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与气候

环境与气候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环境与气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环境与气候

气候变化与农产环境改良

1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环境改良

(l)由于全球变暖,不仅冬季平均温度有明显升高,而且在许多高纬度地区,夏季温度也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改变了农业熟制分布区域界线,另一方面影响作物和动物的能量利用与消耗过程,在一些地区形成明显的作物和动物热害。为减轻动物热害,日本农业专家提出利用“水合性陶瓷盘(HydratedCeramicPlat)”或“冷却盘(COOledPlate)”降低动物周围的温度,以寻求在人工控制措施下新的辐射平衡,从而达到降温目的。此外,美国农业专家还提出通过改变地表土壤湿度特性,减轻作物热害等措施。

(2)由于气候变暖,改变了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作物的水分子平稳关系,从而加剧了缺水地区农作物的早灾损失。为此,日本部分专家提出,通过控制土壤蒸发强度,减轻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损失,并通过改良作物抗旱特性或通过作物间套种方式来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进而实现单位作物生产量对水分需求定额减少的目标,使一些地区适应变干的状况。

(3)在干旱、半干早地区,由于气候变暖,使区域性的灌水定额大大增加。为了降低灌水定额,提高有限水资源的生产效率,日本、美国和中国有关专家提出,大力发展低投人的滴灌、浸灌技术十分重要,这方面以色列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有关专家提出发展“湿棚技术”,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

(4)寻求地表覆盖物,特别是在植被种群和群落组成结构与大气中微量气体之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即协调由于人类活动破坏的自然界中微量气体源与汇之间的平衡,已成为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调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根本性对策。为此,不少专家提出,建立d和d植物之间区域不同天然植被与人工之间的源之汇的平衡关系已势在必行。

(5)加强天然植被包括农业植被在内的人工植被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特别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物地理过程的深人分析。为此,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的研究成果引起了高度重视。他们建立了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大气与作物相互作用的模拟模型,作物微气象模拟模型。日本专家对农作物的C,N和P循环机制进行了深人分析,从而提出了农作物使用农家肥与化肥相配合的培肥机制。

点击阅读全文

实现环境与气候协同治理探究

9月15日,由散煤治理研究课题组编写的《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在京。《报告》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散煤治理政策体系架构及燃煤工业小锅炉、建材行业小窑炉、民用散煤治理成效,并对“十四五”时期散煤治理目标、散煤治理路线、清洁取暖长效机制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十三五”时期散煤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散煤综合治理政策体系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旋律,在工业小锅炉淘汰关停、散乱污企业整治、窑炉专项治理、北方清洁取暖等多领域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全力推进,并以严格的环保督察来保驾护航,总体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层面,均在政策制定、技术路线选择、任务推进、组织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十四五”时期更大范围地推广清洁取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三五”时期,国家通过控制新增燃煤锅炉规模、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实施节能环保综合改造、提高供热燃煤质量等方式,使全国范围内燃煤工业小锅炉数量和规模近年来大幅下降。《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淘汰治理无望的小型燃煤锅炉约10万台,重点区域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建材行业小窑炉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淘汰落后产能、错峰生产、提升改造和“煤改气”四类。其中淘汰落后产能对小窑炉散烧煤治理贡献最大。据《报告》初步估算,陶瓷、砖瓦、石灰三个行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散烧煤削减约7700余万吨。民用散煤治理试点先行,“十三五”时期清洁取暖率大幅提升,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自2017年以来,在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政策下,先后四批在63个城市开展了清洁取暖试点示范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4月,前三批43个试点城市合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面积39.10亿平方米、改造户数3526万户。其中,城区完成清洁取暖改造9.58亿平方米、869万户,城乡接合部、所辖县及农村地区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9.51亿平方米、2657万户。

