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学习心得

经济学习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习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习心得

经济学习心得范文第1篇

摘 要 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诚信缺失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一个障碍。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产权理论以及委托-关系分析了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完善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失真 制度经济学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研究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从制度角度出发。按照诺斯的制度定义,会计制度还应该包括约定俗成的惯例、道德准则等。作为一种制度,会计制度当然也是一个多重的、多次的社会博弈的结果。理想的会计制度要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成为博弈双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旧的会计规范亟待更新,新的会计规范尚未建立,会计规范中也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自然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滋长的温床。

2.从产权角度出发。产权是一组权利,是权利束,是人与人(或组织)之间的一组行为性关系。所谓行为性关系,就是说产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之间在发生关系时必须遵守这些规范,不遵守者要负担由此产生的成本。当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发生关系或交易时,他们要面对一系列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由于信息是不完全、不对称的以及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交易效率就会降低,资源难以实现有效配置。可见,某些产权主体可能存在的对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内在需求,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3.从委托-的角度看,在制度经济学中根据科斯的“契约理论”,企业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契约。契约的一方当事人为资产的所有者,即委托人;契约的另一方为资产的使用者,即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委托人和人之间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由于委托、双方各自的利益不同,导致双方的目标不同,人不可能完全按委托人的意图进行企业行为,利益冲突是个体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动机;而双方信息不对称,使得人有机会进行一些危害委托人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从而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能性。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一)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设方面

1.要加强会计人员道德建设。没有会计人员的参与,虚假的会计数据就不可能产生。当前,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2.要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以及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出台步伐,尽早形成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并体现中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范。

3.要对企业会计行为实施严格监管。需加大抽查面,以增大舞弊行为被发现的机率;对舞弊的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应给予严厉处罚,通过实施增大违规风险和成本的制度来引导、规范企业行为。

(二)在明晰产权制度建设方面

要强化产权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规范和界定作用。产权界定不清楚是产生“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的主要根源。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在这两个条件之下,资源的配置相对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

(三)在理顺各方利益关系、减少利益冲突方面

由于企业内部存在多层级的、复杂的委托-关系,理顺委托方和方的利益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经济行为后果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实施经济行为的个体的选择;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原因。委托方只能观察到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能得知经济行为的过程本身。委托方应当根据某些假设(如关于人偏好和冲击的分布函数等信息),根据经济行为的结果为人确定一个报酬方案。在这个方案下,不但最大化人的效用,同时也最大化委托人的效用。这样,委托人和人有了经济利益上的一致性基础,利益关系清楚,减少了利益冲突,从而减少了由于利益冲突原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总之,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会计信息的复杂性,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还需要净化会计信息的需求环境,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会计信息市场,从而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杜绝会计信息的失真,真正实现“阳光理财,诚信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

[2]杜兴强.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会计研究.1998(7).

[3]谭劲松,丘步晖,林静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会计研究.2000(6).

经济学习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人际信任;大学生

分类号 RR49:C01

1 引言

信任是影响个体人际交往中预期和决策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标志。Wrightsman(1992)将信任定义为“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其个人特质之一部分的信念,即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的”。Rotter(1967)则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将人际信任定义为“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辞、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Rotter的这个定义强调,信任是带有对象指向性的心理预备状态。

在有关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方面。Hardin(2002)提出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信任模型,主张从信任者自身因素、被信任者特点以及二者之间关系三个方面探讨影响因素及影响的结果。在与此有关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发现学科或专业可能对个体人际信任水平产生影响。这类研究以文、理科作为学科划分的依据。例如,郑信军(1998)发现,文科生人际信任水平低于理科生,研究者将此结果归因为文科生更多关注人文及社会学科,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不良现象更加敏感,因此对人性持怀疑、谨慎态度,而理科生遵循理性原则,对社会现实关注较少,会以更为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伍明辉等人(2006)的研究则发现了相反的结果,文科生在特殊信任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研究者将此归结为不同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的差异;石梅(2010)的研究发现,文理科生在人际信任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随着近年来大学生的知识面的不断扩展,文理界限在不断的淡化,很多大学生既对自然科学有较多的认识,又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较多的接触,文理科对于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已不再像以前那么明显了。总体来说,这类研究关注到了学科会对人际信任产生影响这一现象,却未能得出一致性结论,其中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文理科是一种相对粗略的学科划分方式,不能够完全体现具体学科的特性,使得学科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难以清晰显现;第二,研究者是在不同的框架下对研究结论做出解释,尚未在一种根源性的机制理论上形成共识。

