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媒公司标志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科学的发展则推动着新的表现形态加快进入企业形象设计领域中,数字化企业形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1956年IBM成功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IBM的形象标志的设计与传播是企业形象设计的雏形。虽然在当时数字媒体艺术只能表达一些简单的图形,但是企业形象的设计与制作中也加入了这些简单的数字图形,这使数字图形的利用标志着数字媒体艺术开始介入企业形象设计领域。随后企业形象的设计师采用科技、艺术、媒体等综合手段进行企业形象与信息的推广传播,这一阶段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到一些企业产品和企业形象设计与传播中,同时CG艺术和电脑艺术也相继加入企业形象设计中。
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攻破,计算机技术逐步解决文本编码、图形图像的处理等难题,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和现代媒体技术开始出现并应用于企业形象设计中。尤其在80年代计算机和视听设备进入千家万户,这为企业形象设计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数字化设计的大门。在20世纪末,家庭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始普及应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数字技术发展推动了企业形象设计的发展。这时发现以往所有企业所遵循的“企业形象定律”已不再适用,这一切给企业形象带来的是一场翻天覆地的行业变革,这就是“数字化企业形象设计”的革命。
二、数字媒体艺术使得企业形象得到深入发展
进入21世纪,由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和企业形象设计的不断融合,数字媒体艺术得到了企业和设计师的广泛应用。如今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三维图像时代的到来,在数字化企业形象的塑造中,独特的动态表现形式发挥巨大作用。由于时代的日新月异,许多二维形式数字媒体艺术显得单一而缺乏动感,而三维视觉动态形式却具有强烈影响力和真实性,因此,二维转变成三维动态视觉形式是数字化企业形象设计深入发展的表现特征。所以在数字媒体艺术深入发展过程中,坚持二维与三维动态形式的融合来表现更好的艺术效果。
如中央电视3台标志加入动态的红丝带图形,其全新的栏目形象包装为了有利于宣传其个性特征,于是栏目的片头广告或其他的形象推广中标志加入了新的数字动态元素,这些动态的元素是飞舞的丝带在与“3”字图形相关联的内容进行组合设计来突出文艺频道的内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个人电脑的广泛使用,企业形象设计正以数字媒体艺术的形式和更丰富的内容展现,同时拓宽了企业形象的宣传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尤其以汉诺威世博会为例,其采用数字媒体艺术进行设计的多变形象和没有固定的标志,有效地为企业形象在网络或其他数字媒体中进行传播,这是数字化企业形象设计深入发展的重要标杆。因此,具有动态视觉图像的设计及数字媒体广泛的使用标志着企业形象设计开始进入了深入发展时期。
三、云视觉传媒企业形象设计
以笔者设计制作的作品《云视觉传媒企业形象设计》为例,设计灵感来源于未来艺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如今“云”是网络、互联网的比喻说法,这种“云”的时代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社会的竞争方式也由此而改变。云视觉传媒是一家以数字媒体为主的视觉设计公司,由于该公司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紧密相连,因此设计企业形象时必须考虑该公司的经营产品和服务领域,这样有助于数字化企业形象的准确设计。
在设计时要遵循企业形象设计规律,要确定企业的标准标志、标准色彩、标准字体等基本设计元素。首先采用Coreldraw、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初步设计制作,设计出该公司的标志、字体、色彩,同时还有辅助色彩的设计应用。笔者在设计动态标志的时候是在原有标志外形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动态的设计,在设计制作中采用了光影动态的效果表达,设计动态标志要能够有效地对传统平面标志进行延续,但不能随意改变和拓展新的外形。在加入光影的动态化标志后,其形象要符合在数字媒体的传播。
标志的应用在纹样上面不宜过大,要求适中偏小为宜。将动态化的标志中的图形元素进行分析组合,部分字体、图形和色彩等元素加入声效的效果形成数字化背景纹样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动态化的图像太小在屏幕传播过程中达不到传播效果,它需要大的图像才能适应观众的视觉吸收,所以标志的动态展示要比平面中大,形成强有力的数字化形象的传播。
数字化卡通动画形象设计也是笔者这次实例的创新之处。首先平面卡通设计要进行草图的构思和分析,然后根据企业形象的特征设计出相应的卡通造型,然后进行数字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化卡通形象设计利用电脑动画技术来设计制作,以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法设计出新的卡通形象。
7年的坚持不懈和沉淀积累,终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厚积薄发,一场前所未有的设计盛典闪亮登场,令众人侧目且惊艳不已,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自08年创意之都的光环落在深圳这座激动人心的城市后,一年后,本届传媒奖有幸被纳入深圳市政府举办的“设计之都创意月”系列活动中。政府的强大支持为传媒奖飞得更高更远插上了双翼。
以传媒的眼光为设计颁奖
这是一场促进海内外设计师交流的盛会,创意和灵感在此处汇聚,碰撞出光彩四溢的火花。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见证了参赛设计师的优秀作品和个人风采。当一个个精彩的作品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时,当一个个设计师走上众人瞩目的T型台时,人群中不断发出喝彩的声音,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现场嘉宾妙语连珠,把气氛一步步推向。中途穿插了精彩的太极拳、萨克斯等表演,让来宾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感受设计、感受美。
在这个迷人的夜晚,众多设计精英齐聚一堂,祝福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此次颁奖的舞台背景是现代装饰经典的黑金色调,高贵典雅的宴会大厅有着富有创意的屋顶天花,一张张黑色优雅的圆桌把透明闪亮的的T型颁奖台团团围住,百合花静静地散发出清香。
精心准备、热情参与,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顺利开展。当天活动分为签到区、媒体采访区和颁奖区,并精心挑选了刚刚试营业一周的深圳君悦酒店,是特意考虑到设计行业求新求变的特质,巧合的是此次获得年度最具影响力团队的美国威尔逊室内建筑设计公司正是君悦酒店的设计者,在此获奖对于他们更显意义非凡。