二、“十四五”时期散煤治理应兼顾清洁、低碳、经济性

在美丽中国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十四五”时期也是我国实现环境与气候协同治理的关键时期。清洁、低碳且同时满足经济性的现实要求,将为“十四五”时期的散煤治理工作提供新的指引和动力,并建立散煤治理的长效机制。2035美丽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基本实现是“十四五”散煤综合治理发展的客观需求。“双碳”目标为“十四五”散煤综合治理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将为“十四五”清洁取暖发展提供政策协同。《报告》认为,综上所述,散煤治理的政策方向正在从清洁化向低碳化并轨,在顶层设计上需要环境与气候协同治理的制度设计,在具体政策措施上,需要在兼顾经济性的前提下,统筹环境和气候目标,并将其融入新农村建设和新能源系统的构建。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当下散煤治理正在由环保驱动、目标管理、大干快上的阶段,转向环保和气候协同治理、提效降本、致力长效的新时期。“十四五”时期散煤治理要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多维目标,处理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完善和加强顶层设计。散煤治理重点要以可再生能源、余热利用和电代煤优先,洁净煤和节能环保适配炉具作为过渡性方案,推动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陈潇君认为,目前各地燃煤锅炉治理进度不同,重点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已基本清零,其他地区进度慢一些,尤其是非重点地区还有很多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十四五”期间,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应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基本淘汰辖区内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新纳入重点地区的城市要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

三、民用散煤治理是“十四五”时期的重中之重

点击阅读全文

小议环境法对气候的回应

气候变化是最复杂的全球环境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与其他环境问题相比,气候变化问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气候变化具有整体性。因为地球大气圈是一个整体,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所以无论温室气体的排放者是哪个人、哪个企业或哪个国家,也无论温室气体是从地球上哪个地区产生的,都可能导致气候变化后果的出现。第二,引起气候问题的温室气体不易被观测、测量。水被污染了可能会在颜色或气味上有异常、大气中粉尘等物质多的话天空会灰霾,但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易被直观感受,因此它的防控也更加困难。第三,气候问题具有长期性。温室气体存留在大气中引起气候变化的时间少则几年,多则数万年,从温室气体排放到发生气候变化的影响往往要经历数百年的时间。气候问题的长期性不仅表现在它的形成方面,还表现在气候变化的显现方面。人类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这一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开始明显上升。由此看出,气候问题是长期性的问题,不管是气候问题的形成,还是气候变化的显现,或者是对气候变化的控制都需要用大尺度来衡量。气候变化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气候变化问题是由化石能源的消费引起,几乎所有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能源消费并产生各种温室气体排放。这和许多污染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某一类活动或某个行业的活动造成的不同。因而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各国的发展空间并与各国的经济利益密切相连,对它任何程度的解决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不仅在于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的变化,还在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在客观上有着巨大的困难。这种困难一方面源于气候变化不单单是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事情。气候变化没有国界,由上述气候变化问题的特点可知,地球大气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气候变化产生的变化是全球性的,任何国家或者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而它的解决也不是某个人、某个团体或者某个国家地区所能单独完成的,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另一方面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困难还源于对它任何程度的解决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为要应对气候变化就必须对碳排放进行限制,但是从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看,任何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要消耗一定的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的消耗又必然要进行碳排放,这是不可逾越的规律。因此,要限制碳排放就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消费模式,关闭或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产业,这不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实施上都有非常的难度。自从人类意识到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人们就开始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减缓气候变化进行积极的尝试。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国际间的合作更加频繁和规模巨大。国际社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合作,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气候公约》于1994年3月31日生效,目前共有191个缔约方。《气候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自公约生效以来,缔约方每年举行一次大会。第三次缔约方大会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减排的温室气体种类、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幅度等进行了具体规定。之后又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哥本哈根协议》等等,这些条约的签署就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以及各国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达成了初步共识。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应承担的国际义务

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中,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和条约签订。1992年6月11日我国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3年1月5日批准实施,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并于2002年8月批准实施,2010年3月9日批准实施《哥本哈根协议》。另外,我国还和其他国家签订了相关的双边或多边协定、宣言,如《中国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中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关于清洁发展机制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气候变化合作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与奥地利政府关于清洁发展机制合作的备忘录》、《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关于气候变化合作的备忘录》等。下面对我国签订的国际条约中应承担的国际义务做一下梳理。

