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室档案管理

档案室档案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档案室档案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档案室档案管理

档案室档案管理范文第1篇

一、加强领导,基础建设上台阶

我们牢固树立“对干部负责、对组织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意识,把干部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成立了以档案分管局长为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干部档案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变动时及时调整,做到领导力量不减、班子不撤、工作不松,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配备兼职档案管理员,形成局机关、股室、管理员“三位一体”的档案管理网络。并会定期研究干部档案工作,制定干部档案工作规划和目标,做到月月有安排,并经常督促检查落实。同时加强档案员队伍建设,从而使我单位干部档案基础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近年来,按照省档案管理要求,在档案硬件设施上投入资金4万余元,及时添置更新了空调、打印机、台式电脑等档案室部分设备,实现了档案管理木柜换铁柜,人工检索换微机检索。对加快档案工作现代化步伐,实现文书档案基础信息计算机存贮,方便档案查阅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立和完善了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整理、干部档案查(借)阅、转递、安全、保密等制度,并相应建立了“查阅、借阅干部档案登记本”、“干部档案转出登记本”、“干部档案材料接收登记本”等,做到查阅、借阅档案有登记,档案、零散材料收支有记载,来龙去脉清楚,查找方便准确。

三是档案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首先,配齐配强了干部档案工作人员。先后选调了2名30岁以下、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从事干部档案工作,干部档案队伍得到充实。其次,干部档案人员业务能力逐渐增强。采取参加业务培训、外出学习考察、到上级档案工作部门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档案人员业务能力。再次,干部档案队伍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我们注意从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关注档案工作人员,经常和他们交心谈心,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档案管理上水平

一是鉴别档案材料力求细致。在档案整理前,我们对收集的每份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发现缺漏,责成材料形成单位予以补办,将没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清出。尤其是对干部的出生年月、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职务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是档案整理力求规范。坚持集中整理和随时整理相结合。每隔几年年对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一次集中整理。通过整理,做到档案材料真实,鉴别、分类准确,目录明了,整齐划一,清晰美观。

四是验收档案力求严格。制定了“六看三对照”的质量验收标准。即看材料的鉴别是否正确,看档案材料归类是否准确,看目录与材料是否一致,看各种表格是否齐全,看材料手续是否完备,看目录书写是否工整清晰。对照任免文件查干部任免审批表,对照纪检监察文件查处分材料,对照近期《干部履历表》、《鉴定表》查学历、工资、职称及党团材料是否归档。

三、立足服务,档案利用出效益

一是努力做好日常服务。我们建立健全了利用档案的各种手续,及时、准确地为利用者提供查、借阅服务。在领导班子建设、干部任免调配、工资调整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查、借阅档案都在2000人次以上。

档案室档案管理范文第2篇

一、当前杭州市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

(一)档案资源来源的固定性。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来源,主要是靠按国家档案馆接受档案进馆标准要求,把机关、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档案收集进馆来实现的。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各级各类档案室为基础,各级国家档案馆为主体,其他档案所有者为补充的建设格局和构造体系。根据接收进馆时间,截至2004年共有428家单位档案被接收进馆。

(二)档案资源、馆藏内容的扩展性。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已着眼于在社会需求上下功夫,扩大档案收征集范围,改善档案收藏结构,增加了社会活动等方面的鲜活内容,及时开辟档案资源采集渠道,及时收集一些重大活动档案材料,开展现行文件收集和服务,大力加强社区和“三农”档案工作等,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档案资源建设触角由历史向现实延伸,由管理机关向社会基层组织延伸,由单一的机关纸质文书向多种类型多种载体文件材料延伸。为国家档案资源注入了新成分、新要素。

(三)档案资源的共享性。全市各级档案馆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应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与网络工具提高开发档案资源的能力与水平,积极利用现有的档案资源,营建档案资源共享的政策与环境,逐步搭建网上档案馆检索平台,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为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和实现手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14个综合档案馆保存889641卷又133533件档案,各级各类档案室还保存1061287卷又748743件档案。市档案馆每年利用档案达2000余人次,11000多卷次,各城区档案馆利用档案基本每年为600多人次,利用档案3000余卷次,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都有自己的网站,这些都为今后建立城市档案资源中心打下了基础。

