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同管理主要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健词:合同管理合同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2.298]文献标识码:A
合同分析是站在执行合同的角度去分析、去解释合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将合同的规定和具体要求落实到合同实施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时间上,用以指导具体工作,使合同管理能符合日常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工程实施能符合合同的要求,为执行和控制合同管理确定依据,为实现合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具体分析工作。
合同分析应由企业或项目的合同管理人员负责,同时将合同资料和合同分析资料通过合同交底,使各层次管理者熟悉合同的内容和规定,作为工程实施的管理依据。
1合同分析的必要性
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合同,必须进行合同分析,这是因为以下原因:
1.1合同执行者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合同内容。由于合同条文多采用法律用语,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合同执行者来说,不够直观明了,不容易理解。合同分析是用通俗的语言去解释和讲解合同,使合同内容简单、明确、清晰,使合同执行者能够掌握合同的内容。
1.2合同体系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工程中的不同合同是零散而又复杂的,有设计勘察合同、有工程监理合同、有施工承包合同、有商品销售合同等,种类繁多。各份合同的工程活动对工期、质量、费用和各方责任的要求也不同,且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又很复杂,对工程进展和合同管理带来不少麻烦和不便。经过合同分析可以使各份合同之间关系整理为简单明了的相互联系关系,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3合同执行者全面理解合同对实现总目标会产生重大影响。项目管理职能人员一般只能涉及到部分合同,通过合同分析,进而对所有管理职能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就能使他们对合同体系有一个全面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实现合同总目标。
1.4合同分析能系统发现合同中的问题和风险,能为风险分析提供有关依据,做好风险应对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5合同分析有利于任务分解和落实。
1.6合同分析有利于预测和预防在合同实施过程的争执。
2合同分析的作用
2.1分析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漏洞,解释可能有争议的内容,完善合同的内容。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难免有所疏漏,通过合同分析,找出漏洞,订立协议书,进行补充和完善合同的内容。
执行过程的争议,是由于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一致所造成的,通过分析,可使双方对合同条文达成一致理解,从而解决争议。
2.2分析合同风险,制定风险对策。
各种工程合同,都存在着风险,应根据风险量的大小,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对于风险量较大的风险,应制定对策,进行控制和管理,将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2.3合同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
通过合同分析,可以将合同任务进行分解,分门归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人员,并对各种任务提出相对应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实施和检查。
2.4合同分析是合同交底的前提。通过合同分析,才能向各层次管理者进行合同交底,对合同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说明、解释,并组织学习有关条文,使大家都熟悉主要内容、规定和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使各项工作能够协调,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
3合同分析的主要内容
合同分析的内容,因根据具体情况不同,所作的分析也不同。主要是分析:合同的法律适用性;承包人的任务;发包人的责任;工程变更和索赔;合同价格;施工工期;违约责任。
3.1合同的法律适用性
通过分析,使当事人知道适用于合同的法律法规的种类和依据,包括合同法、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适用的有关规定,指导整个合同实施、索赔和解决争议等工作。重点要分析合同中采用的法律条文和强制性标准。
3.2承包人的任务
承包人的总任务,就是要完成合同的标的。包括设计、采购、制作等过程,以及验收、试生产、缺陷责任期维修等方面的主要责任.同时要明确合同中的工作范围,这是因为工作范围内外的任务会涉及到索赔问题。承包人还应负责现场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等工作。
3.3发包人的责任
明确工程师的授权范围,以及工程师的责任与权利。业主和工程师应对平行的各承包人和供应商划分工作界限,裁决他们的争执,协调他们的工作,还应承担管理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应及时下达各种指令,答复有关请示,批准各种手续,完成各种检查和验收并办理有关手续。按合同要求提供施工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和设施,按合同要求及时供应各种施工所需要的物资。 按时结算和支付工程款。
3.3.1工程变更和索赔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是常有的事,工程变更必然涉及到索赔问题。
索赔是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或其它非自身因素而受到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失,通过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的行为。索赔种类较多且又涉及到经济利益问题,是合同分析的重点内容。索赔种类不同,索赔的有效期也不同,索赔成立的条件也不同,所以必须作出索赔的工作流程图,包括索赔程序、索赔成立的证据收集、争议的解决方式和仲裁的有关条文等内容并交付相关的职能人员。
3.3.2合同价格
合同价格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和相应的计价方法;工程量计量方法和工程款结算程序和方法;工程款调整的条件和方法,工程款调整的依据;工程款拖欠的法律责任和处理方法。
3.3.3施工工期
分析施工工期的拖延或提前的奖罚规定,应采用网络计划进行分析,标出关键工作的完成时间,要特别重视有关事件的工期索赔。
3.3.1违约责任
如果合同一方未履行合同规定,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受到相应的处罚。通常包括:
