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基础教育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1.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相应的思想,就不会有相应的行为。农村未来的发展特别需要农村基础教育学生在未来成人、成才之后,以不同方式贡献他们的力量。如他未来是农民,自然需要有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意识;如果他未来是农村社会的干部、教师等,也特别需要他们具备热爱农村、热爱农村人的情感,为农村人口服务,为农村贡献力量的意识;即使他未来不在农村工作和生活,也需要他们有关心农村、力所能及地为农村作贡献的意识。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逐步养成相关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班固语),年少时养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是牢固的,对其一生的影响是持久的。因此,农村或县域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乡村基础教育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情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改造农村和建设好农村,乐意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幸福的增进而贡献自己力量的理想与志向;逐步养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等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只要他们真正具备上述思想情感、理想志向和行为习惯,当未来确实需要他们在农村从事农业等工作时,他们一定能够非常愉快地扎根农村,并在农村有所作为。即使未来不在农村工作和生活,也必然会是一个有高远理想、宏大志向、广阔心胸、丰富情感、积极向上、有所作为的优秀的人。
2.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逐步获得比较广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于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逐步获得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如关于农村的地理、动植物等方面的自然知识,基本的农业生产常识、农村生活常识,当地农村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发展农村现代产业的初步知识,有在农村生活的初步体验,有初步的从事农村生产的经验,初步的从事农村社会工作的经验等。这些素养对于开阔其眼见、丰富其知识、增加其阅历都有重要作用。初步的参与农村建设和生活的能力农村基础教育需要学生逐步养成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有初步的参与农村建设和生活的能力。如从事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的能力;初步的在农村创业的能力;初步的研究农村问题和解决农村问题的能力;初步的宣传与组织农村民众的能力;初步的在农村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上述基本素养的养成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够为其未来在农村工作和生活奠定初步的基础,甚至对于未来从事其他工作也不无益处,故农村基础教育应当重视这些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
1.观察、探究农村的自然农村的自然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湛蓝的天空、璀璨的星月、缥缈的云雾、绚丽的彩虹、巍峨的高山、连绵的丘陵、广阔的平原、莽荒的高原、潺潺的溪水、奔腾的江河、清澈的水塘、壮阔的湖泊、浩瀚的海洋、苍茫的森林、青青的草原、鲜艳的花草、翠绿的树木,欢唱的飞鸟、忙碌的百虫、矫健的走兽、悠游的鱼虾等等,美不胜收。如果能将这些东西有机地加以利用,对于学生了解自然、进而养成热爱自然、热爱农村的品质都大有益处。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应通过引导学生到农村大自然中去感受,通过深入的观察、探究等方式,使其基本了解农村的大自然,获得相关的知识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亲近农村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养成观察和探究自然的能力。
2.观察和适当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中国农业丰富多彩,相关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对增进学生的知识、经验,养成良好的品质有重要作用。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参观、观察,为学生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初步认识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初步认识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初步认识萝卜、白菜等蔬菜作物;初步认识辣椒、花椒等调味作物;初步认识梨、苹果等果类作物,初步认识猪、牛等家禽、家畜等,初步了解这些农业方面的动植物的形态,生长变化的规律、基本功用。其次,引导学生通过亲手种植当地主要的农作物,养殖当地主要的家禽、家畜来初步获得参与农业生产的经验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养成热爱农业、农民,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情感或品质。
一、低效度的师资培养制约了课程改革
1.其教育决定性因素是一线教师。但如今,在师资成长的培养和培训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制约着课程领导新模式的有效实施。首先,师资培养的职前教育阶段存在问题。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坚守师范阵地,精耕细作地进行师范生培养,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步出现了非师范学生,也是在师范院校的基础上办非师范,非师范处于从属和边缘地位。最近10余年,几乎所有师范院校都发展成为了综合性院校,在近百个专业中,非师范的10余个专业渐趋边缘化,加之师范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在综合性大学基础上办师范专业的现实逐渐呈现,导致教师教育的相关专业逐渐弱化,师范院校的办学兴奋点脱离了教师教育,师范院校的师资培养水平随着办学实力的提升而不断下降。此外,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40%左右的本科师范生由非师范院校培养,73所教育硕士培养院校中非师范占40%以上”,同时,每年数以万计的非师范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使初任(生手)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教学能力更加弱化,甚至出现初任教师根本不会上课,而需要老教师传、帮、带,进行从教技能引领的尴尬局面,由此,何谈课程改革的推进?其次,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以“国培计划”及“省培计划”的推进为标志,师资职后培训工作在大面积铺开,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不强、脱离一线教师需求及脱离工作实际等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对江苏省泰州市1300多名教师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73.86%的培训学员认为高端专家的理论讲座虽然必要,但不可过多;91.32%的学员希望得到来自一线的优秀同行的课例示范;83.55%的学员希望在培训中获得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方面的专家支持。如果职后培训工作不在针对性方面加以调整,那么教师职后培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师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阻碍课程改革的高效推进。
