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诊科工作计划及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作为降低和控制护理工作中风险的重要管理制度,在急诊科护理实施对于控制急诊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保证患者和医疗人员人身安全,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树立医院良好的服务形象具有重要作用[1]。下面对我院2012年1――12月间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模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2012年1――12月间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实施风险管理前6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后6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年龄17-42岁,男性患者例35,女性患者例25,平均年龄(25.24±4.27)岁,研究组患者年龄18-44岁,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25.34±4.6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情况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综合满意率、医疗纠纷发生率、风险情况发生率,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对比。
1.3统计分析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情况如下表。从表中对比数据来看,实施风险管理后,医疗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综合满意度提升,治疗与操作熟练度提升,护理质量提升,前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1两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为85.0%,而观察组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为1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医院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护理中风险类型多样,造成这些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制度常规、病区管理、技术操作、设备设施、用药管理、患者护理以及院内感染等,要从这些方面加强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与监督。
首先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和培训,提升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在工作中,树立风险防范的高度意识,掌握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个案为例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在护理工作中提供给患者更好的服务,实施人性化关怀措施,提升自我管理及安全保护意识[2]。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主要有这些方面的内容,给患者讲述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用药的一些观察,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指导,最后还包括患者在出院时对患者的指导,在护士长的组织下,同时主管护士和责任护士进行一些交流,然后才能对患者开展有计划的健康教育[3]。护士门要进入病房和患者进行广泛的交流,护士可以和患者讨论一些患者比较感兴趣的和喜欢的话题,交流进行得越多,患者和家属更容易接受这些问题。
其次是制定良好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重点,提升医护人员对于新技术护理流程和规范的认识及掌握程度,提升业务熟练度;对呼吸科危重患者实施重点护理;落实强化床头交接班制与护士长每天三次查房制;对护理工作实施班班评估,接班首先评估危重患者,其次是普通患者[4];对于患者的投诉及需求及时记录,报告给相关领导;对有潜在医疗纠纷、特殊患者、疑难危重患者,有护理并发症等,及时上报护理部,并制定相关工作计划;下班前,互相提醒有没有未完成的工作或需特殊交班的事项。
最后是规范护理物品、仪器的管理。设专人管理,定位放置,随时保证器械处于备用状态,做好灭菌消毒工作。对护理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定各专科仪器操作程序卡,对于不合格仪器、设备、设施、物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增加安全隐患。制定更加完善安全用药管理规定,强化监督和实施,做好药物的存放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桂英,刘国英.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10):147-148.
[2]孙琦,张梅.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1):58-59.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队伍的建设,进步我科护理职员的应急能力。
1、加深护理职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练习,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职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增能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动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进步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练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进步职员的专业素质。
1、熟练把握常见疾病情的判定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实行定期考核。
2、熟练把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熟练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护理。
4、熟练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一系列操纵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正确及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换药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
1、熟练把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登记表符合,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使用。
3、各类急救药品使用后及时清算、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杜尽过失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纵原则及护理程序,以促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展开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3、严格执行神府经济开发区医院的十四项核心制度.
业务学习计划
一月份:洗胃机洗胃技术
仲春份:整理床单位
三月份:静脉输液及常见输液反应的护理
四月份:心肺复苏及简易呼吸器的利用
五月份:生命体征的监测
六月份:创伤救护的四项技术
七月份:导尿技术
八月份:灌肠技术
玄月份:心肌梗死的护理
十月份:吸痰技术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进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1、熟练掌握常见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实行定期考核。
2、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熟练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熟练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准确及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
1、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使用。
3、各类急救药品使用后及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进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1、纯熟把握常见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施行定期考核。
2、纯熟把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纯熟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纯熟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准确及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机遇
1、纯熟把握各种仪器的运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运用。
3、各类急救药品运用后及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关怀体贴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分析 洗胃 护理对策
资料与方法
2002年4月~2008年4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26例,其中男91例,女235例。从一般构成情况,中毒原
因、中毒年龄、中毒患者的职业构成,四季分布进行了分类、统计、整理和分析。
结 果
一般构成情况:男91例,女235例,年龄20~50岁(60.3%),年龄范围10~80岁。
讨 论
调查结果表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且20~50岁的青壮年最多。这就要求护士在急救护理时对女性青壮年就诊群体应有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忧虑、烦恼和痛苦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争取身心早日康复。因家庭纠纷或失恋厌学者,大部分情绪极不稳定,有的精神抑郁,有的烦躁不安,配合救治者较少。对此类患者要加强护患交流与沟通,取得患者信赖,促其配合救治。
重点护理措施:①迅速使患者脱离有毒环境,脱去染毒衣物,并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头发,以免通过皮肤吸收加重中毒。②对口服中毒者,应立即予以洗胃,洗胃应彻底,按规定严格配制洗胃液,一般以淡盐水洗胃,必要时使用含钾溶液洗胃,以防发生低血钾从而诱发中间肌无力综合征(IMS)的发生[1]。洗胃过程中应使用胃管牙垫,保持洗胃管和呼吸道的通畅,特别注意洗胃务求彻底,以免胃黏膜残留毒物的慢性吸收引起中毒反跳[2]。③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建立静脉通路以保证静脉滴注胆碱酯酶复能剂和静脉推注阿托品等。④注意预防阿托品用量不足。正确判断阿托品化,防止阿托品中毒,更要预防阿托品用量不足,阿托品化的指标:瞳孔散大5mm以上且不再缩小,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轻度躁动不安,心率加快达120次/分钟以上。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兴奋、烦躁,幻觉、摸空、高热、腹胀、尿潴留等,提示阿托品中毒,应立即停药。应专人护理,加床档,防坠床,必要时用约束带适当约束,严防发生意外[3]。⑤及时准确做好名种记录及基础护理,为防止呕吐物,洗出液继续污染,应及时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洗净皮肤及头发,高热者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开窗通风,戴冰帽,30%酒精擦拭或冷敷。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
科学拟定计划,提高急救护理的有效性。急救护理要求抢时间,争速度,提高急救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因此,在急救护理工作中,要根据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点,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各项急救准备工作。护理工作计划制订包括护理人员的调配计划,留观室,监护室及床位的设置计划,仪器设备的检测维护计划,药物器械的配备计划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等。本组病例中春夏季为高发季节,夏季最高,为132例,冬季最少,为45例。高发季节适当增设急性中毒患者的留观室及床位,实行弹性排班,在高发季节保证护理人员充足。非高发时期,加强对急诊科护士特别是年青护士的培训学习。学习、培训内容,以心理护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等为重点的技术培训和竞赛活动,以提高护士的急救护理技术水平。
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社区服务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医护人员要增强社区护理服务意识,积极普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知识做好预防工作。由于要把社区服务的重点放在农村,把农民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对象,特别是要将青年女性农民列为重点教育对象。秋、冬季节急诊科医护人员要重点对有感情问题、经济困难、生活负担过重、婆媳关系不和的家庭妇女进行教育,使她们理智地面对现实,正确对待人生,心胸开阔,积极向上,减少发病的诱因。
参考文献
1 郭永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应注意的问题.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