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角色实训总结

角色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角色实训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角色实训总结

校外实训国际贸易论文

一、校外实训基地要遴选

就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而言,校外实训基地的质量,不光影响实训的效果,有时甚至还决定实训是否能够顺利展开,所以对校外实训基地展开必要的遴选,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在遴选对象的性质方面,既然是接纳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那就意味着并非所有性质的单位都可以,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外贸业务的单位,确保在最初意义上的“对口”;其次,在遴选对象的规模方面,由于对外贸易的特殊性,如与外商的谈判、商检、报关、租船订舱、结汇等环节并不适合大量学生一起实训,多数外贸企业接纳学生的人数相当有限,因此同等条件下选择外贸业务规模较大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再次,在遴选对象的接纳意愿方面,考虑到学生实训可能给校外基地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有些接纳意愿本就不强的单位可能中止或减少环节,使得实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必须在遴选时充分知晓相关单位的接纳意愿,从中剔除含有勉强接纳可能的单位。

二、校外指导老师要高配

既然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走出校门去实训,那么,就需要作为实训基地的相应单位提供配套的指导老师,而从确保学生在校外基地有人带领并训有所获角度来说,更有必要高标准配备校外指导老师。第一,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之所以走出学校展开实训,目的就在于获取相关的实践经验,这便要求校外指导老师应是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一线工作人员,避免由没有进出口业务经验的人充任;第二,如果再虑及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需要,那么在首选一线工作人员的前提下,还应尽量挑选较为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当下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的业务员,确保尽可能地在实训中给学生以相对的专业指导,引导学生消除学无所用之感;最后,校外指导老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企业产品相关知识和进出口业务流程的讲解,同时还要能和学生共同处理相关的进出口业务,如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制单跟单、办理货运甚至处理可能出现的一些纠纷,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处理能力。

三、校内教师角色要拓展

为了确保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校外实训的安全、高效展开,学生的校内任课教师必然要通过恰当形式担负起相应责任,但既然不再是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那么校内任课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拓展非常重要。一则要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训,就必须有相应的校外实训规则,并且,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的任课教师也必须按实训规则对学生进行管理,以此保证实训的秩序;二则要做一个好的协调者,实训基地的现场教学主要由校外指导老师负责,但校外指导老师却又不具备校内教师的相关职能,因此组织学生外出实训的校内教师必须充当好协调者的角色,努力协调好校外指导老师与学生在教和学等方面的关系;三则要做一个好的学习者,在学生展开校外基地实训的过程中,作为组织者的校内任课教师也应该利用机会充实自我,特别是多向基地指导老师学习国际贸易的实践知识,弥补知识结构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

点击阅读全文

汽车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探索

1 以岗位流程为线,构建“教学内容”模块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汽车营销是将汽车知识与营销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培养面向管理、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汽车营销及拓展专业相应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具有“与人交流、解决问题、与人合作、信息处理”等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2)优化教学设计,完善考核机制。汽车营销课程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中心的原则。根据课程培养目标,依托我校标准化实训基地,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模拟汽车营销4S店工作环境,结合案例教学法“仿”实际4S店工作流程和内容,根据学生学情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常态等因素构建教学模块、设计实训内容、完善考核机制。

(3)整合教学内容,提升学习效率。将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经过教学整合转化为相应的学习模块。汽车营销理论内容可整合为服务礼仪、销售口才、4S店整体结构等3个任务。实训内容可整合为初次接触、展厅接待、个性化需求、新车展示、试乘试驾、提案成交、新车交付、售后跟踪等8个实训任务。服务礼仪与销售口才是基础,承载整个汽车营销实训环节的开展。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实训与工作流程接轨,把学生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学习效果的目标。

2 以企业工作情境为基础,模拟汽车4S店工作

(1)模拟汽车4S店工作环境。“工作导向,仿岗培养”结合我校标准化实训基地,以企业真实工作情境为基础模型,模拟汽车4S店营销工作环境,设置与4S店经典案例视频内容相对应的实训场景。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区域由接待前台、汽车展厅、客户休息室、业务洽谈室、精品配件区及教学专区等组成,悬挂汽车产品图片,渲染营销气氛。让学生能真正融入到实训基地,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度。

点击阅读全文

物流教学实训

1课前准备

教师在开展物流实训教学活动前的课前准备不同与传统教学的备课,要求更加细致。教师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物流实训资料,设计好实践操作步骤,考虑好各环节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作好各准备工作且完成课程设计后,才能顺利地开展物流实训教学,使物流实训教学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

1.1明确实训教师的地位在开展物流实训活动前,教师应明确其在物流实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参与者、指导者。实训教师只有参与各个小组的实训活动,才能了解各小组的进展情况,了解他们的疑惑和难题,给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指导学生在实训中快速成长,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

1.2设计教学情境物流教学中各项目的实训环节中存在很多的角色,如业务员、供应商、入库管理员、出库管理员等,所以开展教学前需要设定好实训活动的背景,让学生基于这个背景来开展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使学生基于岗位角色考虑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如在仓储规划与设计模块中,设定的背景:无锡市新区某仓储企业需要建设一间流通型仓库,假定学生是仓库的管理者,让学生对仓库进行规划设计。

1.3准备实验实习材料物流实训环节中会用到很多的实验实习材料,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根据学生的人数、分组情况、角色类别等情况确定需要准备的材料的类型和数量。

