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范文第1篇

对于企业的决策者来说,需要政策法规、专利分析、技术报告和市场需求趋势等综合性信息,以制定企业发展规划,使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科研人员需要论文、成果专利、标准、产品样本、研发进展等各方面科技信息,以保证生产科研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市场营销人员则需要产品的市场信息、产能产量、进出口数据、财务指标等相关信息,以确保产品畅销。据统计我国科技型企业中只有46%经常从信息服务机构获取科技信息,科技型企业中还有大量科技信息潜在用户需进一步挖掘。因此,信息服务机构应大力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力度,根据其需求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二、基于科技型企业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基于科技型企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表现为不仅要对企业提出的需求提供最贴切的信息服务,还要能依据企业个性特征,主动采集企业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分析企业的信息需求特点,提前规划布局相应的信息资源,从而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信息产品。

(一)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本质特征。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包括依照企业的需求来设计和安排信息服务;创建适应企业信息应用人员心理和行为习惯的信息环境,按照企业需求来规划布局源数据,通过深入加工整理,来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产品。

(二)个性化信息服务应具备交互性与可定制性。通过友好界面及各种实时通讯手段,企业自主表达自身的信息需求,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来挖掘企业的信息需求,同时企业能及时准确提供信息服务的反馈结果。企业可根据自身行业背景及需求特点,实现信息资源的定制化服务。

(三)个性化信息服务应提供灵活多样的信息产品。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给企业的信息产品在及时准确的基础上,还要根据企业的需求特点在指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提供方式灵活的服务,如信息的组织形式、文献种类、文献范围等。

三、基于企业信息需求开展“一企一策”信息服务

“一企一策”的核心是个性化服务,面向科技型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首先要对服务对象进行梳理,了解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一企一策”个性化体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精准的市场定位体系。在面向科技型企业的信息服务中,需要对企业进行准确区分,了解企业的行业特点,充分掌握企业的真正需求,以企业的需求作为信息服务的出发点。

(二)与企业建立个性化传播沟通体系。在现今网络时代,借助现代电子、数码、网络设备,信息服务机构与企业的双向沟通已成为可能。信息服务机构与企业的双向沟通正是了解企业需求,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最好途径,而且有利于接受企业的建议和监督。

(三)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无论是与企业双向沟通以正确了解企业的需求,还是通过对企业需求的了解、对企业进行正确的定位,都是为企业提供满足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而做的准备。在当今时代,企业的信息需求趋向于个性化、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产品正是企业所需要的。

四、开展“一企一策”信息服务的手段

(一)依托现代通信手段,与企业建立双向沟通体系。依托现代通信手段,借助电子邮件、QQ、微博等网络通信工具,辅以电话、短信、传真等传统通信工具,及时向科技型企业信息服务公告、推送服务信息,并以这些工具为手段及时了解企业对于科技信息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策略,开展“一企一策”信息服务。

(二)细分行业领域,提升科技信息服务个性化程度。不同的行业领域,对科技信息需求类型也有所不同。根据企业所从事行业领域的特点,推断出企业对哪些科技信息比较感兴趣,缩小信息服务的范围,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以达到提升科技信息服务个性化程度的目的。

(三)通过公益培训免费体验,提高企业信息应用能力,促进科技信息服务。通过各类科技信息公益培训,普及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相关知识。科技信息公益培训作为一种长期的、有连贯性的工作,旨在提高企业应用科技信息的能力,同时向不同类型的企业重点推介特色数据库及个性化服务,并免费为企业开通体验服务,让企业切身体会科技信息对其工作带来的帮助,进而全面促进科技信息服务开展。

(四)深入创新载体,有效提高信息服务的显示度。科技创新载体是科技型企业聚集地,科技信息需求巨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要深入创新载体,主动收集各类企业需求,通过开展企业诊断、解决技术难题、人才培训、成果交流等各种形式向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能有效提高信息服务的显示度。

(五)开展用户课题跟踪,提供特色信息服务。课题跟踪是面向较高层次科研人员开展的专题信息服务活动,具有主动性、深入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的特点,通过对各类科技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分析,源源不断为科技企业及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特色信息服务。

五、开展“一企一策”信息服务的方式方法

(一)企业生产技术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迫切需要有关产品可行的工艺路线、可采用的原材料以及该产品相关的一系列信息,以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同时企业在新技术应用及生产中出现疑难技术问题时,同样迫切需要得到科技信息服务。目前单位已为中国天辰工程公司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已二氰制备乙二胺”提供相关技术的专利技术分析报告,完美解决了该企业在项目攻关过程中遇到的生产工艺瓶颈。

