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金证券投资

基金证券投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金证券投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金证券投资

基金证券投资范文第1篇

    (1)证券投资基金是由专家运作,管理并专门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基金。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的比例,不得低于该基金资产总值的80%。基金资产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基金管理公司配备了大量的投资专家,他们不仅掌握了广博的投资分析和投资组合理论知识,而且在投资领域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2)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投资者是通过购买基金而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与直接购买股票相比。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不参与公司决策和管理,只享有公司利润的分配权。投资者若直接投资于股票、债券,就成了股票、债券的所有者,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而投资者若购买了证券投资基金,则是由基金管理人来具体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进行证券的买卖活动。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证券投资方式。

    (3)证券投资基金具有投资小、费用低的优点。在我国,每份基金单位面值为人民币1元。证券投资基金最低投资额一般较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多买或少买基金单位、从而解决了中小投资者"钱不多、入市难"的问题。

    基金的费用通常较低。根据国际市场上的一般惯例,基金管理公司就提供基金管理服务而向基金收取的管理费一般为基金资产净值的1%--2.5%,而投资者购买基金需缴纳的费用通常为认购总额的0.25%,低于购买股票的费用。此外,由于基金集中了大量的资金进行证券交易,通常也能在手续费方面得到证券商的优惠,而且为了支持基金业的发展,很多国家和地区还对基金的税收给予优惠,使投资者通过基金投资证券所承担的税赋不高于直接投资于证券须承担的税赋。

    (4)证券投资基金具有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好处。根据投资专家的经验,要在投资中做到起码的分散风险。投资学上有一句谚语:"不要把你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而,中小投资者通常无力做到这一点。如果投资者把所有资金都投资于一家公司的股票,一旦这家公司破产,投资者便可能尽失其所有。而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汇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小额资金。形成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同时把投资者的资金分散投资于各种股票,使某些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可以用其他股票涨价的盈利来弥补,分散了投资风险。如我国最近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1个基金持有1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超过该基金资产净值的10%。换言之,如果某基金将其80%的资产净值投资于股票的话,它至少应购买8家公司的股票。

基金证券投资范文第2篇

由于投资者人数众多,一旦发生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往往会使大量投资者权益受损;由于诉讼空间的有限性,无法同时容纳众多诉讼主体,为了一并解决众多当事人与另一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诉讼效率,在诉讼程序上就有必要建立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诸如美国的集团诉讼模式、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模式、德国的团体诉讼模式等。从实证角度来看,解决群体性证券民事赔偿问题较为成功的是美国的集团诉讼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一个或数个代表人代表权益受损的全体集团成员提讼,法院对集团所作判决,不仅对直接参加诉讼的集团当事人,而且对没有参加诉讼的受损害主体都具有约束力。

并且诉讼成本低,有力地维护了众多弱小投资者的权益以及补充了政府证券监管部门的职能。

在我国,代表人诉讼是解决证券民事赔偿的群体诉讼模式。但我国的代表人诉讼与美国的集团诉讼有不同:集团诉讼的判决具有扩张力,效力涉及于遭受相同侵害的全体受害人;而我国的代表人诉讼的判决只对参加登记的受害人有效,未参加登记权利的,判决则无效。这就使我国民事赔偿的威慑力和对违法行为的警示作用大大受到削弱。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集团诉讼中的有益做法来重构我国的诉讼代表人制度。为此,应明确在代表人诉讼完成后,没有参加代表人诉讼的受害人可以直接适用判决;为了以此激励受害人加入代表人诉讼,应对直接适用判决的条件作出规定;为设计直接适用判决还应规定一系列的规则。