本研究试图尝试不从文理科划分的传统视角出发,而从经济学这门具体学科人手来研究专业学习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选择经济学研究这一问题基于以下理由:众所周知,“理性人假设”(hypothesis of rational man)是经济学最重要的基本假设之一(尤其在占据统治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里)。

“理性人”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如消费者追求满足程度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彭凯平,2009)。可以看出,经济学秉持的理性人假设与人际信任建立所要求的对他人“是善良的、可靠的”预期正好相反。

那么,学习经济学是否真的会影响人际信任呢?虽然没有研究结论直接证明经济学学习会对人际信任产生影响,但确实有一些证据暗示了经济学专业能够影响与之密切接触者的行为。首先,似乎存在这样一种共识,经济学家比其他学科的学者更为吝啬。Frank与Gilovich等(1993)通过邮寄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大学各学科教授的捐款额度,发现经济学教授在捐款额度最小的群体中占有很大比例。这意味着学习经济学有可能使人的行为“偏离”自利而转化成为自私,也就是说,经济上宣扬的自利在现实生活上会表现为自私和吝啬。其次,还有一些实证证据表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似乎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为“自私”。在一项调查中,Rubinstein(2009)让大学生将自己假想成公司雇主并做出一系列针对员工的决定,结果发现,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总是将利润最大化置于员工福利之前;Bauman和Rose(2011)的研究发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跟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更不愿意捐款做公益,而其他科系的学生在选修经济学入门课后捐献的比例也会出现明显下降;Carter和Irons(1991)通过“最后通牒”游戏发现,对于10美元的分配方案,作为提议者(即首先声明自己和对方各得多少的一方),经济学专业学生提议自己拥有的金额大大超过非经济学专业学生,而作为反应者(即提议者提出方案后选择是否接受的一方),他们愿意接受的金额又远高于非经济学专业学生,研究者据此认为经济类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具有更强的利己动机;Marwell和Ames(1981)通过公共品投资实验也发现,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更少将资金放人公共账户,出现了所谓“搭便车”(free-ride)行为。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经济学专业学生更倾向于将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视为是合理的,同时也预示着,经济学专业学习让个体的行为更具有利己的特性。另外一些例证也从侧面暗示了经济学所蕴含的人性本质是自私和自利的观点同样可能对人际信任产生影响。如Deutsch(1993)认为,是否表现出合作行为可以作为衡量人际信任的指标。Frank、Gilovich和Regan(1993)考察了经济类和非经济类专业学生在“囚徒困境”游戏中的表现后发现,相比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经济学专业学生更少选择合作策略。研究者由此指出,学习经济学确实会阻碍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其原因在于,经济学学习会让人认同理性人假设对人性的看法,此时关于理性人行为的知识就变成了指导行为的理念依据,即使个体原本相信人们之间应该是相互合作的,在学习了经济学之后也会倾向于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基于自私和功利的目的,最终使得作为合作基础的信任感发生动摇。

基于已有的结论和分析,我们拟建立这样一条假设:经济学专业学习会降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为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拟对大一和大三两个年龄段经济类和非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进行测量和比较,如果经济类和非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刚进入学科各自专业学习之初呈现相同的人际信任水平,但伴随着年级的升高,经济类专业和非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的水平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那么就能证明经济类专业学习时间的累积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产生影响。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某财经类重点高校本科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中抽取被试样本,总共选取有效被试样本290名,男女人数分别为133人、157人,其中大一年级170人,平均年龄18.97岁,大三年级120人,平均年龄21.06岁。这290名被试均来自该高校的8所学院,其中包括金融学院在内的5所经济类学院以及文化传播学院在内的3所非经济类学院(划分标准是依据收集到的其主要专业课程的类别)。

2.2研究设计

采用2(年级:大一年级与大三年级)×2(专业:经济类与非经济类)的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Rotter人际信任量表(ITS)测得的人际信任值。

2.3研究工具

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测量采用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TS)(Rotter,1987)。本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的可靠性的估计,内容涉及不同情境下的人际信任,信任对象涉及不同的社会角色(包括父母、推销员、审判员、一般人群、政治人物以及新闻媒介等)。量表共有25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1分为完全同意,5分为完全不同意,其中部分项目采取反向计分,量表总分理论取值范围为25至125分,理论中间值为75分。Rotter(1967)报告其分半信度系数为0.76,其中男性为0.77,女性为0.75,间隔7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56,间隔3个月的重测信度0.68。本研究中,25个项目间 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6。

