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家庭常规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现在教育面临的不只是教学质量的问题,而是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学生为什么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下成绩依然上不去呢?因为学生讨厌读书了,教育失去了最基本的东西———道德教育。
一、学生道德缺乏的分析
我们虽然一直强调“德育为首、育人为先”,但在工作中,重智轻德现象还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居多
单亲家庭的出现导致家庭结构残缺,父母争吵、财产纠纷和责骂充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感受不到家庭温馨的同时,形成了孤僻自卑的性格、压抑抵触的情绪和叛逆自私的心理。独生子女生活在“6+1”的家庭里,即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爸爸妈妈加上孩子组成的家庭,形成了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养成了孩子追求享乐、贪图私利、不思进取的坏品质。不懂得感恩、谦让和自立,缺乏自信心和责任感。
2.学校中的晨会课、班队会得不到重视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结合同伴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主观幸福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4例,常规护理+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结合同伴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日间症状、夜间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满意感、人际关系和谐感及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操作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结合同伴教育干预有助于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增强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同伴教育;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主观幸福感;自我管理能力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而日常生活中饮食、用药等因素对病情控制效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除了予以药物治疗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生活中不良行为降低病情控制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1-2]。常规护理是遵医嘱单方面的护理,未关注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上的提升,容易导致患者病情控制效果降低[3-4]。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通过构建家庭式病区环境,让家属参与到护理中,使患者主观幸福感、配合度有效提升,也利于其主动学习相关护理知识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病情控制有显著作用;同伴教育在各种慢性疾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广泛,其能利用同伴影响力改变患者的行为,提高其认知和自护经验,也能一定程度使其获得精神支持[5-6]。本研究探讨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结合同伴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主观幸福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27~59岁,平均(44.81±7.62)岁;病程1~9年,平均(3.89±1.21)年;文化程度:小学9例,初中至高中30例,大专及以上5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8~58岁,平均(44.37±8.14)岁;病程1~8年,平均(3.91±1.08)年;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至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上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7]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支气管哮喘;②接受规范化治疗;③具有正常的理解、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合并严重慢性病、血液病;③合并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④合并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⑥生活无法自理;⑦中途退出、失访。
1.2方法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采取口头讲解、发放手册等形式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介绍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防治方法等相关知识;根据患者心理状态适当予以安慰、关怀、鼓励,同时为其提供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基础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每周1次,门诊随访每月1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患者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结合同伴教育。(1)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①构建家庭式病区环境: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与家属一起将其所居住的病房布置成与家庭相似的环境,根据患者年龄、爱好在病房内摆放物品,例如绿植、书本等,同时加强病房环境护理,定期开窗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减少病房探视,禁止在病房内出现吸烟等刺激呼吸道的行为。②家属参与到技术性护理中:护理人员每日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予以扣背、翻身等护理,促进痰液排出,做好口腔清洁护理,护理过程中要求家属观看学习,护理操作时介绍操作方法与技巧,让家属学会相关护理操作,对于患者能够自行完成的护理操作,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指导,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③构建家庭互助支持系统:护理人员定期与患者家庭进行深入交流,介绍患者症状发作时的处置方法和技巧等护理体验,引导其说出自身住院期间内心感受、情绪变化,家属也说出自身感受和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等,若患者出现对治疗护理等操作方法的问题,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解释、演示。(2)同伴教育。①护理人员选择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强的患者为同伴教育组长,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同伴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支气管哮喘长期治疗目的、康复期间饮食运动、治疗常用药物等,同时加强同伴教育者心理评估、情绪调节及沟通技巧培训。②同伴教育者讲述自身患病经历、感受,增加与患者的同理心,以切身体会帮助其了解支气管哮喘康复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建立治疗信心,与患者分享交流自我管理、自我防治经验和教训,强调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因素、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合理饮食、遵医嘱用药等方面的重要性。③同伴教育者通过微信群等建立同伴教育网络化平台,发布健康宣教文章、用药提醒、相互监督自我管理控制情况等。
一、工作要点:
1、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继续完善德育制度管理机制,以严格的制度进行常规管理和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2、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首先继续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加强跟踪指导,开展优秀班主任的带头、辐射、指导作用,通过班主任例会学习、经验交流、班队会的参观等,促进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其次做好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三心(爱心、耐心、恒心)一访,与家长常沟通,形成施教合力,严禁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二、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以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过程重体验、内容针对性为目标加强活动建设。德育活动要讲实效,重过程,力求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乐于参加、积极参加、获得体验、受到教育。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强化学生个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与方法,完善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工作目标: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暑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生家长能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措施。
2、全面督查学生暑期在家的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情况,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延伸至假期文秘写作网。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
二、活动主题:
宣传学生暑期家庭教育;督查学生暑期学习生活。
三、组织形式:
一、指导思想
幼儿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初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是幼儿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特制定此计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的要求,结合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向幼儿渗透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我班幼儿的思想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情况分析
1、我班有幼儿38名,整体思想品德状况不理想,主要呈现以下几点: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太差(如:有抢玩具现象;上课要插嘴;解小便要吵架,不排队。)
2、大部分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
3、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不足,不会同情、体谅、帮助关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