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房地产技术创新

房地产技术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房地产技术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房地产技术创新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地方产业集群;产业技术轨道;3力模型;主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转移扩散平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1-0069-08

大量实地观测和深入调查表明,我国多数地方产业集群内创新行为普遍呈现出一种低端化、模仿化、个体化、偶然化共性特征。从产业创新动态角度来看,显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分离过程,呈现典型模仿过度进入再模仿循环特征;从创新活动动机来看,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或市场创新,多聚焦于成本降低型能力和同质性生产规模扩张能力的获取,产品差异化创新能力缺失;从创新合作角度来看,追求“小而全”的单打独斗式创新活动,集群内创新分工合作网络缺乏;从创新战略角度来看,普遍采取市场前景明确或风险锁定状态下的跟随和模仿战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创性或突破性创新远远不足,而且缺乏高效创新流程管理和整合能力,不能构建企业内专业研发部门而导致常规性创新能力的缺失。然而,推本求源来看,所有创新活动都必须借助于企业的连续或部分活动来实现,微观企业是创新活动的真正主体。产业集群层面的创新动力实质上可转化为集群内微观企业层面的创新动力问题,转化为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的生成与衍化机制问题。基于该思路,本文试图构建产业技术轨道的相关分析框架,从影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机制的激励或抑制因素分析入手,为理解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自主创新动力获得、产业技术轨道升级以及集群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提供若干基于中国实践的独特视角。

一、产业技术轨道:相关特性与基本类型

产业技术轨道,即在产业集群范畴内,以微观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基于共性产业链或价值链企业普遍采用的技术选择方法、技术解决方法(包括技术路线、设计模式、技术整合方式、技术标准)、专利策略、技术研发联盟以及与此相应的装备设备与工艺流程,既包括共有技术解决方法和技术标准所形成的产业或产品标准,更包含技术创新、知识整合的联系规则和协作模块界面的兼容规则。在产业集群从价值链低端到高端升级进程中,由劳动密集型要素依赖跃迁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路径中,产业技术轨道不仅引致了集群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的协同过程,更主要直接导致了产业经济秩序、技术秩序乃至创新秩序的形成,而且呈现生产技术标准产业或产品标准模块界面兼容标准的动态转移过程。在模块化网络条件下,一个重要现象是,集群竞争优势由单个企业技术垄断和单纯技术创新能力的争夺转化为对产业技术轨道主导权和控制权的争夺,转化为对主导或控制集群产业技术轨道的核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争夺。

1. 产业链、产业技术轨道与自主创新动力三者的互动关系

产业集群内的技术发展路径是与产业技术轨道紧密联系的,产业链建筑于产业技术轨道之上。技术链中的产业技术轨道既是产业链衍化与升级的基础,也是集群内自主创新动力形成的必要载体。集群产业链单个环节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必须纳入到产业技术轨道的技术秩序与经济秩序中去,成为产业技术轨道创新网络的一份子,才可能获得技术创新成本补偿乃至创新垄断租金创造。

从产业链的技术衍化路径与产业链结构体系来看,技术既是任何企业组织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任何产业集群持续存在与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链的模块分化和纵向非一体化趋势并未改变技术创新对集群生产组织体系结构和技术发展路径的根本作用机制;相反,在产业模块化和纵向非一体化条件下,成为创新竞争、组织竞争和市场竞争的源泉,成为联结集群产业链、价值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主导力量。在大规模生产方式下,技术创新的垄断形成了单个规模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单独规模企业内的技术创新、技术整合和技术标准,以及相对应的工艺流程方式具有在企业边界内技术发展路径“内部化”特征。因此,产业技术轨道的衍化路径多表现于在企业间的转移、断层和迭代;而在集群生产体系和产业链分工网络条件下,技术创新的垄断性体现在对产业技术轨道的主导设计和控制能力上。产业链和价值链通常具有内在的不一致性,但价值链与技术链通常具有内在一致性,只有掌握产业价值链中高附加值核心环节的核心企业才能获取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垄断利润”,进而掌控集群产业技术轨道的主导设计权和控制权。但这种掌控权随着技术创新性质发生着变化,当集群技术创新是确定性的,产业技术链内部和外部需求环境变动较为缓慢,集群系统内核心企业对产业技术轨道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就相对集中;当集群技术创新面临高不确定性,且产业技术链与外部需求环境变动剧烈,产业技术轨道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就相对分散,此时,核心企业主要起着网络中间联络者、协调者、规制者作用。

从自主创新的主体与动力角度来看,产业技术轨道的承担主体并不是单一企业,而是具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或技术商业化能力的核心企业、供应商、多层外包协作企业群与专业化研发或交易中介、政府公共部门、大学和研发中心甚至竞争者的合作网络。因而,作为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的自主创新能力行为主体也应该是产业链协作生产体系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行为,但这并不排斥核心企业对集群产业技术轨道的主导作用。产业技术轨道一方面推动集群内企业单纯由规模与成本的竞争转向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另一方面规制着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竞争方向、创新溢出效应与技术转移的渠道和利益分配机制。一个明显趋势是,技术创新和知识整合已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组织之间,技术和知识的创新和共享开始在产业链和价值链层面上广泛发生,资产关联日益服从技术创新与知识整合的关联,而作为产业链内外技术创新和知识整合集中体现的产业技术轨道也成为了柔性生产体系和模块界面兼容规则二者融合的必要平台。

2. 自有式产业技术轨道与外来式产业技术轨道

产业技术轨道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自有式产业技术轨道与外来式产业技术轨道。前者是指产业技术轨道能力来源于产业链内企业的自我抉择、自我投入和自我创造,后者是指产业技术轨道能力来自于全球产业链或价值链分工,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核心的要素资源垂直分工体系和价值链网络体系。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产业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轨道的设计权、控制权主体要求有所不同。自有式产业技术轨道内在地要求产业内核主导企业具有技术路线、设计模式、技术整合方式、技术标准以及与此相应的工艺流程方面的自我研发能力和产业主导权控制能力,一方面能够对产业集群内外其他核心企业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以及合作效应,同时也能对产业集群内其他非核心企业或上下游协作企业形成技术溢出和技术转移扩散效应;另一方面能够掌控产业价值链中的关键技术高端环节和价值收益高端环节,实现技术创新投入和收益补偿有效循环机制,进而构建产业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创新成果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全面转移扩散、提高产业整体技术层次,缩短产业创新周期,完成创新――转移扩散――再创新的良性螺旋产业技术轨道。相反,外来式产业技术轨道的形成是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视野下,将基于不同要素禀赋的全球各国或地区的企业纳入到自己技术轨道,从产业链或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接入跨国资本的国际循环,吸附低端国家的特定要素或资源禀赋来完成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布置。然而,外来式产业技术轨道对企业的自我技术创新能力极容易形成低端化“锁定”状态。产业集群内企业如果简单接受跨国公司的技术轨道,在自我技术研发能力上处于相对弱势的本土企业只能凭借非技术研发能力低端接入,按照跨国公司的技术方式和技术标准加工组装。这样,既无法构建自有技术创新能力,也无法获取技术创新租金,还会形成产业技术轨道的“路径依赖”,丧失原有技术积累能力,破坏原有产业技术轨道,最终固化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体系中高新技术产业低端化、传统产业低技术化的“双低”产业路径。一旦形成了这种“双低”产业锁定路径,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中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企业或产业不能自主进行技术选择,不能主导设计模式、技术整合方式、技术标准,更不可能进行自我研发活动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即使是对产品或工艺细微创新改进空间都在跨国公司技术轨道的控制与限制之下,只能依赖于引进国外生产设备――淘汰――再引进的路径来完成与跨国公司产业布局匹配。需要说明的是,自有式产业技术轨道与外来式产业技术轨道并不是完全隔离或对立的两种状态,自有式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的过程必须有来自外部合作者或竞争者(如跨国公司)的模仿再创新效应、学习效应和创新联盟效应的协同。