量表采用集体施测方式,在量表施测时,一并收集自变量年级和专业以及其他人口学变量(如年龄)等信息。

3 结果

3.1 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

对被试人际信任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其平均得分为70.67,SD=9.32。对该被试群体的得分与量表理论均值75的差异进行单样本t检验,f(289)=-7.83,P

3.2专业类型和年级对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

以人际信任水平作为因变量,专业类型和年级为自变量,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之间方差齐性),结果发现:

专业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H(1,288)=1.49,p>0.05,说明经济类和非经济类专业本科生人际信任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年级主效应显著,F(1,288)=8.59,p

专业类型和年级对信任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F(1,286)=9.69,p0.05,平均数分别为73.24和71.14,标准差为别为9.15和8.91;而经济类专业大三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则显著低于同年级的非经济类学生,F(1,118)=7.74,p

4 讨论

4.1经济学专业学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

正如研究假设中所预期的那样,专业和年级呈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大一年级,经济类专业和非经济类专业被试的人际信任处在同一水平,到了大三年级,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基本没有变化,而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则呈现显著的下降。以往一些研究也发现了人际信任的年级差异,如郑信军(1998)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信任水平逐渐下降;庞彤彤等人(2006)发现从大一到大四人际信任水平先降后升,但大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如果单从年级的主效应来看,我们的结果也呈现出相似的结论,看似年级的升高是人际信任水平降低的原因,但是交互作用揭示了更深层的变化机制:是专业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大学生从大一到大三年级人际信任水平的变化,也就是说,专业学习时间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降低的原因。

4.2经济学专业学习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机制

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直觉:学习某一学科而形成的知识背景会影响个体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Posner(1982)曾论述过这一观点,他认为知识背景不仅包括具体领域的知识,而且还涉及到学习者的基本信念。学习者不仅对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有一定的理解,而且,他们还逐步对世界、对自己、对活动等形成了一定的基本信念。本研究发现的具有明确含义的交互作用则印证了这一观点:专业学习时间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降低的真正原因。根据这一结论,我们的主张可以概括为一种“学科基本假设的内化”观点。经济类专业学生在大一时和非经济类学生在人际信任上不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双方具有同样的基线水平;但是经过近三年的专业学习和熏陶,经济类专业学生逐渐接受了理性人假设,认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身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身最大经济利益。接受了这种“设定”之后,个体一方面承认了利己动机的天然合法性,可以据此为自己的自利行为辩护,另一方面也会从利己的角度揣测和分析他人的动机、预测他人的行为,甚至将其泛化到对所有环境下各类人和事的看法,从而形成审慎、怀疑和戒备的心理定势。这就和信任所要求的相信他人行为的意图是善的、具有合作和利他的动机和本能等有关人性的乐观积极的看法相违背,其结果便是,经历了一定时间经济学专业学习的个体在人际信任水平方面有所降低。

4.3对经济学专业影响人性观的再认识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结果的解释来表达一种关于学科教育本质的观点:任何一门学科都试图描绘和解释(至少是部分地)人类生活的世界,因此包含着对“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人性是怎样的”这类基本问题的回答。个体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尤其是像经济学这样的社会科学),不仅是学习相关的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接受该学科背后蕴含的基本假设,并内化成为自身对于世界和他人的看法,最终系统地体现在认知、态度、情感、行为等诸多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只是将信任作为人性观的一部分加以考察。经济学带来的是一种相信“人性本恶”的观点——人都是自私的、冷漠的、唯利是图的、不相信别人的、精于“计算”和“算计”的;而经济学专业教育带来的信任的下降,或许只是这种被改变了的人性观的一种体现而已,其他的表现也是存在的。例如,虽然存在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类专业学生更为自私的例证,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证明经济学者或学生在某些情境下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如Laband和Beil(1999)发现,经济学教授在按期付款方面表现出的诚实程度高于政治学和社会学教授;Yezer等人(1996)将装着钞票的信封故意丢弃在经济学和非经济学学生上课的教室中,结果发现经济学学生更有可能将其归还。可能的解释是,经济学学习增进了学习者的社会或团体成员意识(membership),并更有可能高估不诚实行为所带来的风险;另外,经济类专业学生人际信任度降低也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众所周知,经济类专业学生将来可能投身的是金融、证券、投资等行业,较低的人际信任水平有利于谨慎和理性地防范和规避潜在的风险。

4.4本研究的意义及局限

本研究对经济学学科教学可能的意义在于,经济学专业教学需要考虑“理性人假设”对学生人性观的现实影响。一方面,应当强调“理性人假设”仅是一种学术抽象的表达,学科知识的产出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不能将其过度应用于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应指出,自私自利并非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唯一或最优途径,有时合作和双赢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而建立良好的信任正是开展合作的基础;此外,也应当让经济学的学习者意识到,人的需求和效用具有多样性,自私自利的行为往往只能带来物质上的满足,而谦让、团结、协作、利他等亲社会行为能够带来更多心理上的收益。