1.《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我国承担的义务《气候公约》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了不同的义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承担《气候公约》第4条第1款中所有缔约方共同的承诺,该承诺包括:第一,编制温室气体国家清单。第二,制定温室气体减排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计划或者区域计划。第三,促进控制温室气体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传播(包括转让)。第四,促进可持续地管理所有温室气体的汇和库,包括生物质、森林和海洋以及其他陆地、沿海和海洋生态。第五,拟订和详细制定关于沿海地区的管理、水资源和农业以及关于受到旱灾和沙漠化及洪水影响的地区,特别是非洲的这种地区的保护和恢复等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性计划。第六,在有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及行动中,在可行的范围内将气候变化考虑进去,以期尽量减少它们为了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而进行的项目或采取的措施对经济、公共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第七,研究、观测和数据。促进和合作进行关于气候系统的科学、技术、工艺、社会经济和其他研究、系统观测及开发数据档案,目的是增进对气候变化的起因、影响、规模和发生时间以及各种应对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的认识,以减少或消除在这些方面尚存的不确定性。第八,提供有关履行公约的信息。

2.《京都议定书》中我国承担的义务《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标是促使附件一系列缔约方采取政策和措施并规定这些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量的限度和排放削减时间限制,同时还重申除确认《气候公约》第4条第1款外,不要求非附件一缔约方做出新的承诺。不过,《京都议定书》还规定,考虑到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等,同时要求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缔约方应当编制符合成本效益的国家方案,国家方案中应当载有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京都议定书》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缔约方需要编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点击阅读全文

气候移民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气候变化、气候移民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复杂,施国庆等[6]17位国内外专家指出,现阶段我们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将导致的严重的人口迁移问题,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移民却是一种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如何从开发项目导致的移民安置(DFDR)活动中学习和借鉴,响应潜在的气候移民问题,就需要我们对实施气候移民的政策、途径以及进行有组织的移民做出探索。如何以既有研究为基础,突破社会文化交叉法、经济视角的牵绊[7],提升人们对气候风险导致气候移民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对关涉气候移民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探索与梳理,剖析造成气候移民问题的制约性因素,已是一个摆在世人面前不容回避的现实性、迫切性的重要议题。

1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1.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等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持续不断增加,引发了全球气候近60a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气候变化现象怪异难料,沙尘暴、飓风、雪灾、干旱、洪涝等气候灾害的能量与数量不断升级,已对自然系统、生物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严峻挑战,已成为人类最迫切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总体看来,现阶段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产生了一系列不可逆的后果,现已导致了约2600万气候移民,在未来40a,将有约2亿的气候移民被迫背井离乡,不得不迁往其他国家或地区[8]。全球气候在持续暖化恶化的同时也导致冰川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融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称,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最早在2030年,北冰洋将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冰川融化的情况同样也发生在南极,如果两极冰盖全部融化殆尽,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约70m[8]。而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基本集中密布于各大洲的沿海低洼地区(如纽约、伦敦、上海等),由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势必将导致世界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社会经济损失。此外,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还表现在臭氧层破坏(OzoneDepletion)、酸雨(AcidDeposition)危害加剧等方面。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总体背景下,气候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近半个世纪以来极端突变性气候风险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出现飓风、超强台风、强台风以及风暴潮等气候灾害的可能性加大,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更高、强度更大、危害程度更深。极端突变性气候变化使得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率加大,人口密集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面临的风险更大,如亚洲和非洲的大型三角洲和一些小岛屿。

