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同管理考核细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事后合同;成因;危害;预防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通过合同来实现。合同管理成为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能否实现合同的高效管理,把好合同关,成为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庆石化公司物资供应中心是承担着大庆石化公司生产建设物资的采购、接运、仓储、供货任务的服务型单位。多年来由于市场工期紧、配套保障难以到位、内部管理链条长等多种原因,先办业务后补签合同的情况时常出现,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埋下很大隐患。
一、事后合同的成因及危害
合同的履行日期早于合同生效日期所形成的合同,统称为事后合同。事后合同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公司各项管理不协调,比如计划或预算下达迟延、管理流程不合理。二是承办单位的自身原因。有的是故意不签订合同;有的是不了解、不习惯事前签订合同;有的是不知道如何签订合同。三是合同管理制度、流程和合同管理人员的原因。如合同审查审批流程过长,审查审批人员超时限审批;部分合同管理人员系统操作不熟练、不及时等。四是在有些交易行为中我方处于弱势地位,被迫接受先履行后补签合同。通过对事后合同原因的分析,因主观原因造成的事后合同、部分客观原因造成的事后合同通过努力是可防可控并且可以避免的,少部分因客观原因造成的事后合同,很难做到事前签订合同。
事后合同是粗放管理的体现,说明企业整个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够协调统一,企业管理活动与生产经营实际不相适应,管理目的没有实现,如果事后合同处理不好,真的引起纠纷,对整个大庆石化公司的影响很大。
二、预防事后合同发生的方式
近年来,物资供应中心按照大庆石化公司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合同综合管理职能,切实把合同管理作为规范管理、提高水平、降低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认真组织开展事后合同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加强合同系统培训学习。合同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庆石化公司的合同管理水平。由于合同业务人员工作变动频繁,为保证合同签订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工作中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对合同业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应用培训,加强合同业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并对事后合同的概念及法律风险进行分析讲解,有效提高了合同业务人员的系统应用能力和水平。
2、加强合同流程跟踪监控。大庆石化公司物资供应中心发挥信息化、标准化管理优势,开展流程提示服务工作,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处理系统内的合同业务,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合同业务流程的执行力,督促审查审批人员及时处理待办的合同业务。对于申报签订的合同及时进行跟踪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合同承办人员,随时解决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合同审查审批流程运行顺畅,合同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园林绿化;成本控制;会计核算;合同管理;经济利益
一、园林绿化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分析
如今,不少园林绿化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管理较为滞后,尽管企业大都有一套系统的成本控制制度,但却未能严格照章办事。同时,企业的各级从业人员往往对成本控制认识不足,直接导致成本控制愈发倾向于形式主义,很难发挥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功能。另外,部分园林绿化企业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制度的科学建设和创新置若罔闻,尤其是未能依照自身运营的特征编制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为此,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合同管理,成为园林绿化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成本控制的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生态园林城市的打造有效的推动了园林种植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也使得人们的生活空间得到拓展。但是在园林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如何保证生态园林建设的同时又能够降低绿化成本成为园林设计施工人员面临的重点问题,本文就园林种植施工中降低绿化成本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施工过程的全程成本控制
1.施工初期的预算控制
为提高园林绿化的施工初期成本控制的实效性,园林施工单位要在工程投标时依据招标文件与绿化概况科学预测成本,进而精确把握报价,做好预算控制工作,要依据事先设计的图纸以及其它资料对中标图纸里的造价内容进行细致、严密的研究。施工单位要以着眼于未来,对园林市场的变化动态进行深度调研,密切联系企业运营状况,运用正确的预测手段,科学确定预算阶段运营管理的目标。其次,企业在编制预算时要运用参与性的预算编制办法,即编制预算时能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地往复循环,产生了参与性的预算控制,由管理层细化总体目标,各基层单位要依照现实状况编制预算方案,向本部门呈报,各部门要对下属单位所报的预算方案进行汇总,最终形成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将其呈报给上级预算控制机构,由该机构对草案进行科学审查,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向各部门反馈,同时要求预算的执行部门继续修订,经多次沟通、协调,最终达成总预算方案,将该方案报请高管审批后,下达给各预算执行部门去执行。
此外,采购部门要依照项目需要,事先搞好市场调研工作,选择运输费用低廉、质量过关、价格便宜的供应单位。项目技术人员要密切联系施工现场的实际,科学规划现场布局,合理规划施工进度,以降低器械设备和人力的费用开支。
2.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首先充分收集利用基础资料,要对园林绿化的原始资料加以全面整理、统计和汇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精确掌握原始资料的计算和分析办法,及时传递、保管和存放各种原始资料,以便如实、准确地反映园林的施工过程。其次要健全完善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机制,运用制度约束和规范流程,并依靠科学的流程创造效率及效益。同时要严控苗木及材料成本,把苗木单列成本项。据调查,苗木成本在绿化项目整体成本中的占比最高,达58%
以上。所以,削减并严控苗木的成本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有着直接