其次,本研究的结论同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辛自强和周正(2012)采用横断历史的元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在过去十余年间显著降低,相比1998年,2009年时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下降了1.19个标准差。可以说,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和普及,人性观和信任受到了波及,所以不仅大学生,全社会似乎都被经济学的人性观所改变,这种人性观的变迁从客观上迎合了外部不确定性快速增长的变化,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社会整体信任水平的下降。从重建和提升社会信任的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人性观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规范个体自身的行为,同时有助于在社会交往中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减少盲目博弈,降低交易成本,进而冲抵社会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社会的整体信任水平。

最后,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从方法上来说,本研究探讨专业和年级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采用的是横断设计,没有追踪这种变化,因而不能完全排除竞争性解释。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进一步追踪研究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专业教育可能对人性产生的影响。

5 结论

经济学习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探究学习;信息素养;多元评估

小学信息技术的首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趋势。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培养逆向思维能力与信息意识,更好地养成学生对信息的加工、采集、传输与应用的才能,培育同学们自觉学习的才能和创新才能。

一、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这个科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才能、提升学生的信息修养所开设的。信息技术和别的学科不一样,它的教育是成立在对不同软件操纵的根本上。换言之,信息技术教学也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应用软件的教学。因为新软件的升级、更新速度太快,因此,信息技术在课堂中不能使学生完全了解全部软件的应用方法。根据这点,我们一定要教会出能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唯有这样,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得、分析、加工、处理、使用传输,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学到更广、更多的知识。

二、引领学生探究学习

以往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教育形式,会让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学习,对学生自主处理问题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养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独自探究式学习的根本是使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归纳经验,处理问题,经过探索得到的知识,往往比得到现成的学问更主要,其中,老师主要起点拨和启发的作用。

三、多元化评估学生

教学评估既是检测学生这节课学习成效的方法,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认可。启发学生进行逆向思索,展现出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课堂教育中不能缺少的成分。以前的评估手段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进行评估,更注重于对学生学习作品和作业的检查,

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定的评估局部性,一个不公平的评估,有可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增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希望信息技术教育培育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才能的人。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里一定要学生对学习目标有所了解,展现出学好信息技术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展现出好好学习、认真努力的学习的信念,提升学习的自主性与踊跃性,成为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经济学习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变化

1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方法论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新制度经济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现,“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诺斯也强调:“历史至关重要……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只有在被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历程时才可以理解。”这对后来运用新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发展问题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地影响。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理论“被过度概括模型的危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启发式研究如何在特定环境适时并安置可变物进行详细说明而得到避免”。在现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分析可允许我们“穿透”社会事实而不是远离事实的分析模式来对发展问题予以说明。同时,通过“跨文化的启发式研究”得到大量的个案积累,也“应该产生对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内在的行动倾向理解水平”。

事实上,不同国别发展绩效的差异,只用正式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对发展绩效会有更大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个案研究方法的采用正是源于其对不同时空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具有的较大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深刻洞见。新古典主义的约束条件根本不足以表达这诸多的复杂性。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在偏好既定的假定下将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制度因素给排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过度简单化倾向,而且还克服了其把经济理论置于抽象时空的。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也曾就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过个案研究,但由于其主要是从总体上来把握有关变量,因而充其量只是一些粗糙的描述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倡导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对社会单位的分析必须从具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开始”,“‘社会’、‘人民’、‘企业’或‘政党’不是再被认为是‘一个像个人一样行动的集体’”。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行动情况中的角色既面临约束也面临机会,约束和机会的存在依靠各种结构的环境所组成的要素之中”。对特定环境下个体行为的重视有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建立坚实的微观基础,克服结构主义微观基础建构不力的缺陷和新古典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

虽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引入制度作为分析对象的前提下,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内核”,具有与新古典主义一样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特征。但是,以诺斯和福格尔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则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更具有动态特征。避免了新古典方法将静态方法用于分析发展这一动态问题的窘境。

2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反贫困首先始于对制约发展因素的探讨。所以对发展决定因素的求索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因素,形成了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唯资本论”。根据这种理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稀缺。纳克斯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则进一步展示了资本不足与发展停滞的恶性互动关系。