二、确立非诉纠纷解决机制

完善而有效的诉讼制度将为投资者的损害提供重要的救济途径,但诉讼安排都是十分耗时耗力的,对投资者而言,不是惟一经济的选择。并且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关系十分复杂,各种证券争议也逐渐增多,并呈现出显著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仅靠证券诉讼制度也远不能满足解决大量证券争议的要求。由此现代社会发展了各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ADR)-非诉机制也应运而生。其中证券赔偿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有仲裁机制与调解机制两种。证券仲裁最早产生于美国,起初只是解决证券交易所会员之间纠纷的一种手段。后来,证券仲裁逐步扩大适用于交易所会员与非会员之间的证券争议,并由开始仅限于股票发展到适用于包括基金在内的各种证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证券仲裁适用制度、规则,使得证券仲裁成为解决证券纠纷的最为主要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证券调解机制,也相继建立和运用,它既有利于减少讼累,减轻法院的负担,又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被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这种非诉讼调解机制若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中也建立和运用,这就不仅要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对损害赔偿责任及其追究机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要在实践中对证券投资基金当事人客观存在的这种民事赔偿纠纷获得迅速全面有效的解决。这既有利于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又有利地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且还可减轻法院负担。可见,我们有必要建立证券仲裁与调解制度,作为诉讼制度的有益补充。新晨

三、建立赔偿实现的财产保障制度

基金证券投资范文第3篇

一、突破实现原则:对确认理论的启示

实现原则的含义在于会计只对“已发生”或“已实现”的经济交易、事项或情况进行确认,而对于一些因为所实施的经济活动如签订合约等而在经济实质上已导致经济资源的流入或流出,但不符合会计意义上的“实现”的交易、事项或情况,则不能加以确认,即不能作为某一种会计要素而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实现原则是目前确认会计要素最为重要的惯例,也是许多“表外项目”进入会计系统的第一道障碍。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为会计主体所实际拥有的经济资源如人力资本、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在未履行或未交易之前,因为不符合实现原则而不能确认为资产或负债。这将会影响到会计系统对核算主体在报告日财务状况的披露。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波动,已确认或未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会发生变动,而且这种价值波动的频率是随市场的发达程度而增加的。价值变动所引起的成本与市值之间的不一致最终将会导致权益的变化,理应在会计系统中得到反映。但按照实现原则,在没有对这些价值载体做出处理前,价值变动所引起的权益变动是不能确认的。这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效果,特别是对于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使用者而言,频繁波动的价格更会对决策的有效性带来“噪音”,因而有关权益变动的信息尤显珍贵。可见,实现原则已经成为会计理论发展的“瓶颈”,基金会计恰恰在以上两方面对实现原则有所突破:

1、投资估值增值、配股权证的确认

(1)配股权证。作为一种经济权利,配股权证在企业或其他持有者(如基金)作出配股确认之前,既不能用于交易也不能带来现实的收益,即它所代表的经济权利尚未实现。根据实现原则,显然不能作为资产或其他要素加以确认。但配股权证是因股票的持有者在股权登记日拥有该股票而享有的配股权,代表了未来可以实现的经济利益,也会影响未来的现金流量,对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有重要作用,理应加以确认。《办法》对配股权证的核算是这样规定的:因持有股票而享有的配股权,从配股除权日起到配股确认日止,按市价高于配股价的差额逐日进行估值,借记“配股权证”科目,贷记“未实现利得”科目。这里“配股权证”作为资产要素从其产生之日(配股除权日)起就可以加以确认。

(2)投资估值增值。如果说“配股权证”作为资产确认是“个例”,那么“投资估值增值”在基金会计中的确认则具有广泛的意义。按照《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的规定,所有基金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都必须进行估值,并根据估值结果调整基金净值。开放式基金每日公布净值,封闭式基金也需要每周公布。因而,作为一种会计要素,“投资估值增值”尽管并未实现却已得到适时的确认。《办法》中规定:估值日对基金持有的股票、债券估值时,如为估值增值,按所估价值与上一日所估价值的差额,借记“投资估值增值”科目,贷记“未实现利得”科目;如为估值减值,按所估价值与上一日所估价值的差额,借记“未实现利得”科目,贷记“投资估值增值”科目。按照现行规定,基金所持有的资产中,股票、债券所占的比例,不得低于该基金资产总值的80%,也就是说至少80%的基金资产面临估值增值的问题,而这些资产的估值增值按《办法》的规定都已确认。这与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投资、存货、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的确认不同之处是:后者只对报告日所报告资产发生的减值或折价情况进行确认,而对该资产的增值或溢价则不予确认。这样,尽管满足了谨慎性需求,但信息披露的完整性、真实性却大打折扣,进而必然降低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基金会计中有关“投资估值增值”确认的做法,虽然有其制度特征(基金的每日估值),全面应用于其他会计领域不现实,但却为会计的确认理论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它至少说明,当理论要求的条件能够具备时,理想的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确认应该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所有包含已实现和未实现的会计要素的会计信息,“实现原则”也应该让位于更符合经济现实的确认原则,如“产权转移制’等。

