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是指县属各党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和镇乡党政正职领导干部或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因工作需要而需审计的下属单位领导。

第三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分类,要依据审计对象所掌管的全部政府性资金数额、性质、权限,坚持突出重点和讲求效率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别的审计对象,采用不同的审计管理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审计调查以及离任经济责任交接制度相结合的原则,对重要部门、单位领导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关注全部政府性资金;对一般部门、单位领导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必要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一些掌管使用政府性资金数额较小,管理相对规范的部门、单位领导,以离任经济责任交接代替经济责任审计。

第四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为A、B、C三类。

A类是指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重要经济管理职能、社会关注度高、掌管使用政府性资金数额大、下属单位多的重要部门、单位领导。

B类是指掌管使用政府性资金数额较大,掌管一定数额专项资金或下属单位较多的部门、单位领导。

C类是指掌管使用政府性资金数额较小,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管理相对规范的部门、单位领导。

第五条坚持任期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以任期审计为主,对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

对A类对象实行“任中抽审和离任必审”制度,领导干部在离任前必须接受一次审计,原则上两个会计年度安排一次审计。

对B类对象实行“任中抽审和离任抽审”制度。抽审对象主要包括:一是群众对执行财经纪律反映比较强烈的单位领导;二是在以往审计中反映出来的违纪问题较多且性质相对比较严重的单位领导;三是掌管社会公益性专项资金及群众较为关注的单位领导;四是由于其他原因,县委、县政府认为需要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领导。原则上三个会计年度安排一次审计。

对C类对象实行“财务收支审计和离任交接”制度。以财务收支审计结合离任交接手续或离任交接手续代替经济责任审计。

第六条离任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一般不再安排经济责任审计:

(一)离任时已列入人大述职评议计划的;

(二)财务资料已损毁或无法查找,不具备审计工作基础条件的;

(三)已定居国外或死亡的;

(四)已离开任职岗位一年以上的;

(五)已被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

(六)已被提拔或调任可能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公正进行的岗位的;

(七)经县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会议讨论认定的其他情况。

第七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由县委组织部、县审计局确定,并根据工作需要和审计力量适时调整。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渐次推开,不断深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

**县于1998年首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001年成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2002年成立**县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分局;2003年制发了《**县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确定和执行程序》、《**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部门职责》、《**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规则》四项制度,对经审项目计划安排、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移送管理、审计成果运用等作了明确规定;2005年制发了《**县2006年至2010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划》,明确了我县一段时期经责审计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审计重点等内容。

2007年至2009年,全县共审计26名科级领导干部,查出各类违规金额2056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2946万元,审计决定收缴财政47万元。提出审计建议72条,被审计单位采纳审计建议72条。经责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强化干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县审计局始终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工作方针和做“优”经责审计的工作思路。一是形成整体合力。在县经责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经责联席成员单位协作联动作用,积极整合审计执法资源,确保审计工作有力有序进行。二是立足整顿提高。结合新时期干部监督管理需要,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职务廉洁性要求、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延伸审计,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促其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全力推动执政能力建设。三是提高服务水平。从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处、审计问题的整改、规范管理几个方面加大力度,对领导干部履职中查出的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审计建议,把审计监督、干部管理和党纪政纪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为宏观决策服务。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县经责审计工作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科学审计理念还没有完全贯彻落实到位;经责审计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审计理论研究水平偏低;现代审计技术的推广运用进度迟缓;审计结果运用不够够充分,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努力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转型

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经责审计工作,要更加注重创新审计理念、规范审计评价、推进绩效审计、强化结果运用,积极构建全县审计工作大格局。

㈠探索科学评价办法。全省已确定楚雄州审计局、大理州永平县审计局和省经济责任审计局作为经责审计评价办法试点单位。今后一段时期的经责审计工作,要在探索评价办法上大胆尝试,逐步完善。力求做到“三突破三到位”。一是要突破既有的定性评价为主,辅之以简单统计指标量化分析的评价方法,确保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的评价模式逐步到位。大力推行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辅助审计,将项目的数字化水平纳入工作考评。二是要突破评价内容难统一,评价指标难选择,评价方法难确定的瓶颈问题,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逐步到位。三是要突破实践的盲区,积极借鉴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评价标准和办法,确保能够满足对干部考核、监管的需要逐步到位。

㈡切实加强审计结果运用。近三年离任审计占到经审项目总数的65%,形成了“秋后算总账”的现象,审计监督作用不明显。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一是要加大任中审计比例。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让审计结果成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避免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二是要强化审计结果的“人格化”。将所有审计查出问题的责任落实到人。结合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审计问责体系,抓紧出台配套的管理办法,使之成为审计结果运用的最直接形式。三是要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将审计结果运用落实情况列入政府工作督查范围,督促被审计单位切实整改。在每年底前形成审计结果综合报告,向经责审计联席会议报送。联席会议对审计结果运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在“审、帮、促”三个环节上形成完整的体系,使经责审计有始、有终、有用。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

