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改革大会发言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改革大会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改革大会发言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的各项部署,回顾2008年发展改革工作,部署2009年发展改革任务。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今天上午,吴省长亲自出席会议,亲自为先进单位颁奖,并对发展改革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刚才,凌成兴常务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结束时,孙刚副省长还要作总结讲话。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学习苏书记、吴省长在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我就发展改革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关于2008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历史罕见的严重自然灾害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省委、省政府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全面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成功战胜了年初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6480亿元,增长12.6%;财政总收入802亿元,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0亿元,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5亿元,增长23.3%;海关出口72亿美元,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00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570元,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由年初的8.9%回落至11月份的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一致,埋头苦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第一,编规划,打基础。一是编制完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今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后,省发改委作为规划牵头部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按照“三个层面同时展开、三支力量统筹使用、三大成果一并形成”的总体要求,重点抓了实地调研、课题论证、规划编制、衔接沟通等工作,经过11易其稿,形成了省委、省政府上报国务院的总体规划。同时,同步推进了18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总体规划已正式纳入国家审批程序,待进一步完善提升后,国务院将正式审批。二是编制完成了两个灾后重建《实施方案》。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各地受灾情况,紧急编制了《江西省六大领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方案》,及时下达灾后恢复重建资金7.415亿元,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牵头制定了《江西省对口支援小金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规划实施方案》,援建总规模13亿元,已开工援建37个项目,涉及资金10亿元,预计今年可完成投资5亿元。三是编制完成了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技术水平高、产业基础好、市场前景广、带动能力强的原则,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5年全省产业发展的十大主攻方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58个重大项目,并逐个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上述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400亿元。到目前为止,已开工21个,完成投资53亿元。四是编制完成了农业领域两大规划。牵头编制了《江西省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方案》,主要包括4个方面、10大工程,估算总投资318亿元。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后,已正式上报了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全力争取更多的县纳入国家规划。同时,编制完成了《江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08~2015)》,并获得国家审批。五是编制完成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根据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牵头编制了《江西省2008~2012年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草案)》,拟定了《江西省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绝大部分规划项目得到铁道部认可。8月8日,铁道部、省政府在北京成功举行了加快推进江西铁路建设会谈暨会议纪要签字仪式,启动了新一轮铁路合作建设项目。六是编制完成了社会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全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规划》、《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及“十一五”期间项目建设方案》、《江西省重点中医院建设规划》、《江西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规划》、《江西省“十一五”社区服务设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规划》,成为引导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争取重点区域列入国家规划;拟定了《南昌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征求意见稿)》,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第二,抓项目,促增长。2008年,全省分两批共安排重点工程117项,总投资2241亿元。1~11月,完成投资416.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1.3%,同比增长40.2%。预计全年完成投资将突破520亿元,增长44%。交通方面,武宁~吉安高速公路8月23日全线建成通车,鹰潭~瑞金、九江~瑞昌、石城~吉安、彭泽~湖口等四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铜九铁路7月1日正式通车,南昌~九江城际铁路、南昌铁路枢纽西环线、向莆铁路等建设进度加快;昌北机场和景德镇机场扩建工程顺利推进。能源方面,分宜电厂1台33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江西新能源风力发电矶山湖风电项目20台风机、华能瑞金电厂2台35万千瓦机组相继并网发电;新昌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已进入施工高潮,井冈山电厂“上大压小”获得国家核准;景德镇电厂2台60万千瓦“上大压小”项目,国家已出具先建后关的“路条”;核电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抓紧进行;江西超高压50万伏输变电工程中的“十一站十二线”已建成“十站九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工业方面,新钢300万吨薄板工程已基本建成,赛维公司多晶硅片产能已达1400兆瓦,萍乡弘源炼焦制气一期工程、弋阳海螺水泥两条日产4500吨熟料生产线已经建成一条,江铜10万吨高性能高精度铜板带项目正抓紧施工,江锂年产12万吨电解锌及年产2万吨电解镍等项目也已陆续开工。高新产业方面,整合资金2亿元,扶持了32个项目,涉及信息机电、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总投资145亿元。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投资82亿元,其中罗伊尔游艇、江铜废渣选矿等10个项目已经形成部分生产能力,华太铁合散片、三和医药等10个项目已完成主体建筑,其余8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农林水方面,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世行贷款江西综合农业现代化项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口岩和伦潭水利枢纽工程稳步推进,廖坊灌区一期工程、赣抚平原等12座大型灌区、7座大型泵站改造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吉安县永和堤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鄱阳湖水利枢纽、峡江水利枢纽、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先后于8月1日、12月3日分两批启动了全省85个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专门成立了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截至12月25日,已完成投资10.77亿元;省危险废物和九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已基本建成;赛维LDK硅料余热利用、江西长运公路客运综合节能、南昌公交系统节能改造等11个节能项目扎实推进。

