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展开,全国各高校的学籍学历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开始了查证工作,在查证过程中较为突出和共性的问题――档案中的学习经历材料不齐全、不规范,如缺少高考报名表、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登记表等,或填写的出生日期与本人信息不符等。证据材料必须到学校历史档案中查找,如果能够查找到相关记载,就给学生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如果查找不到相关记载,就会给学生个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何避免这些因管理不规范和不严格造成的“后遗症”,做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值得人们深深思考和积极探索的。

一、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主体着手

当前,中国高校都比较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学生档案管理却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不论是教育部还是国家档案局,对学生档案管理主体部门都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而是由各高校视本校情况来确定,可能是高校档案馆,也可能是学生处、就业处、教务处、团委,还有可能是各个院系,这样就容易造成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程序不够规范、管理方式不够完善等问题,无法保证学生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档案管理机构作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主体,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其一,建国以来中国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集中统一管理,高校学生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按照国家要求由学校档案管理机构统一管理。2008 年9 月1 日实施的《高等教育档案管理办法》(简称27 号令)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内中增设“学生类”档案,首次将学生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理体制问题,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依法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二,高校档案管理机构是专业的档案管理部T,不仅拥有专用档案库房,还配备档案管理专业人员,这为实现高校学生档案专业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档案管理专业人员较少,学生档案数量庞大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个无法避免的矛盾呢,可采用档案管理机构统一安排布置工作,档案产生部门按照档案材料生成时间、类别进行整理和移交,档案专业管理人员完成归档和管理工作。同时,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和特点的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归档范围、归档内容、归档要求、归档渠道和归档时间。各学生档案生成部门根据管理制度开展工作,确保归档内容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合法。

二、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客体改进

由于宏观层面规范标准的缺失,高校学生档案归档范围和内容并没有统一规定,而由各高校自行规定,这就造成了归档内容、形式五花八门,应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没有必要归档的却归档了。这是在此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中,凸显出来的最大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下一步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高校学生档案与干部人事档案是连续的关系,高校学生档案随着学生毕业后身份的改变直接转换为干部人事档案或其他类型档案。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档案与干部人事档案的衔接,避免产生“后遗症”呢?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应当在参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和特点,确定本校学生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材料不仅能反映学生个人履历、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奖惩情况等内容,还要充实具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如社会实践、综合素质、职业技能、专业辅修、心理健康、资格证书及考级证书等个性化的东西,尽量准确、全面、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校情况,为档案利用单位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手段实施

搭建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网络平台,实现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由于高校学生档案的实时性和动态性较强,在实际操作中,要将学生档案工作平台覆盖到产生学生档案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时段。学生档案工作网络平台要与学籍学历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心理健康数据等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生电子档案。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便于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便于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更有目的地开展,便于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最权威的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的学籍学历信息最具权威性,其中的“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档案”是中国目前唯一全国性人才数据库,也是社会利用率最高的,能够查询到高校在校生学籍信息和历届毕业生学历信息(1991 年以后),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专业、入学日期、毕业日期、学制、学习形式、毕业证编号等基础数据,但对于用人单位在择才方面的参考价值较低。如能在此基础上搭建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网络平台,并入高校学生档案内容,如个人履历、专业成绩、奖惩情况、社会实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职业技能、特长、诚信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形成全面的学生电子档案。这样的电子档案无疑是真实的、完整的、权威的,使用人单位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学生在校期间全面、真实的情况,参考价值将大大提高,从而实现高校学生档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

    档案工作者的价值观是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的价值归结为道德价值,作为一种道德文化,它之所以可以长期、广泛、持久地影响着档案工作者的行为,是因为道德文化是民族传统中的核心文化,是档案工作者在行为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是协调档案馆与国家、政府部门之间,档案馆之间,档案馆与职工之间利益关系的准则。档案工作者对道德践履的尽善追求,对道德人格的完美塑造以及呈现出的高志功低物欲的行为特征,都是道德这把价值尺度在起作用。

    当今人们对档案工作者的赞美也是从道德尺度出发的,“人梯”、“桥梁”、“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这些话,集中描述了档案工作者行为中的勤恳、艰苦、牺牲、甘于奉献、创造性的人格品质,忽视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模糊了档案工作者的心理特色。社会上很多人都说档案工作待遇、地位这样低,但档案工作者对档案事业、对利用者服务却那么热情,这种忠于档案事业的献身精神真是让人感动,其实这就是道德理想高于物质利益的价值观的力量,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基本精神,它从整体上塑造了档案工作者的风貌,也是档案工作者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特征。

    人事档案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的改变?