承包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工期完成工程,承包人应按合同规定赔偿违约金和业主的损失。 管理上的失误造成对方人员和财产损失,应按规定给予赔偿。预谋或故意行为造成对方损失,应按规定给予赔偿。承包人不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合同责任,或出现严重违约时,应按规定给予赔偿。业主不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合同责任,或出现严重违约时,特别是对业主不及时支付工程款时,造成对方的损失,应给予赔偿。
关键词: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存在不足;解决策略
事业单位是我国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事业单位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事业单位展开积极的合作关系,这就需要合同的参与。这是保证合作双方经济利益和履行责任的重要保障。但是从事业单位展开合同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其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对单位的高效工作造成限制的负面影响,还需要其在未来建设中进行不断改善和加强。
一、事业单位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低下
从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来看,相关人员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时,受到事业单位自身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人员大多意识低下,认识不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将合同中的具体条款进行明确和研究,往往到了归咎责任的时候才提高重视程度,为单位的建设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
(二)机构设置不合理
合同管理需要设置一定的合同管理机制,对管理工作进行协调和监督。但是从其实际的发展情况看来,事业单位的合同管理机制基本都没有被建立,即使一些单位建立了相关机构,也难以将工作和责任进行具体落实。
(三)缺乏管理人才
我国在培养管理人才方面,大多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或是财务管理等,就合同管理来讲,我国还缺少专业的培训规划。而且,从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事业单位进行合同管理的人才都是由其他部门转过来的,并非专业人才,其对合同中所涉及到一些法律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把握,使得合同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不足
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内部控制工作对其进行支持,从而能够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1]。但是实际发展中,这样的内部控制还不够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利于单位的建设。
(五)缺少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主要是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从而保证管理人员将各县工作进行有效完善,提高管理效率的过程。一旦这样的监督机制不能被有效建立,则难以保证管理人员的工作落实程度,从而限制行业发展。
二、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发展对策
(一)提高内部控制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均具有法律依据,这样,合同才会有效,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合同签订以后,双方均要按照合同中的条款来进行操作。由此可以看出合同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就应当健全事业单位的合同管理制度。主要可以分为八个方面的内容,这八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其一,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其二,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其三,建立完善的合同审核制度;其四,建立完善的合同范本制度;其五,建立完善的法人委托制度;其六,制定完善的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其七,建立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其八,建立完善的合同法规学习制度。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均能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保证事业单位合同签订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中的项目部是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的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在项目部设立起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对合同的执行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该部门应当及时的对合同的信息进行反馈[2]。合同签订完成后,合同管理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当与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合同的交底工作,使所有有关的工作人员均了解合同的流程,合同的主要内容等。这样,就能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对合同实施的过程进行管理中有章可循,以合同为依据,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管理。合同管理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应当将合同中的责任明确的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头上,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合同管理人员还应当使各个部门了解到自身的职责,以及工作范围。使这些工作人员对履行合同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好详细的记录,对每天的工作进行日结,为合同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使其能够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在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依法管理”这一前提。在合同中制定的每一个条款都应当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3]。若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疏漏,都需要事业单位独自赔偿。与此同时,还会造成双方关系破裂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双方合作的结算。