但“唯资本论”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的同时,广泛地存在着资本低效配置和资本浪费现象。正如麦金农所指出的,“在所谓资本匮乏并且某些特定部门遭受供给瓶颈限制的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却是过剩的未充分利用的工厂和设备。”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重要。”这充分说明,资本不足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欠发达的结果。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缺陷。不少落后国家寻租盛行,不仅使生产经营者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动力消失,而且还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

增加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所有这些方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内在实力,并且使得发展经济急需的投资或者难以形成或者投资方向和结构受到严重扭曲。

在猛烈抨击“国家控制教条”中起家的新古典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正是“看得见的脚”对“看不见的手”的践踏应该对糟糕的经济绩效负责。只要政府放弃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让经济系统“获得正确的价格”,市场机制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静态的最优必将最终转化为有效率的动态经济发展。而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发展政策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刚性和资本短缺的结构主义的自然主张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扭曲资源价格进行资本积累,组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平衡或有选择的大规模投资,以期借此走出贫困陷阱。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只要政府“使一切自由化,使一切私有化,然后呆在一边”,经济就能自然地得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因为:①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②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③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特定制度的出现与否取决于对它的需求和供给,公共选择理论和“诺斯悖论”却向我们昭示:政府一方面可能通过安排激励系统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统治者的偏好、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等因素而导致政府维持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有鉴于此,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促进发展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重于一切。而有效率制度安排的出现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对政府要施加严格的限制,即建立一个受限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破除了结构主义“政府万能”和新古典主义“市场万能”的幻想,为发展经济学的政策研究和取向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视角。

经济学习心得范文第5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信息技术正悄然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人们拓展未知领域的重要工具,也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其技术先进,能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受师生青睐。

一、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数学探究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大搞题海战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信息单向流动,强调机械模仿,对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学生在被动状态下生硬地接收,无法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教学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数学被工具化,教师一味地机械灌输,学生疲于被动应付。信息技术的引入为沉闷的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了形象、生动、交互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为深入学习提供了强大动力。

3.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具有海量的教育资源,丰富的教学环境,能促进各教学环节、教学要素之间的融合,其应用于探究活动,实现了传统教学的变革,以“问题解决”为先导,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作为传递内容的载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全身心地投入到搜集、整理和研究信息,探索研究结论。

2.以民主为前提。教师要改变“纪律严明”的课堂氛围,做到松弛有度,善于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各抒己见,勇于质疑,倡导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迸发灵感。民主也不等于自由主义,也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提高对课堂的掌控和管理能力,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保证数学课堂教学不偏离正常轨道。

3.以问题为导引。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探究式教学始于问题,终于解决。问题的设计要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实际基础上,具有挖掘和拓展的空间,要具有一定的障碍性,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调动学生自主思维,难度适中,过于复杂会让学生望而却步,丧失信心,而过于简单的问题则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三、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

1.实验探究。在教师要根据初中生喜爱动手操作的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实验引入数学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验证等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计算机与数学学科整合,为数学的思想方法注入了更广泛的内容,为学生搭建了动手实验的平台,让学生摆脱了繁琐的数学计算和演绎推理,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像”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几何画板绘制函数图像进行实验探索。其次让学生绘制系数相同而常数不同的一次函数(如y=2x与y=2x+1)的图像,并加以区别。再次让学生绘制系数不同而常数相同的一次函数(如y=x+1与y=2x+1)的图像,并加以区别。最后由学生猜想和发现结论,并提出困惑或有价值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一步深入探究。数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

2.过程探究。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重结论而轻过程,生动的探究过程被机械、程式化的条文所替代,使数学课堂缺少生气,学生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借助于辅助教学软件的动态演示,将呆板、生硬的讲授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展示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抽象的空间维度问题,教师运用FLASH软件向学生展示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动态变化过程,让学生思考、讨论,举出生活中点、线、面、体关系的例子。

3.协作探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中如果学生缺乏同伴之间的互助协作交流,往往会目光短浅,知识面狭隘。教师要以网络为载体,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竞争、辩论等活动构建丰富而生动的互动舞台。基于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针对某一学习任务进行对话交流,也可采用QQ、MSN、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软件跨越时间进行交流,可以让部分后进生摆脱自卑,树立自信。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布置如下学习任务:(1)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2)勾股定理的证法;(3)勾股定理的名题;(4)勾股定理的应用。由于任务多,学生单凭个人力量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目标。教师将学生按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情况进行异质分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有的负责上网搜集中外勾股定理发现历史,有的负责查阅历史上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有的负责收集勾股定理的不同证法,有的负责寻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当学生完成后,经过小组讨论、交流、争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集体的智慧解决个人无法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