(二)专利技术信息的开发利用。随着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需要从专利技术信息中了解谁是最活跃的研究者和实施者,了解行业领先者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了解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情况,发现潜在的竞争对手;了解某专利的法律状态从而决定某产品是否可在法律许可的国家或地区销售,规避必要的法律风险。单位已成功为首创爱华市政公司完成多个领域专利信息的调研工作,详尽了解各项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专利信息的法律状态,为该单位知识产权投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企业市场信息的查询和分析。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渐形成,企业在遇到产品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产品经销中的突变或不可预测事件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时,需要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和商业资讯信息,以便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天狮科技集团计划引进康视灵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但遇到生产工艺与市场前景不确定因素众多的困扰,单位通过分析与该产品相关的国际标准、专利信息、FDA状态、法律信息,为该企业出具技术分析报告,为该企业最终的准确决策提供了参考。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园;企业;创新;发展;温床;围城;效应

我国举办科技园的政策在较大的程度上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且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说,科技园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绿色温床,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力的支持,并且在政府、高校、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的共同促进之下,科技园区快速发展,不断壮大,使之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好示范,在科技园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要素高度聚集,各种创新创业要素处于一种被活化和激发的状态之下,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自由选择和竞争。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科技园是一种技术创造和技术转移的社会实验,“温床效应”和“围城效应”并存,并非所有的科技园企业都能够获得创新绩效,还需要寻求适宜的、科学的组织战略,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科技园的“温床效应”,调节科技园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的“围城效应”。

一、科技园的概念及其功能

科技园是基于公司的赢利为基础而创建的,它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结合和联系,推动和倡导以知识型产业为主导的企业建构和成长,并为技术和商业技能的传输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有效的管理。

科技园的正向影响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输送和支撑。科技园内有多种重要的资源,这些内部重要资源的配置方式有所不同,这就成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资源来源和渠道。在科技园内的交流技术研发经验、信息交换网络等不断溢出,成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二)资金支持。科技园为企业提供了风险资本金,并为企业成长提供了信用认证服务和资金支持服务,这些支持都极大地避免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失败。(三)文化支持。科技园的人才聚集,也极大地激发出创新的思S和文化氛围,在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前提下,科技园通过自身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了园区内企业的形象,为园区企业吸引了极其广阔的社会关系。(四)市场支持。科技园的独特地理优势,还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极其宽泛的市场环境,集聚和汇集了大量的社会市场信息,成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二、科技园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温床”效应与“围城”效应分析

(一)温床效应

科技园成为高新技术创业创新发展的绿色温床,其具有的“温床效应”具体如下:

1、科技园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创新驱动平台。科技园建构了一个优化而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在这个优化的系统和平台之下,企业可以获得极为强劲的创新驱动力,通过这个“政策工具池”,实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整体衔接,在这个整体之中,它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共享的知识创造机会和知识信息交换平台,极大地提升了科技园内企业创新的绩效性。

2、科技园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科技园具有优越的地理便利性特征,它临近大学和区域性的研究机构,这就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服务的契机,科技园可以为企业提供极其便利的公共建筑、办公场所、图书馆、信息交流中心等资源,在这些基础设施服务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3、科技园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科技园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必要的、科学而系统的管理咨询服务,这主要是针对一些新的高技术企业尚缺乏足够的行业经验而提供的,它可以较好地使园区内的企业陷入到“新组织”困境之中,清晰地使园区内的企业界定自己的高科技定位,并在科技园的专业服务和管理咨询条件下,极大地提升自身的创新绩效。

4、科技园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文化环境。科技园在国家的推动之下,俨然是一种“社会性的符号”,它集聚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各种资源,融合生成了一种全新的科技园创新文化和氛围,在这个和谐的、良好竞争秩序的合作创新商业环境和氛围之中,企业获得了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并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

5、科技园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对接服务。科技园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征,更容易使知识和技术产业化,而企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产品和服务,更快地提升了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并在良好的市场对接服务前提下,极为有效地拉近了知识创新与增值市场服务的关系,使科技成果产业化更为快速和高效,切实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产业化落地,由此也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