意义且巨大作用。施工后期要科学扫尾,按时转移施工器械和设备,限制人员的配备数量。具体地说,施工企业要有效缩短竣工扫尾的时间,禁止把施工力量抽调至其它项目中,不拖延扫尾工作,提高其实效性。此外,还要高度重视验收工作,验收前要备好各种原始资料,并送甲方审查,对验收中甲方的意见要认真听取,实施规范化的养护管理,以顺利完成保修期以内的养护任务。强化对养护负责人的追踪监督,保障工程如期交付。
3.施工后的成本控制评价
此外,要重视竣工后的成本考核工作,工程一旦竣工,其开支金额也同时确定,项目部要汇总各类成本核算资料,报企业审核,Y合企业的审核建议,严格依照项目部及有关部门订立的成本控制的规定,视情况对负责人做出奖励或处罚的决定。依靠考核奖惩机制的健全,规范考核的主体、时间、对象、指标和措施等,提高考核机制的严肃性。必要时将项目全体人员纳入考核范围。对业务过硬、成本控制得力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切实做到公平奖励、公开表扬,促进全员增强成本控制意识。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前面的全过程控制,在这里主要指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削减园林绿化工程成本的必然要求。合同管理要将合同作为中心环节,施工企业要出台合同管理的制度与章程,对合同管理的流程、实施细则以及合同的起草、谈判、订立、检查等诸多环节进行规定。在施工合同订立前,要重点审查合同文件内容的完整性和风险性、条款的全面性等要素。若发现行文中有概念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地方,要及时予以更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要时刻监督合同的执行状况,通过健全的合同管理避免被对方索赔,同时将合同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力武器,已实现控制成本的目标。
近两年来,*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农村财务基础工作,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强化四项措施,着力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有效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农村财务管理基础
开发区将财政财务管理、经管审计工作纳入财审局统一管理。针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或不完善,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严等实际,结合全面推行农村财务托管制度,重新修订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规定》、《农村合同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农村财务托管暂行办法》,配套实施了《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级日常开支备用金管理制度》、《农村日常财务处理程序》等等。通过进一步明确农村财务托管中心及村级报账员的主要职责,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财务大额开支审批制度》、《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等,使全区农村财务管理步入了“按制度办事、按程序操作”的规范化轨道。目前,开发区已将除有经营收入的14个村外的123个村财务管理全部纳入托管,对所有村的土地租赁、建设征用款项实行了专项托管制,确保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安全完整。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财会队伍素质
针对不少农村财会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素质普遍较低,且推行村帐街道代管后,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一时难以奏效,造成农村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规范的实际,开发区财审局利用农闲季节,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各街道经管审计站、村级报账员分阶段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及农村财务托管方面的知识。有关人员还结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村级报账员进行有关票据领用、核销、业务结算等会计实务培训。同时,注重加强财经法规、廉政纪律及思想道德教育。近两年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财会人员423人次,切实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重点开展好三个层次的审计监督:一是各街道经管审计站组织的对所辖村的审计。重点对收支、现金、档案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及财务处理程序合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监督,发现违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二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街道农村财务托管中心的审计。通过对全区4个街道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村级托管资金有无公款私存、侵占、挪用或违规出借问题,两年来提出审计整改建议30多条,保证了村级托管资金的安全。三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重点村的审计。每年年初,重点对建设占用土地补偿多、集体经济来源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村进行梳理分析,确定4-6个村作为直接审计对象,通过对会计核算、票据印章管理、财务收支审批、资产债务及合同管理等进行审计,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近两年实施重点审计项目30多个,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目前,对于合同管理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所谓狭义的合同管理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对于合同的监督管理。而广义的合同管理不仅包括行政部门对合同的监督管理,还包括企业、个人对合同的管理。企业的合同管理又被称为企业的合同自律,指的是企业对于本单位所签订的合同及履行情况进行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等活动。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用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达到预期的合同管理目标。
二、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关系
招投标属于合同的谈判和订立阶段,是合同管理的上一步。招投标的结果更注重于竞争性条款的形成,作为招标一方想通过最小的运作成本,来满足投标一方的要求,而投标方则希望满足要求的同时获得最大利润,招投标双方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取得利益最大化。但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双方呈现出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未构成合同关系,在时间上提前于合同管理,但招投标所达成的结果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合同是招投标双方以法律形式落实的承诺。只有双方签订了合同,招投标的交易行为便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保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招投标的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不同步。企业对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出现多头管理现象。招投标管理人员和合同管理人员只关注于自己的工作,两者缺乏必要的沟通,致使招投标管理人员只负责前期的审查和招投标工作,而合同管理人员只负责合同签订和履行,工作无交集,影响下一步工作开展。例如招投标人员在招投标期间可能会对内容进行更改,由于缺乏合同管理人员的指导,更改的内容不规范,就会导致后期实施过程中出现违约现象,给企业带来损失。