1.2气候变化与历史、现实中的人口迁移关系探讨根据陈绍军等[9]对气候移民的定义,气候移民是指由于气候的突然或缓慢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或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在相关气候政策或气候工程的影响下,而被迫或主动、暂时或永久离开其家园进行迁移的人或人群,他们既可以是国内迁移,也可以是国际迁移。气候移民既指由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如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资源性枯竭(不可逆荒漠化石漠化、土壤侵蚀、长期性干旱)等造成的永久性人口迁移及社会经济系统重建;又涵盖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飓风、风暴潮、高温热浪天气、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沙尘暴等气候灾害导致的人口迁移;也涉及为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生活造成的胁迫性、破坏性等不利影响而实施的气候工程(如干旱地区的引水灌溉工程、沿海低洼地区的围堤造坝工程等)造成的非自愿性气候工程移民;以及由于气候变化原因直接、间接导致的其他风险(泥石流、滑坡等)造成的人口迁移行为及社会经济系统重建活动。且从迁移意愿及是否具有自主迁移决策的权利将气候移民划分为自愿性气候移民和非自愿性气候移民;从迁移时限的长短上将气候移民分为永久性气候移民和暂时性气候移民;按照气候移民迁移的空间区域和距离远近将气候移民分为国际性气候移民和国家内部性气候移民;根据气候变化导致气候移民的不同致因将气候移民分为直接性气候移民和间接性气候移民等。

气候移民虽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但这种现象古已有之。从浩繁的史料记载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历史时期上因气候变化及由此而引起的环境变化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气候变化致因下人口迁移路径图大致呈现出:“气候变化→气候灾害→环境变迁→人口迁移→人口分布变化→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变更”的总体轮廓。中国的气候类型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其特征是温暖与湿润同期,寒冷与干旱同期。由于最近几千年来,中国寒冷气候期经历的时间越来越长,降温的幅度越来越大,气候干旱化的程度愈益加重,因气候干旱化和荒漠化导致的人口迁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是因为年平均温度降低1~2℃,等温线即要向南推移200~300km,气温变化直接影响着农牧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10]。加之,古代中国的社会生产以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生产为主,其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受自然灾害影响明显。纵览中国历史上的4个寒冷期,其与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如,第一次寒冷期的到来,西部少数民族的入侵,导致西周的东迁;第二次寒冷期的到来,爆发了黄巾起义,导致三国鼎立以及公元400年左右的“五胡乱华”;第三次寒冷期的到来,唐朝爆发黄巢起义,导致五代十国割据并且北方少数民族长期南侵,使得南北宋一直面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如西夏、辽、金、元的威胁;第四期寒冷期的到来,明末爆发农民起义,满族入主中原。这些历史事实恰与气候变冷相吻合,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人口迁移[11]。根据竺可祯[12]对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基本认识,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末期和元代初中期,是我国北方气候偏寒偏干,旱灾、沙尘暴和冬季雷暴出现频繁,湖泊退缩,土地沙漠化强烈和黄河决溢频率减小的时期,同时也是中亚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的时期。强烈的气候变化导致了畜牧业的严重减产,使其产量已不能维持秦汉、隋唐湿润时期已增长起来的人口需求而发生了人口的向外流动,并多次导致了全国性的人口大规模迁移[13]。在13世纪40年代蒙古地区由于连年干旱,“野草自燃,牛马十死八九,人不聊生”(《元史•定宗纪》);加之冬季暴风雪的侵袭,气候风险导致北方地区环境严重恶化,引起元代内、外蒙地区蒙古族牧民的大量南迁,因灾害而“北来贫民八十六万八千户”[14]。气候风险和气候灾害不仅诱发了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人口南迁,与此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汉族内部的人口迁移并导致了社会加速变迁。一方面是气候风险和气候灾害直接迫使受灾地区的人口进行迁移;另一方面气候灾害还加剧了社会动乱促进了历史朝代的更迭。一般是在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11],间接地导致人口迁移和广大民众的逃亡,从而引起了中国历史上南北、东西人口分布比重的变化。类似的现象也见诸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历史时期玻利尼西亚群岛人口的迁移;干冷时期气候干旱迫使中亚地区的人口向欧洲迁移,中亚游牧民族大规模的向西、向欧洲迁移成为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15]。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条件的加速持续恶化导致了环境的变迁,进一步催生了气候移民。目前,气候变化与人口迁移的关联性已呈现出“气候变化→局部地域生态失衡→环境变迁→气候政策出台→气候工程实施→气候移民→局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重建”的趋势。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等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持续不断增加,引发了全球气候近60a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气候变化现象怪异难料,沙尘暴、飓风、雪灾、干旱、洪涝等气候灾害的能量与数量不断升级,国际卫生组织的报告称现在全球每年有30万人因气候变化而死亡。在美洲,20世纪30年代,持续干旱和土地过度开垦导致的席卷北美大平原的“黑风暴”,曾使北美数百万居民被迫逃离家园,许多城镇被一度弃为空城。在亚洲,据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的《2010年亚太灾害报告》称:气候变化已使南亚地区的台风、洪涝发生频数增强及海平面持续上升,加之这一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灾害适应和救助能力仍较薄弱,南亚地区已成为气候风险最高、最脆弱的地方。这一区域将产生数以千万计需要永久安置的气候移民,这些气候移民或被迫搬迁到邻近村庄谋生,或成为南亚城市贫民窟的新居民,或越过边境成为偷渡者。气候变化、极端而无常的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在过去20a增加了1倍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世界各地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已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全球气候变化继续演变的整体背景下,地球上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域越发集中凸显,作为一种生存因应策略,气候移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异域他乡寻求生存、生活的机会,藉此引发了与气候移民相关的种种迫切需要关注解决的问题。如何规避各种气候风险导致的显在或潜在的气候灾难,以解决人类遭遇的逐渐恶化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难题,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显化并浮现在了世人面前。

