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同电子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 云服务器 PHP语言 PhpMyAdmin
依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现有功能,开发了配电自动化终端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应用于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消缺、管理等方面,实现自动化主站信息、现场设备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在管理上,更加合理地统筹安排现场工作,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确保各应用系统在安全、可靠、有序、可控的环境下运行。本系统的推广使用,有利于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并为调控一体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维护中,由于多种原因经常出现自动化设备及其配套通信设备故障,从而导致该设备通道退出,配电自动化主站的调度控制功能受到影响。当主站维护人员确认某个自动化终端通道中断后,需填写自动化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单,派发给现场人员消缺,通信设备故障还应联系信通中心和移动公司消缺。这种消缺流程存在不少可以改进的环节:
(1)主站运维人员发现缺陷后,需对缺陷进行分析、通过系统排查确定故障类型,填写故障处理流程单,并报送相关部门安排消缺,整个流转过程耗时较长,无法快速处理故障。
(2)终端维护人员接到消缺工作后,对需消缺设备的故障情况掌握不充分、不全面。
(3)终端维护人员对自动化设备地理位置不熟悉,导致人员到达现场耗时较长。
(4)消缺工作结束后,主站运维人员不能及时了解现场消缺情况及结果。
1 建设目标和功能实现
本成果立足于配电自动化系统,旨在建立一套完备、准确、实时的自动化设备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为配电自动化主站运维人员对故障研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可为自动化终端维护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设备运行和故障情况,可建立多部门多班组协作的设备缺陷处理闭环流程,在充分保障信息安全的同时极大提升自动化维护工作的系统性,实现自动化运维闭环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具体实现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自动化设备信息系统管理。
(2)实现信息交互,资源共享。
(3)地理信息功能,标注地理位置,便于现场工作。
(4)提升自动化维护工作系统性、实现闭环管理、精细化管理。
2 关键技术
配电自动化终端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组成。服务器端需要支持php5.0以上版本、mysql数据库并搭建web访问环境,客户端推荐windows xp以上操作系统、并能够接入互联网。自动化主站运维人员可根据配电自动化实时数据更新云端服务器数据信息,现场运维人员通过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接入互联网的设备作为客户端,登录到本系统进行查询,录入,修改等操作,消缺完成后,将相关消缺信息录入系统,主站运维人员即可得到反馈,极大减少了沟通、查询、记录等人力成本,且提高现场工作效率及配电自动化运行质量。
2.1 关键技术介绍
(1)主要采用html5,根据jqurey、javascript、ajax与服务器端进行交互;服务器端主要采用PHP语言与mysql互动并生成操作日志。
(2) html5页面间的传值采用了个人编写的加密算法,传送页面会把明码用javascript变成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进行混合的暗码,接收页面会把暗码用javascript转换成明码赋值给需要的全局变量。
(3)数据库组建。服务器端通过PhpMyAdmin管理,建立dianli数据库:
包含category,linkage,location,member,solve,state 6个数据库表。
2.2 Web客户端设计
使用DIV+CSS(级联样式表及其定位技术)构建客户端Web界面。具有以下优点:
(1)精简代码、降低重构难度;
(2)网页访问速度快,网站用户体验度得以提升;
(3)浏览器兼容性好。
2.3 Baidu地图嵌入显示
使用Javascript API功能,引用百度地图显示于客户端页面中,系统维护员只需将自动化设备在百度地图中的经纬度显示值上传至数据库,即可显示出来,百度公司在国测局制定的GCJ-02地理位置加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BD-09二次加密措施,保护企业隐私。
3 效益分析
本系统使用前,对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化设备从通道中断到缺陷消除时间进行统计,2013年12月共消缺7次,平均用时33.8小时/次,使用本系统后,2014年9月共消缺6次,平均用时17.6小时。更短的消缺时间使得配网自动化系统终端月平均在线率得以有效提升,从2013年12月的91.4%提升到2014年9月的94.7%。
经济效益:终端在线率的提升使得配电自动化主站对终端设备的监视水平同时提高。保障了调度遥控开关的成功率,节省了现场操作开关的人工成本,保证了停电时间最短和售电量最大化。
社会效益:不仅保障了重要客户及广大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可靠、合理的用电需求,还可以大幅提升电网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大幅提高企业优质供电服务水平,提升客户用电满意度,维护电力企业的形象。
管理效益:本系统的使用,有效解决了各专业之间的沟通瓶颈,优化了各专业班组之间的业务流程闭环管理,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化工设计院;电子图档;管理