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有:①实验实习相关知识点。教师要把该项目模块的知识点汇总,进而形成该实训课程的校编教材。②实验实习相关案例、练习。实训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教学用的案例和练习。如进出口通关教学中,教师要事先准备好各组需要使用的相关报关材料和报关单证等材料。③实验实习设备。物流实训各模块使用到的物流设备不尽相同,如仓储设施设备模块中需要各式仓储设施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中需要自动化立体仓库。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前,要事先检查和调试相关物流实验设备,做好课前准备。④实验实习耗材。在物流实训某些项目中,需要一定量的实验实习耗材,以满足物流实训过程中学生的使用。如仓储包装过程中要准备好纸箱、胶带、胶带切割器等实验实习材料。同时,要确定严格的实训耗材管理制度,物流实训课程开展前和开展后要及时清点相关耗材,登记记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耗材使用不足时应及时请购。

点击阅读全文

模拟法庭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保险学”授课中开展模拟法庭实训教学有助于解决案例教学的不足。模拟法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促进学习并提高专业能力。模拟法庭实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生们通过搜集整理现实案例开展模拟审判,最终形成相关实训成果资料。教师通过设置合理考核评价机制,引导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模拟法庭;实训;保险学;教学;能力培养

“保险学”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强调知行合一。为避免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现行的主流教学模式是案例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去分析理论要点、讨论核心要件讲解理论知识的精髓,从而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确实激发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是,案例分析法教学模式也存在两个缺陷,即死标本与假问题。一方面,案例的易过时、易变质的特性使得高质量的案例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中所研讨的问题是他人经历而学生当下并未亲历的“假”问题,很难还原案例复杂与真实的情景,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学习的转化运用链条加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大打折扣。“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理论研讨、主题发言、法庭论辩等教学方法,强化“保险学”课程“教、学、研”的良性互动,保险法学教育的层次性发展。因此,在“保险学”的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与问题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去建构知识、发现知识、转变知识和扩展知识,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一、模拟法庭教学在“保险学”课堂运用的价值

(一)模拟法庭教学契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新阶段[1]。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立足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和作为社会成员的成长的全面需求之上,凝聚在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为学生延续终身的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2],其实质是把学生视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和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模拟法庭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求学生要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构中的储存,充分提取、组织对当前争论有用的信息,而且还要将之进行抽象、概括、比较、归类,即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概念化的逻辑体系;同时,模拟中的原告、被告及法官角色也要充分吸收各方观点的有效信息,完成对相关保险学知识的“审问和明辨”。这一过程,基本由学生根据现实案例自主完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点击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核心能力论文

1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

实践证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校教育符合时代的需求,也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职场。而实验室里实训课程的开展,是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场所。目前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并且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项目教学法。此方法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设计或完成某一个项目的任务形式来完成教学。项目教学法里,学生需要学习独立思考、通过各种方法获取信息、学习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互帮互助的氛围。第二,情境模拟教学法。通过仿真的形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对某一种工作环境实现全面理解,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广泛使用的实训课程教学方法。通过选取一些典型的现实案例,让学生去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全面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不同职业角色的扮演或比较分析,使学生接受“现实角色”的人格特征,揣摩所扮演角色的内心世界活动,同时又能根据对方角色的言行做出合适的反应,通过这个方法学生能了解和学会评价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社会作用和自身位置。角色扮演法能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由于社会交往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或多或少的有关系,因此角色扮演能够提高各行各业的培训效益。第五,问题式学习法。调查中发现,大多学生都喜欢问题使得学习方法胜过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中交流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并且强调支持与引导等。第六,调查研究法。为了培养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可以多多采用调查研究法。让学生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在某一领域开展调查,激发学生获得真实的数据,并学习分析方法,最终获得有价值的成果。这种方法还能提升职业核心能力中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第七,网络教学法。当代高职学生非常依赖网络,既然无法制止学生上课的时候玩手机或使用网络,教师不如依托移动手机和网络开展教学。例如微课、慕课方式的教学,例如网络课程的课前与课后学习,例如教学资源库的完善等。当然,上述方法依赖于教学环境的完善,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依赖于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将实训方法渗入到每一门课程。例如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社交礼仪课、沟通能力课程等。在各类教学项目中,对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相关课程予以倾向,以滨州职业学院为例,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中的一门———《解决问题能力》优先建设成了精品课程。

2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完善与执行

为了更好的培育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在实验室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制度能对职业素养好的学生起到保护作用,能对职业素养欠佳的学生起到引导作用甚至处理依据。第一,实训室管理制度多样,需对每一项制度进行修订、多次研讨、试行和最终执行,需要有释义性文件。常见的管理制度有《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员岗位职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卫生规范》、《实验室礼仪规范》、《实验室更衣室规范》等,这些制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实训室制度的落实应当有效。一些实验室把制度挂在墙上,数年不变,学生做的一套,老师讲的一套,这样的教学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保持制度先进性的基础上确保制度的严肃性,是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3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实训环境的营造和美化

有些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地面脏乱,标贴脱落,指示牌东倒西歪,机房电脑摆放杂乱无章,厕所臭气熏天……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又怎么能有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实训环境的营造和美化是任何一个高职院校都必须重中之重去强调的内容之一,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内容。第一,基础实训环境条件的保证。实验室环境条件包括内部环境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内部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干扰、冲击振动等。外部环境包括微生物菌种、灰尘、电源电压、温度、湿度、噪声、振动、海拔、大气压强、雷电、有害气体等。第二,人文实训环境条件的提升。人文实训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走廊的布局、教室的设计、制度牌的设计、实训操作的服装的设计与管理、盆景的选择与摆放、文件柜的设计与摆放、话筒音响等的质量等等。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