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始终坚持以传媒的眼光为设计颁奖,并始终倡导做精英设计文化的载体。凡是在此获奖的作品已成为衡量当年设计风向和尺度的重要标志,获奖设计师也更加走向台前,在设计界叱咤风云。
25年默默办好一本专业杂志的坚持,7年用心举办国际传媒奖的行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设计师纷纷表示不但现代装饰早已成为他们心中不能不看的杂志,而且传媒奖也成为他们不能不参加的重大庆典。
港台与海外设计师摘走众多奖项
此次传媒奖以09年度最为风尚的“跨界”为主题,并特意在当日宴会上展现11月的跨界特刊,设计师们纷纷称赞此次主题匠心独具,高度概括了09年的设计风潮。
本届传媒奖参赛作品的范围之广、参赛水准之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自全球的3000多幅作品参加了激烈的争夺,现代装饰特聘请专业领域的大师作为此次奖项的评委,经过几轮筛选,从3000多幅作品中评选出60多幅入围作品。入围作品是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顶尖设计,在这场高手云集的赛事中,每个奖项最终获奖的设计作品大都只有一两个,最终获奖作品均在评委们的精心挑选、反复比较之中诞生。
荟萃了国内外精品,竞争更显激烈。其中年度餐馆/酒吧空间奖有8位设计师入围,最终获奖的仅有意大利设计师Tomas Alia和广州设计师谢英凯;年度家居空间大奖有国内外6个优秀的作品入围,最终由来自英国的SHH设计公司和来自香港的天豪设计获得了此项殊荣;年度会所空间共有5个优秀的会所入围,但是最终摘得该奖项的仅有佘文涛的村落人家一个。此次美国威尔逊设计团队以综合实力胜出,摘得最具影响力设计团队的桂冠。今年更新增了年度原创家居奖,体现出传媒奖对原创家居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褒奖。最具影响力设计师的空缺成为当晚的热点话题,设计师纷纷表示传媒奖的专业坚持值得欣赏,他们将更加努力,争取在来年取得这个重量级的奖项。
获奖设计师纷纷表示能够获得这个国际性的奖项令他们感到十分高兴。与去年相比,此次国外作品的获奖比率大大提升,充分显示出杂志定位高端、面向国际的特色。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地的获奖显示出国际上较高的设计水平,而国内的设计师也不甘示弱,纷纷拿出最优秀的作品与国外设计师一争高下,展现出中国设计近年来取得的飞速发展。中国设计师此次获奖作品更多来自台湾、香港、上海和广东,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福建势力”式微,而台湾、香港设计师更加崭露头角,在此次颁奖晚会上出尽风头。
海外设计师“蓄谋”中国市场
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极大地推动了海内外设计文化的交流。港台与内地在设计上的交流越发紧密。港台设计师进军内地的步伐更大,跟内地的合作更多。
然而对现实生活渗透已经无孔不入的互联网,以摧枯拉朽之势推动信息化浪潮转回到新一轮螺旋式上升的起点,财务又不知不觉地开始扮演“动力2.0”的角色,快速部署、业务融合、内控贯穿与价值创造等等是全新的精益财务视角下的IT新法则(见表1)。
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专程赴江苏徐州和南京两地,选取传统的制造业和时下大热的文化传媒行业的两个样本,对全新的财务驱动下的信息化视角进行深入剖析。
再造竞争优势
信息化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正在使徐工集团在竞争优势层面打开全新的空间。
两个月前,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集团”)组织召开了徐工集团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会,由徐州市经信委牵头成立的项目验收专家组实地查看了徐工数字化工厂和物联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切身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企业整体提升效果。专家们讨论后表示,徐工集团通过实施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项目,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整体推进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制造技术的结合,建立一流的精益管理平台,实现制造生产柔性化、管理流程可视化、管理方式网络化、运营管理精益化,提升了企业协同能力和综合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使得企业的战略管控水平、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及管理手段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效支持了徐工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徐工集团CFO吴江龙对《首席财务官》表示,“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项目是徐工集团为实现从战略控股型向战略经营型转变、支持徐工集团快速发展而启动的一项信息化管理创新工程。整个集团高度重视,我们这次瞄准的目标是再造竞争优势,因此人、财、物、力的投入也很大,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渗入文化
根据资料显示,徐工集团的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项目自2009年1月开始实施,先后建成七大系统16个模块,整理物料、BOM、工艺路线数据共计220万条,提炼管理DNA339个,开发程序1086项,覆盖14家单位,项目规模巨大、涉及面广、系统复杂度高,在实施范围、深度、周期等方面都创造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新标杆。2011年9月该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405万元。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果卓著,取得部级管理创新成果2项,发表核心论文4篇,成功申报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各类信息化荣誉24项,徐工集团被工信部授予2012年度国家级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事实上,徐工集团的信息化起步很早,1996年从四班的MRPⅡ开始第一轮信息化,到了国内互联网刚开始应用的1997年,我们的网站也上线了,基本和国内信息化浪潮同步。进入2000年后,我们主要侧重于两化融合的战略,开始和信息化领域的世界级厂商深度合作。“徐工集团信息管理部副部长张启亮回顾徐工集团的信息化历程如数家珍。
而事实上,张启亮是在2008年作为重点引进的信息化人才从徐工重型进入徐工集团总部的,当时正是徐工集团的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项目开始发力之际。
“徐工集团新一届管理团队从2000年开始,更注重从文化角度打造徐工的核心竞争力,这个主要就是价值导向,即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创造价值的需求。”吴江龙从CFO的视角来审视信息化给徐工集团带来的变化,“在企业动态运营中,资源如何配置必须要有一个主线。所以全面预算管理就成为整个企业管理运营的主线,它的落地需要一个体系去执行和完善。从人的角度来说,比如说分、子公司CFO委派制,我们发现时间长了也有麻木的倾向;从体系健全的角度来说,工具制度和流程越来越重要,而且控制的需求日益强烈;最后从以往全面预算管理的这条运营轴线所反映出的问题在于,反应的速度、精细度、颗粒度都不够。而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集成应用,比如以往的审批是通过人来审批,现在通过信息系统设定审批的权限,这个简单的变化使得管理的有效性迅速提升。”