项目部门建成以后,这个部门中的所有人员都应当了解合同中的全部规定,并且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员的头上,做到分工明确,使项目能够按照合同中的规定落实。当项目开始以后,在每一次的洽谈中,事业单位都要对所沟通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生成书面文件,在这份文件中,双方签字后才能归档。文件归档的主要作用就是方便日后的查证。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测的情况[4];若双方的主要负责人出现变动,则应当互相交涉证据,避免日后出现矛盾。比如:项目的设计出现变化,那么,事业单位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就是设计变更对项目的工期以及造价的影响程度。其次应当考虑的就是设计的变化对其它因素的影响。这时,甲乙双方就应当委派专门的人员认定合同中出现的变更情况,有效的避免双方结算时出现纠纷。若项目的进度受到影响,且不是乙方造成时。事业单位应当与甲方进行及时的沟通,制定并保存相关的材料。对影响项目进度的原因,以及程度进行详细的记录,生成书面文件,经双方签字以后归档保存。总之,在项目实施期间,就是应当对每天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若合同出现变更的情况,则事业单位应当慎重的处理合同中出现的问题。在合同进行过程中,其难易程度不同则实施的期限也不同。当项目的施工时间较长时,实施期间则会发生很多变化,这时,事业单位就应当全面的考虑合同中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条款,从而制定出完善的应对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事业单位应当重视结算。事业单位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将合同的具体实施分为几个阶段,并针对这些阶段进行分期结算。若项目全部完成后,双方发生了争议,那么,双方之间就应当进行及时的协商,这个过程需要审计部门的介入,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审查[5]。事业单位应当将项目的结算作为一项重点内容,从项目刚开始进行时就应当将项目划分好阶段,避免工程完成时出现纠纷。
三、结语
针对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析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从实际问题进行出发,对相关工作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从而保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此工作能够被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控制,提高事业单位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建立一定的合同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有效性,为单位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洁雯.对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新经济,2016(27):109-109.
[2]梅.加强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20):316-316.
[3]冯斌,杨玉芳.事业单位合同业务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师,2016,No.242(11):55-56.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索赔
1.工程施工合同
顾名思义,水利水电施工合同就是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水利水电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此项合同是发、承包双方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规范,双方的一切与经济有关的交易都以此合同为准则。
施工合同主要包括发承包双方的会议记录和修正资料、合同协议书、中投标书、图纸清单以及其他文件资料。另外对于合同管理有几个惯例:文件的正本比副本有效;合同条件中的特殊点比一般点有效;手写的文件比打印的文件有效;价格的文字表达比数字表达有效等等。
2.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管理是施工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主要所在,是一个工程的核心。施工合同管理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施工进度管理、技术措施管理、工程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工程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成本计划与控制管理等内容。有效的履行合同条约,可以减少发承包双方的经济纠纷,减少双方的损失;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承包企业的经济效益。
2.1 施工合同管理中承包方的主要任务
2.1.1 合理确定合同管理的人员组织分配形式和分工职责
合同管理的第一负责人是企业法人,合同管理的工作由企业的项目部设置合同管理不进行管理合同的具体事务,合理管理部门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细致的分工有基础题的工作职责。
2.1.2 及时的研究分析合同和有关资料,增加风险防范以及应对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承包方的风险有很多,如何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是承包方不得不面对并且重视的事情,它直接影响到承包方的经济效益。经过对合同的分析,找到合同存在风险的地方,并对其采用防范和应对方案。可是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的风险是不可能消灭和排除的,但是可以进行防范准备的,合理的管理才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2.1.3 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定期检查合同履行情况
当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在合同管理上,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建立合同管理体系,方便、快捷,有效的提高了合同管理的处理效率。还要定期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因为只有在检查中才能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以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
2.2 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2.1 施工方案管理