2、“未实现利得”的确认丰富了所有者权益的涵义

考虑会计平衡等式的另一端,基金会计在将配股权证、投资估值增值确认为资产等要素时,也将以上要素价值变动所引起的持有人权益变动同时予以确认,即确认为“未实现利得”。“未实现利得”被列为持有人权益类科目,可借可贷,从经济意义看,它表明其所确认的内容不仅包括未实现的减值或折价情况,也包括未实现的增值或溢价。而后一部分内容在现行会计制度中是不能确认的,因为现行会计准则不允许这样做,不仅中国这样规定,各国会计准则均如此规定。这不是因为技术原因所限,而是自实现原则产生以来会计理论一直未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实质性发展与改进,从而难有理论上的突破。另外,拘泥于谨慎性原则也是产生这种片面的损益确认状况的原因之一。基金会计中“未实现利得”的确认思路说明,在遵循“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前提下,在制度、信用等健全的会计环境中,提供包含有全部影响权益变动的价值变动事项(包括正、负两方面的变动)的信息不仅可行而且必要。当然,会计是无法脱离具体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因而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有待完善、社会信用尚需建立的阶段,要求完全采用该方法实为苛求,但并非对其他专业核算办法或企业会计准则毫无意义,它至少说明了会计确认应该是怎样的。

二、突破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束缚,普遍采用现行市价

与其他会计核算对象相比,基金的一个明显特征在于:其资产存在形态多以流动性资产为主,主要包括银行存款、清算备付金、交易保证金、利息等应收项目、股票、债券及配股权证等证券类资产以及按照《办法》规定应作为资产核算的投资估值增值等。对于以上投资类资产的计量,《办法》明确规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根据其中“投资估值原则”规定,此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主要采取现行市价。主要原则如下:(1)任何上市流通的有价证券,以其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市价(平均价或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无交易的,以最近交易日的市价估值(对于未上市股票中配股和增发新股,按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同一股票的市价估值;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按成本估值)。(2)配股权证,从配股除机日起到配股确认日止,按市价高于配股价的差额估值;如果市价低于配股价,按配股价估值。(3)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按上述方法进行估值不能客观反映其公允价值,基金管理公司应根据具体情况与基金托管人商定后,按最能反映公允价值的价格估值。

上述分析显示,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最多只是适用于个别资产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计量属性,更多时候现行市价比历史成本更为公允、更为有用。结合基金的制度特征及其资产特性,可以看出以现行市价为主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符合实际的。尽管此种模式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其他专业会计领域,但笔者认为基金会计在计量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并不仅在于基金会计计量本身,更在于它所倡导的计量指导原则即“按最能反映公允价值的价格估值”。虽然企业的资产除了投资以外,还有更多流动性较差的类型如固定资产等,即使就股票投资本身也有多种类型,但这些资产的现行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比历史成本更有用的计量属性也可以凭借发达的计量模型与方法较客观地得出。

