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匠论文

建筑工匠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建筑工匠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建筑工匠论文

古建筑营造技术及源流研究

1作为学科基础的营造技术研究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研究创新方法取向(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2)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的营造技术源流与交融:文化区内的研究会忽略了文化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关联性和地域的共性,岭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为基础的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建筑体系和营造技术,但文化圈相邻地区则在文化上和建筑营造方面则相互借鉴。研究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一方面将民系中民间和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间的营造技术的交流融合,重视营造技术的源流发展,以归纳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样式和技术特征。(3)重视与开拓地方建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有经验的老工匠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地方建筑术语模糊不清等诸种原因,都对地方建筑的系统规范研究带来莫大困难。所以对其进行基础理论和规范研究将是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对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与规范方法的研究;对地方建筑断代依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术语规范化的研究等等。这将会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规范和方法上的意义,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4)加强研究的科学性:注重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性研究,一方面重视设计法则、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与尺度之法则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包括结构力学特点、材料力学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试图将两者关联起来思考问题。在应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毗邻港澳,经济特区范围大、设定早,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历史建筑面临拆迁和改造,开展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相当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有效的开展调查评估和修缮工作;其次,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严重缺失,该项研究对认识地域建筑特色,承传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例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使得本项目具有应用于国际研究的潜力。

2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关于岭南建筑技术、类型、区域的研究;(2)关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艺技术的研究;(3)关于设计手法与理论的研究;(4)关于地域建筑技术源流的研究。

点击阅读全文

红砖建筑水车垛装饰艺术分析

[内容摘要]水车垛装饰艺术是闽台传统红砖建筑的一大特色。依据对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水车垛的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历史记录,分析水车垛的来龙去脉、功能作用、形式分类、装饰特征以及形成原因,探究其文化内涵,以期进一步认识和保护闽台传统民居建筑,并对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闽台;红砖建筑;水车垛;装饰艺术

水车垛又称水车堵,是古建筑墙上靠近屋檐处的水平装饰带。它流行于闽南泉州、厦门、漳州与台湾金门、澎湖地区,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因此属于地域性的建筑术语。从史料上追溯水车垛一词的由来,大多没有给出其确切的出处。由于“水”与闽南话中的“美”,“车”与其中的“斜”发音相同,指很美的墙上斜垛,故推测水车垛可能是闽南话的方言组合词。宋代《营造法式》里面也有提到垛,有学者认为“垛”是一半“土”和一半花朵的“朵”的组合。金门话里面有“堵”,就是一组的意思。因此,闽南话中“水”和“车”组合成的词,意义与普通话中的“水车”略有不同,而“水车垛”或许指放置在高处的一组由灰土塑造出来的美丽装饰带。它作为一种分段式的水平装饰带,节节相连,富有当时的时代特性。无论如何,水车垛的名称都有待考证。

一、水车垛在建筑上的功能作用

水车垛是条宽度约二十厘米、深约十厘米的狭长水平装饰带,通常被设计在墙体与木结构交界的部位,由于位置较高,也可将它看作墙顶的构造。但在部分年代较近的建筑上,水车垛也会出现在山墙外侧的鸟踏以及门楣、窗户之上。最典型的部位则是歇山重檐屋顶上檐下方或是廊墙的上方。就闽南和金门地区的古建筑而言,水车垛多出现在房屋正面檐口之下和塌寿左右两面廊墙之上。而台湾、澎湖地区的古建筑装饰倾向华丽,除了典型的装饰部位外,水车垛还经常被应用于歇山顶的门楣或博脊之上。水车垛具有借墙头收头的作用,使墙体有顶,称为墙之边缘,通常可衔接瓦片或梁柱结构。歇山重檐屋顶的博脊,水平装饰带犹如发箍环绕屋檐顶部下方一圈,兼有悬挑及止水的实用功能。水车垛在闽南、台湾中北部地区的古建筑中主要采用灰塑、剪黏、彩绘工艺,较少使用交趾陶。台湾南部地区的宫庙建筑装饰中水车垛则使用交趾陶艺居多。而金门地区则有所不同,现存的古建筑大多采用瓷砖装饰。总体来看,水车垛实际上具有装饰、收边、止水、悬挑及压瓦的作用,是闽台传统古建筑中的特殊构件,往往需要专业的匠师特别订制。