第三,跑部委,争支持。今年以来,由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全力配合,在争取国家支持方面实现了“三个重大突破”。一是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取得重大突破。截至12月10日,国家共下达我省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57.07亿元,首次突破50亿元,创历史记录。在四季度国家新增1000亿元投资中,国家已下达我省投资35.68亿元。这次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期间,已初步衔接和落实中央投资85亿元,加上今年四季度已下达的35.68亿元,明年有望争取国家投资120亿元以上。二是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先后核准我省重大项目21个,总投资602亿元;即将核准的项目5个,总投资420亿元。主要是:浯溪口、峡江2个水利枢纽工程;鹰潭~瑞金、石城~吉安2条高速公路;衡茶吉、峰福、京九3条铁路及电气化改造;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九江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景德镇机场扩建、宜春明月山机场新建;新昌、井冈山、景德镇3个电厂“上大压小”工程;江西九二盐业真空制盐、德兴铜矿扩建、九江红鹰飞机等项目。三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是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申报和审批、循环经济试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新增卷烟生产计划、进口设备免税和采购国产设备退税、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审批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已组织了专家审查,并将审查意见上报了国务院,近期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提出超出江西一省范围的重大设施、重要产业和重大政策,并正式报请国务院审批。国务院审批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统领未来发展的大战略,牵引全局的大工程,争取国家支持的大题材。

第四,管物价,保民生。一是加强价格调控,保持市场稳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针对年初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况,及时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公告了提价申报的3大类商品共6家生产企业和调价备案的6大类商品共698家企业。同时,全省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共动用8000多万元价格调节基金用于发展生产、搞活流通、平抑物价、补贴困难群众。二是运用价格杠杆,疏导价格矛盾。针对煤电价格倒挂的矛盾,抓住国家调整电价的有力时机,从7月1日起,提高电网售电价格每千瓦时2.1分钱;8月1日,再次提高燃煤电厂上网电价每千瓦时2分钱。同时,实施工业园区工业用电同网同价和县(市)污水处理厂生产用电均执行省网非普工业电价,为工业园区的生产发展和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营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落实惠农价费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粮食价格基本稳定。继续对化肥生产实行用电价格优惠,对化肥铁路运输费用实行减免政策。落实化肥淡季储备制度,对化肥价格进行适时调控,控制化肥价格过快上涨,稳定市场供应。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全省乡(镇)、村普遍设立了涉农价费公示牌。四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价格秩序。主要是加强了对粮食、食用油、副食品、液化气、电、医疗、交通运输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服务价格的专项检查,重点查处了串通定价、合谋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价格欺诈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不当行为。1~11月,全省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303件,查处价格违法金额4676万元,实施经济制裁3871万元。