二.在档案资源管理机制上杭州市与外市的比较

虽然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丰富官藏、改善馆藏结构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仅仅局限在馆藏体系固定构成以及补充档案资源工作上,长期以来档案馆对机关单位形成的专业、专门档案一概没有接收,这就造成了全宗档案的割裂,档案馆收集进馆的馆藏档案很难做到能够反映出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尤其是传统的档案管理体制,使一个地区的档案资源,包括城建档案、房地产档案、国土资源档案、规划信息档案及其他专门档案分散在多个部门、多处地方存放保管,这种情况也使一个城市的档案资源很难得到有效共享,所拥有的馆库及保管设施很难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很难担负起为党和政府决策,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档案资料需求提供快捷、准确、方便的全方位服务。由于管理机制问题,全市的行政执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重复履行监督指导职能。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深圳、顺德实行“三档合一”的新体制,有独特的三大优势:

第一,统一了管理,减少了重复,避免了扯皮。尤其是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后,各建设单位就只须对国家综合档案馆一家,减少了以往各自存放同一档案的重复管理。同时,由于综合档案馆和城建档案馆合为一家,也避免了过去两家相互扯皮,争收档案之弊。

第二,整合了资源,丰富了综合档案馆馆藏。实行“三档合一”管理体制后,综合档案馆所保管的档案除了党政机关产生的文书档案和少数专门档案外,还包括全市、区的城建档案和房地产档案,档案门类得到极大的丰富,数量也得到增长。至2003年底,该馆馆藏档案达如余万卷,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档案资料库,方便了档案资源共享。

第三,档案工作进一步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城建、房地产档案并人综合档案馆后,到市区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移交档案、咨询档案工作及有关政策、法规事宜等的办事人员比以前大为增多,档案部门与建设、规划国土部门及其他经济、司法部门的业务往来也随之增多,档案部门进一步打破封闭,加强了与各机关、团体和社会各界的相互了解,更加紧密地融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给档案馆工作和本地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构建多元化的档案资源结构,树立“大档案”意识

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近年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根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全国档案馆网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合理确定国家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区、县(市)一般只设一个综合档案馆,不设部门(专业)档案馆……”并提出了要建立城市档案中心,构建多元化档案资源结构,科学整合档案资源。这无疑为我们在新时期加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活动对档案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广泛的需求,档案部门要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不断解放思想,逐步确立资源优势和公共文化理念,到更广阔的领域和行业中开辟新的档案资源采集渠道,千方百计地为国家档案资源注入新成分、新要素。档案馆作为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其馆藏档案应反映出一定时期本地区社会发展的基本历史面貌。依据档案法分级负责收集保管一定行政区域内形成的档案,要改变综合档案馆以接收党政档案为主的现象。要增强综合档案馆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与各级专业档案馆联手统一管理。将档案资源建设纳入到整个社会的文化事业框架中。

(二)整合档案资源,增强大档案整体意识。全市的档案资料是一个整体,所以全市档案系统要打破“围墙”,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充分挖掘和利用全市的馆藏资源,使档案资源的运用活起来。加强国家档案资源的整体建设,要清楚界定各类档案馆的收集范围和档案流向。‘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档案工作体制下,实现现有国家档案资源的有效配置,以适应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需要。逐步实现档案物理资源、数据资源、应用系统整合,体现档案信息的系统性、有效性与共享性。

(三)创新“大档案”管理模式。要推进体制创新,发挥档案集合效应,方便社会公众利用。根据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推进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城市档案中心和机关档案中心的新模式。从档案管理体制、服务方式等环节人手,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

作为档案事业这一整体,在机构设置上应有一套合理的层级体系和管理规范,处理好专业(专门)档案馆与同级综合档案馆的关系,遏制住综合档案馆功能“弱化”的势头,增强其在档案资源社会共享中的核心地位。要在优化档案工作制度与创新档案工作理念的前提下明确档案部门和人员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关系,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理顺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寻求工作上相互支持配合。

四、促进档案资源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档案服务内涵要有新改进,要加强档案资源建设,通过法定途径把新形成的档案资源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国家档案资源库中,并搞好鉴定工作,把更多应开放档案向社会开放。要加大档案资源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度。目前各级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业务上履行指导职能,对国家专业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档案馆,应按综合档案馆的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在体制上实行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接收重大事件档案以及专业专门档案,通过各种形式的征收集,把档案馆档案资源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向社会,服务大众。