三、突破实现原则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后的会计披露

不同的确认与计量理论将导致不同的会计披露结果。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等报表在实现原则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影响下,已不能完全充分且及时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又因为报告是信息使用者接触会计信息系统的直接环节,所以现行的报表通常为一些信息使用者所诟病。基金的资产负债表与经营业绩表在对报表的完善与改进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1、建立在现行市价基础上的资产负债表。《办法》所公布的基金资产负债表在格式上与传统报表的区别不大,但其所包涵的信息含量却不同。基金资产负债表基本建立在现行市价计量属性基础上。很明显,分别建立在现行市价与历史成本基础上的资产负债表对于信息使用者的有用性程度会大为不同,前者所反映的报告日的财务状况将更贴近于经济现实。可靠性方面也有保证。因为基金资产每日都必须经过估值,且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托管银行之间每日都须进行净值、估值增值以及基金头寸等的核对。因而,以现行市价为基金的基金资产负债表将最大程度地满足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另外,该报表还包括一些因为确认与计量基础不同而在传统报表上反映不出来的项目如未实现利得等,反映内容更为全面。

2、基金经营业绩表:全面收益表的示范。进入20世纪90年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求对会计报表进行改革的呼声逐渐高涨,尤其是损益表。IASC、美国FASB及英国ASB等会计准则研究机构也已就损益表的改进与完善提出了大致相同的意见,即通过对现行的损益表进行内容上的充实或结构上的调整,确立全面收益(或综合收益)在损益报告中的地位,使得会计上的收益概念逐渐向经济学收益靠拢。具体的报表形式主要有英国ASB在传统损益表之外新增的“利得表”即第四报表、美国FASB提出的包括“全面收益表”在内的三种可选择形式等。《办法》中的基金业绩表可以说是全面收益表的一个初步实践,该报表所包括的内容已经涵盖了基金所取得的所有已实现与未实现收益,对于报表的使用者而言,所有的收益信息都能从中得到。

基金证券投资范文第4篇

1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分析

1.1对基金收益和风险进行分析

首先,基金收益和基金风险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基金的风险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标准差和半标准差的影响,此外,相关的系数值以及风险情况对于基金绩效评价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在进行基金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与基金风险相关的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得出相应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基金收益的状况,但是,这种方式仅能对于基金收益有所反映,并不能全面动态的反映出基金的绩效变化情况。其次,在基金绩效评价风险发生变动过程中的基金收益。在基金绩效评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在风险不断发生变动的过程中对于基金的收益金相分析。现阶段,比起大盘收益,有些基金的收益率偏高,这也在一定的角度反映了基金风险收益的水平。

1.2基金收益和基金经纪人的分析

在基金绩效的评价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基金经纪人是否具备专业的选股能力,以及能否对于基金收益和风险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基金收益的数据与基金经纪人的选股能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常来说,比起市场基准组合,基金经纪人的选股能力和选股水平越高,获得的基金收益就越好,对于基金收益的绩效评价也更加有利,能够为基金绩效评价提供有力的支持。

1.3选择绩效评价数据

对于证券行业本身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投资基金数据是处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的,因此,想要对于基金绩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首先需要确定评价的时间,选择时间跨度较大的基金绩效评价数据来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并结合分析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这能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基金绩效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在投资的过程中,是否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是否存在相应的风险,和投资基金绩效都是分不开的,此外,还会受到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对于基金绩效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先依据现实情况选择适合的市场投资组合,一般情况来说,是会以某个标准作为基础,来对于基金的绩效进行衡量,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相关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于基金绩效数据来说,其一直是在发生变动的,并且其中的变动并不相似,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对于基金绩效进行衡量时,并没有一个全面且系统的衡量标准。通常都是结合基金绩效评价的具体数据,在实际进行评价的的过程中,选择数据中的可用部分,并且采用一定的运算方式,得到基金绩效的基准收益。

1.4对于基金持续绩效的分析

这一分析数据主要是将基金的收益作为基础,开展动态持续的分析,分析的主体则是基金的持续绩效水平。在我国的证券行业中,有一段时期证券投资基金处在持续有所收益的情况下,这也与证券市场的变化息息相关。不仅如此,股票市场的变化也会对于基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不仅与证券行业和证券市场产生的变化密切相关,同时,股票市场的变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证券投资基金也会产生相应不同的变化。如果市场出现持续的上升趋势,那么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也会比较良好,一般会处在收益持续增长的趋势下。如果市场出现下降趋势,则持续性的收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影响因素