二、产业技术轨道的生成与衍化动因

1.“3力”模型与主因素分解

实践规律揭示,地方产业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路径既与产业结构内的一般因素有关,也与其所根植于的地域特定因素相关。因此,为了锲合我国转型时期的现实背景,我们构建如图1的“3力”模型,力求提炼出影响我国多数地方产业集群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机制中不失一般性的关键因素,同时又具有中国实践视角的独特因素。一般来看,激励或抑制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的驱动力可归纳为三种:拉动力、推动力与催化力。拉动力和推动力是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的原动力,源自技术变革频率,技术选择的多样性、企业能力差异化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而产业持续竞争优势、产业结构优化和价值链的梯度转移则是最直接的拉动力;同时,竞争结构、制度激励相容条件、技术交易条件是产业技术轨道演变重要的催化力。而这三种驱动力必须通过集群内相互依存、相互竞合状态微观企业内的具体行为决策和创新活动传导、实施、作用。

产业技术轨道作为产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机载体形式,其实质是通过构建网络模块系统下经济秩序与技术秩序的形成,实现包含技术、组织、市场创新知识整合与模块协作界面和内隐规则的协调。产业集群内竞争优势的关键方面不仅仅取决于关联资产专业化网络所内涵的柔性生产体系所带来的生产成本低端化效率方面,更主要体现在包容于网络价值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产业技术轨道所体现出的高端创新能力方面,而作为产业结构优化转移(低端产业高端产业)与价值链的梯度转移(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产业链升级)的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也就内在体现于产业技术轨道的生成与衍化路径。由此可见,体现于产业集群生存与升级能力的产业持续竞争优势、产业结构优化与价值链的梯度转移三方面因素是决定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机制的主要拉动力。

产业集群所面临产业或产品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系数对于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的形成和衍化路径具有不可忽略的复杂作用力。在高变化频率、多变动路径的产业或产品技术环境中,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的生成与衍化可能呈现“跳跃式”非平稳增长衍化路径;在变化频率可预测、变动路径明确产业或产品技术环境中,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的生成与衍化呈现平稳连续增长路径;而在变化路径固化的产业或产品技术环境中,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面临整体缺失或呈现循环锁定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在不同技术环境下集群产业技术轨道的多样衍化路径形式,究其原因在于:技术变化频率与变动路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形成了集群内对产业技术轨道主导权与掌控权“创造性毁灭”的竞争风险和在不同企业间的动态转移,进而造成了产业技术轨道衍化路径的动态不确定性。特别要指出的是,企业能力差异化对产业技术轨道的生成和衍化有着独特影响。企业能力的同质化会阻碍集群内产业集群轨道的生成与衍化,相反,企业能力的多层次差别化有利于主导企业对产业技术轨道的建构与协调作用发挥。

在技术增长和可转移扩散成为经济增长源泉情形下,常规性、专业化的创新能力取代价格机制成为市场竞争的“原动力”,而这种常规性专业化的创新能力更直接体现于处于垄断竞争或寡头竞争市场结构内的规模企业(Baumol,2002)[1],不可消除的竞争压力驱使相互依存的企业将创新过程常规化、系统化、模块化,成为企业内一种“惯例性”和“可预测”的正反馈性基本生产活动。同时,其又能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对产业技术轨道的设计与掌控,形成极为重要的产品差异化定价能力,进而产生进行持续创新投入有效补偿的良性循环机制。在企业集群化、网络化与模块化条件下,这种常规性专业化创新能力转变为具有垄断竞争或寡头竞争结构的产业链体系之间与企业网络群落之间的竞争手段,转变为掌握产业链产业技术轨道的核心企业之间的主要竞争方式。在企业网络模块化形态下,垄断竞争结构与产业技术轨道的这种内在互动机制并未得到削弱;相反,在以企业网络群落或生产链体系为基本竞争单元的新产业表达形式下得到了强化[2]。

转型背景下,制度设计与实施不完全性对产业技术轨道的生成与衍化机制产生广泛影响。技术变化路径是容纳于制度变化所蕴含的交易成本变化中,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也就与制度结构中的激励因素具有内在一致性。集群条件下,嵌入于制度层面内的网络协作因素、外溢效应错配与损益因素、相互“状态依存”状态差异对创新投入的补偿机制产生交互影响,企业创新动力出现多种状态。而这些制度层面因素在我国现阶段集中体现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专利制度和非生产性寻利行为的制度空间两方面[3]。

综上所述,集群内外影响产业技术轨道的拉动力、推动力与催化力并不是孤立发挥自身作用,而是交互地对产业技术轨道生成和衍化产生多维效应。同时,这些因素皆必须通过影响微观企业内企业家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选择来发挥其作用。因此,解读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产业技术轨道的生成与衍化机制,必然要从各主因素实施于集群内不同企业规模、生命周期、价值偏好、能力差异、企业家决策动机和行为选择的激励或抑制作用机制入手,从企业持续创新投入和创新收益的权衡视角入手。

2. 自有式产业技术轨道的两种可能状态:循环锁定或螺旋上升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来看,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生成和运行状态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控制参数类型可分为:外部控制参数(如技术、制度与技术交易条件因素);系统中行为主体的关联程度(如竞争结构)和行为主体模式内部的差异水平(企业差别能力)。随着这些关键控制参数的变化、消涨、转移,表现为系统动力的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会呈现复杂生成机制与衍化状态。

在技术创新变化路径相对较为缓慢,技术创新变化所带来不确定性能够通过集群生产链的纵向变动来缓解的情况下,制度结构中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就成为影响微观企业创新动机和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机制的关键因素。而在现阶段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这种制度层面的不确定性首要体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制度、非生产性寻利行为的制度空间两方面。微观企业能够进行创新投入的首要动机是创新投入的预期补偿或收回。在创新的跨期预期收益大于持续投入的形态下,企业才存在持续创新行为的动力机制,进而才能促使产生集群产业技术轨道主体和载体形成的可能。然而,基于无介质的技术溢出;以产品为介质的技术溢出(反向工程);以人力资本流动为介质的知识或技术诀窍溢出渠道的集群“外溢效应”,使得单个企业的创新信息很快就会在集群内传播,技术诀窍迅速就会被其他企业低成本地获知,单个企业创新效益很快也就在集群内均匀分散。虽然存在集群创新收益大于单个企业创新收益的社会福利增进情形,但是,在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制度情形下,单个企业的创新投入极有可能就会小于其创新收益。因此,对单个微观企业来说其最理就是不首先进行创新行为,而是采取跟随或模仿战略。这就在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产生了微观创新动力和宏观外溢效应的普遍两难冲突。特别对于集群中产业链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决定产业技术轨道的基础创新活动,这种两难冲突所引起的矛盾更为显著。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我国多数地方产业集群内,特别对于产业技术轨道内辐射范围大、上下游关联度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缺位,对整体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轨道升级能力产生的“低端循环锁定”负面效应。

