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医学教育

基础医学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基础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础医学教育

民办高校基础医学教育论文

1尊重学生,民主教学,确保学生参与教学

尊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受教师至上、师道尊严思想的制约,学生对教师绝对服从。课堂上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知识的传授上,忽视学生的参与,学生要么昏昏欲睡,要么神游天外,甚至有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绣十字绣。朋友式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发展,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灌输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是合作关系。只有以合作为前提,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挖掘学生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学生的教学参与和话语权,师生民主合作。教师应积极创设能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提供探索空间,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继而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交流者、激发者、引导者角色,不再单纯灌输知识,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很多,比如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是互动教学的基本方法,提倡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探讨,让学生尽早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搜集资料、准备课件、讲课过程中不自觉地运用了很多知识与理论,学会自主思考、创造性分析、团队合作等;任务驱动式教学是给学生分配任务,将需要学习的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完成任务等。

2多肯定、鼓励学生,实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指教师肯定、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特长,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育方式。如果教师相信学生能够学好,而学生也能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期待,便会增强其自我认同,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自己也会变得自信,产生一种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使自己尽量实现对方的期待,不令对方失望。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扩招使民办高校学生日益增多,但他们基础相对较差,自我意识及自尊心较强,心理素质较差,不少学生存在明显的挫折感和自卑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求全责备,应尽可能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真正让思想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去。如果动辄责训学生,则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击其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进而心灰意冷、放任自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名学生,有时候一个眼神、手势都可能影响学生。当然,肯定、鼓励学生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拒绝任何批评和指责,对学生的不遵守纪律、放纵散漫行为置之不理。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要把握好度,防止过犹不及,造成学生的错误理解。

3以艺术教学征服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网络的普及,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涉猎面更广,按部就班、程式化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其创造性、个性的发挥。朋友式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抛弃约束、强制等传统观念,不用身份“压”学生,不以考试“迫”学生,正如现在网络上的流行语“靠点名留住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教师应做到以渊博的学识、艺术的魅力征服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更新教学理念,设计艺术性课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素质,拓宽视野,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热情、奔放的情绪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积极的情绪学习与思考,思维开拓了,想象力更加丰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变得易如反掌,创新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点击阅读全文

医学组织学教学医学教育异同分析

【摘要】以中国和日本两国基础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组织学》为基础,通过对比使用教材,学生学习模式,考试方式,探讨两国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特色和差异,从比较中得到启示,为提升我国医学教育水平以及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医学教育;中日对比;组织学教学

医学是一个特殊的科学领域,承载着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任,因此更加需要全球合作交流。除了医学科学成果的交流之外,医学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之间的交流也应当受到重视[1]。医学教育方式体现了人才培养格局,间接反映了未来医学发展的潜力[2]。现代医学大多是从国外传入国内,因此经常会有中国和美国医学教育之间的对比分析[3]。同为引进现代医学的亚洲国家日本,有先进的理念值得发掘和引入,比较中日之间的医学教育会是一个新鲜的角度,尤其是在基础医学教育方面。以此角度的对比来说明两国的教学模式差异,对我国医学教育走向国际化提供线索和经验。

1组织学教材选择的对比

我国西医类院校本科使用教材基本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各学科教材,教材使用为5年一版。用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科基础科学知识稳定,全国统一教材方便教学经验的交流。缺点就在于任课教师不能根据学科和自身的特点选取教材,对该学科前沿科学研究更新较慢,不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前沿的兴趣。日本医学本科教育的教材没有全国统一版本。承担某个学科的教研室以教授为领导人,可以有权自主选择教材[4]。以日本山梨大学医学部解剖分子组织学教研室为例,其主要承担组织学教学。科室教授主编了《图说组织学》一书,所用教材只有图及图示说明。这种图谱形式的教材优点在于形象生动,缺点在于没有系统讲解,不便于循序渐进的学习,由于没有统一教材,也不利用各高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

2组织学教学方法的对比

点击阅读全文

基于课程整合的临床医学论文

一、基础临床医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基础和临床医学相脱节、分离目前医学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与临床教学相互脱节,各医学学科的教师仅教授自己负责的学科的知识,有的教师甚至仅仅只去了解和掌握自己学科领域的内容,没有广泛地去主动学习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其他医学知识,即基础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少,甚至根本没有交流,基础学科教师由于长期的只讲授理论课,导致缺乏对临床相关知识的丰富、了解与延伸;临床课教师在长期繁重的医疗工作压力下,也渐渐失去了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因此出现前期基础与后期临床分离,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这种相脱离的状况偏离了医学的教育宗旨,对医学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基础课程繁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受到影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几乎所有医学课程的课时也在减少(现约为20世纪80、90年代的23,每节课的时间也在减少),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却在增加。我国医学教育目前仍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为主,各学科的教师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导致教学内容和新课程不断增加,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学生自学时间减少,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对所学知识加以认知重组的自学时间减少,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数太多、其他课建设不足和选修课结构不十分合理现象,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三)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较晚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只看重基础理论知识,看重考研和医师资格考试的分数,导致接触临床晚,实践能力低下、临床经验过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医学生毕业后(甚至是博士和硕士)不能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不会看病的年轻医生不在少数。在我国,医学院的学生通常要学习2年左右的基础医学课程,才能进入临床进行见习和实习,接触临床的时间较晚,这就与医学教育的“四早”目标违背,即早期接触医疗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医疗工作环境、早期参与医学科研项目、早期深入医学专业领域。美国哈佛医学院一年级学生就要学习会见病人,设置病人/医生关系课程,贯穿整个4年,就是为了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习医学社会问题。

