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学概论

教育心理学概论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教育心理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育心理学概论

职业教育心理学调查分析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结构体系与分析从教材的体系上来看,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一般包含这几个部分:概述部分(包括职业教育心理学概念和体系、研究方法、现状与发展和研究意义等)、学生心理(包括学生心理、学生群体心理和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职业心理(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指导、职业素质测评与职业心理测验等)、教师心理、教学心理(包括教学策略、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教学设计、课堂与班级管理)等六个方面。某些教材根据自身编写的特点增加了部分普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郑日昌等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对教师的教学心理未有涉及,其内容体系基本上遵循教育心理学的体系。刘德恩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则大多分布在教师的教学心理以及教师的职业发展上,而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生心理未有涉及。其后由刘合群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曾玲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等几本教材在结构上分布得比较均匀、全面,各方面都有涉及,大都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并且根据自身的编写特点各有所侧重,如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在评价环节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量与评价,而刘德恩与曾玲娟则更偏重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与评价。此外由卢红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普通心理学知识,增加了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方面的内容,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心理涉及得比较少,而更加注重教师和教学心理;武仁恒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则侧重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增加了“知识分类的学习论”和“认知结构与迁移”等学习内容。

2.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编写体例分析“体例”一词在出版学科中的狭义解释为“编辑部或印刷所对于拼法、大写、标点、排印和版面所遵循的习惯”;也用来指“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我们知道教材是学习者感官接触的最直接的信息,包括文字、图表、注解等信息。教材的编写体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接受信息,为教材实现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所以教材编写的体例形式也属于教材开发研究的重要步骤。早期出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的编写体例的形式比较单一,除去标题与正文,几乎没有涉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和拓展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的心理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其后出版的教材,渐渐开始引入大量的注解、案例等元素,如刘德恩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在第四章(教学的基本程序与策略)第一节(教学目标设计)中以护士班的行为目标作为示例,其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都是以护士班的实际操作作为对“教学目标行为化”的解释;崔景贵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在每个章节的结束增加了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章节的学习对问题进行思考。近几年出版的教材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拓展阅读、实践活动等项目,如卢红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在章节开始处呈现该章的主要内容,并且每个章节中都含有大量的案例,此外在章节后增加了拓展阅读,如第六章(职业能力及其教学策略)中的案例:“让后进生体验成功”、案例:“零分,我都好朋友”;第三章的(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拓展阅读:“千万别看扁职校学生——访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教授”。体例的多样化为学生开拓视野、增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可能,并且丰富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在不影响教学内容主体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学生对不同层次学习内容的需求。

3.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内容特点分析通过对历年出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教材的出版数量不多,但每本教材基本上是自成一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内容体。尽管如此,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体系是不变的。这些教材的内容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以刘德恩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等为代表,其内容体系由职业分析入手,先确定职业工作对从业人员和职业教育的要求,然后围绕这一要求进行展开,是依据工作需要来寻求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支持。卢红等编著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就属于这一种内容体系;另一种是以郑日昌等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等为代表,在内容体系基本上遵循常见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只是引例倾向于职业教育,实质上是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此后出版的教材中,王国华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曾玲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和夏金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基本都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王国华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职业学习心理部分和职业教学心理部分,力求突显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特色。其内容框架完整有层次,但是教材内容大多采用常规的陈述性理论,显得过于理论化。从教材的体例形式来看过于单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与开化。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是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二是职业学校师生心理,第三是职校生学习心理,第四是职业教育教学心理,第五是职业心理。教材内容建构上注重贴近职业教育实际,凸显“学习心理—教育心理—职业心理”之间的有机融合,增强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建设的针对性、时效性,建构、拓展和提升职业教育心理理论。这本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基础性,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来说不失为一本经典之作。曾玲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以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聚焦于职业院校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学基本规律,着重阐述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分析了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提出了师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围绕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管理与教学等主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此外还介绍了职业态度的培养、职业素质测评与职业指导的相关内容。该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基本遵循了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的结构。卢红等编著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以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与典型活动为主线,遵循职业教育课程的工作逻辑的组织原则,围绕如何发展新教师的教学技能这一核心来建构知识体系,并强调知识在课堂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使教材内容与未来的教师工作具体情境相结合。但是该教材忽略了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的探讨,此外,该教材加重了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介绍的比例,使教材内容趋于理论化和学术化。