从非生产性寻利的制度空间角度来看,其对现阶段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微观企业创新动力和产业技术轨道生成衍化机制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经营权和所有权合二为一的多数地方产业集群内企业来说,企业主的关系网络能力和个人多重目标的成本利益决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或创新能力。如果社会经济空间中广泛存在非生产性寻利或关系型寻租的制度空间,如房地产投机泡沫、股市泡沫、矿产开发等,出于多数地方企业家对关系性独特能力依赖和对技术创新制度风险的理性规避,削弱了企业家创新投入的动机,进而限制了企业通过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建构产业技术轨道来获得成长发展机会的内在动力,这既解释了多数企业主把企业盈余资金首先用于购置房地产的普遍现象,又一定程度真实揭示了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普遍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能力趋同、产业过度进入、缺乏技术创新主导企业和产业技术轨道核心控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极容易形成集群产业技术轨道的低端化“循环锁定”状态。

在技术创新路径发生重大变化情形下,创新速度加快,且技术不确定性显著增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大规模、低成本的信息交换成为可能。快速的技术创新与变化既增大了产业技术轨道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促使企业以外包、虚拟组织、战略联盟等非一体化中间组织来应对技术高度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在高制度不确定性环境中,集群内微观企业既面临技术高速变化对企业内部创新体系的分解冲击,同时也面临集群内普遍模仿行为所带来的创新投入有效补偿问题。此时,基于创新分工网络和专业模块化创新行为就成为可能的集群内微观企业“共赢”理。但是,这种模块化创新网络不能是基于简单“均匀化”或“同质化”的创新分工模式,而是必须要有主导核心创新能力的控制型企业存在,使得各分工模块的集成创新在集群宏观层面收益的相当部分能够又聚集到主企业手中,从而为其积累“熊彼特式”的持续垄断创新利润,形成集群层面与微观企业层面创新投入和收益补偿的协同稳定博弈均衡,进而集群可能进入持续创新和产业技术轨道螺旋式升级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三种基本企业网络形态产业技术轨道的形成差异

上文一系列分析只是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的生成与衍化机制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实践表明,我们提炼出影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的关键因素和控制参数,在不同价值链与技术链状态依存、分工架构的地方产业集群类型中呈现差别化、非一致性的激励或抑制作用机制,由此形成了产业技术轨道螺旋上升或循环锁定分化状态。借鉴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蜂窝型”、“专业市场依托型”与“主企业领导型”三种基本形态划分思路(张杰等,2006)[4],可深入探析出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的一般内在特征。

1. 分工网络架构视角下产业技术轨道特性比较:三种基本形态

在蜂窝型分工网络内各企业或生产单元皆处于产业、产品生产链或价值链分工协作网络的一个专业化生产环节,嵌入且依附于关系型契约网络内的各企业必须相互衔接、紧密合作、相互依存才能维持生产系统运转。关系型网络治理机制管制着技术链和价值链的协调,技术链环节上的创新收益能够被网络内所有分工模块企业近乎均匀共享,这种创新收益的共享机制决定于蜂窝型分工网络的相互依赖状态与相互“连环质押”性质组织架构。因此,一方面,创新就被这种紧密衔接、相互依赖的分工网络所锁定,产品或工艺创新转化为企业网络的集体行动;另一方面,突破性创新因需要所有或关键模块企业的“颠覆性”共同行动而成为不可能,相反,渐进性创新在外部需求推动和内部模块间竞争拉动下,通过网络中模块的局部更新或价值链单元环节的利益微调成为一种在锁定风险和预期收益状态下的可行行为。但是,技术链和价值链中的内在冲突只是在关系型网络治理机制作用下得到了特定范围内的缓解,并未得到根本协调。因此,在技术链变化较为稳定,价值链收益不是来源于技术链升级,而是来源于特定要素禀赋优势(如低成本劳动力)和专业化经济下规模收益递增的结合,这种情形下只要仍然存在产业或产品的增长空间,蜂窝型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空间就继续存在。由此观之,蜂窝型形态企业网络因其资产关联和技术关联的“连锁质押”性质,造成网络内具有控制能力的核心企业缺失和技术创新动力普遍缺失,存在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动力机制障碍效应,容易形成产业技术轨道锁定状态。

从实践来看,专业化贸易市场的出现对我国多数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拉拨效应”。贸易机会和贸易网络的存在不仅对缓解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稀缺要素累积效应的不足起到弥补作用,而且对集群形成起到“孵化器”作用。在贸易收益激发生产收益状态下,依附于专业化销售市场或销售网络的生产网络体系得以建立。与纵向分工的蜂窝型地方产业集群所不同的是,专业市场依托型地方产业集群的产业链组织架构偏向于横向分工结构,即以生产同类型或同质产品为主的生产体系。在该类型生产体系中,技术链和价值链处于不相容非对称状态,产业技术轨道生成与衍化机制呈现复杂状态。首先,单个企业有着追逐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内在动力。一方面,通过工艺创新来达到成本领先型战略。因为专业化市场所辐射的市场范围局限于同类型或相关产品,成本降低能力对单个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但是,工艺创新投入的补偿一般必须通过产量扩大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来实现,而不能通过产品价格的提高来补偿;另一方面,同类产品扎堆式过度竞争又激发了单个企业采取产品差异化创新战略动机。适度产品创新和产品差异化行为可短暂避开集群内的过度低成本竞争,从而为自己赢得适度创新利润空间和发展机会。然而,集群内快速外溢效应很快使这种单个企业的产品创新收益分散化,使得单个企业产品创新投入无法得到补偿,削弱单个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型战略的行动动机,使得模仿和跟随战略成为共同理性抉择,甚至陷入创新“集体无效率”博弈均衡稳态。产品创新风险越高,对集群整体收益越大,单个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动机越弱。而且,集群内企业的规模越接近、越均匀,集群整体创新“集体行动陷阱”锁定效应越强,集群产业技术轨道就越难生成。但是,如果此时集群中已出现不同规模企业的分层化结构,则技术链与价值链不相容状态会发生一定程度转化。规模大的企业可以通过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收益匹配组合,通过产量规模所蕴含的工艺创新成本优势来弥补产品创新投入的回收,进而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进行适度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其理性选择行为;规模小的企业由于对工艺创新的投入相对不存在产量规模成本优势,从而无法实行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收益的匹配组合(Cohen and Klepper,1996)[5],因而模仿和跟随战略就不再有效,进而才有可能形成集群创新分工网络的良性互动格局,从而改变专业市场依托型地方产业集群内技术链和价值链不相容所引起的创新动力缺失问题,进而产生产业技术轨道的内在动力可能。