县于*年首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年成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年成立县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分局;*年制发了《县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确定和执行程序》、《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部门职责》、《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规则》四项制度,对经审项目计划安排、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移送管理、审计成果运用等作了明确规定;年制发了《县*年至今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划》,明确了我县一段时期经责审计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审计重点等内容。

*年至年,全县共审计26名科级领导干部,查出各类违规金额*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万元,审计决定收缴财政47万元。提出审计建议72条,被审计单位采纳审计建议72条。经责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强化干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县审计局始终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工作方针和做“优”经责审计的工作思路。一是形成整体合力。在县经责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经责联席成员单位协作联动作用,积极整合审计执法资源,确保审计工作有力有序进行。二是立足整顿提高。结合新时期干部监督管理需要,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职务廉洁性要求、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延伸审计,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促其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全力推动执政能力建设。三是提高服务水平。从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处、审计问题的整改、规范管理几个方面加大力度,对领导干部履职中查出的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审计建议,把审计监督、干部管理和党纪政纪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为宏观决策服务。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县经责审计工作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科学审计理念还没有完全贯彻落实到位;经责审计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审计理论研究水平偏低;现代审计技术的推广运用进度迟缓;审计结果运用不够够充分,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努力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转型

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经责审计工作,要更加注重创新审计理念、规范审计评价、推进绩效审计、强化结果运用,积极构建全县审计工作大格局。

㈠探索科学评价办法。全省已确定楚雄州审计局、大理州永平县审计局和省经济责任审计局作为经责审计评价办法试点单位。今后一段时期的经责审计工作,要在探索评价办法上大胆尝试,逐步完善。力求做到“三突破三到位”。一是要突破既有的定性评价为主,辅之以简单统计指标量化分析的评价方法,确保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的评价模式逐步到位。大力推行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辅助审计,将项目的数字化水平纳入工作考评。二是要突破评价内容难统一,评价指标难选择,评价方法难确定的瓶颈问题,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逐步到位。三是要突破实践的盲区,积极借鉴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评价标准和办法,确保能够满足对干部考核、监管的需要逐步到位。

㈡切实加强审计结果运用。近三年离任审计占到经审项目总数的65%,形成了“秋后算总账”的现象,审计监督作用不明显。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一是要加大任中审计比例。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让审计结果成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避免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二是要强化审计结果的“人格化”。将所有审计查出问题的责任落实到人。结合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审计问责体系,抓紧出台配套的管理办法,使之成为审计结果运用的最直接形式。三是要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将审计结果运用落实情况列入政府工作督查范围,督促被审计单位切实整改。在每年底前形成审计结果综合报告,向经责审计联席会议报送。联席会议对审计结果运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在“审、帮、促”三个环节上形成完整的体系,使经责审计有始、有终、有用。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中国拟对省委书记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6月10日,审计署公布《“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期间,中国拟在对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进行审计试点基础上,探索开展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的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在促使中国领导干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推动从机制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研究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体系。

事件

宏观数据泄密利益链曝光

每个月,中国的券商、研究机构都在热闹地进行宏观经济数据的竞猜,奇怪的是时时有机构能精准猜中。提前获得宏观经济数据究竟如何从中渔利?

在前期数据获取方面,是数据制作的官员“监守自盗”,还是负责传递数据的官员“无心一瞥”?后期数据泄露时,是通过直接的权钱交易,还是通过掮客间接获得;是通过酒桌饭局“无意说出”,还是通过官员参与论坛等活动“独家披露”?这些隐秘情况都需要等待相关部门在此次查出后进一步牵出数据泄密的细节。

模式

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有新规

近日,福建省财政厅出台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明确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重点范围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以及“三农”等方面的财政专项支出。

公开的具体内容包括财政专项支出的资金管理办法、资金来源、发放标准和形式、分配结果等;同时,制定了《省级财政补助下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明确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等51项专项资金纳入公开范围。

声音

“各国为应对滞胀可能进入加息通道”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表示,目前量化宽松政策在国际上的负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如果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继续加大,为应对滞胀局面,全球各国可能被迫进入加息通道。

“个税免征额提高到3000元足矣”

――个税法修正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引起了广泛关注。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近日指出,大多意见集中在3000元的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是否合理上,对税率结构调整的关注则相对较少。

贾康认为,在免征额的确定上,每月免征额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已经足够覆盖近两年来因物价上涨导致的基本生活费用的上涨。

数字

“中国近七成保障房未开工”

――按照计划,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开工,但截止目前,一些城市开工率不到三成。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年度审计;常规审计;发展模式

中山市在广东珠三角地区中属于中小型地级市,下设24个镇区,不设县。市级审计机关在职责内负责全市国家审计。2012年全市财政收入223亿元。市级预算部门约200多个单位,五间市属集团公司。单凭市审计局的力量难以完成对众多市属企业、市级预算单位以及镇区经济责任审计。从1998年起率先在全市财政预算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结余资金零余额的财政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中山市审计局逐步探索出符合中山实际情况的审计管理模式:在2008年,中山市政府在广东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意见》,标志着中山市年审制的开始。经过5年多的探索和总结经验,在年审制的规范下,各行政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和镇区行政事业部门,已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内部审计管理和发展的道路。