二、对新开发教材的建议

1.优化教材结构体系职业教育心理学新教材的编写要打破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相关分支学科理论为主线的惯例,改变“麻袋里装马铃薯”的编写思维策略,消除教材中的“条块分割”、“拼盘式组合”的现象。根据我们所统计的教材情况,以及历年来该领域专家学者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结构体系应该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职业学校学生心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心理、职业学校教师心理、职业学校教学心理和职业心理。

点击阅读全文

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学科,通过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变化,从而揭示教学活动中受教育者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在教育情境下,受教育者的学习心理、教育者的教学心理以及进行教育干预的效果等,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此学科的重点在于要将心理学相关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教育心理学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教育过程中教学双方心理活动的规律,还能对学生学习及获得知识的发展过程加以关注,尤其在促进教育者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进、为学生减少学习困扰、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

2.分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教育心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发展至今并未有明确的创始人。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7年出版的《教育人类学》一书,总结了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乌申斯基也被称之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美国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通过学校的情境对学习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并使其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应用心理学体系,意味着近代教育心理学真正的开始。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于1913年扩充为三大卷,即《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这三个大部分,也由此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逐步成立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及体系。我国历史记载有关教育心理学最早的著作始于1908年即光绪末年,房宗岳译制的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初期,廖世承教授开始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教育心理学,并出版了教科书《教育心理学》。1926年,陈志韦也翻译并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等等。从我国有教育心理学记载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此期内的著作大多为西方著作的译制,创新性较低。目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虽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较教育心理学发展基础好的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近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对于各类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

3.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3.1提供有力的心理学依据便于加强学生管理

点击阅读全文

社会音乐环境

内容摘要:音乐学习具有社会性,是主体的社会化过程。主体音乐审美心理的生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音乐环境,它是主体与一定音乐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音乐环境音乐学习心理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点击阅读全文

教师自身修养德育

一、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

首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修养。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其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命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4]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才能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其二,教师必须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修养。这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基础条件。教育工作是崇高的,教师的职业是最光荣的职业。古人曾用"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这样美好的语言来赞美教育工作者。教师承担的历史责任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调整人们在自己的职业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道德品质,对学生有直接教育和影响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教师只有用自己崇高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才能促使其健康成长。对于教师本身而言,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又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平凡和清苦中感到幸福和自豪,从而树立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增强作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每一个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师德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第一,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为人师表。对教师来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内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需要无私奉献。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职业是一种脑力活动……对于从事这种活动的人来说,它不是一种自我享受,而是一种牺牲。"[5]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育,都愿意把自己的职业视为最光荣的职业,都乐意把自己的青春年华乃至毕生的心血奉献给所从事的事业。第二,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教师劳动的对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诸多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前提,唯有热爱学生,才可能教育好学生,西方教育界流行一个术语,叫做"皮特马利翁效应",[6]这是著名教育家罗森塔尔为他的"权威性谎言"试验拟定的名字。这个试验要说明的问题是:真诚的期待和发自内心的爱能够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魏书生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创造教书育人的奇迹,就在于他全身心地实践着"皮特马利翁效应",他的每一轮试验都能使每个后进生迎头赶上。吕叔湘也称赞他:"魏书生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为了学生,他可以忍受生活的种种不便,克服重重困难,牺牲自己,拯救学生。"[7]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圣洁的情感,也是教师的天职。"[8]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善于用一颗爱心去感染学生,用"爱"的甘露去滋润学生干涸的心。传统的以一定教育目标为着眼点的机械命令,灌输的方法,必须摒弃。当然,献给学生的爱,不是简单的、表面的爱,而应该"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9]热爱而不溺爱,尊重而不娇惯,信任而不放任。要面向全体。公正无私,一视同仁。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希望,教师的职责就是倾注一腔热血去播撒爱的火种,真挚地热爱、理解和尊重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交知心朋友。为了明天的光明,教师必须甘当"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点击阅读全文

音乐学习心理

摘要:音乐学习具有社会性,是主体的社会化过程。主体音乐审美心理的生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音乐环境,它是主体与一定音乐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音乐环境音乐学习心理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