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合同管理概念

合同管理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合同管理概念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0(c)-0178-03

Rol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reducing pain and improving postoperative hip joint mobili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trochanteric fracture

LI Cui-lian WU Chun-hui MAI Shao-sheng YANG Li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Surger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unde District in Fo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30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reducing pain and improving the postoperative hip joint mobility in aged patients with femoral trochanteric fracture.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132 patients given the femoral trochanteric fracture treatment in our orthopedics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ject.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66) and control group (n=66) and it was give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routine nursing.Pain score after intervention and postoperative hip joint mobility and so 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ai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first day operation (P>0.05),and after the 7th,14th and 28th operation,the pain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and after the 30th operation,hip joint mobil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Aged femoral trochanteric fracture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在全身骨折中约有1.4%的发生率[1]。好发因素主要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等。目前,临床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2]。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基础病一般较多,同时,股骨粗隆间骨折恢复所需时间也较长,不恰当的护理轻则影响预后,重则可导致患者死亡[3],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十分重要[4]。现我院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知情自愿,确诊为单纯性股骨粗隆骨折,有理解能力。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并发症,半途退出实验者。采用摸球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66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37例;A1型30例,A2型36例;年龄为65~84岁,平均(68±8.1)岁。实验组:男27例,女39例;A1型31例,A2型35例;年龄为66~87岁,平均(67±9.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给药及生活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如下护理。①加强家庭支持系统:对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提高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认识及照料意识,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自信心,提高依从性[5]。②康复训练:将患者置于功能位(即外展中立位),随时观察患者患侧的血运及肢体感觉情况,按摩并抬高患者患肢,防止血栓形成。术后循序渐进做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情况做髋关节、膝关节屈曲、抬臀运动。每日协助患者掌握助行器的使用及日常生活能力锻炼。③疼痛护理:病室环境温馨,护理人员应做到“三轻”,减少声音对患者的刺激,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自控镇痛泵,评估其疼痛情况,进行揉按合谷穴、观看书籍报刊类等进行止痛,必要时报告医生。④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避免下蹲、负重等,以避免关节脱位,避免健侧卧位,防止患肢内收畸形。仰卧位时穿“丁字鞋”保持中立卧位,同时双腿中间放枕头防内收[6]。⑤饮食护理:术前3 d给予清淡饮食,利于肠胃功能退化的老年患者吸收,3 d后给予加强营养,禁烟酒,进食含高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嘱患者细嚼慢咽,以防气道堵塞。⑥术后每隔20 min对髋关节前、内、外侧冷敷1次,持续到术后第4 d,在功能训练前改用40 ℃热水袋温敷,训练后继续冷敷20 min,持续3 d[7]。⑦安全护理:对因恐惧等因素不配合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护理,拉好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尽量少上卫生间,可由家属协助患者床上进行大小便,防止内固定松动及骨折移位。鞋子选取防滑鞋。⑧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患者的神志情况,警惕谵妄的发生。⑨并发症的预防。经常更换,防止压疮,避免在患肢输液,防止静脉血栓,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扩胸、深呼吸、雾化吸入以防止肺炎发生[8]。多饮水及富含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术后7、30 d的髋关节活动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价量表[9],分别于术后的第1、7、14、28天当天早上8、12、16点对患者进行评估,选取评分最高的为当天的疼痛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髋关节活动度评估采用Harris量表[10]。护理满意度由我科室自行设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度以非常满意+满意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第1、7、14、28天疼痛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28天,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术后第7、30天髋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时,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屈曲、内外旋、外展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5%,低于对照组的4.55%(P

2.4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满意度为96.98%,对照组为80.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

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好发于老年人群,患者治疗大部分采取PFNA内固定等手术治疗方式[11],患者需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同时,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及骨质疏松化较普遍,因此,康复的难度更大,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干预更重要[12]。

疼痛是骨折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13],轻则影响患者的睡眠,加重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重则引起疼痛性休克,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4]。本研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了疼痛护理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术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不大,在术后第7天差异拉大,说明护理干预可改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疼痛状态,但相比杨谱[16]所做研究中实验组在干预后第3天疼痛评分已低于本研究中实验组第7天,究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中对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及家庭支持等不够,以后可加强对患者的指导,运用中药内服加熏蒸等方法减少其痛苦。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面到来,越来越多的承包商一步步迈出国门,走向国际,承建了一系列的国际工程。但是,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承包商在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稍不留意就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首先简述本文研究意义,接着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等概念及特征进行概述,然后归纳了我国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关键词 国际工程 承包合同 管理 风险控制 建议 一、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展开研究之意义