【Abstract】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quantity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chemical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greatly increased, which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work.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 is a problem worthy of discussion. This paper mainly needs to solve the current archives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of CAD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has made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Key words】Design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Electronic documents;Management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工设计院作为企业产品设计与研发的重要平台,设计院每天都会生成许多的档案信息以及设计文本,面对每天庞大的档案信息,化工设计院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需要。 CAD电子图档管理系统能够对自动的对每天的文件进行搜集并管理,实现电子图档的信息化管理。
1.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安全方面的保护工作,档案需要能够被有效地利用。化工设计院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档案文件,这些文件会因为各种因素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电子图档管理系统在文件查找方面比较困难。化工设计院所设计的新产品是需要在老产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所以经常要查阅以前的档案[1],当时由于传统电子图档管理系统的一些缺陷,使得文件查找方面非常的困难;其次,在产品进行设计的时候经常需要对文件进行修改,但是文档版本的管理不善会给所修改内容与原来的内容不一致,所以档案版本的一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第三,产品设计的数据放在计算机中这些数据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这些数据很容易被复制或者更改,安全问题是档案管理的重要问题。档案的安全管理上需要根据人员不同的职位给予不同的权力。第四,现在的数据几乎所有的交流过程全部都在网络上,信息的共享非常的重要,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信息共享上面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第五,电子图档设计好之后,往往还需要打印出底图,晒蓝图,所以保证电子图档、底图、蓝图的一致性非常的的关键。
2.CAD电子图档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2.1图档建库
电子图档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化工设计院的具体情况来对库进行设置。图档管理员可以在基本字段的基础上对图库进行排序,设置图库的访问权限,根据化工设计人员的职位级别来设置他所能够访问的范围。对于设计院具体的人员访问权限可以进行如下设置:可访问图库、不可访问图库、可直接下载文档、需审批下载文档。
2.2文件管理
设计人员在设计新图的时候,只需要根据管理员已经设计好的模板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就可以了,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图标文字的排版,非常的方便。另外,在设计人员出图时,系统可以自动收集DWG和它引用的文件,这种方法有效的保证了文件的完整性,而且系统可以将DWG文件转化成其他各种格式的文件,使用很方便。在出图的过程中[2],系统可以将包含图形较多的文档拆成多个文档,使每一个仅仅包含一幅图,同时也可以将引用文件拆分出来,方便文件的归档管理。
2.3文件的查询
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系统非常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资料的查询,所以新的CAD电子图档管理系统在资料的查询方面做了一些改进,非常方便设计人员DWG文件的搜索。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所搜查内容的图号、名称、设计人员等一些信息进行文件的查询,快速的帮助设计人员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标。
2.4日志生成
电子图档管理系统能够自动跟踪计算机的运行状态,详细的记录设计人员的操作情况,包括:人员名称、时间、事件、结果等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方便了系统的维护,能够很好的保障系统的安全,确保系统的正常使用功能。
2.5版本控制
考虑到设计人员会需要不定时的对文档设计图进行修改、变更等一些情况,电子图档管理系统在每次设计人员对设计图进行修改之后[3],都会重新生成一个新的版本,并且快速的清理旧的版本,非常好的解决了版本控制的问题。 电子图档的功能图如下所示:
3.应用效果
新的电子图档管理系统的合理应用,成功地解决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系统保证了文件的搜集归档工作的有序进行,有效地解决了资源流失的状况;设计人员也可以在网上很方便的查询所需要的文件,提高了文件共享率;系统在出土的过程中,系统可以自动的生成清单,不需要设计人员再手工进行填写,非常的方便。而且,电子图档管理系统还有非常开放的报表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各类项的总和计算,按照设计人员的意愿进行分类排序,快速将报表输出。总之,电子图档的合理应用,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4.总结
CAD电子图档管理系统的合理应用,大大减轻了化工设计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满足了设计人员的需求。电子图档管理系统的应用,是化工设计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科]
【参考文献】
[1]朱媛.新时期设计院档案管理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2):45-46.
