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服务投资

金融服务投资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金融服务投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金融服务投资

金融服务公司投资部工作计划

2014年是我们金融服务公司投资部业务上台阶的关键一年。面对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我们投资部决心上依靠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员工的勤奋努力,严抓管理,规范经营,优质服务,全力做好个人资信、实投、红本房抵押贷款、小额贷款、担保赎楼等创新型业务,为推进整个公司业务发展建功立业。为此,现做2014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2014年,公司下达给我们投资部总业绩指标为4100万元。投资业务部现有6名员工,我们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二、“三个强化”管理团队,有效提高团队工作执行力

1、强化制度建设,引入激励机制

在规章制度上,按照公司印发的《业务管理制度》等内部规定,结合我部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员工工作行为,为广大客户提供规范化的服务,维护金融公司形象,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规范》《仪容仪表规范》《员工守则》《部劳动纪律》《部学习及会议制度》等,进一步提高我部的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员工工作执行力。

点击阅读全文

牧区投资理财发展调查

农牧民的低收入水平、较弱风险承受能力制约农牧区理财业务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黄南州农牧民纯收入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和城镇居民相比收入水平依然较低。以2011年为例,黄南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2.94元,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649.27元,由于农牧民收入水平低,没有足够的“闲钱”去购买理财产品,对金融投资政策缺乏了解,受“挣得起、赔不起”等保守思想的束缚,不敢接受新型的投资理财产品,承受投资风险的能力也较差,他们更愿意将钱存入银行进行保值。

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理财业务重视程度不高,理财产品少制约农牧区理财业务发展。一是金融机构受自身盈利性驱动,在交通不便利、经济相对落后的农牧区金融网点设置相对过少,对农牧区的理财业务重视度不足。二是金融理财服务门槛过高,适应农村需求的理财产品少。理财“嫌贫爱富”的特性使得农村基本上成为金融理财业务的“盲区”,且理财产品的“贵族面孔”令收入不高的农牧民投资者望之兴叹。例如,截至2011年底,黄南州农行、建行、邮储共投放的12种理财产品中,无一种是针对农牧区的,而在大部分乡镇设有金融网点的农村信用社,因受经营体制、管理体制的局限,目前尚未开办任何理财产品。

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引导,改善金融理财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改善农牧区金融服务环境,不断加大农牧区金融投入,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切实解决金融服务空白乡镇问题,并探索开办符合农牧民需要的理财业务,建立健全个人理财服务营销、风险监控体系和技术支持系统,着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地区理财产品推广营销力度,激发农牧民理财需求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金融服务缺位、农牧民群众金融知识贫乏、融资难、农牧民理财不发达等问题,大力推广农村流动金融服务站,树立以个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和服务意识,设计适合农牧区的理财产品营销策略,不断激发农牧民理财需求,培育良好的理财市场。

加大投资理财业务的宣传,加强理财风险管理针对农牧民自身投资理财知识缺乏及接收信息渠道单一的问题,金融机构应发挥其宣传指导作用,利用广播、传单、报刊及专人讲座等方式,宣传金融理财产品知识,为农牧民投资理财答疑解惑,引导农民稳妥投资。同时,加强对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的宣传提示工作,把风险管理落到实处,切实降低农牧民投资风险。

本文作者:韩菊韩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黄南州中心支行

点击阅读全文

我国养老金融服务研究

提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如何通过养老金融服务,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已成为各行各业以及众学者的主要研究问题。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养老金融服务的界定、制约因素和发展前景等进行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养老金融服务;金融机构;研究综述

一、引言

2018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占中国总人口的16.1%,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提升养老金融服务,增加老年人口的幸福感,成为了解决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关键问题。在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并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养老金融服务的发展不仅能够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民生问题,同时可以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表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养老服务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动我国养老保障事业发展,需要发展养老金融服务。同时,发展养老金融服务,对我国银行业养老金融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石莹(2012)指出银行参与和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既可以规避由于“金融脱媒”带来的收入风险,又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养老金融服务,为银行创造更多的盈利。此外,杨燕绥等(2013)在研究中提出,“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由于老年人收入的不确定性和生活自理能力逐渐缺失所带来的养老风险,需要养老资产和养老金融服务来降低养老风险。从笔者在文献综述的检索中发现,我国学者对于养老金融服务的研究是从2006年起有一些基础的研究,从2012年开始,学者们开始对养老金融服务这一问题重视,文献数量也逐渐增加,但是对“养老金融服务”领域的具体研究文献仍然较少,所以笔者对养老金融服务的发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来进行简要评述。