第五,强改革,促开放。一是加强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围绕国有企业、农村经济、要素市场、节能环保体制、涉外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社会事业领域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推进改革的责任单位,建立了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并通过广泛调研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二是扎实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成了《江西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草案),并上报省政府待批。代省政府起草的《江西省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已正式出台,建立和完善了重大投资项目稽察制度、投资项目评价制度、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继续推进“代建制”试点,研究起草代建制管理办法。积极探索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建立政府投资跟踪问效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积极探索矿产资源经营机制改革。按照“有偿使用、市场运作、产业集聚”的原则,对矿产资源进行整合,鼓励探矿权、采矿权和原矿产品向重点骨干企业倾斜,对矿产资源输出型、粗放利用型项目实行严格限制、逐步淘汰。同时,通过健全投资导向机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导向的重大矿产资源深加工项目,优先核准和备案,并优先纳入全省重大项目调度范围,优先安排投资补助和技改贴息资金。四是认真做好区域综合改革试点准备工作。牵头研究起草了《江西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努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各项试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五是产业招商成效显著。今年,我委牵头组织了“2008江西(香港)重大产业项目招商暨铁路电厂股权转让洽谈会”、“2008赣台(南昌)经贸合作光伏产业专题研讨会”等产业招商活动,参与了北京、上海、成都等重点产业招商活动,共引进境外和省外资金56.25亿元。六是利用国外贷款有新的进展。今年以来,重点推进了生态环保、新型工业、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领域国外贷款项目,其中,亚洲开发银行贷款4000万美元江西人工林项目、欧洲投资银行贷款2500万欧元生物质能源林示范基地项目、北欧投资银行490万欧元木薯产业化生态园高技术示范基地项目等,先后被国家列入备选项目规划。今年全省预计借用国外贷款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7%。同时,香港渣打、大新两家外资银行获准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标志着我省引进境外金融机构实现零的突破。

第六,重民本,促和谐。一是扎实推进旅游业重大项目建设。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江西产业发展十大主攻方向之一,将庐山西海度假基地、井冈五彩之都、旅游重点城市星级宾馆建设、武功山景区整体开发等项目列为我省引领未来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并积极加以推进。同时,加快实施了上饶集中营、萍乡秋收起义纪念馆、赣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吉安中央苏区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扎实推进教育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加快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继续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启动了特殊教育学校和南昌大学“211”三期工程,并支持了一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扎实推进卫生人口计生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快了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以县级计生服务站、乡镇中心服务站为重点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同时,继续推进省血液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设区市重点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扎实推进文化广电体育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项目、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省艺术中心和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同时,抓紧展开中国江西将军雕塑园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五是扎实推进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继续加强了社区服务设施、流浪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儿童福利设施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对我委牵头的民生工程“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的八项指标及时进行了分解、调度和考核,全部实现了年度目标。六是扎实推进以工代赈扶贫工作。扩大了以工代赈及配套投入规模,在41个比照县(市)贫困乡村建设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农村道路、人畜饮水和小流域治理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七,当参谋,出主意。一是加强综合分析。为增强经济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在坚持每月每季分析监测经济走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发展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研究,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对策建议。8月份以来,针对经济出现下行趋势,及时提出了下半年的工作应以“保增长、顺物价、重民生”为重点。11月份以来,又围绕六大领域增强投入、扩大内需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二是强化协调调度。今年先后组织召开了5次全省重大项目调度会,调度和推进了45个项目,总投资936亿元,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4170亿元,利税360亿元。同时,与省国土资源厅共同主持召开了全省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协商会议,安排22个重大项目用地36406亩,安排省级预留新增建设用地8270.82亩。三是全力搞好服务。先后为江钨集团、吉安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龙达(江西)差别化化学纤维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办理进口设备免税1.7亿美元。先后帮助外商投资项目争取进口设备免税和采购国产设备退税8.65亿元。在九江、南昌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衔接,推进赣州出口加工区、南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报批工作。建立了139家拟上市企业资源库,帮助4家拟上市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报了首发上市申请。帮助赣粤高速、诚志股份、新钢、江铜等4家企业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等,实现再融资110.7亿元,列全国第8位,创当年融资金额之最。支持省煤炭集团、省出版集团分别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5亿元和4亿元。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为11家企业办理股权质押融资4.35亿元。同时,主动协调环保、规划、土地等部门,尽可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确保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特别是在审查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时,协调相关部门想基层之所想,急项目之所急,加快审批进度,及时高效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四是规范各种收费。先后对教育收费、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农收费、涉企收费等进行了规范和清理,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涉农收费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关于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指导意见》,明确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有效遏止了乱收费行为。