(一)实践意义

对于承包商而言,合同是确保自身利益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兴起较晚,发展时间也不长,许多承包商不具备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意识。往往无法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失掉合同中应当享有的权利,给自己带来不便甚至造成损失。纵观整个国际市场,在国际承包界其实已然形成了以法律合同观念作为基础的承包合同管理体系,并且也产生了相应的专职专业人员进行合同管理。但是,我国在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进行管理时,囿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语言能力、法律知识、实践经验等。无论是在合同签订、合同管理还是风险控制方面,都与国际标准存在着一定差异。

(二)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我国当前对合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内容:合同条款、合同招投标、合同索赔等方面,针对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开展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另辟蹊径,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展开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该领域理论知识,在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方面做探索性研究,对专家学者研究有一定启发意义。 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相关概述(一)国际工程承包合同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概念建立在“合同”概念之上,一般指涉外经济合同,往往是在国际工程承包活动中签订,签订主体为业主和承包商,主要目的则是确定两者之间的权利、业务,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进行。并且,一旦签订合同,双方义务及权利就产生,受法律保护和制约。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与其他工程承包合同相比,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特征一,国际化。国际性主要是体现在承包合同签订双方各自来自不同国家,通常是某一个国家的承包商为另一个国家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从而与该国业主、法人签订合同。正是由其国际性决定了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受到多个国家的法律制约与束缚,在合同签订之时,应当对具体条款仔细考虑,不得违反任意一方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此外,在工程款项结算之时,由于来自两个不同国家,其结算货币种类往往为两种、两种以上。再者,一旦工程发生纠纷、出现争议等需要劳动仲裁的问题,为公平公正起见,往往需要第三国介入,进行仲裁。

特征二,多元化。在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签订之时通常只有承包人、业主双方,但是,在合同实际执行、正式是工程中往往会牵涉到其他多方。例如,业主方还可能涉及到咨询公司、咨询工程师。承包方则会涉及到原材料供应商、分包商、合伙人等。除与双方存在业务往来的各方之外,还包括有银行、保险公司诸如此类的担保机构。而国际工程往往建设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技术较复杂,在建设时需要多家公司一同进行、联合承包。在实际国际工程承包中,有时候可以看到几十家承建商签订合同。基于此,在承包主合同之外,其往往还附带着原材料采购合同、分包合同、劳务合同、技术转让合同、设备租赁购买合同、融资贷款合同等其他合同。

特征三,履约时间长、风险大。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建设时,其施工周期通常较长,少说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更长。因此,在如此长的施工时间里,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使得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履约风险加大。例如,政治环境、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经营管理等多重因素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承包方履约造成影响,增大了其履约风险。

(二)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通过对风险发生前的规律进行研究,尽可能的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降低风险损害的一种策略、方法、技术、手段。其主要目的是规避、减少由风险带来的损失,将企业损失降低到最小化,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风险识别。所谓风险识别,是指对风险识别源、影响范围、产生原因、可能导致的后果等进行分析,生成较为全面的风险列表的过程。在识别时,考虑的不仅仅是该事件潜在的损失,而且还要思考其中是否藏有机会。

第二,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需要以识别为基础,运用概率统计、资料分析等方式,结合分析结果对承包项目中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概率、一旦发生对施工的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简而言之,风险估计就是以相关资料为依据,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第三,风险应对。这是风险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风险识别、估计均是为其做铺垫。风险应对主要是对改变、规避风险的措施进行选择,并加以执行,达到改变、降低风险的目的,并且对风险带来的影响做好预案,减少损害。

三、我国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人们物质文化提升,国际市场越来越规范化,在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且由于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使得一些承建公司不再继续承接国际工程或导致其经济受到了损失。通过在实际工作中走访调查,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归纳:

(一)缺乏合同管理意识

众所周知,从事国际工程承包的管理人员大多经验较为丰富,其主要经验来源为国内工程项目的管理。在我国工程承包过程中,对承包合同的认识并不够深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以业主的命令、要求代替合同条款,从而造成了管理人员对合同并不重视的情况。如果管理人员将这种思想延续到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很有可能给项目建设带来极大的风险。

(二)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准确度不够

纵观国际工程承包行业,FIDIC合同条款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标准合同条款,也是被绝大部分国家、部门公认相对而言较为合理的合同条款。然而,在实际合同管理中却发现,我国工程承包商对该合同的条款理解并不充分,甚至存在着偏颇。尤其是在国际惯例、默认条款出现之时,许多工程承包商并不了解,也未加以重视,从而造成风险。