一、年审制相关政策及其措施

2008年中山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意见》,在此指导下,市审计局针对该文件精神制订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目的在于通过常规性审计,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从2008年起,我市实行预算管理的市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市属国有企业的内审部门每年要对本部门、本单位和下属单位逐步开展年度审计,以聘请中介、内审部门参与审计等形式开展年度审计,使年审制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常态化发展。

二、中山市年审制开展情况

(1)全市开展年审制现状。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及集团公司几年以来交来市审计局备案年度审计报告统计,各单位通过聘请中介及内部审计等方式开展年度审计,并出具年审报告。2009年至2013年四年开展对上年度单位审计报告数量分别为:137份、89份、140份、151份,稳步增长。对各镇区的年度审计,虽然要求他们参照执行,但近年来,各镇区均比较重视日常审计,将其纳入年度审计计划内,安排对镇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镇(区)属企业开展年审,扩大了年审制的覆盖面,目前大部分镇区将年审报告交市审计局备份。

(2)近年开展年度审计取得的主要成效。自从市府办出台年审制文件后,大部分单位自觉对本单位上一年度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并形成一项制度约束,聘请中介审计费用在日常经费开支中列支,且大部分单位自觉开展审计并提交了审计报告给市审计局备查。市国资系统的市属集团公司还实行聘请中介进行年度审计与国资委统一聘请中介进行公司业绩考核两类审计。通过年审,为财务管理合规合法性、降低公司经营风险等行为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单位内部基础会计核算的规范工作,对企业自身加强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控制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年审制有待完善的地方

开展年审制目标在于使审计形成常规性,良好运用审计成果,减少涉及的部门(单位)财政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审计或专项调查的工作量,提高审计绩效水平。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遵循不同准则,三者的着眼点不同,审计报告体现出不同的审计侧重点,由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形成的年审报告与市审计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造成市审计局对年审报告成果运用不足,主要在于年审报告反映的内容过于单薄,体现在:1)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不够充分。2)对财政性专项项目资金使用没有根据重点延伸抽查,欠缺对资金总体使用情况、是否达到年初目标的总体评价。3)对工程项目专业关注较少。4)未形成制度基础审计的转变。5)对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评价较少。6)年审报告着眼点与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切入点仍存在较大差距。7)整改力度不强。为了进一步发挥年审制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管理,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根据目前状况,建议对年审制实施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改变,对行政事业着力在四大方面进行内外协调管理,发挥年审制的日常规范管理作用。

四、年审制未来发展方向和构想

(1)明确审计目的,委托单位需对中介机构提出明确的审计要求。委托单位在委托年审前,可参照市审计局出台的《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审〔2008〕24号)第五条的要求,对年审内容提出要求,结合部门、单位的实际以及会计期间为一年的局限性,在部门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内部控制进行充分的取证和分析的条件下。跳出财务审计的局限性,被审计单位要求从深层次的方面挖掘审计内容,强化对中介机构的委托责任,明确审计目标,量化工作要求,增强操作性。

(2)强化年审制与经济责任审计的衔接。年审制是一种常规性审计,除了对被审单位的日常财务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外,还需立足于对单位决策层的经济责任层面实施审计监督,不仅仅局限于年度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对不同类型的单位,先做好审前调查,找准审计重点、侧重点,征询被审单位的审计要求,确定审计范围,尽量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增强审计实施的可操作性。将经济责任审计要求重点审计内容如政策执行、预算执行、重点项目建设等内容融入年度审计中,扩宽审计关注面,以经济责任审计的敏感点和关注度开展年度审计,增加年度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相连衔接。近年,镇区审计参照执行年度审计提高审计标准,已适当围绕经济责任审计要求适度衔接,为日后经济责任审计做好铺垫。

(3)强化国家审计机关对年审报告的抽查审核,加强对审计报告质量监督。市级审计机关将经责审计分类管理办法与被审计单位的年度审计相结合予以抽审,根据所在单位的工作性质、经济活动规模、掌握财政资金量大小等情况并参照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办法确定审计抽查对象,建立对抽查对象的审计质量检查档案。对中介机构实施的年审报告进行质量评分制,进行优劣淘汰机制,提高中介机构注重对审计报告质量的控制。对于已实施年审制的单位,审计机关通过分科室联系部门和镇区的方法,提前介入进行分类指导,让单位确定审计主要内容,做好审计要求。

(4)注重审计效力,发挥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监督相结合。审计是一项政策性与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在国家审计规范性要求下,将内部审计自查自纠与外部审计监督相结合,提高审计效力。目前,单位实施年审后,其年度审计报告均需报市审计局备案,市审计局抽查部分报告,一方面要检查各单位审计重点的关注度,同时检查报告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对被审单位年审情况整改落实予以跟踪,对于在年审中出现的问题,如若被审单位在年审后对该问题进行认真落实整改,市审计局则在开展国家审计时该问题不予重复提出,使被审计单位重视年审报告提出的问题并认真纠正。

参考文献:

[1] 鲍国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第1版)[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