【关键词】 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 安全运行管理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连接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最重要的桥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供电质量,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性,变电站科学整合电力应用控制技术、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电力信息处理技术,建立起了一个能够有效监督、调控,实现变电站最优经济性运行,保证变电站运行质量和安全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满足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装机容量扩大化和变换电压、汇集、分配电能智能化、最优化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对变电站日常工作、交接班、倒闸操作、验收和故障处理的管理监督,实现了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供应和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共赢。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整合处理技术将变电站的控制、测量、自动保护装置、远程运行及信号接受和数据测量等二次设备进行功能和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最佳系统重构,在实时系统处理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基础上,对保证变电站高效运行的设备进行监控和协调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其功能考虑具体可以分为监督控制系统、运行保护系统和断路器闭锁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二次设备的网络化和功能整体化应用,变电站内的常规二次设备直接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O现场接口,具有测量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在模拟量和数字量输入及控制输出真正保证了信息数据共享、有限资源整合的实时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质上是对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处理的一种时代性发展要求,将监督、控制、保护、测量装置运行完全数字化,通过信息网络功能性连接和传播,有利于数据信息的自动化分层、分流和交换,便于接口功能模块信息的扩充,减少了调度执行操作程序,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即使设备发生故障也能及时有效准确的提供相关数据,为事故的处理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2 现阶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应用对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保证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实现了电力的经济效益性运营。但是,我国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应用及相关理论还不是很成熟,科学性、体系性的运行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相关性设备、技术、管理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
系统的相关性设备、技术及管理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基础,科学统一标准下的自动化系统才能完全发挥出其理论上的全部功能作用。首先,在设备的具体生产方面,生产厂家投机变电站过度追求强调系统高技术性的要求,单纯以不成体系的高端技术组合应用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中,忽略对产品实际性能和应用的质量保证,仅以技术含量鉴定评价设备好坏。其次,在系统相关设备的接口标准方面,不同厂家的不同设备由于缺乏绝对权威性政策要求,受到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产品的数据接口标准缺乏沟,对应设备之间关联性连接困难,各种屏体及设备的组织方式的差异性造成了设备运行效率的底下和发展升级空间的狭隘。最后,在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的选择方面,调度端和站端之间的信息传输应当遵循DL/T634-1997标准,实施变电站电能计量系统应当遵循DL/T719 -2000标准,继电保护和间隔层设备与变电站层设备间的数据通信传输应当遵循DL/T667-1999标准。
2.2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首先,大部分变电站没有专业化、专门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保养、维修人员队伍,相关设备的保养和出现故障的装置的维修主要依靠产品生产厂家进行,对数据信息监控具有真实性、实时性高要求的自动化系统来说,单纯依靠外来力量的保护其安全是不可靠的,应该培养和引进一部分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保证相关问题的及时解决,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其次,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系统保护概念,职业道德素养较低,存在大量的监控期间利用监控计算机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等的现象,甚至一些私用C盘和光盘传输或读取数据引起计算机的病毒感染,造成监控事故。
2.3 后台监控机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后台监控机的运行管理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现实应用中存在着大量实际问题。首先,抗干扰能力较差。现有的大部分变电站没有使用专业性的高性能工控机,传统的商业机、家用机等难以保证在强电磁环境中对大量数据的高强度处理,干扰信号产生的错误数据直接影响到监控人员的判断,产生了巨大的安全运行风险,埋下了事故隐患。其次,信息传递不畅,告警信息不直观。现有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通道还不太完善,对现场实际的监控不能完全反馈会后台监控机界面,事故或故障表现为大量的信息数据,对数据的监控和处理人员有极高的专业化要求,人为性失误容易延误事故原因的认定和故障的处理。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对综合自动化系统标准性、制度性建设
首先,要对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关联的设备生产标准,特别是数据接口的标准进行权威性的统一认定,减少在设备升级和设备匹配性投资的成本,拓宽计算机升级空间。其次,加强制度性的安全运行保护,对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定期进行正确性调整和数据核对,必要的自动化系统信息调度和遥控传动试验必须遵循相关的程序性规定,得到相关确认和允许,专门性的画面、数据等内容的变更应该有书面申请和通知,监督控制中心的环境应该严格要求,五防解锁钥匙应在站长授权下管理和使用。