“从进程上看,到了2011年我们所有的信息孤岛就集成完毕。这一步对于徐工集团走向国际化运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提炼出一个很好的管理DNA,可以快速复制,而且把徐工集团周身的经脉全部打通了。”张启亮也从文化上高度评价了信息化给徐工集团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吴江龙看来,两化融合使得徐工集团的国际化已来到临界点。按照徐工集团的战略规划,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之后,到2015年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前三强,营业收入预计达到3000亿元。因此其大规模走向国际化已经箭在弦上。
其实,从表现形式上看徐工集团信息化之所以得以渗入文化,关键还是在于IT与业务的高度集成与融合。之前在徐工重型有着丰富IT实施经验的张启亮对于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IT与业务的融合一定要真正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尽管之前从流程上看,似乎两者是同步的,但现实运营中往往所有的信息都是不匹配的,IT系统里的信息普遍都是延后的。所以我们又上了条码系统和RFID,这些技术对于信息的实时采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得IT与业务融合的最后一个鸿沟得以弥合。”这一变化,用张启亮的话来说,就是“解决从混合物到化合物”的过程。
内控导向
徐工集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3年的鲁南第八兵工厂。经过近70年的不断创新与发展,2012年徐工集团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个千亿级企业。目前徐工集团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五位,中国制造业百强第49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第四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一,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产品畅销全世界15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始终保持全行业第一。汽车起重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等产品连续十几年出口额保持行业首位,其中汽车起重机、大中型压路机年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公司九大主机、三大基础零部件市场占有率也名列国内第一。徐工集团从2006年开始到2012年,连续六年以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增长的惊人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到了徐工集团这样一个运营规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已经是一个关乎全局的问题了。而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又和CFO的角色定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被同行视为学者型CFO的吴江龙对此有着颇多的感触和精深的研究。有一次监管机构举办有关上市公司内控建设的会议,吴江龙看到与会的上市公司内控负责人的职务五花八门,粗略一数,大概有20多个不同的职务,之后吴江龙进行主题发言的时候对此感慨万千。“五部委下发的内控指引等文件都是很好的,不过没有指定企业落地的责任人,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硬伤。”
去年底,吴江龙牵头负责的“基于全价值网动态立体内控体系建设与实践”的研究课题,荣获了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评审的一等优秀奖励。吴江龙在这一研究课题中系统地阐述了其全价值网视角下的内控价值观与方法论:
1、一切价值创造活动均应纳入内部控制范围,就内控谈内控只是一般企业,就价值网谈内控、就动态谈内控是卓越企业;
2、一切活动都要按照规范做,重点做好内控制度建设,规范主要业务流程;
3、一切活动都要遵守企业内部规律,企业目标不同、战略不同,必然带来控制模式的不同,要按企业金字塔,从战略开始分析、研究;
4、徐工是国有控股较高的公司,一定要结合徐工内控特色,选用适宜的管理工具;要利用信息系统,控制关键活动,要完善监督机制。
因此在推进IT与业务充分融合的过程中,徐工集团的信息化也突出体现了内控视角。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内控建设最终只是收获了一堆完美的制度?这说明国内内控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我们照搬过来的内控制度奠基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原则,因此其内控体系越运转越强大,具有自主优化的功能。而国内却立足于事先设计一套尽可能完美的制度,这样既耽误了实施效率,又导致在实施中不能及时处理新的问题。而信息化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弥补这个问题。”吴江龙对于IT为内控带来的价值给与了充分肯定。
顺着这一定位,徐工集团牵手甲骨文公司于2012年4月开始启动了徐工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项目。吴江龙认为,通过本次全面预算管理项目的实施和运行,将构建徐工集团从战略规划到计划、计划到预算、执行监控到分析、分析到考核评价的集团闭环管理体系,从而保障预算管理真正成为落实集团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预算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集团“一体化”运营优势;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为实现“千亿元、国际化、世界级”奠定基础。
云端机会
“企业的生命周期实际上是设计出来的。这几年我们看到,转型升级是个很热的词,但它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比如我们国内机械制造类公司在海外并购的那些企业,产品和技术是非常好的,但其产品就是因为不适应新经济体而陷入困境的。所以我们转型升级就是要适应新经济的要求,这其中信息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要素。”吴江龙之所以这么说,恰恰是因为徐工集团的信息化应用已经开始触摸到新经济的“云端”。
按照徐工集团内部的统一说法,其信息化建设又被称为“一三六”工程。“一”代表的是一个统一的平台。“三”代表的是三层管控,即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还有子公司以及海外部门。“六”则是六大平台:第一个是物联网;第二个是商业智能;第三个是电子商务;第四个是企业的私有云;第五个是数字化功能;第六个就是管理信息化功能。
