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转型期政治管理变革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转型期政治管理变革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社会转型期政治管理变革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改革开放的激荡的三十年,如何深刻把握中国社会转型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时代特点、探索社会转型的最优路径选择与实施方略,则是21世纪初叶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与宏观决策中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特点政治管理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从立足点到内在结构,都在发生着自律系统内的深刻革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同领域都在既有的秩序中蜕变、转型。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又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社会转型,它的转型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断裂与重构。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与特点

社会转型的内涵,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是指一种整体、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从社会转型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点主要有:一社会公共意识开始萌芽。不仅政府文件公开讨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利益,大众媒体甚至创造出“公共知识分子”这样的名词,以凸显利益集团的出现。随着渐进式地承认私有制,社会共有的观念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被当作新的社会实践的价值观。二权利主张行为不断增多。从知识产权到民生维权,从城市居民到失地农民,表面上看似简单的法律意识增强和复杂的社会冲突加剧,本质上却是社会运行机制在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三政府管理职能快速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已不只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是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现实需要。在开放经济和市场自由的同时,政府有选择地放弃某些管理职能并降低权力寻租的机会,进一步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深化。

二、中国社会转型与传统政治管理之间的矛盾

第一,传统的政治管理方法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传统政治管理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其经济基础是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传统政治管理所运用的权力具有任意性和连带性,往往是君权与宗法权力相结合。现代政治管理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政治管理过程,它以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现代政治管理方法的重点是,偏重定量管理,强调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比较具体化,通常都以严格的程序和明确的标准来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二,单纯的行政手段和思想教化的政治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应该由市场来调节,根据市场信号的变化自主决定自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政府不应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是通过经济杠杆、财政货币政策,来引导、调节和规范企业在市场中的生产经营活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治管理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的看来,政治管理行为并未从制度上去解决根本问题,现行政治管理模式仍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三,政治管理主体的单一难以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政治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执政党。当前,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的特征是:从利益平均化到利益多极化、从利益依赖性到利益独立性、从利益稳定性到利益多变性。完全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中国已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扩大政治管理主体的范围,将政府和执政党所控制的部分职能交还给市场和社会。

三、中国政治管理方式变革的方向

第一,政治管理方式从传统政治管理方式向现代政治管理方式转变。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生产的现代化,也会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它们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推动的,而且这种转变对于社会管理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治管理者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更新政治管理方法,注重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的效率水平。在现代政治管理的过程中,应逐步采用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使政治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准确、及时、经济、高效,并在管理过程中。

第二,政治管理手段要从以行政和思想教化手段为主向以行政、经济、法律和思想教化并重转变。在传统社会中,政治管理往往借助于行政手段和思想手段来进行,较少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试图以单一的行政手段和思想教化来实现政治管理的目的,是十分困难的,而应当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作为政治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和方式。因此,政府必须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立足于向服务和监督的服务型政府转变,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实行政治管理,达到政治管理的目的。

第三,政治管理的主体由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向以执政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并重转变。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真正的多元化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各阶层之间因社会分工以及交换或控制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同而出现一定的社会差别是一种常态。与之伴随的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公民社会开始形成,国家的力量开始从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中撤出,也为政治管理主体由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向以执政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并重转变创造了条件。

塞缪尔·P·亨廷顿认为:“民众高度参与政治是通过政治制度来进行组织和安排的。在这一制度中,每一股社会势力都必须对自身的权力资本和行动方式进行改造,以便使它们在该政治体系中成为合法的和制度化的。”可以看到,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元化的政治管理主体开始向多元化的政治管理主体转化,政府的权力开始从某些领域撤出。可以预测,在未来中国政治管理过程中,执政党和政府不会再是政治管理的单一主体,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会日益增多,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在国家政治管理中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注释:

1.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17.

2.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24-126.

3.[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