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家庭教育案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当前,迫切需要提升中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因为中小学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师资;教师是“让家庭教育功能和价值回归”的“主角”;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关系到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实践层面看,目前教师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时面临一些困境: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目标和内容界定模糊不清;教师家庭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教师家庭教育能力训练的实践不够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四个方面改进: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家庭教育课程学习;家庭教育骨干教师要聚焦在家庭教育课程研发的能力;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家庭教育案例的教研;建立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可操作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家校共育;家庭教育课程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写进党中央文件,成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建设的一个风向标,对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又多了一个重要视角。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有众多精彩的论述,他指出,每一个家庭都要承担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的重担。而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的家长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家长们遇到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最先能想到的求助对象便是教师。因此,教师能否给予家长专业的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家校共育中,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也会和家长做及时的沟通,沟通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偏弱,而家长本身如果也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极易造成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在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几起学生自杀事件中,看似是家长养育方式不当,实则是教师对家长家庭教育指导不够,导致家长用了较为极端的方式处理孩子问题。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加害者”。因此教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的“媒介”,自身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对孩子的发展状况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提升中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紧迫性
(一)中小学教师中进行专业的家庭教育的师资缺乏
以陕西各中小学为例,家庭教育工作总体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自己专业的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大部分教师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教师在平时的家校共育工作中,大多以自身经验给家长作出指导,然而自身经验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能直接迁移为一个好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因此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时有发生。由于师资的匮乏,因此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时往往采用的是“借力”方式,即邀请专家学者或者培训机构的教师进校给家长做家庭教育培训。专家学者知识基础扎实能带来科学的理念和知识,但是不能形成常态化的工作,而培训机构的教师进校却存在诸多的风险,如师资水平不过关、商业化操作甚至有些观点有误等问题。从长远看,中小学在本校培养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既是我国家庭教育相关政策的要求,又是学校开展实际的家庭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
各镇(区)妇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发现亮点,推广典型,指导实践,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市妇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案例要求
1、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中创造的富有新意、影响广泛,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贴近家庭,贴近实际,切实有助于帮助家长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使家长和儿童明显受益的活动。
2、近三年来已经或正在开展的工作和活动。可以是各级妇联组织的,也可以是其他单位开展的。
3、要求填表时文字表达准确规范。
家庭教育不仅是个体家庭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教育孩子,这是公民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可推卸。苏霍姆林斯基曾尖锐地批评那些不负责任的家长,疏于教育,这是人性的堕落。有些父母溺爱纵容、甚至忽视放弃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教育丝毫不放在心上,总以没有时间为借口。苏却认为“如果没有时间教育儿女——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因为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也不会有时间去思考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公民,更不会懂得什么是对社会事业的精神奉献。因此,他呼吁每个家长要“献身于社会教育事业,好好教育孩子。使他们成为好的公民、好的工作人员、好儿子、好女儿,未来的好父母”。因为“子女是家长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
