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白杨语文教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白杨语文教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白杨》(第二课时)合作学习教案(全课分3课时授完,第一课时熟读课文,大致把握课文内容,同时讲读第一部分,了解白杨树给人们的初步印象;第三课时讲读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

一、教学目标

1、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段落,理解白杨的特点。

2、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愿的有关语句。

3.背诵本课所学内容。

题型选择:必答题,抢答题。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提问4号组号,二组补充或质疑)。

1、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三部分讲什么?

(二)一、五、八组各推荐3人,分别扮演爸爸、哥哥、妹妹,分角色朗读课文。三、四、七分别推荐1人评议。

(三)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迅速找出描写爸爸神态的词语。(抢答)他在想什么?(五组推荐回答)

2、迅速找出描写爸爸动仡的词语。(抢答)从这些词语可看出什么(八组推荐回答)

板书:

出神、沉思

微笑→抚摸

消失、严肃→说特点{直,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抗自然灾害

3、齐读爸爸说的话。

(四)集体背诵第二部分内容。

(五)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第三部分哪些句子含义深刻难理解。小组内互相提出来讨论。(抽二、四组)投影仪打出有关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提问30号组员,其他组补充或质疑)

2、这儿需要它们,他们就在这儿生根了。(提问40号组员,其他组补充或质疑)

(扣住"表白","生根"等词语,领会含义)

3、联系上文理解爸爸神态变化的原因,"抚摸"体现爸爸对子女的爱和希望。

(六)各组练习背诵第二、三部分内容。(抽一、二组)

(七)质疑问难。分别由同组或异组或教师解答。

(八)教师评价本课合作学习情况。

《白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本文借物喻人,含蓄深刻,是训练学生如何体会文章内容所表达思想的典型课文。本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从内容体会思想",因此,编者在读写例话中以《白杨》为例来说明怎样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关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同时“教师要热爱、尊重和信任儿童,师生人格上平等;儿童之间也彼此热爱,相互尊重。把''''合作''''作为教育、教学关系的核心形式,共同探索和发现,使儿童获得认识的快乐”。

根据上述教育理论,我们在教学《白杨》时,针对课文表达特点,我们拟尝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

1、目标依赖,利益一致。即小组各成员既依赖于自己的努力,同时也依赖于小组中的每个同样的努力。大家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共同获益。

2、责任明确、义务感强。即每一成员都要有集体荣誉感,也有帮助本组同伴的义务。

3、参与度大,沟通面广。由于是互助合作学习,可避免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的只有极少数学生,大多数是旁观者这一现象。同时,不仅能改善师生双向信息的沟通,而且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4.学生自主、教师促进。由于在互助使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我要学"的动机和愿望必然强烈。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同时,也导致了教师角色的重大转变,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更是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角色示范者和学生在一起时,是共同探究、创造的"搭配"。

其操作过程是:

1、提出目标和学习要求。

2、分组学习和讨论。

3、大组交流、讨论:

4、教师评价、奖励。

各组完成讨论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方法:(1)按座位号指定组员答题;(2)小组推选组员答题。一个小组发言结合后,由其他组提出补充意见或提出不同看法。

注:拟写本教案时参考了教育实验丛书《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盛群力、金伟民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现化教育理论与实践》(赖志奎、方善森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