    1.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转化经济效益。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如人才信息软件的开发,人事信息的共享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开发人力资源信息,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搜索到的人才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递给用人科室,为科研工作服务。

    2.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3.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4.实行人事,促进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人事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相适应、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事有利于促进单位人事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的流动数量和质量会逐步增强。而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自1999年起,逐步实行大中专毕业生人事,将人事档案托管给人才服务中心,促进了人才流动,促进了人事档案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管理。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 人事档案 管理设想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人事档案是一个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人事文件,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的重要依据。但由于人事档案本身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目前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

1.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由于人事档案管理“终身”制,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修正,阻碍了人才的流动。2000年,我院引进了数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整理人事档案时,发现有两名国外留学博士因缺少原始档案材料,无法办理正常调动、派遣手续。之后通过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了人事,但也不能取得其在国外的人事资料。更由于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原单位停薪留职出国留学而扣留了档案),他们的原始档案至今没有转到我院,造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不完整,给新录用单位在人事审核、审批工作中带来不便。

2. 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我院因办公用房紧张,虽然人事档案材料份数多,资料复杂,多年来档案室一直和人事办公室在一起。由于医院人事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人事管理工作量大,人事档案管理都是其他人事管理人员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在档案管理手段上,因为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管理人员还一直采取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

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设想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分院和经济实体增加,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医院带来了人事众多、管理多元化的特点,也给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体现了医院人事管理(含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

1. 增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转化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如人才信息软件的开发,人事信息的共享都能为医院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开发人力资源信息,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搜索到的人才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递给用人科室,为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2. 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3.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人事档案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医疗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1)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

建立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包括:①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参加支边、支农和卫生下乡等医疗、防疫工作。②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申报表、考核表和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③卫生技术成果材料:著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分级),专业技术成果鉴定书,典型病历、抢救成功的病案、手术分析等。④其它材料:“三基”、“三严”考核及医德医风评价材料;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证书、证明;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材料、证书和奖状;专业技术失误差错材料。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建立,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

(2)实行人事,促进人事档案的社会化

开放式管理人事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相适应、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事有利于促进单位人事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而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自1999年起,我院开始逐步实行大中专毕业生人事,将人事档案托管给人才服务中心,促进了人才流动,促进了人事档案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管理。

(3)建立以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管理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实现医院行政管理一体化的根本条件。人力资源信息具有原始性和完整性,是保证信息准确可靠的基础,是有效服务的生命。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就是为了充分使用资源,达到一方收集,多方共享。以人事档案信息系统为中心,建立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如通过人事信息系统,完善财务工资系统,人事上的工资变动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系统传发给财务科发放,医疗保健系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上读取职工基本信息,而其它的行政管理系统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系统中收益,如院办、党办、工会、计划生育及后勤、医务、科研和教学更能因此得到众多的信息和帮助。

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多素质人才。①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②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新的工作业绩,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③引人竞争机制,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把真正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选拔到档案管理岗位上来。④医院要将档案人员的培养纳人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关心他们的职称晋升和工作业绩,使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公正回报。

5.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手段

增加资金投人,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硬件设备档次,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设置防火、防盗的自动监控系统。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微微,李秀艳.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06,21(4):50.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1、对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严重不足

人事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幕后性。又因为人事档案管理是单位管理环节中最基础的工作,一旦最基础工作没有做到位,将导致整个管理工作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管是员工还是事业单位的管理领导,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仍然停留在最浅显的理解上,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就是对员工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收集和存储,这种错误的认识,也极大降低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2、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资金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也因此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以前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已然满足不了当代社会的步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然会朝向信息化的趋势发展。然而,事业单位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缺乏重视,在对其资金投入上也十分有限,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雄厚的资金支持,因此,促使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严重缺乏专业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3、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事业单位虽然在其他许多方面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逐渐步入现代化的阶段,但是大部分事业单位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上仍然是手工操作完成的。手工操作不仅花费大量的操作时间,浪费了人力、精力,而且显著增加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难度,实际工作效率较低,严重降低了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远远落后于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需求。

二、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策略

1、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意识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的管理,首先要从意识方面着手,改变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意识,加强他们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了解,认识到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该增强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做好基础性工作实践。从双方面同时着手,才能引导档案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工作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体认真落实到位。