(三)合同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得知,国际工程承包需要签订的合同数量多、种类杂,涉及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这就对合同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我国当前建筑市场尚不发达,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存在很大一段距离。此外,受到我国与别国文化、思维等多方面的差异影响,我国合同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阻力也较多。因此,在我国几乎很少见到专门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工作的人才。 四、我国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一)提升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意识

要想在国际工程承包中规避由合同带来的风险,首先需要切实提升合同风险控制意识。其一,应当对上述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管理等在内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解。其二,还需要明确意识到合同管理中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其三,承包方应当就合同事宜与委托方开展有效、持续的沟通,保持沟通渠道顺畅。其四,承包方必须将以上三点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并不断总结、反思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正。

(二)提高风险控制理论知识

为规避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承包方需要具备一些实际可行的风险控制理论知识,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第一,风险回避策略。风险回避是一种最为彻底的风险管理策略,直接将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降为零。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第一是自动放弃合同的签订,从源头规避了风险。第二则是,通过合同条款对风险进行回避,是较为积极的方法。例如,在签订合同之前,与工程承包合同中加入风险防范条款就是十分有效、积极的风险回避策略。

第二,风险转移策略。顾名思义,风险转移是指签订合同的一方把自己有可能会承担的风险转移出去,让他人承担,以此达到避免损失的目的。这一策略主要是针对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使用最多的策略。例如,通过保险、担保的方式实现风险转移。以担保为例,国际工程承包商可以在签订合同之时向业主明确提出担保,并且在将保证条款、抵押物品、期限、范围等具体内容在合同中写明。

第三,风险自留策略。风险自留是指在对合同风险进行一系列识别、评估、分析等措施之后,将其中存在的风险逐一对比,仔细权衡,主动把某一类风险留在承包商内部解决。风险自留策略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储备金,并且做好风险预案。

(三)提升全员风险意识,组建专业合同管理队伍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存在于承包商一方,而承包商往往需要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夺标成功,方能承建工程。而承包方的每一位员工都关乎到工程的承接、施工、进度、质量等多方面,要想控制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就必须提升全员风险意识。例如,在投标、合同谈判、签约、执行等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工作人员并不相同,承包方应当尽量提升每一个员工的风险意识。此外,组件一支专业的合同管理队伍也是确保风险控制效果的有效途径。在进行承包合同管理时,不仅仅需要用到工程专业知识,还涉及到法律、管理、造价、财务等方面。因此,要想真正胜任合同管理工作,就必须组件专业队伍。按照队伍中成员精通技术、法律、管理、造价、财务等不同的方面,将合同中对应部分分发给起查阅、审核,尽量做到不将任何可能潜在的风险遗漏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是一项意义重大、任务繁重的工作。承包方应当不断完善理论知识,了解、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在实际工作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完善,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成.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管理体系改进[J].中国水运,2011(09):23.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3篇

一、传统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弊端

1、传统建筑施工中存在着轻视合同的弊端

施工合同对于施工具有一定的预见性、约束性,而传统的建筑施工中往往就存在着忽视合同的弊端,进而导致经常出现经济纠纷。现实中很多承包商认为和业主搞好关系没有必要履行正规的合同文本,只是简简单单的就拟定了合同,没有切实的了解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亦或没有完全明确施工方和业主的应有的权利和应付的责任。此时一旦施工中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进程和责任归属等问题,最终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会给承包商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合同风险。

2、管理人员拟定桌上桌下双面合同的现象

通常来讲,其中桌上合同是指由建设单位和施工人签订合同,然后到公正部门来公正,在合同管理部门进行备案,由此来证明施工合同的有效性和正规性,但是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上面有关部门的检查;桌下合同即是指建设单位和施工人签定的施工合同不够正规,并不具备应有的法律效应,这将严重扰乱建筑行业的经济秩序,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同时给建设单位和施工人正确的履行合同埋下很大的隐患,这也是目前建筑行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另外不正规的施工合同,大都不合乎法律,进而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工程竣工结算造成严重的影响,并最终导致经济纠纷、三角债等诸多不良现象的产生,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相关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忽略合同的管理制度建设的弊端