3.2 加强对日常操作、事故处理异常的监控力度
首先,要加强对系统运行保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对日常信息如日报表中各整点时段的参数、电气运行参数等进行合理的监督、处理和控制,对变电站主设备和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及站用电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其次,要对变电站中的具体操作如倒闸操作、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投退操作等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控制,以降低设备操作带来的风险,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最后,要重视事故处理异常的监控,对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继电保护动作跳闸、主变压器过负荷或冷却器故障等相关事故内容的前后特定时间段进行专门分析,保证正确处理各类问题,最终确保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3.3 加强对信息验收和事故异常的管理
在信息验收方面,主要是针对的是遥测量、遥信量、遥控量、遥调量)四个内容,这些内容分别反映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各种运行参数、电力系统结构状态的各种信息、改变设备运行状况的控制命令、连续或断续改变设备运行参数的有关信息,是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保障管理最直接、最基础依据。在事故异常管理方面,要重视变电站现场事故处理预案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变电站设备操作的安全运行的事故要及时有效的按照应急处理预案处理,同时进行一、二次设备的必要性检查,严格制定监控机发出异常报警后的处理程序,相关的运行交接和二次回路上的工作根据实际状况延迟或停止。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电力系统运营管理理论发展的客观性产物,以计算机网络处理技术为系统核心,进一步发展空间较大,延长了相关设备的使用周期,与计算机相关性设备升级和维护,相对减少了二次建设投产成本,是现代化电网发展的必然性要求,有利于电网系统的安全性运营和经济效益性发展,加强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的实践性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祥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2]东正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
加工贸易,主要指对外加工装配贸易、中小型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而通常所说的“三来一补”中来样加工不在加工贸易的范围内。一直以来,加工贸易占据着江门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目前,江门市加工贸易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年进出口额超亿美元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仅有11家,占企业总数的1%,其余99%的企业均属于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自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江门市众多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针对江门加工贸易目前严峻的形势,江门政府各部门特别是江门海关采取有力措施,缓解金融危机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冲击,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众多应对措施中,其中最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就是针对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存在的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资金压力较大的实际困难,积极推进纸质手册电子化改革,通过在加工贸易备案、通关、核销等环节采用“电子化手册+自动核算”的电子化手册模式取代现有的纸质手册,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和便捷的网上“大通关”服务,从根本上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盘活了企业资金链条,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江门关区已有714家中小型企业建立了电子化手册备案数据库,覆盖率达到100%。二、纸质手册与电子化手册之比较
(一)纸质手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按照传统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规定,加工贸易企业必须持政府批准的加工贸易合同到主管海关备案,申请保税并领取加工贸易纸质手册,之后才能进行料件的进口和加工成品的出口。但是企业申领纸质手册的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首先,要到商务主管部门取得其签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和《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能力证明》,然后到相应的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登记,凭税务登记证明以及加工贸易批准证等文件向主管海关申请备案。需办理开设台账手续的,企业还需向银行(一般是中行、工行)办理台账保证金专用账户设立手续。已设立台账保证金专用账户的,凭“海关注册登记证明”向银行进行一次性备案。可见,企业在办理纸制手册的过程中,需往返商务主管部门、税务部门、主管海关、银行4个部门奔波并涉及行政审批、税务登记、海关备案、银行设立保证金台账等20多道环节。据调查,一本纸质加工贸易手册要申领下来一般至少需要5个工作日左右的时间。显然,对追求效益的大多数企业来说,这种管理模式是不能适应的。其次,纸质加工贸易手册是以合同为单元进行监管的管理模式。一个合同对应一本纸质加工贸易手册,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必须同时向主管海关进行一次性备案,而且合同项下备案的进口料件的品种、数量以及规格等必须与加工出口成品的品种、数量以及规格完全对应。对于实施现代化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来说,纸质手册的一次性备案显得呆板不灵活,不符合企业高效运作的需求,因为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料件的进口、储存、运输、加工装配、销售等都与海关数据系统联网,进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因此,企业需要采取分段备案,先备案进口料件,在生产成品出口前(包括深加工结转)再备案成品及申报准确、实际的单损耗情况。