(二)“围城”效应

尽管科技园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产生了绿色的温床效应,然而,也有部分研究学者看到,科技园的地理位置特征并没有完全达成企业的创新绩效,这种单纯的、地理上的位置拉近,并没有真正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链接。研究认为,事实上,在科技园内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企业之间的互动是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和制约的,它们并不是开放式的、自由的互动和交流,这就使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增加。尤其是当科技园集群在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科技园集群会出现锁定和强化内部网络的意识和观念,这就使企业与外部的联系弱化,处于科技园集体思维的禁锢之下,无法实现自身的创新,这便出现了科技园对企业的“围城效应”,这种“围城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与外部网络的联系,无法打破在科技园形成的思维定势,抑制了企业的创新绩效性。

三、企业战略分析

(一)资源获取战略

科技园区的企业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在园区内的地理位置优势,获取自身创新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自身在创新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技术创新风险,最大化地减少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在这种资源获取战略的有效运用之下,可以使企业明显地获得创新发展所需的资源,活跃自身的创新文化氛围,从而获得科技园对自身创新发展的“温床效应”,削弱外部组织网络联系的“围城效应”,还可以克服和防范科技园内部的交易成本增加的“围城效应”,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

(二)提升争力战略

科技园区内的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加以考察和优化,即: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企业成本创新能力、吸收资源和技术的能力、网络信息能力。通过对这四种核心能力的提升,可以极为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极其有效地规避和防范科技园的集体行动所带来的限制,突破科技园内的群体性思维固有模式,同时这也是企业不断学习和知识累积的成长过程,它可以极其明显地提高和优化企业的创新绩效。

(三)品牌创建战略

科技园与企业的链接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社会声誉,科技园的各项有利资源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关注者,并引发良好的评价和社会声誉,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创建,进而也可以极大地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具体来看,科技园的管理咨询服务和创新文化氛围,可以较好地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建设。然而,科技园所提供的市场对接服务则可能会对企业的社会声誉的创建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企业的内生行市场行为,没有积极地向外开拓市场,而仅依赖于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的市场对接服务,这显然对企业的社会声誉的创建不利。为此,企业应当积极地开拓外部市场,增强自己对外界的吸引力,提升自己的市场形象和声誉。

四、科技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渠道与举措

(一)充分挖掘网络平台信息,提供合作契机

科技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强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建立与国外科研机构或公司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机构,获得相关的合作与交流信息,为企业建立良好、稳定而有价值的合作契机,要充分挖掘网络平台的各项信息,推动我国企业的创新发展,在技术引进和创新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实现技术的转移和对接。例如:可以开展合作研究、技术座谈会、联合设计、合作办实验室和研究所等,推动科技园区企业的国际化建设。

(二)注重科技园内企业的技术互动与合作

科技园是一个具有强强联合的优势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之内,企业可以进行交互式的合作与交流,例如:位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同行企业等,这些企业可以从技术上、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联合和合作,利用其地理优势和文化融合优势,更好地实现生产和技术的链接,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并且,科技园还要完善自身的“组织协同”和“互利共生”机制和体系,使科技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在体系的激发之下,更好地形成一个网络,达到最大化的激发效应和反馈效应。

(三)优化创建科技园金融服务平台

在科技园的资本驱动前提下,还要开发和优化科技园的金融服务平台,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举措,更好地激发科技园区的企业创新发展。要通过设立研发成果奖励基金的措施和方式,对企业的技术开发成本、技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技术增值能力、合法性、风险性等,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对研发成果良好的企业给予研发成果资金基金的激励,从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园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绿色温床,在设立科技园区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科技园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考虑区域经济集聚所产生的“围城效应”,要通过有效的举措和策略,规避科技园的聚集负向效应,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琦. 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探讨[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05)

[2] 苏屹,姜雪松. 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构成主体与运行过程研究[J]. 科研管理. 2013(S1)

[3] 王伟浩,陶爱萍. 高技术企业分权损益经济学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4] 蔡锐,何伟胜,王涛. 基于创新网络的高技术企业治理研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07)

[5] 陈琦. 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形成的一个理论框架[J]. 财务与金融. 2010(04)

[6] 杨震宁,吴杰. 不同功能分类科技园的资源供给差异研究[J]. 科研管理. 2011(09)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战略;管理模式;企业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中,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各企业经营管理的长远目标。与此同时,各种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管理模式和经济战略也层出不穷,结合自身实际寻求创新的管理模式与经济战略有利于企业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其企业形象和责任感的塑造与维护,为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一、创新管理模式