2.1基金资产配置集中度的影响

在投资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时间点,证券投资基金对于某一支骨片或者某一个行业所持有的比例,就是基金资产配置集中度。基金资产配置集中度不仅反映了基金经纪人个人的投资特定,同时,也反映了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基金经纪人是否有充足的把控风险的能力,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金经纪人对于整个证券投资市场是否有全面的把控。如果基金资产配置过于集中的情况下,也就是集中在某一只股票或者某一个行业的情况下,相应的股票或者行业出现变化,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基金的收益,风险越大,收益也会随之呈现上升趋势,两者是属于正比的关系。而如果基金资产配置集中度较低,也就是基金资产没有集中在某一支股票或者某一个行业中,而是呈现分散的状态,对于个体来说,风险就降低了,但是基金的收益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基金资产配置集中度对于基金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的影响以及对于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的影响方面,这两者都是基金绩效评价中的重要因素。

2.2投资基金的规模发生变动

从根本上来说,证券投资基金之所以能够有比较大的规模,是因为把很多分散的基金整合了起来,并且形成了规模比较大的资金,这也属于融资工具的一种。证券投资基金不仅具有规模较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优势,比如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并且由于是整合分散基金的方式,也能够有效的将风险分散,避免过大的风险带来一些难以估量的损失,并且还具备专业理财的优势。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如果证券基金的规模发生了改变,会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绩效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基金规模出现了扩大的情况,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交易量增长的情况,进而获取相对比较高的经济费用,并且由于资金比较充足,并且由于基金规模的扩大,其他的各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也会相应出现成本降低的情况。也正是因为如此,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与风险是呈反比的,与收益则是呈正比,在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大的情况下,风险会变小,收益情况越好,而如果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缩小,风险会相应的变大,收益率也会随之降低。

2.3基金经纪人的专业能力影响

对于基金经纪人来说,其在工作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于证券投资基金进行管理,而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对于基金绩效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两者之间息息相关。通常来说,基金经纪人对于基金绩效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体现的,首先,第一个方面,每个基金经纪人的个性特征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在进行证券投资的过程中,不同的基金经纪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投资风格,而投资风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基金的绩效产生影响。其次,第二个方面来说,基金经纪人是否具备专业的基金管理能力,对于证券投资最终的结果起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基金经纪人的专业能力不仅包括在投资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包括其管理的经验,通常来说,基金经纪人的专业能力越强,管理经验越丰富,管理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如果基金经纪人不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其管理能力也就越弱。基金经纪人的专业能力与基金收益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呈正比的,基金经纪人的能力越高,也会对于基金绩效评价产生正面的影响。

2.4基金流动性的影响

针对于基金绩效来说,基金规模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基金规模的大小能在很多个角度影响到基金的绩效。在投资基金管理的过程中,结合基金的不同规模,也会选择不同的策略,而基金规模不同,也决定着基金的流动性是不同的,并且在管理成本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差异。相比于规模比较大的基金,一些小规模基金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整个流程更为灵活,并且能够采取的策略也更多,能够迅速且高效的对于相关的结构进行调整,有益于降低风险,对于长远的收益来说有一定的优势,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基金的损失。但是也正是由于基金的规模比较小,导致管理的成本相应的提升了,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整体的收益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有所下降。反过来看,针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基金管理,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管理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但是,由于基金的规模比较大,一旦遇到变动,很难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应对风险的能力比较差,而最终产生的结果,也与基金经纪人的个人能力息息相关,基金经纪人能否选择合适的时机,是影响基金绩效的关键。