二、水车垛的建筑装饰艺术特征

点击阅读全文

文化自信下高职院校人文课堂建设研究

摘要:该文的研究重点着重于目前在学界和教育界的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的高职教育领域。以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为例,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深入调查企业实践中的人文素养需求、高职院校中人文课堂建设情况、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课堂需求情况,为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文课堂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职院校;人文素养;人文课堂

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因此,高校作为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镇,必须肩负起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强力引擎的重大责任。高职院校人文课堂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当前西方文化冲击的多元价值环境中,探索高职院校人文课堂建设,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在文化自信背景下,目前关于人文课堂建设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思路,但现有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指导性非常有限。因此,本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究,有利于完善和充实现有研究,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有意义的补充和参照。

1何谓“人文课堂”

探讨人文课堂建设,首先要明晰人文课堂的核心点——人文素养。自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注意到人文素养这一命题以来,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但对“人文素养”一词的含义缺少明确的界定。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回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两大本质问题,为学校教育提供方向性指引。该报告将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和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即以此概念为基础。2004年,学界出现了人文课堂这一提法。蔡隆的《谈高中思想政治网络教学“人文课堂”的建设》首次提到了人文课堂。该文在分析人文教育遇到的障碍之后,指出从学生的情感教育、关注现实、体悟生活、实现自我、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思想政治的网络教学[2]。此后,该提法也被研究学者使用,但都没有对人文课堂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学界还从师生关系、课堂文化(氛围)的角度,对人文课堂做出界定,认为人文课堂是一种师生平等尊重、沟通接纳、吸引包容的“共享式”师生关系,旨在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3]。笔者认为两种界定方式各有所长,但都不够完善。第一种界定将人文课堂片面地限定在思想政治的网络教学上,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人文知识的获取以及线下人文课堂建设的可能性与重要性。第二种界定则是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题中之义。因此,本文将人文课堂界定为“将文学、史学、哲学等基础学科和艺术学科等人文知识,与职业能力提升结合起来,有机纳入课程教学,使高职学生在提高职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获得人文知识的增长、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与培育,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

2高职院校人文课堂建设现状

点击阅读全文

泉州古厝门楣匾额精神文化传承

【提要】泉州古厝门楣匾额是闽南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对闽南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古厝门楣匾额的汉字装饰样式进行划分,对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古厝门楣匾额的保护策略。这对泉州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泉州古厝门楣匾额闽南文化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属闽南地区。泉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在闽南语中,房子称为“厝”。作为闽南地区民居代表的泉州古厝,在门楣匾额上大多题有“某某衍派”“某某传芳”字样,此为泉州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

一、泉州古厝门楣匾额的汉字装饰

泉州古厝的门楣匾额样式、内容较为丰富,汉字装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且大多用以明示家族姓氏,也有寓意美好祝福或是家族家训的,当然也体现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观等。泉州古厝的门楣匾额按照样式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最常见的是在白瓷砖上手写题字,字的两边还有民居主人根据喜好用彩绘瓷砖拼做的图案,或花草植物,或山川风景,门匾边框还带有闽南传统的红砖做装饰。如“颍川衍派”门匾,左右两侧各作竹、松,寓意家族兴盛。这一类属于闽南的传统民居门匾。另一种是用石头雕刻文字,用以配石头大门,突显整栋建筑的精致气派。这一类门匾一般雕刻家族姓氏所属的期望,人们可以通过大门的门匾推断出业主的姓氏。这一类门匾属于近代,字匾还常有一块青石板匾盖,雕刻出龙凤吉祥、花鸟虫鱼等图案,寓意着吉祥、兴旺,内容变化无穷。还有一种是用描金手法作汉字装饰。泉州陈庆镛祠堂的门额上,就有一块描金“实事求是”的石匾,除了匾中心这醒目的四个大字外,左右两边还题有时间信息的“咸丰丙辰”和门匾手写主人陈庆镛的号“颂南题”。这块门匾也抒发了陈庆镛在社稷安危面前不顾个人得失,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准则为人处事的情怀。