在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管理模式中,逐渐产生了“三条底线”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三条底线”强调在进行战略决策制定时要综合考虑其绩效,即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环境和社会效益。其实施有利于企业治理能力价值和治理效率价值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声誉价值的提高,对于企业顾客忠诚价值的培养,对于其业务伙伴价值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三条底线”创新管理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有效实施:

(一)明确战略定位

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要对自身的社会责任进行整体上的把握,通过在社会、生态和利润这“三条底线”中寻求最佳的平衡,结合一根“底线”的规范伦理准则对另一“底线”进行衡量和对照,使企业明确自身应该重视的方面及当前暂无计划实施或暂不能实现的方面。一些企业将更高的经济责任最为其追求的目标,对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满足于超越最低水平;一些企业重视自身的环境责任水平,对经济责任的追求则致力于向社会进行适度利润空间的提供,对社会责任的追求则满足于对员工参与社区活动的支持。因此,企业要正确有效实施“三条底线”创新管理模式,就要善于平衡“三条底线”关系,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和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结合自身使命,确定正确的战略定位,实现“三条底线”间的科学有效平衡。

(二)设置职能机构

近年来,企业责任逐渐被视为其核心战略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其组织内部对负面新闻应对的临时功能。长期以来,尽管我国“三条底线”的创新管理意识逐渐形成,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这一管理模式仍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一些企业在工作中采取相关事务由不同部门进行分散负责和处理的方法,比如:营销部门负责受理客户投诉事务,人事部门负责协调劳资关系事务,公关部门负责处理危机事件或环保问题。新的经济环境下,为保证“三条底线”创新管理模式的科学有效实施,企业应该独立设置相关部门负责处理相关事务,同时还要对该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选拔和录用,通过高层人员继续努力相应的管理体系指标,在定期考核和评估内部管理绩效并对其考核结果进行报告的撰写和,促进相关事务的高效快速处理。

(三)建立报告制度

在企业建立起独立管理和处理“三条底线”的部门后,还要积极推进其管理报告制度的尽快建立,通过内部评估和考核其管理绩效,并将其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定期向社会进行公布,在便于社会各界对其监督的同时,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在使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同时,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增强。近年来,国际上主要形成了两种对企业“三条底线”创新管理模式信息进行披露的方法:一种是将企业的业绩和社会责任在其年报中进行载明;另一种为将企业业绩和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定期的独立。通过分析发现,定期独立的披露方法日益成为企业实施“三条底线”报告制度的主流趋势。

(四)纳入文化体系

“三条底线”创新管理模式关系着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经营和发展决策时应将狠抓落实“三条底线”模式的建立,将其指标体系的形成、内部绩效的评估、撰写、等环节。通过自上而下对员工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培训与教育,使全体员工能够行动一致、认识统一,使企业“三条底线”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得以形成,并逐渐同企业文化相融合。

二、创新经济战略

为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还要对其经济战略进行创新和改进,近年来,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经济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弥补战略

弥补战略是指企业在集中现有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对现有供应商忽视的潜在需求或利基市场进行满足的战略,其在考虑自身资源有限性的基础上,重视对利基市场而非全部市场的瞄准和集中,运用这一战略能够有效降低开发市场的资源要求,同时在努力瞄准利基市场中尚未满足潜在需求的同时,有利于企业占据先入优势从而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在选择现有供应商没有重视的市场缝隙的同时,通过差异性产品的提供,有利于其竞争失败风险的有效降低。弥补战略的运用,企业在避免与实力强劲竞争对手进行高成本直接竞争并充分理解消费群体潜在需求的基础上,有利于其边际利润的顺利实现。此外,该策略的运用存在着强劲对手进入的潜在风险,在企业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均不占优势的条件下,很容易失败。因此,企业在运用这一策略时还要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积累,比如:客户关系、消费者信誉、品牌效益、分销系统等,在创造和积累无形竞争产品和服务时,对其因自身资源和实力限制造成的劣势进行弥补,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取胜。

