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货币基金监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路径选择——普遍经验与中国特色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了各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不均衡,其发展路径与模式也互有差别。从各国货币基金发展历史来看,在本质上货币市场基金遵循的是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同的发行运作方式,其发展路径与共同基金如出一辙。纵观世界各国基金市场,不难发现最典型的差异集中在基金发行主体性质的不同上。
第一种模式:银行主导型基金产业。这种模式流行于欧洲大陆及亚洲各国,其主要特征是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在内的共同基金产业基本上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保险行业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新业务。货币市场基金一般作为银行业或保险行业的新业务来加以发展,而基金管理机构通常依附于银行或者保险公司,成为其一个业务部门或者下属的控股公司。
第二种模式:基金管理公司主导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共同基金产业是在独立于传统的银行业、保险业的基础上,由一些独立的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公司重新组成新的产业链。在这种模式下,基金基本上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来进行发展的。传统的商业银行在其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是由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掌控。
通常来讲,一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路径的选择是由其国内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传统的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和新型的以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存在着本质上不同的要求。这种制度环境的差异制约着货币市场基金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在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在动员储蓄、分配资本、监管公司经理投资决策和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中发挥主导作用,如德国和日本。而在以资本市场为基础(market-based)的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在动员储蓄、实施公司控制和进行风险控制中处于中心作用,如美国和英国。可以看出,货币市场基金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特别是不同的金融体系决定了各国货币市场基金行业特有的生存路径和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重要特征是基金基本上都是由独立基金管理公司发起成立并充当管理人,是一种基金管理公司主导的货币基金发展路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严格的政策壁垒限制了资金雄厚的商业银行的进入,基金管理公司得以迅速发展成为货币市场基金的主导。但另一方面,在中国现行的金融体系中,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是商业银行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发挥着资本市场的主导作用。根据世界各国的一般经验,银行主导型发展模式将更加适合中国现在的金融结构态式,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及对低风险资产格外偏好、居民储蓄余额居高不下,因此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需求巨大,银行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基金无疑前景广阔。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的颁布是中国金融制度的重大创新,它在政策上为银行进入基金行业铺平了道路。
一、余额宝简介及特点
余额宝自2013年6月13日上线以来,其累计用户数和累计转入资金规模呈逐增趋势。截至12月31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1853亿元,余额宝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给用户带来17.9亿元的收益,自上线以来,日每万份收益一直保持在1.15元以上,在所有货币基金中万份收益最为稳定,自成立以来的总收益水平稳居同类货币基金的第二位。余额宝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风靡,取决于其如下特点:
(1)投资门槛低,易被小额资金持有者所接受。“增利宝”的投资起步价只需1元人民币,这相对于银行代售的各种基金理财产品5万、10万不等的“最低消费”来说,更容易吸引手持小额资金的投资者。余额宝吸引了海量的小额投资者和无数碎片化的资金,把用户存款坐标轴那条巨大的长尾收入囊中。在高昂的运营成本面前,银行难以惠及小额投资者,而余额宝恰恰满足了这批被金融机构忽视的小客户。
(2)性价比高,收益透明。相较于其他投资渠道,余额宝能够给用户带来比活期存款高出10倍的收益。在余额宝的官网上可以看到收益的计算公式,即当日收益=(余额宝已确认份额的资金/10000)X每万份收益,例如已确认份额的资金为9000元,当天的每万份收益为1.25元,则当日的收益为1.13元。而且转入资金在基金公司确认份额的第2天可以看到收益,就金融理财周期而言,传统的金融理财产品运行周期较长,有关收益率的详情不能及时被客户所知晓,而余额宝恰恰解决了这项难题,满足了投资者随时随地了解所买产品的收益或亏损情况。
(3)随时消费转出,不受投资固定期限的限制。天弘基金和支付宝在后台系统为余额宝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实现增利宝“一键开户”流程。客户将钱转入余额宝,就即时购买增利宝,而客户如果选择将资金从余额宝转出或使用余额宝资产进行购物支付,相当于赎回增利宝基金份额。故相较于银行代售的理财产品而言,客户可自由支配余额宝中的资金而不用担心“钱到用时方恨不能取”。
二、余额宝的风险
一、余额宝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余额宝有着大规模的资金,相当于一个虚拟的电子银行。我国的银行业在保持盈利的同时,也保持着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使得人们对银行有着充足的信心。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的今天,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证存款者的利益,2014年11月30日《存款保险条例》终于颁布,当银行破产清算时,每一个存款者50万元以内的资产可以由保险基金进行赔付。他对存款者是有一定保障的,存款保险只负责保障个人和企业的本外币存款,对于理财产品、余额宝以及其他的基金和股票都不在参保范围之内。美国的pay-pal公司成立于1998年,类似于中国的余额宝,同属于货币市场基金,最高时年收益率能达到5.56%,2007年余额达到10亿美元。但是由于货币基金收益率难以维持,该货币基金在2011年7月份关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联储当时实行的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较低,而pay-pal购买的金融资产只能获得较低的资产回报率,收益率较低导致经营困难。第二,美国财政部在2009年以后不再做为货币市场基金的最后担保人,所以安全性和流动性相对降低。第三,人们的心理因素,投资者在投资股票等风险资产的时候,若资产遭受10%的损失时,会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当投资者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时,通常都会认为货币市场基金是保本的,所以一旦不能及时支付投资者利息或者投资者认为资金遭受损失时,就会发生大规模取现的现象,导致资金发生挤兑,使资金的流动性发生问题。第四,美国出台规定,银行可以对支票账户和活期存款账户付息,这意味着货币市场基金对活期账户付息的垄断优势丧失。余额宝同pay-pal一样,也面临着以上问题。2014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2015年3月1日起再次下调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利率的下调会导致余额宝购买的金融资产收益率降低。但中央银行并不作为货币基金的最后担保人,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货币市场基金发生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投资者将不会受到任何补贴。余额宝在规定中明确,只会对被盗资金给予赔款,并没有对存款者给予保障。而且余额宝的利息一旦低于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会不断出现撤资现象,导致发生挤兑风险。商业银行的背后有央行进行监管和最后担保,但是余额宝并没有,余额宝拥有着巨额的资金,其金额相当于一家大型银行的一级分行几十年的存款数,一旦发生风险,会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相关对策