总之,国家综合档案馆几十年发展之路,其经验与教训证明,在县级甚至市(地)级,实行由一馆多种档案的实体合一统管,既可解决综合档案馆与各专业档案馆(室)之间的有形无形矛盾,又可从根本上解决一些主要专业档案的流向问题,使这些重要的专业档案归到国家综合档案馆中统管。

档案资源的流向与归宿。应遵循“区域覆盖”和“就近服务”的原则,一个地区内的机构(尤其是国家机构)形成的档案,都应该集中到该地区的国家综合档案馆统管。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服务,成为当地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

档案室档案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数码照片 档案保存 利用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码相机陆续进入了各个单位和寻常百姓家,数码相机的出现和使用给照片档案的利用和征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但也对照片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码照片一旦丢失就会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数码照片档案成为档案工作者关心的话题。

1 数码照片的特性

数码照片是一种静态图像文件,用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设备获得;以数码形式存储,以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为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且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送。数码照片档案一般由数码照片,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

数码照片与传统照片相比,具有许多的优势——成像快、处理快、传输快、编辑快、查阅快、归档快等,除此之外还有存储久、应用广泛等特点。

更重要的是,数码照片有很大的应用范围,既可以在自己的相机和计算机上显示、浏览、处理,还可以与打印机、刻录机、幻灯机、电视机等多种外连设备连接传输,更能与局域网中多台电脑或各个网站互相联体工作,通过网上。但由于数码产品的特性,数码照片往往也存在一些缺点,譬如对软、硬件的依赖、信息的易改、数据不能兼容共享、真伪难辨等。

2 数码照片档案的现状

2.1 数码照片档案的收集范围广

就基层单位而言,声像档案的采集一般是由本单位的综合管理科或者是宣传部门来负责的,因而收集点相对集中,但是数码相机的普及和智能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基层单位的很多部门都拥有采集声像资料的设备,但是基层单位的大部分拍摄人员和管理者并没有归档意识,造成了每个科室都保存着很多数码照片资料,如果档案管理人员不及时沟通协调保存这些资料,很可能造成档案的遗失。

2.2 数码照片档案的整理难度大

首先,数码照片的收集归档比较繁琐。很多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拍摄完只是简单地将照片存储在电脑上,由于没有进行过档案管理的基础培训,所以很难对数码照片资料进行基础筛选、分类、编写图片说明等初步整理工作。另外,在档案管理人员收交照片时,只是简单地把照片复制给档案管理人员,照片内容重复,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档案管理人员不得不把这些资料再重新进行筛选编排,刻录及编入归档等大量繁琐工作。

其次,对数码照片的整理方法不规范。大部分照片拍摄人员缺乏档案归档的基本知识,造成了对照片的整理方法不一致,在归档过程中给档案管理人员制造了大量的繁琐工作。

2.3 数码照片档案的保管安全隐患多

一是数码照片容易损坏。就保存和使用而言,数码照片是完全基于电脑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电脑病毒的侵入、硬件的故障和软件升级等的出错都有可能造成数据文件丢失或被严重破坏。另外,一些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删除认为“无用”的照片,而这些照片又未作备份,都会导致这些数码照片档案的流失。二是数码照片容易篡改。目前,很多图像编辑软件非常容易就可以对其图像内容进行修改,并可以把图片改得面目全非,而不露痕迹。三是存储设备并不可靠。电脑病毒、随时有可能发生的硬件故障及参差不一的光盘质量等都可造成数码照片档案的丢失。

2.4 数码照片档案检索利用复杂

目前,许多基层单位的办公系统大多忽略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除了在档案室的电脑上检索和查找数码照片外,并没有较好的检索途径,因而出现数码照片的检索查阅难的现象,致使数码照片档案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3 做好照片档案收集的基本途径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照片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使更多领导、照片拍摄者和档案工作人员抛弃陈旧的思想观念,不能只重视文书档案而忽视照片档案,从思想上切实把照片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

(2)建立健全归档制度,规范照片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照片档案归档制度是做好照片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根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照片档案归档制度,明确各单位照片档案的收集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要求。