2.课程领导的社会合作机制有待真正形成“课程领导系课程变革过程中不同课程利益相关者通过民主合作而进行的创新性课程工作,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而高效的课程领导模式需要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起课程领导的责任,都成为课程主体的参与者,以提升课程领导实施的力度。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传统的课程管理为了追求所谓的效率仍然在发挥作用,课程领导意识并未真正形成。“是追求教育事务的效率还是追求教育创新,这是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内涵的分水岭。”在当前的课程领导模式中,校长的课程领导权力相对得到了保障,但教师课程领导的主动性和能力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依靠教师推动的校本课程虽然有所推进,但体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真正的校本课程却远远不够;“班本课程”的推进尚有极大空间,教师被高考指挥棒牵着鼻子走的局面尚未根本消弭。此外,社区与家长的课程领导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大范围推行,家长几乎不参与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是绝对的课程改革边缘化群体。可以这样说,如果不能有机形成社会合作机制,那么课程领导的新模式也就难以立足。
二、构建基础教育课程领导新模式的改革思路
1.构建多元统一的课程领导新体制是课程改革的基础作为不同利益相关者,通过民主合作进行创新性课程工作,课程领导各要素要求把民主合作与课程探究进行有机结合,使课程领导的合作主体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有机结合,实现四位一体。首先,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课程领导的影响力最大,因此在课程领导的模式中,校长要贯彻自己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具体而言,校长要有宽广的教育视野、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要拥有除教育学和心理学之外的多学科知识与科学决策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切实抓好新课程建设;校长要善于开发校本资源,利用好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努力成为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和第一践行者,并通过组织教师团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其次,教师要善于在新课程领导模式中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品质;教师还要积极参与课程决策,及时规划学校课程的设置,同时积极构建潜性课程系统,在潜移默化中育人。再次,在新的课程领导模式中,家长可以为学校提供各种课程资源,促进校本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可以说,家长是课程改革最强有力的监控者。最后,社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通过社区,学校可以获得重要的课程资源,包括地域意义的资源、风土人情资源和先进典范人物资源等,这些资源具有可接近、易于接受等特点,能够为育人发挥特殊作用。对这些资源的发掘,可以转化为校本课程或班本课程。
2.培养卓越师资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推进课程改革、实现课程领导新模式的过程中,教师是永恒的核心因素,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职前培养阶段,首先,要扎实构建师范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在面向师范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大领域,都应该科学设置课程,其目标都应该是追求卓越,以有效扩展师范生的视野,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其次,要把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与基础教育一线密切结合,给师范生广泛的空间和充裕的时间进入中小学课堂,与一线教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带着思考学习、带着问题实践,实现与中小学的无缝对接,改变毕业入职后作为生手教师需要一线教师传帮带,甚至是手把手教起的被动局面。再次,师范生经过四年左右的学习应实现下列师范生培养目标:高尚的人格魅力。师范生要能够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影响,并给学生树立起学习与奋斗的榜样。完整的知识结构。师范生应当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能够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师范生应当能够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进行素质教育,具备良好的学校、班级管理能力和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师范生要善于吸收最新的科学成果,并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善于学习并以独创见解引领学生成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在职后教师培养上,要善于运用多种模式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课改专家讲座的基础上,职后师资培训要综合运用以下手段:对一线优秀教师的课例实录进行研讨分析,使教师学有榜样。进行同课异构。通过不同的教师上同样内容的课,促进一线教师相互之间进行借鉴、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沟通和提升。外出游学。通过到课改先进学校走访调研,可以使教师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得到启发和提高。要积极组织课题申报与科研论文写作方面的专家指导活动,进行理念上的总结与反思,提高一线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教学工作层次的提升。