而这其中,始于五年前的物联网应用,为徐工集团的信息化在云端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事实上,徐工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了相关应用的探索,只是那时候还没有物联网的概念。2008年,徐工联合中国移动成立了工程机械领域的第一家物联网研究中心,去年3月,徐工开始构建专属的物联网,主要用于产品的管理和售后服务。
作为国内首家物联网落地企业之一,徐工集团目前不仅实现了对车辆位置监控、运行状态监控、远程锁车控制,在生产线上还实现了零库存、按生产节拍供货。通过物联网,客户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主动式服务,通过电话短信等纠正客户的不规范操作、提醒必要的养护操作、预防故障的发生,客户也可以在徐工各地办事处的驾驶模拟器上进行各种机械的操作培训,而不必前往总部。甚至于借助安装在产品中的“黑匣子”,徐工集团的客户维护部门可以帮助客户管理车辆运营成本、寻找工程商机等延伸服务。“这样的云端服务在未来完全是可以收费的,那样的话,我们IT部门就可以成为一个盈利部门。”张启亮觉得这给IT部门带来了全新的想象空间,“云端服务能力能够帮助徐工集团完成现在的转型,我们将从制造型企业,逐渐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最终成为服务制造型企业。这些年大致算下来,我们累计IT投入在2亿元到3亿元,但是实现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这个投入,绝对物超所值,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在价值创造能力上。”
同时在关键的生产领域,徐工集团已经实现了关键数控设备及大型加工中心和研发设计系统的集成,能够实时掌握生产状态,自动监控和记录设备状况,对车间现场进行网络化监控和可视化管理。通过生产能力平衡系统、配送系统、看板管理、制造执行系统的全面集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增强了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尽管我们在全力推进转型,但制造作为立身之本,不断提高制造效率是我们在这个领域永恒的一个管理主题。”在吴江龙看来,效率的量变累计最终将带来竞争力的质变,“当然我们在云端服务的一些尝试,有可能会打开徐工集团下一轮增长的空间,这也是两化融合在战略层面引发的正向价值。”
书山有路“e”为径
IT技术浪潮不仅没有冲击凤凰传媒的既有优势,反而成为其多元化扩展的立足之基,同时也成为集团管控的利器。
6月底,A股传媒板块的龙头——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传媒”)公告: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人民币3000万元参与设立上海泰来仁智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专项投资杭州勒卡斯广告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目标公司”)。该有限合伙共募集1亿元人民币,持有目标公司普通股股权25%。耐人寻味的是,此次凤凰传媒投资的目标公司是一家当下非常时髦的“大数据概念”公司,专注于大数据业务挖掘,客户包括宝洁、英菲尼迪、宝马等大公司。根据增资协议,此次凤凰传媒的增资资金主要用于两方面:首先是加强目标公司的战略布局,积极拓展电信、航空、金融、邮政等客户,从汽车、快消等行业成功转型为多行业数据营销;其次将用于建设吴江数据中心,进一步提升对大数据存储、分析和使用一体化的能力。
“近两年业界多有讨论互联网对传统出版传媒业的冲击,但是随着我们对信息化工具的日益了解和运用,我们发现其对于凤凰传媒转型的正面帮助远远大于冲击。”刚刚和甲骨文公司、德勤开完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会议的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吴小毓充满信心地表示。
浴火资本
凤凰传媒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3年组建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在江苏省出版总社的基础上成立江苏出版集团,之后更名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集图书、报刊、电子音像、网络等出版物的出版、印制、发行、物资供应、对外贸易于一体,无论从规模还是效益角度上看均堪称中国出版行业的龙头企业。
“我们当年改制上市的时候,走得还是很快的,这么多家有历史的出版社一下子整合在一起,形式上的整合很快就做好了,但整个管理体系的整合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了。”伴随江苏出版业一路转型到凤凰传媒成功上市,工作了近30年的吴小毓非常清楚这其中带来的挑战,“上市是个革命性的变化,大到公司治理,小到财务合规,都是我们需要重新梳理和构建的。所以我们从上市以后就一直在研究如何实现财务管理体系的再造,在这个起点高度上全新部署财务信息化平台,显然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战略举措。”
在吴小毓看来,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有着内外部两大驱动因素:一是外部监管趋严,披露要求不断提高;二是内部控制要求加强,对支持管理决策的财务数据要求及时、准确,缩短编报时间,提高信息披露实效。
“相对而言,出版是典型的轻资产行业,而且在业务表现上往往是一个个独立的项目,因此精益财务管理的能力是凤凰传媒作为行业龙头必须要建设的,信息化是目前最契合的工具。”对此凤凰传媒的管理层也形成了比较强的统一认识,这对于吴小毓的具体工作展开带来了强劲的动力。
自2012年8月15日启动项目起至现在,凤凰传媒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已经进行了近一年的时间。在公司总经理亲自挂帅的项目指导委员会和实施领导小组的指挥协同下,项目组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在经历了需求调研及梳理优化、系统设计、系统搭建、系统测试阶段后,系统实施工作目标已经全部实现,并于2012年12月22日顺利上线,目前正处于正常运行阶段。
“刚才我谈到了凤凰传媒下属很多出版社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因此也都有着各自财务管理的方法论。所以在这个平台的建设上,一定要遵循求大同的原则,这就需要做好扎实的需求调研。我们大概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整个项目组收集了共计100余家单位的1099张表单资料;分别对32个访谈单位(涵盖江苏、海南、北京等地)、102人次进行了业务方案访谈沟通,最终才得以在兼顾各个板块个性化特点的基础上,梳理出凤凰传媒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财务报表合并系统及财务分析系统的需求。这个基础打牢之后,后续的推进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吴小毓认为把问题解决在未发生之前是财务管理信息平台日后上线运行的关键保障。
凤凰传媒财务报表合并系统及财务管理分析系统上线运行后,先后经过了2012年年报的预合并;2012年年报审计后的年报正式合并;2013年1月、2月、4月、5月的月度合并;2013年一季度的季度合并及各次合并后对应的年度分析、季度分析及月度快报分析,目前财务报表合并系统及财务管理分析系统上线运行稳定,完全实现了项目既定的各项目标。对此吴小毓非常自豪。
梧桐新枝
