,开发探索富有情感化、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点评,让情感真正触动学生,升华教学主题,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在一次期中考试过后,针对学生的失落沮丧情绪,我播放了歌手郑智化的代表作《水手》,并配上歌词:……耳畔又传来汽笛声和水手的笑语\永远在内心的最深处听见水手说\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我陪伴着学生一边欣赏歌曲一边点评道:这次期中考试告诉我们,所有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道理是曲折的,但我们更要坚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量变终会促成质变,而我们也会如那瞬烂的烟火、盛放的蔷薇般,我们的前途终会迎来光明。
之后,在分析试卷题目时,我选择了部分较突出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考试情况,结合知识点进行点评与分析。
A学生:“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你是一个敏感的孩子,或许你认为自己平凡不起眼,但请记住,你就是你,你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某一次的失败就轻易否认了自己,请相信自己的潜力。(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
B学生:活泼热闹固可爱,动静相宜更可贵,学习上少些浮躁,多点脚踏实地,动静相宜,方可行之千里!(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方法论)
C学生:不必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步一个脚印,长途跋涉过后,你会遇见最美的彩虹!(量变质变原理及方法论)
……
当我用PPT呈现出对某些学生的点评时,他们无不感到惊讶与感动。有学生感慨道:“没有批判与说教,也不存在刻意的表扬,老师每次点评的方式既充满了对我们的关心与爱,又有哲理,让我觉得感动之外,也使我对人生多一份感悟与思考。”矛盾具有特殊性,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面对相同的知识,他们的反馈与态度必然不一样,我们要寻求学生的发光点,寻找彼此的情感共鸣,促成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并积极引导。因此,充斥着情感的点评如同细水长流般,无声胜有声,可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升华教学主题[3]。
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让情感栖居政治课堂,成为一位及格的引路人,引领学生一同在情感之路上学会学习,学会成长,以自我完善为目的,使他们成为拥有创造幸福能力的人。
注释:
①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强调,真正的爱是“给予”。“给予”并不是说为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生命活力的东西,他给予别人的是快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和幽默。通过“给”,他丰富了别人,通过提高自己的生命感也提高了他人的生命感。
参考文献:
[1]弗洛姆,著.李健鸣,译.爱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