由此可见,传统的纸质加工贸易手册存在以下缺点:首先,一个合同只有一本纸质手册,手册难以周转。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进口一个合同项下的料件时,要分批和在不同口岸进境,这样,企业不得不将一本手册在不同货代、不同口岸之间接力,在接力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造成货物进出口的延误。其次,由于纸质手册实行进口料件、出口成品及单损耗关系同时一次备案,进口料件备案表的数量、品种与出口成品清单备案表的品种、数量需完全一致,而企业在进行加工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受到设备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损耗的情况不可能控制得与备案的数据完全一致,这样就会造成纸质手册进出口数量、金额倒挂问题,而企业为了解决单本手册进出口难以平衡等问题,不得不在海关各部门之间来回奔波,耗费大量的精力。在这种背景下,电子联网监管模式应运而生。电子联网监管模式包括电子账册模式和电子化手册模式。电子账册模式的适用对象是加工贸易进出口较为频繁、规模较大、原料和产品较为复杂、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较完善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而电子化手册适用对象正是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
(二)电子化手册
电子化手册管理仍然以企业的单个加工贸易合同为单元实施对保税加工货物的监管,但不再使用纸质手册。海关为联网企业建立电子底账。一个加工贸易合同建立一个电子化手册,对企业实行电子化手册管理,电子化手册有以下特点
1.以合同(订单)为单元进行管理。商务主管部门审批每份加工贸易合同(订单),海关根据合同(订单)建立电子底账,企业根据合同(订单)的数量建立多本电子化手册。
2.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商务主管部门和海关申请办理合同审批和合同备案、变更等手续。
3.纳入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管理。
4.纳入电子化手册的加工贸易货物进口时全额保税。
5.无需调度手册,凭身份认证卡实现全国口岸的报关。
(三)两种手册管理模式比较
自从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全球信息技术产业急剧变化,电子商务的应用,迫使江门中小加工贸易企业改变了传统加工贸易观念,普遍采用了电子化手册管理模式。电子化手册和纸质加工贸易手册在监管的特点上存在以下显著区别,具体如下表:可见,电子化手册以网络技术取代人工作业,避免了纸质贸易加工手册中每个合同都要到商务主管部门审批、税务登记、海关备案、银行设立台帐等繁琐手续,电子化手册由于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整个审批备案过程只需半个工作日,企业不用派人往返各部门奔波,在办公室就可以完成审批备案。同时,由于实行联网管理,企业可以在全天24小时内随时在网上进行进出口申报,向海关发送电子报关数据,海关计算机进行电脑自动审核,符合要求的就发送通过的电子回执,企业收到电子回执后,再进行现场交单审核,这样企业报关时就不受报关现场上下班时间的限制。
三、电子化手册管理模式的功能
自从2004年6月11日江门海关关区第一家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试点企业——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加工贸易电子账册监管模式以来,江门关区加工贸易开始向网络化、无纸化方向发展。在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模式下,企业可以按生产周期将进口料件、出口成品通过与海关联网的计算机完成审批、备案,建立电子账册,从而免除了以往为申办一本加工贸易手册而往返奔波的麻烦,也降低了经营成本。与电子账册不同的是,电子化手册管理是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的另一个监管方式。它是电子账册和纸质手册的结合体。由于江门市加工贸易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电子化手册的建立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具体分析电子化手册具有哪些功能。
(一)备案环节
1.分段式备案。分段式备案指将电子化手册的相关内容分为合同备案和通关备案两部分分别备案,通关备案的数据建立在合同备案数据的基础上。合同备案环节的备案内容包括表头数据、料件表和成品表三部分。电子化手册备案时,海关审核要求与对纸质手册的审核要求完全一致:审核企业的备案申请内容与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是否相符,备案申请数量是否超出了商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加工生产能力,企业的相关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电子化手册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手册编号。
2.备案变更。企业办理合同备案变更手续应当通过电子口岸向主管海关发送合同备案变更数据,并提供企业的变更申请与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业务批准证变更证明”,以及相关单证材料。如果通关备案已通过,则合同备案变更通过后,系统将对通关备案的数据自动进行变更。
(二)进出口报关环节
实行电子化手册联网监管的企业在货物进出口时,有进出境货物报关、深加工结转货物报关和其他保税加工货物报关三种情形。
1.进出境货物报关。企业在加工贸易货物进出境报关前,应从企业管理系统导出料号级数据生成归并前的报关清单,或通过电子口岸电子化系统按规定格式录入当次进出境的料号级清单数据,并向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报送。数据中心按归并关系和其他合并条件,将企业申报的清单生成报关单。
2.深加工结转货物报关。电子化手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货物报关与纸质手册管理下的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货物报关一样,分为备案、收发货和结转报关三个环节。
3.其他保税加工货物报关。电子化手册管理下的联网企业以内销、结转、退运、放弃、销毁等方式处理保税进口料件、成品、副产品、残次品、边角料和受灾货物的报关手续,与纸质手册管理下的其他保税加工货物报关一样。
(三)核销环节