(二)合同管理体系不完善。谈判前期未认真审查对方的履约能力,谈判过程中没有充分的掌握和分析当前市场行情和技术标准等情况,易出现忽略核心内容或关键细节的问题。对于已签订的合同,没有及时的送达相关单位,进行必要的交接手续,使得有些单位对于合同内容不了解,或者对合同不重视,未及时采取措施履行或监督单位履行合同。部分承办单位具有依赖心理,缺少主动履行或督促履行合同的意识。由于欠缺有效的合同督查,未能及时发现违约现象,造成企业的损失。
(三)招投标文件的内容不够规范。目前,大部分招投标文件的撰写工作由招投标机构承担,招投标机构熟悉招投标流程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工作量。但招投标机构对于项目的内容和技术要求了解甚微,致使编写的招投标文件内容过于简单,深度及广度都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同的后续操作。招投标机构的工作人员擅于编写招投标文件,但未必具有相应法律和合同管理知识,因此编写出来的招投标文件存在不准确、不完善等缺点,也给合同的后续操作带来了隐患。
(四)招投标机制不完善。现行的招投标工作已形成较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例如在主体的资格审查、招标文件的审查和招投标监控方面已经较为完善,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这些制度在实践中对于规范招投标行为,制止和制约合同的违法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招投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竞争,例如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评标过程的不公正不科学等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和想象都将后期的合同履行带来危害,甚至引起法律纠纷,损害企业利益。
四、加强招投标的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同步。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参与招投标过程,与招投标人员共同审查招标文件,便于第一时间掌握招投标情况,在招投标人员进行内容调整的时候,及时给予可行性意见,避免一些不规范不合法的条款出现,保障企业权益,使合同更具可操作性,履行过程更顺畅。招投标人员在招投标过程中及时向合同管理人员解释招投标文件的内容,便于合同管理人员的理解。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促使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完善合同管理体系。谈判前期招投标部门认真审查对方的履约能力,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忽略核心内容或关键细节的问题。对已签订的合同,及时的送达相关单位,合同承办单位要按月或按季度对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报告。设立职能部门,定期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检查,确定内容、标准及工作重点、细化考核标准,督促各部门认真履行各项义务,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定期对合同履行内容进行汇总,形成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
(三)规范招投标文件内容。提高对招投标文件的重视程度,由于招投标文件的内容及水平直接关系到招投标双方的利益及投标的效果,要全面提高招投标机构编写招投标文件的能力。招投标的企业可以根据招投标方式的不同,制定示范文本,涵盖合同的实质性内容,对重要的投标文件采取会议审查的方式,由单位领导带头,各部门人员共同参加,必要时邀请专家对文件内容进行审查。招投标机构加强撰写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相关法律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技能,保障招投标企业的利益。
(四)完善招投标制度体系。整合现有的相关招投标法律规范性文件,形成完善体系,推进招投标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明确实施细则,增加招投标工作的可操作性,使其科学化和具体化,避免出现歧义。严格资格审查,防范恶意招投标现象,建立招投标监督机制,监督招投标的整个操作过程和后续履行实施过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维护招投标企业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关键词: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国际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建设工程快速发展,配置建设活动资源的设计市场日益活跃,弊端也逐步显现,出现许多不按市场规则行事的案例,引起许多纠纷与问题,影响了市场健康发展。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作为设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建筑活动主体间沟通的纽带,起到剂的作用。自九七年我国颁布《建筑法》、《合同法》以来,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已成为规范建设工程主体各方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法律文本和重要凭证,在完善设计市场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国际化建设,以适应建设工程设计市场发展十分重要。
一、我国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的基本现状
1997年我国颁布了《建筑法》,1999年颁布了《合同法》、《招标投标法》,2005年建设部又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2007年印发了《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一系列法规的出台,使建设工程设计市场出现新局面,相关单位能依法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义务,双方权益受到保护,出现问题能依合同规定协商解决,设计市场迈入有法可依的轨道。
二、我国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也出现许多新问题。
1.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相关法规大都是十几年前颁布的,这些法规只概括笼统地对签订合同双方和权利义务以及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简单的规定和说明,并没有相应的具体意见,对于违反合同相关条款的执法规定也仅在我国《刑法》中有部分说明,更没有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的具体法规,法规不完善造成了诸如设计费不按时支付,设计图纸因此不能继续交付,影响了建设工程进度,给信誉造成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2.合同文本不规范
