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培训课程

教育培训课程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教育培训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育培训课程

水利部培训质量评估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水利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培训办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培训效果,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水利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结合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列入水利部年度培训计划,由水利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水利社团和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主办的各类培训班、研讨班、宣贯班和有关取得水利业务工作职(执)业资质、资格证书的培训项目等。

第三条开展培训质量评估要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指导性与操作性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章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培训质量评估包括培训综合评估和培训课程评估两个部分。

点击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

关键词: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教育中国论文学术论文

摘要: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以高中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培训受到了职教界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的最新概况,分析了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的特点,总结了此种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对我国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高辍学率,澳大利亚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普通高中实行职业教育培训,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高中职业教育培训在澳大利亚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参加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全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总人数的30%。本文介绍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的最新概况,以期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有所启示。

一、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的最新概况

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包括为高中提供的职业教育课程以及以高中为本位的新学徒制。自从1997年以来,澳大利亚全国范围内参加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数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国有211885名11、12年级的高中学生参加了高中提供的职业教育培训,占所有高中学生人数的50%左右,是1996年参加此培训人数的4倍。

点击阅读全文

国外注册会计师协会后续教育培训

一、概述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后续教育培训计划(AICPAonsitetrainingprograms),是由AICPA组织500多名专家开发和编写的。这些专家来自许多不同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会计和财务专业,因而培训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会计、财务、审计、税务、管理以及其他注册会计师服务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如老年人的福利问题、医疗卫生的有关问题等等。AICPA拟通过此培训计划的实施,一方面使注册会计师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法规,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落实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引导注册会计师根据经济的发展去积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这样不仅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而且可以促进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这正是该培训计划最具特色的地方。下面具体加以介绍。

(一)后续教育培训计划的目标

该目标是根据注册会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出发而设计的。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素质通常认为应包括:基本能力;技术能力,共享知识和核心培训。

1.基本能力包括核。必能力与非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内容包括:(1)个人实力(有效力);(2)控制(驾驭)变化的能力;(3)可塑性;(4)主动性(积极性);(5)适应性;(6)干劲;(7)正直;(8)分析与解决问题;(9)团队精神;(l0)交往能力。非核心能力包括:(11)继续学习能力;(12)领导能力;(13)客户服务;(14)经营管理;(15)企业拓展;(16)技术专长;(17)创新与知识共享。

2.技术能力指业务技术应用,包括:(l)使审计手段运行更便利;(2)工作文件更规范;(3)提升专业知识层次。

点击阅读全文

社区教育实施计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两个率先”为统领,以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为目标,以安民、便民、惠民、富民、乐民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培训学院功能建设,立足社区、面向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努力提高社区教育工作的创造力、凝聚力,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亲和力、归属感,促进我区社区教育更好地为发展“三个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主要工作思路:

以社区培训学院为载体,创新工作抓手,广泛开展以学习型社区为重点的学习型组织建设,逐步形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社区教育网络。进一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有序开放和共享,为社区居民包括新市民在内的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服务,不断丰富社区成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扎实推进**社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使**社区教育再攀新高。

一、改善社区教育基地条件,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

1.发挥社区培训学院的龙头作用。加强学院内部管理,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不断调查并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逐步建设一批优质课程、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区实情的社区教育学院课程体系。从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计划实施,课程成效评价等四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化课程。以满足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质量需求。与万里培训学校联合办班,加强技术人员帮带式培训,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职工操作技能,提高区域内的经济效益。

点击阅读全文

县域社区民防建构意见

完善社区民防设施设备,为群众提供有效的防护保障

(一)各乡镇要在县民防部门的指导下,协助搞好社区防空警报、民防工程等民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建立防空警报器、民防工程的管理档案,定期对防空警报器、民防工程进行检查,协助组织对兼职维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要加强对已配发到居民小区的民众防护应急箱的维护管理,建立“一箱一卡”和维护合同管理制度,做到“四定三落实”,即: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向使用、定期检查,责任落实、经费落实、质量落实。对新增的居民小区,要及时配置民众防护应急箱。要在年配发家庭应急包和开展逃生培训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向社区配发一定数量的家庭应急包,并引导社区居民家庭自购自备逃生绳、手电筒、灭火器和救护用品等应急防护器材。

(二)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辖区内的体育场、学校、公园、绿地等公共场地设施,建立社区应急避险场所,制定应急避险场所启用预案,设立明显的指示标志和人员疏散路线图,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器材。要继续加强社区人员掩蔽民防工程的管理,与防空掩蔽预案搞好对接,明确各居民使用的民防工程及掩蔽人数,并设置民防工程标识牌。

(三)各乡镇要根据战时组织人民防空和平时处置灾害事故的需要,利用民防工程和办公场所,建立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民防应急指挥所,配置必要的指挥、通信设备设施。特别是重要经济目标单位所在的乡镇,要建立地下民防指挥所。居委会要因地制宜,在办公场所内设置应急电话、应急疏散图、应急处置表、应急任务表、应急联系表等民防应急组织指挥要素。

开展社区民防宣传教育,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民防服务

(一)要充分发挥社区主体作用,利用社区刊物、活动室、电子屏、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民防宣传活动。要结合“防灾减灾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声势的民防宣传活动,切实做到民防宣传经常化、制度化、长效化。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