(3)加强重要展览、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等图片的征集力度。在重要活动、重大事件中及时通过采取举办展览、有奖征稿等多种方式将大量有价值的图片征集进档案室,这必定会对丰富档案室和提供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最大限度地将照片档案拍摄好、整理好,发挥照片档案的作用。

4 严把照片档案收集标准

(1)对于归档的数码照片应按规范要求编写相应的文字说明来办理移交手续,文字说明二者应齐全。(2)数码照片收集时应转换为统一格式,并对最低像素及扫描线数做出要求。(3)重要的数码照片应同时冲洗纸质照片归档,归档时应标明互见号。

5 照片档案的整理

照片档案来源于社会各个领域,其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是一般文字材料所不能代替的。纳入档案室的照片档案,由于不可能来自同一个部门或个人,所以在整理规范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在整理上下功夫。

5.1 整理原则

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供利用的原则。

5.2 照片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

保管期限是按照片的价值划定的存留年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

5.3 照片档案密级的划分

密级是指照片、底片保密程度的等级。密级的划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 等有关规定执行。

5.4 数码照片光盘的编目

(1)数码照片光盘的封面。在光盘的包装盒上贴上符合相应的档案书写要求的封面,包括全宗名称,题名,全宗号,目录号,光盘号以及形成的时间,照片的张数,套别,制作人,审核人还有制作时间等。(2)数码照片光盘案卷目录的格式。与常规照片档案目录的编制格式基本相同,区别是张数改为盘数。案卷号(即盘号)在档案室编一栏中填写,案卷号(即盘号)与文书档案一样,排大流水号,题名应概括案卷内全部照片的基本主题,年度要准确,张数要填写盘内照片的实际数。保管期限要划分准确。

6 关于数码照片档案的妥善保管

(1)数码照片的保存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其安全性。比如光盘是有寿命的,而自刻的光盘更容易被损坏;信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可能被损坏,也可能受病毒侵害。因此,要定期检查归档后数码照片的保存情况,并对其进行定期转存迁移,而且要做好《数码照片档案迁移登记表》的记录,把它作为数码照片的档案管理材料进行保存。将重要的照片制作成相应的底片或对数码照片进行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会大大提高其保存的安全性,并且也会大大延长其保存的周期。

(2)进行关于数码照片档案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会使数码照片保存的时间更长,安全系数更高;容易规范和保存原数据的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码照片档案可以方便于检索以及共享利用。

(3)数码照片同纸质照片的有机衔接。对需要永久或长期保管的重要的数码照片应在整理数码照片的同时,还要对冲洗出的纸质照片进行同步整理,并且按照国家标准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对纸质照片与数码照片一起进行归档并保存。将所有照片数据录在同一个数据库中,建成内容完整、系统、一致的照片档案数据库,从而实现统一管理、检索查找方便的目的。

(4)多重备份和适时迁移。对于数据备份, 数码照片光盘应一式三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一套异地保存。适时迁移是为了保证能够在发展的环境中识别、使用和检索数字资源,根据软件、硬件的发展把数字资源迁移到不同的软件或硬件环境下。因此,在数码照片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数码照片档案保存的安全性。

(5)对于光盘的存放应注意,必须放在用塑料包装的坚硬的盒内竖立存放,以防挤压。注意不得弯折,也不得堆叠存放。

7 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照片档案的优势,做好提供利用工作

保存照片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提供利用的方式应根据收藏照片档案的具体情况和主要服务对象确定。

(1)查阅服务是利用者直接来档案室查找照片档案或来涵要求代查有关照片,利用者所需要的照片可通过复制的方式提供 。(2)利用照片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既可扩大照片档案工作的影响,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3)围绕本单位重点工作,编辑综合性、专题性的画册、画页,开展积极有效的宣传,也是能够得到领导和群众欢迎的有效途径。

总之,基层档案室数码照片档案的有效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提高办事效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我们要加强基层档案室管理工作,为促进中国社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丽萍.数码新闻照片的档案管理[J].新闻采编,2008(2).

[2] 赵九轩.论数码照片档案管理[J].山西科技,2010(1).