(二)差异替代战略

差异替代战略通常是指将企业现存的共同供应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通过可替代现有服务和产品的差异服务于产品的提供,增进企业的竞争力。弥补战略的采取是寻求适合的战略避免与强劲对手的直接竞争而占据竞争优势,差异替代战略的采取将目标市场上现有对手的容忍进入作为其进入市场的关键。因此,在实施差异替代战略时,企业要对竞争对手建立和全面开发的市场进行有意瞄准,通过向该市场提供非全然不同但是可以替代的服务或产品,即作为已建市场的后入者而非利基市场的开发者进入目标市场。运用这一战略的优势为:在明确市场需求时能够有效节省开发产品和市场的费用,能够对竞争对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充分的借鉴,在规避较大风险的同时,有利于错误代价的弥补。

(三)“搭便车”战略

在经济学中,这一理论的设计内容为:能够将未付费而从供应的公共服务或产品中受益时面临的困难和耗费的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在实际运用中,这一战略有以下特征:现存市场先入者已经为产品和市场的开发与建立付出了较大成本;另一方后入者已经开始模仿先入者,他们已经获得了坐享其成的机会或付出较少费用就可获利的机会;在对抗“搭便车”者或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先入者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和困难。由此可以看出,“搭便车”战略的运用从本质上来看是模仿市场先入者进入市场战略,从其创造的机会或开发的市场中获取利润,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产品开发成本和费用,这一战略较适应于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方面,中小企业再将先入者已经开发和建立的市场作为自身的目标市场,能够有效降低其不确定需求造成的风险,促使其市场开发成本和费用的降低。另一方面,这一战略的运用能够使中小企业享受后发优势的利益。中小企业作为后入市场者,在学习吸取先入教训借鉴先入经验的过程中,能够对其研究和开发产品的成本与费用进行节省,有利于其市场进入成本的有效降低。同时,利用这一战略,企业还能对市场先入者现有的市场份额进行强度和蚕食,一些市场先入者,在对抗市场后入者时,从事面临着较多的成本费用和较大的困难,因此当对抗收益小于成本时,先入者只能容忍后入者的进入和模仿。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中,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一形势下,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经济战略势在必行。因此,企业要在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对经济原则的遵循,利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经济战略进行创新和改革,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效益的获得。同时,作为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管理模式和经济战略的选取和制定要以企业发展和环境变化为基准,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及时实施战略转换,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雅娜,贠明猛.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探究[J].青春岁月,2012,(16).

[2]王少双.企业管理结构模式及体系制定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

[3]毛运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J].石油和化工节能,2008,(05).

[4]夏晓玲.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J].新重庆,2008,(03).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小科技;发展;科技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50

小小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绩溪县生态工业园区北侧,成立于1995年,专业生产与加工汽车同步器精锻件、高精度齿轮和大规格链条套筒,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有资产8000余万元,占地面积120亩,年产值过亿元。

公司之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自主研制了“卷制链条套筒系列模具及勒圆模的上钉座、磷化程序加温箱等加工工艺”,使用卷制链条套筒系列模具中用于冲压设备的连续模具,材料利用率提高25%,成本降低25%,该项技术于1999年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002年成功研发数控精密辗锻一次成型工艺技术,并第一次将该工艺应用于汽车同步器齿套的生产中。此项技术可以使材料利用率提高35%~40%,加工成本节省10%,而且实现了少切削或无切削,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加工时间,减少了加工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密度和精度,提升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2005年,公司研发的自动化链条配件生产线,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及产能,并获得杭州东华链条集团优秀供方荣誉,且对小小科技生产的链条配件产品实行全线免检。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凸显,公司规模不断壮大。公司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产品转型、自动化改造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为公司快速发展再添动力,并且积极做好上市的准备工作,争取于2018年在创业板上市,为公司的未来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1小小科技创新之路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11企业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是第一推动力

小小科技董事长许道益始终将科技创新工作放在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亲自带领科研团队潜心研发,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因为许道益先生深知小小科技本身规模小、资金少,要想在企业发展上有所突破,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上做好、做活文章。自主研制了“卷制链条套筒系列模具及勒圆模的上钉座、磷化程序加温箱等加工工艺”,这使得小小科技生产的产品在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在企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候,许道益董事长仍坚守科技兴企的信念,鼓励大家继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成功研发出了数控精密辗锻一次成型工艺技术,并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正是由于徐道益董事长的高度重视,起到良好的表率和督促作用,公司的科研人员也倍加努力,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也源源不断地从研发中心流出。