工程的施工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的基本文件,是工程组织、设计的根本内容。工程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安全、质量以及施工效益。建立施工方案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加快工期、提高质量、提高项目施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需要高度的重视工程施工方案的管理工作,从全盘考虑,这项工作直接由项目总工负责进行实行。确定工程施工方案之后,还要考虑到技术是否先进和经济是否合理,尽可能的多设计几个方案,以便可以选择,结合施工的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施工方案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对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科学地规划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2.2.2 合同的有关资料文件管理
合同包括许多资料、文件,还会产生许多分析文件,而且在合同实施中每天又会产生许多资料,比如领料单、记工单、信件等,繁杂的合同资料就必须进行管理。首先必须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可以让相应的工作人员每天收集汇总后交给合同管理人员;然后就是这些资料要经过初步的信息加工整合才能成为有效的工程报表或者报告文件,所有合同管理中涉及到的资料不仅目前使用,而且必须保存到合同结束;其次为了查找和使用方便还可以建立资料的文档查阅系统。合同管理人员有责任向项目经理报告工程的实施情况,还要向各职能管理人员和各工程小组提供有关资料,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验收、为索赔和反索赔提供有效的资料和证据。
2.2.3 合同交底管理
合同交底就是见合同的内容贯彻下去,交到下层的相关人员手中按照合同执行实施。合同交底的目的在于使各级施工合同管理人员能够熟悉合同内容、主要条款、管理制度,了解工程进度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它有利于各级有关人员领会意图,集思广益并发现合同中的问题,比如合同中可能存在各类风险、矛盾条款等。合同交底可以避免因在工作中才发现问题的措手不及,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全体有关人员完善合同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每个人的工作都与合同能否按计划执行完成密切相关,因此合同管理人员都要有较强的合同意识,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循合同管理的程序和制度,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和偏差。
2.2.4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施工进度计划是水利水电工程计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进度计划指导施工活动,落实和完成计划是施工进度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确保施工进度计划更好的管理实施,保证各项进度目标的实现,必须着重抓好几项工作:首先要签订承包合同,下达施工进度任务书。发、承包双方之间签订承包合同,按进度计划目标表明规定合同工期,相互的经济责任、权限以及利益;然后要做好进度计划交底工作,全面实施。使有关人员都明确各项进度计划、实施方案,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工作一致,把计划变成工人的工作;其次还要在施工中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工程计划实施情况,调理各项关系,加强各项的薄弱环节,实现工程的动态平衡,保证完成计划和实现进度目标。
2.2.5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要求。而对重点工程,要组织工前示范和专门讲解,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质检管理人员应该勤跑工地,要坚持现场监督,并在施工中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进行现场抽样检查,并认真总结分析,以抽检参数来指导施工。如混凝土的砂石比例、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等是否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同时,在工人在遇到问题时,能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减少施工事故。其次,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真诚合作,共同把好质量关,同时还要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工作,并积极配合,认真执行、改正监理单位对于有关工程质量控制的意见及指示,认真检测,对相应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2.2.6 工程索赔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规模比较大,工期时间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因此经常发生索赔事件。工程发生干扰事件后,如何做到不损失利益,取得索赔成功,又不伤害双方的合作关系和承包商信誉,合作满意,不仅与索赔数额有关,而且与承包商的索赔策略、处理技巧有关。承包方应该及时的手机索赔证据、(痕迹管理)按照索赔程序报送索赔报告,以维护承包方正当的利益。这样,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在处理索赔事件时应该以合同为准,照章办事,灵活的运用合同条款,合理利用对承包方有利的条款来处理,是承包方得到应得的利益。
3.结束语
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是非常明智的。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我们做好以上的工作,还有许多工作是不可忽视的。只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才能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更好的适应市场的竞争,帮助企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江.浅谈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与合同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7期
[2]汪建斌.清江水电工程招标及合同管理改善途径[D].重庆大学.2001年
【关键词】水电站工程;施工合同;变更索赔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改革体制的不断深化,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三峡大坝工程、小浪底枢纽工程、二滩水电站工程等相继运营投产,使得我国现代化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水电站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水平也处于比较先进的行列。其中,施工合同变更索赔管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合同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需要业界和学术界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和完善。
一、水电站工程施工合同出现变更索赔的风险分析
一般来讲,合同管理全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工程准备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签署阶段、合同实施阶段、竣工验收结算结算。在这五个阶段中都可能会出现工程变更和索赔问题。