档案室档案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更新理念;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技术被运用到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去,档案管理人员也应顺应高科技时代的需求,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

一、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前的档案管理仍存在着“为保管而保管,重保管轻利用” 的思想,存在着“等、靠、要”、“安于现状”、“ 不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旧观念,还存在着“闭架借阅”、 “你查我调”的做法。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新技术及相关学科理论的不断渗透,使得档案管理领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思想观念落后、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步伐,缺乏开放和创新意识,成为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其次,以前纸张是主要的存储介质,辅助的有照片、磁带等,而纸质文件的缺点是难于永久保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损坏,而且占用大量的空间,不言而喻,管理成本也比较大。要从纸质管理改变成电子化、无纸化,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光盘、磁盘等介质,更需要相对专业的管理人才。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将是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最大障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历史原因,馆室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共享性差,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的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以便在运用时显示出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它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较,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传统档案管理是对纸质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归档,若数量庞大,需要较大的档案室进行存放。档案信息化主要借助于硬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来实现,这些存储介质体积小、容量大,仅需要少量的消磁柜等专用设备进行存放即可。档案信息化在空间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下,每年都需要对年度内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费时费力。而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将纸质材料形成电子文档后定期或随时归档,并按事由进行分类,便于查找利用,既可以避免文件漏归,保证归档率和完整率,也更加方便、快速、及时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维护性;三是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下,档案的检索、查询都要靠手工来完成,手续繁琐,程序复杂,给档案管理和利用带来很多不便。而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可在电子文件归档的同时进行主题词标引,还可以编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工具,检索、查询信息更加方便迅捷。

三、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1、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重大意义的认识

人事档案工作向来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著称,档案和管理人员都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勇于进取,努力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关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问题,把档案管理工作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使档案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的新时代,要不断强化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科技化意识,不断强化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意识,这在加快档案由手工管理向计算机数字化管理转变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

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电子环境下工作意识的培养是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培养出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干部队伍。随着信息朝代不断发展,对每位档案管理工作者在业务素质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字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既精通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又熟悉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具有双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档案管理者除了有较强的事业心之外,还需要掌握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外档案史等档案专业知识,涉猎一定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和与档案管理有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和管理科学,熟悉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业务规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业务。目前的电子档案,各种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被开发并被应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完整的信息资料档案,可以便捷地实现统计、查询、检索等各类信息,能实时的对工作计划、措施进行适度的调控,档案信息化把档案工作从过去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增强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3、强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为档案的管理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手段和方法,但也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安全隐患,目前,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安全意识往往不够,造成档案信息的丢失和泄密,从而带巨大的损失,在档案管理中一定要对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进行认真的研究,要正确处理好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关系,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

档案室档案管理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 电子档案 管理现状 实际应用与普及

电子档案是随着时展,应运而生的产物。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传统的档案存在形式是以纸质为载体,以人的手工书写和抄录为主要方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各项工作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和纷繁复杂的档案文件,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现状。电子档案应运而生,它的产生有效缓解了庞大的档案信息量压力,逐渐代替着传统的档案形式,成为主流的档案管理形式。但是电子档案并不是没有任何缺陷,它本身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和隐患,需要我们正确对待。本文就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利弊,电子档案如何更好地普及应用等方面做出以下分析。

一、电子档案的管理现状

纵观近几年电子档案的发展情况,各类单位的档案数量急剧增加。以全国各大学高校为例,大学生总体规模不断增加,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大学生数量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近200万人,而大学教职工人数也增加了十万左右,高校(含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数量增加了三百多所。高校数量、学生及教职员工人数都呈稳定持续增长态势的同时,各项相关档案也是急剧增长,面对与日俱增的档案数据,传统的纸质档案形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形式。

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并非简单的填写数据和各人资料,然后存储在固定的档案室就万事大吉了。真正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在档案持有人填写完相关资料和数据后,由档案管理工作者认真仔细的检查,有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地方都应返还给档案持有人进行修改,档案完成后,由档案管理者分类储存在档案室里,在需要调取和更新时,要迅速的调去出档案。在交接时要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此可见,档案管理工作是个复杂的过程,面对现如今各类档案数量的急剧增加,传统的档案形式确实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电子档案是十分有必要的。

虽然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艰巨,但是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不能出错的要求。档案工作对于一个单位是十分重要的,急需应用电子档案的管理形式来适应当前的严峻形式。电子档案已经成为大多数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应用的形式,但是由于电子档案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当前大多数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工作需要。面对这样的形式,电子档案的普及应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趋势所在,也是必须实现的。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利弊

