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182例高龄手术患者,男134例,女48例。患者年龄为61~89岁,平均年龄为(73.33±6.75)岁,其中外科手术患者为127例,内科手术患者为5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护理质量管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三个方面。
1.2.1术前护理
1护理质量管理应该与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保持一致
在1999年4月召开的中国卫生改革理论与政策高层研讨会上,“发展医疗卫生产业”被提上了议程,产业强调的是把产品(服务)推向市场,产业化有利于让病人提高医疗消费观念,拉开医疗消费档次,吸引更多的人在多样化选择性消费中进入医疗市场。[1]这就意味着医疗市场的竟争将更加激烈。医院是一种服务性组织,医院生产的“产品”是服务性产品,为了求得医院的生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则成为医院各级管理者的中心任务。护理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使得服务性体现的更加鲜明,如果我们在护理质量管理中不能紧紧把握优质、高效、经济、便捷的服务原则,也同样会在医疗市场的竟争中失败。医疗卫生改革带来了新的质量观点:首先是能提供良好服务,使病人伤害最小;其次是在各个医疗环节上重视期望的收益与亏损间的平衡。[2]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是医疗服务产出效果的标准。因此,护理质量管理的定位也同样应该建立在护理工作是否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上。
90年代在护理界开展的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使护士逐步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帮助人们掌握以健康需求为目的的预防、治疗、护理的知识,不仅充实了护理工作的内容,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为医院增加了在医疗市场中的竟争力。但是,现有的护理质量评价内容与方法却没有一个大的突破,重点仍停留在对护理技术项目和临床护理流程的评估,如技术操作合格率、年度褥疮发生数、病区管理质量合格率等。对于能够反映一般健康状况的指标如病人接受心理护理的结果、健康教育的知识掌握率、出院指导的准确率等都未能列入到护理质量评价的内容中去。其次对于护理成本与概念也尚未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果在质量管理的导向中不能体现出从护理管理者到基层护理人员均有参与成本计算与控制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就无法面临高质量和低成本的局面。所以护理质量管理应顺应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方能推进护理工作的改革。
2护理质量管理应进一步体现现代质量管理思想
传统质量管理认为:达到“符合性”技术标准就是高质量;质量问题是作业线的恶果,过分强调工人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对质量的影响以及不能追求“零缺点“。多年来,我们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也仍然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制定15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时,符合临床应用标准的着眼点是放在板正的一招一式上,还是放在病人的舒适与需要上?有一些质量标准都留有一定的余地,是否容易给人一种达到标准值就是最好的错误导向。比如危重、一级护理病人合格率为95%,还有允许出现0.5%的护理缺陷的可能,无形当中就使护士会认为0.5%的护理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原谅自己工作的不足。这种以质量标准适应现行状况,留有余地的管理方法,不仅使病人得不到100%的优质护理,也容易增长护士视工作出纰漏习以为常的惰性,有碍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
正确的质量概念是质量管理成功的保证。纵观国外学术界给“质量”下的定义,质量就是“适用性、满足消费者需求”。[3]菲根鲍姆将质量管理定义为“是为了在最经济的水平上生产出充分满足顾客质量要求的产品,而综合协调企业各部门为保证与改善质量的有效体系”。在克劳斯比提出的零缺点的质量管理理论中也提出“质量管理的标准是零缺点,是要求每一个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提高质量的良方是事先预防,不是事后检验。”[4]我们的护理质量管理应该吸取这些先进的现代质量管理思想,进一步形成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护理质量的概念应该从满足病人健康需要的角度去定义,而不应该局限于对病人日常性活动的服务上,也不应该将其简单的定义为服务态度的优劣。护理质量的评价主体应该从护士做了什么转向病人实际得到了什么,得到的是否是他所需要的。护理质量的控制应加强前馈控制行为,克服反馈控制中因时间差而给病人带来的不必要的护理缺陷,使控制变的积极而有效。护理质量的标准应更加具体和细化,让护士充分了解如何去做。
摘要: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的技术、方法结合护理管理的实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护理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利用直方图判定护理技能考核的难度,计算考试的可靠性;利用排列图找出护理差错的薄弱环节;利用因果图分析造成护理差错的主要因素;利用质控图监测护理病历的不合格率;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相关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制订对策表提出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结果可以得到比较直观、切实的分析结果。结论用管理技术的各种图表对质量管理的结果进行分析,是使护理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现代护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实证研究
护理管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给护理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赋予了新的内容。
笔者运用质量管理的技术、方法对护理管理的一些实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力求探讨具有较强实用性、操作性的管理方法,从而使护理管理的每项工作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实例分析如下。
1利用直方图判定考试内容的难度及信度
以A医院外科《护理技能》考试为例,统计该次考试成绩,计算均值x=78.62,标准差s=10.51;并绘制图1。根据统计原则,由直方图及样本参数(x和s)可见,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从数理统计的观点看,该次考试内容难度适宜。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利用χ2检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的执业护理人员有17人,平均年龄34±8.20岁。学历分布:本科5名,专科8人,中专4人。职称分布: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9人。另有进修护理人员2名,护工2名,实习护生6~8名。
1.2绩效考核方法
①产科业务指标。产科业务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3],是通过对产科内部某一护理操作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量化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医院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医院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产科业务指标包含11个项目,涉及产妇的护理、护理文书书写能力、产科护理工作量,消毒隔离、护理基础操作技术、急救物品应用及相关知识等。②产科管理责任指标。产科管理责任指标(Responsibilityindicators)是通过对护理管理中所规定的有关指标加以分解,并落实到科室内部各责任个体的责任指标。这些责任指标均是各责任个体在其责权范围内可加以控制的,因为各责任个体只对其可控的责任指标承担责任。包含有9个项目,涉及护理人员培养规划与落实、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科室科研立项课题、举办的学术会议等。③护士个人能力指标。护士个人能力指标是指用来总结、分析和评价护士工作能力等医院正常开展临床工作能力的指标。个人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号召能力等。具体包含有8个项目,分别涉及该护理人员负责床位数,学位和学历,学术情况,参加课题情况及社会兼职情况等。④护士个人综合素质指标。综合素质是指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护士个人综合素质指标评价包括12个项目,涉及临床技能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医护患沟通协调能力等。各个项目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设计相应指标的权重、分值标准及计算方法。
1.3护理质量管理评价
1基本资料
1.1调查对象调查2012年1一12月我院院前急救病例958例,其中男性523例,女性435例,年龄最大92岁,最小11个月。内科患者占42.56%,外科患者占55.38%,其他患者占2.06%。其中危重病人227例,院前死亡8例。
1.2调查方法每月根据院前急救调度软件统计3分钟出车率;根据院前急救病历统计危重病人处置率;按照10%比例随机抽查前一月的出诊患者,对其或家属通过电话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同时结合患者投诉举报记录,统计汇总满意度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3结果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后,3分钟出诊率达100%,危重病人处置率达100%。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达97.46%。无一例投诉发生。
2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措施
2.1护理人员基本要求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护士需具备执业护士资格,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取得青岛市院前急救培训合格证。具备以上基本条件的护理人员需到当地三甲医院进修急诊学习3个月。上岗前进行急救电话接听规范、护患沟通、医疗文书书写等培训,考核合格后准予从事院前急救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