产业创新体系中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不对称性在主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内得到了完全意义上的解决,技术外溢边界和创新动力边界得以在成本收益内实现了充分叠合。主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本质上是以在专利、标准、研发、品牌或营销渠道等方面具有控制能力的核心企业作为分工协作生产体系的中心,作为各种供应商小企业以多层外包,分包协作体系构成的具有柔性能力的模块化生产体系。在技术链上投入最多、具有核心研发能力或商业化能力的主企业在企业网络价值链中占据着高端环节,能够利用其在企业网络中的控制地位来实现创新投入和沉没成本的充分补偿。一方面,主核心企业能够利用其控制地位获取创新活动所创造整体集群收益中的最大份额;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包、下包供应商的等级评估淘汰赛竞争制度和提供设计、制造技术的“指导”型支持协作,来尽可能地要求供应商持续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侵占其多层外包商的部分生产利润,最大限度地为可持续高投入创新活动投入进行补偿,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产业创新体系中源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内在不对称所引发的创新动力缺失两难冲突。在需求因素快速动态变化和技术变化路径不确定复杂化趋势条件下,追求技术持续领先地位的企业面临着内部组织复杂化、规模化所带来的创新行为“惰性”和外部竞争压力所要求的创新灵活化与商业化行动优势之间的两难抉择,企业内部的规模化一方面降低了对引导产品开发的外界技术和市场因素的敏感和反应能力;另一方面多层级官僚型内部组织结构的僵化也阻碍了跨部门的合作和技术融合,而这些对于建构产业技术轨道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较好地解决了这个两难冲突,一方面,主企业将非关键生产环节外包给多层供应商体系,解决了企业内部规模化对核心创新活动过程的负面影响效应,使得主企业得以集中所有有效资源,集中用于捕捉外部创新机会进行研发和建构产业技术轨道的活动。当然,产业技术轨道的建构很多情形下必须有协作外包供应商、顾客、公共部门、大学研发机构乃至竞争者的共同参与,而主核心企业则聚焦于标准的掌控和界面连接规则的制定;另一方面,非关键创新活动可通过外包供应商的“黑箱设计”方式来合作分担完成。主企业只需提出功能接口指标,其余的研发、设计、制造环节皆由外包供应商独立完成。这种模式极大减轻了主核心企业的创新成本和创新时间,使得主企业主导下的产业技术轨道更具有柔性和效率,更能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

2.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产业技术轨道的可行路径

主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对地方产业集群内创新动力机制和产业技术轨道的建构具有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特定优势。一方面,主企业所控制的技术链和价值链体系协同解决了集群内创新投入和补偿的根本性两难冲突,构建了相匹配的创新分工协作网络,解决了创新动力内生问题;另一方面,主企业领导型分工网络较为完善地解决了集群内技术外溢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两难困境。在制度缺位所造成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失效集群环境中,只要模仿收益大于模仿成本(通常集群外溢效应使得模仿成本极低),所有微观企业的最优理都是采取模仿和跟随战略,这在我国多数专业化市场依托型和蜂窝型地方产业集群内表现得更为显著。而在主核心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内,处于价值链和技术链控制地位的主核心企业实质上也处于制度设计、“竞合”规则和利益分配机制制定和维护的中心地位。表面上看,主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内并不存在层级式产权内涵上的权威治理机制,但从深层次来看,价值链或技术链上协作网络效应和合作预期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基于超市场契约的柔性关系型网络治理机制,使得外在缺失的知识产权制度转化为企业网络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共创制度,集群内原先单纯的创新模仿或追随战略就转变为创新的优势互补协同战略。主核心企业的创新知识成为其多层的外包、下包协作体系企业的公共知识和共同创新行为,产生的整体创新收益是由主核心企业控制,而且多数情形下通过主核心企业活动来最终实现,同时也就赋予了主核心企业对整体创新收益进行分配的掌控权,通过各创新模块在技术链和价值链环节的分工地位进行创新收益分配,实现了创新外溢效应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网络内利益边界的充分叠合和协调,同时也就实现了网络外强知识产权保护要求和网络内弱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的协调统一。

四、构建面向我国传统产业型地方产业集群的产业技术轨道

从我国产业技术轨道及产业创新动力形成机制来看,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技术转移扩散通道机制处于一个“分离”状态,而且存在显著的“木桶效应”。现实情形是,一方面,高端产业本身不“高”,陷于加工贴牌境地,无力惠及低端;另一方面,我国多数高端技术产业部门皆参与国际资本的全球循环链条,与地方产业集群传统产业部门基本上不发生衔接和循环,直接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对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技术转移扩散渠道缺失。而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传统产业部门中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人力资本积累、融资能力限制,无法建立企业内常规性、专业化创新部门,建立独立技术研发能力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又不容易受到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技术溢出和转移扩散,再加上技术低下所带来的“低门槛”效应与“拥挤”效应,导致产业同构和过度竞争势态,形成产业技术轨道的低端“路径锁定”或多数情形下产业技术轨道的缺失状态。对应于我们上文分析地方产业集群的三种基本企业网络类型,建立与传统产业结构特征相匹配的技术扩散体系有如下三种可行平台模式(郭铁成,2006)[6]。

⑴雁阵式转移扩散平台。这是指在产业集群内分工网络的企业之间或技术相关联产业链之间,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导企业或产业,借助产业技术轨道所内涵的技术标准、产业标准的辐射力以及集群内社会网络、产业网络与技术网络的三大联结纽带,进行各种有偿或无偿的技术转移扩散,进而带动集群内其他企业技术进步的平台。这种模式技术转移平台的关键因素在于必须有具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主导能力的核心企业的存在,而且,产业集群内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间的多层式技术转移扩散是雁阵式转移扩散平台基本形态。一个基本事实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技术转移扩散效率和技术升级能力最高,原因在于:集群内基于产业链或技术链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间技术、设备关联度高,标准、工艺兼容性强,技术溢出与转移扩散路径中技术阻抗小;产业集群内人才关联程度高,内隐技术经验与技术诀窍及各种隐性知识、信息具有相似性,技术转移扩散和技术溢出不存在消化吸收阻抗,不仅可通过设计图纸、数据资料、生产设备、产品装配等进行技术转移扩散,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派遣、交流技术研发人员,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或展示会来达到技术转移扩散效应。此外,产业集群内技术梯度、产业梯度、市场梯度吻合性好,产业技术轨道、产业链、交易配套网络配套性强,创新领先者、产业配套者及跟进使用者衔接顺畅,技术转移扩散路径没有市场阻抗。

⑵辐射式转移扩散平台。上述雁行式转移扩散平台模式要求产业集群内必须有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掌控产业主导权的核心企业存在为前提条件,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地方传统产业集群内缺乏的正是具有这些核心能力的核心企业,即使存在也属于单打独斗型,很少能够承担产业集群内产业技术轨道中的技术转移和扩散网络中的来源功能。我国多数地方产业集群的现实情形是(以内生型地方产业集群的原发地浙江省为例):占浙江企业绝对多数的为中小微型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其产品主要依靠模仿。全省80%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新产品开发,也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来料加工业务比重高达50%以上。由此可看出,依赖这些小规模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发或进行技术转移扩散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形。因此,建立由国家或区域政府主导、推动、扶持,根据企业、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技术创新研发和转移扩散为目的的公共研发平台,就成为在我国现实经济环境下必须且有效的技术转移扩散模式。辐射式转移扩散平台的核心功能是,根据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及产业提升中的普遍共性技术短板缺口,集中研发企业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以补偿成本方式,形成与企业或产业现实需求相匹配的技术转移扩散源。可提供的服务范畴既包括研发、中试及产业化,也包含技术咨询、评估、市场预测、技术培训、甚至投融资和国内外市场开拓。具体来说就是,平台机构根据具体服务对象的研发需求,充分考虑国家技术战略,制定技术路线图,形成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开展能够补偿成本的技术经营,进行一对多的技术服务,形成点辐射状的技术转移扩散路径。

⑶中介式转移扩散平台。辐射式转移扩散平台针对产业集群内某些辐射范围广泛,对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转移扩散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然而,对于多数作为商品的技术来说,由政府力主推动的辐射式转移扩散平台在激励机制、动力机制与分配机制上存在内在缺陷,建立市场主体间进行的多边、交互转移扩散的市场交易平台就显得极为必要。在我国现阶段的技术结构中,短缺与过剩共存。一方面技术短缺,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技术存量、专利存量过剩,无法转移扩散,形成有效的现实科技生产力。而且,这些沉没技术专利中相当一部分是先进适用技术,通过中介式平台向传统产业进行转移扩散先进适用技术,是我国当前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轨道建构的重要方面。特别要指出的是,中介式平台转移扩散方式不仅是文本意义上的技术转移,更为重要的是嵌套于专利技术中的生产流程、技术诀窍及隐性知识的传递,因此,建立综合性全方位中介式转移扩散平台是必然之路。

――――――――

参考文献:

[1]Baumol, W. 资本主义增长奇迹:自由市场创新机器[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冯丽,李海舰. 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 中国工业经济,2004,(9).