在建筑行业里往往存在着对施工合同管理制度不够重视的弊端。合同管理制度对于合同的拟定、合同的签订及合同的履行等都起着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而在传统的合同管理中由于忽略了管理制度的建设,从而影响到工程的效益,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二、传统建筑施工合同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通过上述对传统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弊端的分析,我们有必要对传统建筑施工合同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通常施工合同管理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其具体内容如下:

1、传统观念导致合同风险意识不足

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里,部分企业对施工合同管理所持有的传统观念,是导致施工合同管理中弊端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建筑行业管理人员对合同的管理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的色彩,即施工任务是由上级根据地域分工而下达的,在此基础上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只需按部就班的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即可,不必考虑经营效益、经济风险等问题。由此,计划经济年代实质上是不存在施工合同一说的,所以对于传统观念也就没有施工合同管理的概念。然而现如今的建筑行业已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即施工任务不再由上级下达,而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在此种情况下无疑会加大各个施工单位的竞争压力,他们必须承担起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从而明确的体现出施工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2、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专业人才

建筑施工合同通常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其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建筑工程中施工合同管理人才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性,进而导致施工合同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并在无形中增加了风险。随着我国《合同法》、《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建筑业中的合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或未经过正规培训的合同管理人员,往往不能有效把好合同拟定或签订的质量关,并且在工程施工中也不能切实的做好合同管理(尤其对合同变更的管理),亦或是不具备熟练掌握并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能力,而导致在进行合同履行和工程索赔管理上有所欠缺。由此足以说明,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专业人才将导致施工单位经济风险问题的产生。

3、缺乏完善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

目前传统施工合同问题产生的原因涵盖了施工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因素,即不能有效的实现合同规范化、科学化及法制化的发展要求。合同管理的不完善性其中一部分因素也是由上述两点原因所引起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合同管理存在的滞后性,一直处于合同管理客观要求之后。合同管理发展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完善,从完善到形成制度的3个发展过程,合同与合同管理并非同一概念,而合同管理制度的形成将对合同与合同管理进行细致的总结,所以施工企业或单位在出现合同相关的问题时,应加大对合同管理制度的重视。

4、合同法律因素

导致问题产生的合同法律因素包括施工单位的合同法律认识不足和我国合同法律出台滞后两个方面。从我国合同法律法规的出台来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业不断的在发展,而与之相关的合同法却屡屡滞后,从而导致合同管理中问题的产生;另外由于合同法出台的滞后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施工单位对合同法律的认识不足。

三、加强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相关设想

建筑建设工程中,施工合同的管理师整个工程项目的总纲,同时更是和谐调节施工单位和业主间利益关系的最佳方案。为有效的避免工程中施工合同出现问题,提出以下两点设想:

1、有效提高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据上文所述,有效提高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已成为加强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提高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高起点选择的合同管理人才,高起点人才即指同时具有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的人才,并且根据市场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适时适当的组织合同管理人员的在职和培训,以此来不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另外在合同管理人员任职期间,定期的对其工作及学习内容进行监察,同时鼓励其参加相关的法律考试等活动,对于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不断进取的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嘉奖,以此来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合同管理。

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建立并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对于防止合同问题的产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竞争压力较大,应积极的根据我国的《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即企业通过建立由上而下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实现对合同的全面管理。例如,目前部分企业不但总公司有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而且在每个分公司也拥有独立且完善的合同管理部门,以此来实现施工合同管理制度能够遍及企业的各个层次和角落。除此之外,企业要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合同管理彻底的深入到施工合同管理中的每个环节,从而切实的做到每个合同环节的管理都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将有效的降低合同风险的存在。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不断的参与“诚信合同”等相关活动,以此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施工合同的管理在整个工程建筑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所以企业要避免因合同而产生的问题,就应切实的将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不同的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合同法》为依据,建立并健全施工合同的管理制度,并有效的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确保企业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亮亮.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商业.2009.10.

[2]吕景祥.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09.

[3]徐辉.传统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弊端.土木建筑.2010.12.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 定性 定量 变更 索赔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209-02

工程项目的设备采购合同管理总体上可分为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解除/转让、合同终止/合同关闭。对于大型工程项目,供货周期较长、设备物项繁多,一般情况下合同履行环节是合同管理时间跨度最长,问题和风险出现最多的环节,过程控制是此环节的重点。合同变更与索赔管理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基本概念

1.1 定性分析基本概念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方面的分析,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针对适用于合同管理理解,定性分析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分析事物。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描述、阐释所分析的事物。

进行定性分析,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定性分析具有探索性、概括性、诊断性和预测性等特点,它并不追求精确的结论,而只是了解问题之所在,确认情况,从概念、性质、范围、总体、类别归属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