已经成为行业领跑者的凤凰传媒“十二五”的战略定位是: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重要的战略投资者。发展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确保实现总量翻番,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净资产超200亿元,总市值超400亿元,成为在中国出版业具有一流实力和竞争力、在国际出版业具有较强开拓力和影响力、在集团内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显然凤凰传媒“十二五”目标的实现,从外延增长的路径上看,无外乎一个是业态空间的扩展,另一个是经营空间的扩展。
“我们现在的定位是为客户提供包括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生产、流通、交易,文化科研、中介、文化地产等多业态全产业链服务,因此数字技术将是穿起这些独立业态‘珍珠’的项链。”吴小毓认为IT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管理水平的提升,更打开了凤凰传媒下一阶段的想象空间。
从凤凰传媒资产最密集的文化消费综合体(文化MALL)来看,其业态未来将成为区域文化消费主场所,承担部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并衍生文化商业模式和消费业态。而凤凰传媒强大的拿地成本优势、政府扶持优势,使得其正致力于成规模跨区域建设文化MALL;目前已经在江苏、安徽等地布局九个文化MALL项目,苏州项目将于今年三季度开业。“我们的项目刚好坐落在大名鼎鼎的诚品书店对面。”吴小毓不经意之间透露出凤凰传媒对于自身经营能力的强烈自信。
更令业界与投资者惊讶的是,凤凰传媒对于数字出版的理解与运用已经迅速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凤凰传媒数字化建设主要体现在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建设、多媒体出版、移动阅读、视频点播、网游出版、动漫出版、在线付费服务、数字印刷等,去年已经有多个项目开始赢利,全年毛利近亿元,其中职教虚拟实训软件利润突破2000万元。
而在产业链扩展方面,凤凰传媒同样走在了同业前面。首先是尝试打造以物流、发行、零售为一体的“中国书业第一网”,2012年凤凰新华书业北京发行中心揭牌,这标志其全国大中盘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其次,通过并购战略实现向新媒体的布局,其充足的资金储备也将保证公司在影视产业链(大股东旗下已有传奇影业)、网游产业和数字出版产业中进行大规模并购投资。
同时凤凰集团开启了海外拓展的步伐。2012年4月的伦敦书展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第一个海外子公司——凤凰传媒国际伦敦(有限)公司揭牌。仅仅过了四个月,凤凰传媒伦敦公司就在英国艾塞克斯郡启动了中国首个海外数码印刷基地。在一年后的2013伦敦国际书展上,凤凰伦敦公司的业务迅速从印刷、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拓展至出版领域。今年4月15日,凤凰集团旗下香都出版公司在伦敦国际书展开幕日揭牌。该公司当日与英国著名的Scala出版社举行了首个业务签约,宣布将联合出版50卷大型系列丛书《从博物馆看中国文化》。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大众传媒价值重估
信息技术和多元竞争正在给现代社会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蜕变,反映在营销传播领域一个明显的标志便是,以大众传媒为基础的营销传播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而随着媒体管道的充分多元化甚至趋于过剩,受众的信息获得可能越来越多,因此通过整合营销传播建立与受众的信息接触成为一个必然选择。整合传播是一种把构建稳定关系作为核心价值的传播形态,因此追求互动交流是衡量媒体价值的基本标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在营销传播中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在新的信息传播背景下各种媒体面临着一次全面的价值重估。显然对于大众传媒而言,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适应新的挑战,就必须对自己的传播行为和传播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传统营销传播对大众传媒的依赖
传统营销传播是相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营销传播而言的,它代表了营销传播领域的一种信息传播惯性。其本质就是以往所说的促销(Promotion),而广告和公关宣传则是传统营销传播的主体。传统营销传播通过大众传媒相关信息,依赖大众传媒作为主要途径实现其价值效果。可以说大众传媒是传统营销传播的基本传播管道,在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的缺位完全可能导致营销传播的流产。因此在营销传播的作用模式中,作为信源的营销传播者和作为信息管道的大众传媒,往往出于共同的利益追求达成某种默契,然后向作为接收者的市场对象发送经过特别设计的信息,而信宿方向则相应的处于被动接收状态。
传统营销传播得以盛行的一个前提是,由于营销和营销传播的主导权主要控制在制造商和中间商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它们对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资源的占有和控制,从而形成了营销和营销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垄断和信息不对称。所谓营销和营销传播的主导权,这里主要是指的营销中的四大基础:数字化、信息技术、知识产权和传播系统,这些基本上都掌握在市场上游的卖方手中。他们控制着数字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并决定何时何地何种背景下在产品和服务中运用这种技术;知识产权本身也掌握在制造商手中,他们利用这种所有者权益开发新产品、获取专利并行成独特的技术优势,从而转化为无法抗拒的销售能量;至于传播系统则更大情况下是受到制造商影响或者操纵的,大众媒体的结构本身就是为了迎合营销机构的需求,它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目的就是为了将其转租或者卖给营销组织以获得利润。在这种背景下,处在市场下游的受众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在上游信息的驱动下表现出相应的信息追随。而生产商和销售商则总是利用大众媒体告知客户相关信息,表现出对大众媒体极大的依赖性。
在这种营销传播模式中,大众传媒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首先,它具有其他任何传媒形态所不具备的广泛性特征,这使得它可以尽量多的保持营销传播对受众在数量上的要求。因为传统营销传播很大意义上追求的是规模效应,不论是无差别营销还是差异化营销,都试图通过受众总量的增加实现营销传播效果;其次,大众传媒在长期的信息渗透过程中通过对受众的信息统治,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影响力,伴随着这种影响力而来的是其超出一般传播手段的公信力。而这点又正是营销传播的基本目标之一;其三,由于大众化传播模式所具有的公众性特点,相对于它所带来的影响而言,营销传播的发起者使用媒体的相对成本并不高,在平均概率之下通常送达信息给一个受众的绝对成本要远远低于其他传播途径。除此之外,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营销传播者对受众的了解程度也有一定的欠缺,这些或可看作是传统营销中,以大众媒体作为主要形式的广告成为营销传播主体的基本原因所在,可以说长期以来,正是这种必然性关系导致了传统营销传播模式受到极大追捧。