[3]刘东,张杰. 社会资本视野中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困境的制度解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6,(3).

[4]张杰,刘东.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分工架构的一个初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5).

[5]Cohen, W.M. and S. Klepper, Firm Size and the Nature of Innovation within Industries: The Case of Process and Product R&D[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6,78(2):232~243.

[6]郭铁成. 关于自主技术创新的对话[N]. 科学时报,2006-7-28-A4.

责任编校:一诺

Study on Forming and Evolving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Dynamics in China’s LICs: From a Industrial Technology Track Perspective

ZHANGJie,ZHANG Shao-jun,LIU Dong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房地产技术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房地产企业;变革;创新

在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持续深入的形势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商品房市场交易持续低迷,多数中小房企将要被迫出局。在如今的严峻的形势下,房地产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要顺应调控形势,且不断改革创新。

1 房地产企业应在变革中求发展

从统计数据上看,2003年以来,全国各类房企超过6万家,其中近九成的开发企业规模小且品质低劣。要想渡过眼下的难关,必须以产业变革积极应对,充分调动内生动力,通过机制大调整,在市场大洗牌中获得“新生”。

1.1 机制大调整

当前,在增加供应与调整需求的双管齐下,房地产业要继续发展,必须顺应形势,进行机制大调整,通过法律、制度、产权三个层面的改革,推动房地产行业合理有序的健康发展。

1.1.1 法律是转型的推力

法律,具有针对企业的规范力和约束力,既能规范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为行业健康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又能迫使开发商创新和转型,以好的产品赢得市场。在今年两会上总理提出,要利用法律手段规范开发商经营行为;今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通知中提出,要全面提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认定。可以看出政府对房地产业法律规范的重视。此外,还需用法律手段抑制投机性住房;对技术创新(住宅产业化、绿色住宅、环保地产)、金融创新、盈利模式、营销创新等也急需法律上的固化,促使住宅建设及其产业化在法律框架下有序发展。

1.1.2 制度是转型的合力

法律的有效执行,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作保障。完善的制度能促进房地产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做出全面、科学的规划和规范,防止宏观与微观政策的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好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产品定位。例如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制度、房地产价格统计制度和方法、税收制度、土地招拍挂制度、房地产登记等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合理调整好企业的管理制度和销售制度,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1.3 产权是转型的动力

产权是信任的载体,是企业自主经营的内生动力,是创造品牌和信誉的坚实基础。拥有实际产权的企业以及处于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内的员工,为了长期利润会精心经营其品牌和信誉,会用自己的诚信对消费者负责,这也是一些民营企业往往能迅速成长的原因所在。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房地产业10强名单中,民企就占了6家。相比之下,一些大型国企以及企业员工并不实际拥有产权或享有权益,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甚至产生人利益,出现道德问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成了国企转型的绊脚石。

1.2 市场大洗牌

伴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上市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出现首次下滑,房地产业的洗牌运动正在悄然进行。万物“适者生存”,房地产企业也是如此。一方面并购潮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突破融资困境、拓展市场份额的一条便捷之路。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并购案例持续增加,已完成并购57起,同比增加27起。另一方面去房产化风潮涌起。比如江苏舜天出售旗下地产公司全部股权,此般“割爱”,实属无奈;绿景控股去年开始着手转型经营高端酒店、写字楼;爱建股份今年变更经营范围,去掉“房地产开发、经营及咨询”经营项目;泰达控股打包转让旗下两地产公司股权;约有六分之一的房地产企业在上半年涉及矿产业务。

1.2.1 金融倒逼

在抑制通胀的背景下,国内信贷继续紧缩,货币紧缩的基调难以改变,房地产业融资环境仍然偏紧。与此同时,房地产信托发行也愈发困难,融资成本节节攀升。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80%中小房企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资金紧张现象。上半年,上市房企整体资产负债率上升了3.58个百分点,达到72.25%。负债总额突破万亿元,达到10921.43亿元,同比上涨41.29%,这无疑倒逼房企转型加速,大企业扩张和小企业被兼并将成为常态。

1.2.2 环保倒逼

一方面,民用建筑在建材生产、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的49.5%左右。我国现有的43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中,95%为高能耗建筑。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住宅建设用钢量平均每平方米为55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水泥用量为每平方米221.5公斤,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多消耗80公斤水泥。另一方面,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加剧:一是全国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50%的垃圾处理率中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二是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总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如果城镇化污染持续恶化,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备受限制。

1.2.3 内生倒逼

地产创新是未来城市小区的发展方向。受调控政策影响,迫使开发商要么背离房地产,要么倒逼转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如南京卧龙湖国际社区项目,曾经处于无法运转的尴尬境地,但开发商自给压力,最终仍将卧龙湖打造成为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地。

2 房地产企业应创新产品品牌

通过这次楼市调控,房地产市场将面临由低端到高端的转折,创产品品牌将越来越被重视。住房不再是“钢筋+混凝土”的避风遮雨的陋室,而是价值和品质的体现。开发商必须在品牌建设与技术开发方面下功夫。

2.1 品牌大比拼

树百年品牌,做百年企业,取决房地产企业是否将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价值予以充分发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品质的提升上。

2.1.1 舍得投资

房地产企业在打造品牌方面要舍得投资,精于投资,既包括工程质量,也包括规划设计质量、环境质量、配套质量和物业管理服务质量。

2.1.2 追求百年

“树百年建筑”应成为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进展比较缓慢,原因在于粗放式的建设长期得不到改变。许多耗资巨额的建筑寿命不过十几年,“保量不保质”,很难创造百年建筑,更谈不上企业自身的百年大业。

2.1.3 人性为本

房产企业的产品规划必须优先考虑人性为本。现代人买房是购买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居文化,满足对住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企业应针对不同群体,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功能需求、空间需求,创造提供小区环境的文化、教育等条件,做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2.2 技术大转换

在当前宏观调控下,粗放式的房地产开发模式终将终结,绿色人居将登上市场舞台,未来房企的盈利模式将更趋向于高端化、科技化;更偏向于技术、品质、人文、环保的复合化。

2.2.1 品质要独创

目前,国内的住房“千城一面、千房一面”,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企业应注重打造独具企业特色的产品,与企业品牌相辅相成!