第八,强班子,带队伍。一是扎实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委学习实践活动于3月29日正式启动,先后经历了学习调研、分析评议、解决问题、完善制度四个阶段,历时近5个月。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正确处理搞好思想发动与突出实践特色、边整边改与形成长效机制、突出重点与全员参与、搞好试点活动与抓好当前工作的关系,取得了理论、实践、制度三大成果,省委试点办先后两次安排我委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中央试点办调研组在听取我委的试点情况汇报后,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二是着力提高干部职工履行职责的能力。始终把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职工的头脑,作为打牢思想基础、提高思维水平、抓好工作落实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研究、参观学习等活动,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把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投资项目监管、物价监管等12期培训班,培训人员达531人次。三是着力转变工作作风。结合业务工作,采取多种方式,认真听取企业、基层、群众意见,真诚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77件,被评为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实现了省、市发改(物价)系统公文传输电子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正在探索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四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今年以来,委纪检组、监察室、稽察办先后对两次投资办公会上安排的448个项目共29064万元投资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全省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后,委纪检监察、政策法规人员及时介入,对招投标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对全省以工代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40多个项目进行了专项稽察,涉及建设资金10多亿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100多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期望相比,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差距,主要是理论武装、创新思维的自觉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发展、破解难题的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剖麻雀的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明年面临的环境和工作任务

明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发展改革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异常严峻,何时见底尚难预料。今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经济形势风云突变、急剧恶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形势变化之快、振荡强度之大、影响程度之深,出乎人们的预料。以金融危机发源地的美国为例,整体经济显露颓势,GDP增长率三季度环比下降0.5%,为7年来最大降幅。个人消费开支三季度下降3.7%,为28年来最大降幅;商品零售额10月份环比下降2.8%,创历史最大单月跌幅。三季度国内私人投资仅增长0.4%;企业设备和软件投资下降5.7%。9月份工业生产下降3.7%,是1974年1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上述情况表明,目前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加重,并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从目前情况看,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已明显萎缩,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虽然美、英等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稳定金融、刺激增长的紧急措施,但并未能稳定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危机仍在蔓延,触底尚需时日。随着金融危机的渗透性、传导性和联动性越来越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会进一步加重,实体经济真正的拐点还很难预料,世界经济可能经历较长的低迷和调整期。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由2007年的5%回落至2.2%。其中,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由2.6%回落到-0.3%,出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将由2007年的8%进一步回落到5.1%。

第二,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困难急剧增加。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已从沿海向内地、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蔓延。一是经济增速下滑。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9%,比去年回落2.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1%,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比一、二、三季度分别回落2.7、2.6和1.5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仅增长5.4%,为近年来最低。二是企业经营困难。10月份,全国71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近60%,电解铝生产企业全部亏损。随着经济减速、成本上升、外部需求萎缩,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现象。三是财政增收难度加大。全国财政收入一季度增长35.5%,二季度增长31.4%,三季度增长10.5%,呈逐季下滑态势。

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冲击虽然相对滞后,但影响不可小视。一是经济增速开始下滑。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比二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1~11月,钢材产量下降5%,同比回落14.4个百分点;水泥产量增长7%,同比回落12.7个百分点;全社会发电量增长0.1%,同比回落12.7个百分点;全省用电量增长7.5%,同比回落7.1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下降2.5%,同比回落8.4个百分点。二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目前,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盈利水平明显回落,部分行业特别是火电、炼油等陷入全行业亏损。盈利能力的下降,直接导致企业自有资金紧张,投资能力下降。三是财政增收速度放缓。前11个月,全省财政总收入增长23.5%,比前10个月回落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当月仅增长15.3%,比10月份回落8.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四是就业压力加大。一方面,近几年是我省就业高峰期,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高达80万人。另一方面,受沿海地区经济回落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乡,预计年底将达到60万人左右。