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地理中气候环境教学研究

环境的不断恶化,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开始慢慢的远离,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不断的被破坏和浪费。人类生存开始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据了解,每年都有肥沃的土壤被大水冲刷,被沙漠吞噬;世界的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正影响这人们的生命安全;热带雨林的大幅度消失;全球气候的变暖;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等等,让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的重要,纷纷寻求各自保护环境的方法策略。最终得出最为重要的策略,就是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因为环境的发展变化与人类的各种活动是有关联的,这也是进行地理学所要探究的内容。本文将从反自然规律中的一种进行分析,那就是对高中地理中气候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改善环境气候问题做出一份努力。

一、将气候变化的内容及原因引入课堂,增强学生责任感

在有关气候变化教育中,清晰的想学生阐述气候变化的起因,才能让学生从根源上去认识了解气候变化,进而加强保护意识。目前存在的气候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气候变暖已经演变成了当前的一种自然现象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焚烧化石燃料或者是树木,造成过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从而吸收红外线,经过长期的累计形成了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人的急剧增多,致使生态环境失衡;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丢弃、有毒害物质的大量涌入海洋,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等,这些都造成气候的变化,造成了人类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气候变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一种是由于海水受热膨胀引起,另一种是由于北极南极洲上冰川的融化造成的。气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环境,对大自然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水循环,致使自然灾害等,不光这些,还影响农作物产量的,致使减产等等。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内容和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将环境问题重视起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并通过学习了解这些,让学生自觉的规范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尽量从人为因素上去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气候的破坏。

二、挖掘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去高中地理教学隐藏信息

由于教材的篇幅受到限制,很多知识表述并不能完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需要深入去课本中所隐藏的信息,从课本中挖掘出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对于高中地理课本中没有清晰的阐述的知识,教师可以对课本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出来使隐藏在其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如教材中将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曲线图对比,找出差异,将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气候变化之因,人类的活动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对气温的上升造成影响,从两种曲线图的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二氧化碳并非影响气温的唯一因素,气温还受其他因素影响;通过挖掘分析课本中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全面的了解知识,更科学的认识知识。合理科学的找出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隐藏信息,让学生通过分析,去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对策。如在课本中有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途径的具体措施中,可以挖掘出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原材料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系统两种有效措施。学生通过在这两方面考虑,追溯到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而了解要使用清洁型能源、降低消费、增加摘种绿色植物等有效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排除,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从而真正的了解了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找出对策。

三、将有关气候变化前后知识相关联

点击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