12稳定的科研投入是有效保障

小小科技早在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专业型的研发车间,并且多年来一直以产值的6%~7%致力于研发的投入。即使在企业发展的困难时期仍前后投入600多万元到科研工作中。2006年,公司建设新厂区,又专门建立了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目前,公司拥有大量的研发人员和先进设备。其中研发人员共49人,占到公司总人数的20%;公司采购众多设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准。高投入带来了高回报,小小科技找到了特色的专业制造技术,目标产品生产过程节能节材,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公司的材料成型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的技术在全球同类行业中达到一流水平,在行业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13产学研平台构建不遗余力是制胜之道

小小科技成立之时就设立了研发车间,在2008年迁入公司新址时,又扩大了原来的研发部门,增添了许多新的研发设备,扩展研发人员至49人。小小人一直秉承“以产促研,以研促产”的先进理念,在生产中研究,用生产所得资金支持研发,利用研发的新技术、新设备促进生产,可以说小小科技的发展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同时小小科技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了紧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这些都为小小科技进行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用好用活政策是必要之举

这些年来,国家和省一级都设立了企业创新基金,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专门进行奖励,这本是促进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如,小小科技公司生产精密锻件,由于在精密锻件生产技术工艺上有了根本性的突破,申报的空心轴辗制技术项目2010年被安徽省科技部门破格纳入上报的全省18家国家创新基金重大项目之一。除此之外,小小科技还多次成功申报《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由于得到了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小小科技的科技创新之路再添动力。

15培育创新文化是永恒主题

小小科技十分注重创新文化的培养,董事长带头创新,积极鼓励创新,为员工提供资金和各项技术支持,同时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取得重大技术创新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小小科技有着宽松、宽容的创新文化氛围,允许失败,允许冒险,因为小小科技明白每一次的科技创新都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但是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能为公司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小小科技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小小科技的创新是自由、平等的,每个员工都有自由、平等的创新机会,公司为每位员工都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在小小科技,创新已经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事,它也是小小科技全体员工共同的事业,创新的血液在小小科技每位员工的身体内激情地流淌着。

2结论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当前,我国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产品低端和竞争力不强的困扰。如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提升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已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历史课题。绩溪县的小小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始终践行“科创引领”战略,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产业链结构水平,成功化解了许多企业发展难题,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之路;同时也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2006

[2]刘耀,金恩焘企业模式的发展及创新型企业模式述评[J].深圳大学学报,2008,25(2):86-91

[3]刘耀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企业经济,2008(6):20-22

[4]马永红,赵凌晨,刘拓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技术经济,2007(10):1-3

[5]果洪迟现代企业管理新趋势[J].北京商学院学报,2012,2(15):1647-1648

[6]杨丽霞科技创新要求优化创新环境[J].沧桑,2013,6(37):985-986

[7]巫英,向刚企业持续发展创新过程的重大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88-89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价值工程功能评分发展增效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045.3 文献标识码: A

纵观国内外企业发展史,为获取较好的效益,一般采用的途径是:弃环境获取利益最大化,耗资源追求效益更大化,增投入取得效益增量化,抓管理产生效益科学化,搞创新赢得效益理想化。不管采取何种途径使企业增效,其中增效因素功能的表现重要程度很不一致。因此,为使各因素评分客观公正,本文以江苏裕兴电器有限公司曲折发展史为例,栏目中得分由7位资深专家背靠背打分而取其平均值,并采用“04”评分法,得出诸因素的评分值(见表1)。

表1

按下式计算功能评分系数:

功能评价系数=

设潜力总数为100,按评价系数进行分配,得出各因素的潜力数(见表2)。

表2

逐项定量分析各因素。

一、弃环境因素

表2表明,弃环境换取效益因素A分得的潜力数为5。该因素含水、空气污染、振动、噪音污染等因子。按照上述方法,可将潜力数5分配到各因子(见表3)。

表3

1.水污染因子Aa

电镀有害物质(硫酸、硝酸、铬、镍等)、油污等排放水中,严重影响人、畜饮水,植物吸收水分,对人类生活、生产均留下难以挽救的损失。通过环境治理,水排放基本达标,有利于企业发展增效。