第四,危机中往往孕育着机遇,大危机蕴藏着大机遇。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既是挑战和压力,更是机遇和动力。在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苏荣书记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中蕴含的机遇作了全面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7个方面:一是势必推动国际分工体系调整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资本转移,为我省发挥毗邻长三角、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机遇;二是势必推动企业加快重组兼并,有利于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的大企业低成本扩张,为企业做强做大带来机遇;三是势必对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形成倒逼压力,为我们下决心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机遇;四是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既给有些行业和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也给其他行业和企业带来了降低生产成本的机遇;五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许多大公司大幅裁员,就业机会减少,推动了高端人才流动,是我们引进智力的极好机遇;六是国家强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大支农、强农、惠农力度,为我省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七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为我们全力抓项目、加快发展步伐、增强发展后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未来走势,坚定信心,趋利避害,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切实明确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第一,切实明确保增长的目标。省委、省政府确定,明年经济增长速度为11%。这既是必需的,也是可能的;既是积极的,也是留有余地的。提出这一目标,主要考虑了三点:一是缓解就业矛盾的需要。明年我省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约43万人。按照近几年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弹性系数测算,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体可创造就业岗位3.9万个。计划安排经济增长11%,可新增就业岗位42.9万个,与当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大体平衡。二是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的需要。根据近几年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的相关性测算,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可增长1.3个百分点左右。明年财政减收因素多,增支压力大。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收支平衡的矛盾。三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需要。计划安排生产总值增长11%,是与“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相衔接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经济全面下滑的情况下,提出两位数的增长目标,既表达了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克服困难、逆势而上的信心和勇气,也考虑了各方面条件和可能,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第二,切实明确扩内需的目标。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从当前来说,扩内需,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抓好项目、增加投入。我省经济发展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阶段,综观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高投入、高储蓄、高增长。计划安排明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45亿元,增长30%。按照近几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可拉动经济增长8.5个百分点。同时,积极完善政策、着力引导消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个百分点以上。

第三,切实明确调结构的目标。实现保增长的目标,首先要挖掘三大产业发展的增长潜力,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容量的承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计划安排一产增长4%、二产增长14%、三产增长9.5%,万元GDP能耗下降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这些都是硬任务、硬指标,必须确保完成。

第四,切实明确重民生的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民生的改善,内需的扩大,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在困难大的时候,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无论是从实现发展的根本目的,还是从扩大内需的需要来说,都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计划安排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虽然有相当的难度,但务必确保实现,并尽可能超额完成。

第五,切实明确稳物价的目标。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明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实现这一目标,既可以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防止因部分重要商品价格过度下跌影响经济活力,又充分考虑各国向金融市场注资可能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也为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留出了空间。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服务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的要求,努力将价格总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

(三)着力抓好牵动全局的关键环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第一位的任务是保增长。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才能提振信心,稳定预期;才能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才能释放生产潜能,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保增长,就是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稳定。可以说,保增长,既是计划安排的首要目标,也是发展改革系统的首要责任。为此,应着力抓好五个关键环节:

第一,从增长动力看,关键是抓项目、抓投入。苏荣书记强调:“抓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为纲”。抓项目、抓投资总的要求是:在建项目施工进度要加快,规划中的项目要提前,前期工作力度要加大,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以高投入拉动高增长。同时,加强宏观引导,强化协同配合,努力做到有力、有序、有效。有力,就是要保持较大的投资强度,形成更大的投资规模,确保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力争增长40%。有序,就是要既讲效率,又讲程序、讲科学、讲规律,确保所有建设项目都经得起各方面的检查,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都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有效,就是要既着眼于增加即期需求,又着眼于增强发展后劲,把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有机统一起来,更多地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广地创造市场空间,更好地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关于明年的重大建设项目,吴省长在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中已经作了全面部署。在具体工作中,应着力抓好“三个一批”:一是加速推进一批在建项目。主要是加大投资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提前建成投产一批项目。计划安排在建大中型项目539个,总投资3858亿元,力争当年完成投资1309亿元。二是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主要是在重大农林水利设施、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社会事业领域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工程。计划安排明年新开工大中型项目295个,总投资3229亿元,力争当年完成投资652亿元。三是争取国家核准一批重大项目。主要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新增资金投向,全力推进一批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搞好汇报衔接,落实建设条件,力争提前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计划安排开展前期工作的大中型项目146个,总投资3266亿元。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重点工程和污水处理设施既是增加投入的重点,也是扩大内需的重点。要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尽可能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85个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要确保按期完工。