二、基础临床医学

教改的国内外的一些做法美国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随后的五十多年间,世界上很多学校都实施了医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措施。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最早提出围绕临床问题组织相关医学学科内容为课程,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医学院试行NewPath-way课程改革,旨在综合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课程内容,并加强对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教育。英国医学教育中心的RonaldMHarde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课程整合阶梯。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医学院在解剖学科和妇产科学课程上改变传统前、基础后临床的教育模式,打破二者的界限,有机结合地创建了“临床解剖学和妇女健康(ClinicalAnatomyandWomenHealth)”课程。在国内,中国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特别是基础医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NewPathway)课程体系,首先成立一个领导实施小组,小组组长由核心学科教研室的主任担任,原有的教研室建设制度不变。由实施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模块体系,并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了几轮的实验教学。在整合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以病例或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效果大大提升。浙江大学医学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一门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材的总字数由430.9万字下降到285.5万字,课时由405学时降为320学时,减少了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值得借鉴。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解剖教研室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PBL专题(包括胸前壁、腋窝局解与乳腺癌手术、胸腔纵隔局解与冠心病、腹股沟区局解与腹股沟疝、结肠上区局解与肝移植、盆腔局解与直肠癌、四肢局解与骨关节损伤、腮腺区局解与颌面外科、颅脑的断层解剖与颅脑CT/MRI,颈部局解与甲状腺手术、心血管系统与心血管疾病),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课程内容和课时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医学课程的能力。

点击阅读全文

基础医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往往重视向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学模式下,医务工作者除了能够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这对医学生的教育提出更新的挑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和教育家吴阶平院士曾说过,“一个好医生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医生的医德和人格修养是医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体现的是医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特点。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患关系呈现出日趋紧张的趋势,这不仅冲击着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稳定性,而且已成为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7万件左右,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社会因素、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医患双方缺乏沟通。2014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一产妇因羊水栓塞死亡,引发广泛关注。在此次事件中,院方相关人员和患方家属沟通不够充分、院方应急处置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这次严重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此外,事后医护人员出于害怕等原因,离开手术室,留死者在手术台上的做法,缺乏对死者遗体的尊重,更加重了患者家属的不满情绪。一项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调查显示,沟通欠佳是影响医患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有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不愿多倾听,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在与患者交往中也不太注重沟通技巧,因而会存在医生在门诊不愿意多听病人的病史,在病房使用简单或命令式的语言等现象。然而,针对上述问题,一味责怪或埋怨医生是有失公允的。我们从深层次分析中发现,出现上述问题与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存在缺陷有关,因为无论本科在校教育还是毕业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生和医生们几乎没有系统接受过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及实践,而这些知识储备又与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医患沟通技巧密切相关。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人,这种特殊性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医学基础及临床知识教育,更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系列课程合理整合到医学教育体系中,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高等医学院校可通过“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巧”和“职业礼仪”等课程加强对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培养。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同时患者的维权意识在逐渐增强,这些变化都要求医务工作者要相应地增强依法行医的意识,增强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对此,高等医学院校应通过开设“法律基础”、“执业医师法”等课程,加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学校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医、德、法并治教育,这样医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从容应对所出现的问题。除了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外,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将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穿插其中。例如,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选用学科发展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或者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神经递质这个部分时,教师可引入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Loewi发现“迷走素”(即乙酰胆碱)的故事。通过17年的执着探索,Loewi终于在1920年首次成功地阐明了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很容易出现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这种科学家对知识执着追求的精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当然,这种渗入到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合理规划课堂时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

点击阅读全文

高校护理专业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探索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所以高职阶段的基础医学教育非常重要,是有效实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进程。但是,伴随着高职护理专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础医学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日益显露。着眼于如何培养专业型护理人才这个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结合当下我国国内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普及的教学状况,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的必需性和重要性进行科学分析,明确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所需要的整合型课程体系,致力于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优化,同时提出配套编写相应的教学出版物的建议,以促进高职基础医学教学类型达到多方面的进步。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高职护理专业是医学专业的一种。护理专业以从业人员对人体结构的充分掌握为学科前提,是一门具备专业性、实用性技术的学科类型,有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高职学院护理专业所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介绍和普及正常人体、特异性人体的体态构造及其功能,以达到了解各种人体疾病的不同发病形式、学会各种必备的诊疗理论和技能,以帮助学生形成就业和从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基础医学课程主要包括“三理一化”即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生理化学课程,这些课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职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有效掌握,将会直接促进高职学生后续的临床护理学课程的有效学习,这也对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起着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主要现状

最近几年,护理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因为高职医学教学的起步进程相对较慢,而且为高职护理教育提供借鉴的教育模式资源也相对不足,导致高职医学护理专业教育在把握“高水平应用型特定人才”的培养定位上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护理专业课程具有独特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加之教学内容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各种劣势日益彰显。

(一)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不能妥善地进行分配。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学分的划分不够合理。基础医学课程的总课时数占护理学专业的总课时比例非常大,这就导致高职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学习负担。这也会导致以后的护理学专业授课的课时会有明显的不足,限制了护理学专业课程的顺利开展。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