定性分析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没有或缺乏数量分析的纯定性分析,结论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性分析。

1.2 定量分析基本概念

定量,即对特定研究对象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及表示。定量分析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分析,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具体可理解为依据统计数据,对事物或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在定量分析中,信息都是用某种数字来表示的。在对这些数字进行处理、分析时,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资料是依据何种尺度进行测定、加工的,史蒂文斯(S. S. Stevens)将尺度分为四种类型,即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距尺度和比例尺度。定量研究的四种测定尺度及特征如(表1):

(1)名义尺度所使用的数值,用于表现它是否属于同一个人或物。

(2)顺序尺度所使用的数值的大小,是与研究对象的特定顺序相对应的。

(3)间距尺度所使用的数值,不仅表示测定对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还表示它们大小的程度即间隔的大小。

(4)比例尺度的意义是绝对的,即它有着含义为“无”量的原点0。

1.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对比(表2)

实际应用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统一的,互为条件,相互补充。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分析者须借助定性分析确定所要分析现象的性质;在进行定量分析过程中,分析者又须借助定性分析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定性使得定量分析更具针对性与合理性,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实际分析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常配合使用。

2 设备供应合同的变更与索赔

2.1 设备供应合同的变更

合同变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的变更与合同主体的变更。前者是指当事人不变,合同的权利义务予以改变的现象。后者是指合同关系保持同一性,仅改换债权人或债务人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合同变更指狭义的合同变更,不包括合同主体的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合同内容的变更包括:范围变更、价格变更、要求(技术等)变更、进度变更等,总体上可分为有价格变化变更与无价格变化变更。

2.2 设备供应合同的索赔

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是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补偿要求,即损害赔偿索赔;或因对方违约,向对方按照合同约定提出违约金支付要求,即违约金索赔。

在实际操作中,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都是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而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但根据合同法约定两者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违约责任中,即针对同一违约行为索赔主张只能适用于其中一种。

3 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合同变更与索赔中的应用

3.1 定性分析

变更与索赔提出时,首先执行工程师需依据法律法规、合同规定、标准,对背景、责任、范围、变更或索赔类型、影响、处理时机、技术要求、支付条件、可能风险点等进行定性分析,以确定变更索赔的处理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框架结构、各关联要素的制约关系、处理总体计划等。

特殊情况下,还需对事项的变更或索赔属性进行界定,如同一事项可定为变更亦可定为索赔,此时需考虑定为变更或索赔后对相关合同约定违约金等影响,并在最终谈判结果中进行相应规定明确。

3.2 定量分析

在完成定性分析后,往往需要对具体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即定量分析,主要包括时间(工期、进度)、价格、数量、技术参数大小、支付比例、责任比例等。如定性分析确定工期可以调整,确定可调整具体时间便需定量分析;如定性分析确定价格可合理调整,确定合理价格便需定量分析;如定量分析确定双方均存在责任,确定具体责任比例分配便需定量分析等。

3.3 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

通常情况下,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往往定性分析在前,定量分析在后。没有定性分析仅有定量分析,在实际操作中会严重损害己方利益,同时容易造成纠纷、法律风险等,如造成同一事项重复计价、采购方式违反招投标法等。

实际方案制定分析时,条件往往具有替换性、选择性和排斥性,最终方案往往是几个分析方案对比选择后的结果,此过程中存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交叉和往复运用,因此在实际分析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合同管理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项目合同的特点

(1)工程项目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由于工程项目工期一般较长,使得相关合同特别是工程承包合同的生命周期较长。(2)工程规模大,材料设备消耗大,使得合同管理对工程经济效益影响很大。(3)施工项目往往流动性强,造成合同管理相对具有短期性。(4)工程施工受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造成干扰多、合同变更多、风险大,合同的管理工作必须是动态的,合同的控制和合同的变更管理、合同的风险防范极为重要。

由于项目合同管理具有以上几个特点,因此要求参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或部门)必须精通合同、熟悉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工作必须融合于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之中,要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必须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项目的所有活动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

2、当前我国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合同法律意识淡薄

在合同的签订阶段以及签订后的履行过程中,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合同管理把关不严经常导致重大法律纠纷产生。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条款往往未做详细推敲和认真决定就草率签订,特别是对违约责任,违约条件未做具体约定,而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程度往往比较低,随意修改合同或违背合同规定的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在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主要有:合同主体不当;合同文字不严谨;合同条款挂一漏万;违反法律法规签订无效合同等。在合同履行阶段的问题主要有:应变更合同的没有变更;应当发出的书函(会议纪要)没有发出或发出不规范;应签证确认的没有办理签证确认;应当追究的错过了诉讼时效;应当行使的权力没有行使;应当重视证据的法律效力的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2、承、发包双方的行为不规范