2.2.2 技术要适宜

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创新的需求是不同的,正如前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对房地产产品的技术支持有很大差异一样。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应对房地产的技术创新有不同要求。

2.2.3 应用要客观

目前,开发商对于住宅新技术的利用和推广仍停留在主观层面上,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客观应用,防止应用只是技术的简单叠加。

2.2.4 内外要大气

过去,有些开发商过于强调容积率和外在的形式美。随着消费观念越来越趋于理性,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必须对住宅的“销量”和“品质”做出抉择,做到以品质及舒适度赢得销量。

2.2.5 创新要全面

房地产业的创新,需要多种形式的创新。如产品创新、土地获取模式创新、开发模式创新、管理服务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甚至是公益创新等。只有摆脱原来单一的创新模式,才能带来产业的全面发展。比如,探索实行以商业代建为主体的开发模式变革,转型成为房地产投资商、运营商和服务商;用资产管理业务来开拓新的盈利源泉,重点加强基金的募集能力,提高融资能力和独立投资能力;开创集“商业百货、文化娱乐、电影院线”为一体的商业发展模式,以养老为目的的地产项目等。

房地产技术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重螺旋(TH);房地产业;大学

一、TH相关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官产学合作所形成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国际上一直备受科技政策部门与学术界的青睐。为确切、有效地整合国家或区域的科技资源,官、产、学的伙伴关系提升成为关键因素。所谓伙伴关系(Partnerships)指的是,大学、产业、政府之间透过组织结构性的安排,制度性的设计等机制,以加强三者资源的分享与信息的沟通,达到科技资源的协同运用与效能整合,其理想的境界即:大学、产业、政府建立起策略性互动机制。

官产学“三重螺旋”(TH,TripleHelix)首先见于Etzkowitz&Leydesdorff(1995)。在这篇具有奠基意义的文献中,Etzkowitz&Leydesdorff认为大学和产业的触角己开始伸向了先前属于对方的领域。胡恩华和郭秀丽(2002)在其针对“产学研”问题对策研究中均挑明了“官产学研合作”之说,对官产学(研)合作中的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各自职能进行了相应界定,并指出应逐步形成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纽带的新型合作机制。在这种合作机制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指导作用,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先导作用,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龙头”,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躯干”,政府为“尾翼”的系统结构,实现“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战略转变。在这种合作机制中,政府的职能是制定合作发展的战略规划、重大政策,协调重大合作项目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职能是着眼高技术的基础研发工

作,提供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企业的职能是着重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艺创新,并将科技成果商品化。

二、房地产业与政府、大学之间的关系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其旺盛的市场需求、较高的产业关联效应以及其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而倍受关注。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房地产业与政府的关系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首先,当前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正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和显著。但同时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市场失灵”现象,非市场因素的投资过热、结构性失调和泡沫凸现等弊端非市场机制能诊治和化解,因此需要有政府运用政策措施手段介入其中,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其次,由于房地产业与金融系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一旦发生房地产泡沫,则很容易导致金融危机。大量经验事实已经证明,地产投机和泡沫是金融危机的前奏,因此需要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政策手段实施有效的预防和适当的干预。再次,房地产业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政府应向低收入者和穷人提供经济性住房,保证所有的社会大众“居者有其屋”,而仅凭市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实施干预。最后,作为房地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要素之一的土地属于一种稀缺性资源。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需要以市场机制的配置为主导再辅之以必要的政府政策措施。

因此,无论是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还是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看,要使其得以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引导、规范、调控的作用都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二)房地产业与大学的关系

1、大学科研为国家出台产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产业政策是国家关于产业发展趋势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措施和手段。房地产产业政策是城市住宅产业的生产和开发的政策,是国家部门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的政策。根据城市房地产产业特征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及市场经济发育的状况,城市房地产产业政策的内容设计主要包括:投资导向政策、市场行为规范政策、产品质量管理政策、产业技术开发政策、产业规模政策、产业金融扶植政策、房地产开发成本和产品价格管理、政府行为等。这些政策都必须围绕国家有关房地产开发的目标协调运作。同时,作为一种部门的产业政策的贯彻与实施,还必须在国家经济发展总体计划和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中进行,它必须配合其他的改革如工资分配、社会保障、金融管理等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发育的进程同步协调地加以实施,并在实践中日臻完善。大学科研方向和内容就是要建立在学科基础上围绕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在不同的环境下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2、大学科研为房地产经营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高校高层人才密集,学科领先且综合性强。由于拥有一批科研视野开阔、理论功底扎实的学术带头人,在本学科领域辛勤耕耘,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提出新的思想,力求站在本学科领域的最前沿,并且拥有学科综合的优势,学科门类齐全,便于学科交叉融合。在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宽松氛围下,易于产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是思想创新、知识创新的生力军。在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进步、市场化不断深入、客户需求提高、管理法制化等因素要求房地产企业不断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又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与相关高校建立联系,汲取高校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推动企业持续创新性地发展。

三、新时期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从1998年我国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大力培育发展住房市场。从2003年起,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出现了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上涨过高过快、产品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投机炒房过旺、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住房产业政策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

2004年,为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中央政府采取了“管严土地、看紧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控制房地产投资和开发规模。2005年初,根据房地产市场房价涨幅过大、投机炒作和被动需求增长过快等市场新问题,中央政府在3个月内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调控的目标由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的单一目标向既控制投资速度又要抑制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双重目标转换。2006年,国家新出台了部分调控政策,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主性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将“住有所居”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并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进一步明确城市住房发展目标,完善城市住房市场体系,提高市场机制配置城市住房资源的效率,同时准确定位并充份发挥政府在城市住房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保障职能,对于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基于TH视角的房地产业发展战略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与完善,所以政府更应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的功能也发生变化,由原先的单一知识传授到知识传授和知识创造,到现在的由知识的传授、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这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技术创新和应用已经成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主要功能。发掘大学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集成功能,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要真正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高校的发展基于这三大功能的有效发挥。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形成服务社会经济的共识,并将其视为指导自身发展的指针;另一方面,高校要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的途径,逐渐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切实转变高校的办学模式,积极引进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力量,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合作形式由单纯的项目合作转向人才联合培养、人员相互流动乃至企业、科研院所直接参与高校共同办学,真正形成能够自我运转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

就房地产业而言,高校针对于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国民经济具体情况和行业特性所进行的深入研究,无论是从政府管理和行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角度,对于推动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二)政府要致力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

1、建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的住房发展战略。一是我国房地产发展战略应注重从单纯的产业政策向公共政策适度转型。我国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解决关键是依靠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二者缺一不可。二是城市房地产业应重点开发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要通过土地、信贷、税收、行政等相互配合的多种政策,引导开发商积极开发普通商品住房,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改变目前住房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住房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三是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保持房地产投资合理规模,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四是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合理规划、科学建设、适度消费,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形成具有我国特点的城市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

2、建立目标相对一致的政策执行体系。为有效实现所确定的住房发展战略,还需要建立目标相对一致的政策执行体系,包括土地政策、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等。在土地政策方面,进一步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提高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比例;严格执行土地回收规定,遏制开发商囤积土地、人为扰乱市场的行为。在信贷政策方面,在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信贷规模、防范房地产过热的同时,适时适当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积极支持居民合理的自住型住房消费,同时抑制过度的住房投资和投机需求。在税收政策方面,逐步完善各项税收制度,促进城市存量土地流转、开发利用;通过税率调整闲置高档住房、大户型住房的消费,鼓励引导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建设与消费,并积极推动二手住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

3、促进房地产市场信息公开。房地产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运作规范和透明公开的房地产市场,使信息得到合理传导,引导各经济主体形成合理预期并采取理性的经济行为。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建立房地产市场公共信息机制,提供必要的房地产公共信息服务,弥补住房市场信息“失灵”,引导市场主体形成合理预期,调控市场主体采取理性经济行为。同时通过对市场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分析,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准确判断广大民众主体住房需求和各地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类提出调控对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和初发状态,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保证普通民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得到满足。