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合同文本是按照建设部出台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标准订立的,国家对于合同文本的制定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合规格的合同文本。一方面,目前,在建设工程市场中不依照建设部出台的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合同的比较多,发包商与承包商之间很多都采取自制承包合同的形式来签订承包合同。而自制合同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约定的合同条款中,条款的词语用法、条款的前后衔接、条款的文本格式等都与规范合同文本有很大的差别,尤其对于一些不法的发包商而言,他们倾向于自制合同文本,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些模糊的字眼以及笼统的语句来规避自身的风险,等到承包商发现自己的权益受损时,发包商可以通过合同条款的另一种解释来获得为自身利益辩护的权利。
3.法律意识淡薄
受封建思想束缚,全民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多年普法,但具有法律知识能真正依法办事维权的不多,在建设工程领域也不例外。大部分设计合同管理人员大都缺乏正规的法律教育,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没有依法办事维权的习惯,一切服从领导已成为常态,一旦出现问题不懂依法维权。
4.管理人员缺乏
我国建设工程领域重资金、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仍很严重,认为工程管理不是热门学科,许多优秀人士不愿参加这方面的学习研究,使得参加这方面学习的人大都是不得已或转业人员,他们学习兴趣不高,即使输送到建设工程单位,领导也不重视,工作繁杂辛苦,职务不明确,工资待遇低,工作不安心,更谈不上研究。因此造成包括设计合同管理人员在内的建设工程管理人才缺乏。
5.管理水平落后
受重技术轻管理思想的影响,造成管理人才缺失,仅有的现岗管理人员,不但缺乏专业知识,从合同的签订、履行到终结,至出现违约问题等各方面整个过程缺失系统完整的规章制度可循,造成管理水平落后。
6.涉外需求不适应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涉外建设工程设计项目日益增多,在接纳涉外建设工程设计项目出现了许多障碍,既无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可依,又缺乏相应的合同示范文本可循,更缺乏涉外设计合同管理专业人才。
三、加强我国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法制化建议
1.完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依法治国是我国基本国策,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有法可依的基础。针对我国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现状,建议在现有的相关法律框架下,国家或地方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制定配套的实施意见和办法,使建设工程设计从双方开始业务洽谈至设计招投标、合同的签订、合同履行到违约赔偿等各方面的管理,真正实现有法可依,便于准确把握。
2.提高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的法制观念
只有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者的法制观念,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针对我国目前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人员法律知识缺失,法制观念不强的实际,建议建立对职管人员的学法、培训、考核的长效机制,有计划地开展交流研讨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
(二)加强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议
1.培养高素质设计合同管理人才队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培养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针对我国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人才现状,建议制定严格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的长效机制,规范职业准入门槛,同时加强对职管人员的专业理论与技术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水平,引进激励晋升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才队伍。
2.制定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的示范文本
规范的合同示范文本是重要的法律文本,也是重要的法律凭证。针对我国目前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的实际,建议国家或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设计合同示范文本的同时,制定限制使用自制文本的规定,促进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规范化,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产生。
3.健全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科学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系统化的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特征。针对我国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建立科学的、与法规相配套的、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形成包括专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继续教育、合同备案、审查、合同执行全程监督、文件档案管理、设计费第三方监管、信息网络管理等等在内的管理制度。
(三)加强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国际化建议
只有国际化管理才是现代化的管理。面对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我国建设工程设计市场不断对外扩展的实际,建议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制定签订涉外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相关的实施条例与办法,在推行我国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时,充分考虑国际化因素,参照国际合同文本,在满足跨国建设工程设计实际的同时,力争将合同做到与国际接轨,并尽快培育一支有较高专业理论与技术水平的高素质涉外设计合同管理人才队伍。
结束语: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促进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不断向法制化、规范化、国际化迈进,才能适应设计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房维廉.经济合同法的理论与实务[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