1.合同管理五大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事实上,在工程准备阶段,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立项申请和批准、招标文件编制以及审查等工作;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向公众招标公告、招标邀请书、组织招标前会议、发售招标文件、对潜在投标人资质进行预审等内容;在合同签署阶段,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中标者、中标通知书以及合同谈判、签订等;在合同实施阶段,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批准施工企业设计文件、完成合同、组织协调施工等;在竣工验收结算阶段,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完工申请报告、验收资料、鉴定书以及移交书等。
2.合同管理五大阶段出现合同变更索赔的情况
由于合同管理不同阶段的管理内容的不同,其面临的变更索赔问题也就截然不同。具体来说,工程准备阶段是合同管理的基础阶段,一旦合同文件编制粗糙、招标文件编制不完善,工程施工阶段势必会面临许多工程变更索赔问题;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如果合同条款不全面、不缜密,在实施过程中就极有可能会引发异议,从而造成合同索赔,如果对潜在投标人资质预审不严格,就极有可能导致不合格投标人中标,从而使整个工程质量都很难把控;在合同签署阶段,这一阶段是合同双方缔结法律合作关系的阶段,也是未来索赔的依据。因此,对合同内容的设定一定要仔细,在合同谈判过程中有必要将可能引起争议的地方进行书面澄清,以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工程变更索赔问题;在合同实施阶段,如果上述三个阶段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在该阶段全部表现出来,甚至引发更强烈的问题;在竣工验收结算阶段,这一阶段要对工程合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进行一次性清算,尤其是对变更索赔进行重点审核,确保索赔工程事项、索赔款项等真实准确。
二、水电站工程施工合同变更索赔对策
合同管理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引起变更索赔风险。笔者认为,想要规避这些风险,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工程设计工作
把好工程设计质量关是减少设计变更的首要途径。如果设计过于粗糙,就极容易出现设计漏洞或者设计错误。因此,首先,要进行设计招标。选择报价合理、质量高、信誉好、服务周到、技术合规的单位,并与其签订委托设计合同。一个好的工程设计方案是水电站工程成功建设的基础;第二,制定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对工程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工期控制等有贡献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第三,招标单位要与设计单位签订限额设计协议、供图协议等,实现该水电站工程最优化设计。
2.编制好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招标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院、中介机构或者自行组织人员进行编制的。如果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不完整、条款内容不简洁,合同双方就会出现异议及纠纷。一个好的招标文件是避免或减少合同双方出现不必要纠纷的基础,因此,合同条款要尽可能的引用范本,并要请专家就合同内容进行审核。与此同时,该招标文件需要划分具体标段,各标段之间也要相对独立,避免一个标段有多个承建者出现,从而造成施工干扰。
3.转嫁风险损失
一般在施工合同中已经具体规定了缔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了合同双方各自需要承担的风险。然而,水电站工程施工规模较大,工期比较长,因此,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容易受不可抗力、地震、雷电、洪水、暴雨等因素影响,这些无法预计的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甚至对工程造成摧毁性的打击。笔者认为,水电站工程在施工前要投保财产险以及工程险,并在合同中规定具体的投保方。通过该投保行为,将这些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以减少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
三、水电站工程因合同变更引起索赔的案例
1.案例分析
2010年,在某水电站工程招标会上,A承包商承建了该工程的骨料浇筑安装项目。按照合同中的有关规定指出,发包商需要提供摇臂堆料机以及胶带机等设备,并于2010年8月1日开始按照安装顺序分批次到货,但是发包商直到10月4日才向承包商所在地发送第一批安装设备。据此来看,承包商因为发包商无故推迟运送安装设备出现了窝工现象,且窝工时间长达64天之久。这样不仅拖延了承包商工期,使其无法按时交工,更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出现上述问题以后,承包商立即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单位以及发包商催促尽快提供安装设备,指出发包商严重窝工的事实,并且,承包商在索赔有效期内向发包商提出了索赔要求。具体索赔内容包括设备窝工费、人员窝工费、管理费以及相关税金等。通过多方协调、监理审核与发包商审核,此索赔工作在最终得到了解决,发包商基本按照承包商的索赔要求进行了相关补偿,并且重新对设备安装计划以及合约工期进行安排。
2.索赔成功的原因
第一,在承包商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需索赔问题,要及时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单位以及发包商联系,并将此作为后续索赔的书面依据;第二,一旦确定需要索赔,承包商就需要收集对自己的有力证据,例如,来往函件、生产记录、验收交接记录、合格证件、合同、有关发票、计算依据等,并尽可能全面的拿出更多有说服力的索赔资料;第三,在索赔过程中要及时与监理单位和发包商进行沟通,得到监理人的支持,并提醒发包商;第四,抓住索赔机会,一定要在有效期内提出相关索赔要求;第五,上述窝工问题势必会出现一揽子合同变更问题,由于变更的项目过多、所引起的费用较大,因此,很多时候发包商都不愿意承担索赔责任,更不希望为承包商窝工问题埋单。承包商对此要格外注意,如果与发包商发生正面冲突,极有可能得不偿失。承包商应该根据窝工事件出现的损失问题做科学、合理的分析,如果实际并没有产生太多的损失,其可以在索赔款项上给予发包商一定的优惠,从而使合约双方能及早达成协议。
四、结束语
水电站工程面临的自然条件极为复杂、施工难度和施工规模比较大。因此,想要工程顺利完工,合同缔约方就必须要努力根据合同内容完成各自的职责。承包商需要在工程施工中有效的进行合同管理,确保自身权利与义务,一旦工程合同出现问题,能够利用合同内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变更索赔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工程承包商必须要尽可能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并对可能出现的索赔风险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尽可能减少变更索赔风险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左江虹. 水电站工程施工合同变更索赔工作的分析[J]. 技术与市场,2011(3).