二、门楣匾额与闽南文化精神

点击阅读全文

艺术设计教育

第一章转变思维方式

葛鹏仁认为,教育革命主要是思维革命。不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进入信息时代,以全球化的眼光去选择知识。革命是先进的代替落后的,教育革命不但要有新的知识内容,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形式;具体地说,就是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体现社会化、信息化、智慧化、创意化。对于美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塑造的不是形式,而是思想。他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人明白了一个问题——艺术变成思想者的新思想,也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新问题。中国当前的教育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本质是体制问题,本质的症结所在就是一种建立在农业文化基础上的教学观。从目前美术界一些现象来看,那种靠小技巧投机、小技巧卖画的行为泛滥就是一种很强的农民意识的反映——只顾眼前利益,现买现卖。这与我们目前的教育和美术教育滞后有直接关系。从美术教育的水平来看,还停留在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之间。因此,我们总是用过去的眼光和方式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种教育对于我们民族的长远发展毫无益处,尤其是现在进入到后工业时代了,其危害性我们不能小看,它不仅限制了人的创造思维,削弱人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实力,甚至会泯灭人格和人性。这不是危言耸听。为了挽救我们的民族,我们必须实行“超前教育”。

在如何培养未来的艺术家的问题上,葛鹏仁认为,在纯艺术教育领域,应侧重对旧的知识结构的改变和思维观念转换上。艺术教育,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是可以拿来的,在教学中也比较容易实现,但有形的同时也是有限的。另一个是无形的资产,即人类的、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它是无限的。它包括性格品格、性格品质、观念产生和实现过程的勇气和能力。有形和无形看起来比较虚,但在具体教学中如果不改变以前的模式,加入这种无形的东西,我们就只能在形式上改变,而不能从思维观念上改变,这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改变。有形资产只能让你重复,而无形的资产却能让你有新的开拓和建树。其实,不只是在艺术界,就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这种无形的资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说,前卫精神在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它有着一种警示和启迪人类智慧潜能的作用;虽然它反映的形式有各种各样,虽然它有可能有些极端,但很可能是未来的走向。这种前卫精神即源于这种无形资产的教育。

葛鹏仁认为,文化人如果没有一个终极信仰、终极目标,那么他只是一具躯壳。海德格尔说过:“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在于,把真理植入你的作品中,带回到人间,别人才能从中得到感悟”。哥白尼为真理而牺牲,他有改变信仰的机会,也有生的希望,但他选择了真理。我们的知识分子特别缺乏这种东西。有了它,真我才能存在。

葛鹏仁按着自己的教育思想,执著地进行着教育改革,实施着被称为“自新教育方式(开办讲座)”的教学。他遵循开放性教学原则,要求学生创作要面向社会。使学生有目标、有驱动力,把文化参与落实到社会中来。创作面向社会,就会产生意义,产生参与感、责任感,在文化意识上发生作用,并把个人和现实文化联系起来。他要求学生不要把自己圈在小文化背景里,要多交艺术专业以外的朋友,建立起一个大文化背景。他认为当代艺术首先要解决的是生活方式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出现什么样的作品。

为了共同创造一个共同研究的氛围,他甚至允许学生可以不画素描,不做雕塑,而是每星期请学院内外的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做后现代艺术讲座。他甚至把通县的流浪艺术家都请去美院上课。他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多交谈,谈艺术、谈社会、谈人生、谈一切感兴趣的内容。包括请文学批评家谈社会问题。他认为,现代艺术产生在沙龙、咖啡馆。从印象派开始,每次革命都是在咖啡馆,包括俄罗斯的强力集团、巡回展览画派。只有不同的文化观在一起碰撞,才能产生大社会文化。他认为教思想,教会学生一种思考艺术的能力,比教技法和传统历史更重要。中国艺术教育体系从不教学生思想,中国的许多艺术家就像中国的足球运动员,除了搬用西方艺术形式套用中国题材外,基本上毫无创意可言。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