2.空气污染因子Ab

喷砂工艺中的灰尘在空气中飘浮被人畜吸入肺部时,危害极大。通过科技创新,研发自制了脉冲袋式除尘器,吸尘率可达85-90%,为企业增效奠定了一定基础。

3.振动污染因子Ac

剪、折、冲振动很大,对厂房安全、从业人员心里承受能力等都有负面影响,现已淘汰振动工艺。

4.噪音污染因子Ad

原生产的桥架产品,物体间撞击、敲打、机器马达声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分贝标准,影响了周边群众的安宁。对此,企业对产品结构作出了重大调整,使噪音严控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综上所述,弃环境换效益,不可取。裕兴领导最终确立了弃“金”山“银”山,守绿水青山科学发展观。由于依靠科技创新,水、空气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所以,∑A科技创新=Ad+Ab=0.625+1.250=1.875。

二、耗资源因素

耗资源增效因素B分得的潜力数为7.5。该因素一般包括原材料、能源、劳力、现有设施等因子。现将B因素所分得的潜力数,再分配到各因子(见表4)。

表4

1.原材料因子Ba

该公司改制前生产电缆桥架产品,每年耗费(钢)板材1800余吨,生产工艺极为简单,剪、折、冲、表面处理、草绳捆扎、塑料薄膜包装。无科技含量,以耗材求产值,利润极低,企业几乎到了关闭边缘。

2.能源因子Bb

改制前的江苏裕兴电器有限公司年产值6000余万元,年耗能480万千瓦时,靠高能耗取得了较高产值,这种耗国家大量能源,取得较高产值、效益低下的生产方式,是国家限制发展的项目。

3.劳力因子Bc

如前所述,电缆桥架生产工艺简单,小学文化甚至文盲劳动者,只要有力气,都可以当班。一度时期,农村剩余廉价劳动力纷纷来公司求职,但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发展的主流,廉价劳动力已不能适应现代从业需求,招工相当难。逼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走科技创新之路。

4.现有设施因子Bd

改制前的江苏裕兴电器集团,鉴于产品附加值低,只顾利用陈旧的剪、折、冲设备和现有设施,直至磨损、折旧完毕,再也无法维持生产而被迫进行产品调整。

综上所述,耗能源、吃老本,获增效,不可借鉴。因老产品增效无科技创新内涵,所以,∑B科技创新=0。

三、增投入因素

现裕兴公司领导痛定思痛,决心调结构,上新品,瞄准国内外广阔市场急需的电加热装置,投资500余万元,购置先进的程控生产、检验仪器、设备及办公设施,大刀阔斧地进行厂房改造,高薪招聘资深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技能,使企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由表2可知,增投入因素C分得的潜力数为25,现分配到各因子中去(见表5)。

表5

Ca Cb Cc Cd Ce 评份值 总分值 功能评价系数 C 各因子分得

的潜力数

仪器设备Ca X 3 3 1 2 9 40 0.225 25 5.625

办公设施Cb 1 X 2 1 1 5 40 0.125 25 3.125

厂房Cc 1 2 X 1 1 5 40 0.125 25 3.125

人才Cd 3 3 3 X 2 11 40 0.275 25 6.875

技能Ce 2 3 3 2 X 10 40 0.250 25 6.250

1.仪器设备因子Ca

为满足新品开发需求,企业购置了全自动灌粉机8套、自动弯管机3台、自动缩管机2套、机械拉力、压力试验机各1套,研制了电器综合测试台1台等生产、检验仪器设备,加快了科技创新、新品开发步伐,每年都拥有1-2项成果转化为新产品,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

2.办公设施因子Cb

企业的现代办公均按设计程序由电脑程控。大量技术资料、人事档案、财务、资金运作、利税、分配等均储存在电脑内,可随时准确查阅所需资料,较原始人为操作节省了80%人工,提高了办公效率,为科技创新争取了时间。

3.厂房因子Cc

为适应新品不间隔开发、试验、制造,企业花气力、花资金对现有厂房进行了改造,并新建了无尘、不受轻微振动影响的试验室200平方米,满足了新品试制、批量生产、精确检验的需求,为企业发展增效创造了必备条件。

4.人才因子Cd

近五年来,裕兴公司从长远战略考虑,不惜重金引进了高端专业技术人才3名,招聘了专业本科生5名,培养晋升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3名、助理工程师5名;同时,分期分批送他们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断进行继续工程教育,加快了知识更新。为企业科技创新的载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5.技能因子Ce

一线职工的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成果的验证、产品质量的优劣、革新创造的效能。为此,企业以请进来或派出去的形式,按不同工种分批次进行技能培训,每年4次,每次不低于72课时,使其技能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五年来共取得15项革新成果,节省资金35万元,生产效率提高了25%。他们中有1人晋升为高级技师、3人晋升为中级技师。在一定程度上,一线职工技能是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增效的基石。