[2]庞云婷. 基于风险分析的工程索赔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关键词】 工程招标 合同管理 对策
工程建设实施招投标制度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分派建设任务的主要交易方式,也是工程建设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步骤。招投标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签订合同的方式。目前,我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上强制进行招投标采购。这些项目工程承包合同的形成是建立在招标投标的基础之上的,招投标活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建设工程合同的质量好坏,而建设工程合同是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的依据,所有的建设活动都要围绕着合同进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
一、招投标与合同法律分析
合同的成立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当事人的合意在民法上被抽象为要约和承诺。从合同成立的基本原理分析,招标属于要约邀请。无论公开招标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还是邀请招标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这个“特定”是指数量特定,并不是相对人特定。招标文件虽然列示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但仍不具有确定的特点,且目的是邀请潜在投标人进行投标,并不是为了直接签订合同。从这些要件判断,招标属于要约邀请。同样,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对招标人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且该等意思表示明确、确定,含有合同的各项必要因素,投标目的就是签订合同,所以投标属于要约。招标人经过评标委员会的评标确定中标人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通知书实质上就是招标人的承诺。承诺后,合同即宣告成立,对当事人就产生了约束力。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二、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关系
建设工程招投标属于建设工程合同的谈判和订立阶段,招投标是合同管理的基础之一,是合同管理的前一个步骤。招投标更强调竞争性条款的成果,招标人总想以最小的运作成本,建成质量符合规范的建设工程;投标人意图以最小的施工管理成本,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完成建设工程的施工任务,获取最大的利润。招投标是双方为达到最佳经济利益的角逐,招投标过程受有关招标投标方面法律法规的调整,但这个过程中双方未形成合同关系,表现的是一个市场交易行为。广义上来说,招投标可以看作是合同管理的一部分,是个例的管理,在某个时间点或特定的时间段内发生的管理事件,一般比合同管理在时间上更加提前,招投标的成果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是招标文件和投标书进一步规范化的产物。”“只有签订施工合同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才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化,也就是说,合同是招标投标成果的双方承诺以法律形式落实的契约。”双方只有签订施工合同,招投标的交易行为才以法律形式正式固定下来,双方的权利义务,才能收到法律的保护。合同管理是个全面、系统、持续的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现预期的合同管理目标的活动,包括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的管理。建设工程合同以招投标文件为依据,并不是简单的雷同照搬,针对建设工程具有技术性强、环节多、涉及面广、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方面的特点,当事人按照招投标文件规定的原则和主要内容,在不违背国家法律规范的原则下,将合同细化和完善是需要的,在法律上也是有效的。
三、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招投标和管理合同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招标与合同管理相脱离。发包人对招标阶段合同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管理工作不深入。招标管理人员只管审查招标文件、标底、监督开标,合同管理人员只管审查合同的签订、履行,两者互不联系,结果造成工作上的被动。例如,有的建设工程招标文件中由于没有载全合同的主要条款和对工程一些实质性问题的要约条件,自然投标书中的承诺也就不含这些内容,结果给下一步合同的签订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合同在质量、工期、材料供应价格等方面签订的条款也非常不规范,招标文件中的要约与承诺随意更改,违反法规的条款也时有发生,引发的工程质量、工期、资金等方面的违约现象比比皆是,有的甚至给国家、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2、招标文件的内容不够规范细致。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编制工作主要是由招标机构承担,由于招标机构不熟悉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编制的招标文件内容简单,深度和广度不够,客观上给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后续操作的建设合同带来困难。同时招标机构不参与合同管理,招标机构的人员未必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合同管理经验,招标文件的编制水平很难提高,如果合同不准确、不完善,执行起来随意性大,给工程合同变更和索赔带来很大的隐患。