通常情况下所说的传统营销沟通主要就是促销组合模式,它一般包含四个主要构成:广告、公关宣传、销售促进以及人员推销。而广告在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无论是就广告传播模式和传播方法而言,还是就广告在传统营销传播中间所占的比重来看,它都具有相应的代表意义。公关宣传也不例外,虽然公关宣传无法像广告那样可以通过媒体购买,达成比较自由灵活的媒体操作,但是它对大众媒体的依赖程度却一点也不亚于广告。而正是这种契合与依赖,进一步凸现了传统营销传播在运用大众传媒过程中的传播特征。简单的说,这些促销手段在运用过程中强调的是单向度的对销售对象的促销,注重于“推”(push)。表面上看传统营销沟通方式分属于不同的营销传播工具,它们的特点和应用特征也各不相同的,同时每一种方法也都有自己相应的特色和天然的局限。但是如果对这些传统手段加以普遍性抽绎,从其依赖大众传媒的信息来看,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值得统一关注的地方。简单地加以归结,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一些共性因素:
其一,直线沟通。这是传统营销传播运用大众传媒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传统营销传播在以大众传媒作为工具的传播过程中,都表现为一种直线型传播。所谓直线型传播在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其信息传达中信息目标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它毫不回避自己所包含的利益追求,一切信息传播的目标都是为了影响受众的态度或行为;另一方面是指在传播环境的设定中,把信息与信息对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垂直对应关系。这种垂直关系实际上也是媒体现实所决定的,因为大众传媒本身并不具备多重性的互动特征,它只能够简单地对既定信息性传播。
其二,行为第一。传统营销传播在衡量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中,一个显著的指标就是促成目标对象的行为反应,因此它也成为媒介选择和媒介使用的基本取舍标准。建立在这种追求基础上的营销传播侧重于对象的直接行为反应,把促成交易达成作为单纯目的,简单地以目标顾客的购买行为考量营销传播和大众传媒的价值。简而言之,行为第一的营销传播建立在简单的交易关系之上,忽略了品牌与顾客之间的更进一步关系,其假设的前提是“信息促成顾客反应”,而不是“顾客选择性的评价各种信息”。
其三,信息单纯。由于营销传播对大众传媒的有偿使用这一特征,决定了它要充分考虑大众媒体信息传达的使用成本。因此在运用大众媒体过程中,为了能够突出信息的价值,并减少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影响,把传播重点放在了信息本身的设计之上。这一点在传统营销传播中格外突出,可以说传统营销传播的许多经典理论都多少与此相关。比如罗斯·瑞夫斯所倡导的“独特的销售说辞”理论,就着力于为产品找到一个独一无二的诉求点。而各种创意理论也基本上都是围绕这点进行的。
二、大众传媒营销传播的局限与极限
当然,建立在大众传媒传播基础上的营销传播理论,在今天看来依然有效。但是随着媒体世界的变化,仅仅依赖这些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却远远不够。同时我们也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以大众媒体作为营销传播主要依托,其间存在着某种天然不足,简而言之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点:即单向度、强制性和把传播与营销相互割裂。所谓单向度是因为运用大众媒体信息传达,没有考虑到营销传播是公司及其产品、品牌与顾客之间的一种交流和对话,任何单纯的诉说完全可能只是对牛弹琴;强制性是因为在适应于大众媒体的信息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以公司自身利益作为考虑的前提,各种为消费者设计的利益点其实都是一种变相诱惑消费者接受的强销说辞;与此同时由于营销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处在不接触状态,而媒体虽然是可以通达的管道,但是仍旧只能承担简单的信息传达作用,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营销与传播是相互割裂的,传播只是整个营销过程中的一种促销手段,而忽视了整个营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沟通传播。
可以说传统营销传播依赖大众传媒进行信息传达过程中,在突出大众传媒强大的营销传播动力的同时,也暴露了在新型营销传播环境中,其达成新的传播目标的缺陷和不足。以广告所代表的传统营销沟通方式边际效益递减现象正日趋加速。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最为突出的事实便是,依赖大众传媒的传统营销沟通在新的市场背景和信息环境下,其功能模式由于某种不适应性而受到了严峻挑战,并且这种挑战具有一种深刻的普遍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了对大众传媒营销传播的怀疑。有关大众传媒效果的怀疑,最重要的当首推“有限效果模式”。早在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的先驱卡尔·霍夫兰就已经已经发现大众传播媒介虽然在信息传递上非常有效,但是却未能改变人们的态度。[1]其后在60年代由传播学家克拉伯正式提出的有限效果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
大众传播通常不作为受众效果的必要且充分的原因而发生作用……由于存在着中介的各种因素,大众传播在强化现存各种条件的过程中,不是唯一的原因,而往往是构成促进的作用原因之一……作为促进作用因素、或者直接产生效果的作用因素的大众传播,其效力受到来自媒介和传播自身以及传播状况的各种层面的影响。[2]
由此可见,在运用大众传媒实施营销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中介因素和媒体的自身因素是限制传播效果充分发挥的基本原因。这表明了营销传播中大众传播的极限所在,即它最多只可能是促进传播效果达成的众多原因之一。从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出在营销传播中,运用大众传媒形式所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局限,我们把这种传播局限概括为几个方面:
其一,营销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延伸限度的局限。所谓大众传媒的营销传播延伸限度,在这里指的是处于信源方和接收方之间的大众传媒,在送达信息过程中由于双方互联间存在着某种广泛性和特殊性,由其大众化特性所必然导致的特别受众的媒介可得性差异。
其二,营销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稳定程度的局限。所谓稳定程度这里是指由于大众传媒的普遍性质,使得它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很难保证与公司或者品牌的目标顾客或者相关利益者保持一种紧密的联系,进而使这种联系达成一种稳定关系。
其三,营销传播过程中的大众传媒完整性的局限。完整性考虑的是一种传播形式是否准确地全面地把营销传播信息送达目标接收者,显然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局限十分明显,通常由于信息资源的限制,信源方向只能够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编码,而接收方也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选择性态度,这就导致了原本并不全面的信息受到更大程度上的损失。