一、采购电子化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采购改革起步晚,编制体制还在不断完善,电子化采购也是近来提出的话题,管理思想、规章制度、管理技术、人才建设等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电子化采购在运行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1、管理思想上的问题。一是缺乏系统的管理思想。随着采购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运行,采购机构为信息安全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但基本上还是静态的、局部的、少数人负责的、突击式的、事后纠正式的传统管理方式,而不是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动态的持续改进管理的方法。结果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降低各类风险,也不能降低采购电子化中由信息安全故障引起的综合效益损失。二是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方针。部分采购机构领导对电子化进程中信息资产所面临的威胁认识不足,或者只局限于IT方面的安全,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电子化采购方针来指导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表现为缺乏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法律法规和防范安全风险的教育与培训,对现有的安全制度不能完全实施等。三是重视安全技术,轻视安全管理。目前,各级采购机构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各级都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用以提高采购效率及服务水平。但是,相应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如系统的运行、维护、开发等岗位不清,职责不分,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
2、规章制度上的问题。网上采购作为采购信息化建设的产物,对传统的采购模式已经构成挑战。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相关的法律、制度至今还很不完善,即便在最近颁布实施的一些采购法规中提及的也很少。关于哪些方面信息应当公布、如何公布,网上采购程序的合法性如何界定,电子采购合同法律效力的确定,采购电子化的应急管理等,都是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尽快以法律方式来认可和保护电子签章,建立采购信息公开规定,以实现采购信息的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通过各项配套法律的完善,使在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的同时,落实各项安全保障制度。
3、管理技术上的问题。电子化采购所依托的是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网络服务器,以及各类支持软件,其安全性能、技术标准等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电子化管理技术上的缺陷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硬件缺陷。由于采购事业经费较少的原因,部分采购机构计算机配置较低,一些先进的安全硬件,如现代化的采购网络中心还没有建立。二是软件缺陷。采购信息平台正处于研发、试用阶段,很多软件技术还不成熟,如确认客户身份真实性的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安全的技术等。三是先进的测试技术应用不够,如网络反病毒、网络入侵检测、网络安全扫描等技术。
4、采购人才的问题。电子化采购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当前采购电子化进程中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系统安全管理人员是复合型人才,电子化采购的发展需要大批既熟悉物资采购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丰富网络工程建设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于电子化采购事业刚刚起步,现有采购工作人员长期从事的都是传统采购工作,所以在一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采购方式的要求。
二、采购电子化进程中的安全策略
采购电子化改变了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使采购真正达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实施采购电子化,将推动整个“采购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并将促使采购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但是,这些优越性要通过良好的采购网络运行平台才能实现,因此,必须通过有效方式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化采购网络环境。
1、更新观念,强化管理,深化科学的电子化采购管理理念。树立系统管理思想。在考察、分析和解决电子化采购安全管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个电子化采购安全系统,要以合作的精神从整个电子化采购事业全局出发,把一组具有特定目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安全因素组合起来,根据轻重缓急,予以通盘考虑,逐次解决。影响电子化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安全隐患的存在通常会影响到整个电子化采购系统的有效运行。要确实树立系统管理思想还需把电子化安全隐患当做动态的、发展的、持续的,把握其发展规律。
加强内部管理。安全的最高境界不是产品,也不是服务,而是管理。要想保证网络的安全,在做好边界防护的同时,更要做好内部网络的管理。网络的内部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入机房;监督工作人员操作过程,理顺信息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区别。
确定安全管理原则。采购机构网络中心的安全管理要本着多人负责、任期有限、职责分离的原则,将下列每组内的两项信息处理工作分开:计算机操作与计算机编程;机密资料的接收和传送;安全管理和系统管理;应用程序和系统程序的编制;访问证件的管理与其他工作;计算机操作与信息系统使用媒介的保管。
2、建章立制,力促规范,加快电子化采购法规建设。安全的基石是社会法律、法规与手段,缺少法律、法规支持的安全是没有保障、不能持久的。采购电子化是对传统采购的一个突破,对采购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法规支持的缺位,不利于统一规范用户和采购机构的思想认识,不利于规范采购环节的当事各方。
借鉴《电子签名法》、《电子商务示范法》,建立符合采购实际的电子签名方法、电子合同保护方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化采购,电子合同、电子签名是关键的一环,但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运行来看,这一环容易出现签名无效或者采购当事人拒不承认采购合同的合法性等问题,为采购行为增添了不明朗的前景,颁布签名及电子合同保护方法极为重要。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管理原则和该系统处理数据的保密性,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或采用相应的规范。具体工作包括:根据工作重要程度,确定系统安全等级;根据安全等级,确定安全管理的范围;制订相应的机房出入管理制度;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制订完备的系统维护制度;制定应急等级转换规定以及应急管理措施等。此外还包括电子化采购中的人员培训制度、专业电子化采购人员选择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