3、招投标机制仍需完善。目前,我国建设领域招投标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比如主体资格审查制度、招标文件审查制度、招投标程序监控制度、施工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等。实践中对规范招投标行为,制止和制约合同违法行为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在招投标中仍存在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不符合法定程序,评标不公正不科学等诸多不规范的竞争和不规范的运作,这些招投标中的不规范行为,给中标后合同签订和履行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引起较大的法律纠纷。许多工程在完工之后,工程实际与原来招标时的初衷大相径庭,损害了招标人的利益。
四、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的措施
1、合同管理与招投标配合。合同管理人员要参与招标文件的审查会签,与招投标人员共同审查建设工程招标文件。合同管理人员也要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重大招标项目的全过程,因为开标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招投标信息,将是招投标当事人对将来签订合同条款真实意思的表示,作为合同管理人员参加开标,可以全面掌握招投标中的第一手资料,将更有利于合同的审查和管理,使合同更具有操作性,合同履行更顺畅。招标人员也要在合同审查过程中对影响合同签订和履行的重要的招标信息进行交底和提示,因为专业局限性,合同管理人员可能对招标文件的内容理解不透彻或者遗漏相关信息,将导致合同内容与招标文件意图出入,影响招标目的的实现。同时,招标人员也要加强招项目的回访工作,定期进行合同履约检查,既对建设项目招标活动进行了评估,也为下次招投标活动提供必要的借鉴。合同管理与招标投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两者互为依托,相互作用。
2、规范细化招投标文件的内容,推行示范文本。加强对招标文件编制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业主或者招标机构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招投标文件编制的水平、内容的详略直接关系到承发包双方权利义务的承担,直接影响投标的效果,甚至成败。一般而言,招标文件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投标人须知;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技术规格或技术要求;招标价格要求及计算方式;评标的标准和方法;交货、竣工或提供服务的时间;投标人应当提供的资格和资信证明文件;投标保证金的数额或其他形式的担保;投标文件的编制要求;提供投标文件的方式、地址和截止时间;开标、评标的日程安排;主要合同条款。实践中,应重点把握如下几点:双方的权利义务要清晰;工程价款的确定方式、支付形式要明确;工程价款及构成明细的调整方式要规范具体,具有操作性;要有可行的担保措施,比如不可撤销见索即付的预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约定有利于自己的争议解决方式。同时,根据建设工程的承发包方式以及工程性质的差异,制定招标文件的各类示范文本,使招投标内容涵盖合同的实质性内容。
3、健全完善招投标配套制度体系。首先要协调整合招投标法律规范性文件体系,实现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按照“下位法遵循上位法”的原则,对现有法律规范性文件进行完善和清理,避免政策不一,政出多门。其次要健全配套法规,增强招投标的可操作性,要通过进一步清晰概念内涵和施行细则,使其更加科学化、具体化,避免产生歧义和漏洞。同时,推进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招投标平台,有效解决招投标活动各个环节存在的痼疾,为监管部门进行实时监督和后续检查提供重要辅助手段。建立招投标信用评价机制,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记录公告制度,打击和遏制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发现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线索,维护招投标当事人合法权益。相信随着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完善,“阴阳合同”,“低中高结”等违法违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
五、结语
招投标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是建设工程交易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凭证,在实践中两者必须相互整合,协调运转,才能实现招投标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的一体化运作。因此,企业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合同管理组织结构,并与其他职能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在招投标阶段完善招投标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的内容,理顺招投标活动和建设工程合同签订的程序,整合招投标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的关系,形成招投标文件与建设工程合同之间的一体化运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董永全、李建志:浅谈招投标工程的合同管理[J].山东水利,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