一、明确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概念
根据美术教育中对基础认识的需要,结合2009年版《辞海》,“基础”意为事物发展的起点或根本。如:基础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美术作为一种“纯”艺术,是一种造型“视觉艺术”,通过材料制作有情感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构成有形的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等。美术基础广义范畴即包括知识的传达和技能,更多的是指形体的塑造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人之所以为人,是不同于动物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基础所指的根本已成就,因此体现本质性的基础教育是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现与引导。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与系统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缺少开放、包容与梳理,艺术演进的过程、观念、方法常常被遮蔽,形成单一、狭隘的应试美术基础。我们所处的时代体现在“世界被把握为图像”,面对视觉空前富裕和充满张力的“图像时代”,美术基础教育也应不断地得到补充和重新认识。这样看来,美术基础教育是基于视觉材料与手段过程中对思维方式、创新心灵的发现与引导,而不是程式灌输什么、塑造什么、夯实什么……
二、关于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美术基础教育现状堪忧,高考“美术基础”试题几十年不变。一方面,很多学生与家长觉得学美术或设计便于就业,或被名家作品高价拍卖效应的功利性迷惑,结果出现了盲目跟风;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很多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鼓励学生学习美术,很多美术感觉较弱但文化课成绩还可以的考生为了确保能够考上大学而去学美术,很多对美术没什么兴趣,学习美术成为急功近利的升学“捷径”。由于高考的捆绑,考什么练什么,考前产业遍地开花,畸形儿“魔鬼式”强化培训层出不穷。例如,针对素描头像考试科目的训练,五官分解如同机器生产的流水线,而对于色彩明暗与关系的把握,如同数学公式般的教条背诵,成千上万的人画着一种相同面貌的素描、色彩,考前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灌输式、强迫式教育,固化素描、色彩的“扎实”,局限于可以量化的结构、透视、比例、质感等,对对象观察、认知以及造型观念、造型方法则缺乏体悟而远离艺术的本质。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大多是重复相同的生产流水线,仍以写实性训练为主的素描、色彩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继续概念化、模式化的,被动的操作方式,仍然偏重工匠式制作技能的训练,可能性、创造性在课堂“格式化”的技法磨炼“基本功”中耗尽,导致模仿套用,投机取巧,艺术思维也陷入这种可把握的、程式的泥沼中,作品大都似曾相识,要么像老师,要么像国内外某种已有的风格。
三、深化高校美术基础教育机理
高校美术基础课程属于专业教育,是一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过程,往往无法预期结果,其核心就是提供开放的平台以导引、保持艺术直觉,还要与时俱进“对重要公共话题的敏感、迅速表达能力和道德勇气的综合素质”。
一、计算思维的认识与研究
1.计算思维的概念计算思维是一种新颖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oftheACM》杂志上给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的定义。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从周教授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计算思维是基于计算机科学并涵盖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人类应具有的一种能力。如同所有人都具备“读、写、算”(简称3R)能力一样,计算思维是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
2.计算思维的本质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和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CSTA)2011年通过给计算思维的各要素作描述,下了一个操作性的定义,即计算思维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特点:
(1)制定问题,并能够利用计算机和其他工具来帮助解决该问题;
(2)要符合逻辑地组织和分析数据;
(3)通过抽象,例如模型、仿真等,再现数据;
一、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
1.知识管理理论。斯克姆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创造、收集、组织、传播、应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知识本身的管理,即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的管理。野中郁次郎将知识的特性(隐性和显性)与知识创新主体结合,提出了SECI组织知识创新螺旋模型。该模型将知识创造过程划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四个模式,反映了组织知识创新的动态特征和创新的全过程。知识社会化是隐性知识之间通过共享手段转化成新的隐性知识;知识外在化是通过言语和行为等手段将隐形知识表现出来,形成显性知识;知识组合化是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显性知识;知识内在化是通过学习等手段将显性知识变成自己的隐性知识。第二种是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体现知识线性价值链,其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表示、共享、应用、创新以及存储等几个环节。
2.系统设计思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应该符合如下要求:
(1)符合“省级管理部门-试点县区-试点学校-试点班级”四级知识主体的要求。
(2)符合项目信息采集、项目活动计划、项目过程监控、项目成果总结四个环节的知识管理需求。
(3)符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获取、表示、存储和共享的特点。其中,从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角度来设计,针对知识获取,拟收集项目基础数据、教师和学生能力状态数据,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通知、方案、活动人员名单或总结报告等数据文档,再进行归类整理,提供搜索,形成可用的、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和知识;针对知识存储,规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规范,利用数据库对适用性知识进行存储,便于相互交流借鉴;针对知识共享,遴选推荐优秀案例或总结报告,推送至前台门户网站,将存储的知识分享给项目参加人员,并构建邮件系统和异步交流论坛,促进项目参加人员分享显性和隐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