工程的承包人有时为了业务需要,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签订合同。例如,有些承包商在自身不具备项目施工资质的情况下,为达到承包工程的目的,非法向发包人行贿或者假借其他有承包资质企业的名义进行虚假投标。另外,某些发包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合同规定中排除自己的主要义务或者任意修改合同内容,扩大自己的权利。例如,发包方暗中以垫资为条件,违法发包;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工程验收合格后,不及时办理账务结算,拒付工程款等。

2.3、合同文本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实施的工程施工合同文本来看,中小型建筑企业签署的合同文本,大多合同责任划分不清,缺乏对合同事件各参与方相应权责、违约的具体后果及处理方式方法的全面定义和具体明确的描述。部分施工合同文件对履约双方约定的权利、义务显失公平,如过多地强调了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不明确,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

2.4、索赔意识薄弱

索赔的性质属于经济补偿行为,而不是惩罚。索赔的损失结果与被索赔人的行为并不一定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有些人或部门对索赔概念认识不够,认为发生索赔,就必受法律的惩罚,从而采取一些违背常理的手段,以致损失更大。索赔是一项正当的权利要求,是一项正常业务。有根据、有章法的索赔要求是在正确履行合同基础上本应该得到的合理补偿。施工承包单位对施工索赔没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没有将索赔管理纳入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中,索赔意识薄弱,在出现问题时才开始研究合同中的索赔条款,收集证据,从而陷入索赔的被动局面,影响自身的经济利益。

3、强化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对策分析

3.1、劳务分包合同是项目实施中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虽然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种类的合同,但项目的主体工程系指构成工程永久性的结构物或构筑物,如路基、钻孔桩、承台、墩身等等的实施主要是以劳务分包的模式来实现的。劳务分包的概念是作为我们施工单位在中标工程项目后,因自身施工资源(劳动力、机械设备、技术力量)等在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显得不足,而去寻求社会资源来共同实施项目,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不能将工程的主体材料也整体的分包出去,即违反国家和行业的规定,所以采用乙方自带一部分小型机具和机械设备,且主要以劳务输出的形式与我们合作来完成项目的施工任务,统称为劳务分包。

3.2、强化合同意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合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合同管理不仅是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合同管理涉及面广,要营造一个人人都重视合同管理的氛围,强化全员管理意识。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项目经理主管经济合同管理工作,企业将规范化合同管理作为项目部责任制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与经济效益挂钩。并且每年组织对项目经理、经营人员、合同管理人员培训,邀请有关职能部门的人员来企业开展合同法律法规教育,使企业树立起依法签约、依法履行为前导的依法经营思想,把抓施工合同管理放到企业抓质量管理和市场开发一样的重要位置,把施工合同管理列入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

3.3、重视合同管理,减少施工索赔

施工索赔涉及工程管理、合同控制、施工技术、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经济学、相关法律法规等多学科、多专业工作,是一项复杂且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考虑到目前的工程施工项目大型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际惯例、FIDIC条款、国外设计施工规范的转换应用都对索赔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3.4、实行合同实施监督

实行合同实施监督:工程实施监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施工合同监督可以保证施工合同实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结果进行。首先,要协调业主、工程师、项目管理各职能人员、所属的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之间的工作关系,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或做经常性的合同解释,使工程小组都有全局观念,合同项目管理的有关人员每天检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实行合同评审制度,每份合同签订前就进行严格、细致的合同评审,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法律风险。最后,跟踪合同实施情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合同实施与预定目标偏离。这就需要合同实施情况跟踪,以便尽早发现并纠正偏离。

总之,工程项目大多具有工期长、干扰多、材料设备消耗大等特点,因此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工作必须是动态的,贯穿施工全过程,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全部工作都可以纳入合同管理的范畴。对施工单位而言,从业主招标文件即要约,施工单位投标文件即承诺,以及项目的实施,都包含在合同管理的范围内,同时,工程施工合同也是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计量支付等工程管理工作的依据;从狭义来讲:合同管理是指公司或项目部签订合同所进行的流程管理,包括合同的审核、签订、执行、结算等管理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梁文国.我国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S1: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