第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文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范。第三方支付是在政策模糊、法律真空与监管缺位的大环境下摸索前进的,承担着巨大的法律风险与政策风险。相关的法律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成熟,现实法律制度设计缺乏理论支持,这些问题时刻威胁着第三方支付的健康发展。从法律上引导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正确的发展方向,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势在必行。
第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要加强监管,不会取缔余额宝。所以应从各个方面对余额宝加强监督和管理,最重要的是明确监管的主体。余额宝的购买和赎回涉及2个账户之间资金的流转。但是目前对于备付金账户和基金结算账户之间的资金流转还存在监管缺位。关于互联网理财的管理,对于从事分业监管模式的中国来说会存在监管真空或者交叉监管。所以,应尽快明确监管主体,明确监管内容和职责,促使余额宝的良性发展。
第三,要完善余额宝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使消费者了解其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去向。根据证券法规定,投资者享有对于基金性质、运作情况、收益情况的知情权。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其他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依法披露基金信息,并保证投资人能够按照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查阅或复制公开披露的信息资料,具体披露内容包括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托管协议、定期报告、收益报告、重大事项报告等。所以真实、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也应当是天弘基金的职责和义务,只有完善的信息披露才能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第四,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互联网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互联网风险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应当在群众中开展风险讲座、开办风险交流论坛,让消费者进一步了解互联网金融风险,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不断努力,才能促进互联网金融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一、全球货币市场基金的数量和规模
货币市场基金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由于货币市场基金相比其他基金存在较多的独特性,因而20世纪70年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各个国家共同基金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在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就极大的促进了美国共同基金业迅速发展。而法国90年代共同基金的发展也主要源于其早期货币市场基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零售资产管理业务的繁荣。从全球货币市场基金的数量和规模来看,货币市场基金在全球基金业发展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十年来欧洲的货币市场基金也增长迅速,而澳大利亚货币市场基金更是异军突起。
根据美国ICI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3月末,全球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资产规模3.26万亿美元,占全球开放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16.134万亿美元的20.21%;全球共有3612只货币市场基金,基金家数仅占全球开放式基金数目54702只的6.6%。1999年以来,全球货币市场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分别为23960亿美元、24830亿美元、29860亿美元、31900亿美元、32060亿美元、33230亿美元,年均增长6%;基金数目却持续降低,分别为6745只、4692只、4277只、4394只、4973只、3623只。这显示货币市场基金的购并十分活跃,集约化经营的思路逐渐体现。
货币市场基金的地域分布差异极大,主要位于美国、欧洲。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占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资产的60%;欧洲的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规模占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资产的31%;而亚太及其它地区的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规模仅占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资产的9%。
货币市场基金十分适宜集约化经营。截止到2005年第一季度,全球共同基金单只基金平均管理资产规模为2.95亿美元,而货币市场基金平均管理资产规模高达9.03亿美元,是全部共同基金平均规模的三倍多。就单只基金而言,截止到2005年9月13日,美国最大的三只零售货币市场基金FidelityCashReserves、VanguardPrimeMMF/Retail、SchwabMoneyMarketFund分别管理资产高达619亿美元、469亿美元、430亿美元,而最大的三只机构货币市场基金JPMorganPrimeMMF/Capital、JPMorganPrimeMMF/Instit、CitiInstitLiquidReserves管理的资产规模分别为309亿美元、229亿美元、222亿美元。
二、货币市场基金的基本特点
一、正面影响
(一)促进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发展并且可以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促使个人投资者和有关机构投资者将闲置的资金投入于此,因其短期利差较明显,投资者可以在短期内获取相对于存款来说更高的利益,从而投资者的增加可以促使货币基金市场的快速发展。因其是短期融资工具,相对来说资金的流动性较好,所以可以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同时促进二级交易市场的发展。
(二)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联系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
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可以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货币基金在货币市场上的融资工具可以为资本市场上的参与者提供他们需要的资金,从而促进货币资金的快速周转,那么这些周转的资金就可以流通在资本市场上发挥其价值。如此看来,资金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配置效率都会有所提高,从而相同时间内单位货币的价值都发挥到最大化。这样一来,可以促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三)促进金融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并且扩大投资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