2、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人事档案管理方法的创新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在意识和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往单位分散式的管理逐渐向社会化集中统一管理过渡。在新型的管理模式下,能够有效对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实现对人事档案和相关信息资源进行集中保管、开发和统一的管理。另外,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条例,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显著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水平。

3、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

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业务性,因此,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技能和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在选拔档案管理人员时,尽可能选择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责任心较强的人员,这样的员工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将,每项工作具体落实到位。由此可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管理水平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是多么的重要。另外,事业单位要定期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不断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授新的档案管理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提升。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所有事业单位都逐渐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在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也都趋向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也不例如。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打破了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法,不再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促使人事档案信息能够高效快速的传输,显著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设备,通过这些设备进行辅助管理,改善了以往管理的方式,显著降低了对档案原件的损坏,大大延长了人事档案保管的年限。在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的运行下,能够快速正确搜索到想要查询的档案内容,极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利用先进的管理软件,能够实现人事档案更大的价值。

三、结语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近年来,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我国普遍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来,医院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拓展,现有的人员编制严重制约着医院的长足发展,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急剧增大,从而推动了医院编外队伍的发展。

按照医护人员和床位数比例1.5:1 要求,我院有800 张病床,就应该有1200 的人员编制,但是我院仅有600 个人员编制,为解决临床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我院聘用了600 余名事业编制以外的人员(简称“编外人员”),他们都工作在临床一线,并逐渐成为医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编外人员数量的逐年递增,在管理上不断显示出不容忽视的弊端和矛盾。我院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如何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编外人员,并对如何管理编外人员人事档案进行了思考。

一、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一)编外人员数逐年增长。我院床位数从2008 年的250张增至2014 年的800 张,编外人员从2008 年的100 余名增至现在的600 余人。一是我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据统计,2008年至2014 年我市人口增长快速,常住人口年均递增率为1.28%,2014 年底近530 万。我市2010 年全部覆盖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保险制度,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也不断增长。二是现医院施行的编制数是依据1978 年原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 试行草案)》执行的,现有的医疗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要已超过1978 年的数十倍,原有的人员编制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医院诊疗服务工作需求。三是编外人员管理机制灵活,人力成本较低,也是医院愿意聘用编外人员的重要因素。

(二)编外人员人档分离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编外人员长期以来被界定为临时工或者是合同制职工,流动性大,随时有辞职易岗可能,其档案不被重视,认为有则归档,没有也不要紧,甚至有的医院至今没有建立编外人员人事档案。多种原因导致编外人员人事档案收集不齐,建档困难,毫无查询利用价值。至2014 年12 月底,我院每年都招聘编外人员数十人,有的参加事业单位补员或公务员考试考入其他单位工作,我院2008 年至2014 年平均每年辞职的编外人员达20 人次,而其业务档案依然在我院保存。在编外人员的流动过程中,人档分离现象的普遍存在。比如有不少医院的业务骨干,由于领导不同意其辞职,不能办理档案转移工作,有的编外人员因各种原因转到其他医疗机构工作但没有转档案的意识,导致档案存放在原单位。

部分高校存在责任心欠缺,档案管理意识缺乏,在毕业生档案转递时,随意将毕业生档案派送到学生原来的户籍所在地;有的高校则将毕业生档案交由学生自己携带、转递,造成学生档案滞留个人手中,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例如,曾有高校生录用到我院工作,在接收其档案时,才发现该生已自行保管个人档案数年,且档案密封条已经拆除,严重影响到我院对其档案的科学利用。

二、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规范转档制度,加强材料补充。高校生在毕业时,其档案应由学校安排专人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转移,且要在规定时间内,严格按照用人单位填写的档案转递地址进行转档;当聘用到医院工作时,医院的人事部门应及时调档,查看其档案信息,如发现档案资料收集不全,归档有误时,应及时催促各院校或者原工作单位进行收集补充。

(二)配备专职负责的编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医院在配备编外人事档案员时,应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学习计算机应用、图片处理等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知识,实现编外人员信息化管理。同时,挑选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并将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其年终考核中,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并与绩效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挂钩,从而实现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三)改变现有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目前,编外人员的学历档案由各地州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一保管,而在医院工作中产生的业务档案则由医院收集保管。应将编外人员的人事档案和业务档案统一存放在用人医院保管,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其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方便用人医院查询利用。

随着编外人员队伍日益壮大,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要,其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查询利用,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竞争实力的提高,因此有效提高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和措施,可为医院人力资源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艳艳. 浅析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09).

[2] 杨其美. 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浙江档案,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