二、养老金融服务概念和理论基础

养老金融服务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流行和人口老龄化的特定现状下,为了推动金融领域和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发展与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特定概念。在广义上来讲,养老金融服务是指社会机构为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而进行的各种金融服务活动,老年人的消费需求除传统观念中的储蓄和保险产品,还包括低风险理财、国债和养老特色储蓄等针对老年人的养老金融产品,养老金融服务就是为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金融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老年人行为特征的金融服务。对于养老金融服务的界定和概念,学者们也是有不同的见解,但也大致相同。张佩等(2014)指出,学者们对养老金融不同的界定导致了研究视角的差异,学者们对于养老金融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养老金运作方面,随后逐渐扩展到养老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及养老金融服务和产品。从整体上看,关于养老金融产品的具体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银行养老金融产品、住房养老金融、长期护理保险、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等。养老金融服务可以拓展到健康管理、法律顾问、财产保障等创新领域。岳磊(2017)提出,养老金融服务,指的是金融机构围绕社会成员养老相关的消费、投资及衍生需求进行的金融服务活动,目标是“养老”,重点在“服务”,落脚是“金融”。陈艺(2013)将养老金融服务定义为“与养老有关联的储蓄投资机制,泛指与居民终身理财和退休后收入保障相关的金融服务”。该学者认为养老金融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保障,能够通过金融机构的服务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近年来,在养老金融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下面的几个理论逐渐推动和形成了养老金融服务的概念轮廓,换言之,下述理论逐渐成为支撑养老金融服务这个概念体系的基础。养老金融服务围绕着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该理论假设人们具有完全理性,并通过平衡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来实现效用最大化。完全理性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是平稳的,其跨期消费选择具有平滑性。Bodie等(1992)认为人们为了满足老年时期的消费而在年轻时进行储蓄与投资,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拥有持续的现金流而不是为了增加现有的财富。Bodie的这一理论为养老金融服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福利多元化理论是指对于社会福利责任的承担,不是仅仅依靠政府,不同的社会部门也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根据福利多元化理论,养老金融服务的发展,需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除了银行方,也需要证券、保险等各方力量参与到其中。1903年拉法格提出“金融资本”概念,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产融结合理论,养老金融服务发展需要养老服务业和金融业的相互作用和融合,将养老服务业和和金融业进行合理沟通,会实现双方的共赢与发展。金融创新理论认为金融机构可以在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等方面进行创新,养老金融产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需要国家提供制度创新支持;为养老产业专门进行金融业务创新;不断更新金融工具,增加市场竞争力;还需要创新性金融机构的支持。综上所述,养老金融服务是围绕养老提供的各种产品与服务,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普惠性的特征,对稳定宏观经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以及调节资本市场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养老金融服务的研究与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点击阅读全文

省域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完善广西金融服务体系的机遇与挑战

(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保证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在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广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生态的恢复、保护和建设;(2)把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3)缩小西部与东南沿海差距。因此广西无疑要加快发展循环、旅游、低碳等绿色经济和比较优势产业,这样会加大基础性投入,导致金融服务需求扩大。二是“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后,按国务院批准的广西北部湾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广西区位优势,建设国际区域合作区;实施桂西北地区矿产、水能、旅游等资源开发,加快水电、有色金属、制糖、石化、装备制造等国家级生产基地建设;以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开发为契机,做好水、道、电、游等几篇文章;以区域内重点城市为节点,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着力构建“l4+4”产业体系;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等等;这些都会极大丰富金融服务业的需求。三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发展论坛在南宁举办;北部湾规划加快实施;广东等东部沿海乃至台港澳因为资源、市场和环境保护、区域规划等原因,向广西梯度转移产业;同样,国际资本和投资逐步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这也会推动广西金融服务体系飞速发展。