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和纽带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被看作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因为社会教育虽然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和范围,但无论如何,都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延伸、扩展。家庭是社会中各个机关组织赖以存在的细胞,家庭教育则成为社会教育的根本和基础。同样地,学校教育若想实现其教育目标,就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苏同时也强调,“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家庭是一个人应该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家庭每日、每时都在和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相接触;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里集体主义的道德文明在许多方面,就是开在家庭里的许多花朵的果实。”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孩子的义务感
培养孩子的义务感包括两方面:1.从小培养他们做父母的义务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从现实教育案例中得出的结论。在他研究的200多个年轻家庭离婚的案例中,有189个离婚案件是由于之前从未受到过义务感的教育,对家庭没有责任感的意识,所以才草率地离婚。所以他强烈地呼吁:“亲爱的父亲们和母亲们,要从道德上培养自己的孩子做好父亲和母亲的准备。”[2]2.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义务感。苏认为,“劳动是最伟大的美,同时也是最艰巨的事业。认识这个真理,是教育的奥秘之一。”家长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情感。即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二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劳动,经过锻炼形成习惯。
一、现状与分析
⒈隔代“亲”
案例1:下午3点3刻的时候,家长们已云集在了学校操场上等待迎接幼儿。4点的放学铃声一响,家长们跑着冲进了教学楼。一位老奶奶的腿脚有些不便,保安在问明老奶奶情况后帮忙将孩子接出来,孩子看到自己的奶奶就哭着说道“:你不是答应第一个来接我的吗?怎么是保安来的?我再也不相信你了。”“是奶奶不好,下次奶奶早点来。”老奶奶忙拿出了切好的苹果和水,孩子很自然地接过来,吃着回家了。分析:幼儿园的孩子都需要家长亲自接送,而接送孩子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许多老人将这种爱无限放大成溺爱,导致了很多教育契机的丧失。案例中的幼儿就因为奶奶晚点而责怪奶奶,这说明对幼儿的说理教育如今势在必行,而奶奶只关照孩子吃喝,错失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
2.教育理念扭曲
案例2:午睡的时间到了,妈妈才带着乐乐走进教室,从乐乐的表情可以看出,乐乐不高兴。我随即向乐乐妈妈打听情况,原来上午妈妈带乐乐经过玩具店的时候,乐乐一定要买自己喜欢的变形金刚,而妈妈觉得家中类似的玩具已经很多,不能再买了。就这样,乐乐哭哭啼啼闹了一上午,耽误了上学的时间,到了中午妈妈妥协后才肯来幼儿园。分析:家庭生活富裕了,家长愿意将更多的支出用于孩子的生活、教育,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失去生存能力的幼儿。案例中的乐乐就是典型的被宠溺、娇惯的宝宝,他知道妈妈最终肯定会妥协,所以只管哭闹。妈妈也觉得给孩子买下就少了一件烦心的事,反正花的也是小钱。
二、解决策略
内容摘要:研究调查表明,早期家庭教育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早期家庭教育是否合理将会决定着一个孩子未来的个性特征与人格表现,为此我们必须及时做到普及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尽可能使得每个家庭都能够重视起来对孩子的相关家庭教育工作,给以孩子一个充满爱与教育的生活环境。让孩子能够在家庭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树立起来情绪管理能力与行为认知能力,进而在大学生活中能够找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早期家庭教育;大学生;个性特征;人格
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大学生活是一段美好的记忆,同时也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同其他学习阶段所不同,孩子不再局限于校园生活,在逐渐与社会所接轨。而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个性特征等也将会逐渐成熟起来,都将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由于社会生活较为复杂,孩子们每做出的一个选择都将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时,早期家庭教育就发挥到作用了。
一.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特征和人格的影响
1.早期家庭教育对个性特征的影响。早期家庭教育是指在孩子入学前对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其不但会影响到孩子知识的储备,同时也会对其个性特征以及其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早期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往往会对孩子的各种生活习惯进行培养,从而使其可以尽早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此外,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家长还会对孩子的性格、个性进行培养,进而使其可以具备健全的性格以及独特的个性。并且,在我国许多的家庭中,其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时还会对其知识储备进行提高,并逐步使其学会感恩,进而提高其素质修养。对于我国绝大部分的家庭而言,其对孩子所进行的早期家庭教育确实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知识储备,并提高其素质修养、培养其性格与个性。然而,还有少数家庭所进行的早期家庭教育却并不会起到相应的效果。这并不是由于其早期家庭教育的方式及内容出现了偏差,而是由于家庭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诱导,从而使其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因此,为了保障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孩子可以培养出独特、正确的个性,家庭中的父母需要做出一定的牺牲。这里的牺牲并不是指需要对孩子做出身体上的牺牲或是金钱上的牺牲,而是指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期间需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更好的提高孩子的素质修养。
2.早期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影响。早期家庭教育不但会对孩子个性特征的培养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正如上文所言,早期家庭教育不单是一个提升孩子知识储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促进孩子人格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若是早期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培养。例如,若是家庭中父母时常放任孩子一人生活,将会导致孩子逐步养成孤僻的人格,进而使其在上学以及工作中,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此外,若是在家庭中,父母时常吵架或打架,将会导致孩子养成一种暴力的人格,进而使其在学习中或是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暴怒或是急躁的性格。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曾经受到过一些强迫,因此其在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中时常会表现出加强的自我保护现象,进而使其逐步形成了自闭的人格。自闭型的人格不但会对孩子的正常交流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对其学习方式以及工作方式造成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