(三)房地产企业要积极创新商务模式,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1、积极创新商务模式,从容应对行业转型期。在过去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多数房地产企业的典型商务模式是“拿地-开发-销售-再拿地”。由于每块土地的差异很大,企业基本上是以“土地运营”为中心,对土地量体裁衣,设计适合土地条件的房子,然后推向市场销售。所以,大家把房地产企业称为“开发商”,其主要工作是“做项目、卖房子”。然而做一个项目,换一个地方,变一种房子,不利于房地产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和提升。随着2005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开展,依靠政策培育和市场需求数量扩展的房地产行业发展阶段接近尾声,行业转型问题已经无法回避。部分企业进入了快速扩张和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阶段,现有的“开发商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房地产企业竞争的焦点将逐步转向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标准化产品、高效率生产、品牌化推广、快速运营等就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首要任务。这样的房地产企业更像一个“制造商”,核心业务是“做产品、卖商品”,或者是“做品牌、卖价值”。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和运营能力,寻找合适的区域、城市、区位和地块,形成“产品-土地-产品”的商务循环,这就是商务模式的创新。这将有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产品、独特品牌和核心能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如果房地产企业从“制造商”的角色再进一步向“投资商”转化,形成“资本-产品-品牌-资本”的商务循环,就能够加快企业扩张和持续成长的动力,这反映了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商务模式的创新对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相当于重新定义产业标准和游戏规则,重新分配产业链的价值结构,足以引起房地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2、树立科学发展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保护环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房地产行业的“暴利”现象,在收入分配差距日渐拉大的背景下,对社会和谐已造成重大冲击。面对国际和国内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我国的房地产业应逐步找出企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契合点,达到双赢和互惠,以保证企业长效持续发展。

3、以知识创新的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传统产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不是依赖保护性政策。强化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营造科技创新和应用的环境,以企业为主体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开发体系。为此,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应主动走进校门,及时引进高等院校最新科研成果,使之尽快投入生产和应用,加快实现知识向直接生产力的转换;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应邀请专家、教授深入企业,共同投入到建筑节材、节能、节地、有利于环境保护及提高工程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的重大科技项目的开发研究之中,力争以科技优势占领市场、开拓市场。只有这样,房地产业在新的世纪中才会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王成军.官产学三重螺旋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

2、周静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探讨[D].南京工业大学,2004.

3、吕明元.产业政策、制度创新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

4、胡恩华、郭秀丽.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2).

房地产技术创新范文第4篇

1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而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绩效评价中的研究较少。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不尽相同,主要是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以及从专用性投资和与企业的关联性进行定义[1][2][3]。本文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总结如下: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对企业进行专用性投资,并且承担一定风险的人、组织群体或企业所处的环境,他们的活动或变化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被企业目标的实现过程所影响。由此引伸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专用性的投资,并且承担一定风险的人、组织群体或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处的环境,他们的活动或变化能够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被房地产开发企业目标的实现过程所影响。

2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评价的关键是指标的选择,指标选择的适合度直接影响绩效评价的水平。在实际操作中,指标的选取必须要遵循以下标准:

2.1系统性原则

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绩效水平。在指标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局部指标是否与整体系统相融合,指标之间是否逻辑关联。通过指标的合理取舍,可以使整个系统既能达到均衡统一,又能突出重点,这样才能实现整个指标体系的最优化。

2.2科学合理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能够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本质特征和质量水平,而且每个指标必须概念清晰、科学涵义明确,指标之间既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又要避免重复。另外,指标子系统的设计应与所采用的评价方法相协调,指标子系统应能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绩效的各个方面,从而能够综合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绩效水平。

2.3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所选取的指标因具有普遍的统计意义,评价的结果能够做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而且所选择的指标应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指标的数量尽量少而精,使得所需的数据容易被获取,便于实际操作和实施。

2.4动态性原则

房地产开发企业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经营状况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的经营绩效也不断变化,因此,指标的选择也要保持一定的动态性。所谓的动态性是指,指标值的变化是在一定的区间内变化,而不是固定不变,依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及自身的经营状况确定指标值的大小,从而可以使评价出来的绩效结果能更加准确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

2.5反映企业特征及发展需要原则

指标的选取应符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征,不同企业设置不同的指标子系统,突出企业的特色,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战略规划,将企业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2.6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评价相融合原则

指标的设置应该与利益相关者相结合,应该体现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联,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管理者可以依据评价结果作出相应的对策调整。

3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有很多的利益相关者,但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有不同的影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4],不同类型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有所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深入分析这三类利益相关者,将他们纳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之中,这样才能根据绩效的变化,准确判断各利益相关者的变化。

3.1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指标的融合。

财务指标数据是绩效评价的基础,企业所有的活动最后都是通过财务数据来反映,从财务数据可以直接看出企业运营绩效的好坏。与企业财务指标直接挂钩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内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投资者和会计经济师,投资者希望看到的良好的财务数据,包括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销售增长率以及每股收益等。而会计经济师则负责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让投资人或者股东清楚的了解当前企业的经营绩效如何。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银行。企业的财务数据不良,银行一般不会放贷给企业,企业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导致破产。因此,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应该是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指标,并且能够显示企业财务状况。

3.2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成长能力指标的融合。

企业成长能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企业具有很强的成长能力,企业才能够快速发展,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企业的成长能力是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部分。衡量企业成长能力指标的选取,也要参考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点。

与企业成长能力挂钩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投资开发部人员、设计部人员、营销部人员以及人力资源部人员。投资开发人员,寻求市场机会,作出可行性分析,对合适项目进行投资,开拓企业市场,相应的指标如市场占有率、投资适当比率等可以反映。设计人员依据消费者的要求及本企业的特色,设计出好的产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形象,相应的指标如产品竞争力等可以反映。营销人员,对建成以及在建的项目进行宣传和促销,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加速资金的周转,相应的指标如市场覆盖率、资本加速周转率、经营现金流量增长率等。人事部门主要的任务为企业吸纳有用的人才,提升企业实力,相应的指标如企业人才竞争力等可以反映。与企业成长能力相对应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和人才。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指标如政府政策利好度等可以反映。成长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吸引很多人才加入,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美誉度,相应的指标如企业知名度以及美誉度等可以反映。

3.3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创新能力指标的融合。

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凸显企业自身的特色,树立企业的形象,提供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也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方面。企业创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技术创新,另一部分为非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新技术推广、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新工艺的应用等。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以及产品设计人员的努力,引入新技术或者开发新技术,提升建筑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建筑成本,并且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适合消费市场需求的建筑产品,凸显企业特色,打破市场常规,引领消费,成为市场的主导者。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技术投资,提高研发经费,引入技术人才。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如创新资金投入量、创新人员的研发水平、信息的获取能力、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以及新建筑产品销售收入占总建筑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可以反映。

非技术创新主要包括市场策略创新、管理创新以及融资创新[5][6]等。市场策略创新需要企业依据消费市场的环境和自有产品的特性,突破原有营销策略的框架,设计特有的营销策略,达到增加销售、增加市场份额以及树立企业品牌的目的。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如市场占有率、企业知名度以及建筑产品销售额可以反映。管理创新是管理者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合适的制度,使得企业的营运水平达到最佳。这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管理者,还需要企业有合适的规章制度(既能够保持企业的稳定,又能够发挥企业的创新性),以及一套成熟的育人机制,保证企业的人才竞争力。相应的指标如管理创新水平等可以反映。融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血液,旧有的融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探寻新的融资方式,保证企业的资金链不断裂,促进发展。这需要财务部门分析企业自身条件,对各种融资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吸纳投入资金,保证企业不断发展,同时还要保持与融资机构以及投资人的稳定合作。相应的指标如融资稳定性、可持续发展性以及资本积累率等可以反映。