第二,从增长潜力看,关键是抓工业、抓企业。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占比高,增长潜力大,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关键是抓工业。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也是企业。抓工业、抓企业当务之急是:多方联手,帮助企业保订单、保队伍、保资金链不断裂。一是抓住国家加大投资、扩大内需孕育的巨大市场空间,积极引导企业与国家、省内的大产业、大工程、大项目对接,抢抓合同订单。在这方面,全省重点工程已经带了一个好头。二是利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人员提前返乡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在稳定现有用工的同时,吸纳返乡熟练工。同时,利用产业转移推动高端人才流动的有利时机,广招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和资源税制度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赋,减轻企业负担。四是抓住国家取消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制的机遇,千方百计落实已签署的银企融资协议,加大银行信贷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五是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鼓励企业出口。六是利用现有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方式,开展企业互保、股权质押、担保中心担保等业务。其中,省产权交易所明年通过股权质押融资力争达到10亿元以上。

第三,从发展手段看,关键是抓改革、抓开放。总的要求是: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在扩大开放中抢抓机遇。目前改革已经涉入了深水区,改革的难度大、风险大。要善于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成果,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克服改革“疲劳症”,强化攻坚意识,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完善投融资体制,尤其要着力探索全省区域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从明年起,在全省重点启动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类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地方、部门和群众改革的积极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扩大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新的机遇。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明年重点是精心组织好三个专题招商活动:一是围绕推进基础设施市场化开展专题招商。重点是组织天然气终端市场、污水处理厂打捆转让、11个设区城市老年公寓、合资铁路股权转让等开展专题招商。二是围绕加速产业集聚开展专题招商。主要是支持赣州的香港工业园、吉安的深圳工业园、共青的青年企业家创业园和三个出口加工区开展专题招商,形成一批特色经济增长板块。三是围绕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开展专题招商。主要是围绕一批重大战略性工程,一批重大生态环保工程,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开展专题招商。

第四,从工作难点看,关键是抓资金、抓配套。总的要求是:集中力量、多管齐下,确保资金落实、配套到位。配套资金不足,是当前扩大内需、争取国家支持的重要制约因素。据测算,今年四季度国家新增中央投资需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约38亿元,2009年需要安排地方配套资金约90亿元。中央扩大内需政策落实检查组多次强调,要尽快足额落实好配套资金,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期间,国家发改委专门开会明确,明年中央新增投资计划的安排,要与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直接挂钩。因此,争取中央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套资金的落实情况。为此,准备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统筹安排省级配套资金。省委、省政府确定,从明年起,按照“资金管理渠道不变,计划安排统一反映”的原则,将省基建投资和省财政性配套资金集中用于中央投资领域的省级配套,并纳入《江西省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统一反映。这样,既有利于争取国家支持,又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更有利于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二是全力争取国家转贷资金。目前,国家已初步确定增发1000亿元国债,并采取转借方式,帮助地方解决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我省已申报了100亿元,目前正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衔接,力争多借一些,主要用于解决省级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吸引社会资金。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以重大项目吸引战略投资者。目前正在抓紧与中国人保集团公司洽谈铁路股权投资业务。从进展情况看,有望释放铁路股权50亿元以上。以多种方式向金融机构和私募投资基金推介项目,争取融资100亿元。四是用活融资手段。重点是全力争取中国社保基金会在江西开展100亿元的财务投资,争取设立第一支产业投资基金——鄱阳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第一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第五,从发展环境看,关键是稳物价、保民生。总的要求是: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完善支农惠农价格政策,整顿和规范价格收费,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努力将价格总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重视和加强价格监测和价格形势分析,深入研究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价格变化,准确预测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调控市场、稳定价格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价格调节基金等制度,防止价格大起大落。二是完善支农惠农价格政策。继续落实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市场粮价,引导市场粮价适度上升,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适时启动调控预案,减缓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三是整顿和规范价格收费行为。整顿规范涉企价费,减轻企业负担。整顿规范房地产建设和交易收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继今年取消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后,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12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和消费者负担约11亿元;减免住房消费中的21项政府性基金和经营性收费,每平方米可降低324元,一年约7亿元;机动车考试费每人次降低210元,一年可减免约1.6亿元;降低光伏产业相关收费20多项,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同时,清理规范涉农收费15项,一年可减轻农民负担1亿元左右。整顿规范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整顿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稳定各级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减轻学生家长负担。整顿规范医药价格行为,研究改进医疗收费价格管理方式,减轻患者负担。四是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疏导成品油价格矛盾,同步实施燃油税费和收费公路改革。研究制定水资源和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完善排污收费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五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开展市场价格专项检查、市场巡查和应急检查,严厉打击低价倾销、价格欺诈、价格串通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进一步强化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意识,扎实开展价格服务进企业、进农户活动,主动提供价格维权服务、价格自律服务和价格信息服务。