(二)当前广西金融服务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1.金融服务业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日益凸显。2004-2009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由99.93亿元迅速增长至332.68亿元,年均增幅15.8%,分别超过同期GDP年均增幅和第三产业年均增幅2.49和3.05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上升至4.32%(占第三产业比重由5.44%上升至11.62%),与房地产业(4.32%)和交通运输、仓储、政业(4.52%)相近,无疑金融服务业已成为广西支柱产业之一陶。然而,以金融深化系数FIK:存货数总额/GDP即人均GDP增长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广西的实体经济增加对金融发展的前向耦合并不明显,说明广西金融发展不全由区内实体经济增长直接推动,它可能由金融发展的虚拟部分运动惯性和区内外其他因素推动,进而说明广西金融业发展可不限于区内经济发展水平,可先行发展。另一方面,广西的经济增长有相当部分是由金融发展所致,金融深化能有效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故金融业应适当先行,以便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

2.金融服务业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1)总量比重相对于广西资源在全国比重明显不足,无论是存、贷款占比,还是存贷款之和与GDP的比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间接金融比重过高。比如2009年,广西保险收入约200亿元,占全国保险费收入约1.6%,保险密度约320元,人,保险深度约1.9%,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作为风险管理、转移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金融业——保险业,广西发展比较滞后。另外,广西资本市场也面临同样的处境。比如2009年,广西银行本行币贷款余额仅7360亿元、仅有1家证券公司和32家上市公司(占全国比重1.6%);从海外资本市场筹资190亿元;广西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理财筹资仅200亿元。广西贷款:股票:债券融资三者占比分别为94.97%:2.45%:2.58%,直接融资比重仅为5%,远低同期全国17%的比重。(3)重点地区金融支持不突出,北部湾经济区2007年末存款余额,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5%,分别低于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0.25、0.15和0.1个百分点。而作为人民币或者外币清算、投融资结算中心功能的南宁尚发挥不出潜能,国际金融合作欠紧密,层次较低。(4)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组织培育不够合理。到2009年末,外来金融有7870亿存款和5735亿贷款,而地方金融仅有2130亿存款和1625亿贷款,可见地方金融存贷比高于外来金融;政策性金融中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担保公司等未在广西直接设立分支机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不是各自总行的重点分行,股份制银行在广西设机构少,外资银行仅有2家人驻;地方金融机构中,除农信社外,有60%的县城和20%的市区没有地方金融分支机构,涉农保险更为缺位;金融机构“散、小、差”,且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发展不协调;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工具应用和金融创新不足。从上面的情况看来,目前广西金融服务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不相称的,需要采取非常措施,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畅通融资渠道。

点击阅读全文

网络银行金融服务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全球的加速发展,网络银行下的个人金融业务在我国金融改革下的发展迅速。因此本文在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网络银行下开展个人金融服务的特点下,重点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实现个人金融服务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个人金融服务网络银行,制约因素

一网络银行的个人金融服务概述

入世以来,金融业与国际接轨使得国内银行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内外的银行竞争不仅局限于传统领域,而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网络银行这一业务领域上。网络银行又称在线银行,是网络经济下传统商业银行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模式,现有传统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它是以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为主体,以银行自建的通信网络或公共网络为传播媒介,以单位或个人计算机为操作终端的“三位一体”的新兴银行。

随着国民个人收入水平和家庭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个人对理财的需求不断深入,形式趋向多元化。个人金融服务就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按客户划分市场,对居民和个人家庭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总称。网络银行提供个人金融服务主要是网络支付服务和网上增值服务。网络支付服务是网络银行基于BtoC商务模式下提供给个人支付网上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方式。这一业务构成BtoC电子商务的核心服务项目。网上增值服务主要是提供给个人的账户信息查询、投资咨询、股票分析、开户、理财、转账、贷款、保险以及通过经济人购买各种金融产品等服务。

二网络银行下个人金融服务的特点分析

点击阅读全文