(一)电子档案的优越性

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不同,电子档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记录了档案的准确信息。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相比,其长处有很多。传统档案需要以纸质材料为档案记录的载体,但是电子档案是借助了电子信息技术,直接将档案记录在电脑上。传统档案需要一个单独的档案室,并且要求密闭,防火,防潮,对其环境条件要求较多。纸质的档案材料时间久了,会发霉发潮,这些都会影响档案的真实性和存储时间。而且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档案存储的成本较高。而电子数据只需要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处理,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能够熟练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的相关软件,这能够大大节省单位的财政支出,并且保证档案能在很长的时间内不出现失真和损毁的现象。另外,电子档案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人力的填写和记录,一旦出错就得重新填写。而电子档案要求档案持有人在电脑上编辑完成后,将成型的档案直接考录在U盘等载体上,直接交给档案管理工作者就可以了,这样更加方便档案持有人填写档案,也方便了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档案收集工作。电子档案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电子档案在交接时不会出现丢失和失真的现象。传统档案在档案的调取、补充和更新时很容易丢失和失真,这是因为档案持有人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也不够,才造成了档案在交接时的丢失和失真。点在档案在交接时只需拷贝就可以,档案持有人将档案修改之后,即使丢失或是损毁也没事,因为档案管理工作者那里还有备份,这就大大降低了档案交接时档案丢失的风险,也大大缓解了档案工作的难度。电子档案的诸多优越性决定了电子档案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也是必须的。

(二)电子档案的缺陷

电子档案也并不是完美的,它也有一些自身的缺陷。与传统档案相比,电子档案的存储是变得方便了,但是也更加容易被盗取了。传统档案在档案室中存储,不法分子很难进入盗取相关档案,即使进入档案室,档案卷宗也是很多很沉重的,犯罪分子难以辨别档案的真伪性,也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文件。但是电子档案只需要不法分子利用病毒或是一些违法程序就可以进入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电脑,然后轻松的挑选其需要的资料和文件,这是难以避免的缺陷,因为任何电脑都难以抵挡各种各样的病毒软件。只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证档案存储的电脑不被任何病毒的入侵,就能有效地遏制这一缺陷。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缺陷,任何错误都是可以在发生之前被制止的,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认真负责,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承担起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自身警惕。另外,档案管理工作中,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相比,还有一个很难克服的缺点,那就是电子档案对软件设备的依赖性较强。档案管理在面对纸质档案时只需要将其分类存储起来就可以了,而电子档案必须要求有档案管理软件的参与,不然很难完成档案存储的工作。如果脱离了档案管理软件和电子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这样的依赖性决定了电子档案不能离开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和电子计算机。

三、电子档案如何更好地普及应用

1.积极纳入领导协调机制。应当自觉纳入领导小组制定的总体方案。项目效能的源泉来自管理,电子化成败的关键也必然是管理。有关领导应对电子档案加强管理,制定规范的档案管理规章。基层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接受领导的建议,明确领导的指挥和政策,做到紧跟工作方向,完善工作任务和要求,努力做到自身工作不出差错,集体工作才能更加完善。

2.与时俱进,观念创新。电子档案的管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基层档案管理工作者在接触电子档案的同时,应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收集电子档案的信息,为提高电子档案的工作效率提高保障,实现不断创新与发展。各单位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证实其工作的重要性,看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全局工作的重要性和根本性,提供有利的条件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和不断发展。

3.遵循标准,推进标准,加强法律建设。在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中常常遇到过分强调本单位特殊性,管理方式不可更改的情况。这种实质上无视标准化、拒绝采用标准的作法极其有害。仅凭经验管理档案的方法,虽然也很有成效,但通用性不好,无法让更多的人高效率地使用,必须淘汰。采用标准意味着系统性的进步,对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搞好应用并使应用不断深化,就必须在标准化上下足功夫。有些标准(制度)的制定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例如档案的标准,不但涉及数据格式,还将涉及运行环境等诸多因素,本身就包含不止一项的复杂课题,应统一领导,集中力量,锲而不舍,不断推进。因此,档案管理和利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立“法”工作要加强完善,这是档案管理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