综上所述,先进的仪器设备,高端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的一线职工,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增效根本因素。所以,∑C科技创新=Ca+Cd+Ce=5.625+6.875+6.250=18.750。

四、管理因素

表2显示,管理D分得的潜力数为27.5。该因素通常含有人、财、物、产、供、销六大类。这里,针对裕兴企业实际,重点从安全、财务、质量3因子进行剖析,现将潜力数27.5分配到各因子(见表6)。

表6

Da Db Dc 评份值 总分值 功能评价系数 D 各因子分得

的潜力数

安全Da X 3 2 5 12 0.4167 27.5 11.459

财务Db 1 X 1 2 12 0.1666 27.5 4.582

质量Dc 2 3 X 5 12 0.4167 27.5 11.459

1.安全因子Da

安全就是效益,这是公认的道理。裕兴企业领导层十分注重安全工作。企业在当地首家通过了三级安全认证,至今无一起安全事故。这得益于企业安全教育正常化,严格检查规范化,制度落实刚性化,分工协调周细化。

2.财务因子Db

企业规范健全了一整套财务管理制度,关注和及时掌握国家各项企财、税收等方面工作。在例行完成企业的财务监督、估算预算、资金筹措、积极策划、财务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合理安排财务核算、发票管理、销售统计、产品汇总、工资核算、成本核算等相关工作,并对应收款、应付款、费用开支进行信息化管理,确保年销售额的6%科技创新、新品开发资金准时、足额到位。

3.质量因子Dc

为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裕兴企业一贯重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始终如一地追求产品零缺陷。企业及产品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3C自愿认证,中国、美国、法国、欧盟船级社认证,获得了国家安全防爆证、中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经制造工艺创新、工夹量具创新、调试创新,产品质量一次合格率由96.5%提高到99.2%,客户满意率达100%,

通过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丰厚增效点。所以,∑D科技创新=1/3(Da+Db)+Dc=1/3(11.459+4.582)+11.459=16.806。

五、科技创新

表2表明,科技创新因素E分得的潜力数为35,该因素主要含有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检验创新,现将潜力数35分配到各因子(见表7)。

表7

Ea Eb Ec 评份值 总分值 功能评价系数 D 各因子分得

的潜力数

设计Ea X 3 3 6 12 0.5000 35 17.5000

工艺Eb 1 X 3 4 12 0.3333 35 11.6655

检验Ec 1 1 X 2 12 0.1667 35 5.8345

1.设计创新因子Ea

科技创新既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近五年来,裕兴企业通过产品设计创新,获得了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受理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高附加值产品迅速占领了军工、船舶、铁道车辆、石化等高端应用领域。

2.工艺创新因子Eb

在研发新产品过程中,科技人员对热管选材、下料、弯曲、缩管、胀紧、镁粉灌输密实均匀、防爆自控、温度自控、热管快捷安装拆卸等23项关键工艺进行了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高了25%、节材7.5%、节能8%,安全性达100%。

3.检验创新因子Ec

企业研发的电加热装置,涉及必检项目有:介电强度、泄漏电流、耐腐、耐温、耐压、防护、防爆等级、热效率、温升、发热均匀性、自控精准度等28项,通过对检验仪器设备的选型、设计、购置、创新制造,满足了产品全部指标的检验。优良的性能,可靠的质量,赢得了企业效益的倍增。

综上所述,先进的设计、合理的工艺、精准的检验是科技创新的结晶,使企业利税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32%,注册资本由80万元提高到686万元,固定资产由350万元提高到850万元。所以,∑E科技创新=Ea+Eb+Ec=17.5000+11.6655+5.8345=35

诚然,企业发展增效涉及因素很多,但从定性定量分析可以看出,其关键因素在于科技创新。

因此,∑科技创新=(∑A+∑B+∑C+∑D+∑E)科技创新

=1.875+0+18.75+16.806+35

=72.431

通过对江苏裕兴电器有限公司发展增效的剖析,强有力地证明了企业发展增效,科技创新因素占72%。只有创新,企业才能在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今的裕兴企业,生产热气腾腾,管理有条不紊,创新连续不断,效益年年递增,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春意盎然、朝气蓬勃的发展景象。

参考文献

1.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上海市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