其四,营销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信息可靠性局限。正如克拉伯所指出的那样,大众传播通常并不是受众效果的充分条件,往往只是构成影响的众多原因之一。在营销传播过程中,通常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所接受的信息,除了媒体信息之外还有非媒体信息,一般情况下大众媒体信息是经过信息发送方精心设计的信息,虽然具有概括力但是并非同样具有可信度。很多情况下,顾客和相关利益者还会接触到来自其他方向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受公司方面控制,但是他们却往往对此表现得更加信任。
这种现状的存在,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如何全面把握可以影响客户和相关利益者的信息接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仅仅着重于大众传媒并不能取得良好的营销传播效果,因为客户和相关利益者的信息接触并不主要来自大众传媒,而且大众传媒在营销传播过程中,本身也存在着上面所说的各种传播局限。结论是:要想达到合理的营销传播效果,必须从客户与相关利益者的现实出发,分析各种传播接触,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实施接触点管理。在营销传播现实中,从接触意义上看,客户和相关利益者得到的很多关于品牌的信息并不是来自大众传媒,很多情况下它来自于非媒体形式或者是其他意义上的媒体。非媒体接触通常是指的品牌与客户和相关利益者之间,通过一种非常规的甚至是偶然性的关联实现了信息接触,这种接触的中介形式往往不是固定的管道,也不具备某种普遍性。比如,某一个品牌不经意间被其消费者的亲友提起,也许说者无意,但是听者却十分有心,往往随便一句话就很可能改变后者对品牌的态度。这种传播接触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也不具备固定性和公众性,几乎不包含任何技术性质,但是其影响力却毋庸置疑。
三、传播转型与大众媒体价值重估
从广义上说接触当然也具有媒体性质,任何传播都是通过媒体作为中转的。只是这种对媒体的宽泛理解,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视野。麦克卢汉在他令世界为之震撼的著作《理解媒介》中,曾经天才性地断言“媒介即信息”,他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一切媒介在把经验转化为新形式的能力中,都是积极的比喻”,“我们发现自己日益转化成信息的形态,日益接近意识的技术延伸。”[3]麦克卢汉的理论尽管受到这样那样的不同的阐释,但是他这种对媒介延伸人体且本身包含信息的论断,从营销传播角度有利于我们解读不同形式接触状态。从中我们显然可以发现,在营销传播的信息接触中大众传媒的绝对优势正在不断丧失。一切正如传播学家沃纳·赛佛林(WernaerJ.Severn)和小詹姆斯·坦卡德(JamesW.Tankard,Jr.)所说的:
我们正在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传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者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的窄传播。我们正在从单向的(one-way)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interactive)传播媒介。……至少三个方面传播思路发生了变化:自变量由说服变量(比如消息来源的可信度)向表述概念(即所用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概念(在媒介中事件是怎样包装和表现的)转变。因变量由态度(对一个对象或反对或支持的评价)向认知(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或信念)转变。对传播效果的强调重点由改变(比如态度改变和行为改变)转向重构(包括建构关于事件的图解或模型,或者对真实的社会建构)。[4]
媒体和传播形态的变化来自于信息技术以及市场的转型。市场的转型是一个深刻而又广泛的转换,实际上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市场结构转换,也是社会结构和技术手段发生转换的一种反映。可以说营销传播的转型与市场的转型是相伴随着发生的,市场的转型在本质上表现为市场控制力量的转移。营销系统的复杂化和不断裂变,使得传统的制造商驱动的市场逐渐发展为分销商驱动的市场,并且进一步趋向于由市场的需求终端即消费者驱动市场。相对而言渠道商不仅承担制造商的任务,而且原由制造商所扮演的角色很大一部分转由渠道商扮演,在整个市场结构中渠道商在直接向消费者兜售的同时,又把自己所拥有的对消费者的兜售能力转卖给制造商。在大多数比较成熟的市场上,形形的中间商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诸如大卖场、加盟连锁、各种专业市场等等,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严密的市场控制体系,这些体系不但进行营销控制,而且也进行营销传播,也就是说它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使营销和传播相互统一。
显然在这里传播管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往制造商在传播管道上主要依赖的是大众传媒,这种传播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在渠道商驱动的市场传播中有所改变,一些有效的更加有利渠道商的传播手段开始受到注意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诸如直邮、服务电话、会员制等等。渠道商为此做了大量投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一些相应的数据库和目标传播管理模式开始建立,于是随着市场格局的演变,新的市场传播体系也逐渐形成。这个新型市场传播体系打破了大众传媒的传统垄断控制,它建立在市场中各个部分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之上的,因此各方在市场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平等的和对话式的。
虽然制造商仍旧一如既往般地依旧保持着与消费者的交流,并且运用多种方法试图增加这种交流,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它们惯于运用的大众传媒方式,在交流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艰难,而本来就缺少反馈的线性传播又因为渠道商的介入效果进一步衰减。可以肯定的是,新型市场体系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上的。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大规模介入,使以往市场的基本构架发生了改变,这种转变最为突出的标志是以传播手段作为代表的。随着市场控制权力的下移,原来由制造商和渠道商所垄断的市场控制力量,分散为市场各个部分共有的权利,而处于市场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一种权利平衡,并且也因此而形成了相应的全方位的信息交换流向。对此舒尔茨教授的看法是:“所谓交互式就是指: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流在整个系统中无所不至,而不只是输出系统,就像制造商驱动的市场和分销商驱动的市场那样仅向一个方向输出。信息是基于各种成员的需求流动、组合、分拆”。[5]毫无疑问,这种控制权的变化也彻底导致了营销传播的革命。如果说以往的营销沟通都是单向的线性传播,那么现在则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其间包含着各种沟通层面的互动式交流。