3.4利益相关者与社会绩效指标的融合。

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如果企业得到社会的认同,在人们心中的企业形象良好,知名度和美誉度高,那么企业将会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企业的社会绩效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部分。企业社会绩效的提高需要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分为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内部责任包括对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者和员工的责任。外部责任包括对消费者的责任,对承建商、营销商以及咨询机构的责任,对社区的社会责任,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和对环境的责任[7][8]。

对企业内部投资者,企业应该获取利润,保障投资者的回报,对于内部员工,应该保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让其具有很强的企业归属感,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如每股收益、已获利息倍数、总资产报酬率以及企业员工归属程度等可以反映。

对于消费者,企业应该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让购房者购房后无后顾之忧。对于承建商、营销商以及咨询机构等,企业应该及时履行与他们的合同,诚实守信,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成本。对于社区,企业应该改善所在社区的基础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岗位,为社区居民谋福利,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对于政府,企业应该以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为导向,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对于环境,企业应该在建筑产品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这样房地产开发企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如顾客满意度、顾客美誉度、企业知名度、企业美誉度、社区居民满意度、社区绿化面积、社区基础设施状况、建筑产品绿化度以及政府支持度等可以反映。

3.5.利益相关者与顾客绩效指标的融合。

顾客是企业存在的理由,企业的各项活动都是围绕购房者来进行,只有购房者的绩效水平提高了,企业才能获取利润,不断发展,因此,顾客绩效也是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部分。而提高顾客绩效水平需要企业做好以下几点: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保证购房者购房后无后顾之忧;建筑产品的设计样式符合购房者的需求,减少购房后的成本;增加购房过程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完善售后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购房者购房后的问题。要做好这几点,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建筑质量的提高需要承建商按照技术规格诚实建房,工程监理全程严格监控,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合理规划设计,降低成本,满足购房者的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营销部门加强营销力度,使购房者获取建筑产品的尽可能多的信息,打消购房者的疑虑。物业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购房者的购房后的问题,改变以往住房卖出以后不管不问的弊病,提高居民的满意度。相关者的绩效评价指标如购居民满意度、居民美誉度、居民投诉率以及购房信息透明度等可以反映。

房地产技术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屋测绘;质量管理;重要性;作用措施

Abstract: Housing is a necessary place for people to live, production. Housing mapping is a very characteristic of the branches of professio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rough the technolo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ing instruments and mapping methods, determination of land, housing and real estate ownership status, natural condition, quantity, quality, location and using status of professio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Hous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the housing mapping as the lifeblood of the housing mapping is more important, its purpose is to ensure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housing and land fair, fair, accurate, complete, and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housing market transactions,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rading parties.

Key words: Housing mapping; quality control; importance; The role of measure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房屋测绘质量是测绘土建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促使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行为更加有效规范,对提高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房屋测绘是根据房产产权确权的需要,用测量的手段,以权属为核心,权属单元界限为基础,房产的平面位置、形状、面积为重点,绘制房产图,并以房屋和房屋用地调查表补充配合图面信息显示的专业测绘。为了有效加强房屋测绘的质量管理,对房屋测绘工作者需要全面掌握房屋测绘的相关知识并充分认识房屋测绘中对质量的要求及其重要性的意义。

一、房屋测绘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寸土寸金的现实状况下,由于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房屋测绘必然会随着测绘活动的深入而引发越来越多的房产测绘纠纷。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测绘单位的风险,尽量避免由于房屋面积测绘失实引起的纠纷甚至诉讼,已成为整个房屋测绘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挑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大力提高房屋测绘成果质量,以加强测绘质量管理。

二、房屋测绘质量管理的意义

1、房屋测绘质量管理对城市的规划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房地产可以说是城市建设主体,因而城市群中房地产规划建设的水平能够综合反映城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城市建设应当了解相关房屋的分布、数量、用途、结构等。房屋测绘质量成果,经过分类、整理、统计等一系列的程序之后,可以派生出很多数据资料。这些信息资料可以为城市规划,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绿化工程等提供材料支持。

2、房屋测绘质量作为房屋测绘的基础可以为房地产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房屋测绘是根据城镇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系统,以绘制房地产基础图纸、房地产分布平面图,形成标准的坐标系统,为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房屋的地域分布、房屋的数量和房屋的利用状况等资料。同时在绘制房地产分布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密测量和细化,绘制房地产分户、分层和分区平面图,可以整体、直观表现每一处房地产的状况,为管理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并且为房地产登记部门提供相关房屋的具置、占地面积,房屋状况、地址等信息。

3、房屋测绘质量直接影响房地产登记公信力。

房屋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所有权人、所在地点、所在建筑物的部位、平面形状、建筑面积、建筑年代、房屋结构和用途、占地面积、土地使用年限等自然状况和权利状况。而房地产测绘成果中房屋建筑面积,是《房地产权证》要求记载的一项最重要内容。房地产登记在很大程度上实行的是实质性审查制度,这就要求登记机构在进行房屋登记时,房屋建筑面积等各种要素要准确无误,以确保房地产登记的公信力。对因登记错误给权利人造成经济损失的,登记部门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在实行以房屋建筑面积作为房产登记面积条件下,一旦出现面积登记错误,会给权利人利益造成损失,并且这种错误将长期存在,难以发现。因此提高房屋测绘质量,保证房产面积测算等各种数据的准确、真实、可靠,不仅是对权利人利益的保障,也是对房地产登记公信力的保证。

三、房屋测绘质量管理的措施

1 、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教育。

房屋测绘的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尽其责任、协同管理。技术管理部门要依据房地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和房地产测绘手段的变化及时修订相应操作规程;质量检验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实施细则,为作业员和检查员提供管理制度上的支持。不仅如此,提高房地产测绘单位的质量水平,还要大力对干部和职工进行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进度与质量相冲突时,要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处理好房屋测绘质量与进度之间的关系。在考核房屋测绘成果时,应把质量作为考核中最重要的指标。对房屋测绘的质量可实施责任追究制,进而加强企业各部门和各员工的责任感,维护企业利益。

2、完善房屋测绘的质量管理制度。

在实际房屋测绘中,通过加强对房屋测绘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在测绘前,进行研究分析委托人提供的建房资料,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制定相关措施;在房屋测绘的过程中,确保测绘仪器性能和精度与相应的标准相符合,对比测绘中记录的数据与测量草图中标注的数据,检查是否存在技术误差;同时还要建立逐级的质量检查制度,以避免因计算量大引起的误差,这样有利于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进而使测绘质量得到提高。

3、加强测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

测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单位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加强对房屋测绘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才能提高其业务素质,从而促进房屋测绘单位的持续发展。对房屋测绘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按不同类型的员工分层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使培训内容满足不同类型工作的需要。随着房屋测绘市场化的不断加深,房地产测绘行业只有不断完善测绘成果质量、提高测绘成果含金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立足长远。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就要不断创新,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提高成果质量并缩短作业周期;要增强市场竞争力,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适用于房地产测绘生产的软件,以减少人工计算的随意性与差错率,以有效地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要增强市场竞争力,更要针对市场对房地产测绘产品的需求进行客观分析,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技术创新的目标和措施,大力扶持新技术的应用,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

四、结束语

总之,房屋测绘质量管理在房屋测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科学、合理、系统的分析研究目前房屋测绘的质量管理问题,并通过加强房屋质量管理意识教育,完善房屋测绘管理法规、提高房屋测绘的质量管理意识、及对测绘人员的素质培训,从而有利于提高房屋测绘的质量管理水平,以保证其测绘质量,并促进房屋测绘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都具有积极而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赵津生,陈建明,牛庆祥-城市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0

年02 期.

[2]赵丽芳.房产测绘的质量管理[J].企业导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