2.5基金经纪人变动的影响

基金经纪人变动也会对于基金绩效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证券基金投资的过程中,如果基金经纪人的专业能力比较强,基金收益相应的也会比较高,而如果基金经纪人的专业能力比较弱,基金收益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基金经纪人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离职、升职或者其他人动的情况,势必就需要更换新的基金经纪人,这也就产生了基金经纪人的变动。而基金管理情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基金经纪人的影响,并且不同的基金经纪人在投资风格方面具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基金经纪人产生变动,也会对于基金绩效造成相应的影响。

3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为了能够适应时展的潮流,进一步促进我国证券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从而促进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先进的科技与信息化水平也给我国的证券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将会向着以下几个趋势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和基金绩效评价体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证券行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获得了一些先进的经验,并且也致力于培养相关行业的人才。因此,不管是从经验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人才的角度来说,我国的基金绩效评价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和基金绩效评价体系,也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信息,减少对于投资市场的猜疑。在发展的过程中,基金绩效评价最应当解决的问题就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也就很难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为了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也为了增加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首先应当完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和基金绩效评价体系,从而使得基金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更顺利有效。其次,需要与世界基金绩效评价相融合。现阶段,我国的基金市场发展迅速,也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也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尤其是大量基金产品的出现,更是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基金市场的发展,而与之相对的,基金绩效评价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也给国际上的相关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市场空间。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为我国的基金绩效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基金绩效评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冲击的角度来看,由于国际相关行业的影响力,势必会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在我国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从机遇的角度来看,通过与国际相关行业的交流,能够给我国基金绩效评价带来更多的经验,并且能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进,使得基金绩效评价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基金绩效评价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基金规模方面的影响,基金资产配置集中度方面的影响以及基金流动性的影响等,同时,也包括基金经纪人变动以及经纪人专业能力的影响。而作为基金管理人员,基金经纪人应当对于影响基金绩效评价的因素有充分的了解,进而全面的展开分析,提升基金绩效评价的实效性,并且加强对于基金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从全面的角度展开基金绩效评价,促进我国证券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一帆.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影响因素探析[J].知识经济,2018(13):40.

[2]李沐.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商论,2016(34):146-147.

[3]王瀚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业,2015(17):177-178.

[4]赵玉彪.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3.

基金证券投资范文第5篇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

投资基金是指将具有共同投资需求和目标投资者的资金进行汇集,然后集中交给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进行科学的组合型投资,最终实现风险分散和共同受益目标的投资方式。而证券投资基金则是将投资者的资金汇集起来,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投资工具。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服务,以较低的门槛将大多数的中小投资者资金进行汇集,从而形成规模优势,分散投资资金于各个行业的证券,从而分担和降低了风险,保障了收益水平。

(二)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含义

这些公布的数据基本上都有限定的时间,其内容主要就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指标。计算这些数据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同期投资组合出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判断投资组合是否有效及合理,从而通过与往期的投资组合对比,得出当期的投资回报率,最终利用这些数据科学评价该基金的风险情况,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基金绩效评价是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影响基金投资管理的内外部因素、基金管理公司履约能力及可信任程度、基金的业绩表现等数据后作出的统计和总结,作为投资者选择基金、做出投资决策的参照标准,或为其它信息使用者提供参考的一种评判方法。

(三)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第一,由于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利益目标并不一致,所以基金公司难以从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出发进行基金的管理工作。尽管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管理人,对散户而言具有资金、信息和专业能力在内的多个方面存在相对优势,然而这个相对优势的程度恰恰就是通过绩效评价这个过程表现出来。通过对基金公司管理的一段时间的收获进行呈现,让基金公司对每个时间段的投资都负起责任来,降低风险概率,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照。第二,由于投资者对于风险收益的偏好程度不同,那么在投资基金时也应当进行不同的选择。由于信息和能力的局限之下,该如何确定备选基金的投资风格,并为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的新基金品种,基金绩效评价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第三,对于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基金绩效评价的存在可以体现基金经理的阶段性工作状态,反映基金阶段内的运行状况,如果这些数据显示基金在近阶段内存在问题或是存在隐患,可以让基金管理公司的调整和改进更具方向性和目标性。第四,基金的绩效评价对于国家监管机构而言是了解基金和证券市场运行情况的优良渠道,方便进行监管的调整,也为进一步创新基金的种类提供了参考的依照。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