关键词:核心能力;方法;途径;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职业学院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似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学生要想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必须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学生就业率,提高学生自身的核心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对于传媒艺术类学生来说,社会对于他们的核心能力要求更高。
目前我院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等6个专业均属于传媒艺术类专业,这类专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是社会急需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针对这些专业学生的特点,在进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上采取了以下方法与途径。
一、课程体系设置符合学生学习规律,采用真实工作项目进行教学,体现核心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因此在传媒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是依据学生特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研,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围绕职业岗位需求,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简到难进行设置,注重课程的前后衔接,比如,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课程体系中的综合项目有《手绘POP》《海报设计项目》《标志设计项目》等,完全根据岗位需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由简到难的原则进行设置。而在每一个项目中也都采用了真实的工作情景、工作项目进行教学,如,在《海报设计项目》中,让学生给公司进行系列海报设计,项目的开展在学院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让学生了解印前及印刷技术,让学生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感受真实的工作情景,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场所不受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
根据传媒类专业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育人。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不应做过多的抽象的说教,而是根据教学要求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启发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正确引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力争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同时教学场地设置不受空间约束,根据课程需要进行不同安排,除了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外,可以把教学场所转移到学院操场、花园、工作室、实训基地等。比如,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开设的“摄像技术”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场所安排在学院礼堂,让学生完成迎新生晚会活动的摄像工作,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摄像的相关技能,除了提高专业技能之外,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团队合作力等。
三、实践教学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平台。针对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我们采用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社会培训机构成功的经验,推进“三个相结合”,即课堂、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学生、教师、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比如,在《海报设计项目》中,我们将实践教学设置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邀请信翔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和我们的教师一同进行项目指导,而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组建项目团队,模拟客户,分工协作完成项目,最后通过现场汇报的形式由公司人员进行指导、评价。在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
四、考核方式多元化
考核作为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针对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我们也建立了一套考核机制,主要包括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特色考核。理论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考核,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在实践考核过程中可以采用限时技能考核,比如,在《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中,教师采用限时完成指定数量的图像处理操作;也可以进行大作业形式的考核,比如,在“摄像技术”课程中,教师给定主题,让学生策划、拍摄短片、剪辑短片、上交成片。特色考核是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环节的设定,比如,在《海报设计项目》课程中,最后的考核形式就是现场汇报,在《影视特效制作》课程中,最后的考核形式就是现场展示,通过考试形式的多样使学生不局限于被动考核,而是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考核。同时在整个考核过程中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让教师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准确把握课程的节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