三、关于加强自身建设

明年的经济工作,既是一场遭遇战,也是一场阻击战。中央和省采取的措施,既是组合拳,也是连环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打赢这场阻击战,既对发展改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发展改革工作创造了更大的舞台。省委、省政府确定,明年要在全省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提高项目审批和建设效率为重点,以依法高效、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的“机关效能年”活动。各级发改委作为项目主管部门,要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以良好的状态、扎实的作风、高效的工作,确保“机关效能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确保全省项目审批在中部乃至全国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第一,下放审批权限。按照重心下移、权限下放的要求,确保建设项目核准和备案的范围缩减30%。一是根据国家《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修订情况,及时修订调减我省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大幅度地提高省投资主管部门核准项目的规模(限额)标准,缩小项目审核范围。二是对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不需要省里配置资源或平衡建设条件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根据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或备案制。三是除《目录》明确规定“‘由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核准权限不得下放”的项目以及需省里配置资源或平衡建设条件的重大项目外,其他所有项目一律下放给设区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备案。

第二,实行行政许可下管一级。对省政府授权的行政许可项目,采取下管一级的办法,加强监督,下放行政许可权限,减少管理环节,确保行政许可的项目缩减30%。一是按照“一项行政许可、只能由一级政府实施”的原则,对现有行政许可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界定省、市、县三级分别可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统一所设行政许可的名称,压缩行政许可项目。二是采取委托设区市发改委(物价局)审批的办法,实行行政许可实施权限下移,实现“就地受理发证、一个窗口进出”,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方便。三是实行“全程跟踪、集中会审”的办法,强化对设区市发改委(物价局)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防止行政许可事项“地方化”、“人情化”。同时,实行目录管理,充分运用门户网站、设置公示屏和触摸屏等手段,及时对社会公布行政许可的项目名称、设立依据、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联系电话等办事指南,实现“阳光作业”,提高公信力。

第三,压缩审批时间。一是减少审批事项,对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取消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实行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的制度。对项目申请报告,我们将及时提供通用文本,并做好编写指导工作。二是完善审批机制,对同时涉及到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多部门的项目实行同级会审,对重大项目实行同级联审;对同时涉及到委内多个处室的项目,采取以主办处室牵头、相关处室参加的联审形式,简化审批流程,加快核准签发,确保项目核准机关从受理到作出是否核准决定的审批时间,在原有承诺的基础上再缩减30%。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明年发展改革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抓紧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为此,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从战略层面思考和研究一些重大问题。比如,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也就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关系问题;又如,如何确定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阶段的产业定位问题;如何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统一的问题;如何突破能源资源、科技人才瓶颈制约,解决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问题等等;从工作层面来说,明年要围绕上述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展开一批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同时,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全力推进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我们还将专门研究部署,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早部署、早动手、早准备。

同志们,再过几天新的一年就要到来。在此,我谨代表省发改委向各设区市、各县(市、区)、省直各兄弟单位和各企业集团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与会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