(一)基金的收益和风险

基金收益是学者分析判断的主要标准,即对基金单位净值、基金累积单位净值以及基金净值增长率三个指标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也将风险作为绩效评价的因素引入到其中。在投资组合理论和CAPM模型被提出后,风险和收益被作为一个综合指标被纳入绩效评价的体系之中,其适用主要存在于雷诺指数、夏普指数以及詹森指数。

(二)基金经理择股和择时能力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人才的优势显得非常明显,投资经验、个人能力以及性格特点这些因素无一不是影响基金经理从而影响基金绩效的重要原因。每只基金都是由至少一个基金经理进行管理,管理的主要内容则是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的确定,而这些便构成了对基金业绩的直接作用力。在过去的研究和实践之中也不断验证了基金经理对基金业绩的重要性,往往从业经验、时间以及专业能力与基金业绩呈正向变动。而这些因素在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中,可以概括为两点,即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前者决定基金经理对资产判断和潜在价值挖掘,最终实现超市场的利润获取;后者则体现在基金经理对市场走势的判断能力,从而规避风险或者实现利润增加。

(三)基金经理的变动

不难看出,一个好的基金经理对于整个基金的业绩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一个基金经理不会长期在一家基金做,往往会在公募或者私募之间选择,或是转投别家基金,甚至升职或者调动,最坏的情况就是被开除。而作为基金的直接管理人,这些人动必然对基金投资产生较大的影响,若是这些变化过于频繁必将影响基金绩效的持续性以及基金的投资理念风格。

(四)基金费用

证券投资基金会在运作过程中产生费用,该费用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证券投资的过程产生了费用,这需要基金公司自行负担;另外一部分是基金投资者在申购、赎回和转换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这是由投资者自习负担。而研究表明,费用的增加无疑会降低基金的绩效评价,前者增加了基金的运营成本,后者影响了投资者的申购需求和转换成本,最终影响投资者对该基金的购买情况。而在1998年,Dellva和Olson在对基金和费用进行了分析之后,发现费用较低的基金业绩相对较好。这一观点也在我国学者王品、王静侠2009年的研究中得到了印证,他们运用面板模型对基金绩效与基金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收取高费用的基金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业绩。

(五)基金的规模和流动性

基金规模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基金管理对不同规模的基金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另外就是不同的基金规模在流动性和单位管理成本上也是不同的。例如,中小基金的操作比较灵活,策略多边,对股票仓位和行业结构进行迅速调整,便于降低损失,但是正式由于规模较小,反而单位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最终影响了总体的收益能力。反观规模庞大的基金,自然会降低基金的单位管理成本,良好的流动性,但也正因为规模庞大,不利于在市场骤变的时候作出调整,这就需要考验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了。

(六)基金的资产配置集中度

资产配置集中度是指证券投资基金在某一个时间点对某个股票或者某个行业的持有比例,这个也是对基金经理个人投资风格和风险控制能力,也体现了基金经理对市场的把握。若基金的多数资产集中于某股票或者某行业的时候,那么该行业或者股票的波动对基金的收益影响是巨大的,即风险和利益同时增大;反之,若是分散于多个股票和行业则分散了风险也降低了利益。由此可言,基金的资产配置集中度是通过影响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风险来影响绩效的因素。由此可见,基金的影响因素是个复杂的概念,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价也是根据多方面来评价的,而上述所分析的六个方面为微观因素,宏观因素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影响也是存在,主要是表现国家政局稳定性、经济制度以及经济形势等几个方面。例如,我国政局稳定、经济形势良好而且宏观经济一直处于增长阶段,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判断为利好,然后映射到资本市场之中